2012年苏州大学807宏观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考研试题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

《微观经济学》考研2021年考研真题合集 一供求理论 一、单项选择题(1~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在经济学家看来,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人类行为都可以用理性决策的方式来分析 B.经济学不谈道德 C.教育也应该用经济学来分析 D.对于社会来说,最优的结果就是犯罪率为零 【答案】C查看答案 【解析】A项,经济学并不否认有一部分人类行为是无法用理性假设来分析的。B项,经济学对于行为人的假设本身就包括了人类行为的道德维度。但是,经济学通常不假设人类达到了这样的道德水平,以至于每个人都自动地采取了有利于社会的行为。D项,如果防止犯罪的成本不是零,那么,当犯罪率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治理犯罪越来越难(边际成本越来越高),将社会资源用于减少犯罪就可能不如将其用于其他方面更能改善社会的福利。 2某商品市场供给曲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其供给的价格弹性()。A.随价格而变 B.恒为1 C.为其斜率值 D.不可确定 【答案】B查看答案

【解析】一般地,当供给曲线的延长线过坐标原点的左边时(负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大于1;当供给曲线刚好过原点时,供给价格弹性等于1;当供给曲线穿过坐标原点的右边时(正半轴),供给价格弹性小于1。 3某商品价格从10元下降到9元,需求量从70增至75,该商品需求()。A.缺乏弹性 B.富有弹性 C.单位弹性 D.弹性不确定 【答案】A查看答案 【解析】根据弹性公式 可见该商品是缺乏弹性的。 4下列选项中,使商品X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的是()。 A.商品X的价格下降 B.购买者(消费者)的收入减少 C.商品X的替代品价格下降 D.消费者预期该商品会涨价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复习资料整理第五章

1.已知某企业的短期总成本函数是STC (Q )=0.04Q 3-0.8Q 2+10Q+5,计算该企业最小的平均可变成本值。(中南财大2001试) 解:由STC (Q )=TVC (Q )+TFC 得TVC (Q )=STC (Q )-TFC =0.04Q 3-0.8Q 2+10Q 所以AVC (Q )=0.04Q 2-0.8Q+10 令AVC (Q )=y 则由 08.008.0=-=Q dQ dy ,得Q =10 又 21010 2 0.080.80Q Q d y Q dQ ====> 可知,当Q =10时,AVC 取得最小值为6。 2.某企业的总成本函数是TC=70Q -3Q 2+0.05Q 3 (1)确定平均成本函数和平均成本最低时的产量。 (2)确定边际成本函数和边际成本最低时的产量。(南京大学2005试) 解:(1)由企业的总成本函数:3205.0370Q Q Q TC +-= 可求得平均成本函数: 205.0370Q Q Q TC AC +-== 对产量一阶求导,得: Q dQ dAC 1.03+-= 又 22 0.10d AC dQ => 所以,当,01.03=+-Q 即30=Q 时,平均成本最低。 (2)由企业的总成本函数:3205.0370Q Q Q TC +-= 可求得边际成本函数:215.0670Q Q MC +-= 对产量一阶求导,得: Q dQ dMC 3.06+-= 又 22 0.30d MC dQ => 所以,当03.06=+-Q ,即20=Q 时,边际成本最低。 3.假定某厂商需求如下:P Q 505000-=。其中,Q 为产量,P 为价格。厂商的平均成本函数为: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73

考研心理学统考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普通心理学)模拟试卷 73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 1.以自由联想作为研究方法的心理学流派是 (分数:2.00) A.人本主义心理学 B.精神分析学派√ C.行为主义心理学 D.格式塔心理学 解析:解析:精神分析的研究方法主要是通过自由联想揭示无意识内容,使病人恢复童年期的记忆和情绪状态,通过释梦,揭露无意识的伪装,了解象征符号的真实含义。因此本题选B。 2.被称作“生命中枢”的中枢神经系统结构是 (分数:2.00) A.延脑√ B.桥脑 C.中脑 D.丘脑 解析:解析:延脑和有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密切关系,它支配呼吸、排泄、吞咽、肠胃等活动,因而又叫“生命中枢”。因此本题选A。 3.脑功能的机能系统学说的提出者是 (分数:2.00) A.加尔(F.J.Gall) B.拉什利(K.S.Lashley) C.鲁利亚(A.R.Luria) √ D.波伊劳德(J.B.Bouillaud) 解析: 4.布罗德本特(Broadbent)提出注意选择的过滤器理论时使用的研究方法是 (分数:2.00) A.警戒作业 B.双作业操作 C.双耳分听√ D.负启动 解析:解析:1958年,英国心理学家布罗德本特根据双耳分听的一系列实验结果,提出解释注意的选择作用的过滤器理论。因此本题选C。 5.关于视觉理论表述正确的是 (分数:2.00) A.在网膜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对立过程理论解释;在视觉系统高级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三色说解释 B.在网膜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三色说解释;在视觉系统高级水平上,色觉的产生可以用对立过程理论解释√ C.没有发现支持三色说的证据 D.没有发现支持独立过程理论的证据 解析:解析:20世纪60年代,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发现,视网膜确实存在着三种感光细胞,从而支持了三色说。行为实验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以及赫尔维奇和詹米逊1958年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进行研究的结果都

苏州大学2017年考研试题

苏州大学2017年考研试题《评论写作》(150分) (1)以提供的散文写作一篇评论文章,自由选择切入点,进行思想或艺术分析均可; (2)文章要求在1500字左右; (3)文章要求主题明确,结构清晰,表达流畅。 如闻有唼喋之声的琴鱼茶 谈正衡 从芜湖开车南去泾县琴溪,两个小时就到了,可以在那里漂流,看竹海,吃“农家乐”的饭菜,买很好的茶叶。琴溪里产的一种小鱼,便叫琴鱼。上过中央电视台《希望英语》栏目的琴鱼,虽只有小指头粗细,名气却够大,自古以来,一直与宣纸并称为“泾县二绝”。泾县位于黄山东北,峰峦如黛,林木深秀,每一条溪都清澈透明,琴溪的水尤其轻盈浅碧,灵水出灵鱼。琴鱼虽为鱼,却从不做盘中佳肴,而以饮茶精品享有盛名。 茶与俗事游离,茶荡涤杂尘,茶拒腥荤之物……茶清,鱼腥,这两样东西怎会搅到一起?外地人肯定摸不着头脑。但琴鱼的确是当茶泡饮的,可以单独泡,也可以同极品绿茶“涌溪火青”一起冲入沸水中。随着沸水的冲入,杯中会腾起一团绿雾,晃一晃杯,绿雾散去,清澈的茶汤中,琴鱼们齐刷刷头朝上,尾朝下,嘴微张,眼圆睁,背鳍徐立,尾翼轻摇,随茶汤漾动,似在杯中游,精灵一样,甚至如闻有唼喋之声,堪称奇观。啜饮一口这样的茶汤,压舌下稍稍含漱,只觉得一股醇和清香四散溢开,一点也没有鱼的腥腻味……如此啜饮,有情有味,妙趣盎然,确非一般品茶可比拟。喝完茶后,再慢慢咀嚼泡开的鱼干,清甘咸鲜,茶香浓郁,味道饱满新奇。 琴溪,又称琴高河。溯着琴高河,可以进入幽远的历史传说:宽袍大袖的晋代名士琴高曾隐居于此炼丹修仙,将饱吸日月精华和天地灵气的那些丹渣弃入溪中,于是,这些丹渣就化成一条条小鱼。后人为了纪念他,遂将一座临流峭壁、绿树葱郁的石峰取名“琴高台”。“琴高台”旁近有一隐雨岩,岩下有丹洞,深不可测。据说每至夜深人静之时,便可听到悠悠琴声随着淙淙水流传来,这便是琴高在抚琴,无数指头长的小鱼便随着动人琴音,自“琴高台”下丹洞旁近岩隙中源源而出。 琴鱼形状十分奇特,身不满寸,却是虎头凤尾,龙鳍蛇腹,重唇四鳃,眼如菜子,鳞呈银白,很是像缩微版的清道夫鱼和超缩微的四鳃鲈鱼。运气好时,站在清静的溪水边能觅到琴鱼的身影。它吃东西时,嘴两旁稀疏的“龙须”时不时滑稽地抖动着,令人忍俊不禁。这些小东西也怪,一样绿树葱郁的清溪流水,它们却只衍生于“琴高台”上下数里路一段水域。每年清明前后,琴鱼长肥并浮上水面上嬉戏,于是当地人便会准时捕捞。以特制的三角密网,从深涧中一点一点耐心地往前划拨,赶鱼入网。如果此时你来到琴溪桥镇,就会看到一片繁忙景象,只见琴溪桥两岸的村民持竹篓的、操篾篮的、张三角网的,更有挥锹筑坝的,在琴溪滩头张捕。还有那七八岁的小孩子,也会在浅滩上筑一条小坝,拦住水流,再在坝下掏出一条小沟,在沟中张开一张细密的网,坐待琴鱼落网。 捕获的琴鱼,除去内脏,投入佐以茴香、桂皮、茶汁、食糖的盐开水中炝熟,捞出铺于竹器上晾干,再用炭火烘焙,精制成状如炒青绿茶的深黑的琴鱼干,藏

2018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解析

2017年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答案与解析2017年心理学考研已经结束,应众多学员的要求,勤思教研室的老师解析了心理学考研真题以及自主命题院校的真题,仅供学员参考和2018年考研的学生做一个参考! 一、心理学考研真题(统考312)选择题 (一)单顶选择题(1-65) 22、向幼儿讲述东郭先生和狼”的故事,告沂幼儿东郭先生让狼藏进了自己的书袋.后来猎人赶来了。这时候向儿童提问“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这一问题考察的是() A.空间认识 B.道德判断 C.自我观念 D.心理理论 【勤思解析】D,心理理论指个体对自己或他人的内在心理状态与外在行为的认知能力(即对自己或他人的信念、愿望和意图的理解能力)。一般认为,对心理状态的成熟认识是建立在“信念-愿望系统”之上,4岁左右开始形成,其成功标志是成功完成“错误信念任务”的任务,6岁以后儿童才能正确理解“二级错误信念任务”。本题中“猎人知不知道书袋里藏有狼”,即为“二级错误信念任务”。 23、根据塞尔曼对观点采择的研究,儿童能从中立的第三者的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与行为,这属于() A .自我中心的观点采择 B.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 C .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 D.相互观点采择

【勤思解析】D,自我中心观点采择阶段,3-6岁,不能认识到自己观点与他人的不同;社会信息的观点采择阶段,6-8岁,开始意识到他人有不同的观点,但不能理解原因;自我反省的观点采择阶段,8-10岁,能考虑他人观点,但不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相互观点采择阶段,10-12岁,能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从中立的第三者角度来看待自己和别人的想法和行为,需要儿童能够同时考虑自己和他人的观点,因此属于相互观点采择阶段。 24、认为儿童的侵犯行为是通过替代强化而获得的理论是() A.生态系统理论 B.社会学习理论 C.知觉学习理论 D.条件反射学说 【勤思解析】B,班杜拉提出社会学习理论,重点研究了社会学习对儿童的攻击性行为、性别角色的获得及亲社会行为发展的作用。班杜拉认为强化可以分为直接强化、替代强化和自我强化,其中替代强化是通过榜样进行强化来增强或提高学着者某种特定行为出现的概率。 25、在人生的不同发展时期,智力活动的任务(性质)不同,儿童青少年时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而成年时期智力活动的性质是运用。该理论的提出者是() A .沙伊 B.莱文森 C.哈维格斯特 D.艾里克森 【勤思解析】A,沙伊根据智力适应理论,把人的一生智力发展划分为不同阶段,见图。沙伊认为,儿童、青少年期智力发展的根本特征是获取信息和解决问题的

苏大真题

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基本概念: 1、吸湿保守性 2、 2、皮芯层结构 3、缩绒性 4、断裂比功 5、超细纤维 6、静电半衰期 7、双边结构 8、高弹态 9、取向度 10、原纤 二、简述题: 1、纤维材料的变形由哪几部分组成?其成形机理如何? 2、普通粘胶纤维、强力粘胶纤维和富强纤维的性能主要差异是什么?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如何? 3、根据变形丝的效果,可将变形丝分为哪几类?如何定量表征这些变形效果? 4、取向度与双折射率间的关系如何?并加以分析。 5、锦纶纤维为什么具有优益的耐磨性? 6、分析比较下列各组纤维的吸湿能力: 丙纶--锦纶粘胶--棉超细涤纶--普通涤纶生丝--熟丝羊毛--蚕丝 三、论述题: 1、涤纶丝是一种使用十分广泛的合成纤维,目前大量应用于仿真类纺织品的开发中,在仿毛、仿麻、仿真丝产品中,与普通涤纶丝相比较,这些仿真产品中的涤纶丝分别采取了哪些改进措施?为什么? 2、分析纺织材料的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及聚集态结构间的关系,并阐述聚集态结构对纺织材料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3、纺织材料是新型纺材开发的基本素材,因此纺织新材料的研制始终是纺织业发展的关键,试问纺织新材料开发的主要技术途径有哪些?举1-2个当前处于热点的新型纺织材料,这些材料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004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基本概念: 应力松弛; 复合材料: 双侧结构: 吸湿保湿性; 取向度: 弯曲刚度: 主体长度: 初始模量: 对比光泽度: 绝热率: 临界捻度: 内旋转: 绢丝: 樱状原纤结构: 盖复紧度: 二、简答题: 1、什么是羊毛的缩绒性?缩绒性是怎样形成的?利用羊毛缩绒性可对羊毛做何种整理? 2、根据强度和伸长的不同,纤维的拉伸曲线可分为哪几种?各自的特征如何?并分析形成原因。 3、用棉、蚕丝、涤纶、锦纶、麻做原料形成各自的纺织品,你认为从牢度、手感、外观、实用等使用性能上考虑各合适做什么服装?并作解释。 4、热定型在纺纱、织造和后整理阶段各有何作用?热定性温度的高低次序如何? 5、分析比较下列各组纤维的吸湿能力: 丙纶--锦纶粘胶--棉超细涤纶--普通涤纶生丝--熟丝羊毛--蚕丝 加捻对短纤纱强度的影响如何?试分析原因 三、论述题: 为提高纺织品的质量、增加附加值是增强纺织品在国际上竞争能力的主要途径,你认为中国纺织品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哪些?从纺织工程的角度来看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一、二、三章

考试真题及典型题 7.“谷贱伤农”,粮食丰收反而会带来农民收入的下降,请分析背后的经济学原因,并说明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哪些作用。(清华大学2005试) 答:“谷贱伤农”指风调雨顺时,农民粮食增收,粮价却下降,卖粮收入反而比往年少的现象。 (1)“谷贱伤农”的经济学原因分析 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降低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减少,相反,提高价格会使厂商的销售收入增加,即商品的价格与销售收入呈同方向的变动。其原因在于:对于缺乏弹性的商品,厂商降价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增加率小于价格的下降率。这意味着需求量的增加所带来的销售收入的增加量并不能全部抵消价格下降所造成的销售收入的减少量。所以,降价最终会使销售收入减少。 造成“谷贱伤农”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农产品往往是缺乏需求弹性的商品。以图2.7来具体说明。图中的农产品的需求曲线D是缺乏弹性的。农产品的丰收使供给曲线由S的位置向右平移至S 的位置,在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的作用下,农产品的均衡价格大幅度地由 P下降为2P。由于农产品均衡价格的下降幅度大于农产品的均衡数量的 1 增加幅度,最后致使农民总收入量减少。总收入的减少量相当于图中矩形 OPE Q和 111 OP E Q的面积之差。 222 图2.7谷贱伤农

(2)政府在农业领域可以发挥的作用 由于农产品是缺乏弹性的商品,农产品的丰收反而会降低农民的收入,这会降低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措施保证农民的收入,具体来说,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措施: 第一,政府保护价收购。即在农业丰收时,为了避免价格大幅度下降,政府设定农产品收购保护价,这就保证了农民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出售农产品,从而使得农产品丰收时农业也可以获得更高的收入,保证了农民农业生产的积极性。 第二,对农业生产进行补贴。政府可以采取直接补贴的形式,对进行农业生产的农民进行财政补贴,这种补贴实质上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农民不会因为农产品丰收反而收入减少,这保证了农民未来农业生产队积极性。 2.3.3计算题 1.税收转嫁。设一个商品的供给与需求曲线都是直线,函数分别为:Q=a-bp 和Q=c+dp。假如就该商品对厂商或销售方征收从量税,单位商品税收为t。请回答如下问题: (1)计算其对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影响; (2)计算供求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是多少,并利用经济学原理解释税收为什么被转嫁,又为什么没有全部转嫁; (3)计算双方各自负担的税收份额和供求弹性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经济学原理

暨南大学微观经济学考研试题

微观经济学 CHAP1 概论 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 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2,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 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 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 2,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 二.弹性理论 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 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 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 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 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

5收入弹性 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 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 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 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 一,消费者均衡条件 1,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 MU递减规律 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 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 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前两个特性体现了消费者是理性的 理解无差异曲线的位置高低所代表的含义。 均衡条件:边际替代率=价格比 注意:1边际替代率的含义,是谁替代谁。2理解预算线的移动(平移,斜率) 二,需求曲线的形成(不太容易出题目) 对着课本看懂推导过程 三,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价格变化后的结果)

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 题及答案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

2018年心理学考研冲刺模拟试题及答 案 推荐做法:勤思考研建议大家,在做完习题后,对于做错的题目,请细心翻阅课本,找出自己存在意义的知识点,查漏补缺,不要过分纠结于得分。在此阶段,真题和模拟题是我们备考的重要资料。过于基础的习题可以暂时搁置。一、单项选择题:第1-65小题,每小题2分,共13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心理过程包括 ( ) A.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B.感知觉过程、记忆过程、思维过程 C..感知觉过程、思维过程、行为过程 D.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2.对大脑机能定位说描述正确的是() A.定位说主要采用电刺激法来进行实验研究 B.定位说始于对失语症的病人的临床研究 C.定位说是颅像学的延续和发展 D.斯佩里对听觉性言语中枢的研究支持了定位说 3.司机在路况复杂时比在路况简单时更小心,这可以很好的用下列那种理论解释() A.认知资源理论 B.双加工理论 C.过滤器理论 D.衰减理论 4.舌中对下列那种味道最为敏感() A.酸味 B.辣味 C.咸味 D.甜味 5.佐尔拉错觉、波根多夫错觉是下列哪种错觉理论观点是() A.神经抑制理论 B.深度加工理论 C.眼动理论 D.常性误用理论 6.当距离超过多少米时,我们无法根据双眼线索判断距离() A.1200 B.1300 C.1500 D.1600 7.下列哪种因素对记忆的影响体现了干扰说的观点() A.系列位置效应 B.复习的时间 C.提取线索 D.情绪或动机的压抑 8.小白鼠跳台实验说明了( )是短时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A.反响回路 B.突出结构 C.长时程增强作用 D.核糖核酸 9.布鲁纳提出了概念形成中会采用的四种策略,其中相对最有效的概念形成策略是() A.保守性聚焦 B.冒险性聚焦 C.同时性扫描 D.继时性扫描 10.具有快速性、跳跃性特点的是下列哪种思维() A.创造思维 B.经验思维 C.分析思维 D.直觉思维 11.大脑左半球颞上回病变引发的病症是() A.运动型失语症 B.表达性失语症 C.接受性失语症 D.阅读障碍 12.在下列关于面部表情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口部肌肉对喜悦、怨恨等情绪表达比眼部肌肉重要。 B.眼部肌肉对忧愁、惊骇等情绪的表达比口部肌肉重要。

微观经济学考研题库88模拟12

微观经济学考研模拟试题(十二) 一、概念题 1.无差异曲线 2.最低限价 3. 消费者剩余 4.最大最小策略 5.正常利润 二、简答题 1.我国近两年的粮食丰收使粮食供给有很大的增加,今年再次出现粮食供过于求的局面。 (1)如果任凭市场机制对粮食供求进行调节,对我国明年的粮食生产可能会产生何种影响。 (2)作图分析如果采用价格支持方式使国家粮食收购价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消费者、生产者和政府的利益有何影响,总的福利如何变化。 2.如何由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3.简述寡头市场的特征。 4.西方微观经济学是如何论证“看不见的手”原理的? 三、计算题 1.在进行贮存投机活动时,对未来价格、需求量与供给量的预期是十分重要的。下表是预期的小麦需求量与供给量。 (1 少? (2)假定小麦的预期需求与实际需求一样,但由于风调雨顺,实际供给大于预期供给4000万公斤。这时,小麦实际交易量是多少?小麦实际成交价格是多少?如果农民可以正确地预期价格,他们供给的小麦是多少? (3)假定小麦的预期供给与实际供给一样,但由于出口增加(例如,政府临时决定购买小麦出口到受灾的国家),实际需求大于预期需求4000万公斤。如果并没有库存小麦,小麦新的均衡价格应该是多少?交易量是多少? 如果小麦有库存。当现行价格高于预期价格时,贮存者会把库存拿出来销售;当现行价格低于预期价格时,贮存者会增加库存。在小麦需求突然增加时,小麦的价格应该是多少?小麦的总交易量应该是多少? (4)假定政府对小麦实行支持价格,规定每公斤小麦最低价格为3.5元。政府会按3.5元一公斤的价格购买市场上过剩的小麦。在这种支持价格时,市场上小麦的需求量是多少?小麦的供给量是多少?政府应该购买多少小麦?

2011心理学考研模拟题一

.. 一、单项选择题: ) 1.心理过程包括( B.知觉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A.认识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 D.认识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C.感觉过程、知觉过程、意志过程 用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研究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心理观 2. )。点是( D.认知的观点现象学的观点 B.生物学的观点 C.行为的观点 A. 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 3. 。)童能做到这种程度(形式运算阶段 D.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A.感知运动阶段 。) 4.下面不属于内部感觉的是(内部感觉 D. C.平衡觉 A.动觉 B. 痛觉)认为,不同性质的感觉是由不同的神经元传递信息的 5.( D.行波理 论C.特异化理论 A.神经特殊能量学说 B.模式理论 ) 6.下列哪个现象反映的是视觉适应( A.夜幕下,蓝色物体要比黄色物体更亮一些 B.不管是白天还是夜晚,看到树叶的颜色总是绿色的 直升机的螺旋桨高速旋转后,不再能观察到每片桨叶C. 值夜班的消防员佩戴红色眼镜在室内灯光下活动 D.)能够很好地解释在某些 情况下人为什么对一些刺激“视而不见,充 7.( 耳不闻”现象双加工理论 D. C.认知资源理论过滤器理论 A.衰减理论 B. 人在每一瞬间,将心理活动选择了某些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这一特点 8. )指的是注意的( 能动性 D.B.集中性 C.目的性 A.指向性 ) 9.幼儿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 D.概念名称的组合定义 C.言语讲解 和概括 B. A. 典型事例 即形成一系列的刺激与反应联结的学习形成两个或更多的刺激与反应联结, 10. 是();. .. 概念学习 D. 信号学习 C.辨别学习 A.连锁学习 B. ) 11.具有加工信 息和与存储信息双重功能的记忆是(长时记忆 D. C.工作记忆 A.感觉记忆B.短时记忆)的有效性 12.内容效度主要用于考察(成绩、技能测验 D. C. 特殊能力测验 A.智力测验 B.人格测验 ) 13.既影响信度又影响效度的误差是( D.评分误差C.抽样误差 A.随机 误差 B.系统误差 应采用( 14.考察学生某次考试的分数与教师评定学术等级之间的相关程度,) D.二列相关肯德尔和谐系数 B.积差相关斯皮儿曼等级相关 C. A. )15.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是( 直觉思维发散思维 D. B.抽象思维 C. A.集中思维

新版苏州大学生物学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考研这个念头,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如此的难以抑制,可能真的和大多数情况一样,我并没有过脑子,只是内心的声音告诉我:我想这样做。 得知录取的消息后,真是万分感概,太多的话想要诉说。 但是这里我主要想要给大家介绍一下我的备考经验,考研这一路走来,收集考研信息着实不易,希望我的文字能给师弟师妹们一个小指引,不要走太多无用的路。其实在刚考完之后就想写一篇经验贴,不过由于种种事情就给耽搁下来了,一直到今天才有时间把自己考研的历程写下来。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一个比较执着的人,不过有时候又有一些懒散,人嘛总是复杂的,对于考研的想法我其实从刚刚大一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在刚刚进入大三的时候就开始着手复习了,不过初期也只是了解一下具体的考研流程以及收集一些考研的资料,反正说到底就是没有特别着急,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说考研备考并不需要特别长的时间,因为如果时间太长的话容易产生疲惫和心理上的变化反而不好。 下面会是我的一些具体经验介绍和干货整理,篇幅总体会比较长,只因,考研实在是一项大工程,真不是一两句话可描述完的。 所以希望大家耐心看完,并且会有所帮助。 文章结尾处附上我自己备考阶段整理的学习资料,大家可以自取。 苏州大学生物学的初试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631)生物化学(F)

(857)细胞生物学(F) 参考书目为: 1.王镜岩等.《生物化学》.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三版,200 2. 2.《细胞生物学》翟中和高等教育出版社 先说一下我的英语单词复习策略 1、单词 背单词很重要,一定要背单词,而且要反复背!!!你只要每天背1-2个小时,不要去纠结记住记不住的问题,你要做的就是不断的背,时间久了自然就记住了。 考察英语单词的题目表面上看难度不大,但5500个考研单词,量算是非常多了。我们可以将其区分为三类:高频核心词、基础词和生僻词,分别从各自的特点掌握。 (1)高频核心词 单词书可以用《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真题用书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里面的单词都是从历年考研英语中根据考试频率来编写的。 核心,顾名思义重中之重。对于这类词汇,一方面我们可以用分类记忆法,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用比较记忆法。 分类记忆法,这种方法指的是把同类词汇收集在一起同时记忆。将同类词汇放在一起记忆,当遇到其中一个词时,头脑中出现的就是一组词,效率提高的同时,也增强了我们写作用词的准确度和自由度。例如:damp,wet,dank,moist,humid都含“潮湿的”意思。damp指“轻度潮湿,使人感觉不舒服的”。wet指“含水分或其他液体的”、“湿的”。moist指“微湿的”、“湿润的”,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

1.试说明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与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之间的关系。(华中科技大学2004试) 答:(1)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的把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 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是短期生产的一条基本规律。从理论上讲,边际报酬递减规律成立的原因在于: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投入和固定要素投入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逐渐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逐步接近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呈现出递增的趋势。一旦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达到最佳的组合比例时,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达到最大值。在这一点之后,随着可变要素投入量的继续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越来越偏离最佳的组合比例,相应的可变要素的边际产量便呈现出递减的趋势了。 (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是指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一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 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主要原因在于:任何一种产品的生产技术都要求各要素投入之间有适当的比例,这意味着要素之间的替代是有限的。简单地说,以劳动和资本两种要素投入为例,在劳动投入量很少和资本投入量很多的情况下,减少一些资本

投入量可以很容易的通增加劳动投入量来弥补,以维持原有的产量水平,即劳动对资本的替代是很容易的。但是,在劳动投入增加到相当多的数量和资本投入量减少到相当少的数量的情况下,再用劳动去替代资本就将是很困难的了。 (3)生产函数的边际报酬递减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的共同原因是两种生产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且以生产技术不变为假设前提。其区别表现在:边际报酬递减是短期生产函数或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表示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不变的条件下,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与其所生产的最大产量的之间的关系。 而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反映了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生产函数的性质。长期内,生产者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边际技术替代率表示在保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要素的投入量可以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11.生产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哪些阶段?它说明了什么问题?(浙大1999试) 答:一般来说,企业的规模扩大导致收益的变动可分为三个阶段:规模报酬递增、不变、递减。在企业开始生产的最初阶段,由于最初要素的投入带来了生产专业化程度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提高,合理的、先进的管理进一步充分发挥了各要素的组合功能,所以最初阶段企业的规模收益呈递增趋势;随着规模的进一步扩大,递增收益的因素吸收完了,生产要素的组合受到了技术的限制,因此规模收益转为常数状态;接下来如果再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所带来的是管理效率的降低,生产效率的下降。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企业要保持生产的效率,各生产要素的投入的

2018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2018年厦门大学806宏、微观经济学考研真题 《微观经济学》(共8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范围经济; 2.无谓损失; 3.虚荣效应; 4.福利经济学第二定理。 二、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为什么大多数商品的长期供给价格弹性短期?举出反例。 2.边际成本递增能否意味着平均可变成本递增或递减? 3.高峰负荷定价与三级价格歧视的区别。 三、计算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10分) 1.油价上升的导致的消费水平变化,消费者福利变化。 2.污染企业的产量,确定税率,前后利润变化。 四、论述题(总分值:20分,每小题分值20分) 环保减排对国际商务影响,对就业和产业影响。 《宏观经济学》(共70分) 一、名词解释(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4分) 1.菲利普斯曲线; 2.绝对收入假说; 3.单一的货币规则; 4.流动性偏好。 二、简答题(总分值:24分,每小题分值8分) 1.为什么稳定化政策有必要? 2.IS-LM模型失衡调整过程。 3.固定汇率制下,通货膨胀与贸易赤字同时存在时应采取何种政策?

三、计算题(总分值:16分,每小题分值8分) 1.关于菲利普斯曲线计算。 2.关于索洛模型计算。 四、论述题(总分值:14分) 为什么要供给侧改革及其目标,雾霾成因与对策。 初试参考书目 《微观经济学》(美)平狄克.鲁宾费尔德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不包含各章带*号小节和书末附录1); 《宏观经济学》(美)曼昆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最新版)。 初试考察范围 微观部分:供给与需求的基本原理;消费者、生产者与竞争性市场;市场结构与竞争策略;要素市场;一般均衡与经济效率;信息、市场失灵与政府政策宏观部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变量;长期经济增长理论;短期经济波动理论;总供给总需求模型;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苏州大学872考研试题12-15

1、在任何需要数据反转的问题里,首先应考虑用来保存数据。 2、在顺序线性表下,根据位置position来进行元素的插入和删除,主要的时间花费在;在单链表下进行元素的插入和删除,主要时间花费在。 3、一个10×10的矩阵,如果以行为主序存入内存,则其容量为。设a11是第一个元素,其存储地址为1,每元素占1个地址空间,则a85的地址为。 4、在线性表改进的单链表实现方法中,我们定义了一个current指针指向最近访问过的结点,定义的方法是:mutable Node *current;请解释这里mutable的作用:。 5、用二分查找方法进行查找,要求数据文件应为,且限于 存储结构。 6、在哈希查找中,评判一个哈希函数优劣的两个主要指标是:______________ 和。 7、快速排序的最坏时间复杂度为;平均时间复杂度为。 8、图的遍历算法有两种:和。 9、由三个结点构成的二叉树,共有种不同的结构。 二、应用题(40分) 1、设有n个无序记录的顺序表(每一条记录由一个对应的关键字),简述利用二叉查找树对此记录表进行树排序的方法。(10分) 2、队列采用顺序结构实现(linear implementation)时,随着元素的出队,数组开始处的空间不能再次利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10分) (10分)

K G 4、简述堆排序的基本方法,并对键值集合,{72,73,71,23,94,16,05,68}对应的二叉树建大顶堆。(10分) 三、算法设计题(30分) 1、设计一个递归算法,计算二叉树叶结点数目。(10分) template int Binary_tree :: recursive_leafcount(Binary_node *sub_root) const 2、以顺序存储结构实现两个有序表A、B的合并,合并结果放在A中。不可采用另外的辅助数组空间。(10分) Error_code connect(List &a , const List &b) 3、已知线性表的元素按递增顺序排列,并以带头结点的单链表作为存储结构。试编写算法删除表中所有值大于min且小于max的元素(若表中存在这样的元素)的算法。(10分) template Error_code List :: delete_min_max (List_entry min, List_entry max ) 1、下面程序段中带下划线的语句的执行次数的数量级是。 i=1; while (i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附答案)整理第六章(00001)

3 计算题 1.完全竞争市场上,目前存在三家生产相同产品的企业,q表示各企业的产量。各企业的生产成本函数如下:企业1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1(q)=18+2q2+20q,企业2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2(q)=25+q2,企业3的短期生产成本函数为C3(q)=12+3q2+5q。试求: (1)该产品的市场价格处于何种范围时,短期内三家企业的产量都为正(请说明理由)。 (2)短期市场供给曲线与长期市场供给曲线。(上海财大2005试) 解:(1)短期内只要价格高于平均可变成本,企业就进行生产: 分.)企业1的平均可变成本AVC1=2q+20,其中,q>0,该企业进行短期生产的条件是P>Min(AVC1),(删除此处红色部 ....... 即P>20; 根据MC(q)=AVC(q)的原则,对应不同的成本函数得到以下结论: C1 = 18+2q2+20q→MC1=4q+20, AVC=2q+20 MC(q1)=AVC(q1)→4q+20=2q+20→q min=0 P1=AVC=20 C2=25+q2→MC2=2q, AVC2=q MC(q2)=AVC(q2)→2q=q→=0, p2=AVC2=0 C3=12+3q2+5q→MC3=6q+5 AVC3=3q+5 MC(q3)=AVC(q3)→6q+5=3q+5→q3=0 P3=AVC3=5 (删除此处红色部分 )只有市场价格P≥20时,才可能三家企业都选择短期生产。 ........ 综合上面三个条件可知,只有市场价格P≥20时,才可能三家企业都选择短期生产,即产量都为正。 (2)①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等于高于平均可变成本的边际成本曲线。 企业1的边际成本为:MC1=4q+20;由于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边际收益MR=P。 企业1遵循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的利润最大化原则,即4q+20=P 所以其短期供给曲线为: q=(P-20)/4,(P>20) 同理可得:企业2的短期供给曲线为:q=P/2,(P>0) 企业3的短期供给曲线为:q=(P-5)/6,(P>5) 把各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横向加总,将得到短期市场供给曲线: a.当5≥P>0时,只有企业2进行生产,此时市场供给曲线为:Q=P/2; b.当20≥P>5时,企业2和企业3进行生产,此时市场供给曲线为:Q=P/2+(P-5)/6=(4P-5)/6; c.当P>20时,三个企业都将进行生产,此时市场供给曲线为:Q=(P-20)/4+P/2+(P-5)/6=(11P-70)/12。 ②长期市场供给曲线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答案版

苏州大学2018年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 一、名词解释 1、学习动机 动机是一个人做某件事的动力倾向。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动力倾向。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互相加强。学习动机一旦形成,就会自始至终,贯穿于某一学习活动的全过程。 2、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某一教学思想和教学原理的指导下,围绕某一主题,为实现教学目标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规范化教学程序和操作体系。教学模式包括五个因素,这五个因素之间有规律的联系就是教学模式的结构,分别是(1)理论依据;(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模式的结构中处于核心地位;(3)操作程序或步骤;(4)实现条件;(5)教学评价。 3、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又称强迫教育和免费义务教育,是根据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其实质是国家依照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实施的一定年限的强迫教育的制度。义务教育具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的特点。目前,世界义务教育的发展趋势是向两端延长。我国义务教育法规定的义务教育年限为九年,这一规定是符合我国国情的。 4、发现学习 布鲁纳认为“发现是教育儿童的主要手段”,学生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的最好方法是发现法。发现法以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和明确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此激发探究的欲望,提供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引导学生运用分析思维与验证结论,最终使问题得到解决。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提供资料,让学生亲自发现结论或规律。发现学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探索未知事物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发现学习比较浪费时间,不能保证学习的效率。 5、朱子读书法 朱熹酷爱读书,认为“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他的弟子门人将朱熹有关读书的经验和见解整理归纳为六条,称为“朱子读书法”,在教育史上具有重要影响。朱子读书法的内容如下: (1)循序渐进 (2)熟读精思。 (3)虚心涵泳。(4)切已体察。(5)着紧用力。 (6)居敬持志。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3章

第三章有关考试真题与典型题 1 概念题 1.补偿预算线(人大2004试;华中科技大学2006试) 2.劣等品(Inferior Goods )与吉芬品(Giffen Goods )(北大1997试;西安交大2006试) 3.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人大2001试) 4.边际效用递减规律(中国海洋大学2000试;人大2002试) 5.价格-消费曲线(price -consumption curve )(武大2002试;人大2002试;上海外国语大学2005试;北邮2006试) 6.收入-消费曲线(income -consumption curve )(人大2000试;厦门大学2006试) 7.无差异曲线(武大2005试;西安交大2006试) 8.效用(utility )(中南财大2002试;人行2002试;人行2001试) 9.消费者剩余(南开大学2005试;中山大学2005试;厦门大学2006试;中山大学2006试) 10.戈森定律(Gossen’s law)(中国海洋大学2000试) 11.社会无谓损失(dead weight social loss )与消费者剩余(consumer ’s surplus )(北大2002试) 12.消费者均衡(equilibrium of the consumer )(中南财大2004试;人大1999,2001,2005试;中国海洋大学2001试;中国政法大学2005试;东南大学2002试) 13.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重庆大学2004试) 14. 显示偏好(华东理工大学2006试) 2 简答题 1.当消费者的收入或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化时,无差异曲线本身是否会发生变化?(清华大学2004试) 2.试述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的区别与联系。(人大2000试) 3.用序数效用论说明消费者均衡。(南开大学2005试) 4.说明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为什么y x MU Y MU X ??=???说明该等式与边际替代率之间的关系。(武大2002试) 5.消费者行为理论的三个假设公理是什么?(武大2003试) 6.商品价格下降通过哪些途径影响到该商品的需求?是增加还是减少?并据此区分正常商品、低档商品和吉芬商品。(武大2003试) 7.简述效用最大化原则。(首都经贸大学2001试) 8.为什么说需求曲线上的每一点都满足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条件?(人大1999,2000试;) 9.某人有收入R 元,欲购买商品x ,请分析他的购买决策是如何做出的,推导出x 的需求曲线,如果坚持认为货币的边际效用不变,则他的效用函数具有什么形式。(清华大学2005试) 10.我国许多大城市资源严重不足,自来水供应紧张,请用经济学的原理为此设计一种简单有效的解决方案。并回答以下问题。(东南大学2002试) 该方案: (1)对消费者剩余有何影响? (2)对生产资源配置有何影响? (3)对城市居民的收入有何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