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戏剧知识整理
中西方古典戏剧比较

戏剧与影视Theatre,film&television43写意,主要是通过戏剧进行思想、情感、情趣和内涵的表现,对于舞台的设置通常情况下比较简单、随意,没有过多的道具要求。
本文以中西方戏剧的悲剧为例,对二者不同的审美方式和表现手法进行分析,发现中国戏剧的悲剧大部分是由悲到喜,而西方戏剧则大部分是一悲到底。
一、中西方戏剧渊源戏剧是一种比较古典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中西方戏剧的发展历程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二者的起源有着一定的联系,都是在原始巫术仪式的基础上产生并发展起来的。
实际上,原始巫术仪式是通过相关祭祀仪式与大自然进行交流,表达对人类命运、现实世界的思考和认识,属于人类的早期精神。
在中国戏剧中能够看到原始巫术仪式的影子,如《吕氏春秋·古乐》中“拊石击石”“致舞百兽”的场面,屈原的《九歌》中收尾两章《东皇太一》和《礼魂》,都可以证明中国戏剧起源于原始巫术仪式。
西方戏剧也是源于原始巫术仪式,最初的西方戏剧主要为古希腊戏剧,而古希腊戏剧产生于民间,大多数是通过对民间宗教祭祀仪式进行的戏剧化表现,如通过歌颂酒神展开祭祀活动,用来表达对英雄的哀悼。
二、中西方古典戏剧差异(一)中和之美与悲剧精神——审美风格差异中西方戏剧的审美风格差异较大,对戏剧风格的定义也存在一定区别,西方戏剧有明确的悲剧和喜剧区分,而中国戏剧则无明确的悲剧和喜剧之分,多为悲喜交加。
中西方戏剧的悲剧精神不同,西方戏剧的悲剧精神在于表达英雄的悲壮,结局通常是以英雄的死表达对命运的顽强斗争,实现自身价值,大部分情况是一悲到底;中国戏剧的悲剧精神主要是英雄获得成功,成功解决问题,获得圆满结局,大部分情况是由悲剧到喜剧。
中国戏剧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其中,儒学对中国戏剧的影响最为深远,由于儒家学派对于乐和哀讲究情感的克制,整体情感表达手法比较含蓄、委婉,因此,中国戏剧很少出现一悲到底的情况。
中国大部分悲剧最后的结局都是皆大欢喜的,虽然给观众一种情感上的满足,但是使故事悲剧色彩降低,缺少悲剧美。
中外戏剧知识——综合性学习完美版

38、莎士比亚是( )时期 ( )国的剧作家、诗人。
文艺复兴 英国
39、莎士比亚剧作中的四大悲剧是( )
李尔王 奥赛罗 哈姆雷特 麦克白
莎士比亚全集
40、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在《威尼斯 商人》中塑造的吝啬鬼形象是( )
夏洛克
41、你能猜到 这是莎士比亚 的哪一部剧作 吗?
李尔王
42、你能猜到 这是莎士比亚 的哪一部剧作 吗?
剧.
喜剧
35、你知道这座建筑物的名称吗? 悉尼歌剧院
俄狄浦斯和《俄狄浦斯王》
• 36、一个狮身人面的 怪兽,名叫斯芬克斯。 它有一个谜语,询问 每一个路过的人,谜 面是:“早晨用四只 脚走路,中午用两只 脚走路,傍晚用三只 脚走路。” 解开谜的 人是谁,这部戏剧的 名称是什么?
37、在世界伟大的剧作家中,哪个 在剧院打杂,还替人牵马?
《屈原》《蔡文姬》
12.田汉的话剧有关( 汉卿 )京剧白( 蛇传 )
13.我国歌剧代表作有 ( 白毛女 )(洪湖赤卫队)
14.这部戏剧的名称是洪( 湖赤卫队 )
在烈火中永生
• 15.这段戏剧 从表现形式 上分属于(歌 ) 剧
16、享有“东方歌剧”盛誉
A 的是哪一个剧种?
A、京剧 B、豫剧
C、昆剧 D、越剧
漪无数心口无语奢望灿烂的孤独明月黄昏遍遍不再少年路岁月极美,在于它必然的流逝。
春花、秋月、夏日、冬雪。 你必汗流满面才得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 我始终相信,开始在内心生活得更严肃 的人,也会在外表上开始生活得更朴素。在一个奢华浪费的年代,我希望能向世界表明,人类真正需要的的东西是非常之微少的。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 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 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时光只顾催人老,不解多情,长恨离亭,滴泪春衫酒易醒。梧桐昨夜西风急,淡月朦胧,好 梦频惊,何处高楼雁一声? 如果你长时间盯着深渊,深渊也会盯着你。 所有的结局都已写好 所有的泪水也都已启程 却忽然忘了是怎么样的一个开始 在那个古老 的不再回来的夏日 无论我如何地去追索 年轻的你只如云影掠过 而你微笑的面容极浅极淡 逐渐隐没在日落后的群岚 遂翻开那发黄的扉页 命运将它装订得极为拙劣 含着泪 我一读再读 却不得不承认青春是一本太仓促的书 记忆是无花的蔷薇,永远不会败落。 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
话剧知识点整合

话剧知识点整合1.话剧:以演员的对话和动作为主要表现⼿段的戏剧形式。
欧洲各国通称戏剧(英⽂drama)。
中国早期话剧于1907年在⽇本新派剧的直接影响下产⽣,当时称新居或⽂明戏。
新居于⾟亥⾰命后逐渐衰落。
五四运动以后,欧洲戏剧传⼊中国,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当时称爱美剧、真新剧或⽩话剧,1928年由洪深提议定名为话剧。
中国现代话剧兴起后,⾛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已经成为中国⼴⼤民众所喜爱的剧种。
它在曲折前进的道路上,产⽣了众多优秀的剧作家、导演艺术家、表演艺术家、舞台美术家、戏剧理论家、戏剧活动家、戏剧教育家。
他们的⾟勤劳动和艺术才华,共同培育了话剧艺术的鲜花,推动了话剧事业的发展,使中国的话剧以特有的光彩独⽴于世界戏剧之林。
2、话剧特点:第⼀,舞台性。
古今中外的话剧演出都是借助于舞台完成的,舞台有各种样式,⽬的是便于演员表演剧情和利于观众从各个⾓度欣赏。
第⼆,直观性。
话剧⾸先是以演员的姿态、动作、对话、独⽩等表演,直接作⽤于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并⽤化妆、服饰等⼿段进⾏⼈物造型,使观众能直接观赏到剧中⼈物形象的外貌特征。
第三,综合性。
话剧是⼀种综合性的艺术,其特点是与在舞台塑造具体艺术形象、向观众直接展现社会⽣活情景的需要和适应的。
第四,对话性。
话剧区别于其他剧种的特点是通过⼤量的舞台对话战线剧情、塑造⼈物和表达主题的。
其中有⼈物独⽩,有观众对话,在特定的时、空内完成戏剧内容。
3、剧本:⽂学作品中的⼀种体裁。
指戏剧艺术的⽂学部分,亦称戏剧⽂学。
它直接规定了戏剧的题材、主题、⼈物、情节、语⾔和结构,是戏剧演出的基础和依据。
它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剧中⼈物⾃⼰的语⾔(台词),包括对话、独⽩、旁⽩和唱词;叙述⼈的语⾔(舞台指⽰),包括⼈物形象特征、⼼理活动、情感变化和场景、⽓氛的描写,时间、地点、⼈物上下场和动作的说明,以及对灯光、布景、效果等艺术处理的要求等。
经过导演处理,在排演过程中使⽤的剧本,通称脚本;经过导演处理和演出实践后定下来的剧本,通称演出本。
九年级语文戏剧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戏剧知识点戏剧是中学语文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九年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之一。
通过学习戏剧,学生们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和思考能力,同时也能够增进对文学艺术的理解与欣赏。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起回顾九年级语文中的戏剧知识点。
首先,我们来了解什么是戏剧。
戏剧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是一种通过演员表演、语言对话和舞台布景来展现故事的艺术形式。
戏剧不仅包含了文学性,也具有舞台性。
它通过舞台的表演和布景装置,将故事情节转化为视觉形象,使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剧情和角色的内心世界。
在戏剧中,剧本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剧本是指戏剧创作者写作的文学著作,用来指导演员的表演。
剧本通常包括角色对白、舞台指示和剧情发展等内容。
通过剧本,演员可以准确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情感和行为,从而更好地演绎角色。
在剧本中,人物是戏剧的灵魂。
人物形象的塑造是戏剧创作的核心之一。
人物形象的塑造需要考虑角色的性格特点、社会背景和情感状态等。
角色的性格决定了他们在剧中的言行举止和与其他角色的互动方式。
社会背景可以反映人物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角色,从而更好地表达剧中的社会现实。
情感状态则是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情感的抒发,可以更加逼真地表现人物的内在矛盾与冲突。
此外,舞台表演是戏剧的重要组成部分。
舞台表演包括了演员的动作、表情和声音等。
通过精彩的舞台表演,演员能够更好地展现人物的特点和情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舞台表演还需要考虑舞台的布景效果和灯光效果等,这些都能够增加戏剧的视觉冲击力,使观众更加投入剧情。
另外,我们还要了解戏剧的类型和流派。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和现代戏剧两大类。
古代戏剧包括了西方的希腊悲剧和喜剧,以及中国的传统戏曲等。
现代戏剧则是指近现代以来的戏剧作品,包括了现代话剧、音乐剧和舞剧等。
每种戏剧类型都有自己特定的表现形式和风格,通过学习不同类型的戏剧,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剧的多样性。
最后,我们还要了解戏剧批评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

戏剧体裁知识点总结戏剧是文学艺术中的重要体裁,它是通过舞台表演来展现故事和情节的艺术形式。
戏剧可以分为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多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其特殊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本文将就戏剧的体裁、历史、发展和特点等方面进行总结,以便让读者对戏剧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
一、戏剧体裁的分类戏剧的体裁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古代戏剧、现代戏剧、音乐剧、舞台剧等。
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和文学特点。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是指古代文学中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希腊悲剧、喜剧和罗马戏剧等。
希腊悲剧以神话传说和英雄人物为题材,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反映人类的生存境遇。
喜剧则以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性弱点。
罗马戏剧则受希腊戏剧的影响,注重历史和政治题材,以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来揭示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2. 现代戏剧现代戏剧是指19世纪以后的戏剧作品,主要包括现代主义戏剧、现实主义戏剧、自然主义戏剧和表现主义戏剧等。
现代戏剧以对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揭示为主题,通过对人性和命运的思考来表现人类的生存境遇,反映社会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
3. 音乐剧音乐剧是一种融合音乐、歌唱和舞蹈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以音乐表现剧情和人物情感,通过歌唱和舞蹈来营造氛围和情绪。
音乐剧通常以真实事件或虚构故事为题材,以歌唱和舞蹈来表达情感和情节,通过音乐和舞蹈的表现来打动观众的心灵。
4. 舞台剧舞台剧是一种以舞台表演为主要形式的戏剧形式,其特点是通过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来表现故事和情节。
舞台剧包括话剧、喜剧、音乐剧、歌剧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
二、戏剧的历史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起源于人类社会发展的早期,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和艺术形式。
1. 古代戏剧古代戏剧起源于希腊和罗马的古代文明,希腊悲剧和喜剧是古代戏剧的两大类型,分别以神话传说和社会生活为题材,以人性和命运为中心,通过对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思考来揭示人类的生存境遇。
戏剧知识点总结归纳

戏剧知识点总结归纳戏剧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产物,它是一种包含演员、音乐、舞蹈、舞台设计和剧本等元素的艺术形式。
通过表演、演技和表现形式,戏剧可以带领观众进入一个虚构的世界,并使他们产生情感共鸣。
戏剧可以通过表演来展现人性的喜怒哀乐,通过故事来传达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也可以通过表演形式来探讨社会现象和人际关系。
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戏剧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传统,但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
本文将从戏剧的起源和发展、表演艺术、戏剧形式和流派、剧本创作和故事结构、舞台设计和舞台效果、戏剧批评和研究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希望读者能够在本文中了解戏剧的基本知识和相关概念,对戏剧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一、戏剧的起源和发展戏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当时的戏剧是由卡拉马索斯等人首创。
古希腊戏剧分为两种:喜剧和悲剧。
其中,三位著名的古希腊戏剧作家是索福克利斯、欧里庇得斯和艾斯库罗斯。
古希腊时期的戏剧在表演艺术、剧本创作、戏剧结构和形式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影响,并对后世的戏剧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戏剧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发展。
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兴起,莎士比亚成为了当时最杰出的戏剧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包括悲剧、喜剧和历史剧等,深受当时观众的喜爱。
在德国,戈特霍尔德·埃弗和弗里德里希·席勒等人开创了现代剧场的先河,并对当时的戏剧影响深远。
在戏剧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中,中国的戏剧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中国的戏剧传统源远流长,融合了民间传统、宫廷文化和地方风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表演艺术。
京剧、川剧、黄梅戏等都是中国戏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在表演形式、音乐伴奏、服饰造型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
总的来说,戏剧的起源和发展在不同的文化传统中都有着独特的特点,但它们都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表演艺术表演艺术是戏剧的核心和灵魂,它包括演员的表演技巧、音乐的演奏和伴奏、舞蹈的表演等。
中西方喜剧比较

西方喜剧浅析及中西方喜剧对比一、西方喜剧浅析喜剧是西方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指以可笑性为外在表现特征的一类戏剧。
它源于古希腊,由在收获季节祭祀酒神时的狂欢游行演变而来。
在喜剧中,主人公一般以滑稽、幽默及对旁人无伤害的丑陋、乖僻,表现生活中或丑、或美、或悲的一面。
由于模型表现的对象不同,艺术家的角度不同,手法不一致,所以,喜剧可划分出不同的类型。
其中包括讽刺喜剧、幽默喜剧、欢乐喜剧、正喜剧、荒诞喜剧与闹剧等。
喜剧与悲剧最重要的不同在于它的主题。
典型的喜剧处理的当时的政治或艺术问题,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以及喜剧作家所不喜爱的人或作为。
他们通常也不依神话故事,自创情节,并且常常提及当时的任务局势,因此对现代人来说,故事便显得模糊不清。
西方喜剧的发展史1、古希腊喜剧:政治讽刺喜剧和世态喜剧。
古希腊喜剧之父是阿里斯托芬。
政治讽刺喜剧以阿里斯托芬为代表,主要内容是批评雅典政治中的弊端,抨击某些权势人物。
世态喜剧以米南达为代表,主要内容是家庭生活与爱情故事。
米南达(约前342—约前292)是生活在希腊化时期的重要喜剧作家,曾得过3次剧作奖。
他创作过近百个剧本。
《公断》、《卫兵》、《剪过毛的羊》。
他的唯—一部完整作品《恨世者》是在不久前发现的。
喜剧作家,米南达的创作经常被后人模仿,尤其是在罗马的戏剧界。
普劳图斯、泰伦提乌斯等人的剧本,绝大部分是模仿米南达的。
2、15世纪欧洲流行的喜剧:闹剧(笑剧)。
代表作是《巴特林先生的故事》。
3、文艺复兴抒情喜剧:莎士比亚为代表,大多以爱情故事为题材,充满幽默的情趣、生活的欢乐与浪漫主义的抒情色彩。
4、16世纪即兴喜剧。
又称假面喜剧,流行于意大利,由职业旅行剧团在民间演出,没有固定剧本,人物定型化,演出程式化。
5、17世纪古典主义喜剧。
莫里哀的讽刺喜剧是代表。
6、18世纪性格喜剧。
欧洲喜剧的繁荣期,代表是德国的博马舍和意大利的哥尔多尼。
哥尔多尼的“性格喜剧”,注重人物性格的塑造,又称“风俗喜剧”,因为作品充满生活的情趣。
戏剧知识介绍ppt课件

4、虚拟性 ❖ 对空间、对周边环境、对时间、对动作对象
的虚拟 17
• 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独特的造型艺术,它 以夸张的手法,运用各种不同的色彩和图 案勾勒脸部来表现人物的忠奸、善恶、美 丑及其性格特征,并形成了基本固定谱式 。
• 脸谱色彩分为红、黄、蓝、白、黑、绿、 紫、粉、金、银等。红为忠,白为奸,黑 为正,黄为残暴,蓝、绿多为草莽义侠, 金、银多为神妖。
7
演员们在露天剧场演戏,为了加强演 戏效果,都戴假面具,穿厚底靴,借以扩 大声音、面部和形体。
8
东方民族戏剧的起源比欧洲戏剧要晚一些。
•在印度,公元前一世纪以前的民间迎神赛会 上的表演,被看作是民族戏剧的萌芽。到二 世纪,第一部戏剧理论著作《舞论》的出现, 被确认为戏剧艺术臻于成熟的标志 。
•在日本,古代人借助面具装扮成天神或恶魔, 祈求丰收和生殖后代,有人把这种原始艺能 视为民族戏剧的胚胎。
29
觉新回到房里,把这件事情告诉了 瑞珏。瑞珏也不说一句抱怨的话, 她只是哭。她的哭声就是她的反抗 的表示。但是这也没有用,因为她 没有力量保护自己,觉新也没有力 量保护她。她只好让人摆布。
小说通过叙述人的语言剖析了 他们深切的无言的悲哀,使读 者对这两个人物性格有了更深 刻、更真切的了解。
30
在曹禺改编的剧本中觉新和瑞珏的表现是: 陈姨太 (阴沉的)大少爷? 觉新 (望一望低着头的瑞珏,转对克明,
33
• 归纳总结: • 一、情节往往是对生活的高度集中和
概括,分幕、分场。主要是受舞台演 出的时间和空间的制约。 • 欧洲古典主义曾提出“三一律”:亦 称“三整一律”。三一律规定剧本创 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 ,即只允许有一个的故事线索,发生 的时间不能超过一天,即24小时,必 须只有一个地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 世界戏剧历史 1、西方戏剧诞生 西方戏剧的曙光,普遍认为是古希腊悲剧,而古希腊悲剧则是源于古希腊城邦的狄俄尼索斯(Dionysus)的崇拜仪式。在祭典中,人们扮演狄俄尼索斯,唱“戴神颂”,跳“羊人舞”(羊是代表蒂厄尼索斯的动物)。古希腊悲剧都是诗剧,严谨古雅、庄重大气。表演时有歌队伴唱,史实表明歌队先于演员存在。关于这个起源,也可以参考德国哲学家尼采的早期哲学著作《悲剧的诞生》。 2、中国戏剧诞生 就西方的定义来说,中国没有“话剧”的传统。不过一般在讨论中国戏剧时,若不以严格的定义划分,中国古代的戏曲应归入戏剧的大类。 中国戏曲的根源在可以追溯到先秦到汉代的巫祇仪式,但是宋代南戏的发展才有了完备的戏剧文本创作,现存最早的中国古代戏剧剧本是南宋时的《张协状元》。元代时以大都、平阳和杭州为中心,元杂剧大放异彩。后世形成了诸多戏曲形式,也就是各剧种。明代的昆曲经过发展,首先得到士族大夫的追捧和喜爱,他们大量创造剧本,不断修改曲谱,同时修正昆曲的戏剧理论,并使得传奇剧本成为一种新的主流文学形式。随后昆曲又得到晚明和清代宫廷皇室的喜爱,成为贵族生活的一部分,成为获得官方肯定的戏剧艺术,故称“雅”;而以各地方言为基础的地方戏,广受民间喜爱,则称“花”。于是在清代形成了“花雅之争”,实际上是戏曲共同繁荣的局面。这丰富了戏曲艺术的门类,也形成了各自的艺术特色。 台湾的戏剧研究学者曾永义提出一套说法,认为在讨论中国戏剧起源时,应该要区分“大戏”与“小戏”,大戏是成熟的戏曲,而小戏则是戏剧的雏型。大戏是在到了金元杂剧之后才发展完成,而之前的宋杂剧、唐代的代面、踏摇娘、钵头、参军戏、樊哙排君难等,都可列入小戏的行列,而中国在非常早之前,就有小戏。 中国在与近代西方有文化接触前,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戏剧”(主要指话剧)传统。中国传统的戏剧为一种有剧情的,“以歌舞演故事”的,综合音乐、歌唱、舞蹈、武术和杂技等的综合艺术形式,也就是戏曲曲艺。 3、中国戏曲发展 先秦时期→汉魏时期→唐宋金时期→元朝→元末明清时期→近代 元代兴盛 元杂剧剧本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1曲词2宾白3科范4宫调 1曲词:配曲的唱词。 2宾白:指古代戏曲中的道白。 3科范:指戏曲程式动作。 4宫调:乐曲曲调。 中国戏剧在元代兴盛,形成了一个艺术上的高峰。原因何在呢 首先,从宋杂剧到金院本,再到元杂剧的诞生,遵循了艺术的内在发展规律。经过长期的艺术积累,终于形成了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以唱、念、做、打的综合性为特征的戏剧表演形式。其中,散曲对杂剧结构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就音乐而言,元杂剧每一宫调中选用的曲牌比之诸宫调要丰富得多,可以充分地表演一段情节,符合戏剧冲突从形成到发展、到高潮、再到解决的结构。 其次,城市空前繁荣,游乐场所增多,特别是出现了大量的瓦舍勾栏。早在宋代,勾栏中就有“书会”的组织,一般由下层读书人和有经验的老艺人组成,专为勾栏中的各种演出形式提供脚本。元杂剧的成熟,客观上提高了对书会的要求,急需读书人为他们竞制新篇,以满足广大观众的欣赏需求。这样促成了更多的戏剧作品产生。 再次,元代统治者不设科举,使读书人失却晋身之阶,于是他们在瓦舍勾栏找到安身立命之所。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仁甫、郑德辉等优秀杂剧作家,都是在生计没有着落的情况下,真正深入到社会的下层。那些底层人们特别是倡优的遭遇、觉醒和反抗,深深地感染着他们,所以在他们笔下才敷演出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塑造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有人说,元杂剧是愤怒的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并不为过。 4、戏剧文本 戏剧文本(即“剧本”)是一出戏剧的基本要素,是一台戏的先决条件。 剧本最重要的是能够被舞台上搬演。戏剧文本不算是艺术的完成,直到舞台演出之后(即“演出文本”)才是最终艺术的呈现。历代文人中,也有人创作过不适合舞台演出,甚至根本不能演出的剧本。这类的戏剧文本则称为案头戏(也叫书斋剧)(比较著名的如王尔德的诗剧《莎乐美》。)现代戏剧中也出现了没有剧本的演出实例。 戏剧的文学本,在不演出的状态下,可以作为单独的文学样式欣赏。 5、表演艺术 随着西方现代戏剧在导演以及演员训练体系上的实践,戏剧理论逐渐从戏剧文本的讨论扩大到剧场整体,进而产生“场面调度”等新观念。其中,比较著名的提法是20世纪70年代英国戏剧导演彼德·布鲁克在其专著《空的空间》(The Empty Space)中提出的观念:“一个演员,走过一个空荡荡的舞台,这就是一出戏的全部。” 二、 戏剧文学简介 戏剧文学指供戏剧舞台演出用的剧本。戏剧文学——剧本,是“一剧之本”,它是一种与小说、散文、诗歌并列的文学体裁。 戏剧有广狭二义:一是话剧、歌剧、戏曲的总称,一是专指话剧。狭义的戏剧文学也专指话剧剧本,广义的戏剧文学则应包括歌剧剧本、戏曲剧本在内。一般多取其广义的概念。戏剧人物的逼真性、戏剧冲突的尖锐性、戏剧场面的集中性、台词的口语化和动作性构成了戏剧文学的四大审美特征。 三、 分类 1、分类标准: 戏剧文学的种类繁多,可以按不同的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分类。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和歌剧;而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下面分别予以简要论述: 1)感染作用 根据戏剧文学所反映的矛盾冲突的性质和所运用的表现手法,以及对读者的感染作用,则可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 悲剧、喜剧和正剧是戏剧评论中经常运用的概念,而且也作为美学范畴运用于对其他艺术作品的分析。 悲剧:悲剧大都展示重大的或有深刻社会意义的矛盾冲突,表现在善恶两种势力的激烈斗争中,邪恶势力对善的势力的暂时胜利。悲剧所反映的是不能解决的或不能缓和的矛盾,在斗争中常因力量悬殊而以正面主人公的失败或毁灭而告终。 喜剧:喜剧同悲剧恰好相反。一般来说,它是以讽刺或嘲笑丑恶落后现象,从而肯定美好、进步的现实或理想为主要内容的。喜剧最重要的是要创造喜剧性格,通过巧妙的结构和诙谐的台词,运用夸张的手法和滑稽的形式,产生引人发笑的艺术效果。中国戏曲也有悠久的喜剧传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喜剧的内容也有所变化。它一方面要批评、嘲笑生活中落后和垂死的东西,另一方面则又要肯定与支持新的事物和先进人物。 正剧:正剧兼有悲、喜剧的因素,又介于悲剧和喜剧之间,所以又称为悲喜剧。它在反映生活方面超越了悲剧和喜剧的范围。悲剧中无法解决的矛盾,在正剧中可以得到解决。社会生活在大多数情况下,并不单纯呈现为悲剧性的或喜剧性的,而是有悲有喜,悲喜交织。因此,混合着悲喜成分,以代表正义的一方取得胜利为结局的正剧,在戏剧舞台上占据了突出的地位。 2)表现形式 根据表现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话剧、歌剧和舞剧 话剧:话剧是通过演员的对白来揭示全剧内容的戏剧。我国的话剧起始于五四运动以后。它受欧洲话剧的影响,也继承和发展了我国传统戏剧中的有益成分。 歌剧歌剧是以歌唱、音乐为主的戏剧,所以也称歌剧为乐剧。有的歌剧只有歌唱,没有独白和对话,有的则是歌唱、独白和对话三者兼而有之。西洋古典歌剧只有唱歌,没有对话和独白,中国古代的戏曲,是歌舞剧或歌剧。歌剧的唱词像诗歌一样,有韵律,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比较宜于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 舞剧:舞剧是一种把舞蹈、音乐、戏剧三者结合在一起的戏剧艺术。 歌舞剧:歌舞剧是一种将诗歌、音乐、舞蹈、戏剧等因素综合在一起,载歌载舞,亦唱亦白的戏剧艺术。它不仅是我国最早的戏剧形式,而且也是我国最有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 2)容量大小 根据容量的大小可以分作:独幕剧和多幕剧 独幕剧:独幕剧是独成一幕的短剧。它的容量较小,把全剧情节集中在一幕中来表现,类似于小说中的短篇。它的人物较少,情节也比较简单,往往通过一个集中的生活片断,反映具有重大意义的主题,表现尖锐的矛盾冲突。 多幕剧:多幕剧是大型的戏剧。它的容量较大,剧情较复杂,同长篇小说一样,篇幅长,可以容纳更多的人物,可以有比较复杂的故事情节。它分幕分场,能够通过换幕来表现时间的间隔和空间的转移。因此,多幕剧能够反映更广阔的社会生活。 除上述三个主要分类标准以外,还能以题材的时代为依据,分为历史剧和现代剧;或者以地域特色为标准,分为越剧、川剧、京剧、粤剧等。 四、 叙述特点 戏剧文学是代言体而不是旁叙体。旁叙体指作者可以直接叙述的文体。小说、散文等都是旁叙体。代言体指靠作品中人物自身的语言塑造人物、描绘环境、展开情节的文体。戏剧文学用的是代言体,代言体决定剧本语言特殊化和剧本创作的高难度,高尔基说,“剧本(悲剧和喜剧)是最难运用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所以难,是因为剧本要求每个剧中人物用自己的语言和行动表现自己的特征,而不用作者提示。”“剧本的登场人物的产生,特别依靠而且只有依靠他们的语言。”语言对戏剧就是一切。诸如人物、人物关系和事件原委的交代介绍,人物性格的刻画,心理的揭示,故事情节的展开,以至人物活动的环境(这主要体现在戏曲文学中),都只能靠剧中人物的语言来实现。 戏剧文学一般根据戏剧冲突的性质分为悲剧、喜剧和正剧,根据艺术形式的不同分为话剧、诗剧、歌剧。可划归诗剧的中国戏曲文学,又称“剧诗”,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五、 莎士比亚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华人社会常尊称为莎翁,清末民初鲁迅在《摩罗诗力说》(1908年2月)称莎翁为“狭斯丕尔”,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最伟大的作家,全世界最卓越的文学家之一。 莎士比亚在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出生长大,18岁时与安妮·海瑟薇结婚,两人共生育了三个孩子:苏珊娜、双胞胎哈姆尼特和朱迪思。16世纪末到17世纪初的20多年期间莎士比亚在伦敦开始了成功的职业生涯,他不仅是演员、剧作家,还是宫内大臣剧团的合伙人之一,后来改名为国王剧团。1613年左右,莎士比亚退休回到埃文河畔斯特拉特福,3年后逝世。 1590年到1613年是莎士比亚的创作的黄金时代。他的早期剧本主要是喜剧和历史剧,在16世纪末期达到了深度和艺术性的高峰。接下来到1608年他主要创作悲剧,莎士比亚崇尚高尚情操,常常描写牺牲与复仇,包括《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和《麦克白》,被认为属于英语最佳范例。在他人生最后阶段,他开始创作悲喜剧,又称为传奇剧。 莎士比亚流传下来的作品包括37部戏剧、154首十四行诗、两首长叙事诗。他的戏剧有各种主要语言的译本,且表演次数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戏剧家的作品。 六、 莎士比亚作品风格 莎士比亚创作的艺术特色可以归纳为如下几点: 第一,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认为戏剧是反映人生的一面镜子。 第二,追求自然的表演理论,认为演剧要真实,切忌过火。 第三,情节生动丰富,一个剧里常有几条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线索,悲喜剧因素结合在一起。 第四,塑造了一系列具有鲜明个性的艺术形象。如哈姆雷特、福斯塔夫。 第五,人物语言性格化,如哈姆雷特的话富有哲理和诗意,御前大臣波洛涅斯的语言矫揉造作,伊阿古的语言充满秽言秽语。据电子计算机统计,莎士比亚创作的词汇量有29066个。 七、 经典名言 Things base and vile, holding no quantity, love can transpose to from and dignity: love looks not with the eyes, but with mind.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卑贱和劣行在爱情看来都不算数,都可以被转化成美满和庄严:爱情不用眼睛辨别,而是用心灵来判断/爱用的不是眼睛,而是心。——《仲夏夜之梦》 The course of true love never did run smooth.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真爱无坦途。 ——《仲夏夜之梦》 Lord, what fools these mortals be!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上帝呀,这些凡人怎么都是十足的傻瓜!——《仲夏夜之梦》 The lunatic, the lover and the poet are of imagination all compact. (A Midsummer Night’s Dream 疯子、情人、诗人都是想象的产儿。——《仲夏夜之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