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戏剧鉴赏

合集下载

外国戏剧欣赏

外国戏剧欣赏

二、外国戏剧欣赏实例
【赏析】《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的一部著名喜剧。写的 是安东尼奥为帮助他的朋友巴萨尼奥向鲍西娅求婚,借了夏洛克 3000块钱,夏洛克要求如果不能按约定还钱就割下安东尼奥胸 前的一磅肉,后来巴萨尼奥求婚成功,安东尼奥因商船触礁而破 产,到期还不起夏洛克的钱,夏洛克要求履约,安东尼奥的朋友 帮他渡过难关的故事。节选的这段是全剧的高潮,这场戏写了威 尼斯法庭审判“割一磅肉”的契约纠纷案件的经过,前半场夏洛 克咄咄逼人,后半场以鲍西娅上场为转机,事情发生了反转。
第7 页
二、外国戏剧欣赏实例
第8 页
【赏析】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著 名戏剧家和诗人,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 一”。《哈姆雷特》讲述的是卡劳狄斯把国王(也就是 自己的哥哥)毒死,登上王位并迎娶嫂子,失去父亲的 王子哈姆雷特回国复仇的故事。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所有戏剧中篇幅最长的一 部。本剧是前身为莎士比亚纪念剧院的英国皇家莎士比 亚剧团演出频度最高的剧目。世界著名悲剧之一,也是 莎士比亚最负盛名的剧本,具有深刻的悲剧意义、复杂 的人物性格以及丰富完美的悲剧艺术手法,代表着整个 西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的最高成就。
还有浪漫主义作为启蒙精神的延续,其成就主要体现 在小说和诗歌方面,戏剧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雨果身上。 他提出了浪漫剧的主张,创作了浪漫主义戏剧《欧那尼》。
一、外国戏剧的发展→(五)现实主义和现代派戏剧
19世纪30年代,在法国、英国出现了 批判性的现实主义文学,它迅速发展成了 全欧洲性质的文学潮流。
现实主义戏剧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艺 术成就。其中,亨利·易卜生是19世纪挪威 杰出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有《玩偶之家》 《人民公敌》等。萧伯纳是英国现代伟大 的戏剧家,他的著名剧作有《鳏夫的房产》 《华伦夫人的职业》《武器与人》《卖花 女》等。

戏剧鉴赏案例分析

戏剧鉴赏案例分析

戏剧鉴赏案例分析戏剧是一门古老而又富有艺术表现力的艺术形式。

通过舞台表演、剧本、角色等元素的综合运用,戏剧能够生动地展现故事情节,传达思想观念,并引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戏剧鉴赏案例,探讨戏剧的表现手法、剧情、角色塑造等方面的特点和意义。

【案例一:《哈姆雷特》鉴赏分析】《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的经典剧作之一,被誉为西方戏剧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该剧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故事为主线,揭示了权力、道德、爱情、犯罪等多重主题。

在鉴赏这部戏剧时,我们可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戏剧表现手法《哈姆雷特》运用了多种戏剧表现手法。

首先是视觉表现,通过舞台布景、服装、化妆等手段,营造出丹麦王宫、墓地和鬼魂等场景,并将角色的身份、性格特点等通过形象展示出来。

其次是语言表现,莎士比亚以其独特的诗意和修辞手法,将复杂的情感和思想转化为动人的台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再者,舞台动作和音效也是《哈姆雷特》中重要的表现手法,它们能够增强剧情的紧张感和气氛,使观众更好地沉浸在剧情中。

二、剧情分析《哈姆雷特》的剧情错综复杂,主线是哈姆雷特复仇的故事,但也渗透着政治斗争、爱情纠葛和道德困境等多层次的情节。

莎士比亚通过描绘哈姆雷特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展现了他对复仇道路上的犹豫和痛苦。

同时,剧中的其他角色如克劳狄斯、奥菲莉娅等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各自的命运,进一步丰富了剧情。

三、角色塑造《哈姆雷特》中的角色塑造十分丰满,每个角色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情感。

哈姆雷特是一个被痛苦折磨的复杂人物,他的内心斗争和精神状态通过台词和表演得到了充分展现。

克劳狄斯则是一个野心勃勃、狡诈阴险的反派角色,他的形象和行为引发观众对权力和腐败的思考。

奥菲莉娅作为哈姆雷特的爱人,她的悲剧命运以及对爱情和忠诚的追求也给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

通过以上对《哈姆雷特》的鉴赏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其独特的表现手法、丰富的剧情和深入的角色塑造,能够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触动和思考。

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外国戏剧经典作品赏析

古希腊旧喜剧的产生:来自于民间滑稽剧和祭祀酒神的狂欢歌;在希腊最流行的是春秋两季为祭祀丰收,而举行的酒神祭祀。

这时人们排成盛大的行列,组成合唱队,合唱酒神的赞美歌。

表演根据酒神的事迹所编演的故事;“戏剧起源于下等表演”;旧喜剧的内容:政治讽刺诗、社会讽刺诗;旧喜剧的主体:对现实问题的思考;雅典时期的喜剧被称为“旧喜剧”,题材去自现实生活;中期喜剧:以谈论文学、哲学及社会问题为主;新喜剧:公元前4世纪出现,以爱情和家庭生活为主:多采用虚构、夸张和怪诞的艺术主张,内容确实严肃的、现实的。

文艺复兴与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是新型资产阶级思想家打着恢复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旗号,在思想文化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规模的反封建、反社会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这个时期是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封建社会母体内孕育的时期,也是欧洲从中世纪封建社会开始转向资本主义过度的历史转折时期。

逐渐兴起的资产阶级要自由发展资本主义就必须与阻碍他们发展的封建制度发生尖锐冲突。

文艺复兴的得名:资产阶级借古希腊的亡灵,目的不是要重建封建奴隶制,而是摆脱封建思想的桎梏,建立起适应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心得意识形态。

人文主义室文艺时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他的斗争锋芒是针对中世纪封建主义世界观,特别是天主教会的宗教世界观。

教会以神为宇宙中心,人文主义则提出人是宇宙的中心来和他对抗。

对“人”的肯定,成了资产阶级思想的核心。

人文主义思想内容:用人性反对神权;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和等级偏见;用理性反对蒙昧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鲜明的人文主义思想,悲剧全部以主人公的名字命名;巧妙的多线索组织,悲剧冲突都是建立在性格冲突的基础上。

性格产生了行动,行动导致了冲突,冲突导致了流血,终至造成悲剧;悲剧冲突的两方,不管是善还是恶,害人者或是被害者,最后都是同归毁灭;偶然性与必然性的统一。

西方戏剧欣赏

西方戏剧欣赏

作者及创作背景
威廉·莎士比亚 (1564-1616)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 家和诗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全部作品 的基本思想是人文主义或称人道主义。其最高成就在于戏剧,按内 容可分为历史剧、悲剧、喜剧三大类。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 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 《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等。 《哈姆雷特》是反映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的英国社会现实,揭 露了英国封建贵族地主阶级与新兴资产阶级之间为了争夺权力而进 行的殊死较量,批判了王权与封建邪恶势力的罪恶行径。
《等待戈多》
第一幕: 两个身份不明的流浪汉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尔和爱斯 特拉冈),在黄昏小路旁的枯树下,等待戈多的到来。他们 为消磨时间,语无伦次,东拉西扯地试着讲故事、找话题, 做着各种无聊的动作。他们错把前来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运 儿当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时,来了一个小孩,告诉他们戈 多今天不来,明天准来。 第二幕: 次日黄昏,两人如昨天一样在等待戈多的到来。不同的 是枯树长出了四、五片叶子,又来的波卓成了瞎子,幸运儿 成了哑巴。天黑时,那孩子又捎来口信,说戈多今天不来了, 明天准来。两人大为绝望,想死没有死成,想走却又站着不 动。
体裁及作者介绍
古希腊悲剧
以对白代替合唱成为戏剧 的主要成分,使悲剧成熟为 真正的戏剧艺术。 ————推荐教师 王敏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由酒神节祭祷仪式中的 酒神颂歌演变而来,表现崇高壮烈的英雄主义思想。悲剧 主人公遭受挫折,受尽磨难甚至失败丧命,但他们的理想、 激情预示着胜利的到来。古希腊悲剧是整个西方戏剧的起 源,所以悲剧是最古老的戏剧题材。古希腊三大悲剧诗人 是:欧里庇得斯、索福克勒斯和埃斯库罗斯。著名的古希 腊悲剧有:《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 亚》等。 索福克勒斯(前496年-前406年)大致生活于雅典奴 隶主民主制的全盛时期。古希腊悲剧的代表人物之一,其 中以《俄底浦斯王》最为出名。

《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教学大纲

《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教学大纲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课程编号PA4123英文名称Western Classical DramaAppreciation 课程类型本专业推荐选修课总学时36 理论学时36 实验学时实践学时学分 2 预修课程西方戏剧史适用对象表演专业本科生课程简介《西方经典戏剧作品赏析》是表演专业的选修课。

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戏剧的历史可以按时序划分为:古希腊罗马戏剧、中世纪戏剧、文艺复兴时期戏剧、古典主义时期戏剧、启蒙运动时期戏剧、19世纪戏剧、现代戏剧和当代戏剧。

在某些历史时期,按照不同的风格类型又可以划分诸多流派。

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西方戏剧的溯源,重点探讨英美戏剧的发展及其文学意义,并兼顾学习欧洲其他国家的戏剧流派的特点。

从而以期在掌握相关戏剧理论知识背景的结构下对不同类型的作品进行科学、全面、准确的解读。

二、教学目标及任务本课程是一门素质教育课程。

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西方戏剧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掌握西方戏剧的主要流派和各自特点,学会从各个角度欣赏戏剧作品及由其改编的相关影视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修养和对表演,并为进一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和充实学生的知识结构打下基础。

三、学时分配教学课时分配章节章节内容讲课实验实践合计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戏剧鉴赏44第二章中世纪戏剧鉴赏22第三章文艺复兴时期戏剧鉴赏44第四章17世纪古典主义戏剧鉴赏66第五章18世纪启蒙主义戏剧鉴赏44第六章19世纪戏剧鉴赏88第七章20世纪现代派戏剧鉴赏88合计3636四、教学内容及教学要求第一章古希腊古罗马戏剧鉴赏(4学时)第一节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综述1.古希腊古罗马戏剧的时代背景2.古希腊古罗马的戏剧文化渊源3.古希腊古罗马戏剧艺术的突出成果要点:古希腊戏剧的特点第二节古希腊戏剧鉴赏1.埃斯库罗斯的古希腊悲剧:意味深长的《普罗米修斯》2.索福克勒斯的古希腊悲剧:惊心动魄的《俄狄浦斯王》3.欧里庇得斯的古希腊悲剧:恐惧和怜悯的《美狄亚》4.阿里斯托芬的古希腊喜剧:憧憬理想制度的《鸟》要点:具体戏剧选段鉴赏第三节古罗马戏剧鉴赏1.普劳图斯的严肃喜剧:《俘虏》2.泰伦斯开感伤喜剧先河之作:《婆母》3.塞内加式的悲观绝望:《美狄亚》要点:古罗马戏剧特色本章重点、难点:这一时期是人类戏剧的童年时期,也是第一个繁荣期,有许多悲剧和喜剧作品留传下来。

外国独幕剧鉴赏

外国独幕剧鉴赏

外国独幕剧鉴赏外国独幕剧鉴赏是一种对戏剧艺术的理解和欣赏。

独幕剧作为一种戏剧形式,具有紧凑、集中、寓意深刻的特点。

为了更好地欣赏外国独幕剧,以下是一些建议和方法。

一、外国独幕剧的定义与特点外国独幕剧是指在国外创作的独幕剧作品。

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时代背景,反映出不同国家、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

独幕剧的特点包括:情节紧凑、人物关系简单、场景单一、主题鲜明、篇幅短小等。

二、外国独幕剧的鉴赏方法1.了解背景:了解作品创作的历史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在戏剧史上的地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

2.关注主题:独幕剧的主题是作品的核心,通过分析主题,可以把握作品的主旨和寓意。

3.分析人物:人物是戏剧的灵魂,分析人物的性格、动机和心理变化,有助于理解作品的内在逻辑。

4.研究情节:情节是戏剧的骨架,研究情节的安排和转折,可以评价作者的戏剧构思和技巧。

5.欣赏语言:戏剧语言是表现作品风格的重要手段,注意台词的韵味、表现力以及舞台说明。

6.评价导演和演员:导演和演员的表演对作品的呈现至关重要,欣赏他们的表演艺术,判断其成功与否。

三、外国独幕剧的经典之作及赏析1.易卜生的《玩偶之家》:通过剖析家庭生活,揭示社会伦理和道德观念的变迁。

2.契诃夫的《三姐妹》:讲述一群知识分子在遥远小镇上的生活,寓意着俄罗斯民族的命运。

3.奥尼尔的《天边外》:以海洋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国梦破碎的画卷。

四、如何提高外国独幕剧的鉴赏能力1.广泛阅读:多阅读经典和当代的外国独幕剧作品,提升自己的戏剧素养。

2.学习戏剧理论:学习戏剧史、戏剧理论等知识,为鉴赏提供理论支撑。

3.观看演出:多观看国内外戏剧演出,培养自己的审美眼光。

4.参加戏剧活动:参加戏剧讲座、研讨会等活动,与戏剧爱好者交流心得。

五、外国独幕剧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1.翻译和引进:引进外国独幕剧作品,丰富我国戏剧舞台。

2.演出和研究:鼓励剧院和剧团演出外国独幕剧,加强戏剧研究。

3.戏剧教育:将外国独幕剧纳入戏剧教育体系,培养新一代戏剧人才。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

经典戏剧作品鉴赏戏剧作为一种艺术形式,通过舞台表演和对话来讲述故事,并通过角色的情感和冲突来探索人类的生活和命运。

经典戏剧作品作为戏剧艺术的瑰宝,不仅承载着历史文化的厚重,也让人们深思人性与社会现实的关系。

本文将鉴赏几部经典戏剧作品,探讨其艺术特点和思想内涵。

一、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哈姆雷特》是英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作品之一,也是莎士比亚最杰出的戏剧作品之一。

该剧以丹麦王子哈姆雷特的复仇心理为核心,通过角色的矛盾心理和与命运的斗争,揭示了人性与命运的复杂关系。

剧中的哈姆雷特,面对国家的衰败和个人的痛苦,被迫选择复仇。

他的内心纠结和挣扎,体现了人性的脆弱和对正义的追求。

莎士比亚通过精彩的对白和形象化的角色塑造,深刻地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阴暗面。

二、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等待戈多》是20世纪戏剧大师贝克特的代表作之一。

该剧以两个主人公弗拉基米尔和埃斯特拉贝为核心,通过他们在荒废的土地上等待一个名叫戈多的神秘人物的故事,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孤独的本质。

剧中的对白简洁而富有哲理,既充满幽默感,又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贝克特通过反复的等待和无尽的对话,揭示了人类在荒诞的现实中的孤独与无奈。

这种独特的剧作风格和主题处理方式,使《等待戈多》成为世界戏剧史上的经典之作。

三、歌德的《浮士德》《浮士德》是德国文学巨匠歌德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世界戏剧文学的瑰宝。

该剧通过对主人公浮士德的内心世界和对人处世的思考,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对知识的追求。

浮士德的人物形象极具张力,他既是追求知识的狂热者,也是对生活无尽欲望的奴隶。

歌德通过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对话,刻画了一个复杂而饱满的人物形象,使得《浮士德》成为人性探索的经典之作。

四、契诃夫的《三姐妹》《三姐妹》是俄国戏剧大师契诃夫的代表作之一,该剧以三位姐妹的命运和对幸福的追求为线索,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刻画,展现了人生的坎坷和对理想的追求。

契诃夫通过生动的对话和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示了那个时代人们的困境和对未来的希望。

西方戏剧鉴赏

西方戏剧鉴赏

西方戏剧鉴赏题目_我学到的西方戏剧学院课程序号 __ _ __ __班级_ __专业__ __ __姓名 _ __ ___联系电话_我学到的西方戏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自然而然人们对精神领域上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文化载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电影电视、杂志、报刊书籍等多为人所熟悉。

孰不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戏剧,也在当代社会中茁壮成长。

例如我们学校的阿西剧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剧禁止上演》《皆大欢喜》《绝对信号》《嫌疑人X的献身》等等,都是在校学生通过对著名戏剧的理解与模仿,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也使更多的人对戏剧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我对于戏剧真正的起源与发展,戏剧不同题材与体裁,悲剧与喜剧各自的特点与代表作家的认识,是通过这几堂西方戏剧鉴赏课的学习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几堂课的学习,真的让我获益匪浅了解了什么是西方的悲剧与喜剧,了解了什么是西方的锁闭纯喜剧、佳构剧、史诗剧、自然主义戏剧等等。

但给我总的感触是,无论什么形式的戏剧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和情感,戏剧是生活与社会的另一种诠释与表达方式。

首先来谈谈西方悲剧。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狄俄尼索斯仪式)中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有死亡到再生的寓意。

而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是整个西方戏剧的起源,所以悲剧是最古老的戏剧题材。

那么,什么是悲剧呢?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定义是这样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catharsis,净化、陶冶、宣泄)。

西方戏剧有三座高峰,分别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以及20世纪欧美荒诞派戏剧。

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叙述的《俄狄浦斯王》则是典型的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戏剧鉴赏题目_我学到的西方戏剧
学院
课程序号 __ _ __ __
班级_ __
专业__ __ __
姓名 _ __ ___
联系电话_
我学到的西方戏剧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自然而然人们对精神领域上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文化载体形式也越来越多元化,电影电视、杂志、报刊书籍等多为人所熟悉。

孰不知,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戏剧,也在当代社会中茁壮成长。

例如我们学校的阿西剧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此剧禁止上演》《皆大欢喜》《绝对信号》《嫌疑人X的献身》等等,都是在校学生通过对著名戏剧的理解与模仿,再加上自己的创新,反映了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现象,深受广大师生的喜爱,也使更多的人对戏剧有了初步的认识。

而我对于戏剧真正的起源与发展,戏剧不同题材与体裁,悲剧与喜剧各自的特点与代表作家的认识,是通过这几堂西方戏剧鉴赏课的学习才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通过这几堂课的学习,真的让我获益匪浅了解了什么是西方的悲剧与喜剧,了解了什么是西方的锁闭纯喜剧、佳构剧、史诗剧、自然主义戏剧等等。

但给我总的感触是,无论什么形式的戏剧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状,表达了作者的一种观点和情感,戏剧是生活与社会的另一种诠释与表达方式。

首先来谈谈西方悲剧。

悲剧是戏剧的主要体裁之一。

它渊源于古希腊,由酒神节祭祷仪式(狄俄尼索斯仪式)中酒神颂歌演变而来,有死亡到再生的寓意。

而世界最早的悲剧是希腊悲剧。

古希腊悲剧是整个西方戏剧的起源,所以悲剧是最古老的戏剧题材。

那么,什么是悲剧呢?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悲剧定义是这
样的: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而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模仿的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以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卡塔西斯”(catharsis,净化、陶冶、宣泄)。

西方戏剧有三座高峰,分别是古希腊的命运悲剧,文艺复兴时期莎士比亚的性格悲剧以及20世纪欧美荒诞派戏剧。

课堂上老师为我们叙述的《俄狄浦斯王》则是典型的古希腊的命运悲剧。

作者索福克勒斯,雅典人,雅典三大悲剧作家之一。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俄狄浦斯王是忒拜王拉伊奥斯的儿子,拉伊奥斯预知自己的儿子会杀父娶母,因此,俄狄浦斯一出生就被他父亲让牧人抛弃,但是,科林斯王发现了他,将他收为养子。

俄狄浦斯王长大成人后,也从神那里得知自己的命运,他一心要反抗命运,就逃亡忒拜,在路上,一个老人对他说前面有妖怪,再往前走凶多吉少,俄狄浦斯不信这一套,用手一推,老人倒在地上死了。

他继续往前走,碰见了人面狮身的女妖斯芬克斯,并猜出了她的谜语,女妖跳进深渊自杀。

而俄狄浦斯被忒拜人拥戴为新国王,并娶了前王的母后。

这时候,忒拜国发生瘟疫,神示说,要想消灭瘟疫,必须把杀害前国王拉伊俄斯的凶手驱逐出境。

俄狄浦斯王诚心为国家谋福利,想尽一切办法去查访凶手,却发现凶手是自己。

杀父取母的预言应验了。

极度的悲痛进一步酿成悲剧,皇后自杀,俄狄浦斯王弄瞎了自己的双眼离开了忒拜王国流放自己。

听完故事后,觉得很离奇很不可思议,不过细细想来,主人公的悲剧主要体现在人跟命运的冲突,他越是竭力反抗,却越是陷入命运的落网,他越是真诚地向为国家城邦消除灾难,确实是步步临近他自己的毁灭。

这也使我联想到人到底是被命运所掌控,还是可以以自己的力量向命运发出对抗这个问题上来。

有些时候,觉得命运就像一张无边的大网,笼罩着我们,令我们无法逃离,被命运笼罩的我们,纵使怎样的挣脱都无法逃脱。

可是反过来想想,如果坦然勇敢地接受命运的安排,也许结局会不同,如果拉伊奥斯没有将俄狄浦斯抛弃,如果牧羊人狠下心来,那么结局也许会逆转。

但悲剧始终是悲剧,我们无法预知,更无法改变命运,就像那句话说的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人们一直拼命想要做到尽善尽美可是结局并不如此也许有时恰恰相反。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讲,看一部悲剧的戏剧,不只是为主人公悲剧性的命运感到悲伤更、联想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或者想要议论关于人生的问题,更应该学到在悲剧中找到生活的力量与勇气而不是失望与迷惘。

正如《俄狄浦斯王》这部悲剧,它教会我在敢于与命运搏斗的同时,更要敢于接受命运的安排,我觉得这里的接受比敢于拼搏需要更多的勇气和信心。

此外,这里看似俄狄浦斯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悲剧和失败者,悲剧主人公最终亦未摆脱命运的罗网,但他却在不妥协的抗争中获得了自身的价值。

彰显了人生的价值与美。

此外,老师还介绍了现存的古希腊唯一的一部完整的三部曲
《俄瑞斯忒亚》,如果说《俄狄浦斯王》中包含的是恋母情结,此剧则是埃勒克特拉情节(恋父情结)。

其中错乱的人物关系,诱妻杀子,奸淫女儿等一系列违反伦理的事情,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甚至荒谬,可是埃斯库罗斯的悲剧《俄瑞斯忒斯》三部曲,描写了从母权制社会向父权制社会演变的悲剧性过程,反映了古代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伦理、道德、法律、正义、思想观念等方面的转变和冲突法庭的最后判决标志着一种趋向民主的以父权制为基础的新秩序的开端。

另外,中西方的悲剧也有许多不同,西方悲剧冲突为生命挣扎的冲突,表现为人对于其对立物(命运、性格、社会环境等等)抗争与挣扎,注重人物性格的复杂性、片面性、致命缺陷或悲剧过失,旨趣上以震撼人心的“真”为核心,美学上的意义是崇高,往往以主人公的失败或毁灭作为结局,以“怜悯和恐惧”达到“卡塔西施”的悲剧效应。

而中国悲剧冲突为道德评判的冲突,带有鲜明的伦理批判倾向,侧重展现人物的苦难和苦情,悲剧冲突的历程追求情节的曲折跌宕,旨趣上带有以“善”为核心的理想色彩,基本为苦尽甘来、善恶有报的大团圆结局。

在角色方面,西方悲剧角色(主人公)通常具有高于普通人的品质、力量或地位,多为充满阳刚之气的令人惊叹的英雄伟人式的男性人物。

中国悲剧角色(主人公)往往具有弱小善良的禀性,强调的是其无辜性和正义性,多为令人同情的不幸女性。

西方戏剧的起源,根据国外学者的研究,古希腊悲剧产生于
酒神颂歌,喜剧则是从农村葡萄和谷物收割节日的歌声中产生的。

在这些歌中,自然界的生长力是作为原始象征性的崇拜对象的。

喜剧与悲剧一样,在起源上与祭祀狄奥尼索斯的酒神节有着血缘关系。

最初,在酒神节仪式后,游行队伍中出现了发表幽默的有关节日的演说,这种自发的非官方的娱乐形式就是古希腊喜剧艺术的雏形,它有时取材于神话故事,有时取材于日常生活。

喜剧,是对一个可笑的、有缺点的、有相当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借引起快感与笑来宣泄这些情感。

课上我们观看了由孟京辉改编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导演虽然是改编自达里奥福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但更大程度上受布莱希特的影响,主张用叙述性来代替戏剧性;在表演上主张用感情的间离(陌生化)来代替感情的共鸣。

舞台叙述事件,舞台使观众成为观察者。

期间演员还跑到观众当中,孟京辉改编的《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融合了中国的元素,反映了中国当今社会一些现象。

几个警察为了圆自己杀害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谎,要找出不存在的证据证明这个无政府主义者是自杀的。

于是警察们为了掩盖罪行,从监狱中找来一个编故事写话剧的“疯子”,强迫他导演一部无政府主义者畏罪自杀的戏。

警察们不但要求洗脱罪名,更加得寸进尺地要求借此树立意大利警察的文明形象。

其中映射了当今中国社会中囚犯无故死亡,如“躲猫猫”事件,对警察的一种讽刺,此外,多次出现的导演中心制,则表现了导演对于限制文化文学作品的自由表达的讽刺。

而达里奥福
的《被绑架的范尼尼》描述了一个瞎子与一个瘸子之间的故事,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象,讽刺暗示意大利的苛政猛如虎。

最后,我认为无论是喜剧还是悲剧,无论是闭锁纯戏剧还是佳构剧等等,虽然它们体裁题材不同,但是它们最终目的是有共同点的,都是想反映当时社会的现状,揭示矛盾、社会现象,通过反讽、夸张等手法来表达作者的感情与观点,唤起读者共鸣与思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