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要紧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要紧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专门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担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步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修理,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稳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稳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要紧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阻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平均,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曲轴的连杆轴颈磨损加剧,因此也对其平行度公差提出了要求。

(3)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甚至引起烧伤,因此必须对其提出要求。

(4)连杆大、小头两端面间距离的差不多尺寸相同,但其技术要求不同。大头孔两端面间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9,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8μm;小头两端面间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l2,表面粗糙度Ra应不大于 6.3μm。这是因为连杆大头两墙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轴肩端面间有配合要求,而连杆小头两端面与活塞销孔座内档之间投有配合要求。连杆大头端面间距离尺寸的公差带正好落在连杆小头端面距离尺寸的公差带中,这将给连杆的加工带来许多方便。

(5)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干稳,对连杆小头(约占连杆全长2/3)的质量差和大头(约占全长的1/3)的质量差分不提出了要求。为了保证上述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必须对连杆体和连杆盖的螺栓孔、结合面等提出要求。

3.2 汽车发动机连杆的材料和毛坯

连杆在工作中承担多向交变载荷的作用,要具有专门高的强度。因此,连杆材料一样都采纳高强度碳钢和合金钢,如45钢、65钢、40Cr、40MnB等。近年来也有采纳球墨铸铁和粉末冶金材料的。

某汽车发动机连杆采纳40MnB钢,用模缎法成型,将杆体和杆盖锻成一体。关于这种整体锻造的毛坯,要在以后的机械加工过程中将其切开。为了保证切开孔的加工余量平均,一样将连杆大头孔锻成椭圆形。相关于分体锻造而言,整体锻造的连杆毛坯具有材料损耗少、锻造工时少、模具少等优点。其缺点是所需锻造设备动力大及存在金属纤维被切断等咨询题。

连杆毛坯的锻造工艺过程是将棒料在炉中加热至1140~1200°C。先在辊锻机上通过四个型槽进行辊锻制坯,然后在锻压机上进行预锻和终锻,最后在压床上冲连杆大头孔并切除飞边。锻造好的连杆毛坯需经调质处理,使之得到细致平均的回火索氏体组织,从而改善性能,减少毛坯内应力。此外,为提高毛坯的精度,还需进行热校正、外观缺陷检查、内部探伤、毛坯尺寸检查等工序,最终获得合格的毛坯。典型的连杆毛坯采纳工字形断面截形,材料为40MnB钢,进行调质处理后,要求硬度大于HB 220,大、小头厚度为39.6~40.0mm,毛坯总重量2.340~2.520Kg。此外,对两端面有形状误差要求.3.3 汽车发动机连杆的要紧工序分析

3.3.1 定位基准的加工

3.3.2 大头孔的加工

3.3.2 小头孔的加工

焊接

焊接是将两片金属局部加热或同时加热、加压而接合在一起的加工方法。我们常见工人一手拿着面罩,另一手拿着与电线相连的焊钳和焊条的焊接方法称为手工电弧焊,这是利用电弧放电产生的高温熔化焊条和焊件,使之接合。手工电弧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得不多。在汽车车身制造中应用最广的是点焊。点焊适于焊接薄钢板,操作时,2个电极向2块钢板加压力使之贴合并同时使贴合点(直径为5—6甽的圆形)通电流加热熔化从而牢固接合。2块车身零件焊接时,其边缘每隔50—100甽焊接一个点,使2零件形成不连续的多点连接。焊好整个轿车车身,通常需要上千个焊点。焊点的强度要求专门高,每个焊点可承担5kN

的拉力,甚至将钢板撕裂,仍不能将焊点部位分离。在修理车间常见的气焊,是用乙炔燃烧并用氧气助燃而产生高温火焰,使焊条和焊件熔化并接合的方法。还能够采纳这种高温火焰将金属割开,称为气割。气焊和气割应用较灵活,但气焊的热阻碍区较大,使焊件产生变形和金相组织变化,性能下降。因此,气焊在汽车制造中应用极少。

装配

装配是按一定的要求,用联接零件(螺栓、螺母、销或卡扣等)把各种零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部件,再把各种部件相互联接和组合成整车。不管是把零件组合成部件,或是把部件组合成整车,都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规定的相互配合关系,以使部件或整车达到预定的性能。例如,将变速器装配到离合器壳上时,必须使变速器输入轴的中心线与发动机曲轴的中心线对准。这种对中心的方式不是在装配时由装配工人(钳工)来调剂,而是由设计和加工制造来保证。假如你到汽车制造厂参观,最引人人胜的是汽车总装配线。在这条总装配线上,每隔几分钟就驶下一辆汽车。以我国一汽的解放牌货车总装配线为例。这条装配线是一条165m 长的传送链,汽车随着传送链移动至各个工位并逐步装成,四周还有输送悬链把发动机总成、驾驶室总成、车轮总成等源源不断地从各个车间输送到总装配线上的相应工位。在传送链的起始位置第一放上车架(底朝天),然后将后桥总成(包括钢板弹簧和轮毂)和前桥总成(包括钢板弹簧、转向节和轮毂)安装到车架上,继而将车架翻过来以便安装转向器、贮气筒和制动管路、油箱及油管、电线以及车轮等,最后安装发动机总成(包括离合器、变速器和中央

制动器),接上传动轴,再安装驾驶室和车前板制件等。至此,汽车就能够驶下装配线。三、汽车试验由于汽车的使用条件复杂,汽车工业所涉及的技术领域极为广泛,致使许多理论咨询题研究得还不够充分,因此汽车工业专门重视试验研究。汽车的设计、制造过程始终离不开试验,不管是设计思想和理论运算、初步设计、技术设计、汽车定型依旧在生产过程,都要进行大量的试验。最后,在客户购买了汽车并使用的过程中,车辆交通治理部门还要定期对车况进行测试,以确保行车安全。除了某些研究性试验外,汽车产品试验均应遵循一定的标准和规范、对试验条件、试验方法、测

试仪器及其精度、结果评判等进行限定,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再现性和可对比性。不同国家甚至不同厂家的试验规范可能不同,因此在查看某种产品的试验数据时,必须弄清他们试验所依据的规程或标准。

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固态的钢重新加热、保温或冷却而改变其组织结构,以满足零件的使用要求或工艺要求的方法。加热温度的高低、保温时刻的长短、冷却速度的快慢,可使钢产生不同的组织变化。铁匠将加热的钢件浸入水中快速冷却(行家称为淬火),可提高钢件的硬度,这是热处理的实例。热处理工艺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和回火等。退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一定时刻,随后连同炉子—起缓慢冷却,以获得较细而平均的组织,降低硬度,以利于切削加工。正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后从炉中取出,随后在空气中冷却,适于对低碳钢进行细化处理。淬火是将钢件加热,保温后在水中或在油中快速冷却,以提高硬度。回火通常是淬火的后续工序,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保温后冷却,使组织稳固,排除脆性。有许多汽车零件,既要保留心部的韧性,又要改变表面的组织以提高硬度,就需要采纳表面高频淬火或渗碳、氰化等热处理工艺。

铸造

铸造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在汽车制造过程中,采纳铸铁制成毛坯的零件专门多,约占全车重量10%左右,如气缸体、变速器箱体、转向器壳体、后桥壳体、制动鼓、各种支架等。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纳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可不能倒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

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酷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芯盒)。有了木模,就能够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如何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点流入,如何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能够浇注,也确实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浇注时,铁水温度在1250—1350度,熔炼时温度更高。

车床零件加工工艺

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班级 姓名 学号 综合成绩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项目一轴类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分析与编制 零件图 任务一、零件图纸的工艺分析 该零件由圆柱、槽、螺纹等表面形成 设计基准径向以轴线为基准,轴向以工件右端面为基准。 未注倒角C1 表面粗糙度为Ra3.2,Ra1.6 工件材料为45钢 任务二、工艺路线的拟定 1、表面加工的方法 粗车---精车 粗车1.5 精车0.5 精度等级 IT7,IT8 表面粗糙度 3.2,1.6 2、毛坯尺寸 ?15mm*145mm 3、工序划分 任务三、机床的选择 零件毛坯尺寸:?35mm*145mm 零件最高精度:IT7,IT8 刀具类型:外圆车刀、螺纹刀 机床:CK6141 机床参数 主电机功率:4000(kw)

刀具数量:4 最大加工长度:1000(mm) 最大加工直径:58(mm) 最大回转直径:224(mm) 精度级:IT6~IT8 卡盘:三爪卡盘 任务四、装夹方案及夹具的选择 通过对刀的方式找基准 径向基准为轴线 轴向基准为工件两端面 夹具为三爪卡盘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R166.0G-16MM01-150 任务五、刀具的选择 工件材料:45钢 刀具材料:硬质合金(刀片) P类:精JC215V(黛杰) 粗JC450V 适用加工结构钢、工具钢、耐热钢、铸钢可锻造钢,是钢材连续切削加工首选刀具材料任务六、刀片规格 外圆车刀 CNMG080404 切槽刀 N123H2-03 50-0004-GF 螺纹刀 R166.0G-16MM01-150 任务七、切削用量的选择 1.8切削用量选择 1.Ap的选择 参考书本《数控加工工艺规划》表1-2 16p

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机械制造工程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设计轴承座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 姓名学号 指导教师 教研室. 2012~2013学年第2学期 2013年2月24日~2013年3月7日

前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我们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这是我们在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完成设计项目,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因此我们必须首先对所学课程全面掌握,融会贯通,因此它在我们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由于设计的需要,我仔细研究了零件图,但在设计过程中,因自己经验不足,遇到了很多实际问题,使我体会到了在现场实习调研仅证明可不可以实干,而不能代表能不能干好。所以我积极查阅相关资料,慢慢培养出了我缓中求稳、虚心求教、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并树立了明确的生产观、经济观和全局观,为今后从事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通过课程设计,我真正认识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并培养了我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知识去理性的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工作中的一般技术工程问题的能力,使我建立了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了工艺设计的一般程序、规范和方法,并进一步巩固、深化地吸收和运用了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还有,它提高了我设计计算、绘图、编写技术文件、实际加工零件和正确使用技术资料、标准、手册等工具书的独立工作能力,更培养了我勇于创新的精神及严谨的学风及工作作风。 由于本人能力有限,缺少设计经验,设计中漏误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指正批评,以使我对自己的不足得到及时的发现并修改,也使我在今后的工作中避免再次出现。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渐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衡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均匀,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曲轴的连杆轴颈磨损加剧,因此也对其平行度公差提出了要求。 (3)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甚至引起烧伤,所以必须对其提出要求。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要紧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要紧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专门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担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步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修理,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稳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稳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要紧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 (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 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阻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平均,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使曲轴的连杆轴颈磨损加剧,因此也对其平行度公差提出了要求。 (3)连杆大头孔两端面对大头孔中心线的垂直度误差过大,将加剧连杆大头两端面与曲轴连杆轴颈两端面之间的磨损,甚至引起烧伤,因此必须对其提出要求。

我国汽车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现状

我国汽车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水平现状上世纪70年代,为装备第二汽车制造厂(生产载货车)组织了130多个机床生产科研单位研发了117条自动线和1004种5500台高效专用设备,汽车制造国产化率达到96%。上世纪80年代,我们汽车工业重点转入轿车,国内机床工业很不适应,产品及制造技术和装备多数为国外引进。几十年来,我国汽车制造技术及装备经历了曲折过程。 2005年以来,我国汽车行业每年投资超过1000亿元RMB,2007年总产量达888.24万辆,生产能力超过1000万辆。动力总成制造工厂中大部分为机械加工设备,主要精加工设备为欧美及日本等国产品,齿轮加工设备国产机床占了大半江山,沈阳机床集团,北京机电院、北京第三机床厂等已经为一些汽车厂提供了立式加工中心生产线,东风汽车有限公司的设备制造厂也为东风本部,东风康明斯、东风本田、神龙汽车公司及其他国内汽车发动机及总成厂提供了大量的专用机床生产线,中小型加工中心。目前数千台国产数控车床在汽车行业应用并获好评,大连机床集团并购INGERSOLL公司后,近几年为汽车发动机工厂提供了上百台高速加工中心组成的自动线,这些汽车厂家与机床厂家联手开发制造工艺及装备,其生产线的工艺技术及装备部分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但大部分机械加工设备的刀具(高精度的磨具)及数控元器件依赖进口。

总体来说,我国机械加工设备与世界先进水平还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硬件:主要是数控机床无法满足汽车对精度、精度保持性、可靠性、寿命的需要。 (2)软件:缺乏将工艺系统、物流系统、信息系统集成为制造单元或流水生产线的技术。 (3)自主创新:我们基本没有制造技术自主创新体系,在现代发动机制造技术,高速加工技术中,由高级复合化机床组成的制造单元等方面差距很大,对现代汽车制造装备特别强调。解决方案”方面差距更大。 国内主要轿车工厂引进国外高速加工机床及刀具情况目前,国内汽车发动机及总成工厂大多引进欧美及日本等国厂商的数控生产自动线,处于国际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水平,应用了较多,较突出的高速加工技术(高速加工机床及高速加工刀具技术)。其典型技术特点简要分述如下: a.机械加工工艺流程反映了当代轿车制造业中最先进的水平,生产节拍30-40s,生产线部分采用风冷干式切削加工技术。 b.刀具材料的选用。以超硬刀具材料为主。采用CBN、SiN 陶瓷、Ti基陶瓷、TiCN涂层刀具材料加工高强度铸铁件,铣削速度2200m/min;采用PCD、超细Si-Al铸造件,铣削速度达2200m/min,钻、铰速度达80-240m/min:采用SiN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汽车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

汽车发动机连杆加工工艺分析 3.1 汽车发动机连杆结构特点及其主要技术要求 连杆是汽车发动机中的主要传力部件之一,其小头经活塞销与活塞联接,大头与曲轴连杆轴颈联接.气缸燃烧室中受压缩的油气混合气体经点火燃烧后急剧膨胀,以很大的压力压向活塞顶面,连杆则将活塞所受的力传给曲轴,推动曲轴旋转。 连杆部件由连杆体,连杆盖和螺栓、螺母等组成。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连杆要承受膨胀气体交变压力和惯性力的作用,连杆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外,还应尽量减小连杆自身的重量,以减小惯性力。连杆杆身的横截面为工字形,从大头到小头尺寸逐渐变小。 为了减少磨损和便于维修,在连杆小头孔中压入青铜衬套,大头孔内衬有具有钢质基底的耐磨巴氏合金轴瓦。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均衡,同一发动机中各连杆的质量不能相差太大。因此,在连杆部件的大、小头端设置了去不平衡质量的凸块,以便在称重后切除不平衡质量。

连杆大、小头两端面对称分布在连杆中截面的两侧。考虑到装夹、安放、搬运等要求,连杆大、小头的厚度相等。 连杆小头的顶端设有油孔,发动机工作时,依靠曲轴的高速转动,气缸体下部的润滑油可飞溅到小头顶端的油孔内,以润滑连杆小头铜衬套与活塞销之间的摆动运动副。 连杆上需进行机械加工的主要表面为:大、小头孔及其两端面,连杆体与连杆盖的结合面及连杆螺栓定位孔等.连杆总成的技术要求如下:(1)为了保证连杆大、小头孔运动副之间有良好的配合,大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6,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小头孔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5,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不大于0.4μm。对两孔的圆柱度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大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6mm,小头孔的圆柱度公差为0.00125mm。 (2)因为大、小头孔中心距的变化将会使气缸的压缩比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效率,因此要求两孔中心距公差等级为IT9。大、小头孔中心线在两个相互垂直方向上的平行度误差会使活塞在气缸中倾斜,致使气缸壁唐攒不

汽车变速箱上盖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摘要 汽车变速箱上盖是汽车变速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变速箱箱体装配,为变速箱内部的齿轮、轴等工作元件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境,防止内部零件在暴露环境下工作。上盖上还设计了检查窗,是为了便于观查内部元件的工作情况。 本设计说明书是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撰写完成的,是对变速箱上盖加工工艺、工装设计的说明、分析和论证。主要内容有:上盖的工艺规程制定、典型加工工序分析、专用夹具设计、专用刀具设计、专用量具设计。 通过这些我对变速箱上盖零件制造活动有一个总体的,全貌的了解与把握,能够掌握金属切削过程的基本规律,掌握机械加工的基本知识,能选择加工方法与机床,刀具,夹具及加工参数,具备制定工艺规程的能力和掌握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基础,初步具备分析解决现场工艺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工艺;工装;夹具;刀具

ABSTRACT Motor vehicle gearbox shelters i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the gearbox. Box it and gearbox assembly, the internal gear for the transmission, axle components, and other work.It provide a stable and secure working environment to prevent exposure of internal components in the working environment. Also stamped on the design of the inspection windows, in order to facilitate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internal components of the work. The design specification is in the process of writing graduate design completed, the gearbox cover processing technology, tooling design of the note, analysis and feasibility studies. Elements include: the superstructure of developing a point of order, the typical processing of special fixture design, special-purpose tool designed for measuring tool design. I passed these on the gearbox cover parts manufacturing activities have an overall, the understanding and grasp the full picture, metal-cutting process to be able to master the basic law, grasp the basic knowledge of mechanical processing, and processing methods can choose machine tools, cutting tools, fixtures and processing Paramete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rotocols and the ability to master precision machining and surface quality of the foundation,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scene to solve problems. Key words: Technology; Tooling; Fixture; Tool

CA10B解放牌汽车传动轴突缘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程及夹具设计

优秀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课程设计说明书 设计题目设计“传动轴突缘叉”零件的机械加工 工艺及工艺设备 设计者: 指导教师: 20**.7~20**.8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 题目:设计“传动轴突缘叉”零件的机械加工工艺规则及工艺装备 内容: 1.零件图 1张 2.毛坯图 1张 3.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综合卡片 1张 4. 夹具结构设计装配图 1张 5. 夹具结构设计零件图 1张 6. 课程设计说明书 1份

目录 一、序言 (4) 1. 设计目的 2. 设计的要求 3. 设计的内容及步骤 二、零件的分析 (6) 1.零件的主要技术要求 2.零件的工艺分析 三、工艺规程设计 (7) 1.确定毛坯的制造形式 2.基面的选择 3.制定工艺路线 4.机械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毛坯尺寸的确定 5.确定切削用量及基本工时 四、夹具设计 (19) 1.问题的提出 2.夹具设计 五、心得体会 (21) 六、参考资料 (22)

一、序言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大学的全部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以及大部分专业课之后进行的。是进行毕业设计之前对所学各课程的一次深入的综合性的总复习,也是一次理论联系实际的训练,因此,它在我们四年的大学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希望能通过这次课程设计对学生未来将从事的工作进行一次适应性训练,从中锻炼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参加工作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一、设计目的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是在学完了机械制造基础课程后、进行了生产实习之后的下一个教学环节。它一方面要求学生通过设计能获得综合运用过去所学过的全部课程进行工艺结构设计的基本能力,另外,也为以后作好毕业设计进行一次综合训练和准备。学生通过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应在下述各方面得到锻炼: (1)能熟练运用制造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理论以及在生产实习中学到的实践知识,正确地解决一个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夹紧 以及工艺路线安排、工艺尺寸确定等问题,保证零件的加工质 量。 (2)提高结构设计能力。学生通过设计夹具(或量具)的训练,应当获得根据被加工零件的加工要求,设计出高效、省力、经济 合理而能保证加工质量的夹具的能力。 (3)学会使用手册及图表资料。掌握与本设计有关的各种资料的名称、出处,能够做到熟练运用。 二、设计的要求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题目为:后罗拉过桥摇(零件的机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