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内固定技术进展历史

合集下载

外科学教学课件: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外科学教学课件: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versus
Robert Robinson 1914-1990
Orthopaedic Su1r9g5e5on
Robinson and Smith Bulletin Johns Hopkins 1st ACDF
Ralph B. Cloward 1908-2000
Neurosurgeon
1958 Cloward J Neurosurg Cylindrical bone bowel
脊柱外科的现状与进展
骨科学发展历史
● 骨科学(矫形外科学)
Orthopaedics
希腊字 Orthos + Paidios
“矫正”“矫直”
儿童
(法国巴黎大学教授 Nicola Andry 1971年命名)
古老的骨科手术器械
古老的骨科治疗方式
骨科学发展历史
● 西医现代骨科学:270年历史
(西医古代骨科学:公元前2830年)
近年来脊柱外科的主要进展
一、脊柱内固定技术的应用 使脊柱外科面目焕然一新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30年代之前
●“Operation being obviously out of the
question”
手术治疗:纯属“谈不上”的话题
.
脊柱疾病的手术治疗 上世纪40-60年代:前路手术技术的开展
直立:
■ 人类的重要特征 ■ 人类文明的开始
人类脊柱 基础研究为相关疾病治疗提供愈益重要的 理论依据
● 手术技术水平的提高使愈来愈多疑难重症 获得治疗机会
● 治疗方式以及内容的改变给相关护理及康 复工作带来新的理念和挑战
现代脊柱外科手术的特点
● 高难度、高技术含量的手术增多 ● 手术兼有微创化和超大型化趋势 ● 高龄或幼龄手术患者增多 ● 围手术期患者管理的理念与内容更新 ● 手术器械与设备的数量、种类显著增加 ● 手术病人的施术体位多样化、个性化 ● 手术节奏明显加快,效率明显提高

梅奥脊柱外科发展史

梅奥脊柱外科发展史

梅奥脊柱外科发展史梅奥脊柱外科是现代医学领域中脊椎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分支之一。

它源于20世纪中叶,由美国骨科医生威廉·梅奥(William Mayo)和查尔斯·梅奥(Charles Mayo)创办。

20世纪初,梅奥兄弟在美国明尼苏达州创立了梅奥诊所,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和推动医学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对脊柱疾病治疗需求的增加,梅奥兄弟开始专注于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

梅奥脊柱外科的发展可以分为几个重要的阶段。

首先,早期的脊柱手术主要使用传统的开放手术方式,即通过切开患者的皮肤和软组织进行手术。

然而,这种手术方式存在一些缺点,如术后疼痛、创伤大等,并且术后恢复周期也较长。

随着显微镜和影像技术的进步,微创脊柱手术逐渐应用于梅奥脊柱外科实践中。

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影像指导,医生可以更加准确地定位和治疗脊柱疾病,减少手术切口的大小,缩短手术时间,并降低了术后的并发症风险。

微创脊柱手术在梅奥脊柱外科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机器人辅助脊柱手术在梅奥脊柱外科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机器人手术系统可以通过高精度的机器人臂和三维影像技术来实现对患者脊柱的准确操作。

与传统手术相比,机器人手术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安全性,能够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的神经和软组织。

此外,梅奥脊柱外科还注重脊柱疾病的预防和康复。

拥有先进的理疗设备和专业的康复团队,梅奥诊所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康复方案,并帮助他们尽早回归正常生活。

总之,梅奥脊柱外科在过去几十年中取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不断采纳新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水平。

通过不断创新和完善,梅奥脊柱外科将继续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骨科 微创 课件】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Deramond等将此技术用于椎体肿瘤及骨 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治疗
Theodo rou 等采用经皮穿刺气囊椎体成 形矫正疼痛性椎体压缩骨折畸形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Hijikata 于1975 年首创了经皮穿 刺髓核摘除术
1985年Onik 设计的经皮髓核切吸术 Choy于1987 年报道的经皮穿刺激光
核心
手术技术和技能的训练 解剖结构的认识 保护和手术目的无关结构 减少手术时间和并发症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保护软组织:在创伤骨科微创具体内涵
AO原则发展到 直接解剖复位到 骨折块间加压固定到 机械稳定固定转为 微创技术操作
BO原则的骨折治疗 间接功能复位 弹性固定 稳定性的生物学固定 无痛功能练习
组织轻柔操作
手术野清晰
避免大块组织结扎
最佳缝合
3手术切口 最轻的全身炎症反应 最少的瘢痕愈合 更好的医疗效果 更短的医疗时间 更好的心理效应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目标
手术的微创 心理的“微创”
经济的“微创”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MIS的范畴
减少创伤 缩短疗程 恢复功能 节约费用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基本概念
不仅涉及对解剖结构包括皮肤、各 层软组织、血供、神经支配等的保 护,从而维护局部和全身的生物学环 境不再受到进一步干扰,还涉及对体 内力学环境的维护。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的内涵
解剖间隙自然分离
正确止血
脊柱微创手术回顾与展望
三零六医院 骨科 邹德威
306医院全军脊柱外科中心
微创之源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医学家hippocrates就 告诫医生”不要做的太多”,自然是疾病的康复者, 医生的责任只在于促进疾病的康复过程, 而非 阻拦这个过程。

三代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系统的演变与优劣

三代脊柱侧凸矫形内固定系统的演变与优劣

三代脊柱侧 凸矫形 内固定系统的演变与优劣
吕 尧 综 述 舒 钧 审校
( 昆明医学 院第二附属医院) 脊柱侧 凸(cls ) s i i 是脊柱 的一段 或 多个 节段 由于某 种 oos 原因在冠状面上偏离 中线 向侧方弯 曲 , 成带有 弧度 的脊 柱 形 畸形。其 手术治疗 是真正意 义上 的矫 形外科 手术 … 。 自 2 0 世纪 6 0年代 P u Har go al rn tn设计了第一 代 脊柱矫形 器械 以 i 来, 脊柱 内固定系统经历T -代的发展 J 。本文 就三代脊 柱 侧凸矫形 内固定系统 的手术 方式及特点作 一综 述。 15 9 8年 Har go rn tn在 H utn治疗 / J 麻 痹后 遗症 时 , i os o ]L , 制造 了一种 内固定 撑 开器【I 一些本 来不 能 维持 坐位 的 3。使 儿童 , 经过安 放 H r n tn 以及 后融合 术 , 以坐起来 , ar go 棍 i 可 也 就是脊柱 可 以起 支 撑作 用 。随 后他 逐 步加 以发展 , 一直 到 16 9 2年正式报告 用新 型器 械治 疗脊 柱侧 凸 , 术疗 效 达到 手 9 % 良好 , 9 假关节 的发 生率低 于 1 J % 。虽 然该技 术最早 应 用于脊髓灰质炎相关畸形 , 但很快被 应用至 脊柱侧 凸并加 以 推广[I 内固定 系统 主要 由两 种部 件构 成 : 3 。该 一种 是 H t a— r go 棍 , i tn 另一种为钩 。当时该 内固定物 主要 用于脊 柱侧 凸 n 症 的外科 治疗 , 强直 性脊 柱炎后 凸畸形 , 脊柱 滑脱 症 以及 脊 椎 骨折等。 手术介 绍 : 】将术 前 确定 的上 端 椎 凸侧 的下 关节 突 尖 端, 作一 切迹 , 用神 经剥离器 插入上 、 下关 节突 之间 , 确定 关 节间隙。将 上钩放入此 间隙 中, 6 。打入 上 钩 , 上钩 尖 成 0, 使 顶在椎 弓根上 , 固定牢 固。下钩安 于腰椎 椎 板上 , 尔放 在 偶 胸l 2椎板上 。确定放钩的平面后 , 咬除棘 间韧带 , 及部分 黄 韧带 , 显露椎板上缘 。咬掉上位椎体下关 节突 的远端部分及 部 分外 侧椎 板 , 倾斜 4 。 5在上端椎横突上缘 放置横 突钩 , 入 打 下 钩。在上 、 下钩各放一 间钩 , 连接脊椎外 撑开器 , 凹侧撑 从 开。选择合适长度 的 Har go 开棒 , rn t i n撑 使其 上下 端分别 置 入上 、 钩钩 孔 中。再 用 Ha i tn撑 开 器在 的 Har go 下 rn o rg ri tn n 棒上端 向上撑 开钩子 , 纠正畸形 。术 中可选 用 Mo e氏法 , 作 小关节融合 或椎板旁植骨 。 由于 H rnt 系统 被成 功用 于各 种 脊柱 侧 凸及其 它 ai o rg n 脊柱疾病的治疗 , 成为 脊柱侧 凸手术 治疗 史 的里程碑 , 因此 人们 习惯称 它为 “ 第一 代脊柱矫 形内固定 系统” 。 J 虽然 Har go 系 统 是脊柱 侧弯 手术 治 疗乃 至 脊柱 外 rn tn i 科史上的一大革命 , 而随着 随访时 间延 长 , 然 该系 统一 些不 容忽视 的问题也逐渐暴露 : 阶段 的固定 导致 内 固定松 动的 长 发生 ; 骨性融合后需要再次手术取 出内固定 ; 手术常 需要融 合至骶骨 , 因而发生 腰前 凸减少 ; 对脊 柱 只产生 单 一平 面两 点间轴 向撑开或加压作用 , 应力集 中 , 引起 椎板 骨折 、 固 可 内 定脱 出、 断棒 、 造成矫 正率 的丢失 ; 矢状面 上 的弯 曲消 失 , 造 成平背综合征 J 。 正是由于 Har go ri tn系统 的这 些缺 陷 促使 脊 柱 内 固定 n 系统不断改进。17 9 3年 墨西哥 的医生 L q e 用椎 板下钢 eu 采 丝 增加 Had go 棒 的稳定 , r n tn 它通过将 固定点 分散 到多个锥 体, 创造更 加稳 定 的结构 。术后 患者 一般 不 需 要石 膏 外 固 定 J 96年 L q e 。17 e u 发现并不需要 金属钩来固定 。 他发 明了 “” L 形光滑 的 L q e 系统 。它用椎板下 钢丝在 每个节段上 uu 棒 固定 L形棒 , 第二 代脊椎 内固定系统 ” 。它最 早应用于 即“ J 手术治疗神经肌 肉性 侧凸 , 后来广泛应 用于脊 柱侧 凸。其主 要 的内固定器械是 L q e uu 氏棍及钢丝。 手术方式LJ按术前确定 的手术位置 切开暴 露椎板 。将 4: 钢丝 预弯后从下 一个椎间隙放入 , 沿棘 突基 底 内板上行从 一 个椎板间 隙 的孔 中伸 出 , 然后 交 叉挤 压 固定 于椎 板上 。把 Lqe uu 氏棍折 弯与脊柱弯度 相适应 , 穿过 每一个钢丝 的交叉 部, 短段放在棘 突 间 , 拧紧钢 丝 。同法放入 另一 根 L qe氏 uu 棍。 第二代 脊椎 内 固定 系统 L q e 与钢丝 , uu 棒 为二 维矫 形 。多节段 钢 丝 的应 用 , 将应 力 分 散 , 减少 了一 些 并发 症。 该术式矫形 满意 、 固定 牢 固、 融合坚 强 , 以至术 后不 用外 固 定 。然而钢 丝必须 穿过椎 板下 , 脊髓 损伤 的机会增 多 , 容易 发生一些神经系统的并发症 , 甚至有发生瘫痪 的报道 】 。特 别是先天性 脊柱侧 凸 , 脊髓 偏于 凹侧 , 由于 脊柱 的结 构异 又 常 , 伤脊髓 神经的概率较 高。且手术复杂 , 损 手术 时间也长 , 这又增加了感染 的机 会。此外 , 假关 节的形成 , 丝折 断也 钢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的研究进展王 蒙1△ 冉伟鹏2 李宏键11.昆明理工大学附属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云南昆明 650032;2.云南中医药大学,云南昆明 650500[摘要] 脊柱骨折在全身骨折中十分常见,其中胸腰椎骨折最为多见。

胸腰椎骨折合并脊髓损伤通常需要椎管减压,但是对于胸腰椎骨折不合并脊髓损伤,传统开放式正中入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OPSF)是一种行之有效且广泛应用于临床的治疗方法。

在脊柱外科领域,微创手术是近二十年来兴起的一种治疗胸腰椎骨折的新方法。

脊柱微创手术如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PPSF)因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不稳定胸腰椎骨折的一种新方法,并取得良好疗效。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经皮椎弓根螺钉;微创;内固定术 [中图分类号] R68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20)24-68-04Research progress of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WANG Meng 1 RAN Weipeng 2 LI Hongjian11.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the First People's Hospital of Yunnan Province Affiliated to Kunm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Yunnan, Kunming 650032, China;2.Yunnan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unnan, Kunming 650500, China[Abstract] Spinal fractures are very common in general fractures, of which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are the most common.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usually require spinal canal decompression, but for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without spinal cord injury, the traditional open pedicle screw fixation is an effective and widely used clinical treatment method. In the field of spinal surgery,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is a new method of treating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that has emerged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Minimally invasive spine surgery, such as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 has gradually become a new method of treating unstable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due to its advantages of small trauma, little intraoperative bleeding, mild postoperative pain, and quick recovery, and achieved good results.[Key words] Thoracolumbar fractures;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Minimally invasive; Internal fixation△昆明理工大学2019级硕士研究生在读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及人均寿命的增加,脊柱骨折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发展史
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始于20世纪80年代,迄今已经经历了几个阶段。

1980年代:早期的脊柱内镜技术主要用于观察髓核切除术中的髓核,以及结构异常的脊柱。

这个阶段主要集中在技术的改进和设备的开发上。

1990年代:随着镜头和光源技术的发展,脊柱内镜技术逐渐成熟。

在这个阶段,脊柱内镜技术开始应用于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脱出症)、脊柱管狭窄症等病症的治疗。

脊柱内镜技术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等优点,被越来越多的医生广泛应用。

2000年代:随着脊柱内镜技术的普及,不仅在成人脊柱手术中得到广泛应用,还在儿童脊柱畸形矫正、椎管内肿瘤切除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同时,脊柱内镜技术的器械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进。

2010年代至今:脊柱内镜技术在手术方法、器械材料等方面得到了快速发展。

通过脊柱内镜技术,医生能够更准确、更精细地进行手术操作,进而减少手术创伤和恢复时间。

同时,脊柱内镜技术也可以结合其他微创手术技术,如椎弓根定位融合术等,以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

总体来说,脊柱内镜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从早期的观察工具到微创手术工具的转变,逐渐成为脊柱手术中的重要技术之一。


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脊柱内镜技术有望更加精细化、个性化,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脊柱内固定原理

脊柱内固定原理
物的要求:
1,很好的生物相容性 2,恢复脊柱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稳定性 3,限制脊柱的自由度 4,简单安全,容易安装 5,有足够的强度,以去除外支架 6,不影响术后影像学检查(CT,MRI )
内置物的基本构成
* 长构件结构:棒,钢板,线缆 * 固定椎体构件:椎弓根螺钉,椎板钩,椎板下
Luque首先将节段性棒 与钢丝技术应用与临床
用Luque技术治疗侧弯 和后突的效果很好,但 穿过椎板的路径中会有 神经损害危险,如使用 线缆可以减少危险
后路胸腰椎器械-钢丝
适应证:神经肌肉性侧弯 侧弯合并胸椎前
突 特发性侧弯
禁忌证:椎管狭窄 后突
腰椎一般不用钢丝
后路胸腰椎器械-钩棒
),最好用椎弓根螺钉 代替椎板钩 侧弯病人建议使用双棒 结构,包括至少两个横 连
后路胸腰椎器械
对脊柱器械已进行了广泛的 基础科学的研究
动物实验的数据表明:后路 脊柱内固定可以促进骨的融 合
当内固定的强度增加时,融 合骨块的强度也随之增加。 但是,强度增加的越多,会 发生与器械有关的骨质减少 。这种骨质疏松是否具有临 床意义还不清楚
脊柱内固定原理
寇 万 福
脊柱内固定发展史
最初是为治疗脊柱侧弯设计的: 作为临时复位系统并辅助脊柱融合
上世纪60年代, Harrington和Luqne 问世后,扩大到脊柱创伤治疗
上世纪70年代,椎弓根螺钉装置,例 如Dick钉、RF钉杆装置
上世纪80年代,由法国的Cotrel和 Dubousset发明了C-D钉棒结合装置 系统
胸腰椎后路钩棒 系统分为节段性 与非节段性
非节段性: Harrington 和 Knodt系统
Harrington系统很 少用于腰椎侧弯 ,后路单纯撑开 会引起平背畸形

中国骨科的过去和现在

中国骨科的过去和现在

中国骨科的过去与现在冯传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中国骨科起源于医学的两大支,即祖国(传统)医学和西方医学。

祖国医学已有三千余年的历史,唐代(618-907)以来,陆续撰印了关于骨折、脱位治疗和矫正畸形的经典论著,描述了复位手法,小(短)夹板固定及促进循环消肿散瘀的方药(见表一)。

表一.祖国医学骨科历史概略创作者朝代公元年代骨科贡献华佗汉200麻佛散麻醉扩创蔺道人唐841骨折、脱位处理,小夹板《仙授理伤续断秘方》危亦林元1337脊柱骨折治疗《世医得效方》吴谦清1742总结正骨八法《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西医东渐,始于明代(1368-1644),经天主教传教士及欧洲商人传入我国。

鸦片战争(1840-1842)之后,建立了一些西医医院和医校。

英国医生B e n j a m i n H o b s o n(1816-1873)取名合信,在广州、上海行医,1987年曾以中文出版《西医略论》,该书有介绍骨折处理和肢体外科的章节。

1950年代,我国提倡西医学习中医、中西医结合,求取祖国医学精华并探索其科学基础。

中西医结合在骨科的第一个重要发现是前臂双骨折的治疗。

中医治疗前臂双骨折,强调“分骨”法,方先之等在解剖学研究中,观察到前臂在旋转的中立位时,桡、尺骨之间的骨间膜张力与间隙最大。

在中立旋转位分骨,骨折四个断端排列成类似单骨骨折的上下两段,很利于整复。

这一发现为“分骨”手法提供科学依据。

小夹板固定前臂骨折不超过肘及腕关节,因之任何活动,均可由上述两关节承荷。

相反,用长管型石膏固定,透视观察证明活动发生在断端之间,不利骨折愈合。

因而,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的理法研究阐明了骨折愈合需要骨折部静止和肢体活动的一对矛盾获得统一,达到“动静结合”。

这项工作,方先之等曾发表于1963年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82卷493-524页)。

1996年C l i n i c a l O r t h o p a e d i c s a n d R e l a t e d R e s e a r c h杂志(323期4-11页),作为“经典论文”重新发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首先推出椎弓根螺钉 固定系统,是脊柱外科发 展史上的又一重要里程碑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3. SURGICAL TECHNIQUE
SCREW INSERTION: AWL PROBE FEELER PROBE FINDER TAP
CASE 1 胸腰椎前路钉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胸腰椎前路钉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以20世纪60年代Harrington脊柱矫形内固 定器械出现为标志,脊柱内固定技术已走过40 余年的历程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脊柱矫形第一代内固定
20世纪60年代Harrington器械 在将近20年间它成为了统治脊柱外科的 主要内置物
CASE 5 颈椎一期后路钉棒、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一期后路钉棒、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CD Horizon系统 TSRH系统 ISOLA系统 MOSS MIAMI系统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0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0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脊柱矫形第二代内固定
1977 年Luque 提出了“脊柱节段性固定”的概念 增强了内固定的牢固性,但该器械缺乏纵向撑开力, 椎板下钢丝增加了脊髓损伤的风险。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颈椎 前路 后路
胸椎 前路 后路
腰骶椎 前路 后路
目前………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后外侧植骨融合(椎板间、横突间)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9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9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ZEPHIR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ORION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后路侧块钢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Sublaminar Wires
脊柱矫形第三代内固定
80年代中期,Cotrel 和 Dubeosset 将棍与多种形式 的钩、椎弓根螺钉及横向螺杆相结合,发展了以CD器械为 代表的第三代脊柱内固定系统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Lumbar Laminar Hooks
M.A.C. Connector
脊柱矫形第三代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目前………
20世纪后叶, Roy-Camille经过对椎体进 行三维定量分析,获得了椎 弓根的三维定量数据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颈椎后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G.J. Preop. MRI 30.08.2004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3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4 颈椎一期后路侧块钢板、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前路内固定,齿状突骨折空心钉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Design Final Cervical Cage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椎间骨块 或 Cage植骨融合

1st Technique, developed by Cloward...
But...
• Risk of collapse or migration
• Donor site pain
• Difficult to obtain for multiple levels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前路内固定,椎间Solis 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1 颈椎后路内固定 APOFIX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2 颈椎后路枕颈融合 钉棒系统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CASE 5 颈椎一期后路钉棒、前路钛板内固定
Spine surgery department, Guangzhou 1st municiple people,s hospital
胸腰椎前路内固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