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设计开发

产品设计开发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技术部文件清单

序号:16-1日期:2016-10-06

项目建议书

序号:16-2

编号:QR-E-013-A/0

设计开发任务书

序号:16-3

编号:QR-E-

014-A/0

设计开发方案

序号:16-4

编号:QR-E-

015-A/0

设计开发计划书

序号:16-5

编号:QR-E-

016-A/0

设计开发输入清单

序号:16-6

编号:QR-E-

017-A/0

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

序号:16-7

编号:

设计开发信息联络单

序号:18-7

编号:

设计开发评审会议记录

日期:2016/10/20 序号:16-8

编号: QR-E-018-A/0

设计开发评审报告

序号:16-9

编号:QR-E-019-A/0

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序号:16-10

编号:QR-E-

020-A/0

设计开发输出清单

序号:16-11

编号: QR-E-

021-A/0

试产可行性报告

序号:16-12

编号:QR-E-022-A/0

试产总结报告

序号:16-13

(完整版)设计和开发控制程序附记录

1.0 目的 对设计的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和期望及有关法律、法规要求。 2.0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全过程,包括引进产品的转化、定型产品的改进等。 3.0 职责 3.1 技术部负责设计全过程的组织、协调、实施工作,进行设计的策划、确定设计的组织和技术的接口、输入、输出、验证、评审,设计的更改和确认;3.2 总经理负责批准设计任务书,试样计划等。 3.3 销售部负责根据市场调研或分析,提供市场信息及新产品动向,负责提交顾客使用新产品后的客户意见的收集。 3.4 质检部负责样品的检验和试验。 4.0 程序内容 4.1设计和开发策划:技术部根据市场调查结果、合同意向、质量策划或公司规划的新产品的设计或老产品的改进。 1) 对每一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编制项目计划,确定: a.设计和(或)开发过程的阶段 b.适合每个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和要求; c.设计和(或)开发活动的职责和权限,并委派符合资格要求的人员去完成,并为其配备充分的资源。 2) 《设计开发计划书》规定参与设计和(或)开发的不同部门或组别之间在组织和技术上的接口并加以管理,必要的信息应形成文件,予以传递并定期评审,以确保有效的沟通。 a.技术部负责将《设计计划书》、《设计任务书》及相关背景资料提供给有关设计人员,作为工作的依据; b.技术部经理根据设计进度,适时召开设计例会,组织解决设计中遇到的困难,协调相关资源,以例会记录形式明确相关要求;

c.试制过程中所需的元器件、外协件,由生产部负责采购; d.车间按技术部提供的试制工艺文件进行试制, e.检验员负责按提供的检验标准或技术规范进行检验; f.销售部负责与顾客的联络与信息沟通。 g.设计开发计划书由总经理批准。 3) 设计阶段一般包括:设计输入、设计输出、产品试制、产品试用等阶段。 4) 项目计划应随设计和(或)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予以更新。 4.2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技术部负责与项目要求有关的输入应予以规定,并以设计任务书的形式形成文件,由总经理批准,应包括如下方面内容: a.产品有关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c.设计和开发策划结果; d.合同评审结果。必要时所进行的市场调查报告; e.以前类似开发项目提供的适用信息。 2) 技术部组织评审设计和开发输入的适宜性,对不完整、含糊的或矛盾的要求会同提出者一起解决。 4.3设计和开发输出 技术部1) 设计和(或)开发输出应形成文件,经工艺和标准化审查,在发放前经审核签字和总经理批准后发布。 2) 设计输出应采用能与设计输入要求对应,能进行验证和确认的方式编制,并满足: a.设计输入要求; b.为生产和服务的运作提供适当的信息,如产品图样、外购、外协件明细表、使用说明书、生产工艺; c.包括或引用产品验收准则,如验收标准、试验大纲等; d.规定对安全和正常使用的重要产品质量特性,包括产品的安装、搬运、维护及处置要求等。记录:图纸、规范、作业性文件 4.4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每个设计和开发项目的适当阶段(设计计划中可列出),应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设计评审报告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

程序文件文件编码:修改状态: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第 1 页共 5 页

编写:审核:批准:日期: 程序文件文件编码:修改状态: 新产品设计与开发控制程序第 2 页共 5 页

计输入评审作业指引》规定执行。 4.2.2 经过设计输入评审后,进行产品手办的设计制作(包括发泡胶手办、正 式手办);手办的设计制作按照《手办设计、制作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4.3 产品模具制作管理(设计和开发的进行阶段) 4.3.1 手办评审会议 正式手办经过HK工程部(ODM产品)或者客户(OEM产品)批准 后,工程部主任工程 师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手办评审,手办评审按照《手办评审作业 指引》规定执行。 4.3.2 模具制作通知 经过手办评审会议,确定模具的详细制造方案,工程部工程师/主任工 程师出《模具制作通知单》,经工程部经理审核、分管副总经理批准后 连同手办输出到工模部开始模具的制作准备工作。 4.3.3 模具设计、模具材料申请与模具制作 模具设计、模具材料申请与模具制作详细管理按照《工模部运作管理 办法》规定执行。 4.3.4 模具的试模:模具的试模按照《模具试模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4.3.5 模具的修、改模:模具的修模改模按照《修改模具管理办法》规定执行。 4.4 产品颜色跟进 4.4.1 产品塑胶件颜色的跟进:按照《塑胶件颜色跟进作业指引》规定执行。 4.4.2 产品喷油模、喷油颜色的跟进:按照《喷油跟进作业指引》规定执行。 4.4.3 产品移/丝印颜色的跟进按照《移/丝印跟进作业指引》规定执行。 4.5 模具第一次试模跟进 4.5.1 模具制作完成,按照《模具试模管理办法》进行模具的第一次试模,产品跟 进工程师、模具制作师傅必须到现场跟进试模。 4.5.2 第一次试模完成后,产品跟进工程师/主任工程师跟进产品第一次样办的装 办,出相应的改模资料给工模部修改模具。 4.5.3 第一次试模完成后,工程师用第一次试模胶件装办交HK工程部或者 客户。 4.6 产品测试标准的建立 4.6.1 必须满足销售地区的法律、法规要求,以及有关设计之标准化要求。 4.6.2 品管部根据产品销售资料(主要指客户、销售地区、销售对象)建立 该产品的测试标准。 4.6.3 品管部根据相关资料制定该产品的各种收货标准和检查指引,保证产 品质量。 4.7 EP阶段的跟进 4.7.1 根据产品的销售资料(主要指客户、销售地区)销售对象(消费者的年龄),产 品工程师跟进产品的各种安全测试(无功能状态下),修改模具的结构达到各 种安全测试的要求。 4.7.2 外购物料的打办:外购物料是指设计开发过程中涉及到的五金件、电 子件、油漆 等非本厂生产的零配件及辅助物料;外购物料按照《工程部打办运作 管理办法》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文件

产品设计开发控制程序 1.目的:本程序规定了XX产品设计开发项目所应遵循的步骤及其全过程的控制和要求,旨在科学化管理新产品的设计开发,提高新产品的开发效率及市场适用性,进一步规设计开发工作。 2.0定义: 2.1 FMEA:潜在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 2.2预研:指以实现产品功能为目标,完成产品功能样车的研发活动。 2.3 产品设计:指在预研功能样机基础上,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标,完成产品样车制作、小批量生产的设计活动。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根据企业战略规划明确新产品开发方向,并是公司管理委员会和项目评审委员会的主要负责人。负责领导、组织、主持产品化项目的立项、验收和管理工作。 3.1.2负责批准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项目任务实施计划》。 3.1.3负责协调所有项目的研发资源,确保关键项目的顺利实施。 3.1.4负责制定公司年度《产品发展规划》,下达《项目设计任务书》 3.2公司管理委员会(见管理委员会章程) 3.3项目评审委员会(见项目评审委员会章程) 3.4研发部经理 3.4.1 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术难点攻关、重大技术路线的确定,总体方案评审,试验报告审核; 3.4.2 重要子项目设计方案审核,重要子项目试验报告审核。 3.4.3 参与设计过程中重要设计活动讨论或者直接参与项目开发。 3.5技术品质部经理 3.5.1参与设计开发个阶段性会议,并提出建议。 3.5.2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可能涉及后续实现产品化工艺和品质控制问题审查。 3.6项目经理 3.6.1负责立项报告的撰写并报批; 3.6.2负责所报项目立项后所有阶段性技术准备; 3.6.3负责《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的制定并组织实施; 3.6.4负责项目输入输出的控制; 3.6.5负责整个项目组的日常管理; 3.6.6负责设计进度的控制。 3.7项目组 3.7.1 项目小组的组成:由研发部各类设计人员组成、必要时可申请其它部门人员参加,设置项目经理一名。 3.7.2负责按照《项目任务实施计划书》开展相关的设计活动。 3.8营销部 负责确定客户定制项目的设计要求。 4.流程图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文件

公司设计和开发程序文件 文件类别:开发类 文件编号: RD-CX-01 撰写部门:产品开发部 版本: 生效日期: 2016/03/25 合计页数:共9页

新产品设计和开发程序文件 开发创新—新技术 围绕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而开展的商业化经济技术活动。包括自行研制开发和外部引进消化两种形式。 新产品 产品结构、性能等主要技术特征发生重大的变化或改进的产品属于新产品。主要包括: 1)产品的基本原理或结构性能比同类产品和老产品有新的发展; 2)填补国际、国内和省内空白的产品; 3)基本型派生出来的变形产品; 4)引进的新产品 设计评审 在设计阶段结束前,对设计所作的正式的、以文件为依据的技术资料(包括设计计算书,图纸等)进行综合的和系统性的检查,其目的在于评价设计能力和设计文件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并找出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程序 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设计和开发的阶段应包括 1)项目的申报(在单新产品除外); 2)项目的确立; 3)项目的设计; 4)项目的试制; 5)项目的改进。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应包括 1)项目的设计评审; 2)样品评审或样品检测; 3)改进后的项目评审。 设计和开发的验证应在样品试验达到要求后进行,主要是进行样品的鉴定。 设计和开发的确认应在所有设计和开发工作完成之后进行,对结果确认的同时编写试制总结报告。 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职责

1)开发部负责组织项目的确立、项目设计和开发的全过程; 2)制造工程部负责设计样品的工艺审定与工艺保证; 3)协调计划部负责样品试制的计划安排; 4)生产部负责样品的制作及协调工作; 5)材料控制部负责按试制用量制订外购件的采购计划; 6)采购部负责样品所需采购件的采购工作; 7)质量管理部负责样品的试验(如需户外试验,由开发部负责组织实施)及样品试制中自制件和外购件的质量。 权限 1)项目开发小组负责人(或项目经理)有权按照设计计划监督和协调 各部门的工作; 2)项目开发小组负责人(或项目经理)在保证设计任务和产品质量的 前提下,在样品中有选择供方及零部件的权利; 3)开发部的设计工作由开发部经理领导。 设计和开发输入 项目申报(在单新产品除外) 各办事处根据各分销商的反馈信息、市场信息以及用户反馈的质量信息等,在年中(终)销售工作会议上,将新产品设计、开发需求申报给开发部经理;或技术部经理根据公司内部要求,自己立项。 质量管理部负责收集和受理各部门、职工的创新建议,并进行分类、整理,然后以项目申报表的形式申报给开发部经理。 项目申报表的内容包括:项目名称及对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产品设计和项目开发所涉及的项目范围: 1)新产品; 2)其它能够带来技术进步和提高效益的项目。 立项 开发部经理负责对申报来的项目进行分类,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评审。初评审内容包括项目的科学性、可行性、经济性、市场性、生产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并决定是否将立项的建议上报给副总经理、总经理或董事会。由董事会、总经理或副总经理决定立项,并将新产品开发项目作为公司的新产品开发计划在每年的年初以书面形式下达给技术部。 对于在单新产品的开发立项,可由各办事处根据有关信息,提出可能签订订单的新产品开发要求,书面报给销售协调人员,由其转给开发部经理进行分析,以确定其属于非标产品还是“在单新产品”。对于非标产品可直接执行“生产准备和计划程序”。“在单新产品”要由开发部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初评审,评审结果上报副总经理、总经理审批;审批通过后,可正式签订订单;订单签订后,销售协调人员要以书面形式通知开发部经理进行立项。

产品开发程序

1 目 的 加强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 以保证产品设计质量。 2 适用范围 规定了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进行的活动内容和管理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 。 3 定义 Core Team ─核心小组,是由与设计/开发相关各部门代表组成,综合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协调的组织。 PPP ─Product Program Proposal ,即产品项目建议书。 SDRS ─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即系统设计要求。 DHF ─Design History File ,即设计开发过程文件: DHF 包括PDP(设计开发计划)、PPP(产品项目建议书)、SRS(系统要求规范)、DRS (设计要求规范)、设计评审会议纪要、SDD(软件开发文件)、HDD(硬件设计文件)、分险分析、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设计确认计划和报告、生产计划、技术支持计划,Milestone 评审文件待证明设计开发过程的文件。 首批样品─开发新品,设计更改首批及供应商变更时,供应上提供的第一批货物为首样品。设计更改首批,技术部作为协调工作进行的部门;供应商变更首批,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 4 设计控制主要内容: 4.1 设计控制流程图1 4.2设计控制(design control)的内容包括 ● 设计计划(design plan)。 ● 设计输入(design input) 。 ● 设计输出(design output) 。 设计控制方式 用户需求 设计输入 设计过程 SDRS SRS DRS 设计输出 图形 硬件 规范 文件编制 可执行码等系统产品 PPP PDP 等 销售的产品 SDD HDD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 则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产品设计开发的一般原则 一、以市场为导向 任何产品的开发,其目的意义都在于走入市场、创造价值及收益。因此,设计 开发的方向就必须以市场方面的需求为依据来确定,而市场需求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短期市场需求,一类是长期市场发展的方向。对于短期需求,有的产品在当前有很大的需求量,但技术含量不高或属过度性需求,在经过一段热潮之后,将有新一代产品将其代替。有的是在一定长的时间内,由于成本或技术原因。不可能被其它产品替代。对瞄准远期前景的产品市场,一些是高技术含量,现在已有明显的发展趋势,另一些是无竞争企业,高附加值和高风险的产品种类。对于一个研发部门来说,即要设计开发目前市场需求大的产品,还要通过市场调研、分析、确定市场远期发展的动向,分析市场将来需求产品种类的可能性,从而确定研究开发能适应市场发展的产品。这样,即可以满足当前利润的创造,又能适应市场的不断变化,不致于在市场转化过程中手忙脚乱、造成被动。 在设计开发一种产品之前,首先应根据市场方面的调查,与最终用户直接接触。弄清楚产品应当具有的功能、各项技术指标、使用范围和对象、行业的要求和特点、国家标准的具体要求等。这样就可避免在开发过程中重复劳动。 二、总体结构的合理性 一个产品的结构、布局等,是关系到产品形象、功能实现、质量保证等方面的重要因素。除了应当考虑使用的环境状况和行业规范化要求之外,一般还应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外形:美观、紧凑、平整。 2、内部结构:紧凑、连接可靠,便于调试、安装。 3、线路板:大小合理、布局合理,还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干扰的存在,以 及避免干扰的方法。 4、显示:明亮、清晰、易懂、完整。 三、产品的制造成本 在实现完全功能的前提下,设计产品时应当选用较便宜的元器件,比如CPU的 选型、电容、电阻及晶体管的选型,还有布线结构尺寸等,都应当仔细考虑,当大批量生产时,这个细节考虑的效果就会明显显示出来,即使减小一分钱的成本,也会增加可观的效益。尤其是为了克服电磁兼容而需加装的元器件或电路,应当充分考虑,即保证使用的可靠性,又要不增加大的成本。另外,在元器件的选型与定点方面,应同时选定两至三家工厂的产品,以备物料部采购方便。 四、质量保证 在设计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从一开始就应考虑到使用寿命、元器件的选型等 问题。在方案进行必要的变更时,应认真进行记录,一方面保证开发过程的有序进行,另一方面也可对质量问题进行跟踪。另外,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一些关键的质量点进行必要的测试,以保证各项质量指标的满足。在设计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和IQC统一标准,还应注意执行所应用的行业性标准,以便为市场运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五、检验与测试

新产品设计开发流程(完整资料)

{修订记录}

1.目的 对产品设计开发全过程进行控制,确保产品能满足市场需求及顾客的要求,达到或超过、行业标准以及相关规定的技术要求。 2.使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所有新产品的设计开发和现有产品的重大改进。 3.职责定义 3.1工程部负责设计开发工作的整个过程控制,负责设计输入到样件确认、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控制,负责设 计开发过程中生产工艺和输出文件的管理。 3.2PMC计划部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生产系统各部门资源的组织、协调与配合 3.3品质部负责设计开发过程中原材料及过程的品质控制。 3.4生产部负责批量生产及生产工艺。 3.5采购部负责设计开发及批量生产过程中的配套采购,及认证所需的配套文件。 3.6业务部负责新产品的策划宣传 3.7以上各相关部门协同实施设计开发,参与策划和规定的评审、验证和确认。 4.引用标准及术语定义 无 5.作业流程 6.流程说明

6.1新产品设计开发的信息来源 6.1.1公司各员工收集市场需求、客户要求以及行业的发展趋势的相关资料,交总经理办公室。由总经理组织 公司高层管理根据产品的市场需求、客户要求、市场占有率、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资源效益等几方 面进行科学预测及技术经济的分析论证,确定产品的系统功能与市场定位。由工程经理编制《项目开发 建议书》。 6.1.2现有产品的重大改进,由项目负责人编制《项目开发建议书》。 6.1.3销售合同,客户订做:有技术开发成分的销售合同(包括技术协议),必须进行评审。评审通过后,将 相关技术资料送交工程部,销售合同视为《项目开发建议书》。 6.2质量计划 6.2.1项目负责人根据《项目开发建议书》对产品的实现过程进行策划,组织编写《质量计划》&《新产 品开发计划表》。 6.2.2《质量计划》包括以下的内容:产品的质量目标、人员配置要求、生产及检测设备、列出需验证的 项目及方法、关键件明细及质量控制方法(包括关键原材料技术协议及关键自生产件控制要点)。 6.2.3《新产品开发计划表》包括以下的内容各部门人员的组成,分工及时间要求等。 6.2.4《质量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表》由总经理批准后方可实施。 6.3项目确认 6.3.1设计输入 6.3.1.1设计输入应包括一下内容: a)产品的功能要求和性能要求;分析客户图纸或样品。 b)产品遵循的法律、法规、标准(3C,等)。 c)以前类似设计的有关信息。 d)设计开发所需的人员配置要求及分工、生产及检测设备等其他要求。 e)设计时间的要求。 6.3.1.2项目负责人依据《新产品开发计划表》的安排组织设计开发输入评审。设计开发输入评审是对输入文件 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评审。 6.3.1.3设计开发输入评审的目的 a)评定性能参数、产品功能、结构特点是否满足市场要求。 b)评定产品是否具有市场前瞻性 c)评定产品总体布置是否可行、合理。 d)评定产品结构特点合理性、先进性、通用性、可行性以及配套使用性、工艺性。 e)评定所依据的法律、法规、标准(3C等)是否具有有效性、适用性。 6.3.1.4依据评审结果对《项目开发建议书》、《质量计划》、《新产品开发计划表》进行更改、更改过程按《工程 更改控制程序》进行 6.4设计试做 6.4.1详细设计

新产品开发设计

新产品开发设计 ——以车载DVD为实例 第一部分关于APQP 任何产品的质量好坏是保证公司效益及信誉的重要因素,而实际上,只有把质量管理向产品源头延伸,在设计上采用更有效的方法,才能在管理上赢得主动。这样一个产品开发完成后需要进行小批量的生产来尽量在萌芽状态将缺陷问题暴露出来,从而提高产品的质量及减少成本损失。目前新产品常用的一个工具——先期产品质量策划与控制计划(APQP)。 一个产品从立项到量产首先要成立APQP小组(人数7到10不等),包括研发、生产、工程、品管、采购、市场、计划等部门人员。按照APQP的原则和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阶段: 一、策划阶段(策划和定义项目认可)。在该阶段通过对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以及公 司市场策略来确定项目。在该阶段主要输出以下内容:设计目标、可靠性与 质量目标、初始材料清单(包括一些供应商)、初始过程流程图、特殊产品和 过程特性的初始清单、产品保证计划、管理者支持。 二、产品设计阶段(产品设计和开发认可)。在该阶段将第一阶段的输出作为输入, 按照前一阶段的输入需要输出两个方面的内容:1.设计输出。这主要有以下内 容:设计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DFMEA)、可制造性与装配设计、设计验证、 设计评审、样件制造(控制计划)、工程图纸(包括数学数据)、过程规格、 材料规格、图纸与规格变更。2.APQP输出。新型设备工具及设施要求、特殊 产品和过程的特性、量具/试验设备要求、小组可行性承诺和管理者支持。 三、过程设计阶段(过程设计与开发认可)。该阶段的进行取决于前面两个步骤的 成功完成。在该阶段将第二阶段的输出作为输入,按照前一阶段的输入内容, 该阶段需要输出以下内容:包装标准和规格、产品/过程质量体系评审、过程 流程图、车间平面布置图、特性矩阵、过程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PFMEA)、 试生产控制计划(CP)、过程指导书、测量系统分析计划(MAS)、初始过程 能力研究计划、管理者支持(包括操作人员配备和培训计划)。 四、产品设计及过程确认阶段(试生产认可)。在该阶段通过有效的生产运行来评 估确认制造过程的主要特性。它将第三阶段的输出作为有力的输入,并为下 一阶段输出以下内容:有效生产运行、测量系统评估、初始过程能力研究、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及文件要求

关于产品研发过程及文件要求 一、民品与军品相比设计开发程序要简化,按ISO9001标准认证.但由于贵公司顾客是军方, 所以应严格按军方(合同)要求进行产品设计开发。 二、军品设计开发一般遵循如下阶段: 1.项目论证 2.方案论证 3.设计初样 4.设计正样 5.设计定型 6.新产品试制 7.生产定型(必要时) 三、整机或系统产品,有军代表直接介入,一般严格按如下阶段提供资料: (一)项目论证 a)论证任务合同(包括技战术指标) b)调查研究 c)论证研究 d)评审 e)上报审批 f)归档 以上关键看合同是否要求有项目论证,如没有可减略,如军方招标书和立项报告即可。 (二)方案论证 a)顾客合同(包括技战术指标) b)研制技术方案报告 c)研制技术方案论证报告 d)产品技术要求 e)标准化大纲 f)研制任务书 g)可靠性技术方案论证报告 h)可靠性关键技术项目预研报告 i)可靠性保证大纲(系统)/可靠性指标 j)可靠性工作计划 此阶段还应包括“设计和开发计划”和“质量保证大纲”。此阶段结束应进行评审。 (三)初样设计阶段 a)样品研制总结报告 b)样品技术方案(图样及规范) c)标准化工作报告 d)样品初步试验结果 e)关键技术专题试验报告 f)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履历书 g)目标价格符合性分析表 h)可靠性评审(含风险分析报告)等 (四)正样设计阶段 a)研制总要求

b)正样样品研制总结报告 c)正样样品研制技术方案(图样及规范) d)正样样品标准化工作报告 e)正样样品室内试验报告 g)正样样机环境试验报告 h)技术说明书、使用说明书、维修手册、履历书 i)研制装备价格测算报告 j)可靠性评审(含风险分析报告)等 以上各阶段结束均应有评审报告,试验应有试验大纲,正样完成应进行设计定型(鉴定),并提供设计定型报告。 四、民转军或一般元器件设计开发资料没有如上复杂,关键看顾客合同如何规定.对没有具体要求的合同,灵活性较大,我做的企业一般提供如下资料: (一)项目论证 a)顾客要求(包括技战术指标) b)项目论证报告或立项报告 c)产品原理图/性能估算/主要器件清单 d)样品(概念)及试验结果(必要时) (二)方案论证 a)顾客合同(包括技战术指标) b)设计和开发计划 c)方案论证报告(系统) d)可靠性指标 e)研制任务书(系统) f)标准化要求(系统) g)质量保证大纲 h)方案评审报告 (三)设计和开发阶段 1、设计输出文件 a)图样 b)设计计算书 c)产品明细表 d)风险分析报告 e)产品关键重要特性明细表 f)采购、外协件明细表 g)产品安装、调试、验收技术条件 h)备品备件清单 j)使用说明书 k)企业标准等 2、设计各阶段评审报告 3、试验大纲 4、设计定型报告(ISO9000首先应有样品试验报告/鉴定报告) 此后各阶段及要求略。 以上资料提供具体应根据顾客要求并在体系文件策划时最后确定。 从以上分析,最关键两条是顾客的合同和样品的鉴定。以上设计开发阶段,完成哪个阶段,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军工产品设计开发阶段文件和记录要求 1. 设计开发全过程包含:设计开发策划、方案概要设计、详细设计、设计验证、设计 确认、设计更改、试制等环节。 2. 详细要求: 2.1 立项根据客户意向立项的,由市场部填写《立项申请表》。公司内部立项的,由项目发起部门填写《立项申请表》。研发总监组织立项评审,填写《立项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立项评审由分管技术的副总批准。 根据客户合同立项的,应进行合同评审,填写《合同评审表》,合同评审作为立项的依据。 确定立项后,由项目负责人编制《新产品研制任务书》,任务书由研发总监审核,总经理签发。 2.2 设计开发策划设计开发承接部门在收到任务书后,应进行设计开发策划,编写《研制计划》、《质量保证大纲》、《质量计划》,计划和大纲应经过研发总监批准。 如采用了新技术、新材料,应经过试验、论证,编制《可行性报告》并进行评审,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2.3 方案概要设计在方案阶段,应明确设计的具体要求,形成《设计开发输入一览表》、产品规格书、技术条件或技术协议、检验大纲、特性分析报告、研制方案等。 研发总监组织方案评审,填写《方案评审报告》,评审会中应填写《会议签到表》、《会议记录》; 所有文件应经过研发总监审核、技术副总批准。 2.4 详细设计详细设计过程的所有设计文件应与阶段性设计输入相对应,并经过标准化和审批。 这些设计文件包括:系统框图、分系统框图、原理图、PCB板图、结构图、流程图、软件清单、仿真软件、仿真数据、接口协议、端口定义、数据格式、数据库、设计报告、关键件及重要件明细表、零部件清单BOM 表、配置清单、接线表、安装工艺、调试方法、外协加工要求、测试方法、产品验收规范、使用说明书、技术说明书、用户手册、可靠性报告、维修指南 设计过程中形成的记录包括实验记录、调试记录、测试记录、联试记录等都应妥善保管。

设计开发全套记录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顾客要求市场需求上级任务本公司需要 项目建议书 评审 N Y 设计和开发计划书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N 设计输入文件 Y N 批准必要的修改 产品技术文件、图纸 设计开发输出(编制输出文件) 对产品的操作、搬运要求 Y 产品验收准则 评审N 其它要求N 评审 Y 验证N设计更改 Y 确认N 产品定型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开发周期: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 资源配置: 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编制设计任务书 决策阶段 设计任务书的评审 初步技术设计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设计评审 工作图设计 样机试制及验证 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方案评审 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编制 试制阶段小批量试制准备 小批量试制 样机试验 编制产品制度总结报告 产品定型鉴定 定型投产正式生产前的准备 阶段转入正式生产 备注: 编制 /日期审核 /日期批准 /日期 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表格编号:QR—7.3—01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目标成本: 产品开发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 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产品功能描述: 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结构要求: 顾客特殊要求: □ 无 □ 有,具体描述: 其它要求: 备注: 会签评审: 部门评审人 /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格编号: QR—7.3—02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评审类别:□初步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其他: 评审主持人:评审时间: 评审对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的对象:设计方案说明书、方案设计总体图、线路图(原理图)、主要零部件方案图、设计计算书、特殊外购件清单等初步技术设计的输出) (工艺方案评审的对象:工艺方案) 评审内容:□内打“ √”表示通过评审,打“?”表示有建议或疑问。 初步 1.标准符合性□ 2.结构合理性□ 3.加工可行性□ 4.采购可行性□技术 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安全性、环境影响□设计9.操作方便性□10.防止误用能力□ 11.标准化、继承性□ 12.经济性□评审13. 工艺方案评审1.经济性□ 2. 工艺流程合理性□ 3. 检测方法合理性□ 4. 质控点设置合理性□ 5. 工序能力□ 6. 设备选型合理性□ 7. 采购外协可行性□ 8.工装设计可行性□ 9. 存在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与评审没通过的内容对应): 评审结论: 评审人签名: 部门评审人 /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 /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评审结论中改进措施的验证情况: 验证人: 表格编号: QR— 7.3— 03

产品设计开发流程记录汇总.docx

第一阶段计划和确定项目 根据市场预测分析,对公司适宜生产的新产品进行立《项目开发建议书》 项建议 对立项建议进行评审《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由技术研发负责人组织成立项小组开发小组成员及分工 编制《设计任务书》(含设计目的和依据的法 《设计开发任务书》律法规、设计内容、设计原理) 对新产品项目规划进度《工作进度表》 第二阶段产品设计与开发 确定产品技术设计总体方案的开发周期及相关 负责人(包括产品外形图及内部结构图、电气《产品开发计划书》 原理图等) 制定产品开发功能和性能要求、法律法规要求、 《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相关信息等 风险管理方案 风险评价 输入清单相关文件 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关产品的参考资料 《测试表》 硬件测试 《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测试表》 设计开发过程程序测试 《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测试表》 结构设计 《技术研发评审记录》配件采购、样品制作《采购申请单》 《样品验证记录表》配件、样品测试《测试表》 《技术研发评审记录》样机装配《装配记录表》 样机测试《测试表》

《技术研发评审记录》样品验证《样品检验报告》 如需对形成的设计和开发文件进行修改,出具 《设计开发更改记录》方案 组织相关人员对设计修改的内容进行评审《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设计项目初步定性,开始做性能试验《设计开发验证报告》 性能评审《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确定输出的清单《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 配套图纸 说明书 作业指导书(装配、焊接) 工艺流程 零件清单 输出清单相关文件 原材料检验标准 半成品检验标准 成品检验标准 企业标准 风险评估管理 第三阶段产品和过程确认 设计确认完成后,应提出确认报告,简述项目 实施的开发过程,对产品的设计输出对照产品《设计开发确认报告》 的设计输入要求进行确认 根据开发验证和确认报告,做评审。《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试生产前评审《技术研发评审记录》 原材采购《采购申请单》 原材检验原材检验报告 半成品焊接半成品生产记录

新产品研发与设计

新產品研發與設計晉杰記企業管理顧問有限公司

目錄 壹、新產品開發的緣由與時機 貳、新產品開發專案時序設計 參、市場調查技巧 肆、新產品專案工作的品質要求 伍、新產品設計的決策 附件Ι:個案研討 陸、新產品專案工作推動的監督導輔/ 工作團隊柒、新產品開發過程 捌、新產品開發策略—商業分析 玖、新產品開發策略 附件ΙΙ:方法研討 壹拾、(缺) 拾壹、觀念發展測試 拾貳、如何善用規格式管理 拾參、攻守策略 拾肆、問題分析與決策力 拾伍、產品訴求

附件ΙΙΙ:登陸策略 壹、新產品開發的緣由與時機 一、一般緣由 1.增加獲利(Increasing-Income) 2.滿足需求(Need Satisfaction) 3.滋養客戶(Nourishing Customers) 4.反攻競爭(Offensing Competition) 二、特殊緣由 1.STP (市場區隔/ 找下手點/ 產品定位) 2.顧客化行銷(Customerent Mk t.) 3.立基行銷(Niche Mk t.) 三、趨勢緣由 1.心理再定位(Psy. Re-p) 2.多元獲利 3.行銷策略(SWOT) 四、產品三層次 1.核心P. (Core) 2.實質P. (Tangible) 3.附加P. (Augmented) 五、新產品差異化與定位 1.JND理念

2. 「百吉發」例證 貳、 新產品開發專案時序設計 一、 肯特表 (不佳) 二、 尺標進度表 高 階 O E M 管 理 工 程 技 術 O × O × O O × O × O ×× O O O ××× × O ×O ×O 事頂四 事頂三 事頂二 事頂一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A. B. C. A. B. C. A. B. C. A. B. C. Ι.Π. Ι.Π. Ι.Π. Ι.Π. 8/6

新产品研发开发计划

新产品研发开发计划 新产品开发计划一:新产品开发计划(1192字) (一)概念与类别 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是指上级或有关单位下达的新产品试制项目计划任务的一种指导性技术文件。它是设计、研制新产品的依据。 按其来源渠道分,新产品计划任务书有三种: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新产品计划任务书;行业和本单位提出的关键性新产品开发课题计划任务书;以及用户委托研制的应用项目计划任务书。 (二)制作方法 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的结构格式由首部、正文、结尾三部分组成。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的首部要写明计划任务书名称、编号、分类,产品名称、开发单位、项目负责人、主持部门、起止年限等具体内容。 正文部分是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的主体部分,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1.新产品开发的目的、意义、用途、市场预测。说明新产品开发项目的来源,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意义等。 2.国内外同类产品的生产和技术水平现状。说明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发展趋势,已有的基础和需要解决的主要关键性技术和理论问题。 3.主要研究的内容和技术关键。内容包括考察、调研、试验等,以及完成该新产品开发项目的研制途径和采用的技术路线。技术关键包括该项目的关键技术、技术指标、难点等。 4.技术可行性分析和论证,主要说明选择方案的依据,论证其合理性和可行性,有必要时要进行对比说明。 5.准备工作情况和采取的主要措施。各项内容一般按研究工作的大致步骤和阶段,进行安排。 6.地点,试验规模和进度安排。对新产品试验项目、规模大小、地点、进度等提出分阶段安排意见,预计达到的指标,应尽可能具体明确。

7.经费概算及其来源。根据新产品课题研究内容、进度要求和需要购买的仪器设备、物资及其它费用,进行初步的经费概算,力求准确。经费来源应说明拨款单位和数量,以及附各阶段支付的比例。经费概算(如表格式1所示)。8.主要设备和仪器及解决途径。一般采用列表方法说明设备和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以及用什么方法(引进、购买或借调)获得设备和仪器。9.承担单位和主要协作单位的分工。分工要明确、技术指标和进度要求应具体。10.同行评议意见。重点新产品开发项目必须经过同行业专家评议。一般由主管部门委托有关专家评议、起草。 11.主管部门审查意见。对科研计划任务书的科学性、可行性及经济性,作严格审査,提出能否批准列为年度计划的意见。 12.新产品开发项目接转卡。有的新产品开发项目,当年完不成,需要下年接着研制,这就要填写新产品开发项目接转卡,其格式如表格式2所示。 (三)注意事项 1.新产品开发项目计划任务书是国家下达新产品开发重点项目的依据,国家经(科)委审批盖章后才能生效。 2.承担项目单位按实际情况填写,部或省、自治区、直辖市(科)经委审查签署意见,报国家经(科)委审批 3.要求用钢笔填写、字迹工整,内容简明扼要,方式适当(文字、图表)并另附文字材料说明未尽事宜。 4.实事求是,量力而行,留有余地。 5.计划周密,详实具体,明确,完整。 新产品开发计划二:产品开发计划书(945字) 研究、开发、推出一项新的产品或服务,在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项目计划书的作用尤为重要,一个酝酿中的产品开发项目,不是至今还不存在的一个主观概念,就是难以窥其全貌的稀缺事物,往往很模糊,通过制订项目计划书,可以使项目管理者对自己的项目有更清晰的认识,重大项目还要据此说服董事会,同时也可作为向银行或其他投资者筹集资金的辅助文件。主要内容应包括: 一.产品介绍 1.产品的概念。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新产品项目开发规范

项目开发规范文档编写人:徐文兵日期:2009-7-20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修改记录(REVISION CHART)

1 概述 目的与概述 本文档为XX公司的开发规范文档,给开发团队提供开发标准和规范。 整体说明 在开发规范中包含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开发流程规范,主要阐述在项目开发过程中的各个阶段的规范。第二部分为Coding开发规范,Coding 开发规范阐述了在一个框架中的各个层的开发规范 (注:在第一版中不包含对工作流开发的规范制定) 覆盖范围 阅读对象 1.项目管理人员 2.系统设计人员 3.系统开发人员 参考资料 略

2 项目开发流程规范 2.1 业务需求调研阶段 ●调研的目标 系统层面:客户的系统运行环境 业务层面:了解客户需要什么样的系统,具体了解业务目的,业务逻辑,业务数据,客户的操作习惯,页面风格习惯等。 ●调研的准备工作: 行业知识的准备: 了解客户的行业背景,行业领域的业务术语,含义。结合客户行业背景,了解客户的业务知识。 业务专家需求: 在行业领域的复杂度不高的情况下,业务分析人员直接收集并学习行业知识就可以了,但行业知识的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 在行业领域业务复杂度高的情况下,需要业务专家对客户的业务的进行整理。 ●调研的流程: 第一步,项目启动阶段了解客户的IT环境。 第二步,讨论并具体确定客户系统的范围,并获得客户业务功能点的原始的单据。在这个过程中准备一个本和一只笔记录讨论的业务信息第三步,整理业务信息,和原始表单,抽取出有效业务信息,并对于不明确的业务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类,并制作成问卷形式进一步调研。 第四步,发放调研问卷,再次进行业务调研(直接转到三) 第五步,卷写调研问卷,并内部评审 第六步,调研问卷客户评审并确认。 ●调研阶段的交付项(可配置项) 软件需求说明书 软件需求说明书的目录: 1 客户行业背景 2 客户系统的意义 3 客户系统运行的环境 4 业务功能点描述(业务目的,业务逻辑,业务数据,优先级别,使用频率等) 5 客户的操作习惯,页面风格习惯。

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讲课教案

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 1、目的 加强设计开发的过程控制,以保证产品设计质量。 2、适用范围 规定了新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进行的活动内容和管理程序,适用于本公司新产品的设计开发。 3、定义 Core Team─核心小组,是由与设计/开发相关各部门代表组成,综合负责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不同部门的分工与协调的组织。 PPP─ProductProgram Proposal,即产品项目建议书。 SDRS─System Design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即系统设计要求。 DHF─DesignHistory File,即设计开发过程文件: DHF包括PDP(设计开发计划)、PPP(产品项目建议书)、SRS(系统要求规范)、DRS (设计要求规范)、设计评审会议纪要、SDD(软件开发文件)、HDD(硬件设计文件)、分险分析、设计验证计划和报告、设计确认计划和报告、生产计划、技术支持计划,Milestone评审文件待证明设计开发过程的文件。 首批样品─开发新品,设计更改首批及供应商变更时,供应上提供的第一批货物为首样品。设计更改首批,技术部作为协调工作进行的部门;供应商变更首批,技术部提供技术支持。 4、设计控制主要内容: 4.1 设计控制流程图1

4.2设计控制(design control)的内容包括 设计计划(design plan)。 设计输入(design input) 。 设计输出(design output) 。 设计评审(design review)。 设计验证(design verification)。 设计确认(design validation) 。 设计更改(design change)。 设计交付(design transfer)。 以上内容有可能存在于开发的某一阶段(如设计输入),也可能贯穿自始至终(如设计评审)。但所有内容都应以文件形式记录下来,作为设计历史文件(DHF)来归档管理。 5、设计控制的各个阶段(milestone) 采用统一的开发管理模式来管理项目的开发。被开发产品其各个阶段的定义见表一。其中M0到M4为产品的设计控制阶段。

设计开发记录总表

设计和开发控制流程图 N Y N Y N Y N N Y N N 顾客要求 市场需求 上级任务 本公司需要 设计输入 评审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设计和开发任务书 批准 必要的修改 编制设计输出文件 评审 产品技术文件、图纸 对产品的操作、搬运要求 产品验收准则 其它要求 验证 确认 产品定型 设计更改 评审

产品设计开发计划 №: 项目名称:项目来源: 开发周期:项目总负责人: 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设计人员职位 资源配置: 阶段划分及主要内容责任部门责任人完成时间 决策阶段编制设计任务书设计任务书的评审 设计阶段初步技术设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工作图设计 试制阶段样机试制及验证 工艺方案的编制 工艺方案评审 工艺文件、检验文件的编制小批量试制准备 小批量试制 样机试验 编制产品制度总结报告 产品定型鉴定 定型投产阶段正式生产前的准备转入正式生产 备注: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设计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改变。表格编号:QP—7.3—01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产品开发起止日期:项目负责人:目标成本: 依据的标准或法律法规(包括名称、编号、版本、章节号等): 产品功能描述: 技术参数及性能指标: 产品结构要求: 顾客特殊要求: □无 □有,具体描述: 其它要求: 备注: 会签评审: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表格编号:QP—7.3—02 A/0

№: 产品型号:产品名称: 评审类别:□初步设计评审□工艺方案评审□其他: 评审主持人:评审时间: 评审对象: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的对象:设计方案说明书、方案设计总体图、线路图(原理图)、主要零部件方案图、设计计算书、特殊外购件清单等初步技术设计的输出) (工艺方案评审的对象:工艺方案) 评审内容:□内打“√”表示通过评审,打“?”表示有建议或疑问。 初步技术设计评审1.标准符合性□ 2.结构合理性□ 3.加工可行性 4.采购可行性□ 5.可维修性□ 6.可检验性□ 7.美观性□ 8.安全性、环境影响□ 9.操作方便性□ 10.防止误用能力□ 11.标准化、继承性□ 12.经济性□ 13. 工艺方案评审1.经济性□ 2.工艺流程合理性□ 3.检测方法合理性□ 4.质控点设置合理性□5.工序能力□ 6.设备选型合理性□ 7.采购外协可行性□ 8.工装设计可行性□9. 存在问题及改进的建议(与评审没通过的内容对应): 评审结论: 评审人签名: 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部门评审人/日期职位 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 评审结论中改进措施的验证情况: 验证人: 表格编号:QP—7.3—03 A/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