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合集下载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高职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Vo c a t i on al Educ at io n Re f o r m
吕傅萍 L V F u - p i n g
(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 绍兴 3 1 2 0 0 0 )
( S h a o x i n g V o c a t i o n a l &T e c h n i c a l C o l l e g e , S h a o x i n g 3 1 2 0 0 0 , C h i n a )
2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要求
2 . 1重 视 培养 学 生 的 实 践 能 力 高 等 职 业 教 育 要 具 有
要面 向全体学生 , 依靠学生 , 以学生 的全 参与意识和创造 能力在教学质量保 障中得 不到充 分重视 , 针 对性和 目的性 , 面发展 为教学质量提升 的 目标 , 为了满足市场 对职业 能力 没有充分调动和发挥教 师的主观 能动性; f n 创造性。 高职 院校应该 不断提升学生 的实践 1 _ 2教 学 质 量 考核 缺 乏 全 面 性 一 些 高 职 院校 对 教 师 素质 不断发展 的需求, 来 满 足 不 同 工作 技 能 的 要 求 , 这是 确 保 教 学 的教 学 绩 效 进 行 评 价 时 ,只 是 根 据 教 学 工 作 量 来 进 行 , 而 能 力 和 水 平 , 因为高职 院校 的教 学质 量 严重忽视教学质量。在教学质量管理 中, 教 师参 与 教 学 改 质 量保障体 系成功建 立的关键 , 方面取决于教 师的教 学水平 , 另一 方面与 学生 的学 习情 革、 课程建设和教学全过程等 方面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 0 0 6 — 4 3 1 1 ( 2 0 1 3 ) 2 6 — 0 2 8 1 — 0 2

新时代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

新时代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杨希(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淮安223001)作者简介:杨希(1985—),女,汉族,淮安涟水人,硕士,副研究员,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摘要]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本质上是一种高等教育质量管理活动,学校需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将全方位、全过程和全员质量管理相结合,逐步打造立体、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多措并举,落实终极育人目标。

结合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容,深入分析在新时代背景下建立内部教学质量体系的意义、原则以及具体对策,以期为加快高职教育改革进程提供理论借鉴和参照。

[关键词]新时代;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中图分类号]G71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3)34-0177-04作为高职院校的永恒价值追求,保障和提升教学质量不容忽略,是促进学校内涵式建设及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在稳步提升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时,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院校应始终坚持质量意识,积极建设质量管理体系,在全过程监控中提升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水准,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被反复提起。

学校需要理性分析主客观影响因素,从教学管理组织体系、教学管理制度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与教学质量评价系统着手,用立体、成熟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纵向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和创新,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全校师生和相关利益方基于质量目标建立科学完善的教学质量标准及质量管理制度、程序、规章,尝试利用不同的质量测评方法以及现代科学管理技术成果科学控制教学系统,实现各个要素的协调平衡而建立的机制。

这一机制有助于实现学校的自我激励、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和自我改进,提升整体的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人才培养工作符合社会需求和个体需求。

从微观视角来看,高职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基本内涵比较丰富,涉及全方位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以及全员的质量管理[1]。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

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人才需求的日益增加,高职院校成为了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

然而,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却一直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因此,本文将围绕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不够完善,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 教学管理体系不健全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缺乏统一的管理体系,教学组织不规范,管理混乱,难以形成全面的、系统性的教学管理规范。

2. 教学资源配置不平衡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设备和实验室设施不全面,学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影响了学生的实践教学质量。

3. 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不明确一些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缺乏统一的标准和指标,带有主观性和随意性,难以真正反映出实践教学的质量。

二、对策建议1. 建立教学管理体系高职院校应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系,加强对实践教学的管理,规范教学组织,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同时应根据学科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表,遵循教学规律,掌握教学进程,保证教学质量。

2. 提升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高职院校应投入更多的资金,提升实践教学设备和设施的现代化水平,保障学生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

此外,应建立仪器设备的使用规定,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防止故障对教学活动的影响。

3. 确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定义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和指标,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帮助学生建立实践教学的正确认识和实践环节与理论环节的有机联系。

同时,还应加强教学评价的透明度,确保评价标准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三、总结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的提高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之一,通过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可以有效地提升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因此,高职院校应积极采取有效的对策,加强实践教学的管理、资源配置和质量评价,为高职院校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

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探析摘要:教学质量是学校培养合格学生的重要保障,如何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正确的评价是高职教育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如何利用信息化的手段对高职教学质量进行监督和控制。

关键词:教学质量;保障体系;高职院校《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严格教学管理,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改进高校教学评估”。

因此,高职教育者要切实推进高职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一、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现状分析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学校在办学经费、设备设施、师资力量、教学观念等方面跟不上高职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导致高职教育教学质量存在不少问题。

学校在开展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工作时,并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的、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通常的教学检查、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等只是停留于表面,管理者没有或很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测评数据作深层次的对比分析并加以利用。

目前高职院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重外部质量评价轻内部质量监控对高职院校实施质量外部评价的目的就是为了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进行检查与监督,实现对高职院校教学质量外部鉴定与评价的监督功能。

学校往往会重视外部教学质量评价结果,特别是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级评估。

然而,真正发现问题是学校内部教学质量的监控活动,但在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上,很难严格要求、照章办事,往往流于形式,严重影响了监控的质量,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效果。

2. 教学质量保障缺乏有效的监控与评价机制我国高职院校教学质量的监控和评价,更多的是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监督与评价,而学校内部的教学监控与质量评价的操作和管理并不规范,主观性强,人为因素多,内部进行的教学监控和质量评价也是为了外塑形象,提升学校的美誉度而已,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应具备的改进和激励等重要功能并没有得以充分发挥。

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实践 教学条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系是 指为达到实践教学 目标所
配备 的各 种 实践 教 学 资 源 , 主要 包 含 设 备 设 施 、 学 教 环 境 、 资 队伍 、 训 指 导 或教 材 等 诸 多 因 素 。在 整 师 实 个 实 践 教学 体 系 中 , 践 教 学条 件 体 系 服从 于教 学 内 实 容 体 系 , 实践 教学 起 支撑 与保 障作 用 。 对 ( ) 四 实践 教 学质 量 管理 与保 障体 系
系, 已成为高职 院校培养高技能人才所面临的一项重
要任务。


实 践教学体 系的构成 要素
根 据 系统 科学 的理 论 , 教学 体 系 可分 为 理论 教 学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l 兰 矍型 l
体 系 和实践 教学体 系 。实践 教学体 系是 由实践 教学 活 动 中 的各 要 素构 成 的有 机 联 系整 体 , 具体 包 含 实践 教
构建高职院校实践教学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木
口 黄 刚娅 张知 贵 李 忠 东
( 乐山职 业技 术 学 院 , 四川 乐山 6 40 ) 100
摘 要: 实践教 学是 高职教 育培 养学生职业能 力、 职业技 能、 创新 能力的重要手段 。实践教
学 质量 作 为 高职 教 育教 学质 量 的 重要 组 成部 分 , 逐 渐 受到 广 泛 的 重视 。但 当前 仍 有 不 少的 院校 也 对管理体制的改革重视 不够 , 实践教 学体 系在基础建设、 使 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存在问题 。构建实践
教 育部 关 于 《 以就 业 为导 向深 化 高等 职 业教 育 改
定程度上决定着实践教学体系各要素的结构与功能。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

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职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高职院校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变得尤为重要。

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是保障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它不仅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关键保障,也是高职院校进行自我评估和不断改进的基础。

只有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高职院校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培养更多合格的技术技能人才,推动高职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些高职院校对于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重视不够,存在一些管理混乱和制度不健全的情况。

有必要深入研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高等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是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高职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更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就业竞争力。

随着社会对高职院校培养的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立健全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能够有效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提升,有利于培养更加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建立和完善高职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对提高学校的声誉和竞争力,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对于推动高职院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提升高职教育质量,培养更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与实施路径,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确保学生成长和就业质量。

通过研究,可以有效分析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必要性,探讨建立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基本原则,总结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的步骤,明确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实施路径。

高职质量工程建设方案

高职质量工程建设方案

高职质量工程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高职教育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在这种背景下,高职质量工程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高职质量工程建设方案旨在通过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体系、师资队伍、办学条件及管理运行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与设计,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二、高职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高职质量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在坚持立德树人的办学宗旨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高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改善办学环境、挖掘师资潜力、强化学科建设,做好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大学生培养工作,为地方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做出贡献。

三、教育教学体系建设方案1.更新课程体系要根据社会需求和产业发展的需要,更新课程体系,加强专业课程的设置,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贯穿于整个课程教学过程。

同时,要加强通识教育,在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方面进行全方位培养,提高学生成长的全面素质。

2.优化教学模式要倡导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形式的创新,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教学体系,包括实践教学、产学研结合的实习基地建设、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推进等。

要注重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3.提高师资队伍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学术交流,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构建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四、办学条件建设方案1.加大投入为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要加大对高职院校的经费投入力度,保障教育教学的正常运转,改善校园设施和硬件设备,提高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设水平。

2.优化教学设施积极改善高职院校的办学条件,建设新型教学楼、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提升实验仪器设备的先进性和完备性,提高学校的教学硬件设施。

3.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加强信息化建设,在校园网络、校园智慧化管理、电子课件制作等方面,提高高职院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为教育教学提供更加便捷的条件和先进的技术支持。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_(评估篇)

高等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_(评估篇)

一、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回眸
(二)水平评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5.评估方法刻板 ——形式过重,导致疲于应付 ——考察过宽,导致缺少“灵气” ——缺少“整体” ,导致“把脉”不准
一、 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回眸
(二)水平评估存在的不足与问题 6.信息缺陷
——缺少原始性——影响可靠性 ——缺少即时性——影响准确性 ——缺少动态性——影响指导性 ——缺少比较性——影响有效性 ——缺少综合性——影响整体性 ——缺少透明性——影响自发性
• 4.有利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各利益相关方对院校人才培 养工作实施实时、准确,因而也更加有效的监督。
五、方 案 介 绍
• (一)主要评估指标 1.领导作用 2.师资队伍 3.课程建设 4.实践教学 5.特色专业建设 6.教学管理 7.社会评价
五、方 案 介 绍
(二)关键评估要素及说明: ——“因(KSF)”的提示 ——以“16号文”精神为指向的“聚
焦” (三)建议重点考察内容 • ——“果(KPI)”的提示 • ——与“主要评估指标”不存在一一
对应的关系
五、方 案 介 绍
• (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 平台
• 特点: • 自下而上生成; • 反映即时状态; • 部分信息知识化; • 服务于知识管理(充分交流共享)。
三、启 示
• (二)平衡记分卡(BSC)理论的启示 1.评估宗旨:“衡量什么,得到什么。” 2.评估逻辑:果——因——效 。 3.指标体系: KRA——KSF——KPI 效——因——果
三、启 示
• (三)“田园工作”的启示
“田园工作”的要点:
——强调“整体论” ——时间上要求一年以上的周期 ——空间上限制在一个有限的区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模式: 这种模式有5个子系统 (1)指挥系统 由主管校长和教务处等部门组成。 主要任务有五项: * 确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 * 制定教学质量活动的政策和措施;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 协调学校各部门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关 系; * 总结学校教学质量管理活动的经验; * 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的教学质量管理运 行机制。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实施要 素
1)教学质量保障方针; 2)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计划; 3)教学质量保障管理机构; 4)教学质量保障工作制度; 5)教学质量评价与诊断;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6)教学质量信息管理; 7)教学质量评估的技术与方法; 8)质量文化建设。
三、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 意义
高校教学质量及教学质量 保障体系建设
一、加强自我评估,建立“三级四方”教学质量督导评估组 织保障体系
所谓“三级”是指以教研室为基本教学质量保证监控 组织单位,由校、系、教研室三级组织共同承担教学 质量责任,形成自下而上、层层把关的教学质量保障 体系。不同的管理层次有不同的工作内容和教学质量 保障监控重点,由此形成一个互保互联、各有侧重、 分工协作的教学质量保障监控组织共同体,强化教学 活动的规范化管理和“过程监控”。
所谓“四方”是指学生、督导、系部主任、教研室对 教师的教学质量进行系统性的评估。这种由学校专职 督导部门或教务部门统一管理的全面立体交叉督导评 估组织体系,能够对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进行规范 化管理,对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质量进行全程监控, 开展重点预防和控制,尽可能地把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的各种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并把构成优质教学 的各种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以保证教学质 量的提高。
加强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既是适应目前我 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实践的需要,更是深化我院内部 教学改革,保障教育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
谢谢大家!二、完善教学质量来自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定义:
在质量管理思想的指导下,根据教学质量保障的需要, 建立的有组织、有制度、有职责、有标准、有秩序规 范的有机整体,是由组织系统和工作系统组成的综合 体系。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成 建立体系前要明确四点:
1)根据学校的发展目标,确定学校的质量目标; 2)确定完成学校质量目标所需要的组织框架; 3)设计具体的质量保障活动并作出分类; 4)明确规范保障体系各部门的关系。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2)信息收集系统; (3)信息处理系统; (4)评估与诊断系统; (5)信息反馈系统;
二、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较完整的教学质量保障系统应包括: 1、决策;2、指挥;3、管理机构; 4、信息收集与处理;5、质量评估; 6、信息反馈;7、教学条件的支持保证; 8、质量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