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与质量有关的术语

“质量”的含义是什么?

ISO 9000族中“质量”这个词有较深的含义,它不能简单与“品质”等同。品质是质量构成的一部分,从标准的描述来看,“质量”这个词很含蓄:“反映实体满足明确和隐含需要的能力的特性总和”。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理解,可以说是“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其中顾客需要包含的内容非常多,有品质、价格、服务、包装、形式……;而且这种需求有显式的,即十分明确的;也有潜在的、潜意识的;在某一条件下还会触发出一种新的需要;不同的顾客和顾客群体,这些需要又是很不一致。所以,质量就反映出这种满足的程度。满足程度越高,质量就越好。另外,顾客的需要是会变化的,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价值观的改变,需求必然会变迁,所以满足这种需求的程度也会随之而变化。作为一个企业或组织,一个产品或一项服务能否始终保持顾客对其需求的满足程度处于较高的水平,就体现出了质量的水平,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追求高质量,就必须放眼于全面的质量,着重强调一切与顾客相关的工作质量。在“ISO8402质量”这个名词解释下有6个注释,可以逐条加以理解。需要指出的是,质量要根据产业特点的准则,即不同的产业门类,将其细化为各种不同的质量要求,例如性能、合同性、可信性、安全性、环境、经济性、美观性等。另外,质量不能简单的用“好”与“不好”来评判,而要体现“程度”,即用“相对质量”, “质量水平”等来评

定。还有,质量要在合同中以完整、准确的方式描述出来,要比较全面地表达出顾客的各种需求,特别对于隐含的需求,更应尽可能涉及。这些需求是供方组织经营活动的主要依据,也是质量体系建立的主要目的。

什么是“满意的质量”?

对顾客需求满足程度较高的质量称为“满意的质量”。当然,全部满足是最高的质量境界,但是不同的顾客与顾客群体的需求是不相同的,需求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是不断发生变化的,而且顾客的需求还有显式的和隐含的两种形式。因此要达到高的满意程度,必须在质量环的每个阶段加以研究和区分,使每个环节上都能满足顾客的需求及需求的变化,例如,有关确定顾客需求的质量,设计和策划的质量,操作中符合需求的质量,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保障性能稳定的质量等。由此可见,满意的质量不是一时一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形象的树立,也是一个投资的过程,它不是单靠资金投入换来的,而是需要坚持不懈地满足顾客需求,并使这种满足程度得到不断提高和保证。它是一种无形的投资,这种投入的回报将是长期占有市场,保证长期高经济效益,这也是企业经营的目标。

“等级”的概念是什么?

“等级”是指对功能用途相同,但按质量要求使最终质量不同的实体(含产品,服务等)所作的分类或排序。等级反映了质量要求方面的

预定或认可的差异。它强调功能用途与费用的相互关系。往往等级不同在价格、费用上表现出很大差异。产品等级习惯上可用数字表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和等外品。往往等级数字越小说明质量越好。产品等级用符号表示时,习惯上用最小点数表示最低等级。例如:五星级宾馆是最高等级,依次为四星级、三星级等。当然还有其它表示方法,如甲级,乙级;化工产品的分析纯、化学纯等。

什么是“质量要求”?

质量要求是指对需要的表述或将需要转化为一组针对实体特性的定量或定性的规定要求,以使其实现并进行考核。质量要求首先要全面反映顾客明确的和隐含的需要。同时还要考虑到市场上反馈的、合同上规定的、供方内部的要求。这些都可以通过市场调查、合同评审、内部质量审核、质量计划等工作逐步深入、细化和完善。质量要求有时用对质量特性规定的量化指标来表示。如:标准化、额定值、公差、极限偏差等。许多国家标准、部颁标准都对指定产品给出一系列量化标准。质量要求应使用功能性术语来表达,并形成文件。综上所述,质量要求是根据顾客的需要和期望,社会环境保护要求,国家要求以及供方内控指标等综合形成的要求,用一组定性、定量的要求来表达,作为产品设计和制造的依据。质量要求实际上是每项质量活动的输入,通过该项活动将输入变成输出,并验证输出是否满足了输入的要求。在规定质量要求时,有关该产品的强制性法规要求必须加以考虑,因为这是国家为了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安全、健康,环境和生态保护

等提出的社会要求,是产品设计输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供方在申请第三方质量体系审核时,也必须提供满足法规性要求的证据。

“社会要求”的含义是什么?

社会要求是指法律、法规、准则、规章、条例以及其他考虑事项所规定的义务。其他考虑事项主要包括了有关环境、健康、安全、社会保障,以及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以上所述的社会要求必须全面考虑。在本组织或企业进行一切活动,包括设计、生产、销售、服务时都得满足这些要求。

什么是“可信性”?

可信性是指“描述可用性及其影响因素:可靠性、维修性和维修保障性等性能的一个集合性术语”。可信性主要体现、提出产品和预信承诺的一致性程度,以及合同、说明书、广告等的用语表达的承诺。

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例如:检测仪器的灵敏度、准确度、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等。

维修性是指在规定条件下使用的产品在规定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持或恢复到能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可用定量指标来表示:平均修复的时间(MTTR);在指令时间内恢复服务的可能性,计划维修的平均时间等。

维修保障是指供方为顾客提供售后服务中规定在保修期内免费维修保养,以及超出保修期后,仍可提供维修和保养服务,包括零部件的

提供、拆换、调试等。

“相容性”的内涵是什么?

相容性是指若干实体在特定条件下或系统在规定条件下,共同使用而又不会引起无法接受的相互干扰的适应性。新产品的推出对以前的产品是否相容,这种相容包括功能上的相容,(例如:计算机软件不断更新。3.0新版本可以向下兼容,即对2.0版本兼容,以此类推);还有零部件上的相容,以往的某些零部件仍能用到新的产品上;第三种是服务上的相容,购买了本企业老产品的顾客,可以优先获得产品的更新服务等。

“互换性”的确切理解?

互换性是指“一个实体,不加改变即可代替另一实体满足统一要求的能力”。根据互换的性质可以有:功能互换性、尺寸互换性。

实体可以是原材料、另部件、元器件、产品等。

“安全性”的意义何在?

安全性是指将伤害(对人)或损坏的风险限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为了保证人身和环境在产品的制造、贮存和使用过程中免遭危害,如:家用电器的绝缘性、危险品的生产包装过程所产生大气、水源污染、噪声、强电磁场、放射性辐射等因素对人身的健康、生命的危害以及环境生态的破坏,对不安全因素应在设计、制造和使用规程中,把危

险减低到可接受的水平。安全性定量算式:

S=1-P P=Rft

式中:P――事故概率;R――事故严重程度;f――事故频率;

t――操作时间;S――安全性

保障安全应在产品的设计、生产、包装、运输、服务中充分考虑,不仅在产品上要有所体现,还有必要在产品说明书及包装物上用文字和符号提示,特别是危险品,在包装物,说明书上必须醒目标出,其危险性表现在什么方面,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怎样加以预防等。

什么是“合格”(符合)?

合格就是满足规定要求。这里所说的规定是指在进行该项活动之前已经设定好的检验标准,也就是预先设定什么才算满足要求,这和以前只定概念不定量的情况有着本质的区别。质量体系要求对每项影响到质量的活动都得预先确定或制定合格的量化标准。对于产品或服务的合格标准除了满足相应的各种产品、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的全部要求外,顾客在合同中或非合同上提出的一系列要求也应纳

入合格的标准中;为了制造或形成产品,组织或企业还必须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一系列过程中的合格标准;上述三方面的标准就形成了关于产品或服务的规定,满足这种规定要求的产品才是合格品。

什么是“不合格”(不符合)?

不合格就是没有满足某项规定的要求,或称为不符合某项规定的要

求。不合格可能由两种情况造成:

(1) 产品不合格:指其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参数没有达到规定求,即没有满足质量标准;

(2) 质量体系要素不合格:是指质量体系要素缺少或不完善,不满足ISO 9000族标准,具体地说就是质量体系要素与组织或企业的质量活动不对应,甚至遗漏,从而对质量活动某方面失去控制。这种不合格表现在缺少某质量体系要素;质量体系要素描写不全面;缺少对该要素的描述的程序性文件或操作性文件(作业指导书);缺少描

写该要素应有的质量记录;操作人员没有按照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进行操作等。

这两种不合格之间密切相关。质量体系要素不合格必然会影响过程作业质量并使最终成品质量受到影响,可能造成产品不合格;产品不合格同样也反应出质量体系要素上存在着缺陷,没有实现完全的质量控制,有必要进行分析研究对其进行改进。严格的自检、互检要求,以及质量审核、管理评审就是用各种手段去发现不合格项,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制订各种预防措施以防再次出现。

怎样理解“缺陷”?及其与“不合格”的区别?

缺陷就是没有满足某个预期的使用要求或合理的期望,包括与安全性有关的要求。

“不合格”与“缺陷”之间的基本区别在于“规定的要求”与“预期的使用要求”是不同的概念。举例来说,某产品经过检验,满足产品

技术标准的要求而被接收,但顾客在使用时,发现产品未能满足顾客的期望,对某些性能、用法或服务不满意。结论是产品合格,但有缺陷。

怎样理解“产品责任”?

产品责任是用于描述生产者或他方因产品造成的与人员伤害、财产损害有关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通用术语。我国1993年3月22日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第三章《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第一节《生产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的第十四条中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第二节《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和义务》中对生产者和销售者的产品责任作了明

确规定。并在第四章损害赔偿中明确规定了生产者和销售者的赔偿责任。这就是说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1) 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

(2) 具备产品应具备的使用性能,但是,对产品存在使用性能的瑕疵作出说明的除外;

(3) 符合在产品或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产品标准,符合以产品说明、实物样品等方式表明的质量状况。

当售出的产品有质量问题时,销售者应当负责修理、更换、退货;给购买产品的用户、消费者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赔偿损失。

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供货者追偿。也就是说生产者生产的产品,当

其因销售而发生产权转让之后,即到了产品的新拥有者(商业部门、零售商店、最终使用者等,这里称之为顾客)手中,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后者物质或精神损失如影响身体健康,危及生命安全,发生爆炸、火灾,造成财产损失等,顾客可依法要求索赔,或追究法律责任,生产者应依法对其所生产的产品质量问题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质量法》中对损害赔偿还作了明确的规定,对不同的情况和不同的程度,规定了相应的尺度。这里再说明二点:

(1) 销售者是生产者的顾客,消费者是销售者的顾客;

(2) 产品质量造成损害,不包括因顾客使用不当而造成的损害。

什么是“鉴定过程”?

这是一个法定的词汇。鉴定过程就是证实实体是否有能力满足规定要求的过程。这个过程是一个可操作性的文件,依据这个可以证实实体是否满足质量要求或其它规定要求。

怎样才算“鉴定合格”?

这是一个法定的词汇。某个实体满足规定要求的能力得到了证实的状况,可称为“鉴定合格”。也就是根据鉴定过程对实体进行证实的结果,满足各种规定的要求。

“检验”的全部意义何在?

检验是对一个或多个特性进行的诸如测量、检验、试验或度量并将结

果与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特性合格情况所进行的活动。(1) 认真把好质量关:确保不合格材料不投料、不组装,不合格半成品不转序,不合格品不出厂。不管由什么人(操作人员或检验人员),不管用何种自动化检验装置,都要严格把好质量关。

(2) 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过程检验与试验是过程控制的重要手段,及早发现产品质量变化动态,及时采取有力的纠正措施,实现质量信息的反馈控制,防止质量问题再发生。

(3) 质量汇报:收集、处理质量检验数据,填制质量报告。并进行统计和分析。

什么是“自检”?

自检是由工作的完成者依据规定的规则对照结果进行检验。

自检有如下优点:

(1) 操作者自检。信息反馈途径最短,有利于增强操作者的质量意识;

(2) 与专职检验结合,收到多重检验的效果;

统计数据表明:一次检验只能检验出全部缺陷的80%,增强自检后,可以检出全部缺陷的90%。进行自检的必备条件:

(1) 操作者技术熟练程度较高;

(2) 测试仪器虽原理复杂,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3) 操作者有可能通过自检后,调整自己的操作,使产品达到规定的质量水平。

什么是“验证”?

验证是指“通过检验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规定要求已经满足的认可”。在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等各种活动中,验证是对某项活动的检验过程,以确定该项活动满足规定要求的合格情况,例如设计验证是要求在设计的适当阶段,进行设计验证,以确保设计的阶段输出结果满足该设计阶段输入时确定的要求。

什么是“确认”?

确认是指“通过检查和提供客观证据表明某项针对某一特定预期用途的要求,已经得到满足的认可”。在设计开发生产和服务等各种活动中,确认是指对某产品的检查过程,以确定其满足顾客需要的程度。供方应对此作确认,以确保产品符合规定的顾客需求。设计确认是在成功的设计验证之后进行的。确认通常是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对完成产品进行的。但在产品完成前,也可能需要进行阶段性确认。如果预期有不同的用途,也可分别在不同的使用目的和条件下

进行多次确认,确认方式取决于产品的类型。

什么是“客观证据”?怎样才能算“客观”?

客观证据是指“建立在通过观察、测量、试验或其他手段所获事实的基础上,证明是真实的信息”。

要获得客观证据,必须注意到:

(1) 存在的客观事实可以成为客观证据,而主观分析、随意推断不能成为客观证据;

(2) 被审核的质量活动责任人的表述可以作为客观证据。此外的道听途说不能作为客观证据。但要注意,即使是前者,亦须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等其他途径予以验证;

(3) 现行有效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质量记录可以成为证明当前发生的质量活动的客观证据。作废的质量文件中的规定和擅自涂改过的质量记录不能作为客观证据。

淘宝常用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淘宝常用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基础统计类】 1、浏览量(PV):店铺各页面被查看的次数。用户多次打开或刷新同一个页面,该指标值累加。 2、访客数(UV):全店各页面的访问人数。所选时间段内,同一访客多次访问会进行去重计算。 3、收藏量:用户访问店铺页面过程中,添加收藏的总次数(包括首页、分类页和宝贝页的收藏次数)。 4、浏览回头客:指前6天内访问过店铺当日又来访问的用户数,所选时间段内会进行去重计算。 5、浏览回头率:浏览回头客占店铺总访客数的百分比。 6、平均访问深度:访问深度,是指用户一次连续访问的店铺页面数(即每次会话浏览的页面数),平均访问深度即用户平均每次连续访问浏览的店铺页面数。【月报-店铺经营概况】中,该指标是所选月份日数据的平均值。 7、跳失率:表示顾客通过相应入口进入,只访问了一个页面就离开的访问次数占该入口总访问次数的比例。 8、人均店内停留时间(秒):所有访客的访问过程中,平均每次连续访问店铺的停留时间。 9、宝贝页浏览量:店铺宝贝页面被查看的次数,用户每打开或刷新一个宝贝页面,该指标就会增加。 10、宝贝页访客数:店铺宝贝页面的访问人数。所选时间段内,同一访客多次访问会进行去重计算。 11、宝贝页收藏量:用户访问宝贝页面添加收藏的总次数。 12、入店页面:单个用户每次浏览您的店铺时查看的第一个页面为入店页面。 13、出店页面:单个用户每次浏览您店铺时所查看的最后一个页面为出店页面。 14、入店人次:指从该页面进入店铺的人次。 15、出店人次:指从该页面离开店铺的人次。 16、进店时间:用户打开该页面的时间点,如果用户刷新页面,也会记录下来。 17、停留时间:用户打开本店最后一个页面的时间点减去打开本店第一个页面的时间点(只访问一页的顾客停留时间暂无法获取,这种情况不统计在内,显示为“—”)。 18、到达页浏览量:到达店铺的入口页面的浏览量。 19、平均访问时间:打开该宝贝页面到打开下一个宝贝页面的平均时间间隔。(用户访问该宝贝页后,未点击该页其他链接的情况不统计在内,显示为“—”) 20、全店宝贝查看总人次:指全部宝贝的查看人次之和。 21、搜索次数:在店内搜索关键词或价格区间的次数。

质量管理术语

质量管理术语 一、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质量计划三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都是企业领导在开展质量管理时所必须抓的工作。 1.质量方针 质量方针,是由某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颁布的该组织总质量宗旨和方向。企业的质量方针(有时又称质量政策)是企业各部门和全体人员执行质量职能以及从事质量管理活动所必须遵守和依从的行动纲领。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方针,但都必须具有明确的号召力。“以质量求生存,以产品求发展”,“质量第一,服务第一”,“赶超世界或同行业先进水平”等等这样一些质量方针(服务企业称之为服务宗旨)很适于企业对外的宣传,因为它是对企业质量方针的一种高度概括而且具有强烈的号召力。但是,就对企业内部指导活动而言,这样的描述、概括就显得过于笼统,因此需要加以明确,使之具体化。企业质量方针的具体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关于产品设计质量。确定企业产品所要达到的质量水平,即对产品的设计质量,不同的企业可以有不同的质量方针:①设计质量跃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能力,产品在一段时间内可以高价出售(优质优价),使企业获得超额利润);②产品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在国内市场具有竞争能力,与竞争对手的售价相同,而以提高服务质量使销售额超过竞争对手;③产品保持一定的质量水平,大幅度地降低制造成本,适当降低销售价格,以求薄利多销;④产品质量水平一般,但兼有其它多种功能,能做到一机多用,满足用户要求。每个企业必须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和本企业的人员素质、技术、资源、环境、生产能力等条件,确定应当采取的设计质量方针。 (2)关于同供应厂商关系。规定同供应厂商的合作形式,例如确定供货验收方法,为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提供各种技术与物资援助,协助供应商开展质量保证活动,定期对其质量保证能力进行调查和评价等。 (3)关于质量活动的要求。一般企业的质量活动要求是①各个环节均应贯彻以预防为主、为用户服务的原则;②技术部门必须向质量控制部门提供解决质量关键、改进产品

质量术语大全

从事质量多年,但在交流的时候仍会对一些术语(英文简称)搞不清楚,现普及一下 部门名称的专有名词 QS:Quality system品质系统 CS:Coutomer Sevice 客户服务 QC:Quality control品质管理 IQC: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进料检验 LQC: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IPQC: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检验 FQC: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检验 OQC: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出货检验 QA: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SQA: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VQA) CQA:Customer Quality Assurance客户质量保证 PQA rocess Quality Assurance 制程品质保证 QE:Quality engineer 品质工程 CE:component engineering零件工程 EE:equipment engineering设备工程 ME:manufacturing engineering制造工程 TE:testing engineering测试工程 PPE roduct Engineer 产品工程 IE:Industrial engineer 工业工程 ADM: Administration Department行政部 RMA:客户退回维修 CSDI:检修 PC:producing control生管 MC:mater control物管 GAD: General Affairs Dept总务部 A/D: Accountant /Finance Dept会计 LAB: Laboratory实验室 DOE:实验设计 HR:人资 PMC:企划 RD:研发 W/H:仓库 SI:客验 PD: Product Department生产部 PA:采购(PUR: Purchaing Dept) SMT:Surface mount technology 表面粘着技术 MFG:Manufacturing 制造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资迅管理系统 DCC:document control center 文件管制中心 厂内作业中的专有名词 QT:Quality target品质目标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

员工教育训练教材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原理和术语、质量管理原则(以下为八项质量管理原则) a)以顾客为中心 b)领导作用 c)全员参与 d)过程方法 e)管理的系统方法 f )持续改进 g)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 h)互利的供方关系 、质量管理体系:(本标准适用于) a)通过实施质量管理体系寻求优势的组织。 b)对能满足其产品要求的供方寻求信任的组织。 c)产品的使用者。 d)就质量管理方面所使用的术语需要达成共识的人们(如:供方、顾客、行政执法机构)e)评价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或依据IS09001的要求审核其符合性的内部或外部人员和机构(如:审核员、行政执法机构、认证机构)。 f)对组织质量管理体系提出建议的内部或外部人员。 g)制定相关标准的人员。 、术语和定义 一)有关质量的术语 1.质量:产品、体系或过程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顾客和其他相关方要求的能力。 2.要求:明示的、习惯上隐含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3.质量要求: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固有特性的要求。 4.等级: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不同的产品、过程或体系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5.顾客不满意:顾客对某一事项未能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6.顾客满意:顾客对基本一事项已满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见。 7.能力:组织、体系或过程实现产品并使其满足要求的本领。 二)有关管理的术语

1.体系(系统):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2.管理体系: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3.质量管理体系:建立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4.质量方针: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5.质量目标:与质量有关的,所追求的作为目的的事物。 6.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7.最高管理者:在最高层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一个人或一组人。 8.质量管理:指导和控制组织的与质量有关的相互协调的活动。 9.质量策划: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设定质量目标并规定必要的作业过程和相关资源以实现其质量目标。 10 .质量控制: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达到质量要求。 11 .质量保证: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对达到质量要求提供信任。 12.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提高有效性和效率 13.有效性:完成策划的活动并达到策划的结果的程度的度量。 14.效率:得到的结果与所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三)有关组织的术语 1.组织:职责、权限和相互相关关系得到有序安排的一组人员及设施。 2.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有序安排。 3.基础设施:组织永久性的设施和设备系统。 4.工作环境:人员作业时所处的一组条件。 5.顾客:接收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6.供方:提供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7.相关方:与组织的业绩或成就有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团体。 四)有关过程的产品的术语 1.过程:使用资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活动的系统。 2.产品:活动或过程的结果。 3.服务:无形产品在供方和顾客接口处完成的至少一项活动的结果。 4.软件:由承载媒体上的信息组成的知识产品。 5.外供产品:提供给组织外部顾客的产品。 6.项目:由一组有启止时间的、相互协调的受控活动所组成的特定过程,该过程要达到符合规定要求的目标,包括时间、成本和资源的约束条件。 7.设计与开发:将要求转换为规定的特性和产品实现过程规范的一组过程。 8.程序:为进行基本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

品质术语中英文对照

常用中英文对照 MSA:测量系统分析(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AQL:允收水准(ACCEPTABLE QUALITY LEVER)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GDARDIZA TION)FMEA:失效模式和影响分析(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FPY:首次合格率(FIRST PASS YIELD) JIT:及时率(JUST IN TIME) QC:品质控制 QA:品质保证 QE:品质工程 IQC:来料品质控制(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IPQC:制程品质控制(INPROCESS ----------------------------) FQC:最终品质控制(FINAL -------------------------------------) LQC:生产线品质控制(LINE --------------------------------------) SQA:供应商品质保证(SUPPLIER QUALITY CONTROL) DCC:文控中心(DOCUMENT CONTROL CENTER) PQA:制程品质保证(PROCESS QUALITY ASSYRANCE) FQA:最终-------------(FINAL ---------------------------------------) DAS:缺陷分析系统(DEFECTS ANALYSIS SYSTEM) FA:坏品分析(FAILURE ANALYSIS) CPI:连续工序改善(CONTINUOUS PROCESS IMPROVEMENT) CS:客户服务(CUSTEMER SERVICE) TRAINING:培训 COQ:品质成本 COIF:内部缺陷成本 PPM:百万分之-----(PART PER MILLION) MSDS:材料安全资料卡(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RB:物料/材料审查委员会(MATERIALS REVIEW BOARD) MQC:制造质量控制(MANUFACTURING QUALITY CONTORL) QAP:质量保证计划(QUALITY ASSURANCE PLANNING) BOM:料件结构表(BILLS OF MATERIAL) QM:品质手册(QUALITY MANUAL) QP:品质程序(QUALITY PROCEDURE/PEOGRAM) WI:作业指导书(SOP/SIP------WORK INSTRUCTION) FR:表单/表格(FORM) SOP:标准操作程序(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SIP:标准检验程序(STANDARD INSPECTION PROCEDURE) FIFO:先进先出(FIRST IN FIRST OUT) CO:公司(COMPANY) LID:有限的(LIMITED) CC:复写的副本;抄送(CARBON COPY)

互联网常见34个术语解释

互联网常见34个术语解释 之前花了点时间收集了一些互联网术语和解释,现在分享出来,给小伙伴们添堵添乱,哈哈:D!(1)DAU : daily active user,日活跃用户数量(2)MAU : 月活跃用户量(3)ARPU : (Average Revenue Per User)即每用户平均收入,用于衡量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公司业务收入的指标。(4)KPI :关键绩效指标法,是企业绩效考核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考核指标围绕关键成果领域进行选取(5)MOU : 平均每户每月通话时间(minutesof usage)(6)OTT : “Over The Top”的缩写,是指通过互联网向用户提供各种应用服务。这种应用和目前运营商所提供的通信业务不同,它仅利用运营商的网络,而服务由运营商之外的第三方提供。目前,典型的OTT业务有互联网电视业务,苹果应用商店等。(7)CPC : 网络中最常见的一种广告形式,它是英文单词Cost Per Click 的缩写意思就是每次点击付费广告(8)CPM : Cost Per Mille,或者Cost Per Thousand;Cost PerImpressions,广告投放过程中,听到或者看到某广告的每一人平均分担到多少广告成本(9)CPA:每行动成本,Cost Per Action,指投放按广告实际效果,即按回应的有效问卷或定单来计费,而不限广告投放量。CPA的计价方式对于网站而言有一定的风险,但若广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计价方式要大得多。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只有当网络用户点击旗

帜广告,链接广告主网页后,才按点击次数付给广告站点费用。(10)CPR:每回应成本,Cost Per Response,以浏览者的每一个回应计费。这种广告计费充分体现了网络广告“及时反应、直接互动、准确记录”的特点,但是,这个显然是属于辅助销售的广告模式,对于那些实际只要亮出名字就已经有一半满足的品牌广告要求,大概所有的网站都会给予拒绝,因为得到广告费的机会比CPC还要渺茫。(11)CPP:每购买成本,Cost Per Purchase,广告主为规避广告费用风险,只有在网络用户点击旗帜广告并进行在线交易后,才按销售笔数付给广告站点费用。无论是CPA还是CPP,广告主都要求发生目标消费者的“点击”,甚至进一步形成购买,才予付费;CPM则只要求发生“目击”(或称“展露”、“印象”),就产生广告付费。(12)PFP:按业绩付 费,Pay-For-Performance(13)IP:“Intellectual Property”的缩写,即知识产权(14)ACG:为英文Animation、Comic、Game的缩写,是动画、漫画、游戏的总称。ACG文化的发源地是日本,以网络及其他方式传播。为华人社会常用的次文化词汇(日本并不使用这个词,在英语为主的国家里也并不普及)。(15)KOL:关键意见领袖(Key Opinion Leader,KOL)基本上就是在微博上有话语权的那些人。也是我们常说的微博红人之类的,这些人在一些行业可能是专业的,或者非常有经验的,所以他们的话通常都能够让他的粉丝信

质量管理体系基本术语

产品(3.4.2)被定义为“过程(3.4.1)的结果”。 过程被定义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 如果术语“过程”由它的定义所替代: 产品则成为“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的结果”。 3.1 有关质量的术语 3.1.1 质量quality 一组固有特性(3.5.1)满足要求(3.1.2)的程度。 注1:术语“质量”可使用形容词如差、好或优秀来修饰。 注2:“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3.1.2 要求requirement 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注1:“通常隐含”是指组织(3.3.1)、顾客(3.3.5)和其他相关方(3.3.7)的惯例或一般做法,所考虑的需求或期望 是不言而喻的。 注2:特定要求可使用修饰词表示,如产品要求、质量管理要求、顾客要求。注3:规定要求是经明示的要求,如在文件(3.7.2)中阐明。 注4:要求可由不同的相关方提出。 3.1.3 等级grade 对功能用途相同但质量要求(3.1.2)不同的产品(3.4.2)、过程(3.4.1)或体系(3.2.1)所作的分类或分级。 示例:飞机的舱级和宾馆的等级分类。 注:在确定质量要求时,等级通常是规定的。 3.1.4 顾客满意customer satisfaction 顾客对其要求(3.1.2)已被满足的程度的感受 注1:顾客抱怨是一种满意程度低的最常见的表达方式,但没有抱怨并不一定表明顾客很满意。 注2:即使规定的顾客要求符合顾客的愿望并得到满足,也不一定确保顾客很满意。 3.1.5 能力capability 组织(3.3.1)、体系(3.2.1)或过程(3.4.1)实现产品(3.4.2)并使其满足要求(3.1.2)的本领 注:ISO3534—2 中确定了统计领域中过程能力术语。 3.2 有关管理的术语 3.2.1 体系(系统)system 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3.2.2 管理体系management system 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3.2.1)

质量品质专业术语

品质专业术语 AFR Annual Failure Rate 年度返修率 ACC Acceptable 允收-质量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品质允收水准. ASQ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美国品质协会 AVL Approved Vendor List 合格供应商清单-质量 APQP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BOM Bill Of Material 材料清单 B/R Batch Run 量试-质量 C/R Corrective Action 矫正措施 CA Customer Service Department 客户服务部-质量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矫正措施要求 CCC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e 中国强制认证(安规) CE Communate Europpene(法语)欧盟 CET Customer Experience Test 顾客体验测试 CIP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gram 持续改善项目 CLCA Closed Loop Corrective Action 闭环纠正措施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工序能力指数 CSA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加拿大标准协会(安规)CQC 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R Control Run 控制运行(特控量试) DFA Design For Assembly 设计的组装性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设计的制造性 DFSS Design For Six Sigma 6标准差设计-质量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DPPM Defect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不良率 DPMO 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 百万分之不良机会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E% DAP Dead after Purchase 购买后损坏 DOA Dead On Arrival 开箱损坏

工厂品质部门专业术语

工厂品质部门专业术语 AFR Annual Failure Rate 年度返修率 ACC Acceptable 允收 AQL Acceptable Quality Level 品质允收水准 ASQ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美国品质协会 AVL Approved Vendor List 合格供应商清单 APQP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 BOM Bill Of Material 材料清单 B/R Batch Run 量试 C/R Corrective Action 矫正措施 CA Customer Service Department 客户服务部 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矫正措施要求 CCC China Compulsory Certificate 中国强制认证(安规)CE Communate Europpene(法语)欧盟 CET Customer Experience Test 顾客体验测试 CIP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gram 持续改善项目 CLCA Closed Loop Corrective Action 闭环纠正措施 CPK Process Capability Index 工序能力指数 CSA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加拿大标准协会(安规)CQC China 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CR Control Run 控制运行(特控量试)DFA Design For Assembly 设计的组装性 DFM 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设计的制造性 DFSS Design For Six Sigma 6标准差设计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DPPM Defect Parts Per Million 百万分之不良率 DPMO Defects Per Million Opportunities 百万分之不良机会 DVT Design Verification Test 设计验证测试 DAP Dead after Purchase 购买后损坏 DOA Dead On Arrival 开箱损坏 ECN Engineering Change Notice 工程变更通知 ECR Engineering Change Requirment 工程变更需求 ESD Electric Static Discharge 静电放电 EVT Engineering Verification Test 工程验证测试 EMS Electronic manufacture service 电子制造服务 FA Failure Analysis 不良分析 FAI First Article Inspection 首件检验 FIFO First In First Out 先进先出 FPYR First Pass Yield Rate 直通率 FMEA Failure Mode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品质管理名词及英文缩写

品质管理名词(中英文对照) QE=品质工程师(Quality Engineer) 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量测系统分析 LCL: Low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下限 Control plan 管制计划 Correction 纠正 Cost down 降低成本 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中心 Data 数据 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 Description 描述 Device 装置 Digital 数字 Do 执行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Environmental 环境 Equipment 设备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Gauge system 量测系统 Grade 等级 Inductance 电感 Improvement 改善 Inspection 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 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LSL: Lower Size Limit 规格下限 Materials 物料 Measurement 量测 Occurrence 发生率 Operation Instruction 作业指导书Organization 组织 Parameter 参数 Parts 零件 Pulse 脉冲 Policy 方针 Procedure 流程 Process 过程 Product 产品 Production 生产 Program 方案 Projects 项目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FD: Quality Function Design 品质机能展开Quality 质量 Quality manual 品质手册 Quality policy 品质政策 Range 全距 Record 记录 Reflow 回流 Reject 拒收 Repair 返修 Repeatability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再生性 Requirement 要求 Residual 误差 Response 响应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Review 评审 Rework 返工 Rolled yield 直通率 sample 抽样,样本 Scrap 报废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书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Specification 规格 SQA: 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 Taguchi-method 田口方法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品质控制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质管理Traceability 追溯 UCL: Upp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上限 USL: Upper Size Limit 规格上限 Validation 确认 Variable 计量值 Verification 验证 Version 版本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圈/QC小组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计划执行检查总结 Consumer electronics 消费性电子产品Communication 通讯类产品 Core value (核心价值) Love 爱心 Confidence 信心 Decision 决心 Corporate culture (公司文化) Integration 融合

IT常见术语及其详细解释

IT常见术语及其详细解释 (供看CISA的MANUAL对照使用) Salami Technique. 色粒米技术 (腊肠术) 一种计算机舞弊方法。利用计算机码指示计算机从一个已授权的计算机交易中,舍去其零星金额,并复位路径将此零星金额累积于犯罪者账户中。 Scheduling. 排程法决定并建立计算机作业之处理顺序之一种方法。 Screening Routers. 用一组授权规则,允许或不允许流量通过的一种路由器。 SDLC (System Development Life Cycle). 系统发展生命周期开发或购置系统之所有阶段,通常包括可行性分析、需求分析、需求界定、细部设计、程序撰写、测试、建置和建置后之复核等阶段。 Security Administrator. 安全管理员负责建置、监视和实施由管理阶层授权且建立之安全控管程序之人员。 Security Software. 安全软件用来管理逻辑安全的软件,通常包括使用者的授权,与事前预设好的规则授与存取、监督、及产生报表的功能。 Segregation of Duties. 职责划分工作责任之划分,以防止或监视个人因偶发或蓄意之错误、疏忽、或对公司资产之误用。 Separation of Duties. Sequence Check. 序号检查验证供控制用之号码系序号使用,且未依序号之句柄将被拒绝或注记于例外报表中供进一步追踪。 Sequential File. 循序档案一笔记录接续一笔记录储存计算机档案之储存格式。这些记录只能被顺序存取,如磁带即要求此种档案储存格式。 Service Bureau. 服务中心提供数据处理服务给客户之计算机机构。 Smart Card. 智慧卡这种程序省略了传统登录代码和密码之需要。使用者利用一种个人之掌上型设备(具有经演算后仅供一次使用之密码)登入系统。使用者利用通讯线路签入后,主机将传送一个已加密之密码至掌上型设备,此时掌上型设备会将密码解密,并且由使用者再输入至此设备以送回至主机供验证,以验证使用者登入系统之有效性及合法性。这种仅供一次使用之密码必须与欲登入之系统相符。 Sniffing. 吸取一种攫取敏感数据的攻击模式,例如攫取于网络上传输之密码。 Software. 软件提供及促进使用计算机之程序和系统。 Source Code. 原始码原始码为一种撰写程序之语言。原始码由组合器和编译器翻译成目的码。在某些状况下,可能利用转换程序将原始码自动转换成另一语言。原始码并不能直接被计算机执行,必须先将原始码转换成机械码后方可被计算机执行。 Source Code Compare Programs. 原始码的比较程序藉由原始码内的一些说明文字,以核对两个版本之间正确版本,所使用的程序。

品质管理名词及英文缩写

. . 品质管理名词(中英文对照) QE=品质工程师(Quality Engineer ) MSA: 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量测系统分析 LCL: Low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下限 Control plan 管制计划 Correction 纠正 Cost down 降低成本 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中心 Data 数据 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 Description 描述 Device 装置 Digital 数字 Do 执行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Environmental 环境 Equipment 设备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 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 Gauge system 量测系统 Grade 等级 Inductance 电感 Improvement 改善 Inspection 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 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LSL: Lower Size Limit 规格下限 Materials 物料 Measurement 量测 Occurrence 发生率 Operation Instruction 作业指导书 Organization 组织 Parameter 参数 Parts 零件 Pulse 脉冲 Policy 方针 Procedure 流程 Process 过程 Product 产品 Production 生产 Program 方案 Projects 项目 QA: Quality Assurance 品质保证 QC: Quality Control 品质控制 QE: Quality Engineering 品质工程 QFD: Quality Function Design 品质机能展开 Quality 质量 Quality manual 品质手册 Quality policy 品质政策 Range 全距 Record 记录 Reflow 回流 Reject 拒收 Repair 返修 Repeatability 再现性 Reproducibility 再生性 Requirement 要求 Residual 误差 Response 响应 Responsibilities 职责 Review 评审 Rework 返工 Rolled yield 直通率 sample 抽样,样本 Scrap 报废 SOP: Standard Operation Procedure 标准作业书 SPC: Statistical Process Control 统计制程管制 Specification 规格 SQA: Source(Supplier) Quality Assurance 供应商品质保证 Taguchi-method 田口方法 TQC: Total Quality Control 全面品质控制 TQM: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品质管理 Traceability 追溯 UCL: Upper Control Limit 管制上限 USL: Upper Size Limit 规格上限 Validation 确认 Variable 计量值 Verification 验证 Version 版本 QCC Quality Control Circle 品质圈/QC 小组 PDCA Plan Do Check Action 计划 执行 检查 总结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常见专业术语名词解释 职业卫生(Occupational health) 是研究劳动条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以劳动者的健康在职业活动过程中免受有害因素侵害为目的的工作领域,研究改善劳动条件的一门学科,其首要的任务是识别、评价和控制不良的劳动条件,以及在法律、技术、设备、组织制度和教育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以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病(Occupational diseases)是指职工因受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由国家以法律法规形式规定并经国家指定的医疗机构确诊的疾病。 职业禁忌证(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是指某些疾病(或某种生理缺陷),其患者如从事某种职业,便会因职业性危害因素而使病情加重或易于发生事故,则称此疾病(或生理缺陷)为该职业的职业禁忌证。 急性中毒(acute poisoning)是指职工在短时间内摄入大量有毒物质,发病急,病情变化快,致使暂时或永久丧失工作能力或死亡的事件。 有害物质(harmful substances)化学的、物理的、生物的等能危害职工健康的所有物质的总称。 有毒物质(toxic substances)作用于生物体,能使机体发生暂时或永久性病变,导致疾病甚至死亡的物质。

危害因素(hazardous factors)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的因素。 有尘作业(dusty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粉尘含量超过国家卫生标准中粉尘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有毒作业(toxic work)作业场所空气中有毒物质含量超过国家标准中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的作业。 职业接触限值:(OELs)指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接触限量标准、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过程中,长期反复接触,对机体不引起急性或慢性有害健康影响的容许接触水平。 最高容许浓度(MAC):指任何有代表性的采样测定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时间加权平均阈限值(TLV—TWA):指正常8小时工作日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 短时间接触限值(TLV—STEL):这是在不超过TWA的情况下,指每次接触时间不得超过15分钟的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此浓度指在8小时内任何时间均不得超过的浓度。

质量管理术语汇总

常用术语汇总 1.标识:在产品、包装物品上用来表示产品或其它事物特征的记号。 2.可追溯性:根据记载的标识,追踪实体的历史、应用情况和所处场所的能力。 3.不合格品:不符合顾客要求和规范的材料、零部件或成品。 4.可疑品:没有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或不合格计量器具检测的产品,可疑品在未 确认前先作为不合格品处理。 5.让步接收(含特采):对使用或放行不符合规定要求的产品的书面授权,但让 步接收以不影响产品特性或安全使用为原则。 6.紧急特准采购(特采):因生产急需、临时采用的一种采购方式。紧急特准采购必须经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7. 产品安全责任:用于描述生产者或供方对因其产品造成的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与其它损害有关的损失赔偿责任的通用术语。 8.产品审核:用于对最终检验后的产品核定其与规定的质量要求的一致情况。 9.质量指数(QKZ):在产品质量审核中,将不合格理解为未满足规定要求的项目的数值。 10.持续改进: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11.实验室 进行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冶金、尺寸、物理、电性能或可靠性试验在内的检验、试验和校准的设施。 实验室的范围 受控文件包括: -实验室有资格进行的特定试验、评价和校准, -用来进行上述活动的设备清单,和进行上述活动的方法和标准的清单。 12.过程更改:指产品在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直接或间接影响产品质量、功能、性能的变更及顾客提出的变更。 13.生产环境:是指影响生产现场的噪声,照明、室内净化等因素。 14.生产环境的控制:是指将影响生产环境的因素保持在适宜的程度。 15.定臵管理:企业在生产活动中研究人、机物、现象三者关系的一门科学,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主要解决生产者在规定时间内用最低成本制造出用户满意产品,

质量相关专业术语

质量相关专业术语 Control plan 管制计划 Correction 纠正 Cost down 降低成本 CS: customer Sevice 客户中心 Data 数据 Data Collection 数据收集 Description 描述 Device 装置 Digital 数字 Do 执行 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 实验设计 Environmental 环境 Equipment 设备 FMEA: 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效果分析FA: Failure Analysis 坏品分析 FQA: Final Quality Assurance 最终品质保证 FQC: Final Quality control 最终品质控制 Gauge system 量测系统 Grade 等级 Inductance 电感 Improvement 改善 Inspection 检验 IPQC: In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制程品质控制 IQC: Incoming Quality Control 来料品质控制 ISO: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国际标准组织LQC: Line Quality Control 生产线品质控制 LSL: Lower Size Limit 规格下限 Materials 物料 Measurement 量测 Occurrence 发生率 Operation Instruction 作业指导书 Organization 组织 Parameter 参数 Parts 零件 Pulse 脉冲 Policy 方针 Procedure 流程 Process 过程 Product 产品 Production 生产 Program 方案

质量、品质专业术语

品质专业术语 AFR Annual Failure Rate 年度返修率 ACC Acceptable 允收-质量 AQL Acceptable QualityLevel 品质允收水准. ASQ American Society for Quality 美国品质协会?AV L ApprovedVendorList 合格供应商清单-质量APQP 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 产品质量先期策划BOM BillOf Material材料清单 ?B/R Batch Run 量试-质量 C/R CorrectiveAction 矫正措施 CA Customer ServiceDepartment 客户服务部-质量CAR Corrective Action Request 矫正措施要求?CCCChina CompulsoryCertificate中国强制认证(安规)?CECommunate Europpene(法 语) 欧盟?CET Customer ExperienceTes t顾客体验测试CIP Continuous Improvement Program 持续改善项目CLCA ClosedLoop CorrectiveAction 闭环纠正措施 CPKProcessCapability Index工序能力指数 CSA Canadian Standards Association 加拿大标准协会(安规) CQC ChinaQuality Certification Center 中国质量认证中心CR Control Run 控制运行(特控量试)DFADesignFor Assembly 设计的组装性 DFMDesign For Manufacturing 设计的制造性?DF SS Design For Six Sigma6标准差设计-质量DOE Design Of Experiments实验设计 DPPMDefectParts PerMillion 百万分之不良率DPMO DefectsPerMillionOpportunities 百万分之不良机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