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孔运动观测实验

合集下载

植物气孔实验报告

植物气孔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气孔的基本结构和功能;2. 探究不同植物种类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特点;3. 分析气孔结构与植物适应环境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选取不同种类植物叶片(如菠菜、玉米、菊花等);2. 实验仪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吸水纸、酒精灯、酒精、盐酸、蒸馏水、剪刀、尺子等。

三、实验原理气孔是植物叶片表皮上的微小孔隙,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通道。

气孔的数目和分布特点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

本实验通过观察不同植物叶片气孔的数目和分布,分析气孔结构与植物适应环境的关系。

四、实验步骤1. 取不同种类植物叶片,分别剪取相同面积的叶片下表皮;2. 将叶片下表皮用镊子夹起,放入装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煮沸2-3分钟,使叶片下表皮的气孔张开;3. 取出煮沸后的叶片下表皮,用蒸馏水冲洗干净;4. 将冲洗干净的叶片下表皮放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酒精,用盖玻片覆盖;5. 在显微镜下观察叶片下表皮的气孔,记录气孔的数目、大小和分布情况;6. 对不同植物叶片的气孔数目和分布进行比较分析。

五、实验结果1. 观察菠菜叶片气孔:气孔呈不规则形状,大小不一,分布较为均匀;2. 观察玉米叶片气孔:气孔呈椭圆形,大小较一致,分布较为密集;3. 观察菊花叶片气孔:气孔呈圆形,大小较一致,分布较为稀疏。

六、实验分析1. 不同植物种类叶片的气孔数目和分布特点不同,这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生理功能有关。

菠菜叶片气孔分布较为均匀,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进行;玉米叶片气孔分布较为密集,有利于水分和气体的交换;菊花叶片气孔分布较为稀疏,有利于减少水分蒸发,适应干旱环境。

2. 气孔的大小和形状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有关。

气孔大小适中,有利于水分和气体的交换;气孔形状规则,有利于气孔的开启和关闭。

七、结论1. 植物气孔是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的重要通道,其数目和分布特点与植物的生长环境、生理功能密切相关;2. 不同植物种类叶片的气孔数目和分布特点不同,这有利于植物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3. 气孔的大小和形状与植物的种类、生长环境有关,有利于植物进行气体交换和水分蒸腾。

生物初二气孔实验操作

生物初二气孔实验操作

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生物初二气孔实验操作气孔是植物体上的微小孔口,负责植物的呼吸和蒸腾功能。

在生物学课程中,进行气孔实验是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

气孔密度观察实验报告

气孔密度观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植物气孔的结构和分布规律;2. 掌握显微镜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密度的方法;3. 分析气孔密度与植物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关系。

二、实验材料1. 植物材料: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叶片(如蚕豆、小麦、水稻等);2. 实验仪器:光学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吸水纸、滴管、剪刀、镊子等;3. 实验试剂:氯化钴溶液(遇水变红)。

三、实验方法1. 取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叶片,用剪刀剪取叶片中间部位,洗净并晾干;2. 将叶片上、下表皮分别贴在浸有氯化钴溶液的蓝色滤纸上,用回形针固定;3. 观察贴有滤纸的叶片上、下表皮,记录滤纸变色的时间及颜色深浅;4. 将叶片上、下表皮分别放置在载玻片上,滴加适量的水,盖上盖玻片;5. 用显微镜观察叶片上、下表皮的气孔密度,记录气孔数目及单位面积气孔数目;6. 对比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叶片气孔密度,分析其关系。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观察到植物叶片上、下表皮均存在气孔,且分布不均;2. 在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叶片中,气孔密度存在差异;3. 蚕豆叶片下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上表皮,小麦叶片上、下表皮气孔密度相近,水稻叶片上表皮气孔密度大于下表皮;4. 氯化钴溶液遇水变红,可用于观察气孔密度变化;5. 实验结果表明,植物气孔密度受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五、实验结论1. 植物气孔密度受种类、生长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 观察植物气孔密度的方法简便易行,可为植物生理研究提供有益信息;3. 植物气孔在植物蒸腾作用、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是植物生命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实验心得1. 本实验使我了解了植物气孔的结构和分布规律,掌握了显微镜观察植物气孔密度的方法;2. 通过对比不同种类、不同生长环境下的植物叶片气孔密度,我认识到植物气孔密度受多种因素影响;3. 实验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提高了我的实验技能;4. 通过本次实验,我认识到生物学实验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了基础。

植物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

植物叶片气孔运动的调节

综合表 10、表 11、表 12 作图如下:
5
钾离子浓度对气孔开度的影响
14 12
气孔开度/μm
10 8 6 4 2 0 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钾离子浓度为0mM时 的气孔开度 钾离子浓度为50mM 时的气孔开度 钾离子浓度为250mM 时的气孔开度
钾离子浓度为 0mM 的培养皿中, 叶片下表面气孔平均开度为 2.69μ m, 标准误为 0.27618。 钾离子浓度为 50mM 的培养皿中,叶片下表面气孔平均开度为 5.31μ m,标准误为 0.443103。 钾离子浓度为 250mM 的培养皿中,叶片下表面气孔平均开度为 8.00μ m,标准误为 0.66268。 如图可知,钾离子对气孔张开有促进作用。一定范围内,钾离子浓度越高,气孔开度越 大。
3 材料、药品、设备
3.1 材料
蚕豆叶片
3.2 药品
500mM CaCl2 ,1mM ABA,10mM Tris-HCl 缓冲液(pH=6.1) ,NaOH,
3.3 设备
普通光学显微镜(OLYMPUS CX 21) ,直径 3.5cm 培养皿 6 套,镊子,盖玻片,载玻片, 滴管,1000μ L 微量可调移液器,200μ L 微量可调移液器,刀片,50mL 烧杯,记号笔,培 养皿,200mL 烧杯,光培养箱
表格 15:ABA 浓度为10−4 M 溶液中蚕豆叶片下表皮上保卫细胞开度处理后数据
6
序号 格数 大小 序号 格数 大小
1 0 0 13 1 2.5
表格 11:钾离子浓度为 50mM 溶液中蚕豆叶片下表皮上保卫细胞开度处理后数据 序号 格数 大小 序号 格数 大小 1 1 2.5 12 3.5 8.75 2 2.5 6.25 13 2 5 3 2.5 6.25 14 1.5 3.75 4 2 5 15 3 7.5 5 2 5 16 2.5 6.25 6 2.5 6.25 18 1.5 3.75 8 3.5 8.75 19 2 5 9 3 7.5 20 0.5 1.25 10 2 5 21 2 5 11 2 5 23 1 2.5

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分布的实验设计

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分布的实验设计

观察植物叶片气孔分布的实验设计
dujuanred
一、创新实验目的:探究叶片表面气孔的分布。

二、创新实验用品:
叶片较大的盆栽植物,如滴水观音;植物油少许,如花生油;干净的布条;家用餐具(如茶杯)、细线等。

三、创新实验操作过程:
1、准备一盆滴水观音植物,选好两片长势、大小相似的叶片;
2、将少许的花生油倒入茶杯中;
3、用干净的布条蘸取适量的花生油,分别涂抹选好的两片叶子的
上表皮和下表皮;
4、分别将两个不透气的透明塑料袋套在作过处理的两片叶子上,
并用细线扎紧袋口;
5、将植物放在阳光下照射(或温暖的地方)一段时间后,观察塑
料袋内水珠的多少。

说明:1、花生油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将气孔封住;
2、塑料袋内水珠多说明散发出的水蒸气多,叶片的气孔分
布的多。

3、植物的叶片越大,效果越明显。

四、实验创新点:
通过这种方法能直观地感知“气孔在植物叶片上表皮和下表皮的分布”,材料容易获得,操作简单,学生自己在家就可以进行。

实验二 气孔状态观察共26页PPT

实验二 气孔状态观察共26页PPT

33、如果惧怕前面跌宕的山岩,生命 就永远 只能是 死水一 潭。 34、当你眼泪忍不住要流出来的时候 ,睁大 眼睛, 千万别 眨眼!你会看到 世界由 清晰变 模糊的 全过程 ,心会 在你泪 水落下 的那一 刻变得 清澈明 晰。盐 。注定 要融化 的,也 许是用 眼泪的 方式。
35、不要以为自己成功一次就可以了 ,也不 要以为 过去的 光荣可 以被永 远肯定 。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实验二 气孔状态观察
31、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 穿。(名 言网) 32、我不想听失意者的哭泣,抱怨者 的牢骚 ,这是 羊群中 的瘟疫 ,我不 能被它 传染。 我要尽 量避免 绝望, 辛勤耕 耘,忍 受苦楚 。我一 试再试 ,争取 每天的 成功, 避免以 失败收 常在别 人停滞 不前时 ,我继 续拼搏 。

《气孔的测量》实验报告

《气孔的测量》实验报告

《气孔数量的测量》实验报告实验报告1小组成员:组长:时间:一〃研究的问题:(只讨论设计方案及减少误差的方法,先不做实验)如何测量某植物叶片1平方毫米面积上的平均气孔数目?二〃实验用具及材料:显微镜、透明直尺(最小刻度为1mm)、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清水、滴管等;不同种类的植物叶片。

三.一些提示:1〃想想为什么要用透明直尺,这对你们组提出测量方法有何启示?2〃用低倍物镜测量易操作,还是用高倍物镜测量易操作?3.叶片上的气孔在整个叶片的分布可能不均匀,你们组打算如何测量?4〃要想得出较可靠的数据,你们组打算如何做?5〃你们组打算采取哪些具体步骤来进行测量?四·你们组的设计方案及步骤:实验报告2小组成员:组长:时间:一〃请用自己组的设计方案,或者用参考的设计方案来研究:1·同种植物单位面积叶片上、下表皮气孔数量有何差异?2·不同植物单位面积叶片上的气孔数量差异如何?二〃实验用具及材料:显微镜、透明直尺(最小刻度为1mm)、载玻片、盖玻片、镊子、解剖针、清水、滴管等;不同种的植物叶片。

三〃一些提示:1〃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要点:滴清水、撕叶片表皮(只要透明部分)、展平、盖盖玻片(注意防气泡)、观察(注意显微镜的正确使用)。

2〃下图为植物叶片上保卫细胞及气孔示意图。

1〃叶片上表皮不同区域每平方毫米的气孔数目有何不同?叶片下表皮不同区域的气孔数目有何不同?叶片上表皮与下表皮相比,气孔数目有何不同?在你得出结论前,必须做出什么假设?2〃不同的植物叶片上表皮或下表皮气孔数目及分布有何差异?参考的设计方案一、用显微镜进行测量l、因为用显微镜检查的目标经常很小,所以生物学家就用比厘米或毫米更小的长度单位进行显微测量。

这样的一个单位就是微米,它是一毫米的一千分之一。

用符号表示微米就是μm,即是希腊字母μ加上一个英文字母m。

2、你可以通过将微观物体的大小与圆形视野的大小做比较而估计出微观物体的大小。

植物气孔的比较观测

植物气孔的比较观测

实验三植物气孔的比较观测气孔是植物吸收CO2放出O2、蒸腾H2O的主要通道,对于保证光合作用的CO2供应、维持植物体的水分平衡及利用最优化,意义重大。

不同植物的气孔特征不同,主要表现在气孔密度、响应环境因子变化时的开度。

一、目的1、通过气孔密度观测,理解不同生活型、生态型是植物对环境光、热、水、气条件适应的结果。

2、通过气孔开度观测,理解不同植物对环境光、热、水、气条件变化的适应过程。

二、仪器设备3、显微镜、显微镜测微尺、镊子、载玻片、盖玻片、火胶棉、毛笔。

4、滴瓶、乙二醇、异丁醇。

三、实验材料(一)时令的旱生、中生、湿生植物。

如:5、旱生植物: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羽茅(Achnatherum sibiricum)。

6、中生植物:蚕豆(Vicia faba)、小麦(Triticun aestivum)。

7、湿生植物:水稻(Oryza sative)。

(二)时令的阳生、耐阴、阴生植物。

四、实验步骤(一)气孔密度测定1、每种植物选定三株,每株植物选定三片健康叶片,用毛笔将火棉胶涂在叶片的上、下表皮。

2、数分钟后,撕下火棉胶膜,在显微镜下观测气孔密度。

每片叶观测5个视野,以三片叶的气孔密度平均值为该种植物的气孔密度报告值。

(二)气孔开度测定1、显微镜目测微尺直接测量气孔大小根据附3.1显微镜测微尺的使用,在显微镜下观测火棉胶显示的气孔大小,每片叶观测5个视野,以三片叶的气孔大小平均值为该种植物当时的气孔大小报告值。

2、浸润液浸润反应间接测量气孔开度(1)按附3.2 浸润液配比及浸润性配制不同粘度的混合浸润液体备用。

(2)同时在选定的植物叶片上,按从稀薄到粘稠的顺序滴盖浸润液,根据附3.3 植物叶片气孔开度,判断气孔的开度:如:滴Ⅰ号、Ⅱ号、Ⅲ号浸润液的叶片布满暗绿色斑点,滴Ⅳ号浸润液的叶片无暗绿色斑点,则气孔开度定为3。

如:滴Ⅰ号、Ⅱ号、Ⅲ号浸润液的叶片布满暗绿色斑点,滴Ⅳ号浸润液的叶片有少许暗绿色斑点或隐约可见暗绿色反应,则气孔开度定为3.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孔运动观测实验
一、材料选择:
10片叶的拟南芥(移栽以后11-13d左右,大概是3周大小的苗子)
二、叶子的选择;
选择次新一轮的叶片,要求大小,状态一致。

如果叶片上有褶皱等不健康的状态均不进行选择。

三、所需准备的物品:
2.0离心管,冷光源,牙签,镊子,显微镜
四、具体操作步骤:
1、选取整齐一致的拟南芥植株,选取同一轮叶片中大小,状态一致的叶片,带叶柄剪下。

2、叶片背面朝上,放入表皮条缓冲液中(2.0离心管),浸入缓冲液液面以下。

每个管中一片叶子,且不同管中叶片的液下深度要求一致。

3、将不同的株系均匀置于冷光源下,照射2-3h。

4、撕取叶片中脉一侧的下表皮进行观测,看气孔是否已经完全打开。

一般2.5-4之间算是完全打开,最好是3-4。

5、若气孔已经完全打开,则加入ABA进行处理2-3h。

6、撕取叶片中脉另一侧的下表皮进行观测,一般野生型的气孔关闭到1.0以下才算是处理成功,否则需要提高ABA浓度。

注意:
1、适合气孔观察的拟南芥只有几天,叶片太老或太嫩都不合适,且容易撕下叶肉。

一般有叶肉撕下的部分气孔开度都不够精准。

2、一般一个表皮条只观测最中间的部分,四周的不精确,叶柄部位的气孔也不在统计范围之内。

3、操作时间太长会增加误差,所以对于熟练的人来说,一次最多只观察5个样本。

4、一个样本一般观察2-3个视野,每个视野先大概浏览一下是否整齐,然后记录下气孔开度。

视野中所有气孔开度都记录下来。

5、显微镜一般使用40倍镜,比较精确。

6、因为叶片厚度不均,所以应该不停的调焦,以保证正在观测的气孔达到最清楚的状态。

每个人的标准不同,所以应该由一个人完成,以避免人为误差。

7、因为植物气孔的运动也存在一定的节律,所以经验性的操作时间是早上9:00开始取叶片11:30-12:00 ABA 处理比较合适,避免在中午的时候操作。

(针对早上6:00开灯的16/8h光照情况)
8、当不知道植株表型时可以先用10μM-25μM ABA处理,2-2.5
h 后气孔关闭为1 时即可。

9、ABA 用无水乙醇配置成100mM 母液,工作液为1mM,用水稀释即可。

平时存于-20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