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治疗体会

合集下载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目的:分析产妇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与体会。

方法:抽取在本院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受治疗的43例产后出血的患者,通过专业护理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观察与探讨,并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及心得进行探讨。

结果:经过临床护理43例患者产后出血情况均好转,其中40例患者痊愈,3例患者情况有所好转,未出现死亡病例。

結论:针对产妇的产后出血进行及时专业的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产前做好充分的预防准备与相应的应急措施对降低产后出血的情况十分有效。

标签:产后出血;护理心得;体会;1. 临床资料在2016 年4 月- 2017 年4 月,本院共接收10360 例分娩孕妇,抽取其中43 例产后出血患者,其中20 例初产妇,23 例经产妇。

产妇年龄范围在19 - 40 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3 岁,全部为单胎妊娠。

孕期为36 - 40周,平均孕期为38 周。

平产22 例,剖腹产21 例。

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9 例,胎盘因素9 例,子宫破裂7 例,软产道损伤8 例。

转归:治愈40例,好转3 例,死亡0 例。

2. 护理2. 1 做好心理护理工作。

产妇在面对分娩并发症时普遍会产生一定的焦虑情绪,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需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进行安慰、疏导[1]。

在产妇入院后,通常会因情绪上的焦虑、紧张等问题而出现大脑皮层的功能紊乱现象,容易出现继发性宫缩乏力,导致产后出血。

所以,护理人员要做好其心理护理工作。

首先要针对产妇的情绪状况与心理感受进行询问以及评估,关心产妇的需要,并为产妇提供符合其心理要求的支持与鼓励,以便做好对产妇的情绪、心理等方面的疏导工作,稳定其紧张、焦虑的情绪。

2. 2 产前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为产妇做好产前检查工作。

在检查中,护理人员要明确产妇是否存在妊高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子宫畸形、前置胎盘、多胎、巨大胎儿、产次过多以及难产史等问题。

对高危孕妇加强管理,对于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必须列入专案管理、定期检查。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与护理体会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与护理体会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治疗与护理体会目的对子宫收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患者护理的感受和体会。

方法将我院2012~2014年2年间收治的30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回顾性分析,在做出及时诊断和准确处理的同时,给予针对性护理。

观察患者出血量情况的改变以及患者临床护理的满意度。

结果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出血量得以控制,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高。

结论针对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患者,迅速诊断,及时准确处理后,行针对性护理,减少患者的出血量,降低了出血过多对孕妇生命构成威胁的危险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产后出血;子宫收缩乏力;护理;感受体会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产妇产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居我国目前孕产妇死亡的首位。

在产后出血的病例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子宮收缩乏力性出血,约占产后出血总数的70%~80%。

也有报道高达90%[1]者,所以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治疗和护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只对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救治及护理做称述。

1 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的原因1.1全身因素机体有慢性疾病,特别是肝病和血液系统疾病;产程延长或难产,产妇体力衰竭没有很好的休息和进食;临产后使用镇静剂过多、麻醉过深或产妇精神紧张等。

1.2局部因素子宫过度膨胀;羊水过多、多胎妊娠、巨大儿;子宫肌璧水肿;严重的妊高症,全身水肿者;严重贫血、肿瘤、畸形、发育异常者;产前出血;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以上各因素均为子宫收缩乏力的高危因素,妊娠期应以足够的重视。

2 子宫收缩乏力的临床观察护士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尤其在产科护理中,及时发现产后大出血,可为尽快止血及减少产后并发症提供有力支持。

迅速大量失血可引起失血性休克,若得不到及时纠正可危机产妇生命。

如出血过多、休克时间过长,即使获救,仍有可能引起垂体缺血坏死,继发垂体功能低下的严重后遗症,给社会和家庭造成负担。

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护理体会

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摘要目的:分析水囊填塞宫腔治疗产后出血的护理体会。

方法:经过水囊填塞宫治疗产后出血患者45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导管或者避孕套自制水囊填塞进子宫腔,后灌注生理盐水;对照组给予传统宫腔塞纱条进行止血。

分析水囊填塞治疗产后出血的疗效并对护理进行分析。

结果:观察组给予水囊填塞治疗,仅有1例患者止血效果欠佳,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止血效果较好,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子宫腔内水囊填塞是治疗产后出血一种有效的方法,其具有简单、方便、快捷的优点,减少输血及子宫切除的几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广大女性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水囊填塞宫腔产后出血护理体会产后出血在妇科中是常见的疾病之一,其发病的居住是因子宫收缩乏力,不给予适当处理,会严重威胁着产妇的生命健康,处理产后出血需要遵循先无创后有创,先简单后复杂的原理[1]。

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产后出血产妇45例,选择导尿管或者避孕套灌注生理盐水填塞进子宫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降低子宫切除的几率,满足年轻的女性对生育的要求,在手术后加强护理,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发生。

详细情况如下文介绍。

资料与方法2011年1月~2012年1月收治产后出血患者45例,年龄22~45岁,平均31.5岁;孕龄范围34~42周,平均39.1周;初产妇29例,再产妇16例;有引产史或人工流产史19例,胎膜破裂6例,27例产程异常,4例胎盘牵制,2例妊娠高血压,5例多胎妊娠;剖宫产7例,阴道分娩38例。

产后出血量600~1600ml。

将45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性,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使用常规的方法,选择纱条进行宫腔填塞进行止血。

观察组选择导尿管或者额避孕套自制水囊,填塞进宫腔内,后注入生理盐水250~400ml左右,使水囊膨胀。

达到快速止血的目的。

统计学处理: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产后出血的防治体会

产后出血的防治体会

产后 出血是产 科常见的症状 ,常为产褥感染的诱 因,
3 护理 防治体 会
大量失血导致休克更可危及产妇的生命,还可因垂体缺血 坏死并发席汉氏综合症,严重影响妇女健康。因此积极预 防及治疗产后出血是产科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下面就 我院4例产后出血病人的防治体会做一下介绍。 0
1 临床 资料
31加强 孕 产妇 管理 ,做 好 孕期 保健 ,定期 产前 检 .
查,凡有异常情况及时纠正。如孕期合并贫血、肝病 、 高血压 、血液病等要及时诊治,改善一般情况。并且在
产前 一定 要做 凝血 功能检 查 ( 尤其 是 死胎 ),如 异常 则 静滴6 氨基 乙酸 ,输新鲜 血等 。
本组 4例为20 年 1 0 04 月至20年 1月住 院分娩患者 。 09 2
薄弱,妊高症 、妊娠合并贫血常使子宫壁水肿 ,子宫肌 肉发育差 ,均可导致宫缩乏力。 2 - 2胎盘因素也是产后出血 的重要 原因,共8 占 例
2 %。较 多见 的是 未能 正 确处 理第 三产 程 ,在 胎盘 尚未 0 剥 离时 ,过 度揉捏 子 宫壁 或牵拉 脐带 等 ,致使 胎 盘剥离 不 全 。也可 由于 粗暴 按摩 子宫 及膀胱 过度 充盈 等 ,使子 宫 内 口形成 狭 窄环而 使胎 盘嵌 顿 。多次施 行人 流术 后 易 产 生宫 内膜炎 引起胎 盘粘连 。 2 软 产 道 损 伤 也 较 多 见 ,共 6 占1%。 如 巨 大 . 3 例 5 儿 、产 力好 产程 进展 过快 ,往 往在 胎儿未 娩 出时 软产道 就有撕裂 ,或 由于胎 头娩 出一刹那 未保 护会 阴所 引起 。
21从本病例的病因分布统计情况来看 ,产后出血 . 最多见的原因是 “ 宫缩乏力” ,共 29例占7%。如产 6

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体会

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体会

难治性产后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对于难治性的产后出血采用子宫的动脉栓塞手术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和护理体会。

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5例发生难治性的产后大出血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的出血量平均达到2100毫升,通过对患者采用动脉造影对出血动脉进行明确后,然后进行插管,经过导管将明胶海绵颗粒注入形成栓塞,同时对患者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和术后病情的观察等。

结果全部患者在经过进行子宫的动脉栓塞术治疗之后患者的阴道停止出血,且没有发生并发症。

结论对患者的产后出血采用动脉栓塞术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同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术后护理并严密观察病情,是该种治疗取得成功的关键【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治疗;难治性产后出血;护理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19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28-01在妇产科分娩中,发生产后出血是一种较为紧急的情况,特别对于难治性的产后出血,给孕产妇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控制出血是治疗的关键,也是挽救患者的最直接途径。

本文介绍采用子宫的动脉栓塞术进行治疗产后出血,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发生难治性的产后大出血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患者年龄在23岁至3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9岁。

14例患者为剖宫产后出血,11例患者则是经阴道分娩后大出血。

出血量均大于1700毫升,平均为2100毫升。

其中有7例为胎盘植入,有7例为胎盘粘连,有4例患者发生宫缩乏力,有7例为胎盘残留。

另外,患者在接受栓塞治疗之前采用缩宫剂进行治疗,经过完善的检查和治疗后均不能有效控制患者的出血状况,经询问患者要求保留子宫。

12方法本组25例患者全部采用的是“经导管对双侧的子宫动脉进行栓塞”,首先对患者进行局部麻醉,并穿刺患者的右侧股动脉,将50的导管分别插入患者的两侧髂内动脉,进行选择性的动脉造影,然后通过造影确定患者的出血部位,最终使用明胶海绵颗粒的栓塞对两侧的子宫动脉或者是髂内动脉进行栓塞[1],栓塞形成后要复查造影情况,观察栓塞是否达标,确定栓塞彻底后拔导管,并压迫穿刺的部位20分钟后,包扎并加压穿刺点。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2例治疗体会

剖宫产术后晚期产后出血42例治疗体会
11 1 7 5
术 , 出物病 理检查 示蜕 膜残 留 6例 , 刮 子 宫 内膜炎 、 死组织 6例 , 坏 血凝 块及 破碎
内膜 组 织 2例 。2 例 B超 提 示 子 宫 切 口 5
染 因素者术前应用抗生素 , 一般 于术 中断 脐 时常规给与抗生素静滴 , 术时可选择 手 腹膜外剖官 产 , 以免腹 腔感 染 , 或术 中用 甲硝唑 20 l冲洗 官 腔 , 0m 可取 得 良好 效 果 。④合理选择切 口 : 根据胎儿先露高 应 低合理选择切 口位置 , 一般宜在子宫体与
过 长 , 免 多 次 阴 道 及 肛 门 检 查 。③ 有 感 避
留、 腔 炎 症 、 神 因 素 。 强 调 根 据 患 者 盆 精 情 况 予 以个 体 化 治 疗 , 可获 得 较 好 疗 效 。
关键词 剖 宫 产 晚 期 产 后 出血 子 宫 切 口感 染
d i 1 . 9 9 j i n 1 0 —6 4 . 0 2 o:0 36 /.s . 07 s 1x 21.
例 (67 ) 6. % 。来 院 时 血 常 规 检 查 血 红 蛋 白 6 8 L 平 均 7 . g L 中性 粒 细 胞 0— 5 , 62/ ,
4 40 6 00河 南 信 阳 市 中 心 医 院 妇产 科
摘 要 目的 : 讨 剖 宫 产 术后 晚 期 产后 探
意 。③疑子宫切 口感 染 、 裂开 者 , 若一 般
1 4例 B超 提 示 宫 腔 内有 强 回声 , 诊 刮 行
下段切 口较低或裂伤较低 , 炎症 面积较大 ,
应行全子宫切除术, 以防术后宫颈残端愈合
不 良而再次发生致命 l大出血 。 生 晚期产后出血是严重的产科并发症 , 在治疗剖宫产晚期产后 出血 4 2例后 体会 如下 : ①严格掌 握剖宫 产指 征 , 避免 社 应 会 因素所致 的无 指征 剖宫产 。② 对试 产 病 例严密观 察产程 , 早判 断 , 尽 防止产 程

产后出血临床治疗的体会

产后出血临床治疗的体会

产后出血临床治疗的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08年6月分娩的6570例产妇中,69例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防治措施。

结果: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占69.56 %,胎盘因素占23.19%,软产道损伤占5.80%,凝血功能障碍占1.45%。

高危因素:不良孕产史占68.84 %,贫血占23.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占13.35%,子宫张力过大(巨大儿、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占12.33%,产程异常占6.55%,精神因素占23.22%。

结论:产后出血的防治措施:加强产前保健,加强产时监护,减少子宫收缩乏力的发生率;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提高产科人员基本技能及急救技能,努力抢救和保护孕产妇的生命。

【关键词】产后出血;高危因素;防治措施产科出血占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而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期并发症,目前仍是我国孕产妇主要死亡原因[1]。

故如何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积极抢救产后出血孕产妇的生命,是产科领域面临的主要课题,是产科工作者的责任所在。

笔者对本院2007.1~2008.6 我院产科分娩的6570 例产妇中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产后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及积极有效地抢救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2007年1月~2008年6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6570例,发生产后出血69例,年龄最大36岁,最小23岁,平均年龄27岁。

阴道分娩4140 例,产后出血45 例,占65 %。

剖宫产2430 例,产后出血24 例,占35 %。

1.2 方法:产后出血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500ml;产后2h失血量≥400ml者为产后出血,与国际公认的标准一致[2]。

出血量的计算方法: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待羊水流尽后直接放置积血盘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计量。

产后予臀部置尿垫,用称重法计量出血情况。

称重法采用的是上海恺乐卫生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复康尿垫,它带有计量器,可以直接称重计量。

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体会

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体会

产后出血的临床救治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及救治措施。

方法补充血容量,吸氧,尽可能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提高血压。

胎盘娩出前出血,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U。

胎盘嵌顿及残留者用手取出;粘连者,用手剥离,必要时行刮宫术;植入者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抡救中强调无菌技术,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积极纠正贫血。

出血停止后,留产房观察室至少2 h,注意血压,脉搏及宫缩情况。

在离产房前应再次检查血压、脉搏及子宫收缩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经治疗出血均得到控制,无一例死亡。

结论加强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积极治疗血液系统疾病及各种妊娠合并症,加强产前监护。

胎盘娩出后应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术后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裂伤或血肿,如有应及时缝合;产后2 h仍应在产房严密观察, 减少产后出血。

【关键词】产后出血;相关因素;救治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失血量超过500 ml。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并发症,是导致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严重威胁孕产妇的生命安全。

现将我院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发生的产后出血情况回顾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我科从2006年2月至2009年12月共分娩2105例,发生产后出血60例(其中41例剖宫产)。

60例中产后24 h内出血量在400~1 000 ml者41例,1000~1500 ml者15例,>1 500 ml者4例。

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因宫缩乏力43例;胎盘滞留所致出血10例;软产道损伤5例;妊娠合并征及凝血功能障碍2例。

1.2 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胎儿娩出后收集和测定24 h失血量。

根据称重法、容积法、面积法、目测法,>500 ml诊断为产后出血,超过1000 ml为产后大出血。

2 治疗及结果补充血容量,吸氧,尽可能不使用血管收缩药物提高血压。

胎盘娩出前出血,立即肌注缩宫素10u。

胎盘嵌顿及残留者用手取出;粘连者,用手剥离,必要时行刮宫术;植入者立即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后出血治疗体会
中图分类号: r714.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6-0303-03
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且严重的并发症,是危及孕产妇生命安全,造成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居我国孕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

发生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率更高。

因此,产后出血是当前围生医学和产科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本文回顾性分析了产后出血169例的临床资料,以探讨其高危因素,为制订相应合理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北镇市人民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2月住院分娩 7875例,产后出血 169例,发生率 2.15%,发生产后出血的病例中,年龄18~39岁,其中初产妇 98例,经产妇 71例。

出血量最多 3900 ml,最少 500 ml。

1.2诊断标准
胎儿娩出后 24 h内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 500 ml者。

1.3 测量方法
产后24 h内出血量测定均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

阴道分娩的产妇,于胎儿娩出后,将积血盘置于产妇臀下,收集产后2 h内出血
量,送返病房后,以棉垫和无纺布垫于产妇臀下,测量24 h内阴道出血量。

剖宫产产妇,术中切开宫壁后破膜,吸净羊水后更换负压瓶收集术中失血,术后挤出阴道内积血,返回病房后,以棉垫和无纺布垫于产妇臀下,测量24 h内出血量。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169例产后出血均抢救成功,其中子宫切除3例。

2.1产后出血量
出血量500~1000 ml者119例,占70.4%;1000~2000 ml者32例,占18.9%;>2000 ml者18例,占10.7%。

2.2分娩方式
对产后出血的影响对产后出血的影响注:两组比较,p<0.01
2.3产后出血构成比
169例产后出血中,宫缩乏力145例,占85.80%;胎盘因素13例,占7.69%;软产道损伤10例,占5.92%;子宫内翻1例,占0.59%,宫缩乏力仍为第一因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145例。

2.4治疗方法
169例产后出血均经补液、促宫缩、止血、抗感染治疗,其中137例经药物治疗痊愈,14例行清宫术,10例行阴道宫颈裂伤缝合术,5例行宫腔填塞纱条,3例行全子宫切除术。

3 讨论
3.1产后出血的原因
分析以上资料可见宫缩乏力仍是产后出血的首要原因,与文献报道相符。

产后宫缩乏力多为产程中宫缩乏力的延续。

产妇精神过度紧张,难产,产程延长,体力衰竭,临产后使用镇静剂过多或麻醉过深、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引起的子宫过度扩张,妊高症引起的子宫肌缺血水肿,其他妊娠合并症如糖尿病、子宫肌瘤、贫血等均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

凡是胎儿娩出后10 min,胎盘未出,阴道流血多应考虑胎盘因素,软产道裂伤及凝血功能障碍也是产后出血不容忽视的原因。

3.2分娩方式与产后出血
本研究剖宫产与阴道产产后出血率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考虑阴道产经过正规宫缩,利于产后子宫复旧,减少宫缩乏力的发生。

近年来,剖宫产率不断提高,与以下因素有关:剖宫产技术的进步使之成为处理高危妊娠的常用手段;困难的助产技术的废弃;孕产妇自身的不正确认识。

而剖宫产产后出血与手术时间长,对软产道损伤大有直接关系,故预防产后出血,还须严格把握手术指征,提高手术技术,尽量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3.3产后出血的处理
产后出血一旦发生,首先安慰产妇不要紧张害怕,使之保持安静,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及时补充血容量。

在防治休克的同时,积极寻找病因止血。

如为宫缩乏力,可行子宫按摩或应用宫缩剂,以促进
子宫收缩。

若无效,可行宫腔填塞纱条,必要时开腹行子宫动脉上行支或髂内动脉结扎术。

上述方法仍无效,应果断切除子宫以挽救产妇生命。

如为胎盘因素,应在严密消毒下手术取胎盘或行刮宫术。

如为软产道裂伤,应快速准确地予以缝合。

如为凝血功能障碍,应根据不同病因酌情输注血小板、凝血因子、新鲜血并做好其他抢救准备。

3.4产后出血的预防
预防产后出血首先要做好计划生育,避免生育过多,或多次人工流产、刮宫。

预防产后出血须从孕期做起,加强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并处理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者,应提前住院待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使产后出血控制在未发生之时。

产时密切观察产程,注意饮食和休息,避免产妇过分疲劳,预防滞产发生;第二产程注意保护会阴,教会孕妇如何用力,胎儿娩出后即静注缩宫素或口服米索前列醇可减少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发生,另外助产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各种助产器械。

正确处理第三产程,胎盘未剥离前,避免牵拉脐带或按摩子宫,对有多次宫腔操作史者,要注意胎盘粘连的发生,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其完整性及软产道有无损伤,及时清宫或修补。

产妇分娩结束后,应严密观察 2 h再送回病房。

产后 24 h内,应嘱产妇注意出血情况,可间断按摩子宫,及时排尿,以免尿潴留而影响子宫收缩。

总之,医师要加强健康教育,重视产前检查,大力宣传顺产的优
越性,对每一个产妇要预测其是否会发生产后出血,认真观察和处理产程,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产后2 h需留产房严密观察,产后24 h内仍不可放松警惕,及早发现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失血性休克,再处理就比较被动了。

参考文献
[1] 顾伯铭.产后出血的诊断与防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 (4):196.
[2] 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24.
[3] 周赞华,黄丽丽,金卓杏.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5,17(3):9.
[4] mason ba.postpartum hemorrhage and arterial embolization[j].curropin obstet gynecol,1998,10:475.[5] 赵瑜.剖宫产与产科质量关系的探讨及其对策[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5,19(1):51.
[6] 俞艳锦.产后出血的预防和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3032~3033.[7] 郭启英.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治疗对策[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6,5 (10):157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