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可编辑修改word版)

填写要求:在建设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安装工程、混凝土试件留置、防水工程施工等施工过程和隐蔽工程隐蔽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单位见证下拍摄不少于一张照片留存于施工技术资料中。

照片说明中应标明如下内容:拍摄地点、工程部位、对应的检验批以及其他应说明的内容。

照片可以为形成纸质形式后粘贴,也可以以数字格式插入后打印。

本表在基本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计表样。

本表参照 DB11/T695-2009 标准(表 A8-2)编制,填写要求如下:

参建单位——按公章名称填写;

姓名——工程资料中涉及质量管理、检查签字的所有人员;

职务——按在该工程项目部内的职务填写;

资格证书编号——对有注册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填写注册证书编号;对有上岗培训(考核)要求的人员,应填写岗位证书编号;

工作职责和内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XX 专业技术负责人、XX 专业质检员、XX 专业工长(班长),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

检测工作负责人……等;

签署的工程资料范围——在某一专业范围内签署的资料种类,如:XX 专业检验批、XX 专业分项(工序)工程、XX 专业分部(部位)工程、功能性试验和验收文件等和所对应的编号。

填写要求:

1、根据京建发[2010]111 号文件的规定,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在验收前,

还需由施工单位技术质量部门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报送监理单位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并签字。

重要的分项工程主要有:钢筋工程、防水工程……等

重要的分部工程主要有:场站工程中的地基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关键设备安装工程等;

主要的功能性试验;埋地承压管道(干线)安装、埋地金属管道防腐,……

等。

2、如无分包单位,则分包单位致总包单位的申请不必填写。

3、本表在基本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计表样。

本表一式二份,施工单位工程质量管理部门、项目部各一份。

填写要求:“章”可以为质量管理部门的章,也可以为公章。本表在基本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计表样。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主要内容: 按阶段划分: (一)决策阶段的质量管理 此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在广泛搜集资料、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分析、比较,决定项目的可行性和最佳方案。 (二)施工前的质量管理 施工前的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是: 1、对施工队伍的资质进行重新的审查,包括各个分包商的资质的审查。如果发现施工单位与投标时的情况不符,必须采取有效措施予以纠正。 2、对所有的合同和技术文件、报告进行详细的审阅。如图纸是否完备,有无错漏空缺,各个设计文件之间有无矛盾之处,技术标准是否齐全等等。应该重点审查的技术文件除合同以外,主要包括: (1)审核有关单位的技术资质证明文件; (2)审核开工报告,并经现场核实; (3)审核施工方案、施工组织设计和技术措施; (4)审核有关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检验报告; (5)审核反映工序质量的统计资料; (6)审核设计变更、图纸修改和技术核定书; (7)审核有关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 (8)审核有关应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的技术鉴定书; (9)审核有关工序交接检查,分项、分部工程质量检查报告; (10)审核并签署现场有关技术签证、文件等。 3、配备检测实验手段、设备和仪器,审查合同中关于检验的方法、标准、次数和取样的规定。 4、审阅进度计划和施工方案。 5、对施工中将要采取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审核,核查鉴定书和实验报告。 6、对材料和工程设备的采购进行检查,检查采购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 7、协助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8、对工地各方面负责人和主要的施工机械进行进一步的审核。 9、做好设计技术交底,明确工程各个部分的质量要求。 10、准备好简历、质量管理表格。 11、准备好担保和保险工作。 12、签发动员预付款支付证书。 13、全面检查开工条件。 (三)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 1、工序质量控制,包括施工操作质量和施工技术管理质量。 (1)确定工程质量控制的流程; (2)主动控制工序活动条件,主要指影响工序质量的因素; (3)及时检查工序质量,提出对后续工作的要求和措施; (4)设置工序质量的控制点。 2、设置质量控制点,对技术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的某个工序或环节,设置技术和监理的重点,重点控制操作人员、材料、设备、施工工艺等;针对质量通病或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工序,提前制定有效的措施,重点控制;对于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也需要特别引起重视。 3、工程质量的预控 4、质量检查,包括操作者的自检,班组内互检,各个工序之间的交接检查;施工员的检查和质检员的巡视检查;监理和政府质检部门的检查。具体包括: (1)装饰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的质量检查,并检查相应的合格证、质量保证书和实验报告; (2)分项工程施工前的预检; (3)施工操作质量检查,隐蔽工程的质量检查; (4)分项分部工程的质检验收; (5)单位工程的质检验收; (6)成品保护质量检查。 5、成品保护 (1)合理安排施工顺序,避免破坏已有产品; (2)采用适当的保护措施;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要点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 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常用的统计分析表有以下几种,供参考。1. 不良项目调查表 某合成树脂成型工序使用的不良项目调查表如下。每当发生某种不良时,工人就可在相应的栏目里画上一个调查符号,这样,下班时哪些不良项目发生了多少,立即可知。 2. 零件尺寸频数分布表 此表与不良项目调查表属同一类型。第二栏为零件尺寸的分组,第四栏的“ ”与不良项目调查表中的“正”是相同的符号。工人每加工完一个零件,经检测后,将所得零件尺寸在第二栏“组距”中找到相应的尺寸组,然后再在第四栏中记录符号,待到下班或完工时,再统计第五栏。这样的图既直观、又明确、有助于掌握零件尺寸的分布情况。 3. 汽车油漆缺陷统计表 该表的特点是直观,而且将每个缺陷的部位表示出来了。 4. 不良原因调查表

要分清不良的发生原因,可接设备、操作者、时间等标志进行分层调查,填写不良原因调查表。下表为调查了甲、乙两位工人5天生产塑料勺不良原因的调查表。 5. 不合格品分类统计分析表 下表为某工序同时生产三种规格的轴承,按不良项目分别统计。表的右侧和下边的合计栏均画作虚线,表示可根据需要取舍。需要注意的是“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作为总目,下面还细分若干细目,这是表格设计的一种技巧,与此对应,下边合计栏也应合理设计。 6. 措施计划表 措施计划表,又称对策表。在制订一个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后,所有对策编制成计划表的形式。下表为某照相机厂生产一种自拍照相机,为了解决自拍质量问题,针对所分析的原因,制订的改进措施计划表。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其形式如下图。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座标,一个横座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左边的纵座标表示频数(件数金额等,右边的纵座标表示频率(以百分比表示,有时,为了方便,也可把两个纵座标都画在左边。横座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个因素,按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曲线表示各影响因素大小的累计百分数,这条曲线称帕累托曲线。通常把累计百分数分为三类:0~80%为A 类,是累计百分数在80%的因素,显然它是主要因素。累计百分数80~90%的为B 类,是次要因素;累计百分数在90~100%的为C 类,这一区间的因素是一般因素。 作排列图需注意: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和方法(TOM)

TQM 全面质量管理的常用七种工具方法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统计分析表法和措施计划表法 质量管理讲究科学性,一切凭数据说话。因此对生产过程中的原始质量数据的统计分析十分重要,为此必须根据本班组,本岗位的工作特点设计出相应的表格。常用的统计分析表有以下几种,供参考。 1.不良项目调查表 某合成树脂成型工序使用的不良项目调查表如下。每当发生某种不良时,工人就可在相应的栏目里画上一个调查符号,这样,下班时哪些不良项目发生了多少,立即可知。 2.零件尺寸频数分布表 此表与不良项目调查表属同一类型。第二栏为零件尺寸的分组,第四栏的“ ”与不良项目调查表中的“正”是相同的符号。工人每加工完一个零件,经检测后,将所得零件尺寸在第二栏“组距”中找到相应的尺寸组,然后再在第四栏中记录符号,待到下班或完工时,再统计第五栏。这样的图既直观、又明确、有助于掌握零件尺寸的分布情况。 3.汽车油漆缺陷统计表 该表的特点是直观,而且将每个缺陷的部位表示出来了 4.不良原因调查表要分清不良的发生原因,可接设备、操作者、时间等标志进行分层调查,填写不良原因调查表。 下表为调查了甲、乙两位工人5天生产塑料勺不良原因的调查表。 5.不合格品分类统计分析表 下表为某工序同时生产三种规格的轴承,按不良项目分别统计。表的右侧和下边的合计栏均画作虚线,表示可根据需要取舍。需要注意的是“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作为总目,下面还细分若干细目,这是表格设计的一种技巧,与此对应,下边合计栏也应合理设计。 6. 措施计划表措施计划表,又称对策表。在制订一个具体的改进措施计划后,所有对策编制成计划表的形式。 为了解决自拍质量问题,针对所分下表为某照相机厂生产一种自拍照相机,析的 原因,制订的改进措施计划表。 、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排列图中有两个纵座标,一个横座标,几个直方形和一条曲线。左边的纵座标表示频数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文献综述 摘要: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是围绕建筑施工项日质量方面进行的指挥、 协调、控制等一系列活动。本文围绕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对其特点、过程等展开了分析,并就当前问题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 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The Problems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in Bidding Manage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Abstract: Dividing the bidding document into technical bidding and commercial bidding and scoring them respectively, then evaluating and awarding the bidding according to soma principles and the fixed procedures and it m ay be the promising solution to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bidding.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 bidding; procedure。 正文 1、建筑施工项目质量管理及其特点 一般地,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需要的,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技术规范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的特征综合。就建筑施工项目质量

而言,其特点主要有: 1.1. 使用性 所谓使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能够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规格、尺寸、保温、隔热、隔音、耐酸、耐碱、耐腐蚀等;结构性能,如地基基础牢固程度、结构的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等;使用功能,如民用住宅要能满足居住的需要,工业厂房要能满足生产的需要等。 1.2. 安全性 所谓安全性,就是指建筑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安全以及保证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一般地,工程的结构安全度、抗震、防火、耐火、放腐能力以及抗核污染、抗爆炸波等能力,是否能够达到特定的要求,都是安全性的重要标志。 1.3. 经济性 所谓经济性,就是指建筑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内的成木和消耗的全部费用。 1.4. 可靠性 主要指工程在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条件下完成功能的能力。一般地,工程不仅要求在竣工验收时要达到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保证具有使用价值。 1.5. 环境适应性

(完整版)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

填写要求:在建设工程主体结构施工过程中,对钢筋安装工程、混凝土试件留置、防水工程施工等施工过程和隐蔽工程隐蔽验收时,施工单位必须在监理单位见证下拍摄不少于一张照片留存于施工技术资料中。

照片说明中应标明如下内容:拍摄地点、工程部位、对应的检验批以及其他应说明的内容。照片可以为形成纸质形式后粘贴,也可以以数字格式插入后打印。 本表在基本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计表样。

工程项目质量管理人员名册 复核意见:此名册内容,经核对与实际相符。

本表参照DB11/T695-2009 标准(表A8-2 )编制,填写要求如下:参建单位——按公章名称填写; 姓名——工程资料中涉及质量管理、检查签字的所有人员;职务——按在该工程项目部内的职务填写;资格证书编号——对有注册要求的执业人员,应填写注册证书编号;对有上岗培训(考核)要求的人 员,应填写岗位证书编号; 工作职责和内容——在质量管理工作中所承担的责任,如: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XX专业技术负责人、XX专业质检员、XX 专业工长(班长),总监、总监代表、专业监理工程师、监理员,检 测工作负责人??等; 签署的工程资料范围——在某一专业范围内签署的资料种类,如:XX 专业检验批、XX专业分项(工序)工程、XX 专业分部(部位)工程、功能性试验和验收文件等和所对应的编号。

填写要求: 1、根据京建发[2010]111 号文件的规定,对重要的分项、分部工程以及单位(子单位)工程在验收前,还需由施工 单位技术质量部门人员进行现场检查,合格后方可报送监理单位组织进行检查、验收并签字。 重要的分项工程主要有:钢筋工程、防水工程??等重要的分部工程主要有:场站工程中的地基工程、基础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关键设备安装工程等;主要的功能性试验;埋地承压管道(干线)安装、埋地金属管道防腐, 等。 2、如无分包单位,则分包单位致总包单位的申请不必填写。 3、本表在基本内容符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自行设计表样。

全面质量管理(TQM) 2015.12.7

全面质量管理(TQM) 全面质量管理是以产品质量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严密高效的质量体系,以提供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全部活动。 产品质量 特点 科学严密高效 用处 满足用户需要的产品 管理核心 全面质量管理,即TQM(Total Quality Management)就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在全面质量管理中,质量这个概念和全部管理目标的实现有关。 特点 全面性:是指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 全员性:是指全面质量管理要依靠全体职工。 预防性:是指全面质量管理应具有高度的预防性。 服务性:主要表现在企业以自己的产品或劳务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用户服务。 科学性:质量管理必须科学化,必须更加自觉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管理方法。 缺点 宣传、培训、管理成本较高。 意义

全面质量管理 * 提高产品质量 * 改善产品设计 * 加速生产流程 * 鼓舞员工的士气和增强质量意识 * 改进产品售后服务 * 提高市场的接受程度 * 降低经营质量成本 * 减少经营亏损 * 降低现场维修成本 * 减少责任事故 内涵:是以质量管理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者、员工、供方、合作伙伴或社会等相关方受益而使组织达到长期成功的一种管理途径。 范围 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与其他概念的基本差别在于,它强调为了取得真正的经济效益,管理必须始于识别顾客的质量要求,终于顾客对他手中的产品感到满意。全面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指导人、机器、信息的协调活动。 两大支柱

“TQC”全面质量管理的十四种择选工具

(每种方法按以下内容阐述) 名称: 特点: 应用范围:安全习惯性违章统计,安全事故,质量事故,质量通病发生率。。。 应用案例:举一个实际的简单的例子,表述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要制作成PPT,画出图,教人怎么应用,别人使用时往上面填数据即可。 1、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称主次因素分析法、帕累托(Pareto)图法,它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图表方法。 1897年意大利经济学家柏拉图(1848---1923)分析社会经济结构,发现80%的财富掌握在20%的人手里,后被称“柏拉图法则”。 1907年美国经济学家劳伦兹使用累积分配曲线描绘了柏拉图法则,被称为“劳伦兹曲线”。 1930年美国品管泰斗朱兰博士将劳伦兹曲线应用到品质管理上。 20世纪60年代,日本品管大师石川馨在推行自己发明的QCC品管圈时使用了排列图法,从而成为品管七大手法。 排列图是根据“关键的少数和次要的多数”的原理而制做的。也就是将影响产品质量的众多影响因素按其对质量影响程度的大小,用直方图形顺序排列,从而找出主要因素。其结构是由两个纵坐标和一个横坐标,若干个直方形和一条折线构成。左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频数(出现次数或金额等),右侧纵坐标表示不合格品出现的累计频率(如百分比表示),横坐标表示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按影响大小顺序排列,直方形高度表示相应的因素的影响程度(即出现频率为多少),折线表示累计频率(也称帕累托曲线)。通常累计百分比将影响因素分为三类:占0%~80%为A类因素,也就是主要因素;80%~90%为B类因素,是次要因素;90%~100%为C类因素,即一般因素。由于A类因素占存在问题的80%,此类因素解决了,质量问题大部分就得到了解决。 2、因果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是通过因果图表现出来,因果图又称特性要因图、鱼刺图或石川图,它是1953年在日本川琦制铁公司,由质量管理专家石川馨最早使用的,是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案例题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案例题

————————————————————————————————作者:————————————————————————————————日期:

案例一: 某国家机关新建一办公楼,建筑面50000m2,通过招投标手续,确定了由某建筑公司进行施工,并及时签署了施工合同。双方签订施工合同后,该建筑公司又进行了劳务招标,最终确定江苏某劳务公司为中标单位,并与其签订了劳务分包合同,在合同中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该工程由本市某监理单位实施监理任务。该建筑公司为了承揽该项施工任务,采取了低报价策略而获得中标,在施工中,为了降低成本,施工单位采用了一个小砖厂的价格便宜的砖,在砖进场前未向管理单位申报。在施工过程中,屋面带挂板大挑檐悬挑部分根部突然断裂。建设单位未按规定办理工程质量监督手续。经事故调查、原因分析,发现造成该质量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施工队伍素质差,致使受力钢筋反向,构件厚度控制不严而导致事故发生。 问题: 1.该建筑公司对砖的选择和进场的做法是否正确? 如果不正确,施工单位应如何做? 2.施工单位的现场质量检查的内容有哪些? 3.施工单位为了降低成本,对材料的选择应如何去做才能保证其质量? 4.对该起质量事故该市监理公司是否应承担责任?原因是什么? 5.政府对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职能是什么?

案例二: 某监理单位与业主签订了某钢筋混凝土结构商住楼工程项目施工阶段 的监理合同,专业监理工程师例行在现场巡视检查、旁站实施监理工作。在监理过程中,发现以下一些问题。 1.某层钢筋混凝土墙体,由于绑扎钢筋困难,无法施工,施工单位未通报监理工程师就把墙体钢筋门洞移动了位置。 2.某层一钢筋混凝土柱,钢筋绑扎已检查、签证,模板经过预检验收,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及时发现模板涨模。 3.某层钢筋混凝土墙体,钢筋绑扎后未经检查验收,即擅自合模封闭,正准备浇筑混凝土。 4.某段供气地下管道工程,管道铺设完毕后,施工单位通知监理工程师进行检查,但在合同规定时间内,监理工程师未能到现场检查,又未通知施工单位延期检查。施工单位即行将管沟回填覆盖了将近一半。监理工程师发现后认为该隐蔽工程未经检查认可即行覆盖,质量无保证。5.施工单位把地下室内防水工程分包给一专业防水施工单位施工,该分包单位未经资质验证认可.即进场施工,并已进行了200m2的防水工程。 6.某层钢筋骨架正在进行焊接中,监理工程师检查发现有2人未经技术资质审查认可。 7.某楼层一户住房房间钢门框经检查符合设计要求,日后检查发现门销已经焊接,门窗已经安装,门扇反向,经检查施工符合设计图纸要求。[问题] 以上各项问题监理工程师应如何分别处理

(质量管理)五种全面质量管理工具

五种全面质量管理工具 解决日常业务问题的质量管理实用技巧。 随着质量运动的迅速铺开,许多人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自己的企业内实施质量管理。可是,他们经常失望地发现,他们很难知道哪种质量工具和技术最适合哪些具体场合。 下面介绍几种质量工具及如何运用它们解决日常业务问题。每种工具的讨论都包括下列内容:何时用、何时不用、培训、能达到何目的、注意事项和使用程序。 鱼缸会议 这是一种组织会议的方式。不同的群体本着合作的精神,一起分享各自的观点和信息。因此,让销售部门与客户服务部、或高层管理人员与管理顾问碰头,这种做法一定管用。 何时用:鱼缸会议使某些群体与顾客、供应商和经理等其它与之利益攸关的群体加强沟通。 何时不用:如果用这种方法不能明确地分清各群体的职责,就不宜使用。 培训:会议召集人需要接受培训。 能达到何目的:迅速增进了解、扫除误解。 注意事项:这类会议影响巨大。可能会暴露实情,使内情人和旁观者感到受威胁,因此需要精心组织。 使用程序:把与会者安排成内外两圈。内圈人员会上比较活跃,外圈人员则从旁观察、倾听,必要时提供信息。会议结束时推荐改进方案,取得外圈人员的赞同。 横向思维 这是一种为老问题寻找新解决方案的工具。 何时用:由于老方法、旧思路不再管用或已经不够好,需要寻找新方法、新思路时使用。 何时不用:种种制约使这种全新的思维方式无法发挥作用时不要用。 培训:建议读Edward de Bono(爱德华)写的Lateral Thinking for Management(管理中的横向思维)一书(1982年企鹅出版社出版)。 能达到何目标:开创新思路,激发创意,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案。 注意事项:需要传统的逻辑思维加以支持。爱德华建议,只有10%的解决问题过程采用横向思维。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摘要

摘要 在现代社会,质量问题已经成为越来越重大的战略问题。建筑工程项目是一项量大面广的社会系统工程,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是贯穿于项目实施的全过程,只有确保工程质量达到了有关验收标准,才能杜绝“豆腐渣” 工程的出现,才能保证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安全,才能为企业赢得声誉。同样工程质量管理的水平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与竞争能力,也能反映企业的精神文明建设的状况。项目管理是有关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的应用,用以管理以项目为导向的活动,来满足和超过客户的期望要求。项目管理是一套原则和惯例,它用以有效管理以项目为导向的工作。为实现创新的管理。所以,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以阳平关镇子龙新区建筑工程项目为例,介绍了项目质量管理的基本理论,并对质量控制的一般过程进行了分析。关键词:建筑项目;施工;项目质量管理 Abstract In modern society, the quality issue has become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strategic problem.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a common social systems engineering, its pros and cons has a direct impact on the quality of national economic construction. The quality control of Construction project is throughout the whole process of project implementation. Only to ensure the project quality to reach the relevant acceptance criteria, can the emergences of jerry-built projects be prevented, and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s property and the reputations of the enterprises be ensured. Similarly, the level of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does not only affect the economic interests and competitiveness of the enterprises, but also reflect spiritual civilization building of them. Project management is the application of knowledge, skills, tools and technology, and is used to manage project-oriented activities to meet and exceed customers’ expectations and demands. Project management is a set of principles and routines for the effective management of its project-oriented work. Therefor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Based on YangPingGuanZhen ZiLong district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jects for example,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basic theory of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and the general process of quality control are analyzed . Keywords: Construction projects; construction;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常用工具有哪些?华丰认证在这里总结了以下工具: 1、检查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2、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制作排列图的步骤:收集数据、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进行计算、作排列图。 3、因果图法 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4、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

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据按照不同的目的加以分类,把性质相同,在同一生产条件下收集的数据归在一起。这样,可使数据反映的事实更明显、更突出,便于找出问题,对症下药。 5、直方图法 直方图(Histogram)是频数直方图的简称。它是用一系列宽度相等、高度不等的长方形表示数据的图。长方形的宽度表示数据范围的间隔,长方形的高度表示在给定间隔内的数据数。 6、控制图法 控制图法是以控制图的形式,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常用的质量控制统计方法。它能直接监视生产过程中的过程质量动态,具有稳定生产,保证质量、积极预防的作用。控制图在实践中,根据质量数据通常可分为两大类七种: 计量型数据的控制图 Xbar-R图(均值-极差图) Xbar-S图(均值-标准差图) X-MR图(单值-移动极差图) X-R控制图(中位数图) 计数型数据的控制图 P图(不合格品率图) np图(不合格品数图) c图(不合格数图) u图(单位产品不合格数图)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办法

建筑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办法 1 目的 为规范三通建筑工程公司各职能公司、总部(室)的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行为,明确技术质量管理责任,促进三通建筑工程公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特制定本办法。 2 适用范围 本办法是规范各职能公司、总部(室)工程技术质量工作行为的基本依据,适用于三通建筑工程公司各职能公司、总部(室)及工程各参建单位的技术质量管理工作。 3 体系构成 3.1建立以三通建筑工程公司和各职能公司、总部(室)及其所属各部室为主线的多级技术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领导、各职能公司、总部(室)质量职责。第一级:建立以三通建筑工程公司、各职能公司、总部(室)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技术质量管理委员会;第二级:三通建筑工程公司技术质量总部;第三级:各职能公司、总部(室)根据各自的特点,建立相应的技术质量管理组织机构。 3.2工作界面划分 3.2.1三通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为公司质量工作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负责公司全面技术质量管理领导工作。 3.2.2技术质量总部负责三通建筑工程公司日常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要加强各质量责任主体对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各职能公司、总部(室)配合技术质量总部做好质量管理工作。 3.2.3各职能公司、总部(室)经理为其所负责工作范围内的质量管理责任人,负责本部门工程技术质量管理工作,并配合技术质量总部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 4 管理职责 4.1总经理职责 4.1.1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基本建设程序,在建设工程全过程贯彻执行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制度、招标投标制度、工程监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工程质量监督制度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等各项制度。 4.1.2批准公司的技术质量管理制度和公司的质量管理目标,决策质量管理重大事项。 4.2 副总经理职责

(TQM全面质量管理)TQM和基本品管工具

TQM和基本品管工具 全面品质管理(TQM)强调不断改进,减少变异。实行品管的机构须要使用品管工具及技巧。开始时,可先使用如品管7大工具等( 即对项单.矩形图.图表.柏拉图分析不法.因果图.散布图及控制图)较明易的方法,直至完全掌握此等技巧时,才尝试其他工具。品管工具及技巧的种类繁多,深浅各异,较为人熟悉及被广泛应用的包括: ★基准测试 ★稽查表 ★部门目标分析(DPA) ★实验设计 ★失效模式及效应分析(FMEA) ★故障树分析(FTA) ★流程图 ★防止错误 ★监察维护 ★品质管理成本 ★品质功能调配(QFD) ★统计制程控制(SPC) ★品质控制7大工具 七大[新]品质控制工具是:关连图. 关系图.系统图/树形图.矩阵图.矩阵资料分析.制程决策程式图及箭线图。在改善品质的过程中,不同的品管工具和技巧各有作用,其中包括: ★能力评估 ★收集数据 ★找出问题 ★寻找并解决问题的根源 ★辨清关系 ★执行 ★量度进度 ★监察维护 ★计划 ★描述数据 ★筛选问题 ★组织意念 ★概括数据 ★了解问题 任何一种工具或技巧皆有其局限,因此,寄望它能自动解决问题是十分危险的。使用时,应先制订周详的计划,避免将注意力偏重于某一方面。要达致最佳效果,应同时使用不同的工具及技巧,并配合公司的业务性质。此等工具或技巧不应以[一成不变]的态度视之,应用的方法及对结果的理解均为成功的关键。总而言之,任何一种工具或技巧能否发挥作用,必须视乎使用者的方法而定。 ◎稽核表(checklist) 稽核表对员工可发挥提示的作用。它突出了事情最重要的部分,确保有关的步骤获得遵从。稽核表可用于审核产品及系统,在确保品质方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稽核表的种类每繁多,格式及内容变化多端,但一般均以是/否格式为基础。 制作稽核表的主要步骤如下:

质量管理七种工具.doc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blueski推荐[2005-7-11] 出处:来自网上 作者:不详 ?新七种工具的产生 日本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 这七种新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于1972年组织一些专家运用运筹学或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后于1979年正式提出用于质量管理的。这新七种工具的提出不是对“老七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和丰富。 一般说来,“老七种工具”的特点是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而“新七种工具”则基本是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因此,“新七种工具”有助于管理人员整理问题、展开方针目标和安排时间进度。整理问题,可以用关联图法和KJ法;展开方针目标,可用系统图法、矩阵图法和矩阵数据分析法;安排时间进度,可用PDPC法和箭条图法。 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学者、公司经理提出“要转向思考性的TQC”。而思考性的TQC则要求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要注意进行多元评价。

(2) 不要满足于“防止再发生”,而要注意树立“一开始就不能失败”的观念。 (3) 要注意因地制宜地趋向于“良好状态”。 (4) 要注意突出重点。 (5) 要注意按系统的概念开展活动。 (6) 要积极促“变”,进行革新。 (7) 要具备预见性,进行预测。 由此,对于质量管理的方法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 (1) 要有利于整理语言资料或情报。 (2) 要有利于引导思考。 (3) 要有助于充实计划的内容。 (4) 要有助于促进协同动作。 (5) 要有助于克服对实施项目的疏漏。 (6) 要有利于情报和思想的交流。 (7) 要便于通俗易懂地描述质量管理的活动过程。 “新七种工具”就是在这样的要求下逐渐形成的。 二、“新七种工具”内容 (一)关联图法 关联图法,是指用连线图来表示事物相互关系的一种方法。它也叫关系图法。如图1所示,图中各种因素A、B、C、D、E、F、G之间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其中因

2015年质量管理小组质量目标、职责、分工、人员名单、工作计划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质量管理小组工作制度 1.对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效率,定期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针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有效指导,对于复杂问题及时与上级领导部门进行协调、讨论,找出解决的办法。 2.及时根据医院总体护理工作发展情况,调整和修订护理质量标准。 3.每月召集一次质量管理小组例会,特殊情况可临时召开会议,分析护理工作质量情况,寻找护理质量缺陷及薄弱环节,提出改进意见和采取防范措施。 4.质量管理小组成员,负责护理工作质量信息的收集和反馈,不断总结经验,持续改进工作。 感染性疾病科质量管理目标 1.病区管理合格率≥95% 2.科室每月护理质量考评分值≥900分 3.手卫生执行率≥70% 4.一人一带一巾执行率100% 5.查对制度落实合格率100% 6.医疗垃圾管理合格率≥95% 7.急救物品完好率100% 8.医源性交叉感染的发生率为0 9.护理不良事件发生上报率100% 10.物资采购月计划占实际支领计划符合率≥80%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 感染性疾病科质量管理小组人员名单 姓名学历职称职务 贾红光硕士主管护师护士长 运大为本科主管护师无 李雪琴本科主管护师无 感染性疾病科质量管理小组职责及分工 贾红光:负责病房管理,抢救物品及药品,各项护理技术操作落实。 运大为:负责抢救仪器设备性能,消毒隔离制度的落实。 杨阳:负责各种记录本填写,治疗室管理,病房及三室卫生。 职责: 1.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室质控方案。 2.定期对科室护理工作质量进行检查、指导,强化护理人员护理质量意识。 3.严格按照全院《护理质量安全管理与持续改进方案》,结合科室实际,制定相应各项工作流程。 4.按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标准每周对本科室护理质量进行考评一次,并做好记录,把存在问题通知责任人及时进行整改,同时护理质量管理小组评价改进情况。 5.每月对科室的各项目标完成情况进行汇总评价、进行根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对改进情况进行评价,并上报护理部。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的7大工具

全面质量管理需要的7大工具 所谓全面质量管理常用七种工具,就是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活动中,用于收集和分析质量数据,分析和确定质量问题,控制和改进质量水平的常用七种方法。这些方法不仅科学,而且实用,作为班组长应该首先学习和掌握它们,并带领工人应用到生产实际中。 一、检查表 检查表又称调查表,统计分析表等。检查表是QC七大手法中最简单也是使用得最多的手法。但或许正因为其简单而不受重视,所以检查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少。 使用检查表的目的: 系统地收集资料、积累信息、确认事实并可对数据进行粗略的整理和分析。也就是确认有与没有或者该做的是否完成(检查是否有遗漏)。 二、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是找出影响产品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有效方法。 制作排列图的步骤: 1、收集数据,即在一定时期里收集有关产品质量问题的数据。如,可收集1个月或3个月或半年等时期里的废品或不合格品的数据。 2、进行分层,列成数据表,即将收集到的数据资料,按不同的问题进行分层处理,每一层也可称为一个项目;然后统计一下各类问题(或每一项目)反复出现的次数(即频数);按频数的大小次序,从大到小依次列成数据表,作为计算和作图时的基本依据。 3、进行计算,即根据第(3)栏的数据,相应地计算出每类问题在总问题中的百分比,计入第(4)栏,然后计算出累计百分数,计入第(5)栏。 4、作排列图。即根据上表数据进行作图。需要注意的是累计百分率应标在每一项目的右侧,然后从原点开始,点与点之间以直线连接,从而作出帕累托曲线。 三、因果图法 因果图又叫特性要因图或鱼骨图。按其形状,有人又叫它为树枝图或鱼刺图。它是寻找质量问题产生原因的一种有效工具。 画因果分析图的注意事项: 1、影响产品质量的大原因,通常从五个大方面去分析,即人、机器、原材料、加工方法和工作环境。每个大原因再具体化成若干个中原因,中原因再具体化为小原因,越细越好,直到可以采取措施为止。 2、讨论时要充分发挥技术民主,集思广益。别人发言时,不准打断,不开展争论。各种意见都要记录下来。 四、分层法 分层法又叫分类,是分析影响质量(或其他问题)原因的方法。我们知道,如果把很多性质不同的原因搅在一起,那是很难理出头绪来的。其办法是把收集来的数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质量管理新七种工具 新七种工具的产生 日本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通常将层别法、柏拉图、特性要因图、查检表、直方图、控制图和散布图称为“老七种工具”,而将关联图、KJ法、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以及箭条图统称为“新七种工具”。 这七种新工具是日本科学技术联盟于1972年组织一些专家运用运筹学或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现场实践后于1979年正式提出用于质量管理的。 这新七种工具的提出不是对“老七种工具”的替代而是对它的补充和丰富。 一般说来,“老七种工具”的特点是强调用数据说话,重视对制造过程的质量控制; 而“新七种工具”则基本是整理、分析语言文字资料(非数据)的方法,着重用来解决全面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的P(计划)阶段的有关问题。因此,“新七种工具” 有助于管理人员整理问题、展开方针目标和安排时间进度。整理问题,可以用关联图法和KJ法;展开方针目标,可用系统图法、矩阵图法和矩阵数据分析法;安排时间进度,可用PDPC法和箭条图法。 70年代以来,特别是1973年“石油危机”后,日本一些质量管理专家学者、公司经理提出“要转向思考性的TQC”。而思考性的TQC则要求在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 要注意进行多元评价。 (2) 不要满足于“防止再发生”,而要注意树立“一开始就不能失败”的观念。 (3) 要注意因地制宜地趋向于“良好状态”。 (4) 要注意突出重点。 (5) 要注意按系统的概念开展活动。 (6) 要积极促“变”,进行革新。 (7) 要具备预见性,进行预测。 由此,对于质量管理的方法也提出了以下几点新的要求: (1) 要有利于整理语言资料或情报。 (2) 要有利于引导思考。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16-06-12T11:25:12.7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6年4期作者:赖晓东 [导读]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企业关注的焦点。 惠州仲恺高新区惠环街道办事处建设管理所广东惠州 516000 摘要:在建设工程项目中,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文章结合实例,对建设项目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可为类似的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从而为建设高质量的工程项目奠定基础。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控制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项目数量日益增加,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是企业关注的焦点,因为,工程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企业的经济利益,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建设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就越来越突出了,我们必须树立质量第一意识,对工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详尽分析,对工程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进行多方面研究,掌握控制方法,从而严格保证工程质量。基于此,笔者通过多年的工作实践经验,结合工程项目实例,就建设工程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控制措施进行了研究。 1 工程概况 某综合楼建筑结构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高度为40米。屋面防水采用APP防水卷材,墙体材料采用空心砖,外墙0—3.00米以下采用370mm厚承重空心砖砌筑,3米以上采用300mm厚粉煤灰空心砖外贴60mm厚挤塑板,内墙采用200mm厚粉煤灰空心砖砌块,阳台处外墙采用100mm厚粉煤灰空心砖砌块。外窗及封闭阳台均为塑钢窗,桩基部分采用螺旋钻孔压灌混凝土。 2 综合楼项目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 施工人员存在的问题 (1)在综合楼工程项目中,存在着一个问题就是管理人员学历普遍不高,特别是项目经理及其他主要管理人员的学历都不高,且缺少提高学历的再教育机会和缺乏系统的培训教育,这直接导致工程质量管理的执行能力弱,采用粗放式管理。因此他们一般都是凭借工作经验来开展项目管理,有一些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管理经验相对来说还比较缺乏。 (2)综合楼工程项目中的施工人员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员工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接受过高等教育或专业教育的人员比较少,部分员工即使有过高等教育或职业教育的经历,也存在技能水平和高等学历不相符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员工施工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相当匮乏,导致项目质量意识淡薄。施工过程中负责实际操作的工人技术等级比较低,负责操作的高级技工更是少之又少,导致工人在从事技术水平要求较高的高、精、尖工程时不能胜任。谙习熟练技术的工人也非常少,造成施工延缓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还会对工程质量带来负面影响。新材料、新设备的使用以及新机械的推广速度缓慢,存在一定的困难,这是由于工人的素质不高,接受能力差造成的。 2.2 施工材料存在的问题 (1)在施工过程中,所购材料不符合预先设计以及业主的要求,不符合工程质量标准要求。 (2)材料进场时没有按照要求进行检验,导致工程施工过程中采用不合格材料进行施工,直接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 2.3 施工机械存在的问题 (1)有些机械设备使用率很低,甚至有些处于闲置状态,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对于施工企业而言,只有根据预先制定的施工进度和具体工作量情况来安排机械设备,并通过合理分工,使机械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提高机械设备的规模效益,提高工作效率。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器械闲置,施工工人的劳动强度却明显过大的现象。 (2)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机械设备选用不合理,机械性能不好,还有一些机械设备相当陈旧,甚至已经该报废的机械还服役在工程第一线。这就造成机械性能下降得极其显著,就连正常施工的需要都不能很好地满足,进而对施工质量和进度带来了不良的影响。 2.4 施工方法存在的问题 为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并提高施工的进度,施工过程中,必须要加强研究和运用新的施工方法和工艺。在综合楼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项目质量管理问题并不是仅仅关于一些复杂的技术工程,在一些很普通甚至看起来很简单的项目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也不少。通常,项目经理和各级负责人员对一些相对重要的工程会非常重视,因而会想尽一切办法来竭尽全力保障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进度。但对于一些隐蔽工程尤其是一些工程质量细节问题却并未重视,造成一些工艺和技术比较简单的问题却很难解决。从该项目施工进展情况来看,并不是一些技术水平要求高的工程,反而是一些隐蔽工程,容易出现质量的通病。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质量管理人员对于这些技术水平要求低的部分项目工程未加以充分的重视,疏于管理反而带来的质量问题却居高不下。并且施工企业不愿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在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上也处于非常缓慢的状态,因而让那些很普通又很容易解决的质量通病始终难以得到彻底地根治,长期以来使业主和社会的利益蒙受了极大的损害。在工程施工中建设单位要与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共同建立质量控制体系,以确保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加强对各分项工程中技术要求较低的部分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工程质量控制计划,对每一道工序都要做到施工前预控、施工中监控;对每一个工程产品还要进行严格的保护管控;各分部分项工程均实行“三检”制度,施工班组要对上道工序的质量进行检查,发现有质量问题时,班组长应即时向工长进行汇报,并做好书面记录;同意接收上道工序应在“三检”表上进行签字确认;施工班组长在本班组工作完成后应由班组长进行自检,并填写“三检表”由专业工长转交下道工序施工班组;隐蔽工程施工应在自行质量检查完成后,由专业工长填写隐蔽工程记录,交业主,监理,设计等部门进行复核,经复核签字认可后方可进行隐蔽工程施工。 2.5 监理单位存在的问题 监理企业的职责原本应当概括为“三控、二管、一协调”。但是在目前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体制原因和机制不配套原因,使原本监理单位的职责多被拆解,该做的没做够,该给的没给到,不该的却担着。监理的三控(即投资、进度、质量管理)职能多被大大弱化,绝大多数监理单位仅仅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工程建设中的监理工程师也就是质量检验员。导致投资和进度控制疏于管理,大大影响了整个工程的建设。监理是作为公正的第三方,依据监理合同和工程建设承包合同进行监理,不是承包商的质检员。这个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