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合集下载

中国工艺美术史之漆器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之漆器工艺

中国工艺美术史之漆器工艺引言中国工艺美术之漆器工艺,是中国传统工艺中的一大瑰宝。

作为一种古老而复杂的工艺,漆器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发展历程,并且一直被视为珍贵的艺术品。

本文将介绍中国漆器工艺的起源、发展以及其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

起源与发展中国的漆器工艺可以追溯到距今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根据考古发掘的文物证据,最早的漆器出现在中国河南省的良人山遗址。

这些漆器是由植物胶涂覆的木制器具,显示出远古人类对于利用天然物质进行装饰和保护的早期尝试。

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工艺逐渐发展,并在商代、周代时期达到巅峰。

在商代,漆器主要是用于祭祀和宴饮。

然而,在周代,漆器的制作技术得到了进一步改进和创新。

漆器不仅在形式上更加精美,还增加了图案和装饰的种类。

到了秦汉时期,漆器工艺进一步发展。

秦汉时期的漆器以其细腻的图案和精湛的制作工艺而闻名。

特别是在汉朝的宫廷中,漆器成为了显贵地位的象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漆器工艺逐渐衰落,在唐宋时期到明清时期,漆器虽然发展缓慢,但仍保持了自己的独特魅力。

制作过程制作漆器的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主要步骤:1.原料准备:漆器的原料主要来自于漆树的树脂。

在制作漆器之前,首先需要将漆树的树脂收集起来,并进行加工和处理,以获得适合制作漆器的漆液。

2.基材制备:漆器的基材一般采用木材,如柳木或木骨,以及一些硬质材料,如铜或瓷器。

这些基材需要经过加工和雕刻,以便于之后的涂漆和装饰。

3.漆液涂覆:在基材准备完成后,将漆液涂抹在基材表面。

这个过程需要技巧和经验,以确保漆液均匀、平滑地覆盖整个表面。

4.装饰与雕刻:通过在漆液表面绘制图案或进行雕刻,为漆器增加装饰效果。

这一步骤需要高超的技艺和对漆液性质的深入了解。

5.涂层与抛光:在漆器的装饰完成后,需要进行涂层和抛光的过程,以增加光泽和保护漆器表面。

6.修整与包装:最后,进行一些修整和雕刻细节的调整,并将漆器装箱包装,以保护其完整性。

中国文化中的重要性中国漆器工艺作为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中国古代漆器研究述评

中国古代漆器研究述评
器 的研 究 ,进 行 了 综述 和 简评 。 [ 关键 词]古代漆器 ;战国秦汉 ;研 究现 状
[ 中图分 类 号] 5 7 J 2 [ 献 标 识码 ] 文 A [ 章编 号 ] 0 8 9 7 (0 9 5 0 7 一0 文 1 0 - 6 5 2 0 )0 - 0 I 5
著名艺 术史家贡布里希 ( r s H. G mb ih Ent o r ) c
中国古 代漆 器研 究述 评
王海 燕 ( 上海大学 艺术研究院 , 上海 2 4 4 ) 0 4 0
[ 摘 要]随着 2 0世 纪初 中国考古 学的发展 ,中国漆 器艺 术资料 的整理 与研 究工 作也 开始起步 。本文从 中国古 代早期 文献记 载 、战 国之 前漆 器 、战 国秦汉 漆 器、秦 汉 以后 漆器 四个方 面对 中国 古代 漆器 的研 究 ,尤其 是对 漆器 发 展 的盛期一 一 秦 汉 漆
古开而是侧重于对漆器的艺术或知识性的介绍真依据统计资料来看战国秦汉漆器的分布除西正对漆器进行深入的综合研究著作很少王仲殊和藏青海宁夏海南吉林黑龙江天津上74780洪石相对来说对漆器作了综合性的研究沈福72海基本上没有漆器出土外其他各省自治区直文的中国漆艺美术史通篇按照历史发展的阶段把历次出土地漆器作了顺序排列对历代技法作了丹纳主张的种族环境时代加上格罗塞美学唯南京了说明但只是对每个历史阶段漆器的发展状况进物主义的经济因素外希尔恩yhirn在艺术艺3179起源中所举的大批实用的和集体的动机要优先考术行概述
早期 漆 器的 出 土逐 渐 增 多 ,对 于 漆 器 的 关 注 和研 究 亦开始 出现新的景 象 。从 2 o世 纪 4 0年 代初梅原 末治 的 《 那汉 代纪 年 铭 漆 器 图说 ) ,国 内外 学 者 已 支 )始 经展 开 了对 其 数十 年 的积 极 研 究 。 目前 已能 勾 勒 出 中 国古 代 漆 器 艺术 发 展 的 基 本 轮 廓 。同 时 国 外 已 有 不 少 学 者 将 中 国 早 期 的 漆 器 艺 术 与 商 周 青 铜 艺 术 相媲 美 ,2甚至 做 专题 研 究 ,如 西雅 图艺 术博 物馆 倪 l 明昆先生 ( c e Kn g t Miha l i h )的博 士论文就是 以楚

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简史

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简史

中国古代髹漆工艺简史
中国古代的髹漆工艺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在那个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使用天然漆对木器进行涂饰。

随着时间的推移,髹漆工艺不断发展,至商代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漆器,如黑漆、朱漆等。

新石器时代至商周时期:早期的漆器主要是日常生活用具如碗、盘、杯等,以木胎为主,经过刮灰、上漆、打磨等工序制作而成。

在河南安阳殷墟遗址出土的大量商代漆器证明了当时髹漆工艺已相当成熟。

春秋战国时期:这一阶段的髹漆工艺有了显著进步,不仅漆器种类增多,装饰手法也更加丰富,包括镶嵌金银铜、螺钿、象牙等珍贵材料,并发展出雕漆、彩绘等技艺,纹饰精美复杂。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六国后,髹漆工艺进一步推广普及,漆器制作技术达到新的高峰。

汉代漆器艺术成就突出,出现了脱胎漆器和夹纻胎漆器等新型工艺,图案设计既有写实风格也有浪漫主义色彩,同时开始使用戗金、描金等技法。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随着佛教文化的兴盛,这一时期的髹漆工艺广泛应用于佛像制作及宗教器具,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文房四宝类漆器,其装饰艺术日益精致细腻,表现出更高的审美追求。

明清两朝:明清时期是中国髹漆工艺发展的鼎盛期,此时的漆艺家们创造了众多名贵且独特的品种,如雕漆中的剔红、剔犀、款彩等;镶嵌类的百宝嵌;以及磨显出立体感的填漆等工艺。

此外,扬州、福州等地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漆器产业。

总的来说,中国古代的髹漆工艺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新石器时代的简单涂饰到明清时期的华丽精美,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工匠的智慧和努力。

这些工艺的演进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中国传统漆艺文化艺术研究

中国传统漆艺文化艺术研究

中国传统漆艺文化艺术研究漆艺,一种古老而神秘的艺术形式,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钟爱。

它集结了中华民族的智慧、才华与审美,成为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将对中国传统漆艺文化艺术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价值、创新之处,并探讨其未来发展方向。

漆艺,即以漆为媒介的艺术形式。

早在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已开始制造和使用漆器。

历经夏、商、周等朝代的不断发展,漆器逐渐成为皇家贵族的象征,漆艺文化也逐渐形成。

进入汉代,漆器制作更趋成熟,技艺精湛,装饰优美,成为国内外广为的工艺品。

漆艺文化艺术的价值和意义不可小觑。

漆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新石器时代至今,漆艺文化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发展紧密相连,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漆艺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

漆器的造型、图案、色彩都体现了古人的智慧和审美情趣,成为当代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

漆艺还具有经济价值。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审美水平的提高,漆器价格不断攀升,为投资者提供了新的选择。

漆艺文化艺术的创新之处在于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审美观念相结合。

现代漆器制作不仅继承了古代的制漆技艺,还融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如化学漆、合成漆等的应用,使漆器制作更加便捷、丰富。

在审美方面,现代漆艺家不断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风格,将抽象、构成等现代艺术观念融入传统漆艺,创作出符合现代人审美的漆器作品。

中国传统漆艺文化艺术作为一种独特的美学符号,既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又展示了现代人的审美追求。

漆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现代艺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对美的追求不断提高,漆艺文化艺术将会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为世界艺术宝库增添更多珍品。

中国传统漆艺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魅力,它以华丽的图案、瑰丽的色彩和精湛的技艺为人们所称赞。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审美观念的提高,中国传统漆艺在现代家具设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焕发出新的生机。

漆器的介绍

漆器的介绍

漆器的介绍漆器是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凝聚了无数匠人的智慧和心血。

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精湛的制作工艺,成为世界文化遗产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漆器的制作工艺源远流长,经历了无数代匠人的不断探索和创新。

它的原材料主要是漆树的树液,经过采集、加工和调制,再结合木材、金属、石材等辅助材料,经过多道工序,完成一件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漆器的制作工艺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首先是准备材料,其中漆树的树液是重要的原料之一,需要在特定的季节和环境下采集。

其次是制作器型,根据设计师的构思和要求,将木材或其他材料制作成所需的器型。

然后是上底漆,通过多次涂刷、砂磨等工序,使器型表面光滑平整。

接着是绘画和雕刻,漆器上的图案和纹饰是匠人的创作之精华,无论是山水、花鸟还是人物,都需要经过精心的构图和绘制。

最后是上面漆和打磨,通过多次涂刷漆液和打磨,使漆器表面呈现出光亮如镜的效果。

漆器不仅具有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性。

它耐磨、耐酸碱、耐高温,能够长期保存和使用。

同时,漆器还具有一定的抗菌性能,能够保护食品和其他物品的卫生安全。

因此,在古代,漆器被广泛应用于生活用品、礼品和宗教仪式等方面。

漆器的种类繁多,有漆盘、漆碗、漆盒、漆杯等,每一件漆器都是匠人精心打造的艺术品。

漆器的图案和纹饰多种多样,有的以山水为主题,有的以花鸟为主题,还有的以人物为主题,每一件漆器都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漆器的制作工艺需要匠人们细心、耐心和热爱,每一道工序都需要经过严格的把控和精湛的技艺。

在这个工艺中,匠人们不断追求完美和创新,使漆器的艺术价值得以传承和发展。

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的代表之一,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精美和独特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成为了研究和收藏的热门对象。

通过欣赏和研究漆器,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起珍惜和保护漆器这一瑰宝,将其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中国传统工艺的美丽。

楚国漆器特征

楚国漆器特征

楚国漆器特征楚国漆器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特征而闻名于世。

本文将从材料、工艺和装饰三个方面介绍楚国漆器的特点。

一、材料楚国漆器主要使用的是漆作为基础材料。

楚国地处湖南、湖北一带,这里气候湿润,适合漆树的生长,因此楚国漆器的原材料十分丰富。

漆树的树皮中含有丰富的漆汁,经过加工和提取,可以制成漆器所需的漆料。

漆料具有良好的附着性和耐久性,使得楚国漆器具有独特的质感和光泽。

二、工艺楚国漆器制作工艺复杂,需要经过多个工序。

首先,漆料需要进行净化和炼制,以去除杂质和增加漆料的粘度。

然后,漆料被涂抹在木制或竹制的器具上,进行底漆的施工。

接下来,进行彩绘和雕刻等装饰工艺,以增加器具的美观度。

最后,进行多道研磨和抛光工序,使漆器表面平滑光亮。

整个制作过程需要耐心和细致的手工操作,体现了楚国人民对艺术的追求和工匠精神。

三、装饰楚国漆器的装饰形式多样,既有简约的线条和几何图案,又有繁复的人物和动物纹饰。

其中,最为常见的装饰元素是云纹、凤纹和龙纹。

云纹象征祥瑞和吉祥,凤纹象征美好和幸福,龙纹象征权力和尊贵。

这些纹饰不仅体现了楚国人民的审美观念,也传达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此外,楚国漆器还常常使用贝壳、玛瑙等宝石镶嵌,增添了器具的华丽和珍贵感。

楚国漆器以其独特的材料、精湛的工艺和华丽的装饰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

它不仅是日常生活用具,更是艺术品和文化符号。

楚国漆器的特点与其他地区的漆器有所不同,体现了楚文化的独特魅力。

如今,虽然楚国漆器已经不再作为日常用具使用,但其独特的艺术价值仍然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我们应该珍视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楚国漆器的光芒继续闪耀下去。

中国古代漆器

中国古代漆器

三国两晋南北朝
关键词:佛教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长期的战乱和瓷器
的迅速发展,漆器的发展受到巨大冲击,没了之前
的辉煌。
与漆器整体衰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夹苎胎的
大放异彩。
佛教广泛兴起之后,人们有时需要抬着佛象游
街以招睐信徒,集资建庙。这就要求佛像得既高大
又轻便,泥质、石雕、铜铸显然都不太符合要求,
于是夹苎胎脱颖而出。
此外,工艺方面的创新主要包括以黑漆作地, 剔去花纹轮廓内的漆地,填入彩漆或油色的款 彩;在螺钿工艺的基础上,加入宝石、象牙、 珊瑚、玉石等珍贵材料的百宝嵌;和填漆与戗 金工艺结合的雕填。
黑漆百宝嵌婴戏图立柜 明
明红 万漆 历雕
填 戗 金 琴 桌
另一项在当时非常流行的工艺——识文描金(用稠漆画出高于平面的花纹再描金),也被人们 看作从日本引入的新工艺。前面提到过,描金法从战国起源,唐朝时传入日本,到了明朝却要 向日本学习,清朝甚至称这种工艺为“洋漆”。所以,明清时期的漆器,虽然看似繁荣,实际 上却已经开始进入衰落期。
中国古代漆器
虽然漆器被欧洲人叫做“Japan”,但它千 真万确起源于中国。
8000年前,新石器时代的原始人们惊 奇地发现,用漆树上割取的天然汁液(生 漆,古人叫大漆)涂在木制器物表面,就 能带给它们一层经久不朽的保护膜。
漆器,就此诞生了。
浙江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漆弓,距今已有8000年历史,是目前发 现的世界上最早的漆器。
防腐,是漆器诞生的最初原因。但渐渐的,人们变得不满足了,琢磨 着在保证耐用的同时,是不是能让器物变得更好看、更美观呢?
这种想法一旦有了就再也停不下来,接下来的几千年里,中国人 基本上都在为实现这个目的探索。一不小心就研究出了几十种工艺, 把漆器从单纯的工艺变成了一门艺术、一种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漆器文化漆器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源远流长,绵延至今已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

它不仅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也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一次传承。

本文将以漆器的起源与发展、工艺特点以及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漆器的起源与发展漆器源自中国远古时代的母系氏族社会里的石器时代早期。

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远古人类就已使用种植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带的漆树树液来粘合陶器、石器以及木器等物品。

这是漆器发展的最早形态。

在商代,漆器逐渐从纯粘合漆器转变为漆底漆附加的多彩漆器。

殷墟的青铜器上发现的各类漆底漆附的漆器,揭示了漆附技法的初级应用。

至战国晚期,漆器制作已经开始带有一定程度的装饰性与艺术性。

而随着秦朝的统一,漆器的制作工艺亦得到提升。

汉代漆器则呈现出丰富的内容与精致的表现,充满了乡土情怀及艺术表达。

二、漆器的工艺特点1. 漆料的准备:漆器的基础材料即为漆料,主要由漆树树液制成。

漆次分地漆、木漆、骨漆,需经过挂漆、染色、烘烤等多个环节才能得到纯净的漆液。

2. 漆器的制作工艺:漆器的制作工艺可主要分为泥胎、底漆、彩绘等环节。

制作精细的漆器需要经过数十道工序,涵盖了挂漆、下胶皮、塗底色、修底、彩绘等多个环节。

3. 艺术装饰的表达:漆器装饰主要采用雕刻、彩绘等方式,常配以琺瑯、瓦砾等瑰丽的材料。

通过精雕细琢的工艺,漆器能将图案、人物、动植物等元素真实地表现出来。

三、漆器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漆器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一种,自古以来就承载着丰富的象征与象征意义。

它既是实用工艺品,也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与勤劳的结晶。

首先,漆器体现了中华文化中的审美标准。

漆器常采用典雅而大胆的图案,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吉祥寓意,如神话、传说和历史故事等等。

漆器的制作过程体现了对细节和装饰的精心考究,体现了中国人民追求美的审美追求。

其次,漆器也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研究对象。

漆器上的雕刻、彩绘常常代表着当时社会的风貌和表达社会生活的记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卷第3期 2012年9月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I 0F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V01.12№.3 

Sep.2012 

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白毓,李娟 (商丘师范学院现代艺术学院,河南商丘476000) 

摘 要:漆器艺术作为中国工艺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走过了近七千年的漫长历程,留下了大量集实 用和美观于一体的手工艺品.从中国古代漆器艺术的功能、装饰和情感角度出发,阐述分析了漆器艺 术的产生和发展,并就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审美取向等对漆器艺术发展的影响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漆;人造物;中国古代漆器艺术;功能;装饰;情感 中图分类号:J 5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3550(2012)03—0017—04 

On 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 BA ,LI Juan (Institute of Modern Art,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Shangqiu,Henan 476000,China) 

Abstract:As an important component of Chinese industrial arts,lacquer ware art has a history of ahnost 7000 years and produced a lot of handicraft which combines practical value and beauty. From the function,decoration and emotion of 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this paper de— scribes and analyzes how lacquer ware art emerged and developed,and the influence of life style, productivity level and aesthetic orientation on development of lacquer ware art. Key words:lacquer;artificiality;Chinese ancient lacquer ware art;function;decoration;emotion 

自人类诞生起,就一直存在着人造物的活动.人 造物活动忠实地记录了人类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 发展过程,反映了各地区、各阶段人类的生活方式、生 产力水平及审美取向的发展和演变.漆器艺术是人造 物活动的重要成果之一,历经数千年而不衰.它通过 器物的实用性及其型、色、饰的展示,表达了人类淳 朴、自然的愿望和热爱生活的本质.最早的漆器可追 溯到距今六七千年前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朱漆碗, 这说明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已认识了漆的性能并 用以调色,以及制器. 1 漆之用 “备物致用,立成器以为天下利”(《周易・系辞 收稿日期:2012一O4—22 作者简介:白毓,女,河南南阳人,硕士,助教 E—mail:baiyu0522@126.corn 上》).人造物或设计,无论是物质的各种器用,还是非 物质的图形符号,都出于一定需要,为一定目的服务. 备物致用,以利天下的设计观和造物观,从有意识地 开始设计和造物起,就已成为设计者和造物者所秉持 的基本信念和准则_1]. 1.1漆的性能之用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并使用天然漆的国家. 漆产自漆树,从漆树上直接采集得到的透明漆液,称 为“生漆”,漆液在潮湿的空气中充分氧化后,表面呈 赭色,干涸后变成褐黑色.生漆附着力很强,一经干 固,粘合即非常牢固,且具有防腐、耐酸、耐碱、耐热、 绝缘等特性.经生漆髹饰过的器物,即使埋在土中甚 至水中,也不易腐蚀.因此古人将生漆涂在木头、竹 篾、皮革或金属等材料做成的胎骨上,以达到上述效 用.此外,生漆制品无毒无臭,色泽越用越亮,是中国 古代餐具、家具制作的重要材料之一. 18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第l2卷 1.2器的功能之用 功能是设计的核心,体现了器物生产的目的和 意义.人们在造物时必须要考虑到器物的实用性和使 用方法,并通过对器物功能的开拓,来满足自身的各 种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在我国古代,使用漆和制作 漆器的初衷首先都出自于实用. 1.2.1 古漆器的胎体 中国古代最常用的漆器胎体 是木胎与夹 胎.木材是制做漆器胎体最常用的材料, 人们通过斫、削、挖、磨等手段来完成木胎的制做.由于 木胎材料在干燥时容易变形开裂,加之厚木胎过重,不 利于制做大型的需要经常移动的漆器.为解决这一问 题,在战国时期发明了夹芝胎漆器.夹芝胎轻巧坚固, 不易变形开裂,进行装饰时亦无太多的局限,因而可获 得较理想的实用性的艺术效果.夹 之法在唐代依然 流行,但较少用于制做器皿,较多用来造像,如武则天 时代,在洛阳造过夹 大佛像,据说高达九百尺,“鼻如 千斛船,中容数十人并坐”(《朝野佥载》卷5)“其小指中 犹容数十人”(《资治通鉴・天册万岁元年》)l2]. 1.2.2 古漆器的种类 中国古代漆器与人们的生 活息息相关,品种繁多,常见的有食器(碗、杯、盘、 觞、豆、鼎、俎、勺、案),家具(床、几、塌、扇把、衣箱、 屏风),乐器(琴、瑟、鼓架),日用品(壶、奁、盒、鉴、 匝、盆、浴盘),以及为逝者引魂守灵的丧葬用具(棺 椁)等. 图1为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彩绘云气 纹双层九子漆奁.此奁分上下2层,下层装9个精巧 图1 彩绘云气纹双层九子漆奁 Fig.1 Double level lacquer dressing case with colored drawing cloud pattern 的小奁,根据其具体功用设计了不同的尺度和器 型,有圆形、椭圆形、马蹄形和矩形,可盛放胭脂、 梳、篦、粉扑等物.这种巧妙的设计不但增加了奁盒 内的置物空间,更方便了物品的归纳. 2 漆之饰 “装饰”是精神生产和意识形态的产物.通过对 物质对象进行装饰,人们将自己的观念和幻想外化 并凝结在这些所谓的“装饰品”上[3],再经由知觉和 表象直接唤起某种肯定或否定的自我认知,从而引 起人们审美上的愉悦与否的情感体验.一般而言, 人造物都具有双重性,主要表现在功能性与审美性 2个方面.漆器作为物质产品,必然首先要满足人们 对功能的需求,同时又具有不同程度的精神方面的 审美性,即通过造型、色彩、纹饰、肌理、材料等来体 现一定时代的审美取向. 中国漆器的装饰工艺大致可分为2类,一类是 用笔描绘,另一类是用刀雕刻.前者相对来说容易一 些,其作品体现出平民化的特征.而后者则要在漆器 上雕刻,这对技艺的要求很高,因而呈现一些贵族化 倾向. 2.1漆器的绘制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认识漆的特性并能将漆 调成各种颜色用作美化装饰之用的国家.彩绘就 是用生漆制成的半透明漆料加入某种特定的颜 料,然后将纹饰描绘于已髹漆的器物上.从彩绘 手法看,有平涂、线描、渲染及堆漆等手法,基本 采用单线勾勒加平涂的方式,以毛笔着色.在有 花纹的漆器中,漆绘占绝大多数,采用这种绘制 方法使得漆器色泽光亮,且不易脱落,是中国出 现最早、应用最广的一种漆器装饰手段. 2.1.1颜色最原始的漆器呈黑色,这是因为生 漆在空气中由半透明灰白色经氧化后呈深棕色, 刷涂层次不断增厚就成为黑色.加入朱砂后,则变 成红色.早期的漆器一直由黑红二色所主宰.《韩 非子・十过》篇中说禹做食器时,“黑漆其外,而朱 画其内”,可见黑红两色流传久远.春秋以后人们 提炼出植物油,调制出黄、绿、紫、赭、蓝、白、金、银 等辅色用于器物描油,但基本色调仍以红黑二色 为主,十分醒目.这类漆器,一般黑地红纹较为常 见(见图2),红地黑纹相对较少. 

图2 Fig.2 战国曾侯乙墓彩绘鸳鸯形盒 Zenghouyi Tomb Colored drawing mandarin duck shape box 

2.1.2纹样早期漆器的纹样受原始社会图腾 崇拜的影响,人们使用纹样作为符号语言来表达 第3期 白毓,等:试析中国古代漆器艺术 自己的追求.如商周时期的漆器纹样受到青铜器 和玉器的影响,多采用兽面纹、蟠螭纹等,纹饰繁 缛.直到汉代,漆器纹样才开始形成自己的风 格——以流畅的曲线为构图主元素,使得器物线 条生动活泼、勾勒交错、气韵生动. 从整体来看,中国古代漆器纹样题材广泛。具 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浪漫的人文想象.常见的纹样 主要有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和云气纹 等.其中,动物纹样主要为虎、豹、鹿、鸟、鸳鸯以及 家畜(如猪、狗、牛、羊、马)等,还有一些人们想象的 怪兽和龙凤纹饰;人物纹样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和 神话传说中的内容,如宴乐、狩猎、烹饪、巫师作法, 以及“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等;植物纹主要有花、 草、树木等;几何纹则以直线、点、弧线圆为主.但这 些纹样很少单独使用,一般只是为其他纹样如云气 纹作陪衬.云气纹是以自然界一些常见的天象为素 材,进行加工提炼的各种装饰符号,包括云雷纹、水 涡纹,等(见图3). 图3汉代漆器上的云雷纹图案 Fig.3 Cloud and thunder pattern on Han lacquer ware 此外,中国古代漆器纹样非常讲究骨骼和构成 的运用,常见的骨骼有“S”形、“同”形和“米”字形, 不论内容多么富有变化,均能求得统一.在构成上 多采用重复、对称、回旋等手法,具有强烈的韵律感 和节奏感. 2.2漆器的雕刻 战国至汉代是中国漆器突飞猛进的时代.在漆 器的第一个繁荣期战国时代,作为新兴的手工业制 品,漆器凭借质地轻便、搬运方便、容易保存等特点 受到人们的喜爱,逐步取代青铜器,成为日常生活 器具的主流.至魏晋时期,随着青瓷烧制技术日臻 成熟,漆器在许多用途上让位于瓷器,这一现象到 唐代更加明显,漆器由Et常生活用品逐渐向陈设工 艺品发展,其制作技法要求也越来越高. 唐代漆器最突出的成就是雕漆的出现,这标志 着人们开始利用漆质本身进行艺术创作.唐以前的 漆器装饰技法都是在器物表面进行描绘或堆叠,而 雕漆则是在漆器表胎上涂数十道甚至上百道漆层, 

一直到所需厚度再雕刻各种花纹 ].由此,漆器装 饰技艺从平面走向立体,装饰手段更加丰富. 按照入漆颜色和雕刻技法,雕漆可分为剔红、 剔黄、剔绿、剔黑、剔彩、堆红、剔犀等多种工艺.这 种需要动刀的漆器制作,在图案完成后还要待漆彻 底干透,然后再进行人工打磨,才能成品,这个过程 非常漫长,所以动刀的漆器成本较高,价格昂贵. 就雕刻工艺而言,早在战国以至到汉代,在漆 器的装饰手法中已见针划、锥刻的身影,宋代以后 动刀的漆器逐渐形成主流.到了元代,雕漆达到登 峰造极的地步(见图4).明代是我国漆工史上又一 次有重大发展和革新的时代,髹饰工艺可谓至此而 大备.到了清代,中国漆器的地位也由此达到一个 巅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