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漆器》教案1

合集下载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9课《中国漆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 五年级下册 第19课《中国漆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小学美术浙人美版五年级下册第19课《中国漆器》省级名师优质课教案比赛获奖教案示范课教案公开课教案
【省级名师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2、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
3、培养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2学情分析
中国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工艺,还有着流传至今的不朽器物和各具特色的漆器产地。

本课展现了古代漆艺师们致力创作出得部分漆器作品。

不同时期的作品承载着当时生活习俗的画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

漆器除了胎体、技法及其造型外,让学生关注的是:为什么漆器能长久保存而不朽?漆,这种有着生命的涂料,不仅能让器物不受虫蛀蚀、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漆器色泽就越通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然而,古典漆器工艺制作日渐衰微的现状让人深感遗憾!是继承者的缺失还是我们社会关注度的降低?通过本文学习,引导学生欣赏各个时代的漆器,感受那厚重而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漆器之美,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难点:感受其厚重而内敛的气质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一、感受漆器,引出课题
课前准备:一件上油漆一件未上油漆(木胎)
1、学生活动,体验手感差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两件神秘的宝贝(讲台布盖好),它们就在两块红布底下,谁想上来摸一摸?。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中国漆器》教学设计

《中国漆器》的教学设计一、题目《中国漆器》二、出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14年11月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第19课。

三、教材分析:1.教材中的前置模块《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它以图文形式着重描述了中国漆器工艺的种类、历代的漆器作品,而《中国漆器》一课,就承接着其丰富的学习内容;2.该册教材出现了:唐代的螺钿[diàn]镶嵌、宋元时期的雕漆、明清时期的描金漆器和脱胎漆器。

在《中国漆器》的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和评述,初步了解这四类漆器工艺;3.该课中,典型的漆器作品,与日常生活用具的联系较为紧密(如碗、勺、鼓、箱、盘)。

但是,在朝代的更替、民族的大融合的影响下,漆器显现出鲜明的中国文化元素,因此,在造型工艺、纹饰设计方面,中国漆器留有历史的烙印,即“存在一定的变化”,教师需要从中提炼中国文化元素,引导学生欣赏不同年代的漆器。

4.《中国漆器》属于“欣赏·评述”课,要求学生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去欣赏,并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一件或多件漆器作品。

可见,在这节课中,学生的学习任务重,因此,教师需要编创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活动,并在互动学习中渗透课内知识。

四、教学目标:1.教师通过编创主题式美术情景剧,让学生乐于学习中国传统漆器;2.教师通过搭设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为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造条件;3.教师通过归纳课内知识,设置情景信息反馈单,让学生从特定的角度去欣赏漆器作品;4.教师通过提炼漆器中的文化元素,使学生对历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有所了解;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生通过演绎美术情景剧,学会从造型、工艺、历史的角度欣赏中国漆器,并完成情景信息反馈单的填写任务。

教学难点:学生在漆器信息交流平台中,比较不同年代漆器的制作工艺、纹饰设计,学会运用简短的语言评述漆器作品。

六、课前准备教师:一本册页《中国漆器鉴宝·卷》;两幅手绘稿(适合纹样、风景画);课件;学生:一个纸袋(6张信息反馈单、4张学习检测单)/组;小记号笔;铅笔;橡皮;浅色硬卡纸;七、教学流程(一)导入:预设美术情景剧的起因播课件(片①:一个红色漆盒。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说课稿-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一、教学内容简介本节课主要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材料以及制作工艺,学生通过欣赏浙江美术出版社的大型中国漆器宣传册,了解不同类型的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

然后再以班级为单位设计出自己的漆器作品。

二、教学目标和要求1. 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文化内涵以及工艺特点;2.掌握漆器的材料、工具和生产流程;3.通过欣赏和设计漆器,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意能力。

2. 教学要求1.能够熟练使用Markdown语法,规范编写漆器设计文本;2.能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设计出符合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的作品;3.能够表达出自己对漆器文化的理解和对漆器制作的热爱与创造力。

三、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教师可以用浙江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漆器》宣传册或网络上收集的漆器图片、展览介绍等让学生欣赏,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历史、文化内涵、工艺特点和各种纹饰的含义。

2. 讲解环节通过讲解漆器的种类、材料、工具、制造工艺和饰面技法等,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流程和装饰手法。

3. 演示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展示漆器制作的步骤、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漆器制作的全过程。

4. 创作环节班级分组,让学生自由发挥,各设计出一个漆器作品,包括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等。

学生可以通过模型制作、绘画、贴纸等手段设计出自己心目中的漆器作品。

5. 展示评价学生在完成作品后,进行展示评价。

班级内同学可以互相欣赏、评价和学习,同时教师也要进行评价和指导,指出学生的创作亮点和不足之处,鼓励同学创新和超越自我。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掌握漆器的历史、材料、制作工艺和纹饰的含义;2.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创新能力,设计出符合漆器特点的作品。

2. 教学难点1.学生对漆器制作的材料、工具、制作工艺和纹饰含义不熟悉;2.学生创作过程中缺乏对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的理解和运用。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浙江美术出版社的大型中国漆器宣传册,让学生接触到了大量的漆器造型、纹饰和装饰工艺。

中国漆器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漆器作为中国传统工艺品之一,在世界文化艺术领域具有独特的地位。

漆器的制作工艺繁复,所用材料极为珍贵,而且具有极高的实用性和装饰性,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此,本文将探讨中国漆器教案,以期在教育中弘扬中华文化精髓,让更多人了解漆器文化的魅力。

一、漆器历史漆器起源于中国,距今已有数千年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漆器一直被视为具有极高艺术价值的工艺品。

在历史上,漆器曾是宫廷、贵族、文人雅士的专属物品,并因此成为了一种标志身份地位的文化符号。

从汉唐时期开始,漆器逐渐进入了寮庙、府第、民居等生活场所,并走向大众,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工艺品。

漆器文化经过千年的沉淀和发展,形成了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漆器的制作工艺漆器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首先需要选择最优质的漆树,采取特殊的方法提取漆汁。

然后,在木制器具表面涂上数十层砂纸涂漆,进行烘烤、磨光等工序。

最后加以彩绘、雕刻等装饰制作,形成漆器的独特外观。

漆器的制作过程需要经过多轮反复磨光和烘烤,才能达到精美的效果。

在漆器制作中,关键步骤十分重要,需要高超的技艺和精湛的工艺才能完成。

三、漆器的种类漆器种类繁多,可以根据用途、形状、样式等多个方面进行分类。

按照用途分,漆器可分为餐具、茶具、医具、文玩等;按照形状分,漆器可分为盆、桶、碗、盘、杯等;按照样式分,漆器又可细分为灵芝、牡丹、莲花、山水、龙凤等众多图案。

每一种漆器都有着不同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样式,使得漆器文化更加丰富多彩。

四、漆器文化的传承中国漆器文化的传承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家居装饰也向着更为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漆器文化逐渐丧失了传统的市场优势,尤其是年轻人对漆器文化的了解和认知程度日益降低。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漆器文化,需要弘扬漆器文化的精华,将其融入教育体系中。

针对漆器文化传承的对策,我国已经开始对漆器技艺进行保护和传承。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中国漆器》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中国漆器》说课稿1

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19 中国漆器》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19 中国漆器》这一课是浙人美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漆器是我国传统的工艺品,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通过欣赏和分析漆器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漆器作品图片,以及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对各种绘画材料和技法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漆器这一特殊的工艺品,他们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了解漆器的特点,激发他们对漆器艺术的兴趣。

同时,五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善于模仿,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漆器的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能够运用漆器的相关知识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分析、实践等环节,学生提高审美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美术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

2.教学难点:漆器制作方法的掌握,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欣赏、讲解、示范、实践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创作。

2.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展示漆器作品,丰富学生的视觉体验;提供漆器制作材料,让学生动手实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多媒体展示漆器作品,引导学生关注漆器的美学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欣赏与分析:学生欣赏教材中的漆器作品,引导学生了解漆器的制作工艺、装饰特点和审美价值。

3.讲解与示范:讲解漆器的制作方法,并进行现场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漆器的制作过程。

4.实践与创新:学生动手实践,制作属于自己的漆器作品。

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发挥创新意识,创作具有个性的作品。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 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中国漆器一、教学目标1.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2.欣赏历代的漆器作品,感受漆器那厚重而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

3.培养对传统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二、教材分析1.教材编写思路。

中国漆器有着悠久的历史、众多的工艺,还有着流传至今的不朽器物和各具特色的漆器产地。

本课展现了古代漆艺师们致力创作出的部分漆器作品。

不同时期的作品承重着当时生活习俗的画卷,承载着中国文化的传承。

漆器除了胎体、技法及其造型外,让学生关注的是:为什么漆器能长久保存而不朽?漆,这种有着生命的涂料,不仅能让器物不受虫蛀蚀,而且放置时间越长,漆器色泽就越通透,散发着迷人的光泽。

然而,古典漆器工艺制作日渐没落的现状让人深感遗憾!是继承者的缺失还是我们社会关注度的降低?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欣赏各个时代的漆器,感受那厚重而内敛的气质和东方式的独特美感,培养学生对传统手工艺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意识。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漆器之美,了解漆器设计的纹样特点和制作工艺。

难点:感受其厚重而内敛的气质。

三、教学课时 1课时四、教学设计课前准备(学生)记号笔、书。

(教师)课件、图片、记号笔50支、纸耳杯50只,便签纸一包。

教学过程1.引入老师带了两个手镯给同学们看一下,漂亮吧!这两只手镯都和这个有关系。

这是什么?出示:漆我们用漆来做什么呢?刷墙,刷桌子,起到什么作用呢?涂上漆可以让物品更耐用,有防腐的作用,有的漆的颜色也很漂亮,涂了之后会更美观。

今天我们用的漆是化学漆。

我们的古人也用漆,他们用的是植物漆,古人发现有种树叫漆树,它在受伤后流出的一种液体,这种液体能保护树干不再腐烂。

于是就利用这个特点,把它涂抹在日常用品外面让物品更耐用!于是漆器就产生了。

出示:漆器定义。

刚才老师带的这两个手镯就是漆器。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中国漆器。

揭题:中国漆器贴字请同学们猜一猜,最早的漆器大概距今多少年呢?7千多年。

演示:在距今7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在河姆渡遗址上出土了一件最古老的漆器的《木胎朱漆碗》。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丨浙美版教学内容本课为五年级下册美术课程中的第19课,主题为“中国漆器”。

课程内容主要围绕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进行讲解。

学生将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中国漆器的独特魅力,培养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及其在工艺史上的地位。

2. 使学生掌握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及艺术特点。

3. 培养学生对传统工艺的尊重和传承意识。

4.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教学难点1. 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通俗易懂地掌握其工艺流程。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欣赏中国漆器的艺术价值,培养其审美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教学视频等。

2. 学具:画纸、画笔、颜料、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中国漆器的实物,引导学生关注中国漆器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让学生对中国漆器有全面的认识。

3. 欣赏:展示中国漆器的经典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培养审美能力。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简单的漆器作品,体验制作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5. 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国漆器的价值,培养学生的传承意识。

板书设计1. 五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9课中国漆器2. 教学内容:中国漆器的起源、发展、制作工艺及其艺术特点3. 教学目标:了解中国漆器、掌握制作工艺、培养审美能力、传承意识4. 教学难点:制作工艺的理解、艺术价值的欣赏5. 教学过程:导入、讲解、欣赏、实践、评价、总结作业设计1. 让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创作一幅以中国漆器为主题的绘画作品。

2. 要求作品体现出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具有一定的创意和美感。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欣赏、实践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对中国漆器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

中国漆器 教案

中国漆器 教案

中国漆器教案教案标题:中国漆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制作工艺和文化内涵,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工艺的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将了解中国漆器的独特之处,并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漆器制作过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目标:1. 了解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掌握中国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创造力。

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 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

3.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

教学难点:1. 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的理解和运用。

2. 漆器的艺术欣赏和创造的培养。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

2. 中国漆器的实物或图片。

3. 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4. 团队合作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展示中国漆器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提问学生对中国漆器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思考。

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通过PPT或其他多媒体设备介绍中国漆器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介绍漆器的制作工艺和材料,包括漆的来源、制作过程和特点等。

三、艺术欣赏(15分钟)1. 展示不同类型的中国漆器作品,解读其艺术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引导学生发表个人对漆器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四、实践活动(30分钟)1.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漆器制作工艺进行实践。

2. 漆器制作过程:提供漆器制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指导学生按照制作工艺进行操作。

3. 学生互相合作,共同完成一件漆器作品。

五、成果展示(10分钟)1.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制作的漆器作品,并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困难。

2. 全班共同欣赏和评价各组的漆器作品,鼓励学生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六、总结和评价(5分钟)1. 总结中国漆器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2. 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收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漆器》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要求:通过了解漆器工艺制作过程和种类,各时期漆器工艺的发展。

从中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理解其精神领域的外在体现。

2、能力目标要求:通过给学生展示中国古代高超的漆器工艺,了解漆器工艺种类和发展,使同学们对漆器精湛的工艺产生兴趣,提高其鉴赏能力,并紧跟着老师了解各朝代作品中体现的人文思想,对单色造型基础具有自己的见解,运用于今后的设计作品中。

3、情感目标要求:重点是对漆器工艺中各时代特征的了解和感悟。

作品是作者精神的体现,更是时代的产物,所以应当重视思考漆器发展的源流,感知时代情感体现。

教学准备:
准备漆器工艺现代作品,以便直观展现。

多媒体课件PPT
课前了解古代文明起源直至明清时期的思想价值观,以便更轻松展开本课程的造型特点。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漆器的起源。

2、了解漆器的发展。

教学过程:
问题引导师生互动----吸引同学兴趣
演示图片观察研究----对历代漆器工艺进行观察鉴赏以及探讨,引发同学思考。

对此归纳讲述总结----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漆器工艺的理解经过前几节课同学们对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不难发现,在庞杂的美术体系中,工艺美术占相当重要的地位,工艺美术在各个朝代都有其鼎盛代表,如商周的青铜、汉朝画像砖、明清的瓷器,等等。

当然这些工艺在各个历史时期也一定有其独立特点。

这节课,老师就其中不为众所知的漆器工艺的朝代发展经行纵向评述,希望同学们能对此有所了解。

1、提问:同学们有谁了解中国古代的漆器工艺?
我国古代漆器工艺是用漆涂在器物表面上所制的日常器具及工艺美术品等。

一般称为漆器。

2、提问:漆器是一种工艺美术,在中国古代有什么作用呢?又有什么特点呢?
3、总结:各代漆器特点总结商周的漆器、宋元的漆器、明清的漆器,按漆器种类总结漆器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