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线对枯草芽孢杆菌诱变素材
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及影响因素探讨

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及影响因素探讨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张根发【期刊名称】《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年(卷),期】2009(027)002【摘要】为探讨短波紫外线(Ultraviolet C,UVC)对枯草芽孢杆菌基因组DNA的损伤效应,探讨研究方法和材料对结果的影响,以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材料,分别对其菌体样品及DNA样品进行不同剂量的UVC辐照,采用8 h、16 h、24 h脉冲场凝胶电泳分离DNA片段.结果发现,16 h脉冲场凝胶电泳最能反映DNA的双链断裂程度.对16h电泳图进行数据分析发现,随UVC辐照剂量的增大DNA释放百分比递增;菌体样品在辐照剂量17.8 J/cm2处其DNA双链断裂产额最大,而DNA样品的最大双链断裂产额出现在辐照剂量为72.7 J/cm2处;另外,同辐照剂量下菌体样品的释放百分比和菌体DNA双链断裂产额均高于DNA样品.结果表明,UVC诱导的枯草芽孢杆菌DNA双链断裂程度与辐照剂量及辐照样品密切相关.【总页数】5页(P106-110)【作者】周莉薇;陈晓明;张建国;柳芳;张根发【作者单位】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绵阳,621010;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北京,10087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345.24;Q527.4;Q939.124【相关文献】1.结球蔬菜白蓝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影响因素探讨 [J], 卢永奋;马春梅;黄锐明;谢晓凯;柳江海;卢海强2.革兰阴性杆菌诱导酶、超广谱酶测定及影响因素探讨 [J], 杨玉林;史跃杰;刘爱勤3.PEG诱导鸡红细胞融合影响因素探讨 [J], 马云;何昆;王晓玉;李芬4.汽油氧化安定性(诱导期法)测量准确度影响因素探讨 [J], 严亚宁;游红霞5.链脲佐菌素诱导1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影响因素探讨 [J], 郭学军;邹移海;吴凌;刘晓秋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微生物育种复习题(答案)

微生物育种学复习题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名词解释转换:嘌呤与嘌呤之间,嘧啶与嘧啶之间发生互换称为转换置换:在DNA链上的碱基序列中一个碱基被另一个碱基代替的现象称为置换颠换:一个嘌呤替换另一个嘧啶或一个嘧啶替换另一个嘌呤的现象称为颠换移码突变:碱基序列中有一个或几个碱基增加或减少而产生的变异。
转导:由噬菌体将一个细胞的基因传递给另一细胞的过程。
它是细菌之间传递遗传物质的方式之一。
其具体含义是指一个细胞的DNA或RNA通过病毒载体的感染转移到另一个细胞中。
转染:指真核细胞由于外源DNA掺入而获得新的遗传标志的过程。
常规转染技术可分为瞬时转染和稳定转染(永久转染)两大类。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一个区域,该区域含有DNA重复序列,当体细胞衰老时,重复序列的数量将逐渐减少。
异核体:两株基因型不同的菌株菌丝体在培养过程中紧密接触,接触部分细胞壁溶解、联结、融合、细胞质交流,在共同的细胞质里存在着两个细胞核。
准性生殖:两个体细胞的核融合,及同源染色体的交换,直至基因重组,完成了和有性繁殖相似的繁殖过程。
原生质体:指在人为条件下,用溶菌酶除尽原有细胞壁或用青霉素抑制新生细胞壁合成后,所得到的仅有一层细胞膜包裹的圆球状渗透敏感细胞。
富集:某些物质通过水、大气和生物作用而在土壤或生物体内显著积累的作用。
基本培养基:仅能满足微生物野生型菌株生长需要的培养基,含有一般微生物生长繁殖所需的基本营养物质的培养基。
选择培养基(及各种类培养基概念):根据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其对某些物理、化学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用来将某种或某类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具有使混合菌样中劣势菌变为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完全培养基:凡可满足一切营养缺陷型菌株营养需要的天然或半组合培养基。
补充培养基:凡只能满足相应的营养缺陷型生长需要的组合培养基。
富集培养:是在目的微生物含量较少时,根据微生物的生理特性设计一种选择性培养基,创造有利的生长条件,使目的微生物在最适环境下迅速生长繁殖,数量增加,由自然条件下的劣势种变成人工环境下的优势种以利分离到所需要的菌株。
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北京林业大学生物技术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原核微生物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真核微生物包括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它们的大小以______单位来表示。
2、马铃薯纺锤形块茎病的病原体是______;苜蓿暂时性条斑病的病原体是______;疯牛病的病原体是______;SARS的病原体是______,艾滋病的病原体是______,禽流感的病原体是______。
3、硝化细菌是属于______营养型微生物,它们的碳源是______。
其中亚硝酸细菌能够将______氧化为______,硝酸细菌则能够将______氧化为______,从而获得能量。
它们用于还原CO2的NADH2,是在消耗大量 ______的情况下,通过______的方式而产生,这也是它们生长缓慢和生长得率低的原因之一。
4、一般而言,微生物在含糖基质上生长,会产生______,而使______;微生物分解蛋白质或氨基酸会产生______,而使______。
5、曲霉分生孢子头的构造为:分生孢子梗的基部有一特征性的______,向上则分化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四种总称为______。
6、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有的葡萄酒酿制,其发酵的微生物就是从其原料______而来,葡萄果皮上的微生物来自于葡萄园的______。
8、硝化作用需要在严格的______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作用则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9、典型质粒的核酸分子是______,存在于质粒上的特定基因,使微生物获得了若干特殊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等。
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湖南农业大学东方科技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的鞭毛具有______功能,菌毛具有______功能,性菌毛具有______功能。
2、最大的病毒是直径为200nm的______;最小病毒之一是______,其直径仅为28nm。
3、硝酸盐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具有两种作用,其一是利用它作为氮源,这就是______;另一种是利用它作为呼吸链最终氢受体,这就是______,又称______或______。
这两个作用的共同点都需要一种含______的______酶将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放线菌为7.5~8.@5、酵母菌菌为3.8~6.@0、霉菌为4.0~5.@8、藻类为6.0~7.@0、原生动物为6.0~8.0。
@43、培养基按所含成分可分为______、______和______;按物理状态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按用途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5、食用菌一般是指可食用的有大型______的高等真菌,分类上主要属于______,其次为______。
6、微生物学为现代生命科学提供的独特研究方法有:① ______,② ______,③ ______,④ ______,⑤ ______,⑥ ______,⑦ ______,⑧ ______和⑨ ______等。
7、利用加热和辐射的物理方法可以对______进行灭菌,______和______可用加热、辐射和过滤进行消毒和灭菌。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害的方面有______和______等。
9、质粒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的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但从细胞中分离的质粒大多是3种构型,即______型、______型和______ 型。
10、当前已开发的新型疫苗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二、判断题11、菌落边缘细胞的菌龄比菌落中心的细胞菌龄长。
2022年巢湖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

2022年巢湖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B(有答案)一、填空题1、磷壁酸是______菌细胞壁的特有成分,几丁质是______细胞壁的主要成分,吡啶二羧酸钙主要存在于细菌______结构中,二氨基庚二酸主要存在于______菌的壁中,藻胆蛋白主要存在于______中。
2、影响噬菌体吸附作用的内外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3、在豆血红蛋白分子中,其蛋白质部分由_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_ 的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而血红素部分则由______所触发,再由______ 基因进行编码和合成。
4、不能在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微生物称为______,例如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5、酵母菌的无性繁殖方式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6、在微生物促进人类医疗保健事业发展过程中,曾发生过“六大战役”,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微生物的细胞分裂有两种模式:______和______。
8、硝化作用需要在严格的______条件下进行,而反硝化作用则需要在______条件下进行。
9、典型质粒的核酸分子是______,存在于质粒上的特定基因,使微生物获得了若干特殊功能,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等。
10、中枢免疫器官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
二、判断题11、蓝细菌的链丝段具有繁殖功能。
()12、氨基酸在碳源缺乏时可被微生物用作碳源物质,但不能提供能源。
()13、凡能利用乙酸作为唯一碳源的微生物,必然存在着乙醛酸循环。
()14、拟病毒是一类存在于辅助病毒颗粒中的卫星RNA,故必须依赖辅助病毒才能侵染植物和得到复制。
()15、所有的曲霉在顶囊上都分化产生两轮小梗,再由次生小梗分化产生孢子。
()16、“三域学说”是根据对大量微生物DNA的测定后而提出的。
紫外线诱变选育酸性α-淀粉酶菌株

Ke r s b cl ss bis a i 一a ls ; l a—voe a ; tt n y Wo d : a iu u ti;cd l l myae ut r ilt y muai r o
它在 淀 粉 深 D_ 酒 精 、 品 、 料 和 医药 等 领域 H[、 - 食 饲
U } 舀 】 J I
中 图分 类 号 :S 0 . T 2 13 文献 标 识 码 : B
Br e i g o g a i 一a y a e pr d i g s r i t lr —v o e ut i n e d n fhi h c d m l s o uc n t a n wih u t a i ltm ato
要是 芽孢 杆 菌 和 曲霉 J 国外 已有 利 用 黑 曲 霉 。 发酵 生产 酸性 仅一淀 粉 酶 的报 道 J但 我 国 尚未 , 实现 耐 酸性 一淀 粉 酶工业 化 。本 实 验 以枯 草 芽
精 』 。酸 性 一 粉 酶 的优 点 是能 在 酸性 条件 下 淀
发 挥催 化作 用 , 从而 实现 淀粉 同步液 化与 糖化 , 简
摘 要 : 了提 高菌株 产酶能力 , 究 了紫外线处理 对枯草 芽孢 杆菌 B 6 8产酸性 0一淀粉 酶 的影响 。结 为 研 F7 5 【
果表 明: 采用 3 紫外线照射 9 获得较好 的突变效果 , 用变色圈法初 筛结合摇瓶发 酵复筛 , 0w 0S 利 筛选得 到一 株理 想的突变株 u V一1 , 2 其酶活为 3 1 . / L, 4 8 8U m 比出发 菌株提 高 了5 .% 。对 u 97 V—l 2进行 紫外线二次诱 变, 酶活提 高不显 著 , 表现 出一 定“ 抗性” 。 关键词 : 枯草 芽孢杆 菌; 酸性 e一淀粉酶 ; t 紫外线 ; 变 诱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

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专业《微生物学》期末试卷A(有答案)一、填空题1、细菌表面常有毛状附属物,其中用于运动的称为______,帮助细菌附着到物质表面的称为______,在不同菌株间传递遗传物质的称为______。
2、腺病毒是通过五邻体上的______行使吸附功能的。
3、在肽聚糖生物合成的三个阶段中,均会受到相应抗生素的抑制:在细胞质中时,______可抑制L-丙氨酸消旋酶的活力;在细胞膜上时, ______和______分别有一处抑制效应;而在细胞壁上时,则______可抑制转肽酶的转肽反应。
4、培养基的主要理化指标通常有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数种。
5、霉菌的气生菌丝可分化出各种类型的子实体,如无性的______、______、______等;有性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6、微生物从发现到现在的短短的300年间,特别是20世纪中期以后,已在人类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形成了继动、植物两大生物产业后的______。
7、四氢叶酸分子由______、______和______三部分组成,它的合成过程可被两种抗代谢药物即______和______所抑制。
8、植物根际微生物对植物有益的方面有______、______、______和 ______等。
9、细菌的质粒种类很多,其中接合性质粒如______,抗药性质粒如______,产细菌素质粒如______,诱癌质粒如______,诱生不定根的质粒如______,执行固氮的质粒如______,降解性质粒如______等。
10、补体主要有______细胞和______细胞产生,其化学成分为______,它被______激活后具补充抗体的作用。
二、判断题11、链霉菌是霉菌,其有性繁殖形成接合孢子。
()12、在基团转位运输方式中,除了在运输过程中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这一特点外,其他特征均与主动运输方式相同。
常见的微生物育种方法

预先充满比色稀碘液(约 1.5ml)
2
12
计算酶活
酶活用1ml酶液于60℃,pH6.0 的条件下,1h液化可溶性淀粉的克数来表 示[g可溶性淀粉/ml·h]
酶活力单位= 60/t×5×2%
3
13
实验结果分析
1、紫外诱变规律:
致死率与诱变剂剂量存在正相关
4
14
2、 筛选结果
经过紫外线诱变的菌株大部分酶活力有所提高
酸性淀粉酶高产菌株选育重点介绍测定方法及结果返回返回返回返回返回接种枯草芽孢杆菌3724h活化菌株100ml无菌水取2环加无菌玻璃珠置摇床上振荡20min106108个ml菌悬液各取5ml菌悬液置于处磁力搅拌器上紫外灯照射1min先打开皿盖开启磁力搅拌器照射0s50s60s70s80s90s100s110s120s暗光条件下分别取经紫外线诱变的菌悬液01ml进行涂布固体鉴别培养基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36h计算致死率喷洒碘液挑选单菌落变色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hc的菌株18棵摇瓶发酵实验测定其产酶能力选取酶活最高的菌株进行复筛1返回5ml2可溶性淀粉5ml002mollph60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60恒温水浴中预热45min酶液1ml立即记录时间充分摇匀用滴管取反应液约05ml预先充满比色稀碘液约15ml当与标准终点色相同时穴内颜色反应由紫色逐渐变为红棕色即为反应终点并记录时间tmin2ml标准终点色溶液作为比较颜色的标准发酵液经5000rpm离心10min取上清作为供试酶液231紫外诱变规律
5
15
二次紫外线诱变结果
经二次紫外诱变后酶活提高不显著,菌株UV-12 对紫外线表现出一定的耐受性
返回
16
常见的微生介
二、紫外线诱变选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