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疫苗免疫程序表doc资料

猪疫苗免疫程序表doc资料
猪疫苗免疫程序表doc资料

猪疫苗免疫程序表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猪疫苗免疫程序表

2009-08-06 09:20:36

来源:富农兽药网 病 名

畜种

疫苗名称

免疫时间 用量

猪瘟

乳猪

猪瘟兔化弱毒

疫苗 或猪瘟细胞活

疫苗

哺乳前免疫 (超前免疫)免疫后 一小时才能吃

1头份/只

仔猪 育肥猪 21—28日龄首

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

免疫 4头份/只 5头份/只 种猪

种猪每年春秋各一次 10头份/只

猪丹毒 猪肺疫

育肥猪

猪丹毒— 猪肺疫二联苗

21—28日龄首

次免疫 60日龄第二次

免疫 1头份/只

种猪

种猪每年春秋各一次 猪口蹄疫

母猪

口蹄疫 油佐剂灭活苗

怀孕初期和分

前一个月各免疫一次 3—5ml/只

育肥猪

35日龄首次免

2ml/只 80日龄加强免

疫 3ml/只 仔猪付伤寒 仔猪 仔猪付伤寒弱

毒苗 28~38日龄

1头份/只

猪喘气病

仔猪 育成猪 种猪

猪霉形体 肺炎活疫苗 10日龄 1头份/只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图表

各阶段猪的免疫程序 一、生长肥育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弱毒苗超免,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注射一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这适用于常发猪瘟的猪场。 7-15日龄:气喘病苗。 10日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肌注或皮下注射。 10-15日龄:仔猪水肿苗。 20日龄:肌注猪瘟苗。 25-30日龄:肌注伪狂犬病弱毒苗。 30日龄:肌注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二、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注细小病毒疫苗。 配种前20-30天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乙型脑炎疫苗1次。

配种前1个月接种1次伪狂犬疫苗。 三、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4倍量肌注。 每年肌注一次细小病毒灭活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春天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产前2周肌注气喘病灭活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 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猪配套免疫程序

注:什么是免疫抑制? 免疫抑制是动物免疫功能异常的一种表现,是指动物机体在单一或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免疫系统受到损害,导致机体暂时性或持久性的免疫应答功能紊乱,以及对疾病的高度易感。当前各种引起免疫抑制的因素广泛存在于我国猪群之中,是造成疫苗免疫失败与诱发各种疾病的元凶之一。因此,当前在防控猪病中首先要消除猪群中存在的造成免疫抑制的各种因素,重点控制好免疫抑制性疾病,提高猪体的特异性与非特异性免疫力,才能保障猪群的健康水平,减少疾病造成的重大损失。 什么是免疫麻痹? 在一定限度内,抗体的产量随抗原的用量而增加;但抗原量过多,超过一定的限度,抗体的形成反而受到抑制,这种现象称为“免疫麻痹”。有些养殖场超剂量多次注射免疫,这样可能引起机体的免疫麻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猪的免疫程序表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成功在防疫.效益靠管理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 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专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动物用的疫苗(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动物用的疫苗,所应用的病原微生物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良好免疫力。 1、疫苗的类型 (1)传统疫苗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传统疫苗,包括有如下主要的类型:① 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② 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

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③ 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6:B血清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④ 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⑤ 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⑥ 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的、而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用于预防各种品种猪的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症)。 ⑦ 异源疫苗:指利用不同种微生物菌(毒)株,制备的疫苗,接种后能使其获得对疫苗中不含有的病原体产生抵抗力(如兔纤维瘤病毒疫苗能使其抵抗兔粘液瘤病),或用同一种中一种型微生物种毒制备的疫苗,接种动物后能使其获得对异型病原体的抵抗力

生猪免疫程序(仅供参照)

生猪免疫程序 一、强制免疫程序 1、口蹄疫免疫程序 ①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用口蹄疫高效苗各免疫一次,每次肌肉注射2毫升。 ②母猪:每次配种前用口蹄疫高效苗肌肉注射2毫升。 ③商品仔猪:45日龄口蹄疫高效苗肌肉注射2毫升。 2、猪瘟免疫 ①种公猪:每年春秋两季用2头份猪瘟脾淋苗各免疫一次。 ②母猪:每次产仔猪出窝进行仔猪防疫的同时进行母猪防疫,每次肌肉注射2头份猪瘟脾淋苗。 ③商品仔猪:20日龄至35日龄用2头份猪瘟脾淋苗首免(10头以上养殖户建议用4头份),65日龄用4头份猪瘟脾淋苗加强免疫一次。 二、常规性免疫程序 1、猪伪狂犬病 ①种公猪:每隔4个月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②母猪:每次配种前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③仔猪:仔猪断奶后免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2、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 ①商品仔猪:20-30日龄首免,免疫剂量为2毫升,首免

一个月后采用相同剂量加强免疫一次。 ②母猪:后备母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次于怀孕母猪分娩前一个月进行一次加强免疫一次,剂量为4毫升。 ③种公猪:后备公猪70日龄前免疫程序同商品仔猪,以后每6个月免疫一次,剂量为4毫升。 3、猪细小病毒 ①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②母猪:在配种前15天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4、猪乙型脑炎病 ①种公猪:必须每年于4月中旬到4月底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②母猪:必须于每年的4月中旬以前结束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5、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①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②母猪:产前30天进行防疫,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6、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①种公猪:每6个月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②母猪:产前30天免疫一次,按疫苗说明书使用。 7、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表.doc

病名 猪瘟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副伤寒 细小病毒病 日本乙型脑炎 钩端螺旋体 萎缩性鼻炎传染性胃肠炎仔猪黄、白痢 仔猪红痢 猪喘气病 猪口蹄疫 链球菌病 伪狂犬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规模化猪场免疫程序表 猪别疫苗接种时间 仔猪首免 20 日龄,二免 50—60 日龄,用单苗较好 种猪每年 3、 9 月份各接种一次,用单苗较好 仔猪50—60 日龄接种,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 种猪每年 3、9 月份各接种一次,用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仔猪首免 30--40 日龄,二免 70 日龄,用本地株制苗较好公猪引进时接种, 3 周重复免疫;以后每 6 月免疫 1 次母猪配种前 3周免疫 1次,每 6月免疫 1次 种猪每年 3—4 月份接种乙型脑炎弱毒疫苗 母猪配种前 2—3 周接种, 6 个月后重复 1 次,非疫区不免仔猪首免 3--7 日龄,二免 21 日龄,非疫区可不免 母猪产前 5 周和 2 周各免疫 1 次,非疫区可不免 母猪产前 6 周和 2 周各免疫 1 次,未发病猪场可不免 仔猪 发病严重的猪场仔猪生后 1—2 天、 14—20 天接种本 地菌株苗 母猪产前 14—21 天接种本地菌株苗 母猪产前 14 天和 28 天各免疫 1 次,未发病猪场可不免 仔猪7—15 日龄接种 1 次; 3— 4 月龄决定留种用的二免 种猪成龄猪每年用弱毒疫苗接种 1 次,右侧胸腔注射 仔猪9 周龄一免, 15 周龄再免 母猪断奶后配种前一免,产前10 周再免 公猪每季度免疫 1 次 母猪产前 8 周首免,产前 4 周再免 仔猪10 周龄首免,留种者间隔 6 周再免 母猪断奶后配种前首免,产前 4 周再免 公猪每年 4 月和 10 月免疫接种 仔猪12 周龄免疫接种 母猪产前 6 周首免,产前 2 周再免

猪的免疫程序表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的免疫程序表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推荐猪场防疫程序表 --------------成功在防疫.效益靠管理 防疫日龄疫苗种类备注种猪每年五月份前注射乙脑疫苗 种公猪、母猪每年口蹄疫、猪瘟疫苗各免疫二次 后备母猪6-7月龄配种前7-30天需接种细小病毒、伪狂犬、蓝耳、猪瘟疫苗各一次(间隔5—7天) 母猪 配种前6-12小时 注射促排3号(提高产子数量) 妊娠母猪 产前40-45日龄大肠杆菌疫苗 产前30日龄伪狂犬疫苗 产前20-25日龄猪传染性胃肠炎-腹泻二联苗秋冬季产前15-20日龄大肠杆菌疫苗 生产过程中注射催产素(产出1-2头猪之后) 产后当日注射产后康(百炎消)针剂 初生仔猪 2日内 注射补铁针和特能干扰素(预防仔猪 腹泻) 15-20日龄水肿疫苗

秋冬季注射气30日龄猪瘟疫苗 喘病疫苗35日龄链球菌疫苗 40日龄蓝耳疫苗或伪狂犬疫苗 50日龄口蹄疫疫苗、驱虫一次 60日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90-100日龄猪瘟单联苗 2、任何疫苗都可能有过敏反应(尤其是猪瘟),请备好抗过敏药物,如 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通道, 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 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 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 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 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 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 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 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 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生虫后再上

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及注射事项

猪瘟疫苗免疫程序及注射事项 猪瘟一直是困扰着养猪业的一大问题。本病以散发和非典型症状为主,10-20日龄和40-60日龄的仔猪易感,造成猪瘟发生的原因主要有:疫源的广泛存在,猪的隐性带毒,疫苗选择、运输和保存不当,免疫程序不当。因此,进行有效的猪瘟疫苗的免疫是预防猪瘟最好的方法。 根据近几年的临床实践和一些专家的研究结果,凡格猪瘟疫苗小编饭饭针对目前普遍猪瘟疫苗推荐几种免疫程序。 (1)猪瘟洁净区。 种公、母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20-25日龄首免,60-65日龄二免,各2头份/头。 (2)猪瘟污染区。 种公猪: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后备种公、母猪:选定后配种前免疫一次,3头份/头。 经产母猪:产后20天和产前30天各免疫一次,3头份/头。 仔猪:新生仔猪超前免疫(零时免疫),即出生后接种1头份/头,隔1-2小时后才可让其吃初乳,35-40日龄二免,2头份/头。 (3)猪瘟暴发区。 在受猪瘟威胁地区和猪瘟暴发区,采用紧急接种猪瘟疫苗的措施,可有效地控制猪瘟的蔓延。在发生猪瘟的猪场对除哺乳仔猪外的所有猪只紧急接种,5-8头份/头,虽在注苗后3-5天可能会出现部分猪只死亡,但7-10后猪瘟可平息。对已确诊的病猪采取扑杀的方法,如有条件在疫情控制后进行普查,淘汰隐性带毒猪,控制传染源。 猪瘟疫苗的注射也有很多要注意的,下面凡格猪疫苗网上商城小编饭饭就为大家整理了去点注射猪瘟疫苗注意事项。 1.不要过早注射 有些养猪户给刚出生几天的子猪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不妥。因为初生子猪能够从母乳中获得母源抗体,可预防猪瘟。如在这时注射猪瘟疫苗,将会干扰和破坏母源抗体的作用。据试验,在子猪40日龄--45日龄、母源抗体开 2.不要重复注射。 有些养猪户饲养的猪已由兽医注射了猪瘟疫苗,又自行重复注射,以为效果会更好,结果适得其反。猪瘟疫苗是一种弱毒疫苗,适量注射后,通过引发抗体产生而获得免疫力,具有1年以上的免疫期。如果在短期内重复注射此种疫苗,其抗体就会与毒苗产生中和作用,使猪容易感染猪瘟。 3.不要在怀孕期注射 有些养猪户在母猪怀孕期间或母猪临产时注射猪瘟疫苗,这样做是不妥的。猪瘟疫苗能通过怀孕母猪的胎盘引起子猪死胎、流产或早产,因此注射猪瘟疫苗只能在母猪怀孕前或产子后进行。 4.不要共用针头 有些养猪户在给猪注射猪瘟疫苗时,不注意针头消毒或更换针头,健康猪、病猪都用1个针头注射,从而造成相互交叉感染的恶果。因此在注射时,一定要更换针头或将针头消毒后再用。 5.不要注射失效疫苗

养猪场常用疫苗及免疫程序介绍

养猪场常用疫苗及免疫程序介绍 1.猪瘟弱毒疫苗 猪瘟弱毒活疫苗的免疫程序:①仔猪20日龄首免,60日龄左右做第二免疫接种;②乳前免疫:初生仔猪在吃初乳前进行免疫接种,1~2小时后再哺乳,在60日龄左右做第二次免疫接种。乳前免疫不仅费时、费力,而且需要很强的责任心,因此,一般存在有仔猪猪瘟,特别是哺乳阶段易发生猪瘟和母猪带毒比较严重的猪场,建议采用这一免疫程序;③后备种猪在配种前1个月再免疫1次;④繁殖母猪在哺乳仔猪断奶时进行免疫接种;⑤种公猪每年免疫接种2次。 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猪场猪瘟的流行与发生情况和母源抗体水平等因素而制定。同时,应加强环境、猪舍的消毒卫生,以减少或杜绝猪瘟强毒的污染。 2.猪伪狂犬病疫苗 ⑴灭活疫苗。用猪伪狂犬病病毒鄂A株接种金黄地鼠肾成纤维细胞细胞单层,收获后,经甲醛溶液灭活,加油佐剂乳化制成的灭活疫苗。该疫苗的免疫期为6个月。采用颈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育肥仔猪断奶时每头3毫升;②种用仔猪断奶时每头接种3毫升,间隔28~42日,加强免疫接种1次,每头5毫升。以后每隔半年加强免疫接种1次;③妊娠母猪,产前1个月加强免疫接种1次。

⑵弱毒活疫苗。猪伪狂犬病弱毒活疫苗是利用匈牙利的Barth-K61毒株或罗马尼亚的布加勒斯毒株,接种鸡胚成纤维细胞制成的冻干活疫苗。国内外都有相应的产品。采用肌肉注射。 免疫程序:①繁殖母猪在产前1个月接种,注射2毫升; ②免疫母猪所产仔猪可在8~10周龄进行接种。后备种猪应在配种前1个月再接种1次;③种公猪每年接种2次。 ⑶基因缺失疫苗。基因工程缺失疫苗的优点是它不仅安全有效而且能够区分免疫接种猪和野毒感染猪,它为该病的控制与净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3.猪口蹄疫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传统的灭活疫苗用于体重为10~25公斤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25千克以上的猪每头注射3毫升;浓缩苗用于体重为10~25千克的猪,每头注射1毫升,25千克以上的猪每头注射2毫升。①仔猪35日龄首免,70日龄二免,肥猪90~100日龄再免疫1次;②后备母猪经过35日龄、70日龄两次免疫后,配种前再免疫接种1次;③繁殖母猪和种公猪分别在每年的1、5、9月各免疫接种1次。 4.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 免疫程序: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主要用于初产后备母猪的免疫接种,一般在后备母猪配种前1个月免疫2次,间隔2周。

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11年第8期国内猪细小病毒疫苗及免疫程序 尹子静 (山西省吕梁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吕梁033000)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 )为DNA 病毒,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该病的主要特征为受感染的母猪,特别是初产母猪及血清学阴性经产母猪发生流产、不孕、死胎、畸形胎、木乃伊胎及弱仔等,尤其以产木乃伊胎为主,而母猪本身并不表现除流产之外的临床症状,其他猪感染后也无明显的临床症状。血清反应阴性的母猪主要在妊娠的前半期经口鼻感染病毒,结果免疫机能不全的胎儿经胎盘受到感染,从而导致疾病。猪细小病毒在世界各地普遍存在,在已报道的猪群中呈地方流行性,该病毒还可以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猪瘟病毒(CSFV)、猪圆环病毒2型(PCV2)及猪伪狂犬病毒(PRV)等许多病毒发生混合感染;同时还可以与附红细胞体原虫、沙门氏菌和大肠杆 菌等某些细菌、 寄生虫发生混合感染,混合感染导致疾病更加难以控制,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 疫苗免疫是控制猪细小病毒病的主要手段。 1猪细小病毒疫苗的分类 猪细小病毒的防治主要以免疫预防为主。由于PPV 血清型单一及其高免疫原性,使得疫苗接种成为控制PPV 感染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目前用于防治猪细小病毒的疫苗主要有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这两种疫苗使用最为广泛,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猪细小病毒的新型疫苗正在研究与开发之中。包括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基因工程活病毒载体疫苗、基因疫苗等。 1.1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又称死苗,是将病原体经理化方法灭活后,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而制成的疫苗。灭活疫苗具有安全性好,诱导产生抗体时间长,不需要低 温保存等优点。但是灭活疫苗产生抗体慢, 不能诱导细胞免疫反应,抗体水平相对活疫苗较低,需重 摘要:猪细小病毒(PPV )可以引起猪的繁殖障碍性疾病,控制该疾病最为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 疫苗免疫。本文概述了猪细小病毒的基本概况,并对国内市场上生产的PPV 疫苗、种类及免疫程序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猪细小病毒;疫苗;免疫程序 DOI:10.3969/J.ISSN .1671-6027.2011.08.008专论与综述 7.2注意霉变饲料对猪体免疫造成的侵害诱因,应 长期在饲料中添加除霉剂。 7.3预防免疫,用灭活菌苗按说明免疫母猪,对本病能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7.4每月在饲料中添加上述敏感药物,按预防量连 用5~7d 。 我们相信如果养殖户对该病有了充分的了解,严格按照科学的饲喂方式进行科学养殖,副猪嗜血杆菌病对猪场所造成的损失将会大大降低,养殖户们将会得到更高的收益! 参考文献 [1]容国允,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湖北畜牧兽医,2008(9):24-25. [2]谭干郊.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对策[J].广西畜牧兽 医,2009(4):227-229.[3]吴位珩,等.副猪嗜血杆菌病的检测与防治研究进展[J].贵州畜牧兽医,2010(3):10-12.[4]林美芳.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及其综合防治[J].福建畜 牧兽医,2006(5):31-32. [5]郑太荣,等.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综合防 治[J].中国畜禽种业,2009(2):113-115. [6]李文兰.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综合防治[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0(2):10-12. [7]王勇.猪繁殖与呼吸障碍综合征继发副猪嗜血杆菌病的 诊断和防治防治[J].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09(6):88-89.[8]陈建明,等.浅析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治[J].养殖与饲料, 2008(7):44-45. [9]孔德江,等.一起规模化猪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治与体 会[J].中国动物检疫,2009(6):59-60. !!!!!!!!!!!!!!!!!!!!!!!!!!!!!!!!!!!!!!!!!!!!!18

常用畜禽参考免疫程序

常用畜禽参考免疫程序 (一)、肉鸡免疫程序(包括乌骨鸡、雉、鹌鹑、珍珠鸡) 1日龄:马立克疫苗(CVt988或HVT),皮下注射; 8—10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传支(H120)二联弱毒疫苗,滴眼鼻或气雾免疫;新城疫---禽流感(H9)二联灭活疫苗颈部皮下注射0.3ml。 13---15日龄: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饮水(2倍量)。 20—21日龄:新城疫(IV系或克隆30)弱毒疫苗,滴鼻眼。 28-30日龄:传支(Hs2)弱毒疫苗、传染性囊病弱毒疫苗,饮水(2倍量)。 (二)蛋鸡免疫程序 1日龄:马立克病双价苗颈部皮下注射0.2ml。 7日龄:预防新城疫,用IV系苗1头份滴鼻点眼。 10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传染性支气管炎(H120) 1头份滴口、滴鼻。 14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珠疫苗饮水。 18日龄:预防传染性支气管炎,用呼吸型、肾型、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0.3ml肌肉注射。 22日龄:预防法氏囊炎,用中毒珠法氏囊炎疫苗2倍量饮水。 27日龄:新城疫活苗2头份饮水,新城疫油乳剂苗0.2ml肌肉注射。鸡痘苗于翅膀下穿刺接种。 50日龄:鸡传染性喉气管炎活疫苗滴鼻、滴口、滴眼。 60日龄:用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油乳剂灭活苗(小二联)0.5ml 肌肉注射。 90日龄:鸡大肠杆菌灭活苗1ml肌肉注射。 120日龄:新城疫、传支、减蛋综合症油乳剂灭活苗(大三联)0.5ml 肌肉注射。

(三)猪的免疫程序 1、生长育肥猪的免疫程序 1日龄:猪瘟常发猪场,猪瘟弱毒苗超前免疫,即仔猪生后在未采食初乳前,先肌肉注射1头份猪瘟弱毒苗,隔1—2小时后再让仔猪吃初乳。 3日龄:鼻内接种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7-15日龄:肌肉注射气喘病灭活菌苗,蓝耳病弱毒苗。 20日龄: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三联苗)。 25-30日龄: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30日龄:肌肉或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疫苗。 30日龄:肌肉注射仔猪水肿病菌苗。 35-40日龄:仔猪副伤寒菌苗,口服或肌注(在疫区首免后,隔3-4周再二免)。 60日龄:猪瘟、肺疫、丹毒三联苗,2倍量肌注。 生长育肥期肌注两次口蹄疫疫苗。 2、后备公、母猪的免疫程序 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细小病毒、乙型脑炎疫苗。 配种前20-30天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二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配种前1个月肌肉注射伪狂犬病弱毒、口蹄疫、蓝耳病疫苗。 3、经产母猪免疫程序: 空怀期:肌肉注射猪瘟、猪丹毒三联苗(或加猪肺疫的三联苗) 初产猪:肌注1次细小病毒灭活苗,以后可不注。 头三年:每年3-4月份肌注1次乙脑苗,3年后可不注。 每年肌肉注射3-4次猪伪狂犬病弱毒疫苗。 产前45天、15天:分别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腹泻菌苗。产前4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产前35天:皮下注射传染性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 产前25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猪场免疫程序卫生防疫消毒制度

猪场卫生消毒制度 1、进入猪场大门和生产区大门口处设消毒池,并设人员过往消毒 通道,消毒药物可用2%的火碱溶液,消毒对象主要是车辆的轮胎和人员的鞋底。 2、大门口处设喷雾器械,消毒对象是车身和车底盘。 3、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之前,必须经过消毒间,淋浴,更换工作衣、帽、胶鞋,脚踏消毒池进入。经批准允许入场参观人员的消毒方法与工作人员相同,并按制定路线参观。 4、空猪舍在引入猪群前应彻底消毒,程序为:清扫杂物、粪尿, 用高压水管冲洗墙壁、地面及栏架。水冲洗干燥后可用0.3%的过氧乙酸或2-3%的火碱溶液喷雾消毒。对于封闭舍可随后关闭门窗及出风筒,用甲醛和高锰酸钾熏蒸消毒24小时(甲醛30毫升/立方米, 高锰酸钾15克/立方米,加水15毫升/立方米)。熏蒸时先将甲醛称好放入容器内(按猪舍面积均匀放开)。最后放入高锰酸钾,放高锰酸钾时动作要快,以免溶液溢出,烧伤皮肤。并迅速离开现场,封闭门窗。 5、猪场过道及运动场每周可用2%的火碱溶液或1 : 800的百毒杀消毒一次,饲养用具(如饲槽)必要时每周刷洗一次,同时可用0.1%的新洁尔灭消毒。 6、母猪进入产房前,将产房彻底冲洗干净,干燥后再用消毒药喷雾消毒。母猪进入产房前,全身冲洗干净,经过消毒、驱除体表寄

生虫后再上产床。母猪分娩前用0.1%的高锰酸钾消毒乳房和阴部,分娩后再用消毒药布擦拭乳房、阴部和后躯,并及时清理胎衣和产房。 7、作好配种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8、作好接产时的卫生消毒工作。 9、作好经常性的环境消毒、带猪消毒,消毒剂应按性质经常更换

猪场卫生防疫制度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向用户提供优质健康的种猪或商品猪。必须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的原则。杜绝疫病的发生。现制定以下《猪场卫生防疫制度》请全体员工及外来人员严格执行。 1、猪场分生产区和非生产区。生产区包括养猪生产线、出猪台、解剖室、流水线走廊、污水处理区等。非生产区包括办室、食堂、宿舍等。 2、非生产区工作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生产区,确有需要者必须经专长或主管兽医批准并经严格消毒后,在场内人员的陪同下方可进入,只可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 3、生活区防疫制度 〔1〕全场员工及外来人员入场时均应通过消毒门岗,消毒池每周更换两次消毒液; 〔2〕每月初对生活区及其环境进行一次大清洁、消毒、灭鼠、灭蚊蝇; 〔3〕任何人不得从外面购买猪、牛、羊肉及其加工产品入场,场内职工及家属不得在场内饲养禽兽〔如狗、猫〕; 〔4〕饲养员要在场内宿舍居住,不得随便外出;不得去屠宰场,其它猪场或屠宰户,养猪户〔家〕逗留; 〔5〕员工休假回场或新招员工要在生活区隔离二天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工

猪场常规免疫程序

猪场常规免疫程序 黑龙江省二龙山农场畜牧兽医科霍立军 一、预防疾病: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付伤寒、链球菌、大肠杆菌、伪狂犬、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细小病毒、乙型脑炎、萎缩性鼻炎、口蹄疫、繁殖呼吸综合征。 二、使用疫苗:猪瘟、丹毒、肺疫、付伤寒、链球菌灭活苗、口蹄疫O型灭活苗、大肠杆菌苗、萎缩性鼻炎灭活苗、繁殖呼吸综合症征灭活苗、传染性胃肠炎和轮状病毒二联活苗等等。 一、种公猪、母猪免疫程序 1、每年春(2月)、冬(11月)两季。用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各免疫2次。 2、传染性胃肠炎TP二联苗:每年10月和次年1月各免疫一次。 3、口蹄疫苗年免疫4次:1月、9月、10月、12月各一次。 4、种母猪参加配种群集中配种前20天进行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仔猪副伤寒疫苗免疫一次。7天后猪射大肠杆菌七价苗免疫一次,使其产生坚强的母源抗体。 5、伪狂犬疫苗每年免疫二次,产前十五天加强一次。

6、细小病毒、乙脑二联苗每年四月免疫一次,、母猪在配种前十天免疫1次,间隔70天再免疫一次。 7、蓝耳病疫苗:种公猪每年的3-4月份、8-9月份免疫2次,母猪在每次妊娠后第40天及60天各免疫1次。 二、仔猪免疫程序 1、传染性胃肠炎苗、伪狂犬:出生后17天免疫一次。 2、猪瘟疫苗、蓝耳病疫苗::出生20日龄注射免疫一次。 3、仔猪副伤寒苗:断奶前2—3天或45日龄免疫一次。 三、育肥猪免疫程序 1、猪瘟疫苗,猪丹毒、猪肺疫二联苗:45日龄免疫一次。 2、如果是冬季,口蹄疫疫苗首免后,间隔30天加强免疫一次。 3、蓝耳病疫苗:在50日龄加强免疫一次。 四、注意事项: 1、用12号针头,深度2—3厘米,对群猪在猪体明显处用红色墨水或甲紫打印标记以便区别。 2、严格按疫苗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 3、口服的疫苗如果拌料饲喂一定要拌均匀。无论拌料或饮水要按常规用量加2-5倍量使用。

最新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养猪场免疫程序和怎样使用疫苗 动物用的疫苗(生物制品),是用微生物(细菌、病毒、支原体、衣原体、钩端螺旋体等)、微生物代谢产物、原虫、动物血液或组织等,经加工制成,作为预防、治疗、诊断特定传染病或其他有关疾病的免疫制剂。动物用的疫苗,所应用的病原微生物应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经繁殖和处理后制成的制品,用以接种动物能产生相应的良好免疫力。 1.疫苗的类型 (1)传统疫苗 传统疫苗是指以传统的常规方法,用细菌或病毒培养液或含毒组织制成的疫苗。传统疫苗在防制畜禽传染病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我们目前所使用的疫苗,主要是传统疫苗。传统疫苗,包括有如下主要的类型: ①灭活疫苗:又称死疫苗,以含有细菌或病毒的材料利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处理,使其丧失感染性或毒性而保持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接种动物后能产生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灭活苗又分为组织灭活苗(如猪瘟结晶紫疫苗)、培养物灭活苗(猪丹毒氢氧化铝疫苗、猪细小病毒疫苗)。此种疫苗无毒、安全、疫苗性能稳定,易于保存和运输。是疫苗发展的方向。

②弱毒疫苗:又称活疫苗,是微生物的自然强毒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处理和生物的连续继代,使其对原宿主动物丧失致病力或只引起轻微的亚临床反应,但仍保存良好的免疫原性的毒株,用以制备的疫苗(如猪丹毒弱毒疫苗、猪瘟兔化弱毒疫苗等)。此外,从自然界筛选的自然弱毒株,同样可以制备弱毒疫苗。 ③单价疫苗:利用同一种微生物菌(毒)株或一种微生物中的单一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所制备的疫苗称为单价疫苗。单价苗对相应之单一血清型微生物所致的疾病有良好的免疫保护效能(如猪肺疫氢氧化铝菌苗、系由6:B血清型猪源多杀性巴氏杆菌强毒株制造,对由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猪肺疫无免疫保护作用)。 ④多价疫苗:指同一种微生物中若干血清型菌(毒)株的增殖培养物制备的疫苗。多价疫苗能使免疫动物获得完全的保护(如猪多价副伤寒死菌苗)。 ⑤混合疫苗:即多联苗,指利用不同微生物增殖培养物,根据病性特点,按免疫学原理和方法,组配而成。接种动物后,能产生对相应疾病的免疫保护,可以达到一针防多病的目的(如猪瘟、猪丹毒、猪肺疫三联苗)。 ⑥同源疫苗:指利用同种、同型或同源微生物制备的、而又应用于同种类动物免疫预防的疫苗(如猪瘟兔化弱毒苗、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可用于预防各种品种猪的猪瘟和猪流行性腹泻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