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认定品种

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认定品种
甘肃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认定品种

《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

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 《安徽省地名管理办法》已经2001年5月10日省人民政府第八十二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1年10月1日起施行。 2001年8月21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地名的管理,实现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国际交往的需要,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地名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地名是指: (一)省、市、县(含县级市、市辖区,下同)、乡、民族乡、镇等行政区划名称,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名称; (二)自然村(集镇)和城镇内的居民区名称; (三)城镇内的街、路、巷、楼(含门牌号码,下同)、广场、立交桥和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建筑物名称; (四)山(峰、岭、岗、关隘……)、河、湖、溪、沟、泉、滩、洞、潭、谷、岛、礁、矶、洲、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 (五)开发区、保税区、示范区、农场、林场、牧场、盐场、油田、矿山等名称; (六)机场、港口、铁路(线、站)、公路、桥梁、隧道、船闸、交通站点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七)水库、灌区、堤防、闸坝、发电站等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八)公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纪念地等名称。 第三条对地名实行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民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的地名管理工作,其主要职责是:(一)贯彻执行有关地名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制定并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地名工作规划; (三)推行地名的标准化、规范化; (四)审核、承办本行政区地名的命名、更名; (五)组织编纂地名图书资料; (六)监督地名的使用,对地图、牌匾中的地名实施审查; (七)收集、整理、鉴定、保管地名档案; (八)组织地名科学研究。 公安、建设、规划、交通、工商行政管理、旅游、邮政、通信、水利等部门应配合民政部门做好地名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四条实行地名申请、登记、审核、批准、公告制度。 第五条使用标准地名,保护地名标志是每个单位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地名的命名、更名 第六条地名的命名应遵循下列原则: (一)有利于国家统一、主权和领土完整,有利于人民团结; (二)反映当地人文、自然地理特征; (三)一般不用人名作地名。禁止用外国人名、地名命名地名; (四)在全国范围内市、县名称,一个县内乡、镇、街道办事处名称,一个乡、镇内自然村(集镇)名称,不应重名,并应避免同音; (五)一个城镇内的街、路、巷、居民区、广场名称,具有地名意义的单位和建筑物名称不应重名,并应避免同音; (六)各专业部门使用的台、站、港、场、桥、渡口等名称一般应与当地地名一致;

玉米品种审定申报书填表说明

玉米品种审定申报书填表说明 一、生育日数、品种积温、种植积温要求 二、封面填写要求 1、品种名称是指参加试验时该品种的试验名称。 2、品种类型是指普通、高淀粉、高油、青贮、甜和糯、机收

籽粒等。 3、参试区域:普通品种是指一区至八区;机收组玉米是指:第一积温带机收组、第二积温带机收组及第三积温带机收组;青贮玉米是指早、中晚熟期组;糯玉米组;甜玉米组。 4、申请者填写报审单位的全称。 5、申报时间统一按照每年文件要求的时间填写。 三、农作物品种审定申请书填写要求 1、品种名称是指参加试验时该品种的试验名称,如该品种已通过国家或其他省审定,须用品种公告名称。 2、品种来源须写明父母本的真实名称,母本在前,父本在后,中间用“×”。 3、育种者为该品种的的选育单位或个人。 4、选育(引进)人员是指该品种的育成人(引进者)及参与人。 5、品质分析、抗病接种鉴定按照指定单位出具的结果填写,按照年际间从小到大幅度填写,如年际间数值或等级相同,则不用区间表示,直接填写该数值或等级。容重保留至整数,粗淀粉、粗蛋白、粗脂肪含量保留两位小数,丝黑穗病、茎腐病发病率保留一位小数,大斑病按抗性评价描述,如:中感至抗大斑病。 6、注意事项是指品种在推广应用时应当注意的事项,包括品

种的主要缺点、重要特征特性等,可用描述性语言进行填写,不要夸大言辞。 四、申请审定品种说明书填写要求 1、选育目的填写要符合国际惯例。 2、选育方法及经过应符合自然规律和国家法律条例。 3、区、生试试验结果按照历年汇总表填写。 4、品种特征特性栏与栽培要点栏,须按空格要求填写。其它特性及有特殊栽培要求亦需写明。 5、在填写品种历年区域试验、生产试验结果表时,须按省统一汇总结果填写,不得改动,产量及增产百分比均保留一位小数,极端数值也须填入表中,并在备注中注明“极值”,机收组品种按两年生产试验填写。 6、在填写专业委员会审查意见时,所有数量单位均用汉字表示,株高、穗位高保留到整数位,穗长、穗粗、百粒重、公顷保苗均保留一位小数。施肥量基肥可用吨作单位,其他用公斤作单位。 7、此报告必须附有品种选育(引进)报告、品质分析结果、抗病接种鉴定结果、DUS测试报告复印件及能表明品种特征特性的真实照片(子粒及标准果穗、品种成熟期群体和杂交种、父母本单株抽丝期各一张)等相应附件。选育(引进)报告应详细说

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试行) 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2014年11月

前言 本导则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安徽省开发区规划编制和审批暂行办法>的通知》要求,由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而成。 本导则在制定过程中,总结省内开发区发展特点和建设经验,参考上海、重庆、广州、合肥等城市的相关技术规定,广泛征求规划设计、科研、管理等方面的意见,经反复讨论、修改后确定。 本导则的主要技术内容有:开发区选址要求、开发区规划的构成、编制的内容及不同类型开发区内容侧重、编制深度与技术要求。本导则共有7章,包括总则、开发区选址、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专业规划和附则。

目录 1 总则 (4) 2 开发区选址 (5) 3 总体规划 (6) 4 控制性详细规划 (14) 5 修建性详细规划 (26) 6 专业规划 (29) 7 附则 (29) 附录A本导则主要名词解释 (30) 附录B本导则用词说明 (32)

1 总则 1.1制定目的 为规范安徽省各类开发区规划编制,引导开发区和城市融合发展,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确保城乡规划有效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安徽省省级开发区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导则。 1.2适用范围 1.2.1本导则适用于由省以上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含筹建)的各类开发园区的规划编制,集中示范园区、现代产业园区等参照本导则执行。 1.2.2本导则所称开发区规划是指开发区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业规划。 1.3开发区分类 开发区按照其位置和功能关系,分为产业主导型开发区、综合功能型开发区和独立新区型开发区三种类型。 1.3.1产业主导型开发区主要是与城市或镇其他建设用地紧密联系、以产业用地为主的开发区,是城市二产发展主要区域。 1.3.2综合功能型开发区是城市或镇布局结构中相对独立的组团,其界线较为清晰,功能以产业为主并兼具其他功能。 1.3.3独立新区型开发区是与城市或镇距离较远,独立于中心城区或镇区以外的新区,可分为因产业发展、环保要求等设立的

吉林省农业种植(玉米)购买合同实用版

YF-ED-J9634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吉林省农业种植(玉米)购买合同实用版 An Agreement Between Civil Subjects To Establish, Change And Terminate Civil Legal Relations. Please Sign After Consensu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Realize Common Interests.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吉林省农业种植(玉米)购买合 同实用版 提示:该合同文档适合使用于民事主体之间建立、变更和终止民事法律关系的协议。请经过一致协商再签订,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出卖人 买受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 定,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合同交易双方 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种植增产增收, 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 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种植玉米买卖合同。 第一条:出卖人负责对玉米的种植生产。 买受人负责对玉米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二条:出卖人应按照买受人的收购要

求,向买受人承诺玉米的种植面积为亩,并按照买受人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按期、足额地向买受人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的玉米公斤。出卖人应保证在未完成合同约定的数量前,不向他人出售。 第三条:出卖人生产的玉米,只要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买受人负责包销。每公斤的收购价为元。玉米交货时,若市场价格上涨,收购价协商提高,若市场行情下跌,收购价不变。交货的时间为xx年xx月xx日;交货地点 第四条:买受人应搞好玉米种植的信息和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出卖人科学种植,防止玉米作物的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条:如果买受人需要统一向出卖人提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 【法规类别】林业资源保护 【发文字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令第8号 【修改依据】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2017修订) 【发布部门】国家林业局 【发布日期】2003.07.14 【实施日期】2003.09.01 【时效性】已被修改 【效力级别】部门规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林业局令 (第8号)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已经2003年6月24日国家林业局第一次局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3年9月1日起施行。 局长周生贤 二00三年七月十四日 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主要林木品种审定工作,公正、公开、科学、及时地审定林木品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从事主要林木品种审定活动的,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主要林木品种,是指按照《种子法》第七十五条规定确定的主要林木品种,包括品种、家系、无性系以及种子园、母树林、采种基地和种源区种子等。 第二章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 第四条国家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在全国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的林木品种审定工作;省、自治区、直辖市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以下简称省级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承担在本行政区内适宜的生态区域推广的林木品种审定工作。 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由科研、教学、生产、推广、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专业人员组成。 第五条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承担林木品种审定的具体工作。 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会,根据审定工作的需要,可以聘请临时委员。临时委员的比例不得超过专业委员会委员总数的30%。 第六条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秘书处工作由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承担,负责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七条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主任委员会负责林木品种审定的组织和审定工作。主任委员会由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长组成。 第八条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具体组成办法、委员的权利和义务等由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章程规定。 第三章申请和受理 第九条申请人可以对符合下列条件的主要林木品种,向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提出审

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关于对《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修改的说明 (以下简称技术规定)已试行两年多,《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的颁布实施和城市居民日常生活的需求,结合两年来的实际运用以及兄弟城市的先进管理经验,我们将《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宗旨是在依法、合规的前提下,进一步注重以人为本,强调人性化管理。下面,就我们的修改内容重点向大家进行说明: 1、适用范围的界定原《技术规定》适用范围是安庆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依据《城乡规划法》的相关规定,修改为规划区建设用地范围内范围。(第1条) 2、老、旧、新区建设提出新要求根据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和政府领导的指示以及市民网站的意见,结合我市是国家园林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具体要求,我局在《技术规定》中对老、旧、新区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城区以“双增双减”为基本原则;旧区要优化、调整用地布局结构,加强河湖水系整治和环境污染治理,改善交通、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完善公共配套服务体系;新区以“建设一片、配套一片、成景一片”为目标;(第17、18条) 3、日照标准进一步提高在原《技术规定》中对高层进行日照分析要求用累计法计算。鉴于城市居民生活质量要求日益提高,维权意识逐日加强。仍按简单的日照累计法计算建筑物的间距,经常造成被遮挡的既有建筑物内的居民提出异议。修改中对日照分析法计算间距提出了具体要求并

增加了“连续日照一个小时以上”的内容。(第39条) 4、临街建筑退让标准提高按照市政府宜政办秘[2009]47号文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第56条) 5、不同性质类别建筑(群)的机动车、(非)机动车停车位指标进行了调整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城市居民对居住区内的机动车停车要求也在提高,停车难已成居民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为此,我们对住宅部分的机动车停车位进行了调整,保障性用房的标准也做了适当的修改。(第75条) 6、交通影响分析范围扩大按照市政府宜政办秘[2010]78号文中提出的要求进行修改。(第82条) 《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两年多来,得到了诸多关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热心人员的关注,真诚地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建议和见解。我们结合实际应用过程中的体会以及设计、建设单位提出的建议,对《安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进行了修订。提请大家讨论,目的是为了将安庆市规划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谢谢 二〇一三年八月九日

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的术语与定义、内容与依据、审定指标和评判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品种variety 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2 对照品种control variety 对照品种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 2.3 特征特性character 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基本特征特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等。 2.4 丰产性yield ability

品种的产量表现,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及差异显著性表示。 当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产量低于所有品种产量平均值时,应逐点采用相应点的参试品种(含对照)平均值进行产量比较。 2.5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 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即品种在地点间和年际间试验中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占汇总试验点总数的比例进行评价。 2.6 适应性adaptability 品种对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试验点的比例进行评价。 2.7 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 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或忍耐能力,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抗倒性等。 2.8 品质quality 品种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以及与加工品质有关的性状。 2.9 生育期maturity 品种从出苗到成熟的时间。 2.10 特异性distinctness 申请审定品种应当明显区别于已受理或审定通过的品

吉林省农业种植买卖合同(完整版)

编号:QJ-HT-0157 吉林省农业种植买卖合同 (完整版) Both parties shall perform their obligations as agreed in the contract o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within the term of the contract.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专业合同范本系列下载即可用---

吉林省农业种植买卖合同(完整版)说明:该合同书适用于甲乙双方为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经友好协商双方同意签署合同,在合同期限内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履行义务,可下载收藏或打印使用(使用时请先阅读条款是否适用)。 合同编号 出卖人 买受人 签订地点 签订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合同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种植增产增收,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种植玉米买卖合同。 第一条:出卖人负责对玉米的种植生产。买受人负责对玉米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二条:出卖人应按照买受人的收购要求,向买受人承诺玉米的种植面积为亩,并按照买受人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按期、足

额地向买受人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的玉米公斤。出卖人应保证在未完成合同约定的数量前,不向他人出售。 第三条:出卖人生产的玉米,只要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买受人负责包销。每公斤的收购价为元。玉米交货时,若市场价格上涨,收购价协商提高,若市场行情下跌,收购价不变。交货的时间为年月日;交货地点第四条:买受人应搞好玉米种植的信息和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出卖人科学种植,防止玉米作物的病虫害,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条:如果买受人需要统一向出卖人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应以当地的批发价格供应,具体价格为种子元 1公斤;化肥元1袋;农药元1瓶。 第六条:因买受人在出卖人生产过程中因其提供的种子、化肥、农药出现质量问题;或因提供的技术指导出现失误,买受人应当负责对出卖人的经济赔偿。 第七条:出卖人由于不按买受人的技术要求和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质量标准生产;或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高温、寒流、干旱、洪涝、暴雨、冰雹、大风等)造成的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在对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分析了安徽本土餐饮品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如:从业人员素质不高、产品标准化和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缺乏创新等。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若干策略,如打造餐饮业全产业链、体现安徽特色等。 关键词:安徽本土餐饮;现状;问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大力发展以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是保持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其中作为民生之重的餐饮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近年来,以老乡鸡为代表的安徽餐饮品牌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对安徽本土餐饮品牌进行研究,有助于提升安徽餐饮业发展水平乃至安徽整体经济发展的水平。 一、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的发展现状 2015年,安徽全社会餐饮行业营业额近812.5亿元,比上年增长约9.8%。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以及八项规定、厉行节约等系列举措的作用下,餐饮业正从“高大上”转向“小而美”,餐饮业因公消费大幅减少,私人消费持续增加。[1] 在这种大环境下,定位中低端的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稳步发展。安徽省规模较大的本土餐饮品牌有老乡鸡、有意思、思必客、

傣妹等,它们以较高的性价比和舒适的消费环境,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连锁店遍布安徽省各市,在安徽餐饮业营业额中约占40%以上的比重;加之近几年快餐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徽本土快餐店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继续在安徽整个餐饮营业额中占据很大比重。另一方面,安徽本土餐饮品牌在全国餐饮市场中也有着重要的地位,目前我省已有四家本土餐饮品牌跻身全国百强,分别是老乡鸡、包天下、同庆楼和蜀王,还有一些本土餐饮店如0048香辣虾、功夫煲仔,淮南牛肉汤等,虽然没有列入百强中,但其品牌也叫响了全国各地。由于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他们更加注重时间观念,平时外出吃饭重在节约时间,因而快餐业将是餐饮业发展的重点。老乡鸡的快速发展说明快餐业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主流,为安徽本土餐饮品牌的未来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安徽本土餐饮品牌在国内餐饮业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尤其受本省消费者的欢迎,这主要是因为饭菜的味道符合家乡人的口味、价格相对实惠。安徽省本土餐饮品牌虽然在不断发展,但与国内外大的餐饮品牌相比存在着发展速度较慢、整体规模较小,知名度不高等问题。当前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第一,安徽省餐饮业的员工整体素质较低,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服务能力不高。传统观念认为餐饮业是伺候人

几个新审定的玉米品种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84009103.html, 几个新审定的玉米品种 作者: 来源:《农业知识·乡村季风》2014年第02期 1.宇玉30号。该品种株形紧凑,全株叶片数19~21片,幼苗叶鞘绿色,花丝浅红色,花药红色。夏播生育期106天,株高287厘米,穗位107厘米,倒伏率 2.4%、倒折率0.9%。果穗筒形,穗长17.5厘米,穗粗4.4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平均14.8行,穗粒数486粒,红轴,黄粒、半硬粒型,出子率85.6%,千粒重317克,容重754克/升。中抗小斑病、大斑病,感弯孢叶斑病,中抗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高抗矮花叶病。子粒粗蛋白含量10.0%,粗脂肪含量 3.7%,赖氨酸含量0.44%,粗淀粉含量72.7%。在2010~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1亩)产量607.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9%,21处试点18点增产3点减产。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量700.9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7.5%。栽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5000株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瘤黑粉病高发区慎用。 2.迪卡667。该品种株形紧凑,全株叶片数18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紫色,花药绿色。夏播生育期106天,株高279厘米,穗位121厘米,倒伏率 3.4%、倒折率0.3%。果穗筒形,穗长15.9厘米,穗粗 4.7厘米,秃顶0.2厘米,穗行数平均1 5.5行,穗粒数542粒,红轴,黄粒、半马齿型,出子率88.8%,千粒重304克,容重748克/升。中抗小斑病,感大斑病,高感弯孢叶斑病,感茎腐病,高感瘤黑粉病,感矮花叶病。子粒粗蛋白含量10.9%,粗脂肪含量3.9%,赖氨酸含量0.21%,粗淀粉含量73.0%。在2010~2011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 中,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01.3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6.2%,21处试点17点增产4点减产。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70.0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3.7%。栽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株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在瘤黑粉病和弯孢叶斑病高发区慎用。 3.金来98。该品种株形紧凑,全株叶片数19~20片,幼苗叶鞘紫色,花丝绿色,花药黄色。夏播生育期107天,株高286厘米,穗位123厘米,倒伏率1.8%、倒折率2.0%。果穗筒形,穗长17.0厘米,穗粗 4.9厘米,秃顶0.7厘米,穗行数平均16.6行,穗粒数567粒,白轴,黄粒、马齿型,出子率8 5.5%,千粒重291克,容重725克/升。感小斑病、大斑病,中抗弯孢叶斑病,中抗茎腐病,感瘤黑粉病,抗矮花叶病。2009~2012年试验中茎腐病最重发病 试点病株率90.1%。子粒粗蛋白含量10.0%,粗脂肪含量4.5%,赖氨酸含量0.31%,粗淀粉含量72.4%。在2009~2010年全省夏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两年平均每667平方米产593.1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7%,22处试点21点增产1点减产。2011~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每667平方米产618.2千克,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1%。栽培适宜密度为每667平方米4500株左右,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大田。在山东省适宜地区作为夏玉米品种种植利用。茎腐病高发区慎用。

XX年度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XX年度国有林场工作总结 **省**国有林场XX年工作总结及XX年工作安排 回顾XX年,我场在省林业厅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两翼齐飞,建设三大基地”的发展思路,牢牢把握发展是第一要务,千方百计稳控经营区的严峻形势,努力克服国际金融危机的不利影响,多方筹措推进**杉木良种繁育中心建设,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总抓手,扎实开展“XX管理深化年”活动,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我场XX年度工作汇报如下: 一、XX年主要指标完成概况 ——营林生产:全年育苗亩,造林亩,良种、壮苗使用率,达标率,中幼林抚育作业面积亩,营林投资万元。 ——木材产销:生产木材立方米,销售木材立方米,实现木材销售收入万元,木材销售总平均单价元/m3,木材销售利润率 %。 ——财务收支:经济收入万元,管理费用支出万元,全年资产净增加万元,实现净利润万元。 ——森林管护:病虫害防治面积亩,没有成灾,维修防火林带亩,林道维修公里,全年没有发生森林火灾。 二、XX年度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XX年,我场以做好山上文章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培育;

以做强山下文章为突破推进种苗产业化;以创建和谐林区为目标构建平安林场;以深入学习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总抓手加强党的建设这四个方面扎实推进林场各项工作。 ㈠以做好山上文章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培育管理。时至目前,我场98%以上的经济收入还是要靠山上的“绿色仓库”。做好山上文章就是做好山上森林资源的培育和管理利用,也就是夯实我们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1.抓基础,不因时艰放松森林资源培育。去年年底至今年年初,我场陆续发生多起村民抢占、抢种林地事件,形势十分严峻,已经严重干扰了我场的正常的生产经营秩序,但是我们从未因此放松,非常时期采取非常做法积极应对。一是举全场之力迅速组织造林劳力抢时间抢进度,抢到农民前头;二是对被村民抢占的林地,采取集中人力突击锄草、补植,增加扩穴工序等补救措施,确保成活率以及防止“二次失地”。三是推行“一包三年”的抚育方式,增强责任心和提高营林质量。 2.抓龙头,全力保住产销的质与量。由于年初我场经营区受到农民冲击等因素的影响,今年木材生产较往年起步慢,为了迎头赶上进度,大家上下齐心,多管齐下,通力合作,加大了产销力度,保住了全年产销龙头经济。生产部门执行生产进度奖激励施工队,每周深入山场,督促进度,狠抓质量,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多出材出好材。经销部门及时

安徽城乡规划条例

安徽省城乡规划条例 (2010年12月18日安徽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城乡规划管理,协调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在规划区内进行建设活动及其监督管理。 本条例所称城乡规划,包括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城镇体系规划分为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区域性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分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 本条例所称规划区,是指城市、镇和村庄的建成区及因城乡建设和发展需要,必须实行规划控制的区域。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的镇、乡和村庄,镇、乡规划区范围内的村庄,不单独划定规划区。 第三条城市和镇、乡应当制定城市规划、镇规划和乡规划。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应当制定村庄规划的区域。鼓励其他村庄根据发展需要制定村庄规划。 第四条制定和实施城乡规划,应当符合科学发展的要求,遵循城乡统筹、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节约土地、集约发展和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注重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相结合,促进资源、能源节约和综合利用,保护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遗产,突出地域特色和传统风貌,改善人居环境。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镇总体规划以及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的编制,应当依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 第六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城乡规划的编制和管理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对编制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给予经费支持。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部门应当根据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的需要,在年度预算中安排城乡规划编制和管理经费。 第七条经依法批准的城镇体系规划、城市规划、镇规划、乡规划和村庄规划,是城乡建设和规划管理的依据,未经法定程序不得修改。 规划区内的建设活动应当符合经依法批准的城乡规划。 第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城乡规划的管理,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增强城乡规划的科学性,提高城乡规划实施及监督管理的效能。 对在城乡规划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委员会是本级人民政府城乡规划决策的议事机构,负责审查本级人民政府审批和需要报上级人民政府审批的城乡规划草案以及需要其审查的其他城乡规划草案,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审查意见。 城乡规划委员会由本级人民政府及其相关行政部门负责人、专家和公众代表组成,其成员由本级人民政府聘任。城乡规划委员会应当根据本级人民政府确定的工作职责,建立健全运作程序和表决方式等工作规程。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城乡规划管理工作。其中,设区的市城市规划区内的城乡规划工作由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统一管理。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派出机构按照规定职责承担有关城乡规划管理工作。

2014年最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2014年最新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附件1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标准 总则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的术语与定义、内容与依据、审定指标和评判规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油菜、马铃薯品种审定。 2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2.1 品种variety 品种是指经过人工选育或者发现并经过改良,形态特征和生物学特性一致,遗传性状相对稳定的植物群体。 2.2 对照品种control variety 对照品种是同一生态类型区同期生产上推广应用的已审定品种,具备良好的代表性。 2.3 特征特性character

品种的植物学特征和生物学特性,包括基本特征特性、生育期、主要农艺性状等。 2.4 丰产性yield ability 品种的产量表现,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的百分率及差异显著性表示。 当区域试验对照品种产量低于所有品种产量平均值时,应逐点采用相应点的参试品种(含对照)平均值进行产量比较。 2.5 稳产性yield stability 品种产量的稳定性,即品种在地点间和年际间试验中相对于对照品种产量的变化程度。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点次占汇总试验点总数的比例进行评价。 2.6 适应性adaptability 品种对环境的综合适应能力,以品种在试验中比对照品种增产试验点的比例进行评价。 2.7 抗逆性stress resistance 品种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的抵御或忍耐能力,包括抗病性、抗虫性、抗旱性、抗寒性、抗倒性等。 2.8 品质quality 品种的营养品质、商品品质以及与加工品质有关的性状。 2.9 生育期maturity

吉林省近十年特用玉米品种概况

?73?2006年6月农业与技术100%,适合工业加工,生产淀粉不用脱色,是吉 林省加工企业生产优质淀粉的首选品种。 1.4甜玉米 近十年吉林省共审定吉甜3号、吉甜6号、 吉美9号、西芭Sheba、麦哥娜姆、珠贝粒、脆王 KIispyking、超甜710(Sc710)8个甜玉米品种, 除1995、200喜爱露鍪纛一鉴萎i整缓篝鑫囊 S塑薹,磊羹囊直荔蔫。塞薹霪羹鋈箍l萋玉米只占14.73%。从表l中可见,民国时期的1918年吉林省的玉米面积只有24.95万hm2,单产水平540kg/hm2,总产量14.69万t。日伪时期的1938年,全省玉米面积57.7l万hm2,单产1439.1kg/hm2,总产量83.05万t。可见,由于只种植较早熟的农家品种,玉米单产水平低于其他粮食作物,限制了玉米生产发展,吉林省的玉米生产规模不大。 250~60年代 2.1玉米品种应用情况 50年代初期,吉林省已有一批较好的农家品种。这些品种栽培历史长久,种植面积较大,具有稳产、质优,抗逆性强等特点。当时有马齿型中晚熟品种“红骨子”,半马齿型中熟品种“白头霜”,该品种为栽培年久的燧石型与马齿型天然杂交的后代,稳产、质优。自然条件和经济因素影响品种的分布。在气温较高,无霜期较长的平原地区种植的品种趋向马齿型。山区、半山区温度变化明显,无霜期较短,品种趋向燧石型。东部山区、半山区玉米外运困难,玉米很少作为商品而以自食为主。农民对玉米品质要求较高,喜欢种植角质胚乳多的品种。中、西部平原玉米产品有很大部分作为商品粮,对品质要求不及对产量迫切,多种植马齿型和半马齿型品种。1949~1963年间,吉林省玉米生产仍以种植农家品种为主。这时期在全省范围内主要栽培品种有:英粒子、白头霜、红骨子、金顶子、美稔黄、马牙子和红瓤细等。1955~1958年问推广种植了6个品种间杂交种。其中,公主岭82、公主岭83这2个品种间杂交种比红骨子和金项子品种增产15%一20%。早熟品种公主岭27和公主岭28在东部山区、半山区种植,比当地白头霜、红骨子品种增产12%~15%。60年代初,吉林省先后选育出吉双2号、吉双4号、吉双15、吉双107、四双1号、四双2号等双交种。一批双交种的选育成功开辟了吉林省玉米杂交种选育之先河,它实现了从农家品种到杂交种的第1次飞跃,成为吉林省玉米品种更新换代的里程碑。1963~1969年双交种累计推广面积82。2万hm2,其中吉双83品种推广时间最长,累计推广面积达358.1万hm2。60年代,吉林省玉米杂交种应用面积占玉米播种面积的17%。 2.2玉米生产水平及规模 建国后的50年代由于人口压力不大粮食供求矛盾不突出,加之玉米的单产水平与高粱、谷子相比并不高,玉米仍然种植农家品种,玉米面积

地名管理办法(草案)

西宁市地名管理办法(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目的依据)为了加强地名管理,实现地名标准化、规范化,促进城乡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国务院《地名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市行政区域内地名的命名、更名、使用、地名的标准化处理、地名标志的设置和地名档案的管理等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地名解释)本办法所称地名包括: (一)自然村、集镇、路、街、巷等名称; (二)门牌号、建筑物; (三)山、河、湖、泉、峡、沟、滩、草场、林地等名称; (四)工业区、开发区、林场、牧场、矿山等名称; (五)公园、广场、自然保护区、文物古迹、纪念地、历史文化保护区等公共场所、文化设施名称; (六)居民地(小区、花园、城、苑等)名称; (七)道路、桥梁、隧道、立交桥、水库、堤坝、灌渠等水利、市政设施名称; (八)其他具有地名意义的名称。 第四条(管理原则)地名管理应当坚持征求群众意见、尊重当地历史和现状、保持地名相对稳定的原则。

第五条(主管部门)市民政部门是本市地名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县(区)民政部门是本行政区域内地名管理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地名管理工作。 规划、建设、公安等部门及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地名管理工作。 第六条(主管部门职责)市、县(区)地名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地名管理工作的法律、法规和规章; (二)编制地名工作规划; (三)负责地名命名、更名、注销的审核、承办以及推行地名标准化、规范化等工作; (四)监督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标准地名的使用; (五)负责地名标志的设计、制作、设置和管理; (六)收集、整理地名资料,管理地名档案,提供地名咨询服务; (七)编辑出版地名资料和地名工具图书; (八)依照本办法监督查处地名违法行为。 第二章地名的申报和许可 第七条(地名许可管理)地名的命名、更名应当按照规定

2006年国审玉米品种简介

玉米科学2006,14(5):173~176JournalofMaizeSciences2006年国审玉米品种简介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1 品种名称:京科308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JN15,来源于自选系J0045×齐319;父本J24-2,来源于自选系京02×黄野4。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2 品种名称:农华98 选育单位: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YF01,来源于478×合344;父本YF02,来源于444×黄野四。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3 品种名称:兴垦10号 选育单位: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兴垦自101-1,来源于四早82;父本兴垦自矮34,来源于黑龙江省海伦市种子公司1134的变异株。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4 品种名称:长城315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北711,来源于黑龙江北安农科所;父本M8349-1,来源于罗早4×830的二环系。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5 品种名称:长城1142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V14,来源于承18×黄早粘;父本489,来源于海玉6号的二环系。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6 品种名称:承玉20 选育单位:河北承德裕丰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承系53,来源于H21×502的二环系;父本承系60,来源于美国杂交种556832。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7 品种名称:万孚2号 选育单位(个人):邢成久 品种来源:母本H16,来源于7922×Mo17选系;父本F118,来源于丹340×502选系。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8 品种名称:吉农大302号 选育单位:吉林农大科茂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km11,来源于(辽6701×7884-7)×7884-7;父本km12,来源于美国杂交种78599×Mo1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09 品种名称:秀青74-5 选育单位:中种集团承德长城种子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Jk88,来源于(6jk08×488)×488;父本434,来源于(黄早4×丹340)×黄早4。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0 品种名称:秦龙13 选育单位:陕西秦龙绿色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早46,来源于7922×5003;父本L676,来源于泰系TR×黄早4。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1 品种名称:兴垦3号 选育单位:内蒙古丰垦种业有限责任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兴垦自167-1,来源于C90-2×掖52106;父本改良Mo17,引自甘肃省张掖市种子公司。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2 品种名称:吉单415 选育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玉米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8902,来源于掖107×8112;父本承351,引自河北省承德市农科所。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3 品种名称:登海3312 选育单位: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H4462-5,来源于掖478×丹9046的二环系;父本掖81162,来源于掖107早熟变异株的选系。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4 品种名称:三北9号 选育单位:三北种业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S457,来源于(Mo17×107)×78599;父本B08,来源于(黄早4×新疆地方种)×野鸡红。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5 品种名称:铁单20号 选育单位:辽宁省铁岭市农业科学院、辽宁铁研种业科技有限公司 品种来源:母本铁97005-1,来源于美国杂交种US1;父本铁D9125,来源于铁C8902×丹340。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6 品种名称:本玉18 选育单位: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母本63792,来源于7884-7×铁7922;父本7017,来源于B70×Mo17。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7 品种名称:辽作1号 选育单位:辽宁种业服务中心 品种来源:母本A80,来源于478改良系;父本T121,来源于Mo17×丹340。 审定编号:国审玉2006018 品种名称:郝育12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 2002年8月2日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通过《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自2002年12月1日起施行。 2002年8月2日 内蒙古自治区林木种苗条例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林木种质资源,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行为,促进林木种苗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自治区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自治区行政区域内从事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林木品种选育、引进,林木种苗生产、经营、使用和管理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林木种苗,是指林木的繁殖材料或者种植材料,包括乔木、灌木、木质藤本等木本植物的籽粒、果实和根、茎、苗、芽、叶等。 第三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林木种苗工作,其日常管理工作由林木种苗管理机构负责。

第四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大力实施林木种苗工程,把扶持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生产、使用、推广、更新,林木种苗生产基地建设,林木种苗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林木种苗质量监督管理体系建设列入林业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 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研究、开发、经营和推广林木种苗优良品种和新品种;鼓励品种选育和林木种苗生产、经营相结合,发展林木种苗产业。 第五条旗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规定设立林木种苗专项资金,用于林木种质资源保护,林木良种选育、审定、使用和推广,林木新品种引进与试验示范、种苗检验、种苗信息网络建设等。 第六条自治区人民政府、盟行政公署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建立林木种苗贮备制度,主要用于发生灾害和林木种子结实歉年时的造林需要。 第二章种质资源保护 第七条自治区依法保护林木种质资源,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和破环。 禁止采集或者采伐下列天然林木种质资源,因科研等特殊情况需要采集或者采伐的,应当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主要农作物品种审定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科学、公正、及时地登记非主要农作物品种,规范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管理,保护生物多样性,保证消费安全和用种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非主要农作物,是指稻、小麦、玉米、棉花、大豆五种主要农作物以外的其他农作物。 第三条国家对部分非主要农作物实行品种登记制度。列入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的品种登记,适用本办法。 第四条农业部制定和调整非主要农作物登记目录,发布列入登记目录的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建立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信息平台(以下简称品种登记平台)。 第五条农业部负责全国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具体工作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承担。省级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负责品种登记受理、申请文件审查,具体工作由省级种子管理机构承担。 第二章申请、受理与审查 第六条品种登记申请实行属地管理,单位在注册地、个人在户口所在地,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出登记申 1

请。申请品种登记的单位和个人(以下简称申请者),应当在品种登记平台上实名注册。 一个非主要农作物品种只能在一地申请登记。 第七条一个品种由两个以上申请者分别提出品种登记申请的,最先申请的为申请者;同时申请的,最先完成该品种育种的人为申请者;具有植物新品种权的品种,还应当经过品种权人的同意。 第八条在中国境内没有经常居所或者营业场所的境外机构、个人在境内申请品种登记的,应当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境内种子企业代理。 第九条申请登记的品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人工选育或发现并经过改良; (二)具备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 (三)具有符合《农业植物品种命名规定》的品种名称。 第十条申请者申请品种登记应当向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农业主管部门提交申请文件,申请文件包括: (一)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申请表,包括作物种类、品种名称,申请者、品种选育的单位或者个人(以下简称育种者)、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内容; (二)不少于1个生产周期的品种比较试验报告,包括品种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栽培技术要点、适宜种植区域及季节等; (三)抗性鉴定报告; (四)育种过程以及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测试报告; (五)种子、植株及果实等实物照片。 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