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起电课件.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    两种电荷

感悟新知
知2-练
例3 现有丝绸、玻璃、塑料薄膜三种材料。通过实验发 现,当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被丝绸摩擦过的塑料 薄膜时,两者相互吸引。据此排出三种材料的顺序,使 前面的材料跟后面的材料摩擦后,前者总是带负电。这 个顺序是( ) A. 丝绸、玻璃、塑料薄膜 B. 塑料薄膜、玻璃、丝绸 C. 塑料薄膜、丝绸、玻璃 D. 丝绸、塑料薄膜、玻璃
A. 陶瓷
B . 橡胶
C.铜
D . 玻璃
解题秘方:可借助记忆来识别常见的导体和绝缘体: 金属均为导体,玻璃在通常情况下为绝缘体。
感悟新知
知3-练
4. 有下列六种材料: ①盐水,②石墨,③橡胶,④汽油,⑤陶瓷,⑥铜丝。 其中属于导体的是 _①__②__⑥__,属于绝缘体的是 ③__④__⑤__。 (均填序号)
知1-练
感悟新知
知1-练
解题秘方:细水流属于轻小物体,由带电体的 性质分析解答。
解析:梳子在干燥的头发上摩擦,带上了电荷; 而水流向梳子靠近,可以联想到“带电体吸引轻小 物体”来分析本现象。
感悟新知
1. [中考·沈阳]将与毛衣摩擦过 的气球靠近头发,会看到如图2 所 示的令人惊奇的现象。这是由于气 球摩擦后__带__电___ ,会__吸__引___不带 电的头发。
4.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感悟新知
5. 验电器
知1-讲
(1)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2)作用:检验物体是否带电。
6. 电荷量
(1)定义: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电荷量也可
简称电荷。
(2)单位:库仑(库),符号为C。
感悟新知
知1-讲
特别提醒: 1. 带电体具有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由于物体间力的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五章:15.1两种电荷 课件(共36张PPT)

人教版 九年级全一册 物理 第十五章:15.1两种电荷  课件(共36张PPT)

– +
++

– ––

当两物体摩擦时 –
+ +
+ +
++++
+


––
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
因得到电子而带负 电
摩擦起电的实质: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 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 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
转移的电荷是负电荷,而不是正电荷.
摩擦起电的实质
摩擦起电的原因: 不同物质,原子核对电子束缚本领强弱不同。
十五章:电流和电路
两种电荷
学习目标 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了解原子结构,知道摩擦起电的原因和实质 认识导体和绝缘体
动手做一做
用塑料笔在头发或衣服上来回摩擦几次,再让它去接近 碎纸屑,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
原子及其结构
原子结构图:如右图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
组成,原子核带正电,电 子带负电. 通常情况下,原子是电 中性,由原子组成的物 体也呈电中性.
– +
++ –

核外电子 原子核
1.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那个物体的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 领弱,它的一些电子就会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上.
2.失去电子的物体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得到电子的物体 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1、笔杆带了“电”——电荷。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 的性质。
3、用摩擦的方式能使物体带 电。
电荷
1.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洪山嘴中学詹振亚
2.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做摩擦起电。

物理第一节 摩擦起电

物理第一节 摩擦起电

补充
需要学会使用电子的得失 来解释摩擦起电和接触带 大地带的电荷是负电荷 电,另外掌握电荷守恒定 律
静 电 应 用 和 防 护
静电应用:静电除尘、静电处理种子、静电处理水、静电复印等 静电防护: 1.运输易燃易爆物品的车后面都挂一条铁链 2.避雷针 3.飞机轮胎用导电橡胶做成
静电处理种子: 静电场作用有利于种子体内 ATP 合成,促进酶 的活化和生长。静电场产生的电位差引起细胞 内外物质扩散,提高扩散通量,有利于种子吸 水吸肥,提早萌发和生长;高压静电场空气击 穿产生 NO 、 NO2 和臭氧,与水反应生成亚 硝酸和硝酸,腐蚀种子外壳,促进种子萌发, 同时臭氧的杀菌能力使种于很少发生黑穗头病。 静电复印:电荷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而带电 物体间形成的力叫做静电场. 在静电复印中, 电 子的移动将产生吸引或者排斥的电场. 这些电 场将把粉放到需要它的地方, 并将粉从不需要 它的地方清除
电路中电流的 方向
电源正极------用电器------电源负极
电源 用电器
提供电能 用来工作的设备,例如电灯,电视机等
开关
导线
控制电路的开通和断开
连接电路中的电源、用电器等元件
常见电器元件及其电路图符号
电池
开关
电流表 电压表 导线 灯泡
电路的三种状态 通路:正常接通的电路 短路:直接用导线将电源的正负极连接起来的电路 电流过大会导致电源烧毁 断路:断开的电路 电路中没有电流
用木梳梳头之后,木梳可以 吸引小纸屑
上述现象的共同特点是都可以吸引轻小的物体
摩擦起电: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叫摩擦起电//摩擦的物体必须是两种不同的物体

物 体 带 电 的 方 式
物体带电只能通过摩擦么?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共23张PPT)

九年级人教版物理上册课件:第十五章 第1节 两种电荷 (共23张PPT)

锈钢条,这样做的不原锈因钢是条将摩擦带的电荷导走

在加油站,我们看到一些“禁止用塑料桶装运油”等类似的
警示牌,这样做的原因是
防止油和塑料桶摩擦产生的电荷,由于不能导走而发生放电
现象,产生电火花,引起火灾。
20
三、实验探究题(12分) 19.学习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之后,小乐同学大胆的猜想,电 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是否与两电荷所带的电荷量和它们之间 的距离有关呢?于是他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做起了实验。Q是一 个带正电的物体把系在细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A、B 、C三处,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
23
13
11.摩擦产生的带电现象,在生产和生活上给人们带来了很多 麻烦。下列各现象中,不是由于摩擦起D 电引起的是( ) A.买食品时,装食品的薄塑料袋粘在手上甩不掉 B.印刷机里出来的纸张粘在一起不容易分开 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 D.冬天用湿手去摸室外的铁棒,手容易粘在铁棒上
14
12.(2016·广州)如图所示,无风条件下卡通造型铝箔气球两次 均向带电棒靠近但未接A触,气球( ) A.不带电 B.带正电 C.带负电 D.带电情况无法判断
15
13.(2016·重庆)如图所示,小杜同学用与丝绸摩擦过的玻璃 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看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D在这个 过程中( ) A.玻璃棒和验电器都带负电荷 B.玻璃棒带正电荷,验电器带负电荷 C.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产生了电荷 D.金属箔张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排斥
16
14.甲、乙两种干燥的绝缘物体,甲的原子核对核外电子的 束缚能力较强。将它们相互摩擦后分开,下列C叙述正确的是 () A.乙得到了电子带负电 B.甲失去了电子带正电 C.甲、乙靠近会相互吸引 D.甲、乙靠近会相互排斥

新人教版两种电荷ppt课件

新人教版两种电荷ppt课件
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
善于导电的物体
(金属、人体、大地、石墨、酸碱盐溶液、湿木)
33
2、绝缘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
(干木、陶瓷、玻璃、橡胶、油、塑料)
34
半导体二极管
35
导体与绝缘体之间没有绝对的界线。 36
电荷在导体中的定向移动
37
思考、运输油的油罐车底部 都拖有一根铁链,这样做的 目的是什么? 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油和油罐的摩擦会 使油和油罐带上异种电荷,当电荷积累 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放电现象,产生 电火花,将汽油点燃。铁链是导体可把 所带电荷传导到大地。
11
摩擦起电
摩擦过的物体具有吸引轻
小物体的现象,叫做摩擦 起电现象。
(带电的物体也叫做“ 带电体 ”)
12
3、两种电荷——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被丝绸摩擦的玻 璃棒带的电荷叫 做正电荷;
被毛皮摩擦的橡 胶棒带的电荷叫 做负电荷。
“+” 玻 正 橡 负 “-”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玻璃棒跟丝绸摩擦,橡 胶棒跟毛皮摩擦后,分别 靠近带电的另一根玻璃棒 和橡胶棒。观察现象。
质子 “+” 原子核 原子 “+” 中子 (不带电)
电子 “-”
25
1)原子核与原子相比,原子核体积更小。 2)原子核带正电,核外电子带负电。且原子核所 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所以整 个原子呈电中性。 3)电子的电荷量最小,人们把最小电荷叫做元
电荷。其电荷量为:e =1.6×10-19 C
1
2
3
电在我们日常生活、现代化社会中的应用:
电 是 什 么?
5
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 第一节:两种电荷
6
自学指导
7 什么是摩擦起电?举列说明 自然界中的电荷有几种?分别是什么?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有什么规律? 验电器的结构是什么?原理是什么? 原子的结构是什么?什么叫元电荷? 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导体为什么能够导电?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课件(ppt)

中考物理电学专题复习课件(ppt)

把元件首__尾__顺__次__连接起来的电 路
把元件__并__列____连接起来的电路
特征
电路中只有_一__条___电流路径, 一处断开所有用电器都_不__工__作___
开关 作用
控制__整__个____电路
电路中的电流路径至少有两条,各支 路中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__干__路____中的开关控制整个电路,支
路中的开关控制所在支路
·新课标
2.串、并联电路的识别方法 定义法:用电器_首__尾__相__连_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电流法:电流只有__一__条__路径为串联,否则为并联。 拆除法:拆除某用电器,其他用电器__不__工__作__为串联, 否则为并联。
·新课标
针对训练
示教板上面安装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都能发光。 在不看示教板背面电路连接、不用其他任何仪器的情 况下,判断它们是串联还是并联。
0~0.6 A(0.02 A), 0~3 V(0.1 V), “20 Ω 1 A”含义: 最大阻值为20 Ω,
0~3 A(0.1 A)
0~15 V(0.5 V)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 A
符号
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连接方法
__串__联__
_并__联_____
一__上__一__下__
方法
现象
结论
串联
并联
·新课标
方法
现象
结论
拧下一只灯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另一只灯泡灭 另一只灯泡仍亮
·新课标
考点梳理
考点3 电路连接与设计 1.电路的连接 串联电路: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依次连
接。 并联电路:采用“先串后并法”,即先将一支路

摩擦起电_两种电荷__257

摩擦起电_两种电荷__257

你在生活中见过类似的摩擦起电现象吗?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的梳子 吸引小物体
带电物体吸引轻小物体

带电的梳子 吸引水流
物体带电的方法:
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摩擦
的两物体带等量的异种电荷。
接触起电:用带电体接触不带电的物体,使
不带电的物体带电。两物体带同种电荷。
感应起电:用带电体靠近不带电的物体,使
大约只有10-7C。一片雷雨云带电的电荷, 大约有几十库仑。 想一想:为什么摩擦过的玻璃棒或橡胶棒所带的
电与雷雨云带的电会相差这么大?
电荷的多少 4 、电荷量:___________,叫 做电荷量。符号( Q)。 C 库仑 单位 :_____,符号是__。 5 、中和:放在一起的____ 异种 等量 ____ 电荷完全抵消的现象,叫做中和。
1. 通常情况下,原子核带的 正电荷跟核外电子总共带的_____ 负电荷 数量相等,整个原子是中性的。 失去 当两个物体相互摩擦的时候,_____ 得到 电子的物体带正电,_____电子的物 体带负电。 2.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 电荷 转移 ,只是_____从一个物体_____到 另一个物体。
失去电子的玻璃棒因缺少电 绸子得到电子带负电。 子而带正电。
2. A、B、C、D 4个通草球, A吸引B,A排斥C,C吸引D。 如果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相 AC 排斥,则一定带正电的是_____ B ,一定带负电的是 _____ .
无法确定是否带电的是_____. D
3.让一个带正电的物体去靠近 挂在细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 被吸引,则小球原来 (D ) A.带正电 B.带负电 C.不带电 D.不带电或带负电
4.有一带正电的物体,排斥一个轻 小物体,则该轻小物体 ( ) A A.一定带正电 B.可能带正电,也可能不带电 C.一定带负电 D.可能带负电,也可能不带电

第一节《电是什么》PPT教学课件

第一节《电是什么》PPT教学课件
3.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接触已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 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闭合后又张开,则验电器原来带__正__电, 后来带__负__电。
补充: 电的中和:两个带电物体接触后都恢复不带电的状态。不是电荷消失。 条件:两物体带等量异种电荷。
束缚电子能力表:有机玻璃<玻璃<毛皮<丝绸<纸<金属<硬胶棒<石蜡
小结: 7.检验物体是否带电方法:
是否能吸引轻小物体 是否能让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 根据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8.使物体带电方法: 摩擦起电 接触带电 静电感应
巩固练习:
1.在干燥的天气里,用塑料梳子梳头,发现一些头发随着梳子飘起来,是 因为_头__发__与__梳__子__摩__擦__后__带__异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吸__引__,而且头发越梳越蓬松,是 因为_头__发__与__头__发__带__同__种__电__荷__相__互__排__斥__。
学习新知识:
1.导体中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当拿一个带电的物体靠近它时,会 发生什么?
2.静电感应:
当带电的物体与未带电的导体相互靠近时,由于电荷间的相互
作用,会使导体内的电荷重新分布,这种现象叫静电感应。
当带电体离开后,物体就会恢复到原来的状态。

+
+


+

+

+

+
+
+ + +
学习新知识: 1.摩擦起电、静电感应等都是静电现象。 2.静电现象的应用:
A.毛皮束缚电子的能力比较强 B.橡胶棒的正电荷转移到毛皮上 C.摩擦过程中创造了负电荷 D.橡胶棒上有多余的电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摩擦起电
主讲人:辛艳艳
隆化县张三营镇中心幼儿园
活动目标
• 1、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初步了解什么 叫摩擦起电,识别常见的、经过摩擦能产 生静电的材料。
• 2、体验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的科学探究过 程。
• 3、学习记录实验结果,提高幼儿动手能力 和思考能力。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感知摩擦起电,初步了解什 么叫摩擦起电,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探 究。
活动难点:
1、猜想探究能产生静电的材料 2、对幼儿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的进一 步锻炼、提高。
活动准备:尺子、气球、塑料吸管、
水彩笔、碎纸屑、毛绒布、铁钉、小石 子、泡沫渣


√Hale Waihona Puke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