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毛羽测试对比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关于纱线毛羽几个问题的分析与探讨

中也有所 考 虑 , 由 于缺乏 正确 的评 价方 法 , 今 但 迄
仍 未被普 遍重 视 。
毛 羽疵点 。设 备 由 P C操 控 , 可作 出统计 分 析 , 校 正器 可将 测得 数 据 同 预先 设 置 的 数 据进 行 校 对 ,
纱 条 单 位 长 度 内 的 毛 羽 总 长 度 。 Pl y将 纱 条 投 ia l 影 在 Po cia显 微 镜 上 , 计 算 纱 条 1 m 内 r et j n 并 0m 的 穿 出 纤 维 和 打 圈 纤 维 数 , 毛 羽 的 长 度 则 由 弧 而
如果 两个 纱样 具有 同样 的毛 羽 指 数 , 中一 个 长 其
查 结 果 。 其 优 点 是 用 一 个 单 独 指 标 来 描 述 毛 羽 状 态 , 点 是 不 能 分 别 提 供 长 短 毛 羽 的 状 况 。这 样 , 缺
在毛 羽测 定仪 产 生 以前 , 们 通 过 显微 镜 观 人 察法 将纱 的影像 投 放到 屏幕 上然后 计 数其 不 同长 度 的穿 出纤维 和 打 圈纤 维 的数 量 , 羽 的长 度 可 毛 凭借 显微 镜 目镜 中的测 微计 测得 。这 样便 可获 得
均 数 。 这 种 测 定 方 法 每 次 试 验 数 量 多 , 费 的 人 花
力和 时间 过多 。
13 . 光 电 法
故提 供不 同长 度 的毛 羽 量 更 为 有 用 。U t 可 给 sr e 出在 不 同长 度纱 条 内 的 毛羽 指 数 , 的 长 度在 1 纱
第 3 8卷
纱线毛羽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纱线毛羽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纱线毛羽测试仪是纺织行业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测试仪器,是用来检测织物表面上的毛羽、毛绒及各种不平整物的测试仪器。
使用该测试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合理的操作和保养纱线毛羽测试仪同样重要。
本文主要是对纱线毛羽测试仪的使用与保养提出要求,以确保使用安全与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二、安全操作规程2.1. 前期准备在使用纱线毛羽测试仪前,需要先将其摆放在平稳的地面上,确保仪器摆放平稳,同时远离易燃物品、潮湿的地面和大约充电危险源。
接着插上电源,检查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仪器配有脚踏开关,需要检测脚踏开关是否正常,保证调试卡车在工作时稳定。
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透气性。
2.2. 操作步骤1.根据测试织物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测试架,将测试织物固定在测试架上。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后,用脚踏板进行调试,等调试结束后进行测量。
3.将仪器的测试头快速划过测试织物,进行测量。
4.测量完成后,将测试颜色放置回原位。
2.3. 安全注意事项1.对于个人或他人的安全,请勿触摸或搬动正在工作的测试部件。
2.在工作过程中,请不要将手指或器具插入测试部件中,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不安全。
3.开启脚踏开关时,要先进行调试,避免仪器不稳定或振动过度。
4.在操作之前请检查仪器电源开关是否关闭,并掌握仪器的使用指南和有关安全细节。
三、保养规程3.1. 保养周期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每周或每月开展保养工作,重要的是在每次使用完毕后进行保养。
3.2. 保养内容1.清洗仪器的外部表面,这些表面主要是防护盖、移动支架、仪器外壳等。
使用干净的棉布和略带温水的清洗剂清洗有污迹的表面,并用干净的柔软棉布擦干。
在清洗过程中,不要直接往仪器中部倒水,也不要直接往机器上喷水。
2.清洁测试头,在每次测量后,将测试头上附着的毛羽、毛绒等物清除干净,并使用软毛刷刷去未能去除的残余物。
3.检查电源线、数据线的插头及相关部件是否紧固,避免插头松动或脱落,并检查线缆的套头是否完整。
纱线线密度、毛羽、捻度测定

二、纱线的捻度实验
(一)、实验目的 • 掌握解捻加捻法测定捻度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 • Y331型捻度机、28号棉纱(tex=28)。
实验仪器如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 1、检查仪器各部分是否正常(包括机身水平)。 • 2、选用适当转速,棉纱为1500转/min,夹间 距25cm,限位4mm,
Wk=8.5%
• 纱线细度变异系数计算(CV%)
CV = 100
__
∑X
2
−
X
n −1
[(∑ X ) / n]
2
X——个体缕纱重量(g) X—— g
X ——X的平均值
n——实验缕纱数
纱线细度偏差率(η%) 纱线细度偏差率(η%)
•
实际细度 - 名义细度 η= × 100(%) 名义细度
实际细度为公定细度、名义细度为纱线号数
• 将自动完成对整机的自检。仪器自检正常,面板显示“J GOOD”,打印机打印“仪器自检正常”,之后面板显示 “J”。按<确认>可再次进行自检,按<自检>仪器回到待机 状态。
(3)参数设置 参数设置在待机状态下进行
• 参数设置中连续按<参数>键,每按一次指示灯将 从“片段长度→实验次数→测试速度→纱线品种 →其它设置→浏览/运行→毛羽长度→全暗→片段 长度”依次被点亮,哪个指示灯亮,则表示可对 指示灯对应的参数进行设置。 • 按<数字键>可使闪烁位数值从0→9递增,按<打 印>可使闪烁位数值从9→0递减,按<切换>可任 意设置个、十、百位,当设置好参数后按<确认>, 若不按<确认>则设置无效。
纱线的细度、捻度和 纱线的细度、 毛羽实验
纱线毛羽的测试1(1)

六、测试结果说明
2、批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组多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为 批次中每一管纱线的测试平均值),用来评价一批纱线的 毛羽指标。
六、测试结果说明
3、影响毛羽测试的因素:
A、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高时工作效率高.但速度越高,毛羽挤压后留给 毛羽的回复时间越短,毛羽的测试值越小;另一方面,速 度高时空气阻力作用增强又使毛羽增多. B、毛羽设定伸出长度: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伸出长度是负指数关系,其曲线方 程为:F=A+Be-CL 其中:F——纱线毛羽指数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四、试验参数设定
用于纱线毛羽常规试验的试验参数可参考表24-1、表24-2。
调湿和测试时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 度65%±2%,调湿时间48h。
四、试验参数设定
五、试验程序
1、接通主机及打印机电源,仪器进入待机状态,预热 20min; 2、在待机状态下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毛羽长度、片段长 度、测试速度、试验次数、纱线品种、打印设置等其他设 置。 3、进入毛羽测试。首先进行无纱调节,将纱线从测试槽 中取出,按下键盘“F9”或点击“无纱调节”按钮,以后 更换不同品种纱线室,都必须进行无纱调节。
二、毛羽的测试方法
1、 观察法:目测,显微放大摄影。
2、 重量法:烧毛后称其重量损失,对某些化纤不适应。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一讲 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

纱线毛羽成因的控制和研究(第一讲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第一讲纱线毛羽的分类及检测纱线毛羽指的是暴露在纱线主干外的那些纤维头端、尾端。
换言之,须条在加捻过程中,部分纤维的头、尾端,没有被全部捻入纱线的主干部分,这些外露的纤维头、尾,称为毛羽。
第一节纱线毛羽的分类纱线毛羽的形态是错综复杂的,一般可按下列标准进行分类:1.1 按纱线断面可分为下面三种:(1) 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表面,而纤维的其余部分则伸入纱芯:(2) 圈毛羽:纤维的两端同时伸入纱芯,而纤维的中部则露出表面;(3) 浮游毛羽:附着于纱线表面的松散毛羽。
1.2 按纱线的运动状态可分为五种:(1) 顺向毛羽:纤维端顺着纱线输出方向的毛羽:(2) 倒向毛羽:纤维端逆着纱线输出方向的毛羽:(3) 双向毛羽:顺逆交叉分布的毛羽;(4) 乱向毛羽:由于纤维(特别是短纤维)凝聚粘附在纱上的无定向分布的毛羽。
(5) 圈向毛羽:纤维端呈圈状分布的毛羽。
第二节纱线毛羽的分布与检测方法2.1 纱线毛羽的分布规律:应用德国Zweigle G565型毛羽检测仪对纱线上毛羽长度的分布状况进行测试分析,得出纱线毛羽的累计分布符合负指数函数规律,即:N(x)=Ae-bx式中:N(x)—等于或大于X长度的毛羽根数:X—毛羽的设定长度:A.b—反映纱线毛羽特性,作为评价毛羽的指数。
通过G565型毛羽测试仪对各种类型纱线的毛羽进行大量测试,发现大约有75%以上的毛羽长度低于1mm,而3mm以上毛羽仅占1%。
根据毛羽分布状况及实际生产质量要求,一般认为2mm以上的毛羽即会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确定3mm及以上的毛羽长度为临界长度或称有害长度,并把3mm或以上的毛羽分布情况作为考核纱线毛羽的重要依据。
2.2 毛羽检测方法及要求。
测定毛羽的方法有目测、称重及仪器测试法等。
目前常用的是仪器测试法。
该法所用的测试仪从检测原理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采用投影计数法,测试指标有:平均值ˉX,变异系数CV%、频数比、极差等,现在我公司使用的长岭纺电YGl72型纱线毛羽仪即是采用这种方法:另一类采用漫反射法,测试指标为:毛羽值H、标准差SH,毛羽变异系数CVHb 等,德国ZWeigle G565型、瑞士Uster3型毛羽仪即采用这种原理。
细纱机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

细纱机纱线毛羽的成因及控制措施摘要:为了减少纱线的毛羽,提高纱线的质量,简要分析在原料、设备器件、车间温湿度及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传统环锭纺细纱机及网格圈式紧密纺细纱机上成纱毛羽形成的主要原因,并进行了相应的实验。
提出了控制细纱毛羽的主要措施,即采用成熟度适中及短绒率低的原棉,注意钢领与钢丝圈的的选配及使用周期,调节好车间温湿度并加强车间管理。
结果表明,采用以上措施有利于减少毛羽。
关键词:细纱机;纱线;毛羽;控制措施毛羽作为纱线质量的指标之一越来越受到生产厂家及客户的关注。
毛羽多、长,会降低纱线的强力,还会影响其手感与光泽,在织造工序易造成开口不清、断头增多等不良后果,其织物易起毛起球等,甚至会出现横档疵点,严重影响染色布的外观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纱线质量及织物质量就要控制毛羽,而了解并掌握细纱毛羽的形成原因则是控制细纱毛羽的基础。
1细纱毛羽的成因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纤维圈。
近年来,随着紧密纺技术的出现与不断发展完善,毛羽数大大降低,据相关资料表明,在相同的纺纱条件下与传统环锭纺相比大约降低了70%。
但是,紧密纺与传统环锭纺相同也会产生毛羽,要进一步解决紧密纺纱线的毛羽,就要先了解并掌握环锭纺纱线毛羽形成的原因。
1.1传统环锭纺细纱毛羽成因1.1.1原材料的因素原棉短绒率高、长度短、整齐度差,纱线截面的根数就越多,纤维端露出纱体的几率就大。
若原棉成熟度差,在纺纱的过程中,回弹力小易扭结,也易使纤维两端伸出纱体形成毛羽。
1.1.2歪锭子或钢领直径不准确锭子与钢领、导纱钩不同心,就会形成歪气圈,纱体就会碰撞隔纱板,造成钩挂摩擦,使纤维伸出纱体形成毛羽。
由于钢领直径愈大,钢丝圈的线速度越大且运转不稳定,纱线摩擦力也越大,纱线与隔纱板间的摩擦撞击就愈厉害,从而使毛羽增加。
1.1.3钢丝圈与钢领不匹配或钢丝圈、钢领进入衰退期钢丝圈与钢领不匹配,在纺纱过程中会出现“小纱碰隔纱板,大纱擦筒管头”的现象,致使毛羽增加;在钢领稳定的状态下,钢丝圈进入衰退期后,钢丝圈由于磨损变得不光滑会对纱体钩刮,飞圈多,纱线气圈膨大,使进入纱体的纤维露出形成毛羽;在钢丝圈稳定的状态下,钢领进入衰退期后,由于钢丝圈长时间的摩擦,钢领表面形成不同程度的钢丝圈“跑道”,使钢丝圈运转不稳,造成纱体与“跑道”不断摩擦与碰撞,使毛羽增加。
毛羽问题很烦恼,看看专件影响有哪些?

毛羽问题很烦恼,看看专件影响有哪些?摘要:毛羽是影响织物风格和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也是影响后道工序加工质量及生产效率的主要环节。
专件器材的优选规范合理使用是控制纱线毛羽的关键工作,这里就后纺工序专件器材与毛羽关系做经验分析。
关键词:细纱络筒毛羽1.细纱工序专件器材与毛羽的关系1.1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隔距关系隔距大,纤维在胶圈钳口至前罗拉钳口隔距容易扩散,不能有效控制纤维在这一区域运动,致使毛羽增多。
生产中,前罗拉钳口至胶圈钳口隔距12mm至12.5mm;前胶圈弧面至前胶辊弧面隔距1mm。
减少钳口隔距等于减小前区自由距,使变速点前移,防止了纤维过分扩散,有利于对浮游纤维控制从而降低毛羽。
1.2细纱机阶梯曲面下肖倒装与毛羽的关系倒装使下肖自动前移2mm,减少了自由距,有效控制了纤维运动。
CJ14.6tex 品种3mm毛羽减少百分之二十五,试验中CJ5.3tex、CJ18.2tex分别降低百分之二十二和百分之三十一。
1mm至9mm毛羽各品种都不同程度减少。
1.3导纱勾至锭尖高度与毛羽的关系:对导纱勾至锭尖高度的原则,应以小纱纱头不打击管头,大纱不碰隔纱板为准。
在实际生产中分别做2cm、3cm、4cm隔距试验:当2mm时,小纱纱条打击管头,断头多、毛羽大,中、大纱时和3cm 隔距毛羽接近;当4cm时,纱线大纱气圈大碰隔纱板毛羽大,小、中纱时和3cm隔距毛羽接近;当3cm时,大、中、小纱毛羽值接近。
品种:cj14.6tex ,用6903钢丝圈0/9号。
1.4导纱勾、锭子及纲领之间三同心的关系三者中心点应成一直线,位置不正,将势必产生歪气圈,而歪气圈是产生大量毛羽的重要因素。
歪气圈试验统计:CJ907tex品种毛羽上升百分之60左右,cj14.6tex品种毛羽上升百分之40左右,cj18.2tex品种毛羽上升百分之70左右。
所以,导纱勾、锭子、纲领三者必须一线同心规范装配,以避免恶性毛羽的锭差产生。
1.5不同类型导纱勾与毛羽值的关系:陶瓷导纱勾的毛羽指数普遍少于金属导纱勾;孔径:TEJ43/01型直径3.5mm;QS/03/18型,直径3.0mm。
实验指导——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纱线毛羽测试对比试验应注意的问题
1 两台或两台以上同型号毛羽仪做对比试验时应符合以下条件:
1.1 采用同一种纱线。
因不同管纱线可能存在数据差异,最好采用同一管纱线做数据对比,为避免数据小时出现的偶然性,可多做几管,一般情况下,每个品种纱线管数大于3,每
管试验10次,每次10米。
1.2 采用标准测试速度30m/min。
1.3 应在标准测试条件下做对比试验,如若条件达不到,各台毛羽仪也需处于相同的环境
条件下,温度差异小于2℃,相对湿度差异小于3%RH。
1.4 测试时纱线所施加张力相同(预加张力片应取下)。
1.5 纱线应在测试条件下平衡12小时以上。
1.6各台毛羽仪工作状况正常。
2 同一台毛羽仪不同时间做前后数据对比时也应满足1.1~1.5条,尤其注意纱线应平衡足够的时间方可试验,应避免以下情况:
①纱线刚进试验室测一数据,相隔一段时间后又测一数据。
②平衡时试验室环境条件发生较大变化。
以上情况由于纱线含水率变化较大,测试数据会有差异。
3 YG172/172A的测试数据与USTER如何对比?
将目前常用的纱线毛羽测试仪从检测原理上进行分类,可分为两大类,一类采用投影计数法,另一类采用漫反射法。
投影计数法与人的肉眼观察接近;漫反射法是一种等效测试法,与纱线的线密度规定接近。
由于不同类型毛羽仪的检测原理不同,造成它们之间的数据无法比较。
国内现已使用的毛羽仪绝大部分是采用投影计数法。
而国家纺织行业标准也规定纱线毛羽测试采用投影计数法。
YG172/172A毛羽仪符合国家纺织行业标准,采用投影计数法。
而USTER采用漫反射法,不同的测试原理造成他们之间的测试数据没有可比性。
4 长岭YG172/172A毛羽仪与国内其它型号毛羽仪对比测试
虽然国内其它型号的毛羽仪也采用投影计数法,但由于不同型号毛羽仪纱路采用内、外边定位方式不同,造成它们之间测试结果存在明显差异。
因此不建议用不同型号的毛羽仪作对比。
如实在要做对比,须保证仪器工作正常、测试条件相同,同一试样,其数据可能还有些明显差异,但大小趋势应相同,其对比结果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