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线毛羽的测试1(1)
纱线毛羽

纱 线 毛 羽杨红英 朱苏康(东华大学) 【摘要】 纱线毛羽严重影响无梭织造和高密织物的产质量。
文章阐述了纱线毛羽的测量评价方法、形成原因和影响因素等,认为毛羽取决于原料,产生于细纱,增长于络筒,贴伏于浆纱,影响于织造,去除于烧毛,体现于织物。
关键词:纱线毛羽 成因 细纱 络筒 浆纱 影响 机织中图分类号:TS106.4一、纱线毛羽概况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基体表面的纤维突出物。
随着纺织品档次的提高和无梭织机的普遍采用,纱线毛羽的危害日益突出:如织造高密织物时导致经纱开口不清,造成假吊经、三跳等疵点;无梭织造时还常导致引纬受阻停车;毛羽少时织物光洁、滑爽、纹路清晰,毛羽多特别是不均匀时则会出现纬档、条影和云斑等疵点。
可见,纱线毛羽已成为影响织物产质量的重要因素。
1.纱线毛羽的形态纱线毛羽的形态错综复杂,通常按照它与纱线基体的关系分为三种:(1)圈毛羽:纤维的两端伸入纱芯内部,中间部分露出纱线基本表面,形成一个圈或环。
(2)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主体的基本表面,而其余部分位于纱芯内部,端毛羽沿纱轴方向又分为前向毛羽、后向毛羽、双向毛羽和假圈毛羽(端纤维卷曲为纤维圈或环的形状)。
(3)浮游毛羽:附着于纱线表面或其它毛羽上的松散纤维或野纤维。
2.纱线毛羽的测量及评价纱线毛羽的测量按照测试原理分为:目测法、照相法、重量法、光电法、图象分析法和激光法等,目前使用较多是光电法[1]。
著名的光电式毛羽测试仪有:德国Zweigle G565,瑞士UsterⅢ,英国Shirley,日本D T201,国产太仓YG171B和B T22等。
不同毛羽测试仪采用不同的参数表征毛羽,如毛羽(总、平均)根数、毛羽(总、平均)长度、毛羽指数、毛羽值等,毛羽指数是指纱线单位长度内单侧面上毛羽投影长度大于某设定伸出长度的毛羽累计根数;毛羽值(H)是被测纱线上耸出毛羽的累计长度(厘米)与该纱线一厘米长度上的毛羽总长之比值。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长度呈负指数相关[2],即:Y=A e-B X(1)式中:Y为纱线毛羽指数(根/m);X为纱线毛羽长度(mm)。
纱线毛羽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

纱线毛羽测试仪安全操作及保养规程一、前言纱线毛羽测试仪是纺织行业中非常常用的一种测试仪器,是用来检测织物表面上的毛羽、毛绒及各种不平整物的测试仪器。
使用该测试仪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合理的操作和保养纱线毛羽测试仪同样重要。
本文主要是对纱线毛羽测试仪的使用与保养提出要求,以确保使用安全与仪器的正常使用和维护。
二、安全操作规程2.1. 前期准备在使用纱线毛羽测试仪前,需要先将其摆放在平稳的地面上,确保仪器摆放平稳,同时远离易燃物品、潮湿的地面和大约充电危险源。
接着插上电源,检查开关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仪器配有脚踏开关,需要检测脚踏开关是否正常,保证调试卡车在工作时稳定。
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保持仪器的干燥、清洁和良好的透气性。
2.2. 操作步骤1.根据测试织物的规格选择合适的测试架,将测试织物固定在测试架上。
2.打开仪器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后,用脚踏板进行调试,等调试结束后进行测量。
3.将仪器的测试头快速划过测试织物,进行测量。
4.测量完成后,将测试颜色放置回原位。
2.3. 安全注意事项1.对于个人或他人的安全,请勿触摸或搬动正在工作的测试部件。
2.在工作过程中,请不要将手指或器具插入测试部件中,避免因误操作导致不安全。
3.开启脚踏开关时,要先进行调试,避免仪器不稳定或振动过度。
4.在操作之前请检查仪器电源开关是否关闭,并掌握仪器的使用指南和有关安全细节。
三、保养规程3.1. 保养周期按照实际使用情况,每周或每月开展保养工作,重要的是在每次使用完毕后进行保养。
3.2. 保养内容1.清洗仪器的外部表面,这些表面主要是防护盖、移动支架、仪器外壳等。
使用干净的棉布和略带温水的清洗剂清洗有污迹的表面,并用干净的柔软棉布擦干。
在清洗过程中,不要直接往仪器中部倒水,也不要直接往机器上喷水。
2.清洁测试头,在每次测量后,将测试头上附着的毛羽、毛绒等物清除干净,并使用软毛刷刷去未能去除的残余物。
3.检查电源线、数据线的插头及相关部件是否紧固,避免插头松动或脱落,并检查线缆的套头是否完整。
纱线毛羽的测试1(1)

六、测试结果说明
2、批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组多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为 批次中每一管纱线的测试平均值),用来评价一批纱线的 毛羽指标。
六、测试结果说明
3、影响毛羽测试的因素:
A、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高时工作效率高.但速度越高,毛羽挤压后留给 毛羽的回复时间越短,毛羽的测试值越小;另一方面,速 度高时空气阻力作用增强又使毛羽增多. B、毛羽设定伸出长度: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伸出长度是负指数关系,其曲线方 程为:F=A+Be-CL 其中:F——纱线毛羽指数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四、试验参数设定
用于纱线毛羽常规试验的试验参数可参考表24-1、表24-2。
调湿和测试时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 度65%±2%,调湿时间48h。
四、试验参数设定
五、试验程序
1、接通主机及打印机电源,仪器进入待机状态,预热 20min; 2、在待机状态下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毛羽长度、片段长 度、测试速度、试验次数、纱线品种、打印设置等其他设 置。 3、进入毛羽测试。首先进行无纱调节,将纱线从测试槽 中取出,按下键盘“F9”或点击“无纱调节”按钮,以后 更换不同品种纱线室,都必须进行无纱调节。
二、毛羽的测试方法
1、 观察法:目测,显微放大摄影。
2、 重量法:烧毛后称其重量损失,对某些化纤不适应。
空气变形纱毛羽的测试方法_姜岩

序号 纱线种类 线密度 /t ex 序号 纱线种类 线密度 /t ex
均值 H 的值, 可以用 来比较不同试样 的毛羽不匀
1 空变纱 18. 56 2 空变纱 19. 30 3 空变纱 20. 07 4 异空纱 18. 50 5 异空纱 19. 65 6 异空纱 20. 30
7
毛纱
8
毛纱
9
毛纱
10
棉纱
2
5 500. 00
3
5 515. 00
4
3 250. 00
5
4 612. 50
6
5 457. 50
7
2 285. 00
8
1 785. 00
9
1 892. 50
10 1 020. 00
11 1 110. 00
12
2 结果与讨论
1, 1. 5, 2, 2. 5, 3 mm 共 7 个检
测组别目 测计 算纱 线的 毛羽
指数. 随机抽样的方法具体如 下: 在 温 度( 20 ? 2) e , 湿度 图 1 纱线样品 ( 65 ? 2) % 条件下, 从纱筒上手 Fig. 1 Yarn sample
工退绕 10 m 纱线后开始制样, 将试样在轻张力条件 0. 01 cN /dtex下绕于普通玻璃载玻片上, 如图 1 所示,
直径变异频数. 在 H airiness 检测状态下, EIB 可记 录 6 组不同 毛羽长 度的毛 羽数, 并给 出毛羽 投影 图, 属全毛 羽检测[ 3] . 实验每 次检测 100 m 纱 线, 检测速度为 50 m /min, 扫描间隔为0. 25 mm, 扫描 精度为 0. 003 25 mm , 并按毛 羽长 度设 定0. 5, 1, 1. 5, 2, 2. 5, 3 mm共 6 个检测组别. 1. 2. 3 Ust er T est er 4 毛羽检测
实验指导——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
实验指导——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

纱线捻度和毛羽的测试纱线捻度和捻缩一、目的要求使用Y331型捻度机根据退捻加捻法和直接计数法原理测定单纱和股线的捻度和捻缩。
通过实验,熟悉捻度机的结构,掌握操作方法和纱线捻度、捻系数及捻缩的计算。
二、实验仪器和试样实验仪器为Y331型捻度机,试样为单纱和股线各一种。
三、直接退捻法1、原理在一定张力下,夹住已知长度纱线的两端,通过试样的一端对另一端向退捻方向回转,直至股线中的单纱或单纱、复丝中的单纤维完全平行为止,退去的捻回数即为该纱线试样长度内的捻回数。
2、试验参数试验参数见表所示。
表直接退捻法的试验参数品种夹持长度/mm预加张力/cN·tex-1棉、毛、麻股线250 0.25缆线 500 0.25绢丝股线、长丝线 500 0.503.试验步骤试验仪器图(略)。
(1)、选择试验模式,调整试验参数。
①试验方式选择“直接计数法”。
②根据捻向,选择退捻方向(如纱线为z捻,则退捻方向为S)。
③选择转速为I(约1500r/min)或Ⅱ(约750 r/min)或Ⅲ(慢速可调),并通过调速变压器做微调。
④调节好左、右纱夹之间的距离(即试样长度)。
⑤根据纱线试样的特数,计算出预加张力,放好张力重锤的位置。
⑥放开伸长限位,使其不起作用。
⑦设置好预置捻回数(比实测的要小)。
(2)、装夹试样。
①将左纱夹用定位片刹住;右纱夹上的0刻度线对准轴承盖上的捻回指示线。
②将试样插入纱架,拉去管纱头端纱线数米。
然后用右手轻轻拉出纱线(注意止意外伸长和退捻),先用左纱夹夹紧试样,再将纱头端引入右纱条,放开定位片,使纱线在预加张力作用下伸直。
当伸长指针指在伸长弧标尺的0位时,用右纱夹固紧试样。
(3)、按“清零”键,使捻回显示为0。
(4)、按相应的测试开关,开始退捻。
当听到快速变慢速的间歇音响信号(说明捻度即将退回)后,将股线挑开(从左纱夹一端开始挑纱),直到退捻完成(股线中的 纱呈平行状态),即按“停止”键。
如果操作中纱线解捻过头或未退完,可采用“点动”解捻,或交替按“开机”键和“停机”键,使捻度全部退完。
任务9 纱线的毛羽 一、毛羽的形态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

任务9 纱线的毛羽一、毛羽的形态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如图(7-20)所示。
短纤纱在加捻过程中大多数纤维的两端在加捻三角区中因为不受张力而被挤到纱的外层,伸出纱的表面就形成毛羽。
按纱线毛羽的形成分为加捻毛羽和再生毛羽。
加捻毛羽指成纱点处形成的毛羽,再生毛羽包括纱线在成纱点以后产生的毛羽和纱线在后道工序加工过程中因磨擦、离心力和空气阻力等因素产生的。
图7-20 纱线毛羽示意图毛羽对纱线和织物的外观、手感影响很大。
毛羽多的纱线在机织过程中容易造成相邻经纱纠缠使布机开口不清,产生假吊经疵点,针织过程中会造成摩擦过大等弊病,给织造带来困难,织制的织物织纹不清晰。
因此缝纫线、织纹要求清晰的织物用线,毛羽尽可能短或没有毛羽,必要时通过烧毛整理。
纱线毛羽少,织物表面光洁,手感滑、爽、软并具有较好的清晰度。
起线织物必须有毛羽和用毛羽较长的纱,使布面形成浓密的毛绒、手感松软。
纱线毛羽的形态按照它与纱线主体的关系主要分为两种:(1) 圈毛羽:纤维的两端伸入纱芯内部,中间部分露出纱线主体表面,形成一个圈或环。
(2) 端毛羽:纤维的端部伸出纱线主体的表面,而其余部分在纱芯内部,端毛羽按纱条方向又分为顺向毛羽、逆向毛羽等。
环锭纺纱时,纱线毛羽的82%~87%是端毛羽;细纱在中、小管纱时,产生的毛羽量要比满纱时多20%~30%;其中顺向毛羽约占75%,逆向毛羽约占20%。
二、毛羽的指标对各种类型的纱线毛羽进行大量测试,发现大约75%以上的毛羽长度短于1mm,0.5mm以下长度的毛羽约占68%,毛羽长度在1~3mm之间的约占30%,长度在4mm以上的毛羽约占2%。
0.5mm以下长度的毛羽称为毛茸,对纱线、织物外观影响较小。
5mm以上的毛羽很少,毛羽的研究重点在1~5mm长度的部分。
常用的纱线毛羽的指标有毛羽指数、毛羽值H和毛羽总长度等。
纱线毛羽的伸出长度是指纤维头端或圈凸出纱线主体表面的长度。
毛羽指数是指在单位长度纱线内,单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设定长度的毛羽根数,单位为根/m。
纱线毛羽的测试

五、试验程序
7、测试过程中,由于断纱等意外原因造成测试数据异常, 在本组检测完成后,可将异常数据删除。鼠标选中异常数 据,然后点击“删除记录”,然后点击“保存”。找到出 现异常数据时的纱管,点击“补充记录”,即可完成本组 测试。删除与补充记录应在测试结束后立即进行。 8、实验结束后,打印实验数据包括评均值、极差、毛羽 指数、CV-变异系数、频数比、直方图、样条图等。 9、所有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系统。
五、试验程序
4、引纱(先拉出约10m纱线舍弃)通过导纱轮——止捻 轮——张力器——螺旋导纱轮——定位轮——光电检测 器——定位轮——导纱轮——胶辊。 5、张力调节,预张力根据FZ/T01086-2000要求,调节预 张力,使纱线的抖动尽可能小。如32S棉型纱线,预加张 力刻度线设置在7。 6、点击“启动”按钮,开始测试,管纱测试完成后,仪 器自停——换管继续测试,直至完成所有试样。
六、测试结果说明
1、单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用来评价每管纱线 的毛羽指标,其指标内容有:
A.平均值:每管一定毛羽长度设定次数测试值的平均值。
B.极差:设定次数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C.毛羽指数:即每米纱线的毛羽根数,它是将平均值折算 成每米毛羽根数得到的指标。 D.CV——变异系数:表示设定次数测试值的离散程度。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试验程序
7、测试过程中,由于断纱等意外原因造成测试数据异常, 在本组检测完成后,可将异常数据删除。鼠标选中异常数 据,然后点击“删除记录”,然后点击“保存”。找到出 现异常数据时的纱管,点击“补充记录”,即可完成本组 测试。删除与补充记录应在测试结束后立即进行。 8、实验结束后,打印实验数据包括评均值、极差、毛羽 指数、CV-变异系数、频数比、直方图、样条图等。 9、所有实验完成后,关闭实验系统。
纱线毛羽的测试
主要内容
基本知识
一、实验原理
二、毛羽的测试方法
三、实验仪器设备 四、试验参数设定
五、试验程序
六、测试结果说明
基本知识
纱线毛羽是指伸出纱线主体的纤维端或圈。
毛羽在纱线上呈空间分布,毛羽的性状(长短、形态)比 较复杂,随纤维特性、纺纱方法、纺纱工艺参数、捻度、 纱线的线密度等而异。
三、试验仪器设备
1.YG172纱线毛羽仪
三、试验仪器设备
2.YG173纱线毛羽仪
三、试验仪器设备
YG173纱线毛羽测试仪的测试原理采用红外光源,全数字 处理,测试数据稳定可靠。 检测并统计纱线一侧超过规定设定长度的毛羽指数。
电机驱动胶辊牵引纱线通过检查槽,毛羽遮挡线产生投影 并转换成电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后,最后显示和打印出统 计报表。
纱线四周都有毛羽,仪器测试的是一个侧面的毛羽数,但 它与纱线实际存在的毛羽数是成正比的。将纱线投影成平 面,测量离纱线表面L处的单位长度上的毛羽数。
一、实验原理
检测点是一光敏三极管,当纱线以一定速度通过检测点时, 从纱体上伸出的大于设定长度 L的毛羽就会遮挡光线使光 敏三极管产生电脉冲,经放大整形后,用计数器计出单位 长度内电脉冲的个数,即为毛羽指数——单位长度纱线内, 单侧面上伸出长度超过某设定长度的毛羽累计数(根/ 米)。 注意:毛羽的设定伸出长度一般不小于0.5mm。
六、测试结果说明
2、批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组多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其中的数据为 批次中每一管纱线的测试平均值),用来评价一批纱线的 毛羽指标。
六、测试结果说明
3、影响毛羽测试的因素:
A、测试速度:
测试速度高时工作效率高.但速度越高,毛羽挤压后留给 毛羽的回复时间越短,毛羽的测试值越小;另一方面,速 度高时空气阻力作用增强又使毛羽增多. B、毛羽设定伸出长度: 纱线毛羽指数与毛羽伸出长度是负指数关系,其曲线方 程为:F=A+Be-CL引纱(先拉出约10m纱线舍弃)通过导纱轮——止捻 轮——张力器——螺旋导纱轮——定位轮——光电检测 器——定位轮——导纱轮——胶辊。 5、张力调节,预张力根据FZ/T01086-2000要求,调节预 张力,使纱线的抖动尽可能小。如32S棉型纱线,预加张 力刻度线设置在7。 6、点击“启动”按钮,开始测试,管纱测试完成后,仪 器自停——换管继续测试,直至完成所有试样。
四、试验参数设定
用于纱线毛羽常规试验的试验参数可参考表24-1、表24-2。
调湿和测试时的标准大气条件:温度20℃±2℃、相对湿 度65%±2%,调湿时间48h。
四、试验参数设定
五、试验程序
1、接通主机及打印机电源,仪器进入待机状态,预热 20min; 2、在待机状态下进行参数设置,包括毛羽长度、片段长 度、测试速度、试验次数、纱线品种、打印设置等其他设 置。 3、进入毛羽测试。首先进行无纱调节,将纱线从测试槽 中取出,按下键盘“F9”或点击“无纱调节”按钮,以后 更换不同品种纱线室,都必须进行无纱调节。
毛羽的作用根据纱线用途而论,对于缝纫线、高支织物、 轻薄织物、抗起球型织物,纱线毛羽应尽可能短而少;而 起毛保暖织物,则要求毛羽多而长,必要时还用拉毛工艺 达到应有的绒毛效果。 本测试方法适用于棉、麻、毛、绢、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 的短纤维纱线。
一、实验原理
实验原理
利用光电原理,当纱线连续通过检测区时,凡大于设定长 度的毛羽会相应地遮挡投影光束,使光电传感器产生信号 而计数。
六、测试结果说明
E.频数比:一个毛羽长度区间的毛羽根数占测得全部毛 羽根数的百分率。 F.直方图:纵坐标为毛羽根数,横坐标为毛羽长度。 G.样条图:纵坐标为测试值大小(测试值中最大值), 用竖线高度表示;横坐标为实验次数,按测试顺序排列。 每管纱之间用宽条隔开。样条图可以反映一个批次纱线在 不同毛羽长度上的测试全貌。
六、测试结果说明
1、单管测试结果报告
这是对一管纱线测试数据的统计分析,用来评价每管纱线 的毛羽指标,其指标内容有:
A.平均值:每管一定毛羽长度设定次数测试值的平均值。
B.极差:设定次数测定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C.毛羽指数:即每米纱线的毛羽根数,它是将平均值折算 成每米毛羽根数得到的指标。 D.CV——变异系数:表示设定次数测试值的离散程度。
二、毛羽的测试方法
1、 观察法:目测,显微放大摄影。
2、 重量法:烧毛后称其重量损失,对某些化纤不适应。
3、 单侧光电毛羽测试法:光电转换计数出单侧纱线上的 毛羽数量。 4、全毛羽光电测试法:用光学法测试毛羽引起的散射光, 它与纱线上毛羽总长度成正比。 5、 静电法:高压静电场使毛羽竖起,用光电法计数。但 毛羽形态被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