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建筑史笔记上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节概说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共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东方的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或为大洋所隔;或漫长的陆地、沙漠、高山所阻。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加上众多的人口,使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遭受到外族人毁灭性的入侵。虽然也有改朝换代,但异己卡被驱逐;或被同化,以到于像佛教这种外来的世界性宗教也被加进了许多本地域、本民族的色彩,而趋向本土化。外来影响和冲击的减弱,必然带来内部发展的迟缓和衰落,甚至固步自封,所有这一切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延续而缓慢发展的外因。

中国古老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十分丰富、延绵不断,一直持续发展完整演变,并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中国木构架建筑也是中国古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与缺陷

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

1、材料来源广泛

2、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

3、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

4、便于加工和运输

5、利于迁移和维修

二、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

1、大型材料逐渐减少

2、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

3、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

4、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

5、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

第三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明确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形式,底层人员活动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使用抬梁式的结构形式,上面阁楼空间用于住人和储物,则可以使用穿斗式的结构形式。

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型构架在唐代非常盛行。与殿堂型构架平行发展的还有厅堂型构架。这种厅堂型在唐宋时期,等级上低于殿堂型,而整体构架的有机性、简洁性都优于殿堂型,因而成为当时先进的构架形式。

第四节中国古代要构架建筑的组成

一、台基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立面构成的三人组成部分之一,台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殿堂中,台基所起的造型作用十分显著,宽大的台基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台基最早是为了防水、防潮而起到抬高地面的作用,后来,台基逐渐演变成外观尺度和体现建筑等级制度的需要。

二、屋身

三、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特征的重要元素。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独特做法和形象被誉为“盖世无比的奇异现象,”官式建筑的屋顶高度程式化,而且等级森严,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对灵活一些。

第九章外来因素对中国近代建筑的影响

第一节概说

中国近代建筑史的时间断代是从19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逐渐开始从封建社会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化。与英、美、法等“早发内生型现代化”相比,中国是属于“后发外生型现代化”。因此,当中国建筑处于近代发展时期时,西方建筑已经进入到近代后期和现代化前期。特别是1911年清王朝覆灭后,官方系统的建筑活动全面终止,千百年积淀起来的一脉相承的建筑传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突然中断,由此带来的混乱是可想而知的。

从1840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建筑在一百余年的时间里,其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初始期(1840~1900)

这一时期是中国近代建筑活动的早期阶段,新建筑无论在类型上、数量上、规模上都十分有限,但它标志着中国建筑开始突破封闭状态,迈开现代转型的初始步伐,通过西方近代建筑的被动输入和主动引进,酝酿着近代中国新建筑体系的形成。

二、繁荣期(1900~1937)

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的侵华战争迫使清王朝彻底屈服,1901年清政府宣布变法,实行新政。至此,全面向西方学习成为中国社会的一种潮流和时尚,1901年至1911年间清政府的官方建筑全盘西化。新的政变革带动了新式建筑的需要,政府机构、学堂等官办建筑应运而生,引进西方建筑成为中国工商企业、宪政变革和城市生活的普遍需求。这样,中国已从早期对西方建筑的被动输入过渡到这时的主动吸纳。这种全社会深层次的转变极大地推动了上海、广州、武汉、北京、南京、天津等近代主流城市的迅速发展。20世纪20年代初期,我国赴欧美和日本留学的第一代建筑师相继回国。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在1923年设立建筑科,迈出了中国人创办建筑教育的第一步。

三、停滞期

1937年,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北平、天津、上海、南京、广州、武汉等重要城市相继沦陷,当时上海五千多家工厂就有两千多家工厂被炸毁。从1937年到1949年,中国陷入了持续12年之久的战争状态,城市和建筑的发展趋于停滞。

第五节日本建筑师在东北的建筑活动

1644年清军入关以后,清政府为保护所谓“龙兴之地”,便着手修筑东北的柳条边墙。柳条边依其建造年代又有“老边”和“新边”之分。顺治年间修筑的“老边”,北起辽宁威远堡边门,“一条向东南随山而行,修筑到鸭绿江边,另一条往西直向山海关。”今天残存于长春一带的柳条边,其修筑年代则是在康熙年间,又名“吉林新边”。按当年清政府的划分,“新边”以西为游牧地,东面就是满洲八旗的渔猎区。

1681年“新边”竣工以后,清政府严格规定:“在禁地内捕蛤蜊、抓水濑、采蜂蜜、挖人参,为首者枷两月,鞭一百。”正是清初的封禁政策,使关外的东北保持了原始的自然环境,这里树木繁茂,水草丰美,土地肥沃,当时民间就曾流传这样一句顺口溜来形容这里的自然风貌:“棒打獐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

1895年《马关条约》将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由此引起列强之间的矛盾,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日本在索取了重金赔偿之后,被迫退还辽东半岛。1896年中俄签订《中俄条约》,允许俄国从赤塔经黑吉两省修筑铁路,即中东铁路。1898年中俄签订《旅大租地条约》,将旅顺口,大连湾及附近海域租给俄国,并同意修筑中东铁路通往旅大的南部支线。

随着中东铁路和南部支线的修建和通车,加剧了日俄之间的矛盾,终于在1904年爆发了日俄战争。1905年俄国战败,根据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日本获得长春以南的铁路干线和一切支路,以及该铁路线内所附属的一切权利和财产,长春成为南北铁路的交汇点。这样,长春、沈阳作为铁路附属地城市,大连作为租借地城市,其城市规划和建筑都被日本所控制。1932年以前,在东北的日本建筑师的设计风格主要以当时在日本流行的西方复古主义和折中主义建筑样式为主,与上海、天津的同期建筑相比,这些建筑显得更细腻和精致,这一时期日本建筑师活动的重点区域在大连和沈阳。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日本关东军的一手策划下,成立了伪满洲国,并“奠都”长春,后改名为“新京”,其后对长春进行了大规模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日本出于企图长期霸占中国东北的政治和军事目的,提出了以“满洲式”建筑为主体,来表现伪满洲国“新国家”与“五族和谐”的政治需求。由此出现了一种具有强烈殖民色彩的新建筑形式——“满洲式”建筑,这种在形式和内涵上都体现了日本军国主义政治意图的特殊建筑形式,虽然数量不多,但它却是这一时期长春近代建筑形式的主体。而其建筑形式的特征有别于同期任何其它建筑风格,有着明晰的发生、发展轨迹,并有明确的政治意图来支撑。

早在“九·一八”事变以前,日本关东军就曾提出建议,在满蒙建立由日本人支配的“满蒙独立国”,“总督府”设在长春。伪满洲国成立以后,出于政治上的考虑,进一步提出“新满洲、新国家、新形象”的政治口号,以及日、朝、满、蒙、汉的“和谐”一体化发展。所谓“满洲式”建筑的指导思想就是建立在“五族和谐”的基础之上,因此在建筑形式中出现“日、满、蒙”的传统建筑形式特征就不足为怪了。设计中除有中国传统建筑的曲线和构图,日本式的构件和细部做法外,一些方形并有明显收分的柱子及细部做法和浓重的色彩处理,都使其更具特色。

从相贺兼介设计的“第二厅舍”(1932)开始,到雪野元吉设计的忠灵塔(1934)、石井达郎设计的伪国务院(1934)、牧野正已设计的伪中央法衙(1936),直至建国忠灵庙(1936),“满洲式”建筑走过了一条发生、发展的道路,其建筑形式的“融合”与“重构”也“日臻成熟”。

佐野利器(1880~1956)是日本近现代著名建筑师、建筑理论家,工学博士,曾任日本建筑学会会长的佐野利器于1932年秋受关东军的委托成为“伪国都临时建设局专家咨询委员会”的成员,他是委员会成立初期唯一的建筑学家,在对长春的城市规划和建设提出的建议书中进一步强调了在政府办公建筑和纪念性建筑中要体现所谓“满洲的气氛”。在此之前,1932年5月,相贺兼介设计“第一、二厅舍”时,就已经开始对所谓“新国家首都”的政治办公建筑形式问题进行过新的探索。通过佐野利器的建议从“官方”的角度将这种政治要求进一步明确下来,对“满洲式”建筑的演进提供了政治上的保障和强制。同时,佐野利器从专业角度上也起到了很大的个人作用。

佐野利器是当时日本国内“帝冠式”建筑的积极倡导者,随着佐野利器的到来,其拥挤者和学生也纷至踏来,为“满洲式”建筑形式的逐渐完善奠定了多方面的基础。

伴随着东北大连、沈阳,特别是长春等殖民城市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日本建筑师涌入这个巨大的设计市场,催生了一大批建筑设计作品,其中不乏优秀的建筑师和建筑作品,远藤新就是其中的代表。1917年,28岁的远藤新经人推荐拜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有机建筑理论的创始者美国人莱特为师,莱特于1916年底被邀请来日本设计新帝国饭店。1933年,44岁的远藤新来到长春,至1946年离开中国期间,远藤新往返于中国东北和日本本土之间,在长春、沈阳、吉林、齐齐哈尔等地设计了众多的建筑作品,直到1946年秋,57岁的远藤新才回到日本。

1933年底,远藤新设计了“新京国际饭店设计方案”。同时,受伪满洲中央银行的邀请负责伪满中央银行俱乐部及总载、副总载、理事官邸,课长、职员宿舍,合同事务所、武道馆等25栋建筑的设计。远藤新的这些设计从平面布局形式到空间处理手法、建筑外墙材料

及色彩等多方面都有明显的共同特点,显然深受莱特草原式住宅设计理论的极大影响。远藤新在长春的设计作品较之在日本的作品更为简化。同当时来到长春的其他日本建筑师不同,远藤新企图寻找一条新的设计道路来表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试图学习莱特在日本的创作经历,将其设计理念同当地传统建筑的精神相结合,寻求一条本土化的设计道路。因此,他对建筑设计的追求不仅仅停留在直观的形式表层上。

伪满洲中央银行俱乐部位于当时白山公园北侧的岗地上,远藤新在设计时试图“打算以长城的一小片来建俱乐部。”也正是在这种设计思想指导下,岗地上的俱乐部被设计成细长的形式,长为60米,宽只有15米。这栋建筑虽然规模不大,却充分考虑了周围环境和地形特点,因地制宜进行设计。远藤新还在建筑的南侧设计了一条长达七十余米的长廊,东南侧的长廊与建筑共同合成为一个内向型空间的庭院。利用这个内向型空间,远藤新设计了一个方形的游泳池同建筑室外平台相连接。在这座建筑的设计中,充分展现了远藤新所追随的莱特有机建筑理论的思想精髓,并有所升华。他把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围合空间的设计手法运用到设计中来。

从1840年来,无论是官方建筑,还是普通民居,甚至祠堂都或多或少地受到外来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因素也直观地在建筑上表现出来。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中外建筑史》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 1、必修课; 2、专业课、理论课 (二)课程定位 中外建筑史是建筑工程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在培养学生历史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建筑史学知识的深化;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工作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生态度和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由案例导入教学,分析案例中的理论,最后总结。加强学生知识记忆。 二、课程基本目标

(一)知识目标: 根据授课对象均为新生的特点。建筑史课程的深度和内容都应更加的清晰和简洁,提出课程中的现状和历史问题,让新生对建筑史的概念由模糊到清晰。 (二)职业技能目标: 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历史观,从历史的古到今,导入建筑学的基础。 (三)职业素质养成目标: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对建筑史的新鲜和兴趣,在课堂上遵循诱导的方式,让同学大胆畅言对建筑史的认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一)课程主要内容说明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了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筑的发生与发展;建筑的构建因素;建筑创作、建筑鉴赏和建筑批评的一般规律。 (二)课程组织安排说明 对课程“教、学、做”于一体,其中教学方式与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原则。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掌握建筑历史的基本情况,用以指导建筑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也可适当组织参观周边优秀建筑,鉴赏建筑作品开展课堂专题讨论等,并能充分利用电化教学手段,以加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实践环节的设计:集体鉴赏与参观优秀的建筑。 四、课程教学内容 专业课程(含课内实践)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中外学前教育史考试重点复习资料 1.原始社会儿童教育的形式:公养公育 2.奴隶社会胎教的起源:我国历史上,最早实施胎教的是西周时期被后人誉为“贤妣”的太任与周妃后。 3.奴隶社会的胎教制度:最早起源于西周。是我国胎教理论与实践发展的初始阶段,胎教主要实施于帝王之家,宫廷之内。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胎教之道才开始走出宫廷。 4.贾谊论“早谕教”:婴儿时期就要开始施教。 5.贾谊“慎选左右”的教育思想:慎选左右是对太子进行早期教育取得成功的保证。人生而同,而后亦有所不同,在于个人所受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影响不同。主张在宫廷内应设置专门辅导,教育太子的师、保、傅官,建立保傅教育制度。 6.朱熹重视学习“眼前事”:认为儿童“智识未开”,主张小学学习内容应该力求浅近、具体、贴近儿童生活。还提出以“教事”为主的思想。代表作《童蒙须知》 7.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学前教育活动:(1)设立学前教育机构幼稚园(2)外国人在中国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大致分为:日本式和宗教式。8.1934年2月中央苏区人民政府内务委员部颁布了《托儿所组织条例》,这是红色政权的第一部关于学前儿童教育的文件。 9.康有为是儿童公育最早的倡导者之一,他的学前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大同书》中。 10.蔡元培论儿童公育:他提出一个完整的儿童公育体系,即把从胎

儿到六岁这个时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胎儿期,母亲怀孕后便入公立胎教院,实施胎教;第二阶段是零岁到三岁,儿童出生后入公立育婴院。第三阶段是三岁到六岁,儿童满三岁后进入幼儿园,毕业入小学,接受普通教育。提出五育并举,包括: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 11.毛泽东为陶行知题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称他为“万世师表”。 12.张雪门明确提出要“改造民族的幼稚教育”,拟定四项目标:(一)铲除我民族的劣根性;(二)唤起我民族的信心;(三)养成劳动与客观的习惯态度;(四)锻炼我民族为争中华之自由平等而向帝国主义作奋斗之决心与实力。 13.1949年11月,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成立,在初等教育司内设置幼儿教育处。1952年11月幼儿教育处由原来的司属处调整为教育部的一个直属单位。 14.1951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学制。规定了我国的教育体系与教育机构,在幼儿教育方面包括:实施幼儿教育的组织为幼儿园。 15.昆体良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培养演说家雄辩家。 16.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第一个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教育家. 17.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认为,政治的优劣取决于城邦是否具有美德,即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而天赋、习惯和理性是具有这些美德的三条主要途径。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讲课教案

中外建筑史笔记上

第一章中国古代建筑史 第一节概说 中国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古代中国建筑与古代埃及建筑、古代西亚建筑、古代印度建筑、古代爱琴海建筑、古代美洲建筑共为世界六支原生的古老建筑体系。与其它古代文明相比,东方的古代中国地理位置独特,这里或为大洋所隔;或漫长的陆地、沙漠、高山所阻。这种特殊地理位置加上众多的人口,使中国古代文明一直没有遭受到外族人毁灭性的入侵。虽然也有改朝换代,但异己卡被驱逐;或被同化,以到于像佛教这种外来的世界性宗教也被加进了许多本地域、本民族的色彩,而趋向本土化。外来影响和冲击的减弱,必然带来内部发展的迟缓和衰落,甚至固步自封,所有这一切是导致中国古代建筑一脉相承、延续而缓慢发展的外因。 中国古老建筑的主体——木构架建筑体系,在汉代已经基本形成,到了唐代已经达到成熟阶段,在世界建筑史上是一支历史悠久、体系独特、分布地域广阔、遗产十分丰富、延绵不断,一直持续发展完整演变,并经历了古代全过程的重要建筑体系。中国木构架建筑也是中国古而灿烂的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自身鲜明的形式特征,在世界建筑体系中别具一格,它不仅迥异于世界上任何一个建筑体系,也曾对整个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第二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与缺陷 一、中国古代木构架的优势 1、材料来源广泛 2、木构架的抗震性能优异,适应性强 3、高度定型化、便于施工 4、便于加工和运输 5、利于迁移和维修 二、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缺陷

1、大型材料逐渐减少 2、容易遭受自然和人为的侵袭 3、受材料和结构所限难以建造大型建筑 4、建筑的维护成本较高 5、大量木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很多影响 第三节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特点 中国古代木构架的结构体系到东汉时期已明确形成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基本形式。南方许多地区经常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形式,底层人员活动多,需要较大的空间,所以使用抬梁式的结构形式,上面阁楼空间用于住人和储物,则可以使用穿斗式的结构形式。 以屋架层、铺作层、柱网层的组合为特征的结构复杂的殿堂型构架在唐代非常盛行。与殿堂型构架平行发展的还有厅堂型构架。这种厅堂型在唐宋时期,等级上低于殿堂型,而整体构架的有机性、简洁性都优于殿堂型,因而成为当时先进的构架形式。 第四节中国古代要构架建筑的组成 一、台基 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立面构成的三人组成部分之一,台基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一些重要的殿堂中,台基所起的造型作用十分显著,宽大的台基增强了建筑造型的稳定感。台基最早是为了防水、防潮而起到抬高地面的作用,后来,台基逐渐演变成外观尺度和体现建筑等级制度的需要。 二、屋身 三、屋顶 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形式是非常丰富的,也是最能体现中国古代建筑形式特征的重要元素。中国古代建筑屋顶的独特做法和形象被誉为“盖世无比的奇异现象,”官式建筑的屋顶高度程式化,而且等级森严,园林建筑和民居建筑相对灵活一些。

中外建筑史

一、填空题 1.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重要的理论著作是______,著者______。 2.古埃及的早期陵墓被称为______,是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用砖建造;第一座石头金字塔也是最有名的多层金字塔是萨卡拉的______金字塔。 3.古罗马建筑为解决柱式同券拱结构的矛盾,经长期实践产生了两种券拱与柱式的结合方法:一种是______的构图组合,另一种是______。 4.拜占庭建筑最光辉的代表是位于君士坦丁堡的____________,它的平面形制是______的。 5.盛期文艺复兴建筑的纪念性风格的典型代表是______,设计人______。 6.佛塔类型大致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7.自明代以后,不再见______陵体,_____为圆形。 8.清式彩画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____三大类。1.在古埃及金字塔形制的演化过程中,最著名的过渡形式 是____________,它分为6层,形状是阶台形的。 2.雅典卫城的主题建筑物是____________,它是古希腊神 庙艺术的最高代表,同时也代表着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 3.古希腊庙宇的典型形制是____________。 4.罗马的____________可以看作是现代体育建筑的前身, 它的平面是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 5.罗马的城市广场中最宏大的是____________,其形制参 照了东方君主国建筑的特点:轴线对称,多层纵深布局。 6.凡尔塞宫被称为法国绝对君权最重要的纪念碑的建筑, 它的最著名的也是最主要的大厅被称为____________。 7.“天竺”制式是指____________。 8.组成宋氏四铺作的四层构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汉代坞壁,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内建有____________, 四隅建____________,略如城制。 10.我国古代营造活动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先天观念影响,形成的社会文化心理结构在建筑上的反映有:内向性、尚祖制、中庸。 1.雅典卫城的建筑群是古希腊柱式的典范,其中帕提农神庙代表了古希腊多立克柱式的最高成就,而伊瑞克提翁神庙则是古典盛期____________柱式的代表。 2.希腊化时期集中式纪念性建筑物的代表是位于雅典的____________,它也是早期科林斯柱式的代表作。 3.两河流域上游的亚述王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是萨艮二世王宫,它的大门立面石板墙裙以象征着睿智和健壮的____________作为浮雕题材,是亚述常用的装饰题材。 4.大大促进古罗马券拱结构发展的是良好的____________,它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活性火山灰。 5.西班牙的阿尔罕布拉宫是世界上保存得比较好的一所____________建筑风格的宫殿,它以两个互相垂直的长方形院子为中心,分别叫做拓榴院和狮子院。 6.文艺复兴建筑史,以____________标志着开始。 7.三国东吴时康居国僧人康僧会在建业建有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__,为江南佛教建筑之肇始。 8.我国古代城市中城与郭名称不一,或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或称内城、外城;或称阙城、国城。为了加强防御,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城门,形成____________。 9.唐宋的造屋模数采用____________。明清采用____________,无斗拱的建筑以檐柱直径为模数。 10.宋《营造法式》中记述的建筑平面分槽形式有:____________、分心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雅典卫城中首创在多立克建筑物内采用爱奥尼柱子的建 筑物是___________,在建筑物内部采用“叠柱式”的是___________。 2.两河流域下游古代建筑的饰面技术,从陶钉到琉璃砖, 都产生于___________的实际需要,其陶钉底面的饰面色彩以红、白、黑三色为主。 3.罗马建筑为解决柱式和巨大的建筑体积之间的矛盾,柱 式需要丰富的雕饰,因此___________柱式受到重用。 4.罗马万神庙的建筑形制是___________,它是罗马穹顶技 术的最高代表;它的门廊代表着罗马建筑的典型风格,正面是有8根科林斯柱式的柱子。 5.被誉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纪念碑的建筑是___________,它的穹顶是由米开朗基罗设计的。 6.江南私家园林布局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手法为(都用四字 描述):主题多样、隔而不塞、___________、曲折萦回、

中外建筑史期末考试题B

2014年上期《中外建筑史》期末试题 (12级建筑专业使用) 总分:100分时间:120分钟 请将最佳选项前的代号填写在后面括号内。未作答、多答或作答错误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计30分) 1.故宫太和殿的屋顶形式是 A.庑殿顶 B.歇山顶 C.重檐庑殿顶 D.重檐歇山顶 2.下列中国古代城市中规模最大的是 A.北魏洛阳 B.唐长安 C.元大都 D.明北京 3.《营造法式》的作者是 A.李诫 B.宇文恺 C.李春 D.计成 4.隋文帝开皇二年开始营造的都城是 A.长安 B.建康 C.洛阳 D.大兴 5.清代故宫内三殿指的是 A.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 B.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 C.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 D.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 6.我国现存最大的唐代木建筑是 A. 五台山佛光寺大殿 B.五台山南禅寺大殿 C.天津蓟县独乐寺 D.山西大同善化寺大雄宝殿 7.西安荐福寺小雁塔佛塔所属的类型是A. 喇嘛塔B.金刚宝座塔 C.楼阁式塔 D.密檐塔 8.下列园林中地处江苏扬州的是 A. 拙政园(苏州) B.个园 C.留园 D.寄畅园(无锡) 9.斗拱在清代建筑中称为 A.举折 B. 铺作 C.科 D.栿 10.南京中山陵的设计者是 A.吕彦直 B.董大酉 C.梁思成 D.徐敬直 11、在原始社会晚期,我国黄河流域的氏族部落广泛采用的一种居住方式是 A.穴居 B.抬梁式建筑 C.干阑式建筑 D.穿斗式建筑 12、在我国古代的哪个时期,掀起第一次城市建设高峰期 A.商朝时期B西周时期 C.春秋末期 D.战国初期 13、中国什么时期,在城市布局上打破了里坊制度,住宅、店铺、作坊等临街建造 A.隋代B唐代 C.元代 D.宋代 14、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属于什么风格的教堂 A.罗马风格B、哥特风格 C.拜占庭风格 D.巴洛克风格 15、巴黎圣母院是哪种建筑风格的代表作? A.哥特式建筑 B、文艺复兴建筑 C.罗马风格建筑 D.巴洛克风格建筑 二、多选题:(未作答或作答错误均不得分。每小题3分,计15分。) 1古希腊建筑的主要成就是什么

中国建筑史重点

中外建筑史重点 中建史部分 1.名词解释集锦: 宇文恺&诫 宇文恺:隋代人。隋代东西两大都城的规划与营造宫室,宗庙的兴建几乎都出于他手。 而大兴城的规划是古代城市建筑史上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功例之一。 诫:宋代人。长期在将作监任职。 成就:突出成就在于修编《营造法式》; 影响:详细记录当时的官式做法。使后人得以全面了解宋代官式建筑的技术与艺术状况。偃师二里头一号宫殿 时间:夏朝; 意义:至今为止发现我国最早的规模较大的木架夯土建筑和庭院实例。 州桥 春建造;是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敞肩拱桥,大拱由28道石券并列而成,跨度37米。在技术与造型上都是我国古代建筑的瑰宝。 都料 唐代掌握设计与施工的民间技术人员,专业技术熟练,专门从事公私房屋设计与现场施工指挥。 《营造法式》 解释:《营造法式》是王安石推行政治改革的产物,目的是为了掌握设计与施工标准,节制国家财政开支,保证工程质量。它是当时朝廷下令制定各种财政,经济条例众书中的一本,是我国古代最完整的建筑技术书籍,由将作监诫所著,书中资料主要采自历来工匠经传可行之法的建筑技术书籍。 特点:①重在工程管理,疏于工程设计;②制定严密的模数制,确定“以材为祖”的设计原则,把一整材分制用文字确定下来;③功限定额的制度,达到十分细密的程度;④注重设计的灵活性; ⑤图文并茂。 里坊制 里坊制确立期:把全城分割成若干封闭的里,作为居住区,商业与手工业者则限制在一些定时开闭的市里,统治者们的宫殿,衙署占有全城最有利的地位,并用城墙保护起来,里和市都环以高墙,设里门与市门,由吏卒令和市令管理,全城实行宵禁。 里坊制极盛期:三国时期的邺城开创了一种布局规则完整,功能分区明确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平面呈长方形,宫殿,位于城北居中,全城做棋盘式分割,居民与市场纳入这些棋盘格中组成里,这是在前一阶段较自由的里坊制城市布局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的结果。 坞壁阿以旺一颗印 坞壁:平地建坞,围墙环绕,前后开门,坞建望楼,四隅建角楼,略如城制;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考研真题资料大全

广州大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考研真题资料大全 现出售如下: 初试资料: 【中外建筑史】 广州大学建筑学建筑设计及其理论方向历年考研真题: 《中外建筑史》:2005年、2006年、2008年(A卷)、2008年(B卷)、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建筑设计与表现》:2006年、2008年(A卷)、2008年(B卷)、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 广州大学2009—2010学年度第一学期中国建筑史(A卷)试题及答案; 广州大学《中外建筑史历年考研真题答案》总结笔记; 广州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级中国建筑史复习重点及提纲 《中外建筑史绘图题》总结手绘笔记; 《外国建筑史课本重点知识点笔记》背诵; 《外国建筑史人物表》; 《中国建筑史时间轴》复习思路整理; 《外国建筑史复习重点》——华工版 《外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笔记; 《外国建筑史选择、填空》笔记; 《中国建筑史名词解释》笔记; 《中国建筑史选择、填空》笔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选择、填空》笔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名词解释》笔记;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课本笔记》重点 【快题设计与表现】 《快速建筑方案设计理论知识》包括各类型建筑的设计要点,设计方法,及规范等,个人总结精华笔记; 《考研快题培训精品班笔记》零基础到精通

【英语、政治】 《考研英语、政治解题方法技巧31招》绝密资料 《考研英语写作常用词汇》笔记 《考研英语长难句、语法、完型填空、阅读理解解题技巧、翻译技巧》笔记;《考研英语大、小作文模板》个人总结,很实用!; 《2015考研英语考研培训全程班》笔记 《考研政治马哲61个原理总结》笔记,攻破考研政治第一道分析题 复试资料: 2010年广州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面试问题及答案; 2014年广州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笔试真题及答案: 《英语笔试》真题+答案; 《建筑技术》真题+答案; 《场地设计》真题+答案; 《建筑设计原理》真题+答案; 2014年广州大学建筑学考研复试面试问题及答案; 2015广州大学《场地设计》复试真题; 2015年《建筑技术》复试真题; 2015年《建筑设计原理》复试真题; 广州大学2015年复试面试问题真题库; 《广州大学本科生建筑构造考试复习重点及提纲》导师提供; 《建筑构造》笔记; 《建筑构造画图题》笔记; 《建筑物理》复习笔记; 《华工2004—2012年真题集析》笔记; 《公共建筑设计原理》总复习提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外建筑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121341 课程名称:中外建筑史/ History of World Architecture 课程总学时/学分: 48/2(其中理论48学时,实验0学时)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环境艺术设计) 一、本课程目的和任务 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建筑的形式、结构及其演变规律,认识到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建筑的主要社会功能。从建筑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寻找中、外各民族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精髓,通过吸收前辈的建筑艺术成就,进一步指导我们今后的建筑设计与创作,为设计思维开拓更为广阔的空间领域和时间领域。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中国建筑体系的发展以及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基本结构、特征和做法; 2、重点掌握宫殿、坛庙、宗教等建筑的结构形式以及清式做法中的“大木作、小木作、油漆、彩画作”等具体做法,通过学习,要求学生初步具备仿古建筑的设计能力。 3、了解其建筑的类型、建筑技术及建筑艺术思潮; 4、掌握现代中国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等; 5、了解外国建筑的发展概况; 6、掌握古典建筑柱式、拱券技术、各个时期的代表建筑类型、建筑技术、建筑成就以及有关的建筑理论等。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中国建筑史部分(26学时) 第1章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及发展概况(4学时) 1.1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 知识点:介绍中国古代建筑“木构为主,一脉相承;宫式建筑为典型,等级森严;建筑布局讲究群体环境观念;建筑形式综合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和全民审美素质”等风格特征。 1.2 中国古代建筑发展概况 知识点:介绍中国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建筑发展概况 重点和难点:封建社会建筑。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考研初试复试笔记汇总大全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笔记汇总 ——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笔记与考研真题哪里下载 考研笔记是往届考研的高分学长学姐们复习时对于考点的把握和理解的体现,往往内容详细条理清晰,手握一份华工学长学姐们的考研笔记,就感觉已经一脚踏进了大学的门槛,考研笔记就是这么神奇的存在,不过由于笔记数量过于稀缺,有需求的考生又很多,总有许多考生抱怨根本买不到。 针对考研笔记的稀缺,致远华工考研网官方教学研发团队联合华工各专业排名前三的学长学姐们针对华南理工大学各专业考点,共同编写了一系列《考研复习全析》,发售五年来好评率超过98%!《考研复习全析》结合往年华工考研真题答案,帮助报考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的同学通过华工教材章节框架分解、配套的课后习题讲解及相关985、211名校考研真题与解答,帮助考生梳理指定教材的各章节内容,深入理解核心重难点知识,把握考试要求与考题命题特征。考生们可以点击链接登入致远华工考研网询问客服购买,致远华工考研网也提供为考生量身定制的华工考研辅导班,目前火热招生中! 最新华南理工大学考研笔记汇总全文完整内容请打开链接查看: https://www.360docs.net/doc/c89082609.html,/search/?keywords=%u5168%u6790 [ 考研资料] 2019华南理工大学考研803算法语言(C)复习全析(含考研真题) [ 考研资料] 2019华工考研832综合考试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 考研资料] 2019华工考研831社会保障学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 [ 考研资料] 2019华工考研641设计艺术理论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两册) [ 考研资料] 2019华工考研628美术理论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四册) [ 考研资料] 2019华工考研884中外音乐史复习全析(含历年真题,共四册)

最新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外建筑史题库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历史部分: 1.中国古代两部重要的建筑典籍(成书年代和名称) (1)清工部工程做法清雍正十二年 (2)营造法式宋崇宁二年 2.“舍宅为寺”的现象(出现时期及具体表现) 汉末至南北朝时期舍宅为寺的风气大盛。士族,富商自己的家宅捐为佛寺,这种风尚叫作“舍宅为寺”,是当时市井寺庙的重要源头。为了利用原有房屋,多采用“以前厅为大殿,以后堂为佛寺”的形式,这种类型的佛寺,决定了寺庙住宅化的空间布局。而且不但解决了早期以佛塔为主体的佛寺在实用的不足,又符合人们日常生活的习惯和观念,更重要的是它在建造时所消耗的物资与时间可大大减少,从而成为自隋唐以后国内最通行的佛寺制度,也是佛教建筑中国化的重要诱因之一。 例如,在汉魏洛阳城里,西阳门内御道行之北有一个建中寺,这里在普凤元年是尚书令乐平王尔朱荣的私宅,这座住宅建造极为奢华,纵横方向的梁栋已超过当时规定的标准,在500米之间廊庑接连,其中有大法堂、光华殿。大山门名为光临门,比一般的人家门与堂都显得宏伟,这是舍宅为寺。愿会寺,为中书舍人王翊的舍宅为寺,在洛阳青阳门外二里孝敬里,堂宇宏伟,豪华万端。其中有花园石雕,林木森森,有平台,有复道,在当时来说,建这样的大宅还是少有的,后由主人舍其作寺了。下面所举也是比较典型的舍宅为寺: 平等寺原为广平武穆王怀的舍宅为寺; 高阳王寺原为高阳王雍之宅院为寺; 光宅寺为天后之梳法堂之舍宅为寺; 静域寺为太穆皇后的住宅为寺。 当时佛寺之多,不胜枚举,仅仅北魏这一个时期,佛寺达3万多座,可见当时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数都是舍宅为寺的 最著名的当是白马寺

3.中国古代建筑中“三分为一”的构图原则(内容及体现) 所谓三分一”就是指中国古建的在力面布局上的三个主要部分:(1)台基(2)墙柱构架(屋身)(3)屋顶 这种说法最早是北宋匠师喻皓所提出的“凡屋有三分,自梁以上为上分,地以上为中分,阶为下分”意思是房屋分为三个部分。中国传统建筑构图观念是房屋式组合起来的,各个部分并不是由一个整体分割开来的。 中国古建在平面组织上是通过院落组织的,已形成一系列不同的空间感受,在往高空发展的建筑中,阁楼,佛塔中也继续应用这种思想.在每层依然分割成三个部分,有作为屋顶的出檐,有代表基座的栏杆.在组合关系上,有时是不限于一个台基上一个屋身和一个屋顶的.比如清故宫,太和殿、中和殿和保和殿,三者台基连成一体;午门也是在高大的台基――城墙上建立起五座殿堂. 4.金厢斗底槽(概念及实例) 宋代殿阁内部四种空间(单槽、双槽、分心斗底槽、金厢斗底槽)划分方法之一。其特点是殿身内有一圈柱列与斗栱,将殿身空间划分为内外两层空间组成,外层环包内层。实例:山西五台山佛光寺东大殿、蓟县独乐寺观音阁、日本奈良唐招提寺金殿。 5.中国的塔按形式分类(各种类型及实例) (1)楼阁式塔:苏州报恩寺塔 (2)(2)密檐塔:西安小雁塔 (3)(3)单层塔宝山寺双石塔 (4)(4)喇嘛塔:北京妙应寺白塔 (5)(5)金刚宝座塔:北京正觉寺塔 6.故宫建筑群中,屋顶形式及色彩方面如何体现等级制度 样式:中国古代的屋顶样式繁多,而且有严格的等级区别,根据房屋的重要性来灵活运用。其中中国古代五大屋顶等级的排列如下: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攒尖顶、硬山顶。太和殿:皇帝进行朝会和举行重要典仪的地方,是故宫前朝三大殿中最重要的大殿,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中和殿:皇帝到太和殿举行重要典仪前作预备的地方,在前朝三大殿中地位最低,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攒尖顶。保和殿:清代皇帝举行宴会和进行科举制度中最高一茧辜试“殿试”的地方,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歇山顶。午门:紫禁城的大门,它是当年封建皇帝颁布诏书和战役后举行“献俘”的地方。所以在整个紫禁城建筑群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檐庑殿顶。太和门:是紫禁城外朝三大殿中太和殿的大门,其屋顶样式采用重歇山顶。 色彩:北京故宫主要建筑的黄色琉璃瓦顶、朱红色的柱子、门窗,檐下处于阴影部位的建筑彩画用青绿色略加点金,在白色石台基的衬托下,各部分轮廓鲜明,使建筑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在建筑上使用这样强烈的色彩而又能得到如此完美的艺术效果,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不多见。当然,在封建社会中,色彩的使用也受到等级制度的限制。黄色是最尊贵的颜色,绿色次之。所以,主要宫廷建筑的用色十分严格。这在建筑彩画中表现得尤其明显。和玺彩画:用在主要宫殿,以龙为主要题材,其中又分为金龙和玺、龙风和

建筑史重点

外国建筑史 第一篇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第一章古代埃及的建筑 1 古埃及建筑史有四个主要时期: (1)古王国时期 玛斯塔巴---略有收分的长方形台子 金字塔多层金字塔---萨卡拉的昭赛尔金字塔 方锥形金字塔---吉萨的三大金字塔:库富、哈弗拉、门卡乌拉 (2)中王国时期 峡谷里凿石窟:曼都赫特普三世墓 (3)新王国时期 太阳神庙:卡纳克和鲁克索的阿蒙神庙 庙宇有两个艺术重点:一个外部的,是大门,群众性的宗教仪式在它面前 举行,力求富丽堂皇,和宗教仪式的戏剧性相适应;另一个内部的,是大 殿,皇帝在这里接受少数人的朝拜,力求幽暗而威压,和仪典仪式的神秘 性相适应. (4)后期、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 第二章两河流域和伊朗高原的建筑 山岳台:是一种用土坯砌筑或夯土的高台,一般为7层.乌尔的山岳台,生土 夯筑,第一层为黑色,象征冥界,第二层为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两河流域为青色,象征天堂,第四层为白色,象征明月. 饰面技术:陶钉 琉璃砖---新巴比伦城的伊什达城门 亚述帝国:最重要的建筑遗迹---萨艮二世王宫 伊朗高原:波斯---帕塞玻里斯---仪典中心,帝国的象征 第二篇欧洲“古典时代”的建筑 古典时代---古希腊和古罗马 第三章爱琴文化的建筑 先后以克里特岛和巴尔干半岛上的迈锡尼为中心 克里特:克诺索斯宫殿---有世界上最早的露天剧场;费斯特宫殿 迈锡尼:狮子门 第四章古代希腊的建筑 1 古希腊的建筑史分为四个时期: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2 多立克柱式与爱奥尼柱式的特色 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 (1)比例粗壮,开间较小(1)比例细长,开间较宽 (2)檐部较厚重(2)檐部较轻 (3)柱头为简单而刚挺的倒立的圆锥台,(3)柱头是精巧柔和的涡卷,外廊下垂外廊上举(4)柱身凹槽的棱上还有一小段圆面,24个(4)柱身凹槽相交成锋利的棱角,20个(5)柱础复杂,看上去富有弹性 (5)没有柱础,直接立在台基上(6)柱子的收分卷杀不很明显 (6)柱子收分卷杀较明显(7)使用多种复合的曲面的线脚,线脚上串着(7)线脚很少,偶或有之,也是方线脚雕饰,最重要的母题是盾剑饰、桂叶和忍(8)台基是三层朴素的台阶,而且中央高、冬草叶

华侨大学 历年真题汇总+答案

中外建筑史 一名称解释: 四阿顶:(04) 即四面坡的庑殿顶,宋代称四阿顶,或称五脊殿。 举折: (04) 为取得凹曲屋面,需要相应地确定步架的高度。这种方法,宋《营造法式》中称为“举折” 步架: (04) 檩与檩中心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步架,宋代梁以步架数命名。 草架: (04) 收分:(04) 院落: (06) 模数: (06) 补间铺作: (07)宋代建筑位于两柱之间阑额上的外檐斗栱称补间铺作,即清代的平身科。补间铺作的数量,通常当心间用2朵。其他次、稍各间用1朵。各补间铺作的分布尽量使之间隔大体匀称。 藻井: (07) 是平棊向上凹入的部分,通常位于天花板的核心位置。常见的是八角形的“斗八藻井”,也有圆藻井,藻井的设置起到了烘托空间和强化空间重点的作用。减柱造: (07) 叠涩: (08) 以砖石层层向外出跳之法,用于砖石建筑的出檐,或须弥座束腰上下枋的出跳。 普拍枋: (08)宋代建筑阑额与柱顶上四周交圈的一种木构件,犹如一道腰箍梁介于柱子与斗拱之间,既起拉结木构架作用,又可与阑额共同承载补间铺作,明清称为平板枋。

移住造: (08) 柱式: (04) 古希腊柱式源于木结构,建筑的改进集中于柱子、檐部与基座以及各 个构件本身的处理,逐渐形成了稳定成套的做法,后被古罗马人称为“柱式”,所谓 柱式即决定古希腊建筑形式的柱子格式,是古希腊崇尚人体美的美学观点在建筑上的 典型反映。 帕拉提奥母题: (04)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帕拉帝奥大胆创造的一种券柱式。具体 做法是在每间中央按适当比例发一个券,券脚落在两个独立的小柱子上,上面架着额 枋,小额枋之上开一个圆洞,每开间里有3个小间。构图特点:虚实互生、有无相成; 方的、圆的对比丰富;小柱子与大柱子也形成了尺度的对比,映照着立面的雄伟。后 常常被引用,不过适应性较小。代表:圣马可图书馆二楼立面、巴齐礼拜堂内部侧墙。 帆拱: (04) 拜占庭时期为解决在平面上盖穹顶的几何形状承接过渡问题的做法。其做法是在在4个柱墩上,沿方形平面的4边(发券),在4个券之间砌筑以方形平面(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又在4 个券的顶点之上作水平切口,水平切口和4个发券之间所余下的4个角上的球面三角形部分,称为帆拱。圣索菲亚大教堂使用了帆拱。 成就:1.把顶的重量传递给四角,摆脱承重墙,空间不封闭,平面灵活多变。 2.方形平面做圆形穹顶 3.在穹顶的统帅下完成了集中式构图。 巴西里卡: (04) 水晶宫: (04) 博览会展览馆,1850年建于伦敦海德公园,外形为梯形长方体,征集方案要 求一年内完成,因博览会结束时能搬走,园艺师J·帕克斯顿采用“植物温室”构造 方式,完全采用铁和玻璃建造,不到半年装配完成,博览会后拆掉。

中外建筑史的重点

1四大文明是指? 古埃及、古中东、古中国、古印度 2原始人的建筑类型分哪两类?为什么? 居住建筑------为自己和族人提供住所 巨石建筑------为信仰的神秘力量和先人提供膜拜祭祀的场所 3引起建筑变化的三要素是什么? 生产方式的变化、阶级关系的变化、国家形态的变化 4主流建筑的三个特征? 独特性、稳定性、统一性 5埃及的主要技术能力以及建筑成就? 技术能力:精巧的石工艺技术;雕塑艺术的日臻完善;精确的几何学、测量学;发明了起重、运输、机械;具有了协助、组织能力;学会了绘制建筑图纸(三维色彩轴测图) 建筑成就:开创人类从无到有的建筑史;产生最早的住宅、府邸(阿玛纳)、宫殿(阿玛纳)、庙宇、城市(卡宏城)陵墓等类型的建筑;建成大批有代表性的陵墓建筑;创造高艺术水平的庙宇建筑群;提高巨石建筑水平 6金字塔的艺术构思是什么? 埃及人迷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只要保住尸体,三千年后可以重生 7两河流域的文明是指哪2河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 8两河流域的地理特点对建筑的影响?两河流域建筑的代表作是什么?影响:①建材:土---日晒瓦,牢固耐久,怕水,雨水入墙倒塌成土堆② 常年多下暴雨:须防水、牢固措施③盛产石油:多用沥青保护墙面;木材和石材较少 代表作:乌尔山岳台 9爱琴文化的建筑分哪两部分?各自的风格是什么? 迈锡尼建筑:粗犷雄健、防御性强 克里特建筑:纤秀华丽、毫不设防 10古代希腊柱式的三种形态?以及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多立克:比例粗壮、刚劲雄健、浑厚有力 爱奥尼:比例修长、精巧清秀、柔美典雅 科林斯:比例细长、纤巧精致、高贵华丽 11雅典卫城的建造目的以及组成部分,空间特色。

建筑学笔记

分享建筑学学习的几点感悟

困惑 建筑学是一个怎样的专业? 建筑学如何学? 建筑设计能力的提高方法? 建筑学的出路是什么? 。。。

内容 1建筑与建筑学专业 1.1建筑学 1.2建筑学专业 2学习内容 2.1课程要求 2.2建筑设计 2.3手绘技巧 2.4电脑绘图 3学习方法 3.1一个奇怪的现象3.2关于建筑历史 3.3关于建筑思潮 3.4关于建筑设计方法 3.5一个持续渐进的过程4建筑学的出路 4.1工作 4.2考研 4.3其它 4.4建筑资格证书 5相关书籍 5.1专业相关 5.2业外书籍 6结语

1.1建筑学 什么是建筑?大家刚刚上了《建筑概论》,应该大概地了解到什么是建筑,建筑是有包含人文思想在里边的,如果仅仅是钢筋混凝土,那只是构造物,不需要我们建筑学的专门人才了。(《建筑概论》是建筑学入门的书,也是重要的基础,时常翻阅,将受益匪浅。) 建筑所包含的要比构造物广泛的多。 什么是建筑学?建筑学是研究建筑与其周围环境关系的学科。 建筑学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建筑艺术是有着紧密的数学与技术底蕴,因为建筑的功能在于使用,关系到人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人类的建筑价值观念大致经历过几个阶段: l)实用建筑学阶段。把建筑作谋生存的物质手段的阶段—为遮风蔽雨防野兽侵袭,穴居野处、构木为巢阶段。 2)艺术建筑学阶段。把建筑奉为艺术之母,当作纯艺术作品的绘画、雕塑对待的阶段,即“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阶段,这个阶段影响最深远。 3)功能建筑学阶段。大工业产品时代—以勒·柯布西埃为代表,把建筑当作“住人的机器”。 4)空间建筑学阶段。认为建筑是“空间艺术的阶段”—如赛维所说“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5)环境建筑学阶段。认识到建筑是环境的科学和艺术阶段—1981年第14次国际建协华沙宣言提出,这是建筑价值观念上新的里程碑。 6)生态建筑学阶段。21世纪建筑价值观念的发展趋势。

中外建筑史笔记与我的考研路

中外建筑史笔记与我的考研路 statueart雕塑心 前言 今天,我贴出这些笔记,说是拿出来卖,说实话,我真不想也不敢自夸我的笔记多么好或怎么的,但是我还是不免要做一回“黄婆”。在这里我再简单的介绍下笔记。至于价钱,有意者可与我联系。另外,我会在下篇介绍我的考研路,以此送给将要考研的建筑同行和朋友们。 一 中国建筑史笔记——2005年我第一次考研,当时中建史的复习以第二版教材为主,笔记全记录在书上,以至书上找不到多少空隙来。另外,有东南大学的笔记(当时也是同学花200多元钱买来的)刚开始看我觉得它的确很好:字写的漂亮,徒手画画的很好,有些内容也有其独到之处。后来,我摘抄了里面自己认为很好的东西)。以及中古建筑史图说、中国建筑史第二版(刘敦侦主编)、中国建筑史(第五版)等等。第一次考研时我自认为复习的很不错,建筑史更是充满信心,特别中国建筑史的复习,内容讲究全、偏怪。到处收集资料,找那种教材上根本找不到的名词解释等,的确,考研后成绩出来,虽然英语无情被刷,建筑史和设计考得都还不错。这坚定了我再考一年的决心。这本中建史的笔记是在我暑假特意认真按照预收集好的资料整理出来的,花了我不少宝贵时间和心血,不过最终完成时我还是觉得很欣 慰。 外国建筑史——外建史笔记的整体在05年就开始了,当时专门买了两个速写本,一个用来抄写建筑发展史(从古典复兴、工艺美术运动到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高技派等等);一个用来抄写建筑师及其作品(因为几乎每年都会考一到二个建筑师,而且我个人觉得作为学建筑的学生来说,了解和掌握一些大师的作品

和设计思想,对把握当代设计潮流、美学价值取向都又一定的必要性。因此,对于这部分笔记我的目的不仅仅单纯是为了考研。建筑师及其作品我选出100个大师加以介绍,代表作辅之以图。都是清一色的钢笔抄写。 为了找这些建筑师的资料,已经是费了我不少心事,翻遍了图书馆的所有资料,东拼西凑,今天收集点,明天偶然碰到些,加上原有的一些资料,直到现在也还不是十分的完整,诚然,现在完成了的还是大部分已属不易。今天,我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根本谈不上为了金钱名利,说实在的,我并没有自信说我的笔记是最好的,敢贴在这里叫卖已经是非常之举。请各位大虾勿要见怪。 附:1.《中国建筑史笔记》 2.《外国建筑史》 (可送件:快题、重庆大学十年真题、建筑历史讲义电子文档、等…….) 3. 联系方式:QQ: Email: TEL: 二 2005年我第一次参加考研,当时报得是重庆大学建筑设计及其原理,不料最终栽在英语上。我决定再试一年。2006年9月,我将如愿以尝的拿到了重庆大学建筑城规学院的硕士录取通知书。回想起走过的考研路,虽说不上是历尽艰辛,也颇有一番心血。 大四暑假,我报着一试的心态打算毕业后不找工作直接考研,于是暑假实习后开学即赶回学校做准备,上网打听形势、查学校、找资料、该买的书都买回来…….忙的不亦若乎。然而英语一直是我一块心病,从打算考研那天起我就天天抱着本英语单词在死背。其他的几门也是一起开工,复习的热火朝天。转眼快到报名的时候了,报哪个学校心里还没底。一想到英语我对A类地区的学校想都不敢想。又不想去北方,最终还是选择了离家不是算很远重庆大学。而且最重要的是重大每年英语分数比国家线低。确定了学校了之后,我开始找到了目标,跟着师兄一起复习,毕竟他考过一年,对什么都比较熟悉。说实在的,在考研报名的前一段时间里,感觉自己都是糊里糊涂的过似的,心里没一点底。直到复习慢慢的深入。 除了大部分时间用在英语上,其余的大多时间还是用在建筑史上,当时我们用的教材中建是第三版,外建是第一版。后来到建筑书店看到中建筑史出了第四版,外建出了第二版,我担心会不会考新版的内容。我打电话到重大学和一届学建筑学的高

中外建筑史A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黄冈师范学院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考试课程:中外建筑史考核类型:考试A卷 考试形式:闭卷出卷教师:郭华 考试专业:建筑设计技术考试班级:建设201501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 在答题纸上。每小题2分,共30分。) 1—5 ACACB 6-10 AAADA 11-15 DBDAD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 ________单层塔________、____阁楼式塔_____________、____密檐塔_____________、 ________喇嘛塔_________、 2、___琉璃_______塔;福建__开元_______ 3、___僭越______早周_____陕西岐山凤雏_____遗址是已知最早的四合院。 4、斗拱由方形的___斗、升________,矩形的___拱、翘____________,斜的昂组成。 5、包豪斯校舍的设计师是_____格鲁皮乌斯_______;流水别墅的设计师是________赖特 _____;马赛公寓的设计师是___勒.柯布西耶_____________。 6、伯拉孟特设计的____坦比哀多_________是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成熟的集中式纪念建筑, 第一个成熟的穹顶外形,它的诞生标志着文艺复兴的盛期到来。 7、18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下半叶欧美建筑,三种建筑复古思潮,即_烂漫主义___________、 _______复古主义________、折衷主义。 8、古希腊的雅典卫城中的________帕提农神庙_______是采用多利克柱式的杰出建筑;___ 伊瑞克提翁神庙__________是采用爱奥尼柱式的典范。 9、_______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顶_________被认为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第一个作品, 新时代的第一朵报春花。__________________圣彼得大教堂___代表了16世纪意大利建 筑、结构、和施工的最高成就,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最伟大的纪念碑。 三、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3 0分。) 1、简述中国传统木架建筑的优缺点? 优势: (1)取材方便;(0.5分) (2)适应性强,承重结构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墙倒屋不塌”(0.5分) (3)抗震性能好;(0.5分) (4)施工速度快;(0.5分)(5)便于维修、搬迁;(0.5分) A卷【第 1 页共 3 页】 (6)木构参与了生物链过程,属生态建筑,不会残留永久性垃圾;(0.5分)

中外建筑史考试要点

《中外建筑史》习题集 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是中国原始社会中国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湖居C.巢居D.蜂居 2.西安半坡遗址是原始社会中国北方()形式发展的见证。 A.穴居B.巢居C.湖居D.蜂巢居 3.印度、巴比伦和罗马人热衷于(),这种自撑式弧形结构使得建筑在跨度和高度上不断增加。 A.拱券B.梁架C.湖居D.蜂居 4.原始人出于对死者的怀念,堆起象征永恒的(),形成了最初的墓葬。 A.穴居B.巢居C.湖居D.石台 二、多项选择题 1.《易·系辞》中的“昔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指的是原始社会的()居住形式。 A.湖居B.巢居C.穴居D.帐篷 2.原始社会居住建筑了常见类型有()。 A.穴居B.巢居C.石环D.湖居 3.原始巨石建筑的形式有()。 A.石柱B.列石C.石环D.石台 4.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构架形式是()。 A.抬梁B.穿斗C.石环D.石台 三、填空题 1.建筑最基本的结构方式有两种:和。 2.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在建筑房屋时就离不开技术、形象和三个方面方面的因素。 3.原始社会纪念性的石柱、列石、石环、石台一般规模巨大,称为 。

4.英国的石环可以称为原始神庙的雏形。 5.马耳他岛上有许多史前庙宇,它们通常由两个小庙和组成。6.法国的巨石建筑之高大令人惊叹,其中最大的一个整石柱直径4.28米,高19.2米,重达260吨。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答案第一章溯源——原始建筑艺术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A 3. A 4. D 二、多项选择题 1.BC 2.ABD 3.ABCD 4.AB 三、填空题 1.梁架拱券2.功能3.巨石建筑4.索尔兹伯里 5.圆形前院6.布列塔尼 四、名词解释 1.英国索尔兹伯里石环 英国索尔兹伯里的石环高5米、直径约32米,当中有5座门状的石塔。据推测,石环中的石杆与石门的排列形状与间距,与在每年主要节日中太阳与月亮起落时所投的影有关。在那些日子里,每当日出时,最高的一座门状石塔的横梁就变成太阳的祭台,因此,它可算是神庙的雏形。 第二章中西建筑艺术总体特征的差异 一、单项选择题 1.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成为历代宫殿建设和城市规划的法规,其中“左祖右社”是指()。 A.城市平面呈正方形B.宫殿要中轴线对称C.城市平面边长九里D.宫殿的左边(东)是祖庙,右边(西)是社禝 2.汉代《考工记》规定:“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