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

分)100 满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2.将mol·L-++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

-1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氧根浓度增大,故A错误;

B、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错误;

C、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

D、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Kw值不变,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正确;故选D.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C)

A.NHCl B.NHHCOC.NHHSO D.(NH)SO44244 3 4 4解析:NH4Cl和(NH4)2SO4对比,水解都呈酸性,(NH4)2SO4pH较小;NH4HCO3水解呈碱性,pH最大;NH4HSO4为酸式盐,HSO4-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pH最小,故选C。

4.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D)

K+HKHSO+S2H+SSOB..AH442+-+-3 +—++-22

D.NaHPO===Na+HAl(OH)C.===Al+3OHPO43422S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HA.氢硫酸分步电离,离子方程式应该分步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2+—,故A错误;H+HSB.硫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故B错误;C.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Al(OH)3==Al3++3OH-,故C 错误;

D.磷酸二氢钠为强电解质,溶液中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NaH2PO4═=Na++H2PO4-,故D 正确;

故选D.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B C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C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A 、纯碱即Na2CO3,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OH :Na2CO3+H2O==NaHCO3+NaOH ,而NaOH 能使油脂水解达到去油污的目的,A 与水解有关,故A 不选;

B 、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但均与盐类水解无关,故B 选;

C 、FeCl3和NaOH 反应能生成Fe (OH )3沉淀:FeCl3+3NaOH=Fe (OH )3↓+3NaCl ,与盐类水解无关,,HS -+H2O==OH -+H2S ,S2-+H2O==HS -+OH -:H2S 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Na2S 、硫化钠

D 选;C 故.

不选.有臭鸡蛋气味,与盐类水解有关,故DH2S .故选BC )mol NaOH 固体,分别加入下列100 mL 溶液中,溶液的导电能力变化不大的是( B 6.把

---111 ③ mol ·LCl 醋酸 ④ mol ·L 溶液①自来水 ② mol ·L NH 盐酸 4 D .②③ C .③④ .①②A B .②④

-+ )+OH 叙述正确的是( 7.下列对氨水溶液中存在的电离平衡NH ·H A ONH 432--

)增大 B .加入少量浓盐酸,溶液中c(OH .加水后,溶液中An(OH)增大

+ 减少NHCl 固体,溶液中c(NH)NaOHC .加入少量浓溶液,电离平衡正向移动 D .加入少量

44 )NaHSO ,在温度不变时,溶液中( A 8.向纯水中加入少量4

+-+ 减小B .c(H) A .c(H)/c(OH)增大

--+ 增大D .c(OH) C .水中c(H)与c(OH)的乘积增大

).在氯化铵溶液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 9-+++-+-- (H)>c(OH)

B .c(NH)>c(Cl)>c(H)>c(OH) )>A .c(Clc(NH)>c 44---+-+-+ )>c(OH)c(NH)=c(Cl)>c(H(OH)

D .=C .c(Cl)=c(NH)>c(H)c 44 C )10.常温下pH 为2的盐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后,pH 小于3A .将10 mL 该溶液稀释至100 mL pH 为12的氨水恰好完全中和B .向该溶液中加入等体积

++10 1∶(H)与水电离出的c(H)之比为10C .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

--+14 =1×10.该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c(OH)D 水水 错误;,故AHCl 是强酸,故pH=2的盐酸稀释10倍后,溶液的pH=3A .因

为,二者等体积混合,氨水有剩余,混合溶液显LpH=2的盐酸其浓度为B .pH=12的氨水其浓度大于L , 错误;碱性,故B )=H+)为10-2mol/L ,与水电离出的c (H+cC .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 1014102

mol/L=10-12mol/L ,所以该溶液中盐酸电离出的c (H+)与水电离出的c (H+)之比为1010:l ,故C 正确;D .在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 (H+)=c (OH -)=1×10-12molL -1,所以由水电离出的c (H+)水×c (OH -)水=1×10-24,故D 错误;故选C .

--11的一元碱BOH ·L 等体的一元酸HA 与b mol11.t ℃时,水的离子积为K ,该温度下将a mol ·L w

积混合,要使混合液呈中性,必要的条件是( A )

+ 7pH =B(H)=K .混合液的A .混合液中c w

--+ (OH)(A)+cD .混合液中c(B)=c aC .=b

正确;,故AH+)=OH -)=c (),c (.解:AKw=c (H+)c (OH -),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c (H+、.由于酸碱的强弱未知,则不能确定a 错误; CB .温度不确定,则中性时溶液pH 不一定为7,故B ,)=c (OH -),c (H+))+c (H+)=c (A -)+c (OH -B+b 的关系,故C 错误;D .根据电荷守恒可知:c ( .错误,故选A )=c (A -,故D 故c (B+) )C 12.下列各种情况下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为(

NONa、、Cl、A.pH=7的溶液中:Fe3+--+-+132CONa、mol/L的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Bc(H)、-++-3

Cl=、K1×103--++22、SO的溶液中:NH、Cl、CuC.pH=144+-+-3、KI、HCO、.无色溶液中:DAl、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B13CO晶体CO②用加热蒸发K溶液的方法获得K固体Al)溶液和①用NaSAl(SO溶液反应制取S 3232232324MgCl溶液制取④加热CuS溶液反应制取溶液和S ③用NaCuSO固体MgCl固体2242.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A、硫离子水解呈碱性,铝离子水解呈酸性,二者溶液混合水解相互促进生成氢氧化铝和硫化氢,

3S2-+2Al3++6H2O=2Al(OH)3↓+3H2S,不能制取Al2S3固体,故A错误;

B、氯化铝溶液中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和氯化氢,蒸发溶液挥发氯化氢得到水解产物氢氧化

铝,灼烧得到氧化铝;Al3++3H2OAl(OH)3↓+3H+,2Al(OH)3=Al2O3+3H2O,故B错误;

C、用Na2S溶液和CuSO4溶液反应制取CuS固体不溶于水和酸,故C正确;

D、氯化镁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盐酸,蒸干氯化氢挥发得到水解产物,得不到氯化镁,故D错误;

故选C.

14.现将足量的AgCl2分别放入下列物质中,AgCl2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

HCl溶液L40 mL mol mol·L·CaCl溶液①20 mL mol·L③KCl溶液②30 mL 2A.①>---111

②>③B.①>③>②C.②>①>③D.③>②>①

15.室温时,下列混合溶液的pH一定小于7的是(C)

A.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B.pH=3的盐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C.pH=3的醋酸和pH=11的氢氧化钡溶液等体积混合

D.pH=3的硫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

16.有关pH计算结果一定正确的是(D)

nn倍,则pH<a+n=a,加水稀释到10(aa,加水稀释到10弱酸倍,则pH=a+n②pH①强酸pH =nn倍,则pH10>b④弱碱pH=b,加水稀释到pH=b,加水稀释到10-倍,则pH=bn n+<7)③强碱-n(b-n>7)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7.pH=2的两种一元酸x和y,体积均为100 mL,稀释过程中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CB3-1

所示。-1)至pH=7,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V,则(C)分别滴加NaOH溶液(c=mol·L yx

A.x为弱酸,VV yx C.y为弱酸,VV yx18.把pH=3

的HSO溶液和pH=10的NaOH溶液混合,两者恰好42中和,则酸和碱的体积比应是(B) A.10∶1 B.1∶10 C.1∶100 D.1∶2

19.pH=1的两种酸溶液A、B各1 mL,分别加水稀释到1 000 mL,其pH与溶液体积的关系如

图CB3-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①若a<4,则A、B都是弱酸

②稀释后,A酸溶液的酸性比B酸溶液强

③若a=4,则A是强酸,B是弱酸

④A、B两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等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20.现有常温下的四份溶液:①mol/L CHCOOH溶液;②mol/L HCl溶液;③pH=12的氨水;

④pH3=12的NaOH溶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①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小,③中水的电离程度最大

.将①④混合,若c(CHCOO)>c(H),则混合液一定呈碱性3C.将四份溶液分别稀释到原体积-+B

相同倍数后,溶液的pH:③>④,②>①

②>③,则消耗溶液的体积:7=pH混合,若②③.将D.

、、④NaHSO、③NaSO.相同温度下,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①CHCOONa、②

NHCl2144342)(A·HO,按pH由大到小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⑤NH23.①⑤③④② D B.④②③①⑤C.①⑤③②④A.⑤①③②④

HSOCOONH、NHNH浓度相等的NHCl、CH22.在25 ℃+的溶液中,其对应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

时,444443-1)C mol·L),下列判断正确的是(量浓度分别为a、b、c(单位为b>a> D.c>b C.b>a>cA.a =b=c B.a=c溶液等体积混合后,下列关系式中正确COOH3的CH的NaOH溶液与pH=23.在25 ℃时,将pH=113)D的是(---++)c(OHc(CHCOO)+B.c(H)=A.c(Na)=c(CHCOO)+

c(CHCOOH) 333-+-++--+)c(OH)>c(H)> D.c(CHCOO)>c(Nac.c(Na)>c(CHCOO)>(OH)>c(H) C33--1610)A。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0,K(AgI)=×10.已知24K(AgCl)spsp AgIAgCl不溶于水,不能转化为A.---1AgI沉淀I的溶液中缓慢加入AgNO B.在含有浓度均为mol·L稀溶液,首先析出的Cl、3可以转化为AgI比AgCl更难溶于水,所以,AgClC.AgI--111×10Lmol·NaI溶液中开始转化为AgI,则NaI的浓度必须不低于错误!D.常温下,AgCl若要在-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D 某一元酸(HA)溶液的pH=325.常温下,mol·L-++2+Kc(Ac)(H)≠c(H)·A.该溶液中:w+--+(H)(OH)>c(Na)>c(A)>c溶液与.由pH=3的HApH=1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B

))>c(H(HA)>c(Na)>c(OH mol·LHA的和NaA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A)>cC.浓度均++---1

为----+11)2c(OH(HA)===c(A)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2c(H)+cD.mol·L 溶液与HA

)共50分卷(非选择题第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的盐酸、硫酸、醋酸三种溶液,回答下列问题:mol/L.(8分)现有浓度均为26+。,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______ mol/L、a mol/L mol/L(1)若三种溶液中c(H)分别为a、a321、mol、bNaOH溶液反应,若生成的盐的物质的量依次为b mol(2)等体积的以上三种酸分别与过量的21。,则它们的大小关系为

______________b mol3,其大小、V溶液生成正盐,若需要酸的体积分别为V、V(3)分别用以上三种酸中和一定量的NaOH321__________________。关系为________。v、v,其大小关系为分别与Zn反应,开始时生成H的速率为v、(4)32211答案:16.(1)a=a>a(答a>a>a也可) (2)b =b=b3322211132(3)V=V=2V(4)v>v>v33 122 1

27.(1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冰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导电能力变化情况图27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O”点时液体不能导电,说明醋酸中________离子键(填“含有”或“不含”)。

(2)a、b、c三点醋酸电离程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a、b、c三点对应的溶+液中c(H)最大的是________。

要使c点溶液中c(CHCOO)增大而c(H)减小,可采取的两种措施是

-+(3)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则该条件下CHCOOH的电mol·c(CHCOO)=L (CH若实验测得(4)c点处溶液中cCOOH)=

---11

mol·L,333离常数K=________。a(5)在稀释过程中,随着醋酸浓度的降低,下列始终保持增大趋势的量是()

H.B ) (Hc.A.

++个数

C.CHCOOH分子数)3答案:27.(1)不含(2)c>b>a b

(4)1×10COONa(其他合理答案也可)(3)加入锌、NaOH或CH3(5)BD

-5

________个(OH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 mol,含H的个数为28.(7分)(1)25 ℃时,10 L -+设阿伏

水中含+的个数为________个。,下同。),1 g水中含H加德罗常数为N A-12是理由“=”),其(,则该温度________25 ℃填“>”“<”时(2)某温度(t ℃),水的K=1×10或w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7NaOH;若该溶液中只存在或“中性”)L“的溶液呈________(填酸性”“碱性该温度下,c(H)=1×10”mol·-

L。(OH)=________mol·溶质,则由HO电离出来的c2---1066N10N10答案:28.(1)10AA-7碱-1

性1×10(2)>升温促进水电离,K增大w100 mL(g·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2分,其余每空1分,共11229.(后空每空-1。)实验步骤Ⅰ.填仪器名100 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mL________(用________(填仪器名称)量取(1)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滴________作指示剂。(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1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L NaOH (3)读取盛装0 mol·________mL。滴定。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4)3次。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实验记录Ⅱ

4123滴定次数实验数据(mL)

样品)V(V(NaOH)(消耗)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甲同学在处理数据时计算得:

平均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V=错误!mL=mL。

指出他的计算的不合理之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市售白醋总酸量=________g·L100 mL________mol·c(市售白醋)=按正确数据处理,可得--1

1。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

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答案:Ⅰ.(1) 酸式滴定管(或10 mL移液管)容量瓶

(2)酚酞(3)

(4)溶液由无色恰好变为浅红色,并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Ⅲ.(1)第1次滴定误差明显大,属异常值,应舍去(2)ab

30.(12分)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

N阳离NBSCO阴离COC3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现象。

(1)A是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

(2)写出C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B溶液的pH=a,则B溶液中c(H)-c(NH·L(3)25 ℃时,mol·HO)=____________________(用-+1

含有23a的关系式表示)。

(4)将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B溶液和C溶液混合,反应后溶液中各种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

的盐酸,混合溶液的pH=11mol·L,若反应(5)在一定体积的mol·LC的溶液中,加入一定--11

体积的

后溶液的体积等于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之和,则C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是______。

===BaSO↓SO NH Cl(2)Ba(3)10+·molL(1)CH答案:30.COONa4434-+-++2)=c(Cl)>c(NH)(Ba +---12a214

>(OH(4)c)c>c(H)(5)1∶44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典型练习试题和答案及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和稀CH3COOH溶液混合,溶液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A.pH>7,且c(OH-)>c(Na+)>c(H+)>c(CH3COO-) B.pH>7,且c(Na+)+c(H+)=c(CH3COO-)+c(OH-) C.pH<7,且c(CH3COO-)>c(H+)>c(Na+)>c(OH-) D.pH=7,且c(CH3COO-)>c(Na+)>c(H+)=c(OH-) 2. 在25℃,将a mol/L的氨水与b…的盐酸等体积混合,反应后显中性…用含a和b的代数式表示 该混合溶液中一水合氨的电离平衡常数是? 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图中A、 B、D三点处Kw的大小关系:B>A>D B、25℃时,向pH=1的稀硫酸中逐滴加入pH=8的稀氨水,溶液中c(NH4+)/c(NH3?H2O)的值逐渐减小 C、在25℃时,保持温度不变,在水中加人适量NH4Cl固体,体系可从A点变化到C点 D、A点所对应的溶液中,可同时大量存在Na+、Fe3+、Cl-、S042- 4. 设水的电离平衡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25℃时水在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上升到100℃时,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B 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_____增加到____,造成水的离子积增大的原因是____. (2)将pH=8的Ba(OH) 2 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100℃的恒温,欲混合溶液pH=7,则 Ba(OH) 2 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____. (3)100℃时,已知某强酸溶液的pH酸与某强碱溶液的pH碱存在如下关系:pH酸+ pH碱=13,若要 使该强酸与该强碱混合后溶液呈中性,则该强酸溶液的体积与强碱溶液的体积之比为__ 5. 已知NaHSO4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SO4═Na++H++SO42-.某温度下,向pH=6的蒸馏水中加入 NaHSO4晶体,保持温度不变,测得溶液的pH为2.下列对该溶液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该温度高于25℃ B.由水电离出来的H+的浓度是1.0×10-10mol/L C.加入NaHSO4晶体抑制了水的电离 D.该温度下加入等体积pH=12的NaOH溶液可使该溶液恰好呈中性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54分,第Ⅱ卷46分,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2.将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 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溶液的pH增大 A、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 氧根浓度增大,故A错误;

B 、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B 错误; C 、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 错误; D 、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Kw 值不变,所以氢氧根浓度增大,故D 正确;故选D .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pH 最小的是( C ) A .NH 4Cl B .NH 4HCO 3 C .NH 4HSO 4 D .(NH 4)2SO 4 解析:NH4Cl 和(NH4)2SO4对比,水解都呈酸性,(NH4)2SO4pH 较小;NH4HCO3水解呈碱性,pH 最大;NH4HSO4为酸式盐,HSO4-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pH 最小,故选C 。 4.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 A .H 2S 2H ++S 2— B .KHSO 4K ++H ++SO 2- 4 C .Al(OH)3===Al 3++3OH - D .NaH 2PO 4===Na ++H 2PO -4 A .氢硫酸分步电离,应该分步写,主要以第一步为主,其正确的为:H 2S H ++HS — ,故A 错误; B .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正确的为:KHSO4==K++H++SO42-,故B 错误; C .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为:Al (OH )3==Al3++3OH-,故C 错误;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练习题 1.已知水的电离方程式:H 2O H++ OH-。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K W增大,pH不变 B.向水中加入少量硫酸,c(H+)增大,K W不变 C.向水中加入氨水,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OH-)降低 D.向水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H+)降低 2.A、B两种酸溶液pH都是2,各取1 mL分别加水稀释成1000 mL,其pH的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B.若a=5,则B为强酸,A为弱酸 C.原酸溶液的浓度c(A)>c(B) D.若a<5,则A、B都是弱酸 3.某温度下,相同pH值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pH值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A.Ⅱ为盐酸稀释时的pH值变化曲线 B.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c点溶液的导电性强 C.a点K W的数值比c点K W的数值大 D.b点酸的总浓度大于a点酸的总浓度

4.现有等pH或等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入足量镁产生H2的体积(同温同 压下测定)的变化图示如下: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B.②④C.①②③④D.都不对 5.(12分)有甲、乙两份等体积的浓度均为0.1mol·L-1的氨水,pH为11。 (1)甲用蒸馏水稀释100倍,则NH3·H2O的电离平衡向__________ (填“促进”或“抑制”)电离的方向移动,溶液的pH将为_______ (填序号)。 A.9~11之间B.11 C.12~13之间D.13 (2)乙用0.1mol·L-1的氯化铵溶液稀释100倍。稀释后的乙溶液与稀释后的甲溶液比较,pH______(填“甲大”、“乙大”或“相等”),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6分)根据电离平衡原理,设计实验证明NH3?H2O是弱碱。 可选用的试剂:酚酞、石蕊、稀氨水、醋酸铵晶体和蒸馏水。

2019届高考化学专题1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专题16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2017年高考题 1.【2017高考全国卷Ⅱ卷12题】改变0.1 mol·L-1二元弱酸H2A溶液的pH,溶液中H2A、 HA-、A2-的物质的量分数δ(X)随pH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δ(X)=]。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pH=1.2时,c(H2A)=c(HA-) B.lg [K2(H2A)]=-4.2 C.pH=2.7时,c(HA-)>c(H2A)=c(A2-) D.pH=4.2时,c(HA-)=c(A2-)=c(H+)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δ(X)与溶液pH的对应关系,以及H2A、HA-、A2-的浓度与pH的大小关系。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1.2时,δ(H2A)=δ(HA-), 则c(H2A)=c(HA-),A项正确;根据HA-H++A2-,可确定K2(H2A)=,从图象中 可以看出pH=4.2时,δ(HA-)=δ(A2-),则c(HA-)=c(A2-),即lg [K2(H2A)]=lg c(H+)=-4.2,B项正确;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2.7时,δ(HA-)>δ(H2A)=δ(A2-),则c(HA-)>c(H2A)=c(A2-),C 项正确;从图象中可以看出pH=4.2时,δ(HA-)=δ(A2-),则c(HA-)=c(A2-)≈0.05 mol·L-1,而 c(H+)=10-4.2 mol·L-1,D项错误。 2.【2017高考全国卷Ⅲ卷13题】在湿法炼锌的电解循环溶液中,较高浓度的Cl-会腐蚀阳极板而增大电解能耗。可向溶液中同时加入Cu和CuSO4,生成CuCl沉淀从而除去Cl-。根据溶液中平衡时相关离子浓度的关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K sp(CuCl)的数量级为10-7 B.除Cl-反应为Cu+Cu2++2Cl-2CuCl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单元测试题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1.下列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H2S2H++S2-B.H2S+H2O H3O++HS- C.NH3+H2O===NH+4+OH-D.HClO===H++ClO- 2.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MOH强碱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子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3.向盛有0.1mol/LAgNO3溶液的试管中滴加0.05mol/LNa2S溶液至沉淀完全,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足量NaCl,产生的现象及发生的反应是() A.黑色沉淀完全转化为白色沉淀B.既有Ag2S也有AgCl C.不能由黑色沉淀转变为白色沉淀D.只有AgCl白色沉淀 4.用0.1mol·L-1的盐酸滴定0.10mol·L-1的氨水,滴定过程中不可能 ...出现的结果是() A.c(NH+4)>c(Cl-),c(OH-)>c(H+) B.c(NH+4)=c(Cl-),c(OH-)=c(H+) C.c(Cl-)>c(NH+4),c(OH-)>c(H+) D.c(Cl-)>c(NH+4),c(H+)>c(OH-) 5.25℃,向纯水中加入NaOH,使溶液的pH为11,则该溶液中由NaOH电离出的c(OH-)与由水电离出的c(OH-)之比为() A.1010∶1 B.5×109∶1 C.108∶1 D.1∶1 6. 25℃时,BaCl2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平衡:H2O H++OH-;ΔH>0,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向溶液中加入稀氨水,平衡逆向移动,c(OH―)降低,K w不变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uSO4,c (H+)增大,K w不变 C.向溶液中加入少量固体CH3COONa,平衡逆向移动,c (H+)降低,K w不变 D.将溶液加热到90℃,K w增大,溶液仍呈中性,pH不变 7.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 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 C.在c(H+)=10—13mol/L的溶液中:NH4+、Al3+、CO32-、NO3- D.在pH=1的溶液中:K+、Fe2+、Cl-、NO3- 8.室温下,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三种盐NaX、NaY、NaZ溶液,其pH依次为7、8、9。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HX、HY、HZ三种酸的强弱顺序为:HZ>HY>HX B.HX是强酸,HY、HZ是弱酸,且酸HY强于酸HZ C.X-、Y-、Z-三种酸根均能水解,且水解程度Z->Y->X- D.三种盐溶液中X-、Y-、Z-的浓度大小顺序为c(Z-)>c(Y-)>c(X-) 9.下列关于盐酸与醋酸两种稀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相同浓度的两溶液中c(H+)相同 B.100mL 0.1mol/L的两溶液能中和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钠 C.pH=3的两溶液稀释100倍,pH都为5 D.两溶液中分别加入少量对应的钠盐,c(H+)均明显减小 10.常温下,以下4种溶液pH最小的是()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学案

专题3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学案 考情解读: 1.了解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2.了解水的电离、离子积常数。 3.了解溶液pH的定义,能进行pH的简单计算。 4.了解盐类水解的原理、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盐类水解的应用。 5.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了解溶度积的含义,能用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沉淀溶解、生成和转化过程。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是化学平衡的延伸和应用,也是高考中考点分布较多的内容之一。其中沉淀溶解平衡是新课标中新增的知识点,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和填空题,其考查主要内容有:①电离平衡。②酸、碱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③盐对水电离平衡的影响及盐溶液蒸干(或灼烧)后产物的判断。④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⑤沉淀的溶解平衡及沉淀的转化。 从高考命题的变化趋势来看,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大小比较及沉淀的溶解平衡和转化是主流试题。此类题目考查的内容既与盐的水解有关,又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有关。题目不仅偏重考查粒子的浓度大小顺序,而且还侧重溶液中的各种守恒(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关系的考查,从而使题目具有一定的综合性、灵活性和技巧性。 重点知识梳理: 一、电解质 1.强、弱电解质与物质分类的关系 2.强、弱电解质与化学键的关系 一般电解质的键型不同,电离程度就不同,已知典型的离子化合物,如强碱(NaOH、KOH等)、大部分盐类(如NaCl、CaCl2)以及强极性共价化合物(如HCl、H2SO4),在水分子作用下能够全部电离,我们称这种在水溶液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物质为强电解质。而含弱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如 CH3COOH、NH3·H2O、H2O等,在水中仅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但是,仅从键型来区分强、弱电解质是不全面的,即使强极性共价化合物也有属于弱电解质的情况,如HF。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选编1

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题 一、溶液的导电性 溶液的导电性与离子浓度成正比 1.在一定温度下,无水醋酸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的导电能力I随加入水的体积 V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O”点导电能力为O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 (2)a、b、c三点处,溶液的c(H+)由小到大的顺序为_________; (3)a、b、c三点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2.(2016北京)在两份相同的Ba(OH)2溶液中,分别滴入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2SO4、NaHSO4溶液,其导电能力随滴入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 下列分析不正确 ...的是() A.①代表滴加H2SO4溶液的变化曲线 B.b点,溶液中大量存在的离子是Na+、OH– C.c点,两溶液中含有相同量的OH– D.a、d两点对应的溶液均显中性 ※3.电导率是衡量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常温下,将相同体积的氢氧化钠溶液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的电导率随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I表示NaOH溶液加水稀释过程中溶液电导率的变化 B.a、b、c三点溶液的pH:b>c>a C.将a、b两点溶液混合,所得溶液中: c(Na+)>c(CH3COO-)>c(OH-)>c(H+) D.a点水电离出的n(H+)大于c点水电离出的n(H+) 二、强、弱电解质溶液的稀释 等浓度弱酸碱的PH更靠近7;等PH弱酸碱的浓度更大;越弱稀释时PH变化越小;无论酸碱溶液稀释时PH不过7;每稀释10倍PH变化1为强电解质;酸碱盐反应的量不分强弱。 4.能表示人体大量喝水时,胃液的pH变化的是() pH pH 7 7 7 7 0 V(H2O) 0 V(H2O) 0 V(H2O) 0 V(H2O) A C D 5.0.1 -c(H+)的变化曲线(如下图)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 知识要点 一、弱电解质的电离 1、定义:电解质、非电解质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C ) A 、能溶于水的盐是强电解质,不溶于水的盐是非电解质; B 、强电解质溶液中不存在溶质分子;弱电解质溶液中必存在溶质分子; C 、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也一定是强电解质; D 、Na 2O 2和SO 2溶液于水后所得溶液均能导电,故两者均是电解质。 2、电解质与非电解质本质区别: 在一定条件下(溶于水或熔化)能否电离(以能否导电来证明是否电离) 电解质——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 非电解质——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鉴别方法:熔融状态下能否导电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 、非电解质一定是共价化合物;离子化合物一定是强电解质; B 、强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能导电;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 C 、浓度相同时,强电解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一定比弱电解质强; D 、相同条件下,pH 相同的盐酸和醋酸的导电性相同。 3、强电解质与弱电质的本质区别: 在水溶液中是否完全电离(或是否存在电离平衡)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 ②SO 2、NH 3、CO 2等属于非电解质 ③强电解质不等于易溶于水的化合物(如BaSO 4不溶于水,但溶于水的BaSO 4全部电 离,故BaSO 4为强电解质) 4、强弱电解质通过实验进行判定的方法(以HAc 为例): (1)溶液导电性对比实验; (2)测0.01mol/LHAc 溶液的pH>2; (3)测NaAc 溶液的pH 值; (4)测pH= a 的HAc 稀释100倍后所得溶液pH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A卷)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 金戈铁骑整理制作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试题(A 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下列物质,属于强电解质的( ) A .NH 3.H 2O B .H 2O C .CH 3COONH 4 D .CH 3COOH 2.用锌和1mol/L 稀硫酸溶液制取氢气,欲提高制取氢气的速率,下列措施不可行... 的是( ) A .改用98%的浓硫酸 B .使用更小颗粒的锌粒 C .滴入少量CuSO 4溶液 D .加热 3.0.10 mol/L 盐酸和0.12 mol/L NaOH 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 等于( ) A. 2.0 B. 12.3 C. 1.7 D. 1 2.0 4.已知0.1mol/L 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 CH 3COOH CH 3COO -+H + 要使溶液 中c (H +)/c (CH 3COOH)比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少量CH 3COONH 4固体 B .降低温度 C .加少量NaCl 固体 D .升高温度 5.常温时,将pH=3的盐酸和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所得溶液的pH ( ) A .等于7 B .大于7 C .小于7 D .无法确定 6.常温下,某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的浓度为1×10-5moL/L ,则该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下 列物质中的( ) A.HCl B.NaHSO 4 C.Na 2CO 3 D.NaCl 7.一化学兴趣小组在家中进行化学实验,按照图1连接好线路 发现灯泡不亮,按照图2连接好线路发现灯泡亮,由此得出的 结论正确的是( ) A .NaCl 是非电解质 B .NaCl 溶液是电解质 C .NaCl 在水溶液中电离出了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 D .NaCl 溶液中水电离出大量的离子 8.有体积相同、相等pH 的烧碱溶液和氨水,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两溶液物质的量浓度相同 B. 用同浓度的盐酸中和时,消耗盐酸的体积相同 C.两溶液中OH -离子浓度相同 D. 加入等体积的水稀释后,pH 仍相等 9.在由水电离产生的H +浓度为1×10-13mol ·L -1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 ①K +、Cl ―、NO 3―、S 2― ②K +、Fe 2+、I ―、SO 42― ③Na +、Cl -、NO 3-、SO 42-④Na +、Ca 2+、Cl -、HCO 3- ⑤K +、Ba 2+、Cl -、NO 3- NaCl溶液NaCl固体(图2) (图1)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20届陕西省汉中市重点中学高三4月开学第一次联考)次磷酸(H 3PO 2一元弱酸)和氟硼酸(HBF 4)均可用于植物杀菌。常温时,有1mol ?L -1的H 3PO 2溶液和1mol?L -1的HBF 4溶液,两者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 0,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均为V ,两溶液的pH 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常温下,NaBF 4溶液的pH=7 B .常温下,H 3PO 2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1.1?10-2 C .NaH 2PO 2 溶液中:c(Na +) =c( H 2PO 2- ) +c( HPO 22-) +c(PO 23-) +c( H 3PO 2) D .常温下,在0≤pH≤4时,HBF 4溶液满足0 V pH=lg V 【答案】C 【解析】此题的横坐标是0 lg 1V V +,V 是加水稀释后酸溶液的体积,未稀释时,V =V 0,横坐标值为1;稀释10倍时,V =10V 0,横坐标值为2,以此类推。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稀释过程中,酸碱溶液pH 的变化规律:越强的酸碱,稀释过程中pH 的变化越明显;如果不考虑无限稀释的情况,对于强酸或强碱,每稀释十倍,pH 变化1。根据此规律,再结合题干指出的次磷酸是弱酸这条信息,就可以明确图像中两条曲线的归属,并且可以得出氟硼酸是强酸这一信息。A .根据图像可知,b 表示的酸每稀释十倍,pH 值增加1,所以b 为强酸的稀释曲线,又因为H 3PO 2为一元弱酸,所以b 对应的酸只能是氟硼酸(HBF 4),即氟硼酸为强酸;那么NaBF 4即为强酸强碱盐,故溶液为中性,常温下pH=7,A 项正确;B .a 曲线表示的是次磷酸的稀释曲线,由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可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的pH=1,即c (H +)=0.1mol/L ;次磷酸电离方程式为: 3222H PO H H PO +- +垐?噲?,所以1mol/L 的次磷酸溶液中c (H 3PO 2)=0.9mol/L ,c (22H PO - )=0.1mol/L ,那么 次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即为:222a 32(H )(H PO )0.10.1 = = 1.110(H PO )0.9 c c K c +- -??≈?,B 项正确;C .次磷酸为一元弱酸,22H PO -无法继续电离,溶液中并不含有22HPO -和32PO -两类离子;此外,22H PO - 还会发生水解

(完整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含答案)

班别:姓名:座号: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有.1.个或 ..2.个.正确选项。)1.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在室温下,平均每n个水分子中只有1个水分子发生了电离,则n的值是()A.1×10-14B.55.6×107C.107D.55.6 2.下列溶液一定是碱性的是()A.pH=8的某电解质的溶液B.c(OH-)>1×10-7mol/L C.溶液中含有OH-D.溶液中c(OH-)>c(H+) 3.已知某温度下,四种一元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为:K a(HCN)=6.2×10-10mol/L、K a(HF)=6.8×10-4mol/L、K a(CH3COOH)=1.8×10-5mol/L、K a(HNO2)=6.4×10-6 mol/L。物质的量浓度都为0.1 mol/L的下列溶液中,pH最小的是()A.HCN B.CH3COOH C.HF D.HNO2 4.0.1 mol/L K2CO3溶液中,若使c(CO32-)更接近0.1 mol/L,可采取的措施是()A.加入少量盐酸B.加KOH固体C.加水D.加热 5.在已达到电离平衡的0.1mol/L的醋酸溶液中,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 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A.加少量盐酸B.加热C.加少量醋酸钠晶体D.加少量水6.将足量的BaCO3粉末分别加入下列溶液中,充分溶解至溶液饱和。各溶液中Ba2+的浓度最小的为()A.10 mL 0.2 mol/LNa2CO3溶液B.40 mL水 C.50 mL 0.01 mol/L 氯化钡溶液D.100 mL 0.01 mol/L盐酸 7.下列有关滴定操作的顺序正确的是() ①检查滴定管是否漏水;②用蒸馏水洗涤玻璃仪器;③用标准溶液润洗盛装 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待测液润洗盛待测液的滴定管;④装标准溶液和待测液并调整液面(记录初读数);⑤取一定体积的待测液于锥形瓶中;⑥滴定操作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1)

高考化学——化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的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1) 一、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硫代硫酸钠晶体(Na 2S 2O 3·5H 2O )俗名“大苏打”。已知它易溶于水,难溶于乙醇,在中性或碱性环境中稳定,受热、遇酸易分解。某实验室模拟工业硫化碱法制取硫代硫酸钠,其反应装置及所需试剂如图: (1)装置甲中,a 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_____;a 中盛有浓硫酸,b 中盛有亚硫酸钠,实验中要控制SO 2生成速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2)装置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将Na 2S 和Na 2CO 3以2:1的物质的量之比配成溶液再通入SO 2,便可制得Na 2S 2O 3和CO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实验所用的Na 2CO 3中含少量NaOH ,检验含有NaOH 的实验方案为_________。(实验中供选用的试剂及仪器:CaCl 2溶液、Ca (OH )2溶液、酚酞溶液、蒸馏水、pH 计、烧杯、试管、滴管.提示:室温时CaCO 3饱和溶液的pH =9.5) (5)反应结束后过滤丙中的混合物,滤液经蒸发、结晶、过滤、洗涤、干燥等得到产品,生成的硫代硫酸钠粗品可用_____________洗涤。为了测定粗产品中Na 2S 2O 3·5H 2O 的含量,采用在酸性条件下用KMnO 4标准液滴定的方法(假设粗产品中的杂质与酸性KMnO 4溶液不反应)。称取1.50g 粗产品溶于水,用0.20 mol ·L -1KMnO 4溶液(加适量稀硫酸酸化) 滴定,当溶液中2-23S O 全部被氧化为2- 4SO 时,消耗高锰酸钾溶液体积40.00mL 。 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产品中Na 2S 2O 3·5H 2O 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来源】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线上检测化学试题 【答案】分液漏斗 控制反应温度、控制滴加硫酸的速度 安全瓶,防倒吸 4SO 2+2Na 2S +Na 2CO 3=3Na 2S 2O 3+CO 2 取少量样品于试管(烧杯)中,加水溶解,加入过量的CaCl 2溶液,振荡(搅拌),静置,用pH 计测定上层清液的pH ,若pH 大于9.5,则含有NaOH 乙醇 2--+2+2- 234425S O +8MnO +14H =8Mn +10SO +7H O 82.7% 【解析】 【分析】 装置甲为二氧化硫的制取:Na 2SO 3+H 2SO 4(浓)=Na 2SO 4+SO 2↑+H 2O ,丙装置为Na 2S 2O 3的生成装置:2Na 2S +Na 2CO 3+4SO 2=3Na 2S 2O 3+CO 2,因SO 2易溶于碱性溶液,为防止产生倒吸,在甲、丙之间增加了乙装置;另外二氧化硫有毒,不能直接排放到空气中,装置丁作用为尾气吸收装置,吸收未反应的二氧化硫。据此解答。 【详解】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08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福建省福州市三中2021届高三质量检测)已知:p K a=- lg K a , 25°C 时,弱酸H 2A 的p K a1=1.85,p K a2=7.19。常温下,用0.1 mo/L NaOH 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 H 2A 溶液的曲线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d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水解平衡常数K h1=10-7.19 B .c 点所得溶液中:c (Na +)+c (H +)= 2c (A 2-)+ c (HA -)+ c (OH -) C .b 点所得溶液中: c (A 2-)>c (H 2A) D .a 点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HA 和H 2A 【答案】A 【解析】弱酸H 2A 的p K a1=1.85,p K a2=7.19,则K a1=10-1.85,K a2=10-7.19,d 点为加入NaOH 溶液4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 2A ,为第二个滴定终点,此时Na 2A 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溶液的pH 为9.85,发生水解的方程式为A 2?+H 2O ?HA ?+OH ?,则A 2-水解平衡常数 K hl =()()()2c HA c OH c A ---?=()()()()() 2c HA c OH c c A H H c ---++?=w a 2K K =147.191010--=10?6.81,故A 错误;b 点为加入NaOH 溶液2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HA ,d 点为加入NaOH 溶液40mL ,此时溶液中恰好生成Na 2A ,则c 点所得溶液是NaHA 和Na 2A 的混合溶液,该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 (Na +)+c (H +)= 2c (A 2-)+ c (HA -)+ c (OH -),故B 正确;b 点加入NaOH 溶液的体积为20mL ,此时反应恰好产生NaHA ,为第一个滴定终点,溶液中存在质子守恒:c (H 2A)+c (H +)=c (A 2?)+c (OH ?),该点溶液的pH=4.52,显酸性,c (H +)>c (OH ?),则c (A 2-)>c (H 2A),故C 正确;a 点时,加入氢氧化钠的体积小于20mL ,弱酸H 2A 过量,所得溶液中:溶质是NaHA 和H 2A ,故D 正确;答案选A 。 2.(福建省宁德市2021届第一次质量检查)常温下,下列溶液一定呈酸性的是 A .一定体积pH 9=的NaOH 溶液加水稀释310倍 B .0.1 1mol L -?某碱溶液和0.1 1mol L -?盐酸等体积混合 C .0.1 1mol L -?氨水和0.1 1mol L -?氯化铵溶液等体积混合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解析版)

专题10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1.[2020新课标Ⅰ]以酚酞为指示剂,用0.1000 mol·L ?1的NaOH 溶液滴定20.00 mL 未知浓度的二元酸H 2A 溶液。溶液中,pH 、分布系数δ随滴加NaOH 溶液体积a N OH V 的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比如A 2?的分布系数:2222(A )(A )(H A)(HA )(A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曲线①代表2(H A)δ,曲线②代表(HA )δ- B .H 2A 溶液的浓度为0.2000 mol·L ?1 C .HA ?的电离常数K a =1.0×10?2 D .滴定终点时,溶液中2(Na )2(A )(HA )c c c +--<+ 【答案】C 【解析】 根据图像,曲线①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 的滴入逐渐减小,曲线②代表的粒子的分布系数随着NaOH 的滴入逐渐增大,粒子的分布系数只有1个交点;当加入4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在中性发生突变,且曲线②代表的粒子达到最大值接近1;没有加入NaOH 时,pH 约为1,说明H 2A 第一步完全电离,第二步部分电离,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 =0.1000mol/L ,据此分析作答。

A .根据分析,曲线①代表δ(HA -),曲线②代表δ(A 2-),A 错误; B .当加入40.00mLNaOH 溶液时,溶液的pH 发生突变,说明恰好完全反应,结合分析,根据反应2NaOH+H 2A=Na 2A+2H 2O ,c (H 2A)= =0.1000mol/L ,B 错误; C .根据曲线当δ(HA -)=δ(A 2-)时溶液的pH=2,则HA -的电离平衡常数K a = =c (H +)=1×10-2,C 正确; D .用酚酞作指示剂,酚酞变色的pH 范围为8.2~10,终点时溶液呈碱性,c (OH -)>c (H +),溶液中的电荷守恒为c (Na +)+c (H +)=2c (A 2-)+c (HA -)+c (OH -),则c (Na +)>2c (A 2-)+c (HA -),D 错误;答案选C 。 【点睛】本题的难点是判断H 2A 的电离,根据pH 的突变和粒子分布分数的变化确定H 2A 的电离方程式为H 2A=H ++A 2-,HA -?H ++A 2-;同时注意题中是双纵坐标,左边纵坐标代表粒子分布分数,右边纵坐标代表pH ,图像中δ(HA -)=δ(A 2-)时溶液的pH≠5,而是pH=2。 2.[2020新课标Ⅰ]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海水酸化能引起3HCO -浓度增大、23CO -浓度减小 B .海水酸化能促进CaCO 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 .CO 2能引起海水酸化,共原理为3HCO -H ++23CO - D .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答案】C 【解析】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习题

第三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 (单元检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48分)。 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合后,混合液中有关离 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 ) A.c(M+)>c(OH-)>c(A-)>c(H+) B.c(M+)>c(A-)>c(H+)>c(OH-) C.c(M+)>c(A-)>c(OH-)>c(H+) D.c(M+)+c(H+)=c(A-)+c(OH-) 2.下列溶液:①pH=0盐酸,②0.5mol/L的NaHSO4,③0.1mol/L的NH4Cl, ④0.1mol/L的NaOH中,由水电离出的H+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至小的顺序正确 的是( ) A.③②④① B.③④②① C.④②①③ D.①②④③ 3.分别向pH=2的酸和pH=12的NaOH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铝,放出H2的物质的量前者多,其原因可能是( ) A.两溶液体积相等,酸是多元强酸 B.两种溶液的体积相同,酸是弱酸 C.酸溶液的体积大于碱溶液的体积 D.酸是强酸,浓度比氢氧化钠溶液大 4.现有0.01mol·L-1的下列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NH3·H2O溶液③稀H2SO4④稀Ba(OH)2溶液⑤NaOH溶液,按pH值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A.④⑤②①③ B.⑤④②③① C.④②⑤①③

D.④⑤②③① 5.在pH均为3的盐酸溶液和醋酸溶液各1L中,分别加入原溶质0.1mol,两者的pH为( ) A.都增大 B.盐酸溶液的pH大于醋酸溶液的pH C.都减小 D.盐酸溶液的pH小于醋酸溶液的pH 6.下列物质既能导电又是强电解质的是 ( ) A.氯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钠晶体 C.熔融的硝酸钾 D.液态氯化氢 7.中和相同体积、相同pH的H 2SO 4 、HNO 3 、和HCOOH三种溶液,所用相同 浓度KOH溶液的体积分别为V 1、V 2 、V 3 则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V1=2V2<V3 B.V 1=V 2 >V 3 C.V3>V2>V1 D.V1=V2<V3 8.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NH4+离子浓度最大的是( ) A.NH4Cl B.NH3·H2O C.CH3COONH4 D.NH4HSO4 9.某一元弱碱和一元强酸的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pH=7,则以下叙述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专题卷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图像 一、单项选择题 1.(2018·江苏省泰州中学高三二模)下列装置图或曲线图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如图1所示,用0.1 mol·L-1 NaOH溶液分别滴定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盐酸和醋酸,其中实线表示的是滴定盐酸的曲线 B.某温度下FeS、CuS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2所示,纵坐标c(M2+)代表Fe2+或Cu2+的浓度,横坐标c(S2-)代表S2-的浓度。在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首先沉淀的离子为Fe2+ C.如图3所示,用0.1 mol·L-1 CH3COOH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的滴定曲线,当pH=7时:c(Na+)=(CH3COO-)>c(OH-)=c(H+) D.据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5.5左右 答案 C 解析A项,用0.1 mol·L-1 NaOH溶液滴定醋酸时,随着加入氢氧化钠的量的增加,醋酸会电离出一部分氢离子,所以出现的pH值突越要缓慢,错误;B项,依据图像分析可知,硫化铜溶度积小于硫化亚铁,同浓度Fe2+和Cu2+的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先析出的沉淀是硫化铜,错误;C项,反应后溶液pH=7,依据溶液中电荷守恒分析,用0.1 mol·L-1 CH3COOH 溶液滴定20 mL 0.1 mol·L-1 NaOH溶液,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呈中性,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c(H+)+c(Na+)=c(OH-)+c(CH3COO-),c(H+)=c(OH-),则c(CH3COO-)=c(Na+),得到当pH=7时:c(Na+)=c(CH3COO-)>c(OH-)=c(H+),正确;D项,分析图像可知铁离子

(完整版)《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含答案).doc

(人教版选修四)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综合测试题 (考试时间: 90 分钟 满分: 100 分) 本试卷分第 Ⅰ 卷 (选择题 )和第 Ⅱ 卷(非选择题 )两部分。第 Ⅰ 卷 54 分,第 Ⅱ卷 46 分, 共 100 分,考试时 间 90 分钟。 第Ⅰ卷 (选择题 共 50 分 )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D ) A .二氧化硫溶于水能导电,故二氧化硫属于电解质 B .硫酸钡难溶于水,故硫酸钡属于弱电解质 C .硫酸是强电解质,故纯硫酸能导电 D .氢氧根离子浓度相同的氢氧化钠溶液和氨水导电能力相同 - 1 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2.将 0.1 mol L · A .溶液中 c(OH - )和 c(H + )都减小 B .溶液中 c(H + )增大 C .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 D .溶液的 pH 增大 A 、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则氢氧根浓度增大, 故 A 错误; B 、因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故 B 错误; C 、醋酸是弱电解质,则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将促进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 C 错误; D 、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则电离产生的氢离子的浓度减小,根据 Kw 值不变,所以 氢氧根浓度增大,故 D 正确;故选 D . 3.相同温度下,等物质的量浓度的下列溶液中, pH 最小的是 ( C ) A .NH 4Cl B . NH 4HCO 3 C .NH 4HSO 4 D . (NH 4)2SO 4 解析: NH4Cl 和 (NH4)2SO4 对比,水解都呈酸性, (NH4)2SO4pH 较小; NH4HCO3 水解呈碱性, pH 最大; NH4HSO4 为酸式盐, HSO4- 完全电离,溶液酸性最强,则 pH 最小,故选 C 。 4. 下列各电离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D ) A .H 2S 2H + + S 2— B . KHSO 4 K + + H + + SO 42- C . Al(OH) ===Al 3 + + 3OH - + +H 2 - 3 24 4 D .NaH PO ===Na PO A .氢硫酸分步电离, 离子方程式应该分步写, 主要以第一步为主, 其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H 2S H ++HS — ,故 A 错误; B .硫酸氢钾为强电解质,应该用等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KHSO4==K++H++SO42- ,故 B 错误; C .氢氧化铝为弱电解质,应该用可逆号,正确的电离方程式为: Al ( OH ) 3? ==? Al3++3OH- ,故 C 错误; D .磷酸二氢钠为强电解质, 溶液中完全电离, 电离方程式为: NaH2PO4═ =Na++H2PO4- ,故 D 正确;故选 D . 5.下列过程或现象与盐类水解无关的是 ( B C ) A .纯碱溶液去油污 B .铁在潮湿的环境中生锈 C .向氯化铁溶液中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 D .浓硫化钠溶液有臭味 A 、纯碱即 Na2CO3 ,是强碱弱酸盐,能水解出 NaOH : Na2CO3+H2O ? == ? NaHCO3+NaOH ,而 NaOH 能使油脂水解达到去油污的目的, A 与水解有关,故 A 不选; B 、铁的生锈根据水膜的酸性强弱可以分为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但均与盐类水解无关,故 B 选; C 、 FeCl3 和 NaOH 反应能生成 Fe ( OH ) 3 沉淀: FeCl3+3NaOH=Fe ( OH ) 3↓ +3NaCl ,与盐类水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