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雨洪资源化利用的思考_王文鑫

合集下载

关于城市雨洪利用问题的探讨

关于城市雨洪利用问题的探讨

理U r b a n s t o r mwa t e r Ma n a g e m e n t ) 是采取工程性
和非工程性措施人为干扰城市区 域的降雨径流水循 环过程实现开发新的水资源、 保护城市水环境和减 少城市区 域洪涝灾害为 目的的系统工程, 属于非常 规水资源开发范畴。城市雨洪利用工程一般采用直 接补充地下水、 间接补充地下水和调节蓄存等方式。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的建设, 将会对城市区域的再生 水利用系统、 雨水排水系统、 合流制排水系统、 河湖 水环境、 城市防洪体系和城市道路、 建筑物等的规划 建设产生深远影响, 如果不进行科学合理的协调和 总体规划, 将产生难以弥补的损失。 由于城市雨洪利用属于非常规水资源开发, 仅 水资源利用的开发成本就应高于常规的水资源利用 成本, 而且利用程度越高其开发成本就越高; 在削减 城区雨水洪峰径流量方面也属于高成本投入和高成 本运行; 在城市面污染源控制方面则属于比较有效 的方法, 与点源治理相比较也属于高投入, 但就我国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是流域雨水利用和城市防洪 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采用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后应 提高城市的防洪排涝能力。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是城市雨水科学化管理的有 效途径, 城市雨洪利用工程建设干扰 了原来的雨水 径流排放路径, 改变了原来城市雨水排水系统以排 为主的原则。 应从科学化管理的角度全面规划和建设城市雨 洪利用工程, 使之能发挥最大的效益。
上的主流看法认为雨水利用将成为解决 2 1 世纪水
资 源的 重 要途径。
1 城市雨洪利用概述 城市雨洪利用( 在国外一般称其为城市雨水管
2 . 1 . 2 下凹 式 绿 地
降 低绿地高程, 使其低于路面 5 一1 0c m, 绿地
就可成为一个天然的雨洪滞蓄设施。不仅可消减洪 峰流量、 减少绿地灌溉用水, 还可截留雨水中的污染 物质, 减少径流污染。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我国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的现状、问题及对策本文来源于《水利发展研究》2016年第3期城市雨洪资源综合利用是海绵城市建设的重要手段,主要是指通过雨水排放、内涝防治、雨水收集利用、面源污染减控、低影响开发等措施,对城市降雨所产生的地表径流、管网与河道雨洪水进行综合调控,从而在保障防洪排涝安全的前提下进行雨洪资源利用并增加地下水补给量、减少初期雨水污染,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紧缺、改善城市水生态环境。

1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的发展历程与现状1.1发展历程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主要经历了雨水直排、排用结合两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至上世纪80年代处于雨水直排阶段,城市主要参照前苏联的模式建设排水系统和防洪体系,雨水径流快速直接排放;自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处于排用结合阶段,一些城市在传统防洪和排水的基础上增加了雨水收集、截留、下渗等利用措施,形成了雨水排放与适当利用相结合的新格局。

近年来,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开始借鉴国外先进经验,通过示范性工程建设,探索系统管理和调控降雨径流、减少灾害并合理利用雨水的路径。

1.2发展状况1.2.1设施与工程当前,我国绝大多数城市都建立了防洪工程和排水设施,但部分有防洪任务的城市尚未达到国家防洪标准,而且城市排水管网普及率还不高。

据估计,我国地市级及以上城市中,约12%建有透水铺装路面,约9%建有蓄滞设施,约6%建有下凹绿地,约3%建有其他雨洪资源利用设施。

大部分城市的雨洪资源利用设施主要表现为数量少、控制面积小、种类相对单一且较为分散。

由于降雨条件、缺水程度等情况不同,各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措施差异较大。

临江临海城市主要利用大型河湖工程,在城市防洪方面进行探索(如广州的海珠湖工程);内陆城市统筹兼顾资源利用与防洪(如北京的奥运中心区和银川的爱伊河工程)。

城市雨洪资源利用工程建设资金以政府投资为主。

据统计,截至2012年底,我国城市雨洪资源利用投资累计约131亿元,其中2011年约16亿元、2012年约37亿元,占城市基建总投资的5%。

城市园林——市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新型雨洪控制与利用

城市园林——市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新型雨洪控制与利用

城市风景园林设计新型雨洪控制与利用摘要:针对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

在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通过构建排水系统、洪涝调蓄控制系统等,集成各子系统,实现雨水资源再利用和其他功能,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着积极的作用。

基于此,加强此课题的研究,有着必要性。

关键词:风景园林;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洪涝治理;景观设计现阶段,各地区积极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将洪涝治理,作为主要内容。

为解决洪涝治理和园林景观设计之间的冲突,推广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从实际效果来说,有着不错的成效。

现结合城市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做以下分析,提出设计建议。

一、新型雨洪控制理论从城市雨水管理角度来说,主要经历水量管理、水质管理、可持续管理阶段。

新型雨洪控制理念为消减径流,使得雨水能够最大程度上渗入地下与蓄积利用,采取滞留手段,实现补充地下水以及修复水循环等功能,重新塑造水文环境。

新型雨洪控制理论体系主要包括SUDS、最佳管理措施BMP、低影响开发LID等内容。

二、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优势分析以各大城市均面临的雨洪问题为例,采取提高排水系统水平或者重建排水系统等方式,虽然能够起到控制内涝的作用,但难以真正的解决此问题。

可持续的雨洪控制,通过模拟自然环境状态下的水资源情况,发挥地表植被的作用,降低雨水存续,改善雨水污染问题。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新型雨洪控制,要从位置选择、生态环境评估等方面入手,做好设计把控,加强雨洪控制的作用。

三、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新型雨洪控制利用以某园林为例,构建雨水收集系统,总蓄水量在130万m3左右。

工程设施以景观路面以及下沉花园等方式呈现,达到了节水与养水目标。

在园区内部,设置1个雨洪集水池,池子容积为7200m3,实现了雨水资源回收再利用,能够节省300万m3的自来水用量。

现结合此园林设计实际情况,对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相关内容,做以下论述:(一)园林道路设计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的应用,集中于道路设计。

《2024年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范文

《2024年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范文

《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雨水问题尤为显著。

城市雨水利用与城市水环境改善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及其实施策略,分析其对城市水环境改善的影响,以期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城市雨水利用的现状与挑战(一)现状目前,我国城市雨水利用主要集中在雨水收集、雨水渗透、雨水回收利用等方面。

这些技术措施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排水压力,减轻了水环境压力。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和地域差异,各城市在雨水利用方面的实践存在差异,整体上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二)挑战1. 资源短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水资源日益短缺,对城市雨水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排水系统落后:部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设滞后,难以应对极端天气条件下的暴雨洪涝灾害。

3. 公众意识不足:公众对雨水利用的认识不足,缺乏参与雨水利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城市雨水利用的途径与策略(一)雨水收集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冲厕、绿化、景观用水等非饮用水用途。

同时,可以建设小型湿地公园等生态设施,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能力。

(二)雨水渗透通过增加地面透水面积,如建设透水铺装、绿屋顶等设施,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能力。

这不仅可以减少雨水径流,还可以补充地下水,改善土壤质量。

(三)雨水回收利用对雨水进行净化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工业用水等用途。

同时,可以建设雨水储存设施,如雨水收集池、地下蓄水池等,实现雨水的循环利用。

四、城市雨水利用对水环境改善的影响(一)减轻水环境压力通过城市雨水利用,减少雨水径流和洪涝灾害的发生,降低对水环境的压力。

同时,提高雨水的自然渗透和净化能力,改善水质。

(二)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城市雨水利用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

通过增加透水面积和建设生态设施,改善土壤质量和微气候,为植物生长提供更好的条件。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凸显,城市雨水管理问题日益突出。

传统的城市雨水排水系统往往存在排水不畅、城市内涝、水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的概念入手,探讨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原则和方法。

一、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概念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是指通过合理规划设计和科学管理,将城市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以实现城市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依赖,达到节约水资源、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目的。

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包括雨水收集、雨水储存、雨水净化和雨水利用四个环节,通过系统规划设计,实现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城市水资源利用效率,减轻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二、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的重要性1. 节约水资源: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可以有效减少对传统水资源的需求,缓解城市用水紧张局面,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

2.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通过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可以增加城市绿地覆盖率,改善城市热岛效应,提高空气质量,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3. 缓解城市内涝:合理规划设计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可以有效减少雨水径流,降低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减少城市内涝的发生。

4. 提升城市形象: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的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的环保意识和科技水平,吸引更多人才和投资。

三、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的原则1. 可持续发展原则: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应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注重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2. 多元化利用原则: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应充分考虑雨水的多元化利用方式,如景观用水、农业灌溉、地下水补给等。

3. 综合治理原则:城市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规划设计应采取综合治理措施,结合雨水收集、储存、净化和利用等环节,实现系统的高效运行。

雨水的城市建设

雨水的城市建设

雨水的城市建设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范围内面临着严重的水资源问题。

雨水的城市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本文将从雨水的收集与利用、雨水的净化与处理以及雨水的综合利用等方面来探讨雨水的城市建设。

一、雨水的收集与利用1. 雨水收集系统的构建为了充分利用雨水资源,城市建设中应考虑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

建筑物屋顶、道路和公共场所等都可以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如雨水收集罐、蓄水池等。

同时,还需建立相关的管网系统,将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储存和分配,以便后续利用。

2. 雨水利用的方式雨水的利用方式多样,包括农业灌溉、植物浇灌、公共景观水体供水等。

同时,雨水还可以用于人工湿地的水源补给以及地下水的补充,从而提高城市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率。

二、雨水的净化与处理1. 雨水的污染与防治由于城市的废水系统存在漏损和排放不当等问题,雨水经过地表径流后会携带大量污染物进入水体,影响水质。

因此,城市建设中应加强雨水系统的污染防治措施,如建设截流沟、绿色屋顶等,以减少雨水的污染程度。

2. 雨水的净化技术为了提高雨水的质量,可以采用多种净化技术,例如雨水过滤装置、沉淀池、生物滞留区等。

这些技术可以去除雨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从而保证雨水的安全利用。

三、雨水的综合利用1. 雨水与节能环保雨水的综合利用与节能环保密切相关。

通过雨水的收集与利用,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自来水的需求,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水资源消耗,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2. 雨水与城市景观雨水的综合利用还可以与城市景观相结合,例如构建雨水花园、雨水湖泊等。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美化城市环境,还可以增加城市的生态功能,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结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雨水的城市建设变得尤为重要。

建立完善的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加强雨水的净化与处理以及促进雨水的综合利用,可以有效解决城市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雨水的城市建设将为我们带来更加美好与可持续的未来。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策略与优化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策略与优化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策略与优化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环境挑战,其中之一就是雨水管理。

城市雨水的大量排放不仅会导致城市内涝等问题,还会浪费可再生的水资源。

因此,设计合理的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至关重要。

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原则1.系统整体规划在设计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时,首先要进行系统整体规划,考虑城市的地形、降雨情况、建筑结构等因素,确定收集点和排水方向,确保系统高效运作。

2.多样化收集设施采用多样化的雨水收集设施,如屋顶雨水收集系统、道路雨水径流收集系统、雨水花园等,以最大程度地提高雨水收集效率。

3.蓄水与过滤设计合理的蓄水和过滤设施,保证收集到的雨水清洁无污染,可以直接用于植被灌溉、冲洗等。

雨水利用系统优化策略1.多样化利用方式雨水可以用于植被灌溉、建筑冲洗、地下水补给等多种用途,因此在设计雨水利用系统时,应该考虑到多样化的利用方式,提高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智能控制系统引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实时降雨量和需水量进行智能调控,提高雨水利用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3.循环利用雨水利用系统应该与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相衔接,实现雨水和污水的循环利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依赖。

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的系统设计和优化策略,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雨水排放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实现雨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关于城市雨水收集与利用系统设计策略与优化的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启发。

有效的城市雨水管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科学合理的设计策略与优化措施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自然水资源的消耗,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与优化引言在城市化进程加速的当下,雨水利用成为了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有效手段之一。

设计和优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减轻城市排水压力,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本文将探讨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设计和优化问题,以及相关技术和策略。

一、雨水资源概述雨水是天然的水资源,每年都有大量的雨水在城市中被排放至下水道,而被浪费掉。

雨水的利用可以大大缓解城市的水资源压力,提高城市的水资源利用率。

优化城市雨水资源利用系统的设计,可以实现雨水的收集、储存、净化等功能,使其成为可供人们使用的非常规水源。

二、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城市雨水收集系统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关键环节。

在设计中,需要考虑雨水收集面积的大小、雨水收集设施的选用、雨水储存容量等方面。

同时,还需要关注雨水的流动路径和排放方式,以减少对城市排水系统的负担。

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实现雨水的有效收集和利用。

三、雨水储存系统设计雨水储存系统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设计合理的雨水储存设施,可以实现雨水的长期储存和供应。

储存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储水容量、水质保护和水位控制等因素。

同时,为了保证雨水的质量,还需要考虑合适的雨水净化技术和设备。

四、雨水利用系统设计雨水利用系统是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核心部分。

设计一个高效的雨水利用系统,可以实现对雨水资源的充分利用。

利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雨水利用途径,包括饮用水、生活用水、灌溉水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雨水的净化和处理技术,确保雨水在利用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卫生性。

五、雨水利用系统优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的优化是提高雨水利用效率的关键步骤。

通过对系统进行优化,可以实现雨水利用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优化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如优化雨水收集设备、优化雨水储存容量、优化雨水利用技术等。

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经济性和环保性,提高整体效益。

六、城市雨水利用系统实施与管理设计和优化城市雨水利用系统之后,还需要进行系统的实施和管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