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一、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由力的平衡条件及各力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的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基本计算公式: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1α (7-23)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

-=α (7-24)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α1 —混凝土强度调整系数;

e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 S 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a h

e e i -+

=2

η (7-25) a i e e e +=0 (7-26)

η—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式(7-22)计算;

e i —初始偏心距;

e 0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 0 =M/N ;

e a —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和20㎜中的较大者; x —受压区计算高度。

(2)适用条件

1)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

b x x ≤ (7-27)

式中 x b — 界限破坏时,受压区计算高度,o b b h x ξ= ,ξb 的计算见与受弯构件相同。 2)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和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

'

2a x ≥ (7-28) 式中 a ′ —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二)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s s s y c A A f bx f N σα-+=''1 (7-29)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

'012α (7-30) ()

'0''1'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式中 x — 受压区计算高度,当x >h ,在计算时,取x =h ;

σs — 钢筋As 的应力值,可根据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计算,亦可近似取:

y b s f 1

1

βξβξσ--=

(7-32)

要求满足:y s y f f ≤≤σ'

x b — 界限破坏时受压区计算高度,0h x b b ξ=;

b ξξ、 — 分别为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 x/h 0和相对界限受压区计算高度

x b /h 0 ;

'e e 、′— 分别为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 s 合力点和受压钢筋A s ′合力点之间

的距离 a h

e e i -+=2

η (7-33) ''

2

a e h

e i --=

η (7-34) (2)对于小偏心受压构件当bh f N c >时,除按上述式(7-30)和式(7-31)或式(7-32)计算外,还应满足下列条件:

()()

s s y c a a h A f h h bh f e e a h N -+???

?

?-≤??????---'

0'

'

00'

22 (7-35 )

式中 '0h — 钢筋'

s A 合力点至离纵向较远一侧边缘的距离,即s a h h -='0。

二、不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一) 截面设计

1.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第一种情况:

已知:截面尺寸b ×h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在一般情况下A s 及A s ′取同一种钢筋),轴向力设计值N 及弯矩设计值M ,长细比l 0/h 。

求: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解:

1. 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1)计算偏心距

N

M

e =

0;附加偏心距a e ,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30/h 和mm 20中的较大者。 则 a i e e e +=0 (2)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计算h l 0,当50≤h l 时:0.1=η;当50>h l 时: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截面修正系数1ζ的取值:N

A

f c 5.01=

ζ ;且当ζ1>1时,取ζ1=1。 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2ζ的取值:

h

l h l h l 0

202001.015.130~150

.1,15-==<=时,时ζζ (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若03.0h e i ≤η,可按小偏压情况计算; 若03.0h e i >η,可按大偏压情况计算; (4)计算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a h e e i -+=2η

()()'

0'2

01'5.01a h f bh f Ne A y b b c s

---=ξξα0'

min bh ρ≥ y

y s y

b c s f f A f N

bh f A ''

01+-=

ξα

第二种情况:

已知:截面尺寸b ×h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在一般情况下A s 及A s ′取同一种钢筋),受压钢筋'

s A 的数量,轴向力设计值N 及弯矩设计值M ,长细比l 0/h 。

求:钢筋截面面积s A 解:

1.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1)计算偏心距

N

M

e =

0;附加偏心距a e ,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30/h 和mm 20中的较大者。 则 a i e e e +=0 (2)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计算h l 0,当50≤h l 时:0.1=η;当50>h l 时: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截面修正系数1ζ的取值:N

A

f c 5.01=

ζ ;且当ζ1>1时,取ζ1=1。 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2ζ的取值:

h

l h l h l 0

202001.015.130~150

.1,15-==<=时,时ζζ

(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若03.0h e i ≤η,可按小偏压情况计算; 若03.0h e i >η,可按大偏压情况计算; (4)计算受压区高度x 由 a h e e i -+=2η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

-=α 解x 的二次方程计算出x

(5)0h x b ξ>,应加大构件截面尺寸,或按'

s A 未知的情况来重新计算,使其满足

0h x b ξ≤的条件。

(6)0'

2h x a b ξ≤≤,计算钢筋截面面积s A

y

s y c s f N

A f bx f A -+=

''1α

(7)'

2a x <,对受压钢筋'

s A 合力点取矩,计算s A 值得:

()

'

0'2a h f a h e N A y i s -?

??

??+-=

η (7-38)

另外,再按不考虑受压钢筋's A ,即取'

s A =0,利用式下式计算s A 值,然后与用式(7-38)求得的A s 值作比较,取其中较小值配筋。

a h e e i -+=2η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1α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

-=α

2.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已知:在荷载作用下柱的轴向力设计值N ,弯矩M ,截面尺寸h b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在一般情况下s A 及'

s A 取同一种钢筋),钢筋的强度等级,构件计算长度0l 。

求: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 解:

1.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1)计算偏心距

N

M

e =

0;附加偏心距a e ,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30/h 和mm 20中的较大者。 则 a i e e e +=0 (2)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计算h l 0,当50≤h l 时:0.1=η;当50>h l 时: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截面修正系数1ζ的取值:N

A

f c 5.01=

ζ ;且当ζ1>1时,取ζ1=1。 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2ζ的取值:

h

l h l h l 0

202001.015.130~150

.1,15-==<=时,时ζζ

(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若03.0h e i ≤η,可按小偏压情况计算; 若03.0h e i >η,可按大偏压情况计算; 2.计算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1)计算ξ和s σ

可先假定bh A s min ρ=,取8.01=β,用式(7-31)和式(7-32)求得ξ和s σ

()

'0''1'

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y b s f 1

1

βξβξσ--=

(7-32)

若σs < 0,取A s =ρ?min bh ,用式(7-31)和式(7-32)重新求ξ。

(2)计算相对受压区计算高度如下:

b cy ξβξ-=12 (7-39)

(3)若满足cy b ξξξ<< ,则按下式求得'

s A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

'012α (7-30) (4)若b ξξ<,按大偏心受压计算

(5)若cy h h ξξ>>0/,此时s σ达到'y f -,计算时可取'

y s f =σ,cy ξξ=,通过下

式求得s A 和'

s A 值。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

'012α (7-30) ()

'0''1'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同时应满足:

()()

s s y c a a h A f h h bh f e e a h N -+???

?

?-≤??????---'

0'

'

00'

22 (7-35 )

(6)若0/h h >ξ,则取'y s f =σ,cy ξξ=,通过下式求得s A 和'

s A 值。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

'012α (7-30) ()

'0''1'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同时应满足:

()()

s s y c a a h A f h h bh f e e a h N -+???

?

?-≤??????---'

0'

'

00'

22 (7-35 )

(7)对于0

min 'min ρ=的要求,

%2.0'

min =ρ。

(二) 承载力复核

已知:截面尺寸h b ?,钢筋截面积s A 和'

s A ,混凝土强度等级及钢筋种类,构件长细比h l /0,轴向力设计值N ,

求:截面是否能承受该N 值,或已知N 值时,求能承受弯矩设计值M 。 解:

1.弯矩作用平面的承载力复核

第一种情况:已知轴力设计值N ,求弯矩设计值M (1)计算界限情况下的受压承载力设计值N ub 先将已知的'

s s A A h b ,,,和b ξ代入下式

s y s y c ub A f A f bx f N -+=''1α

(2)如果N ≤N ub ,则为大偏心受压 可按式(7-23)求x :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1α (7-23)

再将x 和由式(7-22)求得的η 代人式(7-24)求e 0 :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7-22)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

-=α (7-24)

则弯矩设计值M =N e 0。

(3)如N>N ub ,为小偏心受压, 应按式(7-30)和式(7-33)求x :

s s s y c A A f bx f N σα-+=''1 (7-29)

y b s f 11

βξβξσ--=

(7-32)

再将x 及η代入式(7-31)求e 0及M :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7-22)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

'012α (7-30)

第二种情况:已知偏距e 0,求轴力设计值N

(1)因截面配筋已知,故可按图7-22对N 作用点取矩求x 。 (2)当x ≤x b 时,为大偏压,将x 及已知数据代入式(7-23)可求解出轴力设计值N 即为所求。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1α

(7-23)

(3)当x >x b 时,为小偏心受压,将已知数据代入式(7-30)、式(7-31)和式(7-33)联立求解轴力设计值N 。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012α

(7-30)

()

'

0''1'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y b s f 1

1

βξβξσ--=

(7-32)

2.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承载力复核 无论是设计题或截面复核题,是大偏心受压还是小偏心受压,除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依照偏心受压进行计算外,都要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轴心受压承载力。此时,应考虑φ值,并取b 作为截面高度。

(1)由b l 0 查表7-1得:? (2)下式得:

()[]

s s y c A A f bh f N ++=''9.0?

该值略小于N ,但相差小于5%,可以认为验算结果安全。 三、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的计算 (一)基本公式与基本方法

1.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b

f N

x c 1α=

(7-40) ()

'0'01'2a h f x h bx f Ne A A y c s s -?

?? ??

--=

=α (7-41) 当a x 2≤′时,可按不对称配筋计算方法一样处理。若b x x >,(也即b ξξ>.时),则认为受拉筋A s 达不到受拉屈服强度,而属于“受压破坏”情况,就不能用大偏心受压的计算公式进行配筋计算。此时可有小偏心受压公式进行计算。

2.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简化方法一:用迭代法求解

(1)用式(7-40)求得x 值,判别大小偏心,若x >x b (x b = ξb h 0)时,即按小偏心受压计算。

(2)令()201h x x b ξ+=,代入式(7-31),该式中的x 值用1x 代入,求解得'

s A 。

(3)以's A 代入式(7-30),并利用式(7-33)再求x 值,再代入式(7-31)求解得'

s A 。 (4)当两次求得的'

s A 相差不大,一般取相差不大于5%,认为合格,计算结束。否则以第二次求得的'

s A 值,代入式(7-30)重求x 值,和代入式(7-31)重求'

s A 值,直到精度达到满足为止。

简化方法二:近似公式法求解

求解ξ的近似公式。

()()

b c b c c b bh f a h bh

f Ne bxh f N ξαξβααξξ++----=

1'

0120

10

143.0 (7-46)

代入式(7-41)即可求得钢筋面积 ()

()

'0'01'

2a h f x h bx f Ne A A y c s s ---=

()()

'

0'2

015.01a h f bxh f Ne y c ---=ξξα (7-47)

(二)截面设计

1.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已知:截面尺寸b ×h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在一般情况下s A 及's A ′

取同一种钢筋),轴向力设计值N 及弯矩设计值M ,长细比h l /0。

求: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解:

1. 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1)计算偏心距

N

M

e =

0;附加偏心距a e ,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30/h 和mm 20中的较大者。 则 a i e e e +=0 (2)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计算h l 0,当50≤h l 时:0.1=η;当50>h l 时: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截面修正系数1ζ的取值:N

A

f c 5.01=

ζ ;且当ζ1>1时,取ζ1=1。 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2ζ的取值:

h

l h l h l 0

202001.015.130~150

.1,15-==<=时,时ζζ

(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若03.0h e i ≤η,可按小偏压情况计算; 若03.0h e i >η,可按大偏压情况计算;

b c x b

f N

x ≤=

1α 属于大偏心

(4)计算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a h e e i -+=2η

()()'

0'2

01'5.01a h f bh f Ne A y b b c s

---=ξξα0'

min bh ρ≥ y

y s

y

b c s f f A

f N

bh f A ''01+-=

ξα

2.小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

已知:截面尺寸b ×h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种类(在一般情况下s A 及'

s A 取同一种钢筋),轴向力设计值N 及弯矩设计值M ,长细比h l /0。

求:钢筋截面面积s A 及'

s A 解:

1.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1)计算偏心距

N

M

e =

0;附加偏心距a e ,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30/h 和mm 20中的较大者。 则 a i e e e +=0 (2)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

计算h l 0,当50≤h l 时:0.1=η;当50>h l 时:

2

12

01400

1

1ζζη???

??+=h l h e o

i

截面修正系数1ζ的取值:N

A

f c 5.01=

ζ ;且当ζ1>1时,取ζ1=1。 构件长细比对截面曲率的修正系数2ζ的取值:

h

l h l h l 0

202001.015.130~150

.1,15-==<=时,时ζζ

(3)判断大小偏心受压

若03.0h e i ≤η,可按小偏压情况计算; 若03.0h e i >η,可按大偏压情况计算;

b c x b

f N

x >=

属于小偏心

(4)按第一种简化计算法(迭代法)进行计算

a h e e i -+=2/η

先令

()201h x x b ξ+= 代入式(7-31)得

()

'0'1011'12a h f x h bx f Ne A y c s -?

?? ??

--=α

用此'

1s A 代入式(7-30),并利用(7-33)取β1=0.8,再求x 值。

0'

101'128.018.08.01h f A bh f A f N x y s b c b s y ???

????

?????

???-+???? ??---=ξαξ 用此x 2值,再代入式(7-31)计算 A s 选钢筋得'

2s A ,两者相差超过5%,再重求x 和

A s ′值,反复迭代四次,直至'4s A 与'3s A 之差相差小于5%,计算结束,取'4's s s A A A ==,该

值应大于bh '

m in ρ,否则取bh '

m in ρ。

(5)按第二种简化计算法(近似公式法)计算。 由β1=0.8和式(7-46)求ξ

()()

b c b c c b bh f a h bh f Ne bh f N ξαξααξξ++----=

1'

02

010

18.043.0

0h x ?=ξ

()

0'

min '

0'01'2bh a

h f x h bx f Ne A A y c s s ρα≥-?

?? ??

--==

否则0'

min 'bh A s ρ=

(6)对于小偏压构件,还需以轴心受压验算垂直于弯矩作用方向的承载能力。

由85.7400

3000

0<==

b l ,查表7-1得? 按式(7-4)得:

(

)[

]

N A A f bh f N s s y c u >++='

'

9.0? 验算结果安全。

(二)截面复核

可按不对称配筋的截面复核方法进行验算。但取's s A A =及'

y y f f =。

岩石地基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的应力

附录G岩石地基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及圆形截面偏心受压的应力重分布计算 G.0.1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截面的应力重分布,当缺少资料时,可按图G.0.1查取。 图G.0.1矩形截面双向偏心受压截面的应力重分布图示

图中 max N p A λ =;λ——按e y /d 及e x /b 自图查取;N ——截面轴向力;A ——基底面积;e x 、e y ——分别为N 在x 及y 方向的偏心距;b 、d ——分别为截面在x 及y 方向的宽度和高度。 G.0.2圆形截面偏心受压的应力重分布,当偏心率n>0.125时,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max N p A λ =(G.0.2-1)e n d = (G.0.2-2) 式中:N —截面轴向力(N ); A —基底面积(mm 2); e —偏心距(mm );d —圆截面直径(mm ); λ—系数,根据n 值可按表G.0.2查取。 表G.0.2 系数λ表 e n d = λ e n d = λ e n d = λ e n d = λ 0.1250 2.0000.1752 2.4570.2310 3.2080.2945 4.7290.1260 2.0120.1780 2.4870.2347 3.2710.2980 4.8280.1270 2.0150.1787 2.4990.2380 3.3210.3020 4.9490.1290 2.0340.1815 2.5240.2415 3.3820.3050 5.0740.1330 2.0640.1848 2.5710.2452 3.4650.3080 5.2300.1370 2.1020.1886 2.6080.2470 3.4970.3115 5.3340.1384 2.1090.1890 2.6200.2490 3.5400.3150 5.4840.1414 2.1340.1916 2.6450.2529 3.6100.3190 5.6340.1430 2.1510.1951 2.6900.2565 3.6920.3220 5.7930.1441 2.1600.1989 2.7360.2597 3.7680.3260 5.9570.1468 2.1810.2020 2.7770.2620 3.8030.3310 6.1300.1500 2.2130.2022 2.7730.2640 3.8590.3330 6.3110.1532 2.2420.2055 2.8230.2678 3.9490.3380 6.5120.1562 2.2680.2070 2.8510.2718 4.0460.3390 6.7000.1580 2.2880.2122 2.9200.2741 4.1610.3430 6.9110.1593 2.2960.2160 2.9670.2770 4.1930.34707.1410.1625 2.3270.2174 2.9960.2789 4.2450.35007.3680.1654 2.3580.2200 3.0360.2826 4.3560.35407.6200.1680 2.3780.2232 3.0800.2868 4.4710.35707.8810.1686 2.3910.2271 3.1430.2907 4.5930.36008.1570.1716 2.421 0.2300 3.193 0.2940 4.715 0.3690 8.467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一、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由力的平衡条件及各力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的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基本计算公式: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 ' 1α (7-23) ()'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α (7-24)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α1 —混凝土强度调整系数; e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 S 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a h e e i -+ =2 η (7-25) a i e e e +=0 (7-26) η—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式(7-22)计算; e i —初始偏心距; e 0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 0 =M/N ; e a —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和20㎜中的较大者; x —受压区计算高度。 (2)适用条件 1)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 b x x ≤ (7-27) 式中 x b — 界限破坏时,受压区计算高度,o b b h x ξ= ,ξb 的计算见与受弯构件相同。 2)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和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

'2a x ≥ (7-28) 式中 a ′ —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二)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s s s y c A A f bx f N σα-+=' ' 1 (7-29) ??? ?? '-+?? ? ? ?- =s s y c a h A f x h bx f Ne 0''012α (7-30) () ' 0''1'2s s s s c a h A a x bx f Ne -+?? ? ??-=σα (7-31) 式中 x — 受压区计算高度,当x >h ,在计算时,取x =h ; σs — 钢筋As 的应力值,可根据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计算,亦可近似取: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3.2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通常承受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其破坏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由弯矩引起的,破坏截面与构件的纵轴线垂直,称为沿正截面破坏;另一种是由弯矩和剪力共同作用引起的,破坏截面是倾斜的,称为沿斜截面破坏。所以,设计受弯构件时,需进行正截面承载力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单筋矩形截面 1.单筋截面受弯构件沿正截面的破坏特征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破坏形式与钢筋和混凝土的强度以及纵向受拉钢 筋配筋率ρ有关。ρ用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与正截面的有效面积的比值来表示,即ρ=As/(bh0),其中A s为受拉钢筋截面面积;b为梁的截面宽度;h0为梁的截面有效高度。 根据梁纵向钢筋配筋率的不同,钢筋混凝土梁可分为适筋梁、超筋梁和少筋梁三种类型,不同类型梁的具有不同破坏特征。 ①适筋梁 配置适量纵向受力钢筋的梁称为适筋梁。 适筋梁从开始加载到完全破坏,其应力变化经历了三个阶段,如图3.2.1。 第I阶段(弹性工作阶段):荷载很小时,混凝土的压应力及拉应力都很小,应力和应变几乎成直线关系,如图3.2.1a。 当弯矩增大时,受拉区混凝土表现出明显的塑性特征,应力和应变不再呈直线关系,应力分布呈曲线。当受拉边缘纤维的应变达到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εtu时,截面处于将裂未裂的极限状态,即第Ⅰ阶段末,用Ⅰa表示,此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抗裂弯矩M cr,如图3.2.1b。Ⅰa阶段的应力状态是抗裂验算的依据。 第Ⅱ阶段(带裂缝工作阶段):当弯矩继续增加时,受拉区混凝土的拉应变超过其极限拉应变εtu,受拉区出现裂缝,截面即进入第Ⅱ阶段。裂缝出现后,在裂缝截面处,受拉区混凝土大部分退出工作,拉力几乎全部由受拉钢筋承担。随着弯矩的不断增加,裂缝逐渐向上扩展,中和轴逐渐上移,受压区混凝土呈现出一定的塑性特征,应力图形呈曲线形,如图3.2.1c。第Ⅱ阶段的应力状态是裂缝宽度和变形验算的依据。 当弯矩继续增加,钢筋应力达到屈服强度f y,这时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称为屈服

4.3-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4.2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一、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特征 偏心受压构件在承受轴向力N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时,等效于承受一个偏心距为e =M/N的偏心力N的作用,当弯矩M相对较小时,e0就很小,构件接近于轴心受压,0 相反当N相对较小时,e0就很大,构件接近于受弯,因此,随着e0的改变,偏心受压 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介于轴心受压和受弯之间。按照轴向力的偏心距和配筋情 况的不同,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可分为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两种情况。 1.受拉破坏 当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太多时,构件发生受拉破坏。在这 种情况下,构件受轴向压力N后,离N较远一侧的截面受拉,另一侧截面受压。当N 增加到一定程度,首先在受拉区出现横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不断发展和加 宽,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荷载继续加大,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并 形成一条明显的主裂缝,随后主裂缝明显加宽并向受压一侧延伸,受压区高度迅速减 小。最后,受压区边缘出现纵向裂缝,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导致构件破坏(图 4.3.1)。此时,受压钢筋一般也能屈服。由于受拉破坏通常在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 大发生,故习惯上也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破坏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 2.受压破坏 当构件的轴向压力的偏心距e0较小,或偏心距e0虽然较大但配置的受拉钢筋过 多时,就发生这种类型的破坏。加荷后整个截面全部受压或大部份受压,靠近轴向压力一侧的混凝土压应力较高,远离轴向压力一侧压应力较小甚至受拉。随着荷载 逐渐增加,靠近轴一侧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进而混凝土达到极限应变εcu被压碎,受压钢筋的应力也达到f y′,远离一侧的钢筋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但因本身截面应力太小,或因配筋过多,都达不到屈服强度(图4.3.2)。由于受压破坏通常在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小时发生,故习惯上也称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受压破坏无明显预兆,属脆性破坏。

第三章__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第三章 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填空题: 1、对受弯构件,必须进行正截面承载力 、 抗弯,抗剪 验算。 2、简支梁中的钢筋主要有丛向受力筋 、 架立筋 、 箍筋 、 弯起 四种。 3、钢筋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与 环境 、 混凝土强度等级 有关。 4、受弯构件正截面计算假定的受压混凝土压应力分布图形中,=0ε 0.002 、=cu ε 0.0033 。 5、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0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ho=h-40 、两排钢筋时 ho=h-60 。 6、梁截面设计时,采用C25混凝土,其截面的有效高度0h :一排钢筋时 ho=h-35 、两排钢筋时 。 7、单筋梁是指 只在受拉区配置纵向受力筋 的梁。 8、双筋梁是指 受拉区和受拉区都配置纵向受力钢筋 的梁。 9、梁中下部钢筋的净距为 25MM ,上部钢筋的净距为 30MM 和1.5d 。 10、受弯构件min ρρ≥是为了防止 少梁筋 ,x a m .ρρ≤是为了防止 超梁筋 。 11、第一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及第二种T 型截面的适用条件中,不必验算的条件分别为 b ξξ≤ 和 m i n 0 ρρ≥= bh A s 。 12、受弯构件正截面破坏形态有 少筋破坏 、 适筋破坏 、 超筋破坏 三种。 13、板中分布筋的作用是 固定受力筋 、 承受收缩和温度变化产生的内力 、 承受分布板上局部荷载产生的内力,承受单向板沿长跨方向实际存在的某些弯矩 。 14、双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b ξξ≤ 、 s a x '≥2 。

15、单筋矩形截面的适用条件是 b ξξ≤ 、 min 0 ρρ≥= bh A s 。 16、双筋梁截面设计时,当s A '和s A 均为未知,引进的第三个条件是 b ξξ= 。 17、当混凝土强度等级50C ≤时,HPB235,HRB335,HRB400钢筋的b ξ分别为 0.614 、 0.550 、 0.518 。 18、受弯构件梁的最小配筋率应取 %2.0m in =ρ 和 y t f f /45m in =ρ较大者。 19、钢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梁截面受弯承载力复核时,混凝土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ξ ,说明 该梁为超筋梁 。 二、判断题: 1、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与混凝土强度等级无关。( ) 2、界限相对受压区高度b ξ由钢筋的强度等级决定。( ) 3、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从受力纵筋外侧算起的。( ) 4、在适筋梁中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5、在适筋梁中增大梁的截面高度h 对提高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的作用很大。( ) 6、在适筋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7、在钢筋混凝土梁中,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ρ越大,受弯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越大。( ) 8、双筋矩形截面梁,如已配s A ',则计算s A 时一定要考虑s A '的影响。( ) 9、只要受压区配置了钢筋,就一定是双筋截面梁。( ) 10、受弯构件各截面必须同时作用有弯矩和剪力。( ) 11、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是指箍筋的外皮至混凝土构件边缘的距离。( ) 12、单筋矩形截面的配筋率为bh A s = ρ。( )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最小配筋率的确定原则:配筋率 为的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按Ⅲa 阶段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等于同截面素混凝土梁所能承受的弯矩M cr (M cr 为按Ⅰa 阶段计算的开裂弯矩)。 对于受弯构件, 按下式计算: (2)基本公式及其适用条件 1)基本公式 式中: M —弯矩设计值;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f y —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x —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2)适用条件 l 为防止发生超筋破坏,需满足ξ≤ξb 或x ≤ξb h 0; l 防止发生少筋破坏,应满足ρ≥ρmin 或 A s ≥A s ,min=ρmin bh 。 在式(3.2.3)中,取x =ξb h 0,即得到单筋矩形截面所能 min t y max(0.45f /f ,0.2% ) ρ= (3.2.1) s y c 1A f bx f =α(3.2.2) ()20c 1x h bx f M -≤α(3.2.3) () 20y s x h f A M -≤(3.2.4) 或

承受的最大弯矩的表达式: (3)计算方法 1)截面设计 己知:弯矩设计值M ,混凝土强度等级,钢筋级别,构件截面尺寸b 、h 求:所需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计算步骤: ①确定截面有效高度h 0 h 0=h -a s 式中h —梁的截面高度; a s —受拉钢筋合力点到截面受拉边缘的距离。承载力计算时,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可近似按表3.2.4取用。 表 3.2.4 室内正常环境下的梁、板a s 的近似值(㎜) ②计算混凝土受压区高度x ,并判断是否属超筋梁 若x ≤ξb h 0,则不属超筋梁。否则为超筋梁,应加大截面尺寸,或 构件种类 纵向受力 钢筋层数 混凝土强度等级 ≤C20 ≥C25 梁 一层 40 35 二层 65 60 板 一层 25 20

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第六章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第六章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计 算 题 1.(矩形截面大偏压) 已知荷载设计值作用下的纵向压力KN N 600=,弯矩KN M 180=·m,柱截面尺寸mm mm h b 600300?=?,mm a a s s 40'==,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14.3N/mm 2,钢筋用HRB335级,f y =f ’y =300N/mm 2,550.0=b ξ,柱的计算长度m l 0.30=,已知受压钢筋2'402mm A s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 2.(矩形不对称配筋大偏压) 已知一偏心受压柱的轴向力设计值N = 400KN,弯矩M = 180KN·m,截面尺寸m mm h b 500300?=?,mm a a s s 40'==,计算长度l 0 = 6.5m, 混凝土等级为C30,f c =14.3N/mm 2,钢筋为HRB335,, 2'/300mm N f f y y ==,采用不对称配筋,求钢筋截面面积。 3. (矩形不对称配筋大偏压) 已知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为mm mm h b 400300?=?,混凝土为C25级,f c =11.9N/mm 2 , 纵筋为HRB335级钢,2'/300mm N f f y y ==,轴向力N ,在截面长边方向的偏心距mm e o 200=。距轴向力较近的一侧配置4 16纵向钢筋2804'mm A S =,另一侧配置220纵向钢筋2628mm A S =,,35'mm a a s s ==柱的计算长度l 0 = 5m 。求柱的承载力N 。 4.(矩形不对称小偏心受压的情况) 某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500300mm mm h b ?=?计算长度,40,6'0mm a a m l s s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 =14.3N/mm 2,0.11=α,用HRB335级钢筋,f y =f y ’=300N/mm 2,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512KN,弯矩设计值M = 121.4KN ·m,试求所需钢筋截面面积。 5.(矩形对称配筋大偏压) 已知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400300mm mm h b ?=?柱的计算长度mm a a m l s s 35,0.3'0===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f c = 16.7N/mm 2,用HRB400级钢筋

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轴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一、偏心受压构件破坏特征 偏心受压构件在承受轴向力N和弯矩M的共同作用时,等效于承受一个偏心距为e0=M/N的偏心力N的作用,当弯矩M相对较小时,e0就很小,构件接近于轴心受压,相反当N相对较小时,e0就很大,构件接近于受弯,因此,随着e0的改变,偏心受压构件的受力性能和破坏形态介于轴心受压和受弯之间。按照轴向力的偏心距和配筋情况的不同,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可分为受拉破坏和受压破坏两种情况。 1.受拉破坏 当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太多时,构件发生受拉破坏。在这种情况下,构件受轴向压力N后,离N较远一侧的截面受拉,另一侧截面受压。当N增加到一定程度,首先在受拉区出现横向裂缝,随着荷载的增加,裂缝不断发展和加宽,裂缝截面处的拉力全部由钢筋承担。荷载继续加大,受拉钢筋首先达到屈服,并形成一条明显的主裂缝,随后主裂缝明显加宽并向受压一侧延伸,受压区高度迅速减小。最后,受压区边缘出现纵向裂缝,受压区混凝土被压碎而导致构件破坏(图4.3.1)。此时,受压钢筋一般也能屈服。由于受拉破坏通常在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大发生,故习惯上也称为大偏心受压破坏。受拉破坏有明显预兆,属于延性破坏。 2.受压破坏 当构件的轴向压力的偏心距e0较小,或偏心距e0虽然较大但配置的受拉钢筋过多时,就发生这种类型的破坏。加荷后整个截面全部受压或大部份受压,靠近轴向压力一侧的混凝土压应力较高,远离轴向压力一侧压应力较小甚至受拉。随着荷载 逐渐增加,靠近轴一侧混凝土出现纵向裂缝,进而混凝土达到极限应变εcu被压碎,受压钢筋的应力也达到f y′,远离一侧的钢筋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但因本身截面应力太小,或因配筋过多,都达不到屈服强度(图4.3.2)。由于受压破坏通常在轴向压力偏心距e0较小时发生,故习惯上也称为小偏心受压破坏。受压破坏无明显预兆,属脆性破坏。

建筑结构习题

一.填空题 1. 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破坏有——和——破坏两种形态。当纵向压力N 的相对偏心距e 0/h 0较 大,且A s 不过多时发生——破坏,也称——。其特征为——。 2. 小偏心受压破坏特征是受压区混凝土——,压应力较大一侧钢筋——,而另一侧钢筋受拉 ——或者受压——。 3. 界限破坏指——,此时受压区混凝土相对高度为——。 4. 偏心受压长柱计算中,由于侧向挠曲而引起的附加弯矩是通过_____来加以考虑的。 5.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时,其大小偏压破坏的判断条件是:当____为大 偏压破坏;当——为小偏压破坏。 6. 钢筋混凝土偏心受压构件在纵向弯曲的影响下,其破坏特征有两种类型:①——;②——。对于长柱、短柱和细长柱来说,短柱和长柱属于——;细长柱属于——。 7. 柱截面尺寸bxh (b 小于h),计算长度为l 0 。当按偏心受压计算时,其长细比为——;当按轴心受压计算时,其长细比为——。 8. 由于工程中实际存在着荷载作用位置的不定性、——及施工的偏差等因素,在偏心受压构件 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应计入轴向压力在偏心方向的附加偏心距e a ,其值取为——和——两者中的较大值。 9. 钢筋混凝土大小偏心受拉构件的判断条件是:当轴向拉力作用在A s 合力点及A s ’合力点—— 时为大偏心受拉构件;当轴向拉力作用在A s 合力点及A s ’合力点——时为小偏心受拉构件。 10. 沿截面两侧均匀配置有纵筋的偏心受压构件其计算特点是要考虑——作用,其他与一般配 筋的偏心受压构件相同。 11. 偏心距增大系数20120 1 1()1400i l e h h ηξξ=+ 式中:e i 为______;l 0/h 为_____;ξ1为 ______。 12. 受压构件的配筋率并未在公式的适用条件中作出限制,但其用钢量A s +A s ′最小为______,从经济角度而言一般不超过_____。 13. 根据偏心力作用的位置,将偏心受拉构件分为两类。当e 0______时为小偏心受拉, 当e 0______时为大偏心受拉。 14. 偏心受拉构件的斜截面承载力由于轴向拉力的存在而_____。 二.选择题 1. 钢筋混凝土大偏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 ]。 a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b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混凝土亦压碎; c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d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混凝土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2. 对于对称配筋的钢筋混凝土受压柱,大小偏心受压构件的判断条件是[ ]。 a .η e i 〈0.3h 0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b.ξ>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c .ξ≤ξb 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d .ηe i >0.3h 0时,为大偏心受压构件。 3. 一对称配筋的大偏心受压柱,承受的四组内力中,最不利的一组内力为[ ]。 a . M=500kN ·m N=200KN ; b . M=491KN ·m N=304KN ; c . M=503KN ·m N=398KN ; d . M=-512KN ·m N=506KN 。 4. 一小偏心受压柱,可能承受以下四组内力设计值,试确定按哪一组内力计算所得配筋量最 大?[ ] a . M=525KN ·m N=2050KN ; b . M=525KN ·m N=3060KN ; c . M=525KN ·m N=3050KN ; d . M=525KN ·m N=3070KN 。

桥梁新规范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计算算例

尺寸示意图 单位: 截面复核思路 假定ξ,试算N u 步骤:已知ρ、、、、、、'sd cd d d f f r l e M N 00)( 首先计算实际0e η→假定ξ→由r f C Af gf D Bf e sd cd sd cd ?'+'+=ρρ0试算e 0 ,若试算00e e η≈(误差不超过2%)说明ξ或者中性轴合适,A 、B 、C 、D 正确→由'+sd cd f r C f Ar 22ρ计 算N u ,要满足u d N N ≤0γ。 (1)

其中圆柱的高度为: m 939.45.30439.35=?-?=l 其半径为: m 5.0mm 5002 1000===r 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为50mm ; 竖向轴力: 由5根梁组成,每根重16t ,由两根柱承担其重量,故单根柱所受轴向力简化为 KN 5.2208.92 5 218=??=d N 偏心距:0.28m 280mm 0==e 对于C30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 MPa 5.11=cd f Ⅱ级钢筋:抗压强度设计值MPa 280='sd f ,构件的计算长度,按《公桥规》表 5.3.1注,当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时,取2l ,故 计算长度m 878.9939.4220=?==l l 对于轴压构件的长细比: i l 0= λ A I i = 对于圆形截面面积:44 142 2 πππ=?==D A 对于圆形截面惯性矩:646416464444ππππ=?=== D D I 故其回转半径:41644= ==π π A I i 所以,其长细比:5.17512.394 1878.90>===i l λ 对于长细比5.170>i l 的构件,应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轴向力偏

第6,7章计算题

第七章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 计算题参考答案 1.(矩形截面大偏压) 已知荷载设计值作用下的纵向压力,弯矩·m,柱截面尺寸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14.3N/mm2,钢筋 用HRB335级,f y=f’y=300N/mm2,,柱的计算长度,已知受压钢筋 (),求:受拉钢筋截面面积A s。 解:⑴求e i、η、e 取

(2)判别大小偏压 为大偏压 (3)求A s 由 即 整理得: 解得(舍去), 由于x满足条件: 由 得 选用受拉钢筋, 2。(矩形不对称配筋大偏压) 已知一偏心受压柱的轴向力设计值N= 400KN,弯矩M= 180KN·m,截面尺寸 ,,计算长度l0 = 6.5m, 混凝土等级为C30, f c=14.3N/mm2,钢筋为HRB335,, ,采用不对称配筋,求钢筋截面面积。 解:(1)求e i、η、e 有因为

取 (2)判别大小偏压 按大偏心受压计算。 (3)计算和 则 按构造配筋 由公式推得

故受拉钢筋取,A s= 1256mm2 受压钢筋取,402mm2 3.(矩形不对称配筋大偏压) 已知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为,混凝土为C25级,f c=11.9N/mm2 ,纵筋为HRB335级钢,,轴向力N,在截面长边方向的偏心距。距轴向力较近的一侧配置416纵向钢筋,另一侧 配置220纵向钢筋,柱的计算长度l0= 5m。求柱的承载力N。 解: (1)求界限偏心距 C25级混凝土,HRB335级钢筋 查表得,。由于A’s及A s已经给定,故相对界限偏心距为定值, =0.506 属大偏心受压。 (2)求偏心距增大系数

,故, (3)求受压区高度x及轴向力设计值N。 代入式: 解得x=128.2mm;N=510.5kN (4)验算垂直于弯矩平面的承载力 4.(矩形不对称小偏心受压的情况) 某一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柱的截面尺寸计算长度 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 c=14.3N/mm2,,用HRB335级钢筋,f y=f y’=300N/mm2,轴心压力设计值N = 1512KN,弯矩设计值M = 121.4KN·m,试求所需钢筋截面面积。 解: ⑴求e i、η、e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在此输入你的公司名称 LOGO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 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一、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由力的平衡条件及各力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的力矩平衡条件,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基本计算公式: s y s y c A f A f bx f N -+=''1α (7-23) ()'0''012a h A f x h bx f Ne s y c -+??? ? ? -=α (7-24) 式中: N —轴向力设计值; α1 —混凝土强度调整系数; e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 S 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a h e e i -+ =2 η (7-25) a i e e e +=0 (7-26) η—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式(7-22)计算; e i —初始偏心距;

e 0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 0 =M/N ; e a —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和20㎜中的较大者; x —受压区计算高度。 (2)适用条件 1)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 b x x ≤ (7-27) 式中 x b — 界限破坏时,受压区计算高度,o b b h x ξ= ,ξb 的计算见与受弯构件相同。 2) 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和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 '2a x ≥ (7-28) 式中 a ′ — 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二)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5 偏心受压圆形截面

§5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 在桥梁工程中,钢筋混凝土圆形受压柱应用很广,例如桥墩、钻孔灌注桩基础等桥梁下部结构。除了前一章学过的轴心受压柱以外,大量使用的还是偏心受压柱,。我们知道,轴心受压构件计算简单,而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则复杂得多。由于圆形偏心受压构件得截面及布筋不同于矩形截面构件,因此和矩形截面的公式也就不同,需要另外建立公式,本节就讲基本公式怎么建立,以及公式怎么应用。 柱的类型轴心受压柱桥墩 偏心受压柱钻孔灌注桩 ?? ?????? 在讲公式之前,先讲一下柱的构造。我们知道,在规范中,构造规定与计 算公式同等重要,偏心受压时的构造规定大部分与轴心受压相同。纵筋沿圆周均匀布置;纵筋直径不小于 12,纵筋要伸入基础和盖梁, 混凝土保护层C 不小于30~40㎜,此外还规定了最小配筋率、最大配筋率,对箍筋也作了规定。对于钻孔灌注桩,由于它的直径大,又处于地下,所以它的主筋比一般的柱要粗,保护层也相应要大些,具体看教材、规范对应条款。 max min min max 6125035030~40 mm 0.0045156,40010.84纵筋沿圆周均匀布置,不少于根纵筋,水平净距不小于,不大于纵筋要伸入基础和盖梁构造、,纵筋=,=% 直径箍筋,封闭式;不小于(柱直径)灌注桩,保护层要大一些 v mm mm C d mm S mm d D φρρρρ??? ?? ≥???? ≥????≤?≥????≤??? ???≤??? ?? 一、 基本假定 根据试验研究分析,规范引入以下假定作为计算基础: 1、 截面变形符合平面假定 2、 受压区混凝土最大压应变εcu =0.0033 3、 混凝土压应力图采用等效矩形应力图,应力达到f cd ,等效区高度 00()为实际受压区高度x x x β=,00 2值随而变,=x x D r βξξ=(ξ实际受压区高度与截面直径的比值),即 1,0.81 1.5, 1.067 0.267 当时当<时ξβξβξ≤=≤= -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一、选择题(多项和单项选择)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B ),板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A )。 A、6—12mm B、12—25mm C、8—30mm D、12—32mm 2、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 B )之间。 A、7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3、梁的有效高度是指( C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箍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混凝土保护层应从( A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B、箍筋的外边缘算起 C、受力钢筋的重心算起 D、箍筋的重心算起 5、梁中纵筋的作用( A )。 A、受拉 B、受压 C、受剪 D、受扭 6、单向板在( A )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A、1 B、2 C、3 D、4 7、结构中力主要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为( A )。 A、梁 B、柱 C、墙 D、板 8、单向板的钢筋有( B )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 A、架力筋 B、分布钢筋 C、箍筋 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 A B C ) A、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线破坏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适筋梁满足的条件是为( A )。

A、p min≤p≤p max B、p min>p C、p≤p max 11、双筋矩形截面梁,当截面校核时,2αsˊ/h0≤ξ≤ξb,则此时该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是( C )。 A、M u=f cm bh02ξb(1-0.5ξb); B、M u=f cm bh0ˊ2ξ(1-0.5ξ); C、M u= f cm bh02ξ(1-0.5ξ)+A sˊf yˊ(h0-αsˊ); D、Mu=f cm bh02ξb(1-0.5ξb)+A sˊf yˊ(h0-αsˊ) 12、第一类T形截面梁,验算配筋率时,有效截面面积为( A )。 A、bh ; B、bh0; C、b fˊh fˊ; D、b fˊh0。 13、单筋矩形截面,为防止超筋破坏的发生,应满足适用条件ξ≤ξb。与该条件等同的条件是( A )。 A、x≤x b; B、ρ≤ρmax=ξb f Y/f cm; C、x≥2αS; D、ρ≥ρmin。 14、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若A S和A Sˊ均未知,则引入条件ξ=ξb,其实质是( A )。 A、先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的作用,不足部分用A Sˊ补充,这样求得的A S+A Sˊ较小; B、通过求极值确定出当ξ=ξb时,(A Sˊ+A S)最小; C、ξ=ξb是为了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D、ξ=ξb是保证梁发生界限破坏。 15、两类T形截面之间的界限抵抗弯矩值为( B )。 A、M f=f cm bh02ξb(1-0.5ξb); B、M f=f cm b fˊh fˊ(h0-h fˊ/2) ; C、M=f cm(b fˊ-b)h fˊ(h0-h fˊ/2); D、M f=f cm(b fˊ-b)h fˊ(h0-h fˊ/2)+A Sˊf Yˊ(h0-h fˊ/2)。 16、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采用C20混凝土(f C=9.6Ν/mm2)Ⅱ级钢筋(f y=300N/mm2,ξb=0.554),该截面的最大配筋率是ρmax( D )。 A、2.53% ; B、18% ; C、1.93% ; D、1.77% 。 17、当一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M确定后,计算时发现超筋,那么采取( D )措施提高其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 A、A、增加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截面尺寸; D、加大截面高度。 二、判断题 1、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确定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随其配筋率ρ的提高而提高。(错) 2、矩形截面梁,当配置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抗压时,可以改变梁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对)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只要满足ρ≤ρmax的条件,梁就在适筋围。(错) 4、以热轧钢筋配筋的钢筋混凝土适筋梁,受拉钢筋屈服后,弯矩仍能有所增加是因为钢筋应力已进入了强化阶段。(错) 5、整浇楼盖中的梁,由于板对梁的加强作用,梁各控制截面的承载力均可以按T形截面计算。(错)

完整版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力计算

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承载 力计算 -、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的受压承载力计算公式 (一)大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由力的平衡条件及各力对受拉钢筋合力点取矩的力矩平衡条件, 计算 公式: N 1 f c bx f y A s f y A s 式中:N —轴向力设计值; a —混凝土强度调整系数; e —轴向力作用点至受拉钢筋A S合力点之间的距离; h e e a (7-25) 2 e i e°e a T—考虑二阶弯矩影响的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按式(7-22)计算; e i —初始偏心距; e o —轴向力对截面重心的偏心距,e o = M/N ; e a —附加偏心距,其值取偏心方向截面尺寸的1/30和20 mm中的较大者; x —受压区计算高度。 (2)适用条件 1)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拉区钢筋应力先达到屈服强度,要求 x X b 式中X b—界限破坏时,受压区计算高度,X b b h o ,心的计算见与受弯构件相同。 Ne 1 fcbx h02 f y A s h o a (7-24) 可以得到下面两个基本 (7-23) (7-26) (7-27) 團社埜大催&量B■坏的■茴ttK屬腦

2)为了保证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应力能达到屈服强度,和双筋受弯构件相同,要求满足:

x 2a 式中 a'—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受压区边缘的距离。 (二)小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受压承载力计算 (1)计算公式 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及力矩平衡条件可得 式中x —受压区计算高度,当x> h,在计算时,取x= h; os —钢筋As的应力值,可根据截面应变保持平面的假定计算,亦可近似取: (7-28) N i f c bx f y A s s A s x Ne 1 f c bx h0 2 f y A s h o a s Ne' i f c bx | a s s A s h0 a s (7-29) (7-30) (7- 小備心5E压计算图解 (■M虚拉不思■加儿豎氐F腑IMG儿曼压屈

1_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验算计算书

1 圆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计算书 1基本信息 1.1尺寸信息 圆形截面构造尺寸及钢筋示意图 几何长度l=12 m, 半径r=750 mm, 约束方式为:两端铰结。 根据规范《JTG 3362-2018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附录E可知,计算长度换算系数k=1.0, 计算长度l0=kl=1.0×12=12.00 m, 混凝土的面积A=πr2=π×750 2=1767145.87 mm2。 1.2材料信息 混凝土的等级为:C30,抗压强度f cd=13.8 MPa; 纵向钢筋的等级为:HRB400,抗拉强度f sd=330 MPa ,直径d s=28 mm,根数n=28 根,钢筋重心所在圆周半径r s=680 mm,钢筋面积为A s=0.25πd s2n=0.25×π× 28 2×28=17241.06 mm2。 不考虑骨架焊接,钢筋表面没有环氧树脂涂层。

1.3设计信息 结构的重要性系数γ0=1.1; 环境类别:Ⅰ类; 计算类型:一般计算; 弯矩的基本组合: M d=1680 kN?m 轴力的基本组合: N d=3590 kN 弯矩的频遇组合: M s=1500 kN?m 轴力的频遇组合: N s=2000 kN 轴力的准永久组合: N l=2000 kN 2极限状态承载能力验算 截面高度?=2r=2×750=1500.0 mm 截面有效高度 ?0=r+r s=750+680=1430.0 mm 纵向钢筋配筋率 ρ=A s πr2 = 17241.06 π×750 2 ×100%=0.98% 基本组合下的初始偏心距 e0=M d d =1000× 1680 =468.0 mm i=0.5×r=0.5×750=375.0 mm ψ=l0i?=12.00 ×1000 375.0 ?=32.00>17.5所以要考虑偏心距增大系数的影响。 计算偏心距系数时,e0=max (468.0 ,1500.0 30 ,20)=468.0 mm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习题+答案-第六章受压构件正截面承截力

第六章受压构件正截面承截力 一、选择题 1.轴心受压构件在受力过程中钢筋和砼的应力重分布均(A ) A .存在;B. 不存在。 2.轴心压力对构件抗剪承载力的影响是(B ) A .凡有轴向压力都可提高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抗剪承载力随着轴向压力的提高而提高; B .轴向压力对构件的抗剪承载力有提高作用,但是轴向压力太大时,构件将发生偏压破坏; C .无影响。 3.大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是:(B ) A .靠近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和砼应力不定,而另一侧受拉钢筋拉屈; B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首先被拉屈,随后另一侧钢筋压屈、砼亦被压碎; C .远离纵向力作用一侧的钢筋应力不定,而另一侧钢筋压屈,砼亦压碎。 4.钢筋砼柱发生小偏压破坏的条件是:(D ) A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多; B .受拉钢筋配置过少; C .偏心距较大,但受压钢筋配置过多; D .偏心距较小,或偏心距较大,但受拉钢筋配置过多。 5.大小偏压破坏的主要区别是:(D ) A .偏心距的大小; B .受压一侧砼是否达到极限压应变; C .截面破坏时受压钢筋是否屈服; D .截面破坏时受拉钢筋是否屈服。 6.在设计双筋梁、大偏压和大偏拉构件中要求2s x a '≥的条件是为了:(B ) A .防止受压钢筋压屈; B .保证受压钢筋在构件破坏时能达到设计屈服强度y f '; C .避免y f '> 400N/mm 2。

7.对称配筋的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C20,HRB335级钢),若经计算,0.3,0.65i o e h ηξ>=,则应按( A )构件计算。 A .小偏压; B. 大偏压; C. 界限破坏。 8.对b ×h o ,f c ,f y ,y f '均相同的大偏心受压截面,若已知M 2>M 1,N 2>N 1,则在下面四组内力中要求配筋最多的一组内力是(B ) A .(M 1,N 2); B.(M 2,N 1); C. ( M 2,N 2); D. (M 1,N 1)。 9.当2s x a '<,在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构件的计算中求A s 的作法是:(D ) A.对s A '的形心位置取矩(取2s x a '=)求得; B. 除计算出A s 外,尚应按s A '=0求解As ,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C .按B 法计算,但取两者中较小值; D .按C 法取值,并应满足最小配筋率等条件。 10.钢筋砼柱发生大偏压破坏的条件是(D ) A .偏心距较大; B.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多; C .偏心距较大,且受压钢筋配置不过多; D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过多。 11. 指出下列哪些说法是错误的(A ) A .受压构件破坏时,受压钢筋总是受压屈服的; B. 大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已经屈服; C. 小偏心受压构件破坏时,受拉钢筋可能受压,也可能受拉。 二、是非题 1.在钢筋砼大偏心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时,若2s x a '<,则在构件破坏时s A '不能充分利用。(对) 2.偏压构件,若ηe i >0.3 h o ,则一定为大偏压构件。(错) 3.不论大、小偏压破坏时,s A '总能达到y f '。(错) 4.螺旋箍筋仅用在轴向荷载很大且截面尺寸受限制的轴心受压短柱中。(对) 5.配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柱中的砼抗压强度大于f c 。(对) 6.若轴压柱承受不变的荷载,则不论经过多长时间,钢筋及砼压应力都不随时间的变化。(错) 7.在对称配筋偏心受压构件中,M 相同时,N 越小越安全。(错)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练习题

第四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一、一、选择题(多项和单项选择) 1、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B ),板内纵向受力钢筋直径为( A )。 A、6—12mm B、12—25mm C、8—30mm D、12—32mm 2、混凝土板中受力钢筋的间距一般在( B )之间。 A、70—100mm B、100---200mm C、200---300mm 3、梁的有效高度是指( C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B、箍筋的外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C、受力钢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D、箍筋的重心至受压区混凝土边缘的距离 4、混凝土保护层应从( A )算起。 A、受力钢筋的外边缘算起 B、箍筋的外边缘算起 C、受力钢筋的重心算起 D、箍筋的重心算起 5、梁中纵筋的作用( A )。 A、受拉 B、受压 C、受剪 D、受扭 6、单向板在( A )个方向配置受力钢筋。 A、1 B、2 C、3 D、4 7、结构中内力主要有弯矩和剪力的构件为( A )。 A、梁 B、柱 C、墙 D、板 8、单向板的钢筋有( B )受力钢筋和构造钢筋三种。 A、架力筋 B、分布钢筋 C、箍筋 9、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的三种破坏形态为( A B C )

A、适筋破坏 B 、超筋破坏 C、少筋破坏 D、界线破坏 10、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梁适筋梁满足的条件是为( A )。 A、p min≤p≤p max B、p min>p C、p≤p max 11、双筋矩形截面梁,当截面校核时,2αsˊ/h0≤ξ≤ξb,则此时该截面所能承担的弯矩是( C )。 A、M u=f cm bh02ξb(1-0.5ξb); B、M u=f cm bh0ˊ2ξ(1-0.5ξ); C、M u= f cm bh02ξ(1-0.5ξ)+A sˊf yˊ(h0-αsˊ); D、Mu=f cm bh02ξb(1-0.5ξb)+A sˊf yˊ(h0-αsˊ) 12、第一类T形截面梁,验算配筋率时,有效截面面积为( A )。 A、bh ; B、bh0; C、b fˊh fˊ; D、b fˊh0。 13、单筋矩形截面,为防止超筋破坏的发生,应满足适用条件ξ≤ξb。与该条件等同的条件是( A )。 A、x≤x b; B、ρ≤ρmax=ξb f Y/f cm; C、x≥2αS; D、ρ≥ρmin。 14、双筋矩形截面梁设计时,若A S和A Sˊ均未知,则引入条件ξ=ξb,其实质是( A )。 A、先充分发挥压区混凝土的作用,不足部分用A Sˊ补充,这样求得的A S+A Sˊ较小; B、通过求极值确定出当ξ=ξb时,(A Sˊ+A S)最小; C、ξ=ξb是为了满足公式的适用条件; D、ξ=ξb是保证梁发生界限破坏。 15、两类T形截面之间的界限抵抗弯矩值为( B )。 A、M f=f cm bh02ξb(1-0.5ξb); B、M f=f cm b fˊh fˊ(h0-h fˊ/2) ; C、M=f cm(b fˊ-b)h fˊ(h0-h fˊ/2); D、M f=f cm(b fˊ-b)h fˊ(h0-h fˊ/2)+A Sˊf Yˊ(h0-h fˊ/2)。 16、一矩形截面受弯构件,采用C20混凝土(f C=9.6Ν/mm2)Ⅱ级钢筋(f y=300N/mm2,ξb=0.554),该截面的最大配筋率是ρmax( D )。 A、2.53% ; B、18% ; C、1.93% ; D、1.77% 。 17、当一单筋矩形截面梁的截面尺寸、材料强度及弯矩设计值M确定后,计算时发现超筋,那么采取( D )措施提高其正截面承载力最有效。 A、A、增加纵向受拉钢筋的数量; B、提高混凝土强度等级; C、加大截截面尺寸; D、加大截面高度。 二、判断题 1、当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确定后,钢筋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承载力随其配筋率ρ的提高而提高。(错) 2、矩形截面梁,当配置受压钢筋协助混凝土抗压时,可以改变梁截面的相对界限受压区高度。(对) 3、在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中,只要满足ρ≤ρmax的条件,梁就在适筋范围内。(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