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阳汉魏壁画选》全解
辽代墓室壁画:契丹人与汉人的物质精神世界

辽代墓室壁画:契丹人与汉人的物质精神世界辽代墓葬壁画辽墓的考古调查始于二十世纪初,特别是当时辽陵契丹文哀册的发现,引起了学术界对墓葬所能带来的新史料的广泛注意。
三十年代初期,日本人对庆陵(圣宗永庆陵、兴宗永兴陵和道宗永福陵的合称)的挖掘,使我们对契丹人的墓葬有了最初的认识。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辽代考古工作取得了飞速进展。
到目前,考古工作者已相继发掘辽代墓葬四百余座。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纪年材料,这些墓葬多数出现在穆宗(951-968年)至景宗(969-982年)时期以后。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百余座墓葬中,带有壁画的达八十余座,可见壁画墓在当时极为流行。
这类壁画墓的分布范围,大体在辽上京、中京、南京和西京之间。
上京和中京一带为契丹王朝的腹地,其范围大约可以覆盖今天的内蒙与辽宁两个地区。
其中,内蒙古地区的辽墓,以带长斜坡墓道的单室墓居多,主要有:哲里木盟库伦旗辽墓、奈曼旗青龙山镇辽陈国公主与驸马萧绍矩合葬墓、昭乌达敖汉旗北三家村辽墓以及敖汉旗丰山村皮匠沟、娘娘庙、下湾子、喇嘛沟等处辽墓等。
这些辽墓的装饰主题,基本以反映契丹游牧民族生活习俗的车马出行、狩猎场面、契丹族侍从、鹰犬居多;当然也有部分受汉地影响的装饰主题,如花鸟屏风、星象图等。
辽宁地区的辽代壁画墓主要有:朝阳姑营子耿知新墓(1026年)和耿延毅夫妇合葬墓(1020年)、北票莲花山辽耶律仁先族墓、朝阳县木头城子辽墓以及关山辽墓等。
此区壁画墓除了表现带有鲜明契丹民族色彩的车马仪仗等主题之外,还呈现出更为浓重的汉化色彩,出现了夫妇宴饮、十二生肖、四神、仙鹤以及仿木结构斗栱等表现题材与装饰内容。
辽·宝山1号-侍从牵马图壁画绘于东侧室东壁值得特别提出的是,1994年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东沙日台乡宝山南麓一号和二号大型辽代壁画墓,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湛的绘画技艺荣列当年十大考古发现之列。
其中,一号墓建于辽太祖天赞二年(923年),为迄今所知年代最早的契丹贵族墓。
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2)

佛教故事--《夜半逾城》
本生故事--《九色鹿王》
九色鹿或曰鹿王,是佛陀前世转生行善的仁禽义兽之一,也就是说鹿王是佛陀 的化身和象征。《九色鹿本生》是一个规劝人们行善、慈悲并尊信佛陀的故事。 本生故事都具有孝道和仁爱的思想,这一点与汉以来的儒家传统思想不谋而合, 注意选择那些中国人容易接受的故事,以扩大其宗教宣传的作用,这也就是佛 教这种外来的宗教能够在中国土地上存在并发展的重要原因。
欣赏《水陆攻占画像石》
《弋射收获画像砖》
宗教的种类
• 佛教 • 道教 • 基督教 • 伊斯兰教
戈壁滩上的艺术画廊--敦煌莫高窟壁画
敦煌古称沙州,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 —丝绸之路上,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画”闻名天下,是世界 遗产莫高窟和汉长城边陲玉门关、阳关的所在地。
人”是墓主出 行时,在车前 护卫开路的兵 卒,个个双目 圆睁,须眉怒 张,显得勇猛 过人。线条简 练,有细笔也 有阔笔,人物 形象生动,性 格鲜明。
画像石与画像砖:画像石是在墓室建筑石构件的下面,先绘后刻制 成的图像。
画像砖是以刻了画像的木范,压印于土坯上,经过 烧制,再涂粉着色,完成后镶砌于墓室四壁,主要流行与四川地区。
飞天:佛教中把化生到净土天界的神庆人物称为“天”, 佛教中把空中飞行的天神称为“飞天”。敦煌飞天就是画 在敦煌石窟中的飞神。飞天是乾闼婆和紧那罗复合体。乾 闼婆是印度梵语音译为天歌神,在天界负责奏乐歌舞。紧 那罗为天乐神负责散花散香气。后来两者职能混为一体化
为后世的敦煌飞天。
妙绝动宫墙--永乐宫元代壁画
分析壁画:北魏时期作品。当时人们追崇“以瘦为美”秀骨清像。
画中九色鹿正好符合当时的审美观点。清秀挺拔美丽高贵。画面以 连环画形式表现了六个连续的故事情节。故事从左右两侧开始中间
第四课天上人间——壁画 (2)

幽冥世界的奢华 ——墓室壁画
墓室壁画
兴起于汉晋、盛于唐宋、延至明清。 分布:河南、山西、辽宁、河北、山东、内蒙古等地的汉墓都有壁 画。 内容:古人相信人死后灵魂还能永生,所以画的内容有神话传说、 历史故事以及表现生活场景的。
欣赏下列图片,初步感受墓室壁画、画像石(砖)
弋射收获 成都画像 砖
《辟车伍 佰八人》 河北望都 东汉墓室 壁画
•特点:还处于一个比较幼稚的时期,例如,还不会处理复杂的透视关系、比例关系等重要的 绘画要素,但有自己的方式用平列的方法把想要表的人物各种场景都充分表现出来了。《辟 车伍佰八人》这幅画的构图比较简单,只是用平列的形式摆放,但是还能注意到画面的重要 位置,主次分明。色彩比较单一,因为汉代绘画还不能处理复杂的透视或比例关系,所以造 型上只是一些简单的造型,画出人物的动作形态。
天上人间——壁画
墙绘
又叫墙面,是近年来室内装潢、装饰的潮流。
一般家庭装潢都是以白墙为主,墙绘的介质便是墙,也就是在墙上绘 画。
街头涂鸦
壁画有哪些分类呢?
墓室壁画 宗教壁画 宫殿壁画
什么是壁画?
壁画:壁画是画在建筑物的墙壁或者天 花板的一种装饰性图画,是古今中外历史上 最悠久的一种绘画形式。
地位:中国壁画自古以来就具有独特的 气派与风格,它在美术史上占领着重要地位 ,是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辟车伍佰八人”是墓主出行时,在车前护卫 开路的兵卒,个个双目圆睁,须眉怒张,显得 勇猛过人线条简练,有细笔也有阔笔,人物形 象生动,性格鲜明。
与汉墓壁画同时流行的还有画像石与画像砖, 这是一种介乎绘画与雕刻之间的特殊艺术样式 。
水陆攻占画像石
这幅图上部画的是一长列车骑下部中间有一座桥,一辆主车正行进在桥 的中部,其前后的车辆旁的榜题上记明为主薄、主记、贼曹、功曹等官 员。激烈的战斗就在桥的上下展开人物虽多而布局疏朗、主次分明、形 式华美。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曹操在《龟虽寿》中写道:“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他的“壮心”是( A )A.统一全国B.统一北方C.统一南方D.统一中原2.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B )A.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B.为三国鼎立形成奠定基础C.三国鼎立的局面正式形成D.最终结束三国鼎立的局面3.(2022大同期末)下列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哪一项是符合历史发展趋势的( D )A.战乱频繁,破坏了社会经济B.三国鼎立,加剧了国家的分裂C.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D.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4.三国时期派船队到达夷洲,加强台湾与大陆联系的是( A )A.吴国B.蜀国C.秦国D.魏国5.“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意思是司马昭篡夺曹魏政权的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而最终,废除魏帝建立晋朝的是( B )A.司马懿B.司马炎C.司马昭D.司马睿6.国家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下列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国家统一的封建王朝,组合正确的一项是( A )①秦朝②西晋③东晋④北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7.(2022抚远期末)我国的春运被称为当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人口迁徙。
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高潮发生在( D )A.东汉初年B.东汉末年C.西晋初年D.西晋末年8.东汉、魏晋时期,北方少数民族不断内迁,合称“五胡”的是( C )A.匈奴、鲜卑、羯、氐、蒙古B.匈奴、鲜卑、羯、氐、吐蕃C.匈奴、鲜卑、羯、氐、羌D.吐蕃、回纥、党项、鲜卑、蒙古9.4世纪后期,内迁的氐族苻氏建立的统一了黄河流域的政权是( D )A.前赵B.后赵C.后秦D.前秦10.前秦皇帝苻坚任用汉人王猛为丞相,锐意改革,大力整顿吏治、兴办学校、提倡儒学、招抚流民。
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有所缓和,这表明( B )A.汉人在军事上征服了胡人B.民族交融成为大势所趋C.苻坚文化修养很高D.“王与马,共天下”11.(2022鹤壁期末)“王与马,共天下”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个朝代的政治特征( D )A.西汉B.东汉C.西晋D.东晋12.东晋建立之初,江南地区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浅析辽代壁画反映的契丹社会生活

【史学理论】Historical Theory058Vol.189辽代壁画数量多、种类丰富,不但具有装饰功能,也是辽人“事死如生”思想的一种体现。
孙建华在《内蒙古辽代壁画》一书中写到:“契丹在中国北方建立政权二百余年……它留下的文化遗产十分丰富,其中绘画堪称中国古代北方草原民族遗留最为丰富的。
契丹人的墓葬有一个区别于我国古代其他少数民族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墓室壁画多。
”①这些生动形象的场景刻画,集中展现了辽代的社会生活,是研究辽代风土人情的重要资料。
1 辽代墓室壁画概述辽代壁画以写实为主,所刻画的生活场景、人物形象都是契丹民族的真实写照,是对辽代的社会生活的一种记录和延续。
近年来,考古发现了很多辽代壁画墓,根据辽代墓葬的发现情况和区域布局来看,辽代壁画墓的分区也呈现出南、北两个地域不同的文化特征。
1.1 辽代壁画墓的区域分布情况王秋华在《辽代墓葬分期与分期的初探》一文中根据辽代墓葬所反映出来的民族、文化、风俗等内容将辽代墓葬分为I区、II区两区:I区是长城两侧及长城以北的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北地区和河北省的东北部。
II区主要是燕云地区,即河北境内的长城以南、易水、白沟以北和山西省的北部。
②根据学者对辽代墓葬的分区研究,目前辽代壁画墓的分区也主要集中于这两个大区域,一是位置偏北的内蒙古、辽宁、吉林等地(多为契丹人墓葬),二是位置相对偏南的河北、山西、北京等地(多为汉人墓葬)。
根据辽墓的分期和区域的影响,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辽代壁画也呈现不同的风格。
1.2 辽墓壁画的主要题材辽代壁画墓的数量多、题材丰富,这些绘画作品描绘了契丹族以及辽代的社会生活。
辽代壁画是研究辽代绘画艺术、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的重要资料。
这些壁画题材就是辽代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化缩影,其壁画题材主要有:1.2.1 出行图出行图是辽代壁画的常见题材,壁画中的出行图展现了辽代的一种社会文化,这些出行图中一般都是以人与浅析辽代壁画反映的契丹社会生活郝柏林(赤峰博物馆,内蒙古…赤峰…025550)摘 要:辽代壁画以写实为主,深刻地展现了契丹的社会文化生活,不仅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和历史地位。
辽代契丹墓葬壁画研究现状及述评

280文化纵横辽代契丹墓葬壁画研究现状及述评大辽国是契丹人建立的由多民族组成的王朝,907年耶律阿保机趁中原内乱统一各部于2月27日即可汗位,1125年天祚帝为金所俘,辽代结束。
这个历时219年的短暂王朝,无论是政治、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对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其中壁画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壁画作为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无论是在考古学还是在美术学的研究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辽代契丹墓葬壁画研究现状辽代壁画从分布区域与数量上来看,大体围绕在辽上京、中京和燕山以南的辽南京和西京之间。
其中上京中京一带,壁画墓基本都属契丹王公贵族的墓葬,而南京到西京之间发现的基本属于汉人官僚贵族墓。
目前发掘的主要有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宝山Ml(923年)、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的耶律羽之墓(942年)、内蒙古奈曼旗青龙山的陈国公主墓(1018年)、辽宁义县清河门M2(1057年,萧慎微墓?)、内蒙古科右中旗代钦塔拉M3、哲里木盟奈林稿墓、阜新海力板墓、辽宁建平张家营子墓、朱碌科墓、河北平泉小吉沟墓、朝阳前窗户墓、北票水泉Ml、赤峰大窝铺墓、内蒙古翁牛特旗解放营子墓、辽宁新民巴图营子墓、内蒙古敖汉皮匠沟墓、宁城鸽子洞墓、阿鲁科尔沁旗温多尔敖瑞山墓、敖汉七家墓等。
内蒙古地区。
内蒙古做为契丹族的发祥地,契丹建国后,在这里分别建立了辽上京辽和中京,从而使得这一区域成为辽代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
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发表的《内蒙古巴林右旗床金沟4号辽墓发掘简报》中提到床金沟 M4 壁画仅存部分文字记录,实物未能及时摄录、拓印的遗憾,但根据原始发掘记录仍然在石门及石室内壁可见极为罕见的彩绘龙、凤及描金太阳形状的图案;于光辉《库伦旗辽墓壁画赏析》通过对库伦旗辽墓壁画内容的介绍,分析出契丹人的性格以及他们独特的艺术风格;兰中英在《浅析辽代墓葬壁画形制及风格——以库伦旗辽代墓葬壁画为例》一文中将辽墓壁画的分期及其基本形制分为早、中、晚三期,论述了库伦旗辽墓壁画的构图方式与绘画技法、壁画的形制与风格,认为库伦墓壁画多用写实手法描绘了契丹游牧民族的生活面貌。
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墓葬壁画所见帷帐研究

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墓葬壁画所见帷帐研究作者:师瑞玲郑春颖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23年第20期【摘要】墓葬壁画所见帷帐既有装饰、分隔空间的作用,又具备祭祀飨神的独特功能。
本文以墓葬壁画所见帷帐为研究对象,通过梳理和比较辽东、辽西地区壁画墓中帷帐的表现形式,深入探讨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各族精英人士的社会生活、思想观念,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一步揭示汉唐时期东北古族之间,东北古族与中原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
【关键词】汉唐;东北;壁画墓;帷帐【中图分类号】K879.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0—169—03帷帐是中国古代社会普遍存在的室内陈设,在史料和考古遗存中都有所发现。
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墓葬中残见诸多帷帐存在的痕迹,或以附属构件帐座、帐钩等形式呈现,或以壁画上所绘图像的形态展现。
帷帐的形态、装饰不尽相同,为壁画墓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和美感。
本文将集中探讨帷帐与帷帐制度、汉唐时期东北地区墓葬壁画所见帷帐的表现形式,以及壁画墓所见帷帐的文化内涵三个问题,希望能对汉唐时期中原文明与东北少数民族文化的交往、交流和交融研究有所助益。
一、帷帐与帷帐制度(一)帷帐关于帷帐,学界有多种解读。
如王春雨《汉唐室内设计中的“帷帐”》认为,“‘帷帐’是一个统称,主要包括帷、幔、帐、幄、幕、帟、绶等。
名称不同,形制不一,用途亦有别,但都与纺织品有关,属同一类物品。
”“在室内空间的分隔与组织中起着主要作用。
”[1]李梅田《帷帐居神———墓室空间内的帷帐及其礼仪功能》认为,“帷帐是古代室内的重要陈设,有遮挡坐具、卧具的功能,根据遮挡方式的差异而有幕、帷、幄之分。
”付丁涛《魏晋南北朝时期墓葬壁画中的帏帐》认为,“帷帐是一种半围合的织物形态,常出现在建筑空间的内外。
……帷帐的结构,自上而下可分为帐架、帐顶、帐心、帐角、帷幕以及绶带。
”[2]综上可知,学者们认同帷帐是一种具有屏蔽、分隔和装饰空间或是承接尘埃、保持内部空间洁净作用的织物。
辽阳地区陵墓的概况与特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著:辽阳博物馆编辑
序 言 分佈於遼陽老城近郊的漢魏時期的壁畫墓群,是 我國的重要的歷史文化遺存。自上世紀初期被發 現以來,就一直引起國內外專家學者的高度關注, 從一九六一年起先後有十餘座被公佈為國家或省 ﹑市級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墓葬珍貴之處更在於 墓中色彩鮮豔﹑內容豐富的壁畫,它為研究汉魏 社會的方方面面及中國繪畫藝術發展歷史提供了 詳實的圖像資料,堪稱我國古代繪畫藝術之寶。 由於其特殊存在方式及條件限制,還不能滿足更 多人對它的欣賞和瞭解。現將壁畫墓具有代表性 的壁畫陸續貼上,並附以簡略文字說明 以饗讀者。
背景资料
在汉末中原的战乱中,秦汉帝国延续了数百年的物质文化被破坏殆尽。曹 操《蒿里行》悲痛的描述“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就是当时中原地 区萧条的惨状。在鼎迁庙隳的时代,高坟大冢纷遭盗发,十不存一。曹氏 父子亲眼目睹甚至参与了对前朝墓葬的盗掘,深知厚葬所带来的危害,所 以一改旧习,力主薄葬并身体力行。新风一开,秦汉以来的墓葬制度和习 俗也就随之消亡。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期中原地区的绘画实物到目前为止还未曾发现。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中原失礼,求之四方。用这句话来描述曹魏前 后墓葬壁画的文化地图是恰当的。当中原墓葬壁画走入低谷的时候,这一 传统在西北和东北边地仍在延续。 辽阳古称襄平。东汉初平元年(190年),辽东太守公孙度自立为辽东侯, 置平州,治襄平。其孙公孙渊执政后,自立为燕王,不久称藩于东吴。魏 景初二年(238年),司马懿灭公孙氏,辽东郡纳入魏国版图。在公孙氏 割据的时期,辽阳未受到战火侵扰。天高皇帝远,曹魏的薄葬风气影响不 到这一地区,墓葬壁画的传统便延续了下来。在太子河流域,已经发现了 近二十座魏晋时期的壁画墓,比较重要,汉魏之际到魏晋之际。在三道壕 的一座墓葬中发现“巍令支令张□□”的题记,汉魏人的书迹中常见“魏” 字写作“巍”,因此可知该墓是曹魏墓,同一类型的墓葬应属于县令或类 似级别官吏,以及具有同等势力的地方豪强。这些墓葬均用石板构筑,壁 画直接画在石面上,常见有宾主宴饮、车马出行、楼阁、朱雀等题材。显 然,这些人仍酣睡在汉朝。
后记
原画册在辽阳博物馆有出售,定价为人 民币200元! 1999年,本PPT制作者见其定价太高,故 从2004年起收集资料,先后编辑,传于 网络。奉献给志趣相同者! 先出一集。后继待续!
辽阳汉魏晋壁画古墓系列链接
北园壁画汉墓 东门里壁画汉墓 鹅房壁画汉墓 辽阳汉魏壁画选 辽阳汉魏壁画馆 棒台子壁画汉墓 上王家村晋代壁画墓 辽阳汉魏壁画墓的发现与发掘
辽阳汉魏壁画墓的文化价值正如李文信大师所 说:不亚于敦煌卷轴、流沙木简、殷虚甲骨及 北京猿人等诸大发现。尤其在中国美术史上是 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体现了当时较高的绘画 水平,为后世的绘画及绘画理论奠定了基础, 不仅为汉魏之际绘画艺术研究提供了可视的形 象素材,还为其它学科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 对周边文化及对后世美学艺术也有着深远的影 响,可以说辽阳汉魏壁画既是中国绘画史的重 要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画论的立论基础之一。
《二骑相遇图》 此图为东门里墓葬出土。图中绘两 人两骑缓步慢行,左侧骑黑青马,朱色鞍辔,马头 戴红色眼罩,马尾挽一红结;骑者头戴皂色有屋巾 帻,身穿白袍,黑缘领袖,长脸型,有胡须,在马 上回头扬手与右侧骑者似有所语;右侧骑者穿着打 扮与左者基本相同,脸型较胖,手中握一环首铁刀, 刀环处缀一玉壁。所骑之马不露马首只绘马臀。绘 者其意是让人从马后向前看,马上骑者是在扭头回 应对方的招乎,但画面却给人倒骑的感觉。这是当 时绘画尚不掌握其中的透视关系,绘者技不从心而 巳。 二骑均有“鞍”但却无“蹬”,在辽阳其它壁画中 也无马蹬之发现(全国同时期的壁画及其它图象资 料中亦是如此)。可见史学界认为马蹬的发明和使 用始于晋以后的说法是正确的。
——《诗书画》杂志第四期 《话说三国绘画 》郑岩
最富有特色的是墓主像。在三道壕发现的另一座墓葬 中,左耳室绘墓主夫妇对坐宴饮。这间耳室中原来放 置有各种随葬品,说明死者下葬之后,这里可能曾举 行过一次短暂的祭奠仪式。墓门一关,时光停滞,通 过这些绘画,逝去的墓主人转化为栩栩如生的形象, 永恒地享用着眼前的盛宴。 三道壕壁画中的墓主夫妇像皆为四分之三侧面,而 在辽阳上王家村西晋墓中,墓主像则演变为正面的角 度⑧。画中墓主端坐于榻上,上张华美的覆斗帐,旁 边使吏肃立,曲屏环列,突显出其身份的高贵。这种 构图在此后平城北魏墓中得到发展,甚至成为北朝晚 期墓葬中最为核心的内容⑨。同样的画面,还远播到 吉林集安和朝鲜平壤的高句丽墓葬壁画中。于此一节, 便体现出辽阳魏晋壁画在历史时空中地位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