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分析

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分析

信息技术教育

2013 455

卢洪波?喻传权?郝哲晶?吕?伟 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分析的基本策略

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分析

在火电机组设备中,磨煤机的工作环境较差,频发故障将直接影响电力的稳定安全生产。然而由于振动、噪声等众多不确定因素,磨煤机故障和征兆之间直接的函数关系极其复杂,采用传统的诊断方法很难获得正确而精准的结果。磨煤机故障诊断方法总得来说分为两种,一种是基于信号处理技术,常用的有小波变换法和谱分析法。另一种是基于知识的方法,这也是目前适用范围最广,也是研究的最多的方法。主要有故障树诊断方法、模糊推理诊断方法、专家系统诊断方法、神经网络诊断方法、核主元分析方法及信息融合诊断方法等。

近年,由于神经网络分布存储、并行协同处理等优势,以及它在多个领域成功应用的实例,神经网络诊断方法已趋成为故障诊断领域的热点和重点。本文针对网络训练速度慢、不收敛等问题提出将故障征兆对不同故障的隶属度引入到输入层中,将部分能够确定的权值以隶属度的形式固定,再利用BP 算法去优化其他权值,验证结果表明这样既能加快网络训练速度,也能提高网络的识别能力。1 模糊神经网络模型

理论上,三层的BP 网络能够映射一切函数关系。所以本文的模糊神经网络模型采用三层BP 网络的基本结构,但是不同的是在输入层之后,增加一个隶属度计算层,不是将故障征兆参数直接做为神经网络的输入,而是通过隶属函数的计算,将它们映射到一个[0,1]的区间,以征兆对不同故障的隶属度做为隐层的直接输入。

2 BP 网络训练及诊断结果

通过newff 函数建立一个BP 网络,采用学习率可变的学习函数learngdm,梯度下降法训练函数traingdx,性能函数为mse。

归一化处理训练样本的输入参数,分别用(1,0,0)、(0,1,0)、(0,0,1)来表示三种输出结果:正常,轻微堵煤,严重堵煤。图1为神经网络训练误差函数曲线,网络在训练263次后达到误差0.00001的要求,图2为三组测试样本的诊断结果和标准输出在三维界面上的比较图。

10

10

10

10

10

1010

263 Epochs

T r a i n i n g -B l u e G o a l -B l a c k

图1 BP 网络训练误差曲线 图2 诊断结果与标准输出的比较

3?模糊神经网络训练及诊断结果

对通过征兆参数的模糊处理,计算得到训练样本隶属度和测试样本隶属度的计算结果如表1和表2所示。

表1 训练样本隶属度计算结果数据

数据编号一次风量/t ·h -1

磨入口风温

/0C

磨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0C

磨煤机电流/A 燃料量/t ·h -110.470.2400.0260.06120.130.2400.0240.086..................190.080.1800.0220.64520

0.04

0.24

0.025

0.115

表2 测试样本隶属度计算结果数据

数据编号一次风量/t ·h -1

磨入口风温/0C 磨出口风粉混合物温度/0C

磨煤机电流/A 燃料量/t ·h -110.240.3000.0280.02820.080.450.9590.1620.6473

1

1

1

0.995

0.975

4?结论

与BP 网络相比较,采用隶属度做为神经网络的输入量,不仅能够加快网络的收敛速度,而且诊断误差较小,对故障的识别能力大大加强,能够满足磨煤机在线故障诊断的要求,可以为现场运行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卢洪波1 喻传权1 郝哲晶2 吕 伟2 1.东北电力大学,吉林?132012

2.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公司,吉林长春?130031

摘?要:采用模糊神经网络模型对磨煤机进行故障诊断研究,该方法不仅能够解决诊断过程出现的问题,而且诊断结果表明它对故障类别的识别能力较强,诊断精度也较高

关键词: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模糊;隶属度;神经网络参考文献:

李萍,卢洪波,刘士祥,等.锅炉故障诊断综述[J]. 科技信息,2009,(4):584

岑小路.火电厂双进双出磨煤机故障诊断与维修决策研究[D]. 武汉:武汉大学,2004杨雁梅.电站磨煤机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的研究[D]. 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陈斌源,朱军.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的中速磨煤机故障诊断[J].发电设备,2011,25(5):323~326

磨煤机检修规程培训考试试题

气化现场静设备应知应会考试试题(二) 姓名得分 一、填空题。(共60分) 1、气化装置磨煤机的型号是:ZGM113K,写出型号各代号的意义:Z中速,G滚式,M磨煤机,113磨环辊道平均半径113cm,K小型磨煤机,生产厂家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7 2、磨机原煤粒度为0~40mm,出煤粒度为:5~90um,主电机功率为500KW,转速为992r/min,电压10KV,磨机磨盘转动速度为24.2r/min。6 3、磨煤机减速机为重庆齿轮箱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立式伞齿轮行星减速机,其型号为JLXM420,减速机既传递磨盘的转矩又承担磨辊加载力及磨煤机振动产生的冲击力。5 4、磨机传动盘上对称装有二个刮板装置,随传动盘转动。刮板和一次风室底部正常间隙是6~10毫米,当运行磨损后,间隙变大到15mm时,可通过刮板的紧固螺栓调整此间隙。4 5、磨环及喷嘴环由旋转部分和静止部分组成,其间隙是5~8mm。3 6、磨辊装置由辊架、辊轴、辊套、辊芯、轴承、油封等组成,磨辊位于磨盘和压架之间,倾斜15°,每个磨辊注油29升,磨辊内有大小二种轴承,大轴承是圆柱滚子轴承,小轴承是双列向心球面滚子轴承,二个轴承分别承受磨辊的径向力和轴向力。12 7、磨煤机有3个加载油缸,按120度均布,每个缸体上安装一个蓄能器,油缸上部与拉杆相连,下部装有关节轴承,利用它将油缸固定在基础的拉杆座上。油缸直径为200mm,活塞杆直径为125mm,活塞行程为300mm,额定压力为20MPa。9 8、旋转分离器的折向门开度一般为25o~80o,正常工作角度约45o,最佳工作角度应经磨煤机试验确定。2 9、磨机导向装置(导向块及导向板)的间隙,导向块及导向板之间安装时的间隙调节为:轴力侧为0mm,非轴力侧为3~5mm,当该间隙增加到8mm以上时需要加垫片调整。3 10、磨机测量装置可以从磨煤机外部判断出的情况有:磨辊辊套和磨环衬板

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

#5炉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工作总结 台州发电厂 设备部 1 概述 我厂#5机组为国产135MW机组,其制粉系统采用2套中储式球磨机制粉系统。该机组于2004年底大修时安装和利时MACSII集散控制系统。但在DCS系统中没有成熟的 中储式球磨机制粉控制系统,制粉系统还是维持人工操作,制粉系统效率得不到提高。 而制粉系统如实现智能专家控制将能够自动寻找制粉系统最佳工况,它能保证制粉系统 最大化的迫近最佳工况,它能够在运行中根据煤质变化及各种参数的变化自动寻找制粉 系统的最佳差压,最佳出粉量(与给煤机给煤量对应,煤质等条件变化时此值会相应变 化)等,减轻人员劳动强度,并且使煤粉的细度均匀性提高,同时也使制粉效率大大高 于人工操作。 2005年5月份我们利用机组小修的机会,对制粉系统的控制进行了制粉系统专家控制系统的改造,将磨煤机的自动控制放在独立于DCS系统的专门控制站上实现,这样 在修改磨煤机控制方案及调试时丝毫不影响DCS系统的运行,经过近一个月的调试,系 统于七月十日投运,经与以前的统计数据比较,证明#5炉磨煤机系统在投入制粉专家 控制系统后各方面指标都有提高,特别是制粉出力大大高于人工操作。 2 磨煤机自动控制系统现状 我厂磨煤机制粉系统的控制一直采用人工手动控制,目前国内中储式制粉系统的制粉系统成功投入自动运行的案例不多,在省内更是没有。 3 磨煤机制粉专家控制系统改造方案 A)制粉系统控制存在的难点 自上世纪80年代起,国内许多单位即开始了对中储式制粉系统实施自动控制的研究工作,但进展缓慢。许多控制方案只能在短时间内实现自动控制,无法长期可靠运行。其难点主要表现为: a)多控制变量的强耦合特点:中储式制粉系统是由球磨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排粉机、和相应连接管道组成的复杂的气固二相流系统,其风压、风温、气流和煤流存在着强烈的耦合关系,对其任意参量的调节,都会对其它参量产生强烈的影响; b)有限的调节手段:制粉系统需要对磨煤机入图1:磨负荷与磨出入口差压关系曲线

磨煤机检修规程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5205 (操作规程范本系列) 磨煤机检修规程详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The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磨煤机检修规程详细版 提示语:本操作规程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磨煤机的检修 1.1设备规范 1.2准备工作 1.2.1安排清理好检修场地 1.2.1.1检修场地应宽敞方便设备摆放及检修 1.2.1.2清理检修场地,应无杂物,干净无尘 1.2.1.3检修场地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 1.2.1.4准备足够的枕木与橡胶垫 1.2.1.5起重工具应动作可靠灵活 1.2.1.6将检修场地用标志栏围好 1.2.2准备好起吊及运输工具

1.2.2.1过轨吊电源正常,保险合格,操纵灵活可靠 1.2.2.2准备好葫芦及钢丝绳若干 1.2.2.3准备好运输汽车 1.2.3准备好专用工具及检修常用工具 1.2.3.1磨辊专用工具、磨盘衬板专用工具 1.2.3.2 传动盘顶起工具: 四个顶传动盘支架、30吨千斤顶、超高压手动泵 1.2.3.3盘车装置、滚柱小车 1.2.3.4百分表及表座、塞尺、游标卡尺、水平仪、千分尺等测量工具 1.2.3.5 敲击扳手、活动扳手、内六脚扳手、锤子等通用工具 1.2.3.6 煤油、纱布、油漆刷、油盘若干 1.2.4备品配件及图纸资料齐全 1.2.4.1机壳导向块、导向板及调整垫

磨煤机控制系统介绍

磨煤机负荷控制系统 1容量风控制:同样采用比例型前馈—反馈回路。 来自燃料主控的燃料量指令一路经f(x) 直接前馈到容量风门控制器出口,成比例的调节容量风门使之提前基本达到其要求的制粉出力,另一路与该容量风门对应的计算燃料的量偏差经调节器校正后输出,完成消偏。 2 旁路风控制 同样,来自燃料主控的燃料量指令,经f(x)转换为旁路风对应的风量设定值,与该旁路风门前的流量测量值的偏差进入旁路风门调节器,经其校正后,输出指令控制旁路风门动作以消除旁路风量的偏差。另外,同侧的容量风门指令在经过f(x)转换后,作为前馈量被直接输出,按照预置的曲线成比例的动作该旁路风门,在保证总风量的同时,确保该侧混料箱内有足够的原煤干燥和送粉风量。控制逻辑如图1 _CO _CO B 磨B2容量风对应煤量 4 图1 容量风旁路门控制

3 磨煤机料位控制 为准确测量磨料位,本系统采用的一套由PLC控制的恒压—差压测量系统。磨内部的料位正比于其差压料位检测器输出信号,并以此作为料位控制的被调量,与设定值之差经调节器校正后,输出指令控制给煤机转速,而作为磨煤机负荷控制的随动子系统,磨机的料位也采用其容量风门指令的前馈信号:两侧容量风门的指令信号取平均后经f(x)转换为对应的目标给煤量,又经过惯性环节后被加到给煤机控制信号上,控制给煤机的给煤率,使其料位时刻都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差压水平,从而保证磨机无论在稳态还是动态时均能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合适的煤粉。控制逻辑如图2。 _P1 图2 磨料位控制逻辑 4 磨煤机冷热风门控制 维持磨机入口一次风母管风压的稳定,是该制粉系统的正常稳定工作的前提,为此,该方案采用热一次风门控制磨煤机入口母管一次风压,采用单回路有

中速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及台数确定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c915738351.html, 中速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及台数确定 作者:李中莲 来源:《企业技术开发·下旬刊》2013年第07期 摘要:中速磨煤机最早是长春发电设备总厂从德国引进的产品,后来经过技术人员的努力,又研究与开发新型中速磨煤机,文章主要对中速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及台数确定进行深入探讨。 关键词:研磨出力;修正系数;通风量;性能参数;台数 中图分类号:TK223.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61-02 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及台数确定,对于电厂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磨煤机是至关重要。 1 性能参数 ①磨煤机性能参数计算的目的是根据要求的磨煤机出力、通风量、煤粉细度等选择合适的磨煤机型号。 ②磨煤机性能参数主要包括:出力(最大和最小)、煤粉细度、通风量(最大和最小)、阻力或提升压头、功率、研磨件寿命。 ③磨煤机出力。包括研磨出力,通风出力和干燥出力,最终出力取决于三者中最下者。 ④磨煤机的基本出力(或称铭牌出力)。指磨煤机在特定的煤质条件和煤粉细度下的出力,通常基本出力在磨煤机性能系列参数表给出。 ⑤磨煤机的设计最大出力(或称计算出力)。指磨煤机在锅炉设计煤质条件和锅炉设计煤粉细度下的最大出力。该出力是通过给定的公式,图表计算或试磨试验得到。设计最大出力应在产品供货合同中给出。 ⑥磨煤机的最小出力。考虑磨煤机振动、允许的最小通风量(取决于石子煤排量和输粉管道最小流量)下的风煤比计算给定。 ⑦基本提升压头和基本风量时磨煤机性能参数表中给出的风量和压头。系列表中不同尺寸的磨煤机的基本风量和基本压头,应和磨煤机的相似特性相适应。 ⑧磨煤机的通风量、阻力和功率按照提供的图表及公式选取计算。对于中速磨煤机和风扇磨煤机,更为精确的磨制功率应通过试磨确定。

中速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中速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各种中速磨煤机在结构上有一定差异,按其碾磨部件的形状可分为辊盘式和球环式两种。辊盘式磨煤机由于各制造厂家的不同设计,磨辊和磨盘的结构形式各不相同,又有平盘磨(Loesche磨)、斜盘磨(RP磨和HP磨)及辊环磨(MPS磨和Berz磨)等多种类型。球环中速磨又称E型磨。 由于驱动磨盘、磨碗或磨环的主轴都是垂直装设的,故中速磨又有立轴磨之称。 1.1.1 中速磨煤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 各种中速磨煤机的工作原理基本相似,如图2-20所示。原煤由落煤管进入两个碾磨部件的表面之间,在压紧力的作用下受到挤压和碾磨而被粉碎成煤粉。由于碾磨部件的旋转,磨成的煤粉被抛至风环处。装有均流导向叶片的环形热风道称为风环。热风以一定的速度通过风环进入干燥空间,对煤粉进行干燥,并将其带入碾磨上部的粗粉分离器中。经过分离,不符合燃烧要求的粗粉返回碾磨区重磨。合格的煤粉经煤粉分配器由干燥剂带出磨外,引至一次风

管。来煤中夹带的杂物(如石块、黄铁矿块和金属块等)被抛至风环处后,因由下而上的热风不足以阻止它们下落,故经风环落至杂物箱,上述的杂物亦称石子煤。 图2-20 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a) Loesche平盘磨;(b)Lopulco平盘磨;(c)RP碗式磨; (d) MPS磨;(e)E型磨 平盘磨、碗式磨(RP、HP型)、MPS磨和E型磨煤机结构见图4-2。

⑴平盘磨 平盘磨如图2-21(a)所示。平盘磨内,煤在平盘和锥形的辊子之间被碾磨成煤粉,压紧力由加压弹簧或液力一气动压紧装置来提供。磨辊与磨盘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不直接接触。装有均流导向叶片的风环,一种是固定于磨煤机机壳上(如Leosche平盘磨);另一种是固定在转动的磨盘上,并随其一起转动(如Lopulco平盘磨)。

磨煤机

1 引言 磨煤机是火力发电站煤粉制备系统的主体设备,它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影响到整个制粉系统,乃至整个锅炉机组工作的可靠性。其作用是将一定尺寸的煤块磨制到规定的细度煤粉以供给锅炉燃烧,并在磨制过程中将煤干燥到规定的水平,以利用煤在锅炉中充分燃烧。磨煤机的形式主要有三大类:低速磨煤机(钢球磨煤机),中速磨煤机(E型磨煤机、碗式磨煤机、平盘磨煤机及MPS磨煤机等)及高速磨煤机(风扇磨煤机、锤击式磨煤机等)。其中,钢球磨煤机被我国大多数火电厂采用,据资料统计,在国内发电厂中钢球磨煤机占各类磨煤机总量的60%以上。然而钢球磨煤机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如运行复杂、电耗高、噪音大、耗钢多、磨损多等,特别是自动控制难以实现这个问题至今仍未得到有效地解决,绝大多数电厂现在仍以手动为主。 长期手动控制球磨机的运行,不仅容易造成球磨机满煤、断煤、跑粉、超温事件的发生,而且也不能使系统长期保持在最佳工况下运行。钢球磨煤机作为电厂的重要设备其安全、经济运行与整个电厂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同时热工过程的自动控制是保证热力设备安全和经济运行的必要技术措施,所以有必要对钢球磨煤机的特性以及国内现有的控制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寻找到最优控制方案,以找出磨煤机自动投入率低的根本原因。

2 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 2.1制粉系统介绍 制粉系统是指将原煤磨制成煤粉,然后送入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设备和相关连接管道的组合。它可以分为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和直吹式制粉系统。中间仓储式制粉系统将磨好的煤粉先储存在煤粉仓中,然后再根据锅炉运行负荷的需要,从煤粉仓经给粉机送入炉膛燃烧;而直吹式制粉系统将原煤经磨煤机制成煤粉后直接吹入炉膛进行燃烧。主要制粉系统设备如下: (一)磨煤机 磨煤机是制粉系统的主要设备,它的作用是将具有一定尺寸的煤块进行干燥、破碎并磨制成煤粉。磨煤机通常是按照转速进行分类的。 1.低速球磨机 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经减速装置带动圆筒转动,在离心力和摩擦力作用力下,护甲将钢球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借重力自由落下。煤主要被落下的钢球击碎,同时还受到钢球之间的挤压、碾磨作用。原煤和热空气从一端进入磨煤机,磨好的煤粉被气流从另一端带出。热空气不仅起干燥原煤作用,而且又是输送煤粉的介质。干燥剂气流速度越大,带出的煤粉量越多,磨煤机出力越大,煤粉越粗。 低速磨煤机的优点是对煤种的适应性强,有较强的磨煤能力,工作可靠,能连续可靠地运行;缺点是设备笨重,金属耗量多,占地面积大,耗电量较大,特别是低负荷运行时,单位电耗很高。 2.中速磨煤机 工作转速为50~300r/min,目前电厂采用的中速磨煤机型式主要有:平盘磨;碗式磨;中速钢球磨或E型磨;MPS磨。工作原理都是以碾压破碎为主,其优点是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金属耗量小,磨煤电耗低,煤粉均匀性好;缺点是磨煤部件易磨损,不宜磨硬煤和水分多、灰分大的煤。 3.高速磨煤机 目前国内常用的高速磨煤机是风扇式磨煤机(简称风扇磨),其工作转速为500~1500r/min。风扇磨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尺寸小,占地少,初投资低,磨煤机均匀地送入磨煤机,适应负荷变化快;缺点是磨损严重,不宜磨硬煤和水分大的煤,煤粉均匀性差等。 (二)给煤机 给煤机的作用是根据磨煤机或锅炉负荷的需要调节给煤量,并把原煤均匀地送入磨煤机。给煤机的型式很多,国内应用较多的给煤机有圆盘式给煤机、电磁振动式给煤机、刮板式给煤机和电动式皮带给煤机。

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附件2:燃煤电厂综合升级改造机组性能测试技术要求 一、锅炉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锅炉性能试验应执行最新版《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GB/T 10184)或《锅炉机组性能试验规程》(ASME PTC 4.1)、《磨煤机试验规程》(ASME PTC 4.2)、《空气预热器试验规程》(ASME PTC 4.3)等规程,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锅炉性能试验应优先采用反平衡法,在额定工况下至少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锅炉热效率)的偏差不大于0.35个百分点。 (三)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原则上应采用设计煤种。采用其他煤种时,改造前后试验煤种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 net.ar)偏差不超过1200kJ/kg、收到基挥发分(V daf)偏差不大于3个百分点、收到基灰分(A ar)偏差不大于5个百分点。变更设计煤种的综合升级改造,改造前后锅炉性能试验煤种应分别采用对应的设计煤种。 (四)锅炉性能试验结果应按相应规程修正。若进行空气预热器、省煤器、低温省煤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锅炉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若进行制粉系统、燃烧器等改造,应通过试验确定改造后磨煤机出力、制粉单耗、锅炉飞灰和底渣可燃物、锅炉排烟温度、锅炉热效率和供电煤耗变化量。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及修正 (一)汽轮机性能试验执行最新版《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的第1部分:方法A —大型凝汽式汽轮机高准确度试验》(GB/T 8117.1)、第2部分:方法B—各种类型和容量的汽轮机宽准确度试验》(GB/T 8117.2)。原则上执行高标准规程。 (二)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在额定工况下开展,不明泄漏量不大于新蒸汽流量的0.3%,试验结果不确定度不大于0.5%;汽轮机性能试验应开展两次,在修正到相同条件后,两次试验结果(汽轮机热耗率)的偏差不大于0.25%。 (三)汽轮机性能试验结果原则上应合理修正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流量(或过热减温水流量)和凝汽器压力(或凝汽器入口循环水温度)等参数。变更设计主蒸汽压力、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再热器减温水量(或过热器减温水流量)的综合升级改造,可不修正相应参数。汽轮机冷端系统改造,可参考相应标准,通过试验确定凝汽器压力及循环水泵功耗变化后,再确定供电煤耗变化,并计算节能量。

zgm80g型磨煤机检修工艺规程.

1 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我公司#1,#2炉锅炉磨煤机的检修工艺标准,其技术措施着重于磨煤机的大修工作,磨煤机维护工作可参照本规程的相关部分规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5047-95 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锅炉机组篇) 电安生〖1994〗227号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3设备基本情况 3.1 磨煤机安装及投产情况 大唐平旺热电有限责任公司#1、#2、锅炉安装的磨煤机均为北京电力设备总厂生产的ZGM80磨煤机。 3.2磨煤机基本工作原理 ZGM80磨煤机是一种中速辊盘式磨煤机,其碾磨部分是由转动的磨环和三个沿磨环滚动的固定且可自转的磨辊组成。需粉磨的原煤从磨机的中央落煤管落到磨环上,旋转磨环借助于离心力将原煤运动至碾磨滚道上,通过磨辊进行碾磨。三个磨辊沿圆周方向均布于磨盘滚道上,碾磨力则由液压加载系统产生,通过静定的三点系统,碾磨力均匀作用至三个磨辊上,这个力是经磨环、磨辊、压架、拉杆、传动盘、减速机、液压缸后通过底板传至基础(见图1―1)。原煤的碾磨和干燥同时进行,一次风通过喷嘴环均匀进入磨环周围,将经过碾磨从磨环上切向甩出的煤粉混合物烘干并输送至磨机上部的分离器,在分离器中进行分离,粗粉被分离出来返回磨环重磨,合格的细粉被一次风带出分离器。 难以粉碎且一次风吹不起的较重石子煤、黄铁矿、铁块等通过喷嘴环落到一次风室,被刮板刮进排渣箱,由人工定期清理,清除渣料的过程在磨运行期间也能进行。 4、作业要求 4.1 安全措施:开工前的工作票及相关操作票已办理,措施完善;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考试合格,并且有总经理签发的合格证。 4.2 人员资质:所有人员必须经专业技能培训考试合格,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人技术等级标准》(电力企业、火力发电部分)锅炉辅机初级工的标准;工作负责人须具备中级工的标准;均须有总经理签发的上岗证。

磨煤机磨辊、磨盘堆焊检修文件包(正式版)

Q/SYRD 350MW机组检修文件包 Q/SYRD-2015 SG-G-101-2015 2015年1月第1版阿拉尔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发布

磨煤机磨辊、磨盘堆焊检修文件包(正式版) 前言 检修作业文件包是保证发电设备检修质量不可缺少的工艺基础。为规范公司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的使用和编写,完善工艺体系,更有效地控制检修质量,公司2014年发布发电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编写和使用规定。 本规定对公司发电设备检修作业文件包的编写、管理、使用等方面作了详细的规定。本规定的实施,将有助提高公司检修作业文件包标准化和系统化,从而提高发电设备检修质量。 本规定由阿拉尔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提出 本规定由阿拉尔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归口 本规定起草部门:阿拉尔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部 本规定由阿拉尔盛源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设备管理部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初审人: 本标准会审人: 本标准审核人: 本标准批准人:

磨煤机磨辊、磨盘堆焊检修文件包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检修任务单、修前准备、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危险源辨识及控制、检修工序、临时修改记录、技术记录卡、质量监督点签证单、不合格评审处置单、设备试运行单、完工报告单等的管理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磨煤机的检修。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 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 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 标准 GB/ T 9443 铸钢件渗透探伤及缺陷显示痕迹的评级方法 GB/ T 9444铸钢件磁粉探伤及质量评级方法 G B/T 17493 低合金钢药芯焊丝 G B/T 17854 埋弧焊用不锈钢焊丝和焊剂 D L/ T 679 焊工技术考核规程 DL/ T 681磨煤机耐磨件技术条件 DL/ T 753汽轮机铸钢件补焊技术导则 JB/ T 3223焊接材料质量管理规程 JB/ T 9218渗透探伤方法 2.1技术标准 DL/T681 2012 磨煤机耐磨件技术条件 GB223 84 96 钢铁及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GB 228 87 金属拉力试验方法 GB 229 94 金属夏比冲击试验方法 GB 230 91 金属洛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231 84 金属布氏硬度试验方法 GB 6397 86 金属拉伸试验试样 GB 6414 86 铸件尺寸公差 GB/T 5680 1998 高锰钢铸件 GB/T 8263 1998 抗磨白口铸铁件 GB 9441 88 球墨铸铁金相检验 GB/T 13298 91 金属显微组织试验方法 GB/T 13925 92 铸造高锰钢金相 公差与配合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等,GB1800-1804 焊缝代号,GB324 焊接接头的基本型式及尺寸GB985 铸钢件射线照片及底片分类等级,GB5677 钢焊缝射线照片及底片分类等级,GB3323

电厂锅炉性能试验大纲1

电厂#1机组锅炉性能考核试验方案 1 试验目的 电厂#1机组将于今年移交试生产,为考核机组的各项技术经济指标是否达到合同、设计和有关规定的要求,电厂委托安徽省电力科学研究院,进行#1机组锅炉性能考核试验。 2 试验项目 锅炉性能考核试验项目如下: ●锅炉机组热效率试验; ●锅炉最大出力试验; ●锅炉额定出力试验; ●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试验 ●锅炉最低不投油稳燃负荷试验; ●制粉系统出力试验; ●磨煤机单耗试验; 3 试验方案编制依据 本试验方案依据以下文件及规程编制: ●电厂2×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锅炉技术合同附件; ●电厂2×600MW超临界燃煤发电机组调试、性能考核试验技术服务合同; ●《火力发电厂基本建设工程启动及竣工验收规程(1996年版)及相关规程》; ●《火电机组达标投产考核标准(2001年版)及其条文解释》; ●《火电机组启动验收性能试验导则》; ●GB10184-88《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DL/T 467—2004《磨煤机试验规程》; 4 锅炉设备概况(略) 5 试验前准备 5.1 测点布置 为了保证锅炉性能考核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前锅炉各部分测点安装完成。 5.2试验燃料 试验前两个星期电厂应准备好试验用煤,试验燃用的煤种应质量稳定,煤质特性分析

应尽可能接近合同规定的设计煤种,以保证性能考核试验能够顺利进行。 锅炉验收试验时使用的设计煤种,其工业分析的允许变化范围为: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Δ=±5%(绝对值) 收到基全水份Δ=±4%(绝对值) 收到基灰份Δ=+5%(绝对值) -10%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Δ=±10%(绝对值) 灰的变形温度(校核煤种)Δ=-50℃ 当试验条件偏离设计值时,锅炉热效率按GB10184-88予以修正。 5.3 锅炉设备 ,以使锅炉达到最佳的状态。 5.3.3 六台磨煤均可投用。 6 试验准则 6.1试验期间锅炉机组应按试验要求的负荷稳定运行,如遇特殊情况应通知试验负责人员,经试验负责人员同意后,方可进行运行操作,否则不得调节运行条件(危机机组安全的除外)。 6.2试验结束后将煤样、灰、渣样破碎后缩分成2个样品,一个样品在试验结束后送有检定资质的单位化验分析,一个样品电厂留存。 6.3所有试验仪器在使用前需经有检定资质的单位检验合格。 6.4 电厂应派专人协助试验负责单位进行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测试工作。 7. 锅炉性能考核试验 7.1 锅炉热效率及空气预热器漏风率试验 7.1.1 试验目的 考核锅炉在设计运行条件下,燃用设计煤种,带额定负荷BRL工况下运行时,锅炉保证热效率不低于93.25%(按低位发热值)。 考核锅炉在BMCR工况时,燃用设计煤种及校核煤种,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率(单台)是否达到设计指标。 7.1.2 试验条件 锅炉在BRL 负荷稳定运行。

磨煤机检修维护

磨煤机维护、检修说明 1 维护、检修注意事项 1.1事故预防说明 在磨煤机进行操作、检查及修理工作时,应遵守相应安全规则。不允许将何安全保护装置和电气联锁装置、防爆装置等随意切断,使其完全或部分失去作用。对磨煤机进行维修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a.切断主电动机电源 b.关闭磨前热风管道挡板 c.关闭分离器出粉管道上的阀门 d.关闭磨煤机和给煤机防爆消防蒸汽通入管道上的手动阀门 e.给煤机不得开动; 1.2 检修场地、检修工具和更换备件 1.2.1必须有专门的检修场地和齐全的检修工具;包括一般通用工具和制造厂提供的专用工具。 1.2.2为保证检修时部件及时更换,缩短停机时间,事先应准备好备件。尤其是以下备件: a.机壳导向块、导向板及调整垫 b.组装好的磨辊3套 c.组装好的磨环(包括衬板)1套 d.辊套、油封、O形胶圈、加载油缸用密封件、辊架防磨板、衬板 e.机壳防磨护板 f.刮板 g.涉及到拆卸的所有螺栓、螺钉、螺母、防松垫圈 h.各处耐火纤维密封绳、密封垫圈 i.减速机、磨辊、高压油泵站用油,磨辊油封处、分离器顶部装置用润滑油脂等 j.配套设备所需备件见各使用说明中介绍,其它非易损件,用户可根据情况配备,以备意外事故时更换 1.3操作注意事项 a.辊套、衬板不能接触火焰、电焊,其本身温度不能升降过快。磨煤机内部降温只能自

然冷却,任何加速磨煤机内部降温的措施如用水,冷风吹都绝不允许。辊套、衬板的温升要求见磨辊拆装说明。 b.为了便于安装和将来拆卸,所有螺栓、螺钉的螺纹处都必须抹二硫化钼。尤其是重要部件,拧入时不能别劲,严防螺纹损坏。 c.进行焊接作业时应采取等电位保护措施,防止磨辊、减速机、油缸、关节轴承等关键部件因通过电流而损坏。 2停机时的保养与维护内容 2.1 概述 为获得磨煤机良好的使用,必须根据运行计划使磨煤机有一定的停歇时间,并且要根据运行计划对其部件做必要的修理和更换,以保持磨煤机良好的操作运行状态,因此对于维修工作,我们建议应采取预防性的维护保养措施,而不是在绝对需要时才进行修理或更换,从而达到较高的可靠性,以避免无谓的停机。磨煤机正常的维护保养主要分为磨煤机内部检查和磨煤机外部检查。 2.2 磨煤机内部检查 2.2.1 人员进入磨煤机内部的检查之前,必须做到本篇1.1中事故预防说明的内容,同时打开磨煤机检修大门时,应注意安全,防止高温状态的磨煤机可能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2.2 对磨煤机内部进行清理工作,检查磨内(碾磨腔、一次风室、分离器)是否有安装工具、粗大物体、布块杂物、纤维或其它杂物,如有应消除。检查旋转喷嘴部位与静环之间是否有杂物,清理存在的杂物,否则在磨煤机运转时产生噪音,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2.2.3 重要部位螺栓检查 尤其是铰轴座、磨内密封风管、导向装置、磨辊端盖,严防螺栓松动引起事故。 2.2.4 磨辊的检查和换油 磨辊的密封和油位应定时检查。更换磨辊润滑油应在磨煤机停机时进行,用油标尺检查磨辊油位,并按《ZGM113型中速辊式磨煤机润滑油脂一览表》更换。润滑油明细表中所注明的换油周期是参考数据,实际操作时,换油时间通过对润滑油成份的逐项分析、粘度检验、测量油的综合指标,并在运行期间选择较短的时间间隔来检验润滑油的杂质并观察油质情况决定。 2.2.4.1旧油的排放 旧油排放是通过磨辊辊芯上的螺塞进行的。排放旧油时,应将圆柱滚子轴承及双列调心滚子轴承内的旧油同时排出。请务必不要拆卸封闭的轴承端盖来排放磨辊辊芯中的润滑油,在排油前,应用盘车装置将一个排油螺塞调至最低点。排出的旧油应盛放于适当的容器中。旧油排净后,重新拧紧螺塞并用锁紧圈锁住防止松动。 2.2.4.2 新油的注入 应按下列步骤为磨辊注油: (1)打开磨煤机机壳上的检查门

HP1003中速磨煤机工作原理

HP1003中速磨煤机简介 上海重型机器厂八十年代初期从美国CE公司引进了碗式磨煤机制造技术。CE生产的磨煤机遍布全世界,用于电厂煤粉的制备和干燥,由于磨煤机内研磨表面形似深碟或碗,故称之为碗式磨煤机。HP碗式磨煤机是继RP碗式磨煤机后新开发的产品,CE公司八十年代开发试验并投入使用。HP1003表示磨碗直径为100英寸(2540㎜)的浅碗磨。每台锅炉安装6台磨煤机,其中5台运行,一台备用。当磨制设计煤种时,5台磨的总出力不小于锅炉在B-MCR工况下燃煤量的110%。磨煤机设备的使用寿命不小于30年 1.2 HP1003磨煤机结构 沿磨煤机高度方向可分为传动装置、石子煤排出装置、侧机体、碾磨部件、加载装置、干燥分离空间、分离器及煤粉排出装置。另外在每一台磨煤机配置—套润滑系统。该系统包括电机驱动的润滑油泵泵(#1炉用的是叶片泵,#2炉用的是齿轮泵)、独立油箱、滤油器,冷油器和一些液压元件。此种磨煤机属于弹簧加载,依靠弹簧的预紧力保证磨辊的正常工作。 1.3 磨辊装置结构 1.3.1磨辊装置由磨辊头、磨辊轴、磨辊座、锥形磨辊套和轴承及油封组成。整个磨辊装置固定在分离器体的耳轴上,可以绕耳轴转动,并可以翻转到垂直位置进行检修和检查。磨辊轴的位置是固定的,当磨碗转动时,靠煤的摩擦传递磨碗的转动力矩。使磨辊绕其磨辊轴转动。磨辊的行程等于磨碗的行程,磨辊的碾磨速度等于其本身的转动速度。 1.3.2磨辊衬套为双金属材料,里层是高铬铸钢,表面是用耐磨材料堆焊而成,厚度为50mm。磨辊头的作用是传递弹簧加载装置施加的压力,使磨辊在磨煤时得到必要的碾磨力,磨辊加载形式为外置式弹簧加载。磨辊头与磨辊轴的连接采用法兰盘。 1.3.3磨辊的上下轴承为两只大小相同的锥形滚柱轴承,磨辊内部有充足的润滑油,两组滚动轴承浸没在油中润滑。 1.3.4在耳轴中心开有孔道,把密封空气引向磨辊转动部件与静止部件之间的区域,防止煤粉等杂物进入润滑油。耳轴衬套为含有橡胶的材料,可以减少磨辊的振动。 1.3.5限位螺栓用来调节磨辊与磨碗衬板之间的间隙。当磨煤机启动时和空载运行时,磨辊与磨碗衬板不会直接接触,避免无谓的电能消耗,起动平稳无噪声,当辊套磨损后也可以利用限位螺栓来调整辊套与衬板之间的间隙。 1.3.6磨辊组件有3只唇形油封,其中2只是用来防止煤粉进入,1只是用来防止润滑油泄漏。3只油封安装在可更换的经过淬硬处理的耐磨圈上,以防止磨辊轴损伤。 1.1.4 加载装置结构 HP1003磨的加载装置为外置式弹簧加载。其弹簧加载装置主要由弹簧、弹簧座、弹簧杆、弹簧端盖等一些部件组成。整个组件为插袋式结构,在检修时可把整个组件进行拆卸。 1.1.5 磨碗及叶轮装置结构 1.1.5.1整个磨碗装置主要包括磨碗、延伸环、磨碗耐磨盖板、磨碗壳盖板、夹紧环以及一组呈扇形状的衬板。 1.1.5.2磨碗衬板的一端被紧密地镶嵌在磨碗的凹槽内,另一端用楔形的夹紧环压紧。当拧紧环上的螺栓后,衬板就被牢牢地固定了。衬板的寿命比磨辊长,衬板的表面并不是一平面,从衬板的截面看,其表面不是一条斜直线,而是一条折线,使磨辊小端与衬板的间隙比大端的间隙大,为喇叭状,有利于原煤进入。有若干块表面带有凸筋的衬板均匀地在这些衬板中间以增加煤与磨辊、衬板的摩擦力,防止磨辊打滑。 1.1.5.3在磨盘上的煤被磨成粉后由上升的气流抛至风环处进行第一级分离。其风环是随磨碗一起转动的,因此,该装置也被称之为叶轮。 1.1.6 传动装置结构 1.1.6.1传动装置为一个齿轮减速箱,相对于磨煤机的其它部件来讲是独立的。维修时可将其移出进行检修或用备用齿轮箱进行更换,这样可缩短磨煤机的停机时间。齿轮箱的传动形

中速磨煤机选型简析

中速磨煤机选型简析 中速磨煤机的选型需要综合考虑煤的燃烧和磨制特性、碾磨件磨损、干燥能力、运行经济性、设施及土建投资、电厂机组的运行方式、煤源的稳定性等因素。 目前国内能够制造并适合大容量锅炉机组需要的中速磨煤机有E 型、HP(包括RP)型和MPS(包括ZGM, MP)型三种。其中E型、RP磨是国内生产年代最早的中速磨煤机,因其整体技术水平较低,对煤质中三块的敏感性强、磨损严重,煤粉细度不易保证,所以不拟选用。HP 型和MPS型磨是国内八十年代分别从美国CE公司和西德Babcock公司引进技术并结合国内技术生产的新型高效中速磨煤机.其磨制的煤粉细度均匀、对煤种的适应性较好,耐磨性好,在电厂制粉系统中已应用较长时间,有丰富的运行经验。同时随着制造技术的发展,其性能有了较大的发展。 我厂本期工程设计的磨煤机选型原则上按国产设备考虑。目前国内可供选择的中速磨一是上海重型机器厂按引进美国燃烧公司CE 技术生产的HP型磨煤机,二是北京电力设备总厂和沈阳重型机器厂按引进德国Babcock公司技术生产的MPS型磨煤机,二种磨煤机在运行、寿命及检修等方面各有特点。

贫瘦煤(PS)。贫瘦煤是高变质、低挥发分、弱粘结性的一种烟煤。结焦较典型瘦煤差,单独炼焦时,生成的焦粉较多 是变质程度较深的煤种。虽然属于烟煤,但加热时不产生胶质体,燃烧时火焰短,多为动力与民用燃料。 经济型I型(转速提高10%),经济型II型(转速提高24%),经济型III型(转速提高33%),经济型IV型(转速提高44.5%)。经济型I型、经济型II型、经济III均有运行业绩外。经济型IV型还未投入市场。经济型IV型的转速和目前HP型转速相同。ZGM经济型中速磨的出力按转速提高比例而提高。如:转速提高10%即出力提高10%,加载力相应提高。在出力计算中对于灰分小于20%煤种不增加出力,若灰分大于20%还相应衰减出力,最大衰减10%。 1.在基本型磨煤机基础上开发-I、-II、-III型快速磨,形成全系列磨煤机的基础数据,以企业标准的形式形成设计依据。采用的技术路线和研制方法包括相似准则、单台工程试验、小批量工程试验、设计完善和技术数据修正。快速磨通过多个工程的实际运用,经权威机构的性能试验,进一步验证了可行性,形成我厂自有技术的系列快速磨产品。 2.我厂研制的立式行星减速机,其体积小、结构紧凑、重量轻,占地面积小投资少,使磨煤机可以纵向布置,磨机厂房跨距大为减小。承载能力大,噪音小,传动效率高,运行平稳可靠。 3. 液压变加载系统开发,可以实现磨煤机加载力的大小随磨机出力要求而改变。采用变加载技术使磨机的出力范围由过去的40~100%扩大到25~100%,提高了磨机的低负荷性能,满足了机组的调峰需要。变加载系统具备远程提升磨辊的功能,磨煤机启停平稳,操作方便。此外,变加载技术的运用,提高了辊套和衬板的寿命,降低了磨煤电耗,使得磨煤机的适用煤种更加广泛。 4.研制出全新的旋转喷嘴结构,改善喷口处的空气动力场,降低了喷口流速,使喷嘴磨损均匀,寿命比静止喷嘴提高2~3倍,旋转喷嘴还使叶片出气边缘涡流区向上推移,取得减磨降阻的效果,降低了通风电耗。 5.为了满足用户对煤粉细度方面的需求,我厂开发了ZXF动静组合式旋转

磨煤机检修技术标准课件

Q/CDT 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公司企业标准 Q/CDT-DBpc.50HLB10-2008 锅炉磨煤机检修技术标准 2008-00-00编制2008-00-00发布(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公司)发布

目次 前言………………………………………………………………………………….. 1范围 (4) 2引用文件和资料 (4) 3概述 (4) 4设备参数 (4) 5零部件清册 (5) 6检修专用工具 (6) 7检修特殊安全措施 (7) 8维护保养 (8) 9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8) 10检修技术记录 (9)

为实现企业设备管理工作规范化、程序化、标准化,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宁夏大唐国际大坝发电公司设备工程部提出。 本标准由设备工程部归口并且负责解释。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本标准是首次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磨煤机的概述、设备参数、零部件清册、检修专用工器具、检修特殊安全措施、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检修记录等相关的技术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磨煤机的技术管理工作。 2 引用文件和资料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HP963-1003磨煤机运行维护手册》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HP1003/Dyn磨煤机安装说明书》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火力发电厂锅炉检修技术培训》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热力和机械部分 3 概述 该磨煤机是加装有旋转分离器的碗式磨煤机,是在HP磨煤机基础上进行再次开发的新产品。主要由减速器、侧机体、磨碗叶轮装置、分离器体、弹簧加载装置、磨辊、多出口装置、旋转分离器体、润滑油站和石子煤排出装置组成。减速器中的轴承、行星齿轮以及推力瓦是通过强制润滑油循环来进行散热冷却的。 4 设备参数 4.1 技术规范

双进双出磨煤机运行特性及常见故障分析(精)

9 第 12卷 (2010年第 4期电力安全技术 〔摘要〕结合 BBD3854型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结构特点,分析了分离器调节挡板、磨煤机料位、磨煤机通风量等因素的变化对磨煤机出力、煤粉细度和磨煤机单耗的影响。同时也综合分析了此种类型磨煤机在运行初期出现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原因, 便于运行人员分析处理和预防, 也可作为同类型磨煤机调节和维护时参考。 〔关键词〕双进双出磨煤机;特性;常见故障 1概述 国电靖远第二发电有限公司 7号、 8号 300 MW 机组,均采用武汉锅炉厂生产的 WGZ 1025/17.45-7型、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单炉膛、自然循环汽包锅炉。锅炉制粉系统为冷一次风机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 采用沈阳重型机械厂生产的 BBD3854型双进双出磨煤机。 2台机组分别配置3台磨煤机、 6台相配套的 EG2490型电子称重皮带式给煤机。磨煤机投产近 1年来,运行状况基本稳定,仅在调试及投产初期,由于运行经验不足、安装质量不良等原因发生了数次故障。随后在运行、检修维护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后,几台磨煤机运行状况良好, 能满足机组在各种工况下的运行要求, 为实现长期经济稳定运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BBD3854型双进双出球磨机对煤种变化的适应性强,适用于所有煤种。对可 磨系数与磨损指数没有任何限制, 尤其适合磨制高磨损指数且挥发份较高的煤种。此类型磨煤机, 对“三块” (木块、铁块、石块不敏感, 可将煤粉磨制得很细, 且煤粉细度均匀性好。此外, 双进双出球磨机连续运行周期长, 设备可用率高,耐磨性能好,设备检修工作量小。但其主要缺点是设备相对复杂,启停操作步序繁多, 价格昂贵, 运行电耗及钢材消耗量大, 且噪音较大, 占用空间大。 2 BBD3854型双进双出磨煤机的特性

磨煤机性能实验

磨煤机性能实验 火力发电厂都普遍存在着锅炉制粉单耗偏高的问题,但综合考虑中间储仓式制粉系统单耗过高的原因基本相同:制粉系统的运行参数(磨煤机出入口风温、进出口差压、钢球装载量、系统通风量等)偏离最佳值运行,导致系统通风量过大、磨煤机出力不足、运行时间延长,同时制粉系统的运行方式不能即时根据负荷变化进行调整,最终都使得制粉单耗增加。 本文对聊城热电#7、8炉制粉单耗偏高的原因进行了全面分析,并通过热力试验和计算,重新确定了各控制参数,为运行提供最佳运行操作卡片,改变原来不合理的习惯运行方式,从而达到降低制粉单耗的目的。 磨煤机钢球装载量G直接影响磨煤出力和电能消耗:G偏大,并不意味磨煤机出力增大、电耗降低。从磨煤机内部工作情况来分析,磨煤机出力并不随钢球量G正比增加,而是与G0.6成正比,而磨煤机所耗的电功率则与G0.9成正比,基本上呈直线关系。所以钢球装载量超过最佳值后其磨煤机出力的增加要小于磨煤机功率消耗的增加,磨煤机电耗反而升高。因此,运行中当磨煤出力能满足需要时,维持钢球装载量在最佳值附近可以提高磨煤机的经济性。 在#7机组“168”试运期间时,实际测量当时的钢球装载量达到70t,钢球平面已经几乎与磨煤机进出口管的下部持平,达到甚至超过了本磨煤机的最大钢球装载量,磨煤机运行电流达105A~110A,磨煤机钢球装载量过大。 经试验计算得出制粉系统的磨煤机最佳钢球装载量为51.3t,磨煤机运行电流应在88~95A时运行经济性较好,磨煤单耗约为28kWh/t。 最佳通风量相应于制粉系统的最经济工况,磨煤机应在最佳通风量下运行。经试验计算制粉系统的系统通风量为28~32T/h时,粗粉分离器性能较好,循环倍率约为2.2,分离器综合效率达65~69%,制粉系统出力为44~45t/h,制粉单耗约为28kWh/t,此时排粉机的电流在44~46A左右。 在#7、8机组“168”试运期间时习惯运行方式下,电流一般都在43A以下,最小达39A,风量只有23T/h,其入口挡板开度不到40%,风速过小导致系统循环倍率过低,制粉系统效率低。因此制粉系统通风量偏小是制粉单耗高的另一主要因素。 最佳通风量相应于制粉系统的最经济工况,磨煤机应在最佳通风量下运行。经试验计算制粉系统的系统通风量为28~32T/h时,粗粉分离器性能较好,循环倍率约为2.2,分离器综合效率达65~69%,制粉系统出力为44~45t/h,制粉单耗约为28kWh/t,此时排粉机的电流在44~46A左右。 在#7、8机组“168”试运期间时习惯运行方式下,电流一般都在43A以下,最小达39A,风量只有23T/h,其入口挡板开度不到40%,风速过小导致系统循环倍率过低,制粉系统效率低。因此制粉系统通风量偏小是制粉单耗高的另一主要因素。 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反映了磨煤机内存煤量的多少。在钢球磨煤机中减少给煤量时将减少磨煤机出力,但是制粉电耗并不按比例减少,从而增加了电耗。增加给煤量可以增加磨煤机中的存煤量,这时磨煤机出力也相应增加,当达到一定极限时,如果继续增加磨煤机中的存煤量,就会出现减少磨煤机出力的现象。其中必然有一个最佳存煤量,最佳存煤量的差压就是当制粉系统电耗最小时的差压。确定磨煤机进出口差压还需遵循下列原则: ①保证磨煤机出口温度不变(下降); ②排粉机出口风压不变(下降); ③磨经试验计算磨煤机进出口差压应维持在1.8~2.2KPa之间,磨煤机出力可达45t/h,磨煤单耗较小。而实际运行差压在1.5kpa以下,磨煤机出力严重不足,制粉系统的运行台数及运行时间大大增加,必然导致制粉单耗升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