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数列的极限(第2课时)

7.7数列的极限(第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提高概括、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以及简单数列的极限的求解.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定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复习回顾:什么是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在n 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时,如果无穷数列{}n a 中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a ,那么a 叫做数列{}n a 的极限.

二、概念形成:

提问1:在定义中,如何理解“无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a ”? 提问2:用什么来体现这种无限趋近的过程呢? 思考并讨论

给出结论:用n a 和a 之间的距离的缩小过程,即 a a n - 趋近0

现在以数列n n

a n

n )1(-=为例说明这种过程

观察:

距离量化:n

n a n n 10)1(0=--=

-,随着n 的增大,n 1

的值越来越小,不论给定怎样小的一个正数(记为ε),只要n 充分的大,都有n

1比给定的正数小. 三、概念应用: 已知数列⎭

⎬⎫

⎩⎨

⎧+-11n n ① 把这个数列的前5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②写出n 1-n a 的解析式. ③⎭

⎬⎫⎩⎨

⎧+-11n n 中的第几项以后的所有项都满足1001

1<-n a ④指出数列⎭

⎬⎫

⎩⎨⎧+-11n n 的极限.

四、课堂反馈

例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数列 ,2

)1(1,

,1,0,1,0n

-+的极限是0和1. (2)数列 ,2

1

)1(,,21,21,21,11132-+⋅---n n 的极限是0.

(3)数列 ,1

sin ,,31sin ,21sin ,1sin n 的极限不存在.

(4)数列1000023

1

,,31,31,1 的极限是0.

分析:判断一个数列否存在极限,极限是多少,主要依据极限的定义,即数列的变化趋势.

解:(1)一个数列的极限如果存在,它的极限是唯一的,不能是两个或更多个,是假命题.

(2)随着n 无限增大,数列⎭⎬⎫⎩

⎨⎧

⋅--+1121)1(n n 的项无限趋近于0,因此它的极

限是0,是真命题.

(3)随着n 无限增大,数列⎭

⎬⎫

⎩⎨⎧n 1的项无限趋近于0,因此数列⎭⎬⎫⎩⎨⎧n 1sin 无限

趋近于0,是假命题.

(4)有穷数列无极限,是假命题. 说明:(3)中容易认为极限不存在.

(4)容易错误认为是真命题,尽管数列⎭

⎬⎫

⎩⎨⎧-131n 随着n 的增大而逐渐趋近于

0,但由于数列只有10001项,是有穷数列,不存在极限.

五、课堂小结

1.如何理解极限定义中的“无限趋近”

2.如何由定义来判断数列有无极限

六、作业布置:

课本P39页 练习7.2(2)第1、2、3、4题

【情景资源】

情景1:冬天,洁白的雪花飘落时十分漂亮。为研究雪花的形状,1904年,瑞典数学家科克(Koch Heige Von )把雪花理想化,得到了雪花曲线,也叫科克曲线。它的形成过程如下:

(i )将正三角形(图①)的每边三等分,并以中间的那一条线段为一底边向

形外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底边,得到图②;

(ii )将图②的每边三等分,重复上述作图方法,得到图③;

(iii )再按上述方法无限多次继续作下去,所得到的曲线就是雪花曲线。

【题目资源】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1

已知()

3

1

133lim 1=+++∞

→n

n n

n a ,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解答】

()1311lim lim 13313()

3

n n n n n n a a +→∞→∞==++++, 由1

13a +<解得()4,2a ∈-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2

设0a b <<,则=-∞→n

n

n

n b a b 4lim . 【解答】 -4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3

已知0a >, 则1133lim ++∞→+-n n n

n n a

a = ______.

【解答】

原式=1

,33lim 133,03

3

n n n n n a a a

a a a →∞⎧->⎪-⎪=⎨

⋅+⋅⎪<<⎪⎩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4

若0)1(lim =+∞

→n

n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解答】

(2,0)-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5

已知n n x )12(lim -∞

→存在, 则122++x x 的取值范围 .

【解答】

因为n n x )12(lim -∞

→存在,所以1211,x -<-≤即01,x <≤∴(]2211,4x x ++∈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6

计算:1lim 33+∞→n C n

n = .

【解答】1

6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7

若1,

n a ==则常数 .

【解答】 2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填空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8

若1)3

321(lim -=+⋅-∞→n n

n

n x , 则x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

【解答】

()3,3-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选择题,中,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题目】9

下列数列中,极限存在的数列是 ( )

(A) (1)10,1,0,1,

,,

2

n -+ (B) 23

,,,

,,

n ππππ

(C)

2482,,,,(),39273

n (D)

39273,,,,(),2482

n

【解答】 C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选择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10

数列{}n a 中,22

21

1200920092n n n

a n n n n ⎧≤≤⎪⎪=⎨⎪>⎪-⎩

,则数列{}n a 的极限 ( ) (A)等于0 (B)等于1 (C)等于0或等于1 (D)不存在

【解答】

B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解答题,易,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选择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11

若021lim =⎪⎭

⎫ ⎝⎛-∞→n

n 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1=a

B .1-a

C .311<<-a

D .3

1

-a

【解答】

由0lim =∞

→n n a (a 为常数),知1

121<-a

a

,解这个不等式就可求得a 的取值范围.

由021lim =⎪⎭

⎝⎛-∞→n

n a a ,得121<-a a ,所以a a 21<-,两边平方,得:224)1(a a <-, 0)1)(13(,01232>+->-+a a a a ,所以1-

1

>a .选 B

【题目】12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1

n

n a ⎛⎫

=- ⎪,填写下表,并判断这个数列是否有极限.

【解答】

该数列有极限,极限为0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解答题,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13

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

n n a +=

,填写下表,并判断这个数列是否有极限.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解答题,难,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题目】14

已知16

1

)2(44lim 2=+++∞→n n n n m ,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

【解答】

16

142161lim )

2(44lim 2=

⎝⎛++=++∞→+∞→n

n n n n

n m m 于是

14

2

<+m ,即26,424<<-<+<-m m . 说明:在解题过程中,运用了逆向思维,由16142161

lim =⎪

⎭⎫

⎝⎛++∞→n n m 可知,n

m ⎪⎭⎫

⎝⎛+42的极限必为0,而0→n q 的充要条件是1

14

2

<+m .

【属性】高二(上),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的极限,解答题,难,数学探究与创新能力 【题目】15

冬天,洁白的雪花飘落时十分漂亮。为研究雪花的形状,1904年,瑞典数学家科克(Koch Heige Von )把雪花理想化,得到了雪花曲线,也叫科克曲线。它的形成过程如下:

(i )将正三角形(图①)的每边三等分,并以中间的那一条线段为一底边向

形外作等边三角形,然后去掉底边,得到图②;

(ii )将图②的每边三等分,重复上述作图方法,得到图③;

(iii )再按上述方法无限多次继续作下去,所得到的曲线就是雪花曲线。

将图①、图②、图③……中的图形依次记作M 1、M 2、…、M n …设M 1的边长为1。 求:(1)写出M n 的边数n a 、边长b n 、周长L n ; (2)求M n 的面积S n ;

(3)观察上述求解的结果,数列}{},{n n S L 有怎样的特性?它们的极限是否存在?若存在,求出极限。并归纳雪花曲线的特性。

【解答】

(1)143-⋅=n n a ; 1)31

(-=n n b ;

14

3().3

n n n n L a b -==⋅

(2)当由1n M -生成n M

2

n 的小等边三角形,共有1-n a 个。

2

11211

14144)()()

99

n n n n

n n n n S S a b S ------∴=+=⋅=

即1

14()9

n n n S S

---=

由累加法可得

1144[1()]

9941619n n S S ---=

-

,又1S =,

所以1

4).9

n n S -=

(3)}{},{n n S L 都是单调递增的数列; }{n L 极限不存在;

}{n S 极限存在,.5

3

2lim =

→n n S 雪花曲线的特性是周长无限增大而面积有限的图形。

大学数学2

第二章 极限 第一节:数列的极限 教学目标:1、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 2、掌握数列极限的性质 教学重点:收敛数列的两个性质 教学难点:收敛数列的两个性质 教学目标: 1、 数列的极限 定义:如果数列{xn}与常数a 有下列关系:对于任意给定的的正数ε,总是存在正整数N ,使得对于 n>N 的一切xn ,不等式|xn-a|<ε都成立,则称常数a 是数列{xn}的极限或者称数列收敛于a. 记作:a x n n =∞ →lim (1)如何证明a x n n =∞ →lim ? 只需证明,0>?ε总存在自然数N , 当自然数n>N, 有不等式ε<-||a x n 成立 2、例:证明等比数列1,q,2 q ,…当|q|<1时极限为0。 3、有关收敛数列的两个性质 定理1:(极限的唯一性) 如果数列{}n x 有极限,那么极限值是唯一的。 4、数列的有界性 定义:对于数列{}n x ,如果存在着正数M ,使得对于一切n x 都满足不等式M x n ≤||,则称数列{}n x 是有界的;如果这样的正数M 不存在,则称这样的数列{}n x 是无界的。 例:1 += n n x n (n=1,2,3….)是有界的,因为可以取M=1。 5、 定理2(收敛数列的有界性) 如果数列{}n x 收敛,那么数列{}n x 一定有界。 证明: 推论:如果数列{}n x 无界,那么{}n x 一定发散。 有界是数列收敛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教学目标:1、理解函数极限的3个定义 2、理解函数极限的5个定理 教学重点: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定理 教学难点:函数极限的局部保号性定理 教学过程: 1、 自变量趋于无穷大时函数的极限。 定义1:设函数f(x)当|x|大于某一正数时有定义,如果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论它多么小)总存在着正数X ,使得对于适合不等式|x|>x 的一切x ,对应的函数值都满足不等式ε<-|)(|A x f ,那么常数A 就叫做函数f(x) 当∞→x 是的极限, 记作:A x f x =∞ →)(lim 注:A x f x =∞ →)(lim 的集合意义 2、 例:证明:01 lim =+∞→x x 例:证明:11 1 lim =+-+∞→x x x 3、 自变量趋于有限值时函数的极限 实例:f(x)=2 x +1当x 从任何一方趋近于0时,f(x)的对应值都无限趋近于1。 定义2:设函数f(x)在0x 的邻域内有定义, A 为一常量,如果对任意给定的正数ε(无 论它多么小),做存在着正数δ,使得对于满足不等式δ<-<||00x x 的一切x ,对应的函数值f(x)都满足不等式|f(x)-A|<ε,则称常数A 为f(x)当0x x →时的极限。 记作:A x f x x =→)(lim 0 (即为函数在一点极限的“δε-”定义。 4、 例题: 证明c c x x =→0 lim 证明:00 lim x x x x =→ 证明:1)12lim 1 =-→x x ( 证明:00 lim x x x x =→ 5、 函数在0x 点的左右极限 定义3:对于任意给定的正数ε,总存在着正数δ,使得对于适合不等式 00x x x <<-δ(或δ+<<00x x x )的 一切x 对应的函数值 f(x)都满足不等式 ε<-|)(|A x f ,则称函数f(x)当0x x →时

7.7.1 数列的极限(含答案)

【课堂例题】 例1.考察下列数列,写出它们的极限: (1)35721 ,,,,, 123 n n + (2) 11111 ,,,,,(), 248162 n --- (3)23 0.99,0.99,0.99,,0.99,n 例2.判断数列 1 5.9, 6.01,5.999,6.0001,6(), 10 n +- 有没有极限,并说明理由. 例3.下列数列是否存在极限? (1)1,1,1,,1, (2)1,1,1,,(1),n --- (3) 7 7 1,10 1 ,10 n n a n n ?≤ ? =? > ??

【知识再现】 1.一般地,在n 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中,如果无穷数列{}n a 中的n a 常数 A ,那么A 叫做数列{}n a 的极限,或称数列{}n a 于A ,记作 . 2.两个常见数列的极限: ①1 lim n n →∞= ;②当a 满足 时,lim n n a →∞= . 【基础训练】 1.下列数列中,极限存在的数列是( ) (A )(1)1 0,1,0,1,, ,2 n -+ ; (B )23,,,,,n ππππ ; (C )2482,,,,,39273n ?? ??? ; (D )39273,,,,,2482n ?? ??? . 2.分别判断数列{}n a 是否有极限,并利用两个常见数列的极限简述理由. (1)1 n n a n +=, ; (2)112n n a ?? =+- ??? , . 3.判断下列数列是否有极限,若有,写出极限值: (1)7,7,7,,7, ;(2)3,3,3,,3(1),n --?- ; (3)2,4,6,,2,n ;(4)121 0,,,,1,23n - -- . 4.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1 ,12011,1,2012,2n n n n n a n +?≤≤?? =????≥ ???? ?则lim n n a →∞ = . 5.(1)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32 21 n n a n +=-,填写下表,并判断这个数列是否有极限. (2)已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2 21 ,n n a n + =填写下表,并判断这个数列是否有极限.

高数教案第二章极限与连续

第一章 极限与连续 第一节 数列的极限 教学目的: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掌握数列极限的定义 教学重点、难点:数列极限的概念,理解掌握数列极限的定义 教学形式:多媒体教室里的课堂讲授 教学时间:90分钟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半径为R 的圆的面积公式?2A R π=但是得到圆面积这个计算公式却是不容易的.看电视https://www.360docs.net/doc/c919095094.html,/v_show/id_XNDE4NDUyMjA=.html 三国时代我国数学家刘徽(约公无225年—295年)创造了“割圆术”,成功地推算出圆周率和圆的面积。圆周率是对圆形和球体进行数学分析时不可缺少的一个常数,各国古代科学家均将圆周率作为一个重要课题。我国最早采用的圆周率数值为三,即所谓“径一周三”。《九章算术》中就采用了这个数据。 与刘徽类似的是,古希腊的阿基米德也用正多边形法去求圆周率。但是阿基米德是用归谬法证得这一结果的,避开了极限概念,而刘徽却大胆地应用了以直代曲、无限趋近的思想方法;且阿基米德的方法需另外计算圆外切正多边形面积,刘徽的方法则只需求内接正多边形面积。与阿基米德比,刘徽的割圆术可谓事半功倍。 二、新授课 1、一个实验说明的事实 对于一个半径为R 的圆,先作圆内接正六边形,记其面积为1A ;再作圆内接正十二边形,记其面积为2A ,循此下去,每次边数成倍增加,得到一系列圆内接正多边形的面积 ,,,,,,321 n A A A A 构成一列有次序的数,其中内接正1 2 6-?n 边形的面积记为 )(+ ∈Z n A n 。 练习题1。求半径为R 的圆内接正三角形ABC 的面积S ?;内接正n 边形的面积n s 。 答案: 2 4 s ?= 2 12sin 2 n s nR n π= 练习题2。求半径为R 的圆外切正三角形ABC 的面积;外切正n 边形的而积n s ; 答案: 2 s ?= 2t a n n s n R n π= 如果内接正n 边表的面积为n A ,圆的面积为A ,外接正n 边形的面积为n s ,则有 n n A A s ≤≤

数学分析教案 (华东师大版)第二章数列极限

第二章数列极限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建立起数列极限的准确概念,熟练收敛数列的性质; 2.使学生正确理解数列收敛性的判别法以及求收敛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会用数 概 列极限的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等有关命题。要求学生:逐步建立起数列极限的 语言正确表述数列不以某定数为极限等相 定义证明有关命题,并能运用 应陈述;理解并能证明收敛数列、极限唯一性、单调性、保号性及不等式性质;掌握并会证明收敛数列的四则运算定理、迫敛性定理及单调有界定理,会用这些定理求某些收敛数列的极限;初步理解柯西准则在极限理论中的重要意义,并逐步学会应用柯西准则判定某些数列的敛散性; 定义 教学重点、难点:本章重点是数列极限的概念;难点则是数列极限的 及其应用. 教学时数:14学时 § 1 数列极限的定义 教学目的:使学生建立起数列极限的准确概念;会用数列极限的定义证明数列极限等有关命题。 ε-定义及其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数列极限的概念,数列极限的N 教学时数:4学时 一、引入新课:以齐诺悖论和有关数列引入—— 二、讲授新课: (一)数列:

1.数列定义——整标函数.数列给出方法: 通项,递推公式.数列的几何意义. 2.特殊数列: 常数列,有界数列,单调数列和往后单调数列. (二)数列极限: 以为例. ”定义 ) 定义( 的“ 定义( 数列 收敛的“”定义 ) 注:1.关于:的正值性, 任意性与确定性,以小为贵; 2.关于:的存在性与非唯一性,对只要求存在,不在乎大小.3.的几何意义. (三)用定义验证数列极限:讲清思路与方法. 例1 例2 例3 例4 证 注意到对任何正整数 时有就有

取 于是,对 例5 证法一令有用Bernoulli不等式,有 或 证法二(用均值不等式) 例6 证时, 证明 例7设 (四)收敛的否定: 定义( 的“ ”定义 ). 发散的“”定义 ). 定义( 数列 例8 验证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极限定义及其求解法则

高中数学中的数列极限定义及其求解法则 数列极限是高中数学课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大学数学中 的基础概念之一。在高中阶段,我们需要学习数列极限的定义、 判定和求解法则,理解其本质和应用,为进一步深入学习数学打 好基础。 一、数列的极限定义 在数学中,数列是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的序列,表示为{an},其中an表示数列中第n个数。如1,2,3,4……即为一个自然数 数列。当数列中的数逐渐趋向于一个确定的数L时,我们称L为 该数列的极限,也称数列的极限存在。数学上表示为:lim(n→∞)an = L 其中lim表示“当n无限趋近于正无穷时的极限值”,an表示数 列中的第n个数,L为数列的极限值。 二、常用的数列极限判定法则

1. 夹逼准则 夹逼准则是求解数列极限的常用方法,其核心思路是通过夹逼 使得数列趋近于某个范围内的值。具体来说,对于数列{an},如 果有: an ≤ bn ≤ cn, 且lim(n→∞)an = lim(n→∞)cn = L,则有lim(n→∞)bn = L。 其中,an和cn是分别代表着L的下限和上限的数列。该方法 的原理是利用如果一个数列逼近L,同时另外两个数列且夹在中间,则这两个数列同样逼近L。 例如:求解数列an =(n+2)/(2n+1)的极限。将分子分母同 时除以n,得到an = 1/2+3/(4n+2)。由于lim(n→∞)3/(4n+2)= 0,所以an的极限等于lim(n→∞)1/2=1/2。 2. 单调有界准则

单调有界准则是指如果数列{an}单调递增(或递减),且有一个数M使得|an|≤ M对于所有n成立,则该数列有极限。此时,数列的极限就是其单调递增(或递减)的极限。 例如:求解数列an =(n+1)/n²的极限。由于当n≥1时,有an ≤(n+1)/n,所以an为单调递减的数列。同时,1/n是单调递减的有界数列,其最小值为0,所以an也是单调有界的。因此,数列an有极限,其极限值等于an的单调递减极限:lim(n→∞) an=lim(n→∞)(n+1)/n²=0。 3. 常用极限公式 除了以上两种常用的数列极限判定法则,还有很多常用的极限公式,如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这些公式可以在复杂的求解中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 例如:求解数列an = 2^n/ 3^n 的极限。对于任意正整数n,有2^n < 3^n,所以an <1。又因为 2^n> 1,3^n> 1,所以an > 0。根据夹逼准则可得lim(n→∞)an = 0。

7.7数列的极限(第2课时)

7.7数列的极限(第2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会求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提高概括、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以及简单数列的极限的求解.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定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复习回顾:什么是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在n 无限增大的变化过程时,如果无穷数列{}n a 中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a ,那么a 叫做数列{}n a 的极限. 二、概念形成: 提问1:在定义中,如何理解“无限趋近于某一个常数a ”? 提问2:用什么来体现这种无限趋近的过程呢? 思考并讨论 给出结论:用n a 和a 之间的距离的缩小过程,即 a a n - 趋近0 现在以数列n n a n n )1(-=为例说明这种过程 观察:

距离量化:n n a n n 10)1(0=--= -,随着n 的增大,n 1 的值越来越小,不论给定怎样小的一个正数(记为ε),只要n 充分的大,都有n 1比给定的正数小. 三、概念应用: 已知数列⎭ ⎬⎫ ⎩⎨ ⎧+-11n n ① 把这个数列的前5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②写出n 1-n a 的解析式. ③⎭ ⎬⎫⎩⎨ ⎧+-11n n 中的第几项以后的所有项都满足1001 1<-n a ④指出数列⎭ ⎬⎫ ⎩⎨⎧+-11n n 的极限. 四、课堂反馈 例 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数列 ,2 )1(1, ,1,0,1,0n -+的极限是0和1. (2)数列 ,2 1 )1(,,21,21,21,11132-+⋅---n n 的极限是0. (3)数列 ,1 sin ,,31sin ,21sin ,1sin n 的极限不存在. (4)数列1000023 1 ,,31,31,1 的极限是0. 分析:判断一个数列否存在极限,极限是多少,主要依据极限的定义,即数列的变化趋势. 解:(1)一个数列的极限如果存在,它的极限是唯一的,不能是两个或更多个,是假命题.

高二上册数学教案7.3数列的极限沪教版

7.7(1)数列的极限 一、教学内容分析 极限概念是微积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微积分中其它重要的基本概念(如导数、微分、积分等)都是用极限概念来表述的,而且它们的运算和性质也要用极限的运算和性质来推导,同时数列极限的掌握也有利于函数极限的学习,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 二、教学目标设计 1.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能初步根据数列极限的定义确定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观察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认识有限与无限、近似与精确、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提高的数学概括能力、抽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 3.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说明极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以及简单数列的极限的求解. 难点:数列极限的定义的理解. 四、教学用具准备 电脑课件和实物展示台,通过电脑的动画演示来激发兴趣、引发 思考、化解难点,即对极限定义的理解,使学生初步的完成由有限到无限的过渡,运用实物展示台来呈现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课堂练习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及时反馈. 五、教学流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1、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1. 观察 教师:在古代有人曾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 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此话意思? 学生:一根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取它的一半,第二天取第一天剩下的一半,…… ,如此继续下去,永远也无法取完. 思考 教师:如果把每天取得的木棒长度排列起来,会得到一组怎样的数? 学生: , 2 1 , , 8 1 , 4 1 , 2 1 n 3.讨论 教师;随着n的增大,数列{} n a 的项会怎样变化?

学生: 慢慢靠近0.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列的极限----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2、观察归纳,形成概念 (1)直观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考察下列几个数列的变化趋势 (a ) ,101,,101,101,10132n ①“项”随n 的增大而减小 ②但都大于0 ③当n 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n 101 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0 (b ) ,)1(,,31,21,1n n --- ①“项”的正负交错地排列,并且随n 的增大其绝对值减小 ②当n 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n n )1(-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0 (c ) ,1,,43,32,21+n n ①“项”随n 的增大而增大 ②但都小于1 ③当n 无限增大时,相应的项1+n n 可以“无限趋近于”常数1 教师:用电脑动画演示数列的不同的趋近方式: (a )从右趋近 (c )从左趋近 (b )从左右 两方趋近,使学生明白不同的趋近方式 教师:上面的庄子讲的话体现了极限的思想,其 实我们的先辈还会用极限的思想解决问题,我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刘徽于公元前 263年创立的“割圆术”借助圆内接正多边形的周长,得到圆的周长就是极限思想的一次很好的应用.刘徽把他的操作方法概括这样几个字:“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不可割,则与圆和体,而无所失矣.” 概念辨析 教师:归纳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学生: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数列{}n a 的项无限的趋近于某一个常数n 那 么就说数列 {}n a 以a 为极限. 教师:是不是每个数列都有极限呢? 学生1:(思考片刻)不是.如 n a n =

第二节 数列的极限

第二节 数列的极限 ㈠本课的基本要求 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了解数列极限的性质,会用ε──N 的语言证明数列的极限 ㈡本课的重点、难点 本课重点是数列极限的定义,难点是对ε──N 的语言的掌握 ㈢教学内容 引入(从“穷竭法”到“极限”): 从Archimedes 的穷竭法到Newton 和Leibniz 的极限思想,是微积分得以诞生的至关重要的一步飞跃。我们用Archimedes 做过的一个例子来看看穷竭法和极限思想的差异。为了叙述方便和计算简洁,例中的图形和解题细节与Archimedes 的略有差别。 例1 计算由抛物线x x x y ),0(2≥=轴及直线1=x 所围图形的面积A ,见图1. 这块区域称为抛物线弓形。可以看到,它包含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内而且不难得到2 1

新教材高中数学第四章数列:第2课时等差数列习题课学案新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2(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数学学案新人教A 版选择性必修2: 第2课时 等差数列习题课 关键能力·合作学习 类型一 求等差数列的通项(数学运算) 1.若数列{}a n 满足a n +1=2a n +12 (n∈N * ),且a 1=1,则a 2 021=( ) A .1 010 B .1 011 C .2 020 D .2 021 【解析】选B.由a n +1=2a n +12 (n∈N *),则a n +1=a n +12 (n∈N * ),即a n +1-a n =12 , 所以数列{}a n 是以1为首项,1 2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所以a n =a 1+()n -1 d =1+()n -1 ×12 =n +12 , 所以a 2 021=2 021+12 =1 011. 2.已知数列{}a n 满足a 2=12 ,a 5=15 a 1,且1a n -2a n +1 +1a n +2 =0,n∈N *,则n∈N * 时,使 得不等式n +100a n ≥a 恒成立的实数a 的最大值是( ) A .19 B .20 C .21 D .22 【解析】选B.因为1a n -2a n +1 +1a n +2 =0,n∈N * ,所以2a n +1 =1a n +1a n +2 ,所以数列⎩⎨⎧⎭ ⎬⎫1a n 为等 差数列,设其公差为d , 由a 2=12 ,a 5=15 a 1可得1a 2 =2,1a 5 =5·1 a 1 , 所以⎩⎪⎨⎪⎧1a 1+d =21a 1 +4d =5·1 a 1 ,解得⎩⎪⎨⎪⎧1a 1 =1 d =1 , 所以1a n =1a 1 +()n -1 d =n ,所以a n =1 n , 所以不等式n +100a n ≥a 即n +100n ≥a 对任意的n ∈N * 恒成立,又n +100n ≥2 n ·100 n = 20,当且仅当n =10时,等号成立,所以a≤20,即实数a 的最大值是20. 3.已知数列{}a n 为等差数列,S n 为其前n 项和.若a 1=2 024,且S 2 0202 020 -S 2 019 2 019 =3,则 S 2 021=( ) A .1×2 0212 B .2×2 0212

7.7数列的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4课时)

7.7数列的极限——极限的运算法则 (第4课时) 【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运用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求数列的极限. 2.理解和掌握三个常用极限及其使用条件.培养学生运用化归转化和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数列极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 教学难点:数列极限的运算性质及重要极限的灵活运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复习: 1.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n a 的项n a 无限趋近于.....某个常数a ,那么就说数列}{n a 以a 为极限.记作lim n n a a →∞ =. 2.几个重要极限: (1)01 lim =∞→n n (2)C C n =∞→lim (C 是常数) (3)无穷等比数列}{n q (1

例1 求100)21(lim x x +∞ →.(利用公式法) 解:11)]21(lim [)21(lim 100100100==+=+∞ →∞ →x x x x 例2 11 lim 22+++∞→x x x x .(利用n x x 1lim ∞→=0) 解:11 1111lim 11 lim 2 2 2 2=+++ =+++∞→∞→x x x x x x x x 例3 )11(lim 22--+∞ →x x x x .(分子有理化法) 解:1 12lim )11(lim 2 2 22-++=--+∞ →∞ →x x x x x x x x 11 12 11112lim 2 2=+= -++ =∞ →x x x 例4 求下列有限:(1)1312lim ++∞→n n n (2)1 lim 2-∞→n n n 分析:(1)(2)当n 无限增大时,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无限增大,分子、分母都没有极限,上面的极限运算法则不能直接运用 解:(1)1112lim(2)lim 2lim 212lim lim 111313 3lim(3)lim3lim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 (2)22211 lim lim lim 011 11lim(1) n n n n n n n n n n →∞→∞→∞→∞===--- (二)先求和再求极限 例5 求下列极限: (1) )11 2171513(lim 2222+++++++++∞→n n n n n n ;(2))3 9312421(lim 11--∞→++++++++n n n 解:(1) )1 1 2171513( lim 2 222+++++++++∞ →n n n n n n

数列极限的运算

数列极限的运算 第一篇:数列极限的运算 第十九教时 教材:数列极限的运算 目的:继续学习数列极限的运算,要求学生能熟练地解决具体问题。过程: 一、复习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 例 一、先求极限lim n2+n- 1n→∞ 2n 2-1,再用ε—N定义证明。2解:lim n+n-1 1+ 1-1 2n→∞ 2n2-1= lim=1n→∞ 2-12 n 任给ε>0,|n2+n-112n2n2-1--1 2|=2(2n2 -1)则 2n-12(2n2-1)<2n4n2-2<2n2n =1 n(Θ当n>1时,n2>1,2n2>2,∴4n2-2>2n2) 令1 n <εn>

ε 取N=[ε ] n>N时,| n+n-1n2 当+n-12n2 -1-1 |<ε恒成立∴lim n→∞ 2n2 -1 =1 二、先求和,后求极限: 例 二、求极限 1.lim(1473n- 2)n→∞ n2+n2+n2+ΛΛ+n2 解:原式=limn(3n-1)= 1(指出:原式=0+0+0+……+0=0 是错误的)n→∞2n2 22.lim 1⋅2+2⋅3+ΛΛ+n(n+1) n→∞ n(n2 -3) n(n+1)(2n+1)+ n(n+1) 解:原式=lim 2n3+6n2+4n1n→∞

n(n2-3)=limn→∞ 6(n 3-3n)=3 3.lim[(1+1)(1+11+11 n→∞222)(24)ΛΛ(1+2 2n-1)] 11(1+解:Θ1+ 2n-1)1-(1 22n-1 = 2n-1)(1-1=2 n-1)2 1-=2n 1-12 2n-1 1- 2n-1 1- n-11- 11-1111∴原式=lim[ 2⨯221-231-2n1-⨯⨯ΛΛ⨯]=2n n→∞ 1-12 1-111=2 n→∞1221-2221-2 2n-11- 24.已知数列{an}中a1 n= n(n+1)(n+2),求limSn n→∞ 解:Θ 1n(n+1)(n+2)=12[1n(n+1)-1(n+1)(n+2)

7.7《数列的极限》教案(沪教版高二上)

7.7(1)数列的极限 一、教课内容剖析 极限看法是微积分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看法之一,因为微积分中其余重要的基本看法(如导数、微分、积分等)都是用极限看法来表述的,并且它们的运算和性质也要用极限的运算 和性质来推导,同时数列极限的掌握也有益于函数极限的学习,因此,极限看法的掌握至关 重要 . 二、教课目的设计 1.理解数列极限的看法,能初步依据数列极限的定义确立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察看运动和变化的过程,初步认识有限与无穷、近似与精准、量变与质变 的辩证关系,提升的数学归纳能力、抽象思想能力和审美能力. 3.利用刘徽的割圆术说明极限,浸透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骄傲感和数学学习的兴趣 . 三、教课要点及难点 要点:数列极限的看法以及简单数列的极限的求解. 难点:数列极限的定义的理解. 四、教课器具准备 电脑课件和实物展现台,经过电脑的动画演示来激发兴趣、引起 思虑、化解难点,即对极限制义的理解,使学生初步的达成由有限到无穷的过渡,运用实物 展现台来表现学生的作业,指出学生讲堂练习中的长处和不足之处,实时反应. 五、教课流程设计 实例引入 看法 几何 符号数列的极限理解

运用与深入 (例题分析、稳固练习) 讲堂小结并部署作业 六、教课过程设计 一、情形引入 1、创建情境,引出课题 1.察看 教师:在古代有人曾写道:“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断. ”哪位同学能解说一下此话 意思? 学生:一根一尺长的木棒,第一天取它的一半,次日取第一天剩下的一半,,这样继续下去,永久也没法取完. 2.思虑 教师:假如把每日获得的木棒长度摆列起来,会获得一组如何的数? 1111 , 学生:,,,,n 2482 3.谈论 教师;跟着 n 的增大,数列a n的项会如何变化? 学生:慢慢凑近0. 教师: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数列的极限---- 引出课题 二、学习新课 2、察看归纳,形成看法 ( 1)直观认识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以下几个数列的变化趋向 (a)1 , 1 2, 1 3, , 1 n, 10 10 1010 ①“项”随 n 的增大而减小②但都大于 0 ③当 n 无穷增大时,相应的项1n能够“无穷趋近于”常数 0 10

沪教版上海数学高二上册7.7数列的极限教案

课题: 7.7 数列的极限(1) 一、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数列的极限》为沪教版第七章第七节第一课时内容,是一节概念课。极限概念是数学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因为极限理论是微积分学中的基础理论,它的产生建立了有限与无限、常量与变量之间的桥梁。本节后续内容如: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无穷等比数列各项和的求解也要用到数列极限的运算与性质来推导,所以极限概念的掌握至关重要。通过第七章前半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数列的有关概念,以及研究一些特殊数列的方法。但对于学生来说,数列极限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经验型抽象思维向理论型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在理解“极限”、“无限趋近”时可能产生偏差,比如认为极限代表着一种无法逾越的程度,或是近似值。这与数学中“极限”的含义相差甚远。在学习数列极限之前,又曾多次利用“无限趋近”描述反比例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的图像特征,这又与数列中“无限趋近”的含义有所差异,学生往往会因为常数列能达到某一个常数而否定常数列存在极限的事实。极限这一概念,古已有之,本教案尝试将历史上的一些相关内容融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经历探求极限的几个阶段,形成对数列极限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 1、理解极限的概念,能初步利用极限意义确定某些简单的数列极限; 2、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数列变化趋势的分析,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学会数学语言的表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体会在探索问题中由静态到动态、由有限到无限的辨证观点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3、了解极限理论在数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 义思想情感,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教学重点: 数列极限的概念;会由数列的通项公式来考察数列的极限 教学难点: 从变化趋势的角度, 来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三、教学过程设计 (一)巧设疑点,引发思考 问题:我们知道:9.0 1; 99.0 1; 999.0 1; −−−→←9 100999999.0个 1; −−→←9 999999.0个n 1; 那么:• 9.0 1?

理科数学第一轮复习极限含教案和课件数列的极限

5 数列的极限 1•数列极限的定义:一般地,如果当项数 n 无限增大时,无穷数 列{%}的项a n 无限地趋近于某个常数a (即E — a|无限地接近于0), 那么就说数列{a n }以a 为极限. 注:a 不一定是{ a n }中的项. 2•几个常用的极限:①lim C=C (C 为常数);②lim 1 =0;③lim q n =0 n ^^ n n _^3C (|q|v 1). 3•数列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设数列{ a n }、{b n }. lim (a n • b n ) =a • b; lim 空=空(b z 0) n f n 》::b n b •点击双基 1 •下列极限正确的个数是 ④lim C=C ( C 为常数) n — B.3 D.都不正确 答案:B 2. lim [n (1 — 1) (1 —丄)(1 —丄)•••( 1—丄门等于 n r : 3 4 5 n 2 A.0 B.1 C.2 D.3 当 lim a n =a, n ? lim b n =b 时, n _, ‘ lim n j :: (a n 士 b n ) =a ± b; ①n im :*=°(a >°) ② lim q n =0 n _^C 1 2n -3n ③ lim — n = — 1 2 n +3n A.2 C.4 解析:①③④正确. )] 解析: (1- 寸)

= lim [n x 2 X 3 X 4 X …X n r 「 3 4 5 _ 2n _c =lim =2. n r : n 2 答案:C •典例剖析 lim n 2 ■ n — lim _n= 乂一乂 =0;②原式=lim. .. n 2,n — lim_n=— 不存在. 【例 1】 求下列极限: (1) 2n 2 n 7 lim 2 ; (2) lim ( , 1 n _):: 5n 2 7 n :. (3) lim 2 + 4 + …+ 2 2 2 n ). n _: i :: n n n 剖析: :(1) 因为分子分 母 都无极 限, 故不能直接运用商的极限运 算法则,可通过变形分子分母同除以n 2后再求极限;(2)因、.n 2 n n 都没有极限,可先分子有理化再求极限;(3)因为极限的运算法则 只适用于有限个数列,需先求和再求极限 解:(1) 1 7 2 2 ..2n n 7 n n 2 = 2 lim 2 = lim —— n — 5 n 7 n 7 5 5 +p (2) lim ( . n 2 n — n ) = lim — n 1 1 ------------- =lim =_ n 2 - n n --- 1 . 1 . 1 2 \ n (3)原式=lim 2 4 6 2 --------------- = lim n (n 2 1)= lim ( 1+- ) =1. n ^^ n n n 2 、 , lim (2n +n + 7)旳 评述:对于(1)要避免下面两种错误:①原式=n ": 2 = =1, lim (5n 2+7) 旳 n y-': ②T (2n 2+n+7) , (5n 2+7)不存在,原式无极限.对于(2) n 2 要避免出现下面两种错误: ① lim (、n 2 n — n ) n — JpC n 2 n — n );

高中数学 第二章 数列 数列极限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5(2021年整理)

数列极限 “数列极限"这节内容为一课时(45分钟),在课堂上很圆满地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对本节课的教学我从如下的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1)在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众所周知,对数列极限这个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导数所必备的知识.另外,极限也是从初等数学的思维方式到高等数学的思维方式的质的转变,在重点考察思维方法的高考命题中是最好的命题素材之一. (2)在全章中的地位和作用 《数列的极限》安排在高中数学第三册(选修2)第二章、第二节,是数列极限的起始课.这部分内容在课本第73页至76页。是全章内容的起点,重点 . 2.本节内容的课标要求 从数列的变化趋势来理解极限的概念;能初步利用极限定义确定某些简单的数列极限;体会极限思想.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的确定 教学重点:数列极限的概念 教学难点:如何从变化趋势的角度, 来正确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教学关键:教学中启发学生在分析问题时抓住问题的本质(即定义) 确立依据:这样确定重难点及教学关键,主要是基于课标要求和对本节课全面分析。 二、教学目标分析 根据我对教材的分析以及对新课程的教学理念的认识,确定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极限的概念,能初步利用极限定义确定某些简单的数列极限;(2)能力目标:

1、通过设置问题情境、数列变化趋势的分析,使学生理解数列极限的定义,学会数学语言的表述,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 2、通过分层练习,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进而学会数列极限的分析方法,体会在探索问题中由静态到动态、由有限到无限的辨证观点和“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认识过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介绍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周和数学家刘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 2、通过介绍生活中的极限运动和极限精神,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 确立依据:基于对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的分析,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及思维品质的锻炼,从而让学生在能力上得到发展. 三、教学问题诊断 1、对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和高三学生学习表现而做出的。 (1)从学生的认知角度看:学生很容易把本节内容与立体几何中球体表面积和体积公式的推导和生活中的趋向性事例进行类比,这是认知的有利因素.认知的不利因素:学生第一次接触数列极限,容易与数列混淆;对于一些摆动数列学生判断有一定困难. (2)学情分析:教学对象是青海油田高三理科的学生。多数学生重视数学的学习,但欠缺学习方法;不善于自己探究,习惯于教师的讲授;许多学生不善分析,欠缺合作意识。另外数学语言表达、文字表达能力都存在一定问题。有利的因素是学生面临高考,比较自觉,有比较强的学习欲望。 2、学法指导: ①、自主学习:学生自己通过预习,了解所学知识

2021年高三数学 第77课时 数列的极限教案

2021年高三数学 第77课时 数列的极限教案 教学目标: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掌握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会通过恒等变形,依据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依据极限为的几种形式,求数列的极根.会求公比绝对值小于的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 (一) 主要知识及主要方法: 数列极限的定义: 一般地,如果当项数无限增大时,无穷数列的项无限趋近于..... 某个常数 (即无限地接近于),那么就说数列以为极限.记作. 注:不一定是中的项 几个重要极限:(,为常数); (是常数); ; 1,lim 0,1,n n n n n a b a b a b a b a b →∞⎧>-⎪ ==⎨+⎪-<⎩ 极限问题的基本类型:分式型,主要看分子和分母的首项系数; 指数型(和型),通过变形(如通分,约分)使得各式有极限; 根式型(型),通过有理化变形使得各式有极限; 数列极限的运算法则:与函数极限的运算法则类似, 如果,,那么 . 特别地,如果是常数,那么,()lim lim n n n n c a c a ca →∞ →∞ ⋅=⋅= 无穷等比数列的各项和:公比的绝对值小于的无穷等比数列前项的和当无限增大时的极限,叫做这个无穷等比数列各项的和,记做; (二)典例分析: 问题1.求下列数列的极限:; ; ()1111 1lim 139273n n n -→∞⎡⎤-++⋅⋅⋅+-⎢⎥⎣⎦

问题2.(陕西) n 等于(天津)设等差数列的公差是,前项的和为,则 (湖北)已知和是两个不相等的正整数,且≥,则 1 11 lim 1 11 p q n n n ∞ ⎛⎫ +- ⎪ ⎝⎭= ⎛⎫ +- ⎪ ⎝⎭ → 问题3.若,求和的值; 若,求的取值范围. 问题4.已知数列满足,,,…, 若,则 已知,数列满足,(,…),且数列的极限存在,则(结果用表示).

14.2数列极限教案二

课题: 14.1 数列极限的定义(二) 学习目的 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列极限概念;并能用极限的“ε—N ”定义验证一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学习重点和难点 正确理解极限概念中“无限趋近”的含义和数列极限的“ε—N ”的定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考察下面的两个数列: 1111,,,,,23 n , 1371,,,1,2482n 并把这两个数列中的前若干项在数轴上表示出来,然后观察并指出数列①、②的变化趋势: 2.小结: (1) 数列①与数列②的变化趋势的共同特点是: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通项n a 无限趋近 于一个常数A . (2) 给出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对于无穷数列{n a },如果存在常数A ,当项数无限增大时,通项n a 的值无限趋近于常数A , 则常数A 叫做数列{n a }的极限. 3.两点注意: (1)根据上面的分析,对于有穷数列当然不会发生项数无限增大的问题,因此数列极限指的 是无穷数列的极限. (2)“无限趋近”的含义需要进一步精确化. 二、新课 1.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的进一步精确化:着重分析“无限趋近”的含义.

“趋近”与“无限趋近”的含义是不同的。例如数列1n ⎧⎫ ⎨⎬⎩⎭ 的项趋近于-1,即随着项数的无限增大,1n 与-1的距离越来越小,但-1不是数列1n ⎧⎫⎨⎬⎩⎭的极限,因为数列1n ⎧⎫⎨⎬⎩⎭ 项不是无限趋近于-1而是0。数列112n ⎧⎫-⎨⎬⎩⎭ 同样如此,趋近于2,但2不是它的极限,因为不是无限地趋近于2,而是无限地趋近于1,故1是它的极限。 定量描述:上面的结论还可以这样表达:随着项数n 的无限增大,n a A -可以逐渐地变小,即对预先指定的任意小的正数ε,从数列{}n a 的某项之后的所有项总能使n a A -<ε恒成立。例如从数列1n ⎧⎫ ⎨⎬⎩⎭的某项之后的所有项总能使10n -<ε恒成立,当ε=0.0025时,1n 〈0.0025,n>400,即第400项之后各项:401402,403,a a a ,…不等式4010a -<0.0025, 4020a -<0.0025, 4030a -<0.0025,…都成立。对数列112n ⎧⎫-⎨⎬⎩⎭ 也有类似情况。(ε具有绝对的任意性.)在数列极限的描述中,我们也可以用n a A -的值无限趋近于0来描述n a 无限趋近于A 。

人教版高中数学(文科)选修数列的极限2

数列的极限 极限是数学中极其重要的概念之一,极限的思想是人们认识数学世界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武器,下边将从四个方面来阐述对这节课的理解和设计。 1.教材分析: 众所周知,高等数学这个庞大的学科体系得以建立的基础和基石是极限,而数列的极限是极限知识结构体系中最为简单的部分,然而由于ε-N定义的高度抽象性和深刻性使这部分内容对成人大专班的学生而言学习起来是比较困难的。 我们把对数列极限的要求定为: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2.教学目标: 2.1知识目标: ⑴理解数列极限的概念。 ⑵会用数列极限的概念确定某些简单数列的极限。 2.2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充分挖掘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深刻性,以及潜在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⑵培养学生用图形计算器作出数列图像数形结合的能力。 2.3德育目标: ⑴通过介绍庄子的哲学命题和X徽的巨大数学成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思想情感,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 ⑵本节内容是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不可多得的、极佳的教材。通过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来揭示数学世界中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从有限中认识无限、从近似中认识精确、从量变中认识质变。 2.4重点和难点: 由于数列极限概念的形成和构建过程是本节知识的支撑点,是ε-N定义及后续知识的出发点,故数列极限概念的探求和构建是教学的重点。又由于ε-N定义的高度抽象性和深刻性已构成了学生掌握知识和形成能力的障碍,故数列极限的ε-N定义是教学的难点。 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3.1教学手段: 本次课最好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直观、形象的动态功能来展示庄子的哲学命题和X徽的割

圆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数列极限概念的教学奠定直观、形象的认知基础;同时要用图形计算器对数列进行计算、列表和作图,通过数形结合以减轻学生负担,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 3.2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探索发现法和启发式讲解法。创设富有启发的学习情境,循循善诱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经历并体验概念的发生和发展过程。 3.3学法指导: 教师的教学活动不仅要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因此教师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分析、比较、抽象和概括,促使学生对极限概念表述的严格性作出探索,从而把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融为一体,完成数列极限概念的构建。 4.教学过程: 4.1概念的探索: 4.1.1创设情境以旧引新。 教学必须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深化,教学的导入必须前后边贯以旧引新,从旧知识中寻找新知识的生长点,造成一种合乎逻辑的认知突破。 求出以下无穷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并考察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项的变化趋势。简要作出数列的图像。 ⑴2,4,6,8,10,… ⑵ ⑶ ⑷ ⑸-1,1,-1,1,-1,… 通过讨论得出数列⑵、⑶、⑷的共同特征:即随着项数n 的无限增大,数列中的项a n 无限的趋近于一个常数A 。并向学生指出:我们把具有这种特征的数列称为有极限的数列,常数A 称为该数列的极限。这样就得出了数列极限的描述性定义。 4.1.2演示庄子的哲学命题和X 徽的割圆术。 演示战国时代哲学家庄周所著的《庄子·天下篇》中引用过的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让学生观察思考得出结论:木棍的长度构成的数列,其极限为0。 演示三国时的X 徽提出的所谓“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那么 ,......,,,,15 1413121,... ,,,,151413121-----,...,,,,151413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