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振动和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轴振动和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轴振动和轴承振动检测方法

对于大型设备的机器性能,可预知性的了解机器的突发性故障,磨损度和寿命预测,使企业可以提前预知机器可能产生的各种情况,提前作好准备,以达到保证不间断安全生产。轴承故障是工业机械设备最常见的故障之一。因此,适当的状态监测至关重要。

轴振动,即轴相对于轴承座的相对振动,一般用在大机组的在线上。安装时是把传感器(多是位移传感器-电涡流传感器)固定在轴承座上,因此测的是轴相对于轴承座的相对位移,单位多是位移;轴振动是机组振动的源头,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原因导致振动的发生,所以95%机组振动的状态能够从轴振动反映出;针对轴振动我们可以采用晶钻仪器手持式动态信号分析仪CoCo-80X的转子动力学分析功能做检测,提供实时阶次跟踪、相位阶次跟踪、轨道分析、动平衡等功能,提取振动信号幅值、时域、频域、时频特征、相位、轴心轨迹,根据特征进行故障判断。

轴承座振动,即在监测时把传感器配有磁铁吸附在轴承座上(没有安装),测的是轴承座的绝对振动。大多数巡检用的手持式数据采集仪都是如此,如CoCo-80X,多用加速度传感器。常见的问题是支持松动。支承松动引起系统的结构刚度变小,很小的激振力会引起较大的振动。该故障有如下的特征(1)、相位不稳定(2)振动随转速变化明显(3)基频及分数谐波振幅大,伴随2f3f…等高频振幅(4)松动方向振动大(5)轴承座的振动会明显增大。使用FFT频谱分析功能,测量轴承座与台板、台板与基础之间的接触不良,可以通过测量他们之间振动的差异来判断。观察检测点的频谱值。对于一般的轴承座来说,在同一轴向位置,如下图,测点上下标高差在100mm以内的两个连接部件,在连接紧固的情况下垂直方向的差别振动应小于2μm;滑动面之间正常的差别振动应小于5μm;当两个相邻部件差别振动明显大于这些数据时,即可判断链接刚度不足。差别振动越大,振动故障越严重。CoCo-80X是一款手持式高精度振动采集仪器,具有24位A/D,动态范围150dB,8通道同步采样最大采样率102.4kHz,可测量小至6μV和大至±20 V的信号。

杭州锐达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是美国晶钻仪器公司中国总代理,负责产品销售、技术支持与产品维护,是机械状态监测、振动噪声测试、动态信号分析、动态数据采集、应力应变测试等领域的供应商。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分析 学院名称: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指导教师姓名:

摘要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 本文对滚动轴承的故障形式、故障原因、常用诊断方法等诊断基础和滚动轴承故障的振动机理作了研究,并建立了相应的滚动轴承典型故障(外圈损伤、内圈损伤、滚动体损伤)的理论模型,给出了一些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常见实例。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机理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滚动轴承故障的本质和特征。本文对特征参数的提取,理论推导,和过程都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特征参数;特征; ABSTRACT : The Rolling fault diagnosis In the thesis ,the fault types,diagnostic methods an d vibration principle of rolling bearing are discussed.the thesis sets up a series of academic m odels of faulty rolling bearings and lists some sym ptom parameters which often used in fault diagnosis of rolling bearings . the study of vibration prin ciple of rolling bearings can help us to know the essence and feature of rolling bearings.In this pa

齿轮箱的故障类型及振动机理改

第2章齿轮箱的故障和振动信号 2.1齿轮箱故障的主要形式 齿轮箱系统是包含齿轮、轴承、传动轴及箱体等结构的复杂系统。其中主要故障发生在齿轮、轴承和传动轴上。在齿轮箱的诊断中,一般只给出是否产生故障及产生故障的位置,根据振动信号的特点,一般常见的典型故障形式有齿轮失效、轴和轴系失效、箱体共振和轴承疲劳脱落和点蚀等几种【5】。 在这些常见故障中,齿轮和滚动轴承的故障占齿轮箱故障的80%左右【4】。因此,对齿轮和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和振动机理进行剖析,对于识别齿轮箱故障类型有重要的意义。 2.1.1齿轮的故障类型及振动机理 (1)齿轮的故障类型齿轮的故障类型大致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 1)由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引起的故障。具体的故障包括齿轮偏心、齿距偏差、齿形误差、轴线不对中、齿面一段接触等故障。齿轮制造时造成的主要缺陷有:偏心、齿距偏差和齿形误差等。齿轮装配不当,也会造成齿轮的工作性能恶化。当齿轮的这些误差较严重时,会引起齿轮传动中忽快忽慢的转动,啮合时产生冲击引起较大的振动和噪声等【5】。 2)运行中产生的故障齿轮除上述故障外,其在本身运行过程中也会形成许多常见的故障,例如断齿、齿根疲劳裂纹、齿面磨损、点蚀剥落、严重交合等等。齿轮预定寿命内不影响使用的磨损成文正常磨损,如果因使用不当、用材不当、接触面存在硬颗粒以及润滑油不足等原因引发早期磨损,将导致齿轮形变、重量损失、齿厚变薄、噪声增大等后果,甚至会导致齿轮失效。其中若润滑油不足,还会导致齿面胶合,胶合一旦发生,齿面状况变差,功耗增大,从而使得振动信号变强。 (2)齿轮的振动机理一对啮合齿轮,可以看作一个具有质量、弹簧和阻尼的振动系统,其力学模型如图2-1所示。 图2-1齿轮对的力学模型 其振动方程为【4】: M r X+CX+K t X=K t E1+K t E2(t)2-1式中 X——为沿作用线上齿轮的相对位移 K(t)——齿轮啮合刚度 M r——齿轮副的等效质量

轴承温度标准

轴承温度标准-泵轴承温度标准 GB3215-82 4.4.1 泵工作期间,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 JB/T5294-91 3.2.9.2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6439-92 4.3.3 泵在规定工况下运转时,内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度不应高出输送介质温度20,最高温度不高于80。外装式轴承处外表面温升不应高处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高于80 JB/T7255-94 5.15.3 轴承的使用温度。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75 JB/T7743-95 7.16.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40,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JB/T8644-1997 4.14 轴承温升不得超过环境温度35,最高温度不得超过80 电机轴承温度规定、出现异常的原因及处理。 规程规定,滚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95?C,滑动轴承最高温度不超过80?C。并且温升不超过55?C(温升为轴承温度减去测试时的环境温度);具体见HG25103-91 轴承温升过高的原因及处理: (1)原因:轴弯曲,中心线不准。 处理;重新找中心。 (2)原因:基础螺丝松动。 处理:拧紧基础螺丝。 (3)原因:润滑油不干净。 处理:更换润滑油。 (4)原因:润滑油使用时间过长,未更换。 处理:洗净轴承,更换润滑油。 (5)原因:轴承中滚珠或滚柱损坏。 处理:更换新轴承。

按照国家标准,F级绝缘B级考核,电机温升控制在80K(电阻法),90K(元件法)。考虑到环境温度40度的情况,电机运行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20/130度。轴承温度最高允许95度。用红外检测枪测量轴承室外表面的温度,经验上,4极电机最高点温度不能超过70度。对于电机本体,不用监测。电机制造完成后,一般情况下,他的温升基本上是固定的,不会随着电机运行发生突变或者不断增长。而轴承是易损件,需要检测。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技术

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技术 (轴承研讨会资料) 洛阳轴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仪器开发部 2003年3月21日

目 录 一、轴承摩擦力矩测量的目的意义 二、轴承摩擦力矩的特性 三、轴承摩擦力矩的种类及其定义 四、轴承摩擦力矩的组成部分 五、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 六、轴承摩擦力矩的计算方法 七、轴承摩擦力矩的测量原理和测量方法 八、国内外轴承摩擦力矩测量仪简介 九、轴承摩擦力矩测量技术的发展趋势

一、轴承摩擦力矩测量的目的意义: 滚动轴承在旋转过程中,由于其外圈、内圈、保持架、钢球、密封圈五大件之间互相接触,故存在着摩擦阻力。 轴承摩擦阻力的性能一般按两种方法进行评定,一种是灵活性检查:采用徒手检查的方法,检查轴承在旋转时的阻滞现象,以定性的粗略判断其轴承摩擦阻力大小。另一种是以摩擦力矩来衡量,这也是一种科学的客观的测量方法。 轴承摩擦阻力影响轴承寿命,影响主机制导系统的可靠性和精确性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于高科技使用的轴承,如:陀螺仪轴承、卫星消旋天线轴承、运载大箭轴承、飞行平台轴承等等,均需要更加严格的摩擦力矩测量。 总之目前世界各国对于精密轴承质量的重点要求,已经由尺寸精度、几何精度、成品的旋转精度等方面转向了轴承的动态性能方面-----摩擦力矩和振动的测量,这也是使用单位最关心的两个重要技术性能指标。 因此,轴承摩擦力矩测量技术的研究目的就是研究如何合理评定,准确测量轴承的摩擦性能,为改进轴承设计参数、改进加工工艺和分析轴承摩擦力矩的影响因素,提供一个可靠的手段。从而提高轴承质量,提高主机精度,满足使用单位对轴承摩擦性能的技术要求,这对尖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防建设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轴承摩擦力矩的特性: 为了阐明摩擦力矩测量技术首先对轴承摩擦力矩的特性(图1)进行分析。 图1 轴承摩擦力矩特性曲线 M max---最大摩擦力矩 M mcp---平均摩擦力矩 1.摩擦力矩是轴承内外圈角变位的函数M = f (H),从式中可以看出轴承在旋转过程中每个位置都具有一个摩擦力矩值,即被测量轴承摩擦力矩是个随机变量。可以在测量过程中提取最大力矩,平均力矩和力矩差值等性能指标,用于分析轴承摩

滚动轴承游隙检测方法

什么是游隙?如何测量滚动轴承的游隙? 所谓滚动轴承的游隙,是将一个套圈固定,另一套圈沿径向或轴向的最大活动量。沿径向的最大活动量叫径向游隙,沿轴向的最大活动量叫轴向游隙。一般来说,径向游隙越大,轴向游隙也越大,反之亦然。按照轴承所处的状态,游隙可分为下列三种: 一、原始游隙 轴承安装前自由状态时的游隙。原始游隙是由制造厂加工、装配所确定的。 二、安装游隙 也叫配合游隙,是轴承与轴及轴承座安装完毕而尚未工作时的游隙。由于过盈安装,或使内圈增大,或使外圈缩小,或二者兼而有之,均使安装游隙比原始游隙小。 三、工作游隙 轴承在工作状态时的游隙,工作时内圈温升最大,热膨胀最大,使轴承游隙减小;同时,由于负荷的作用,滚动体与滚道接触处产生弹性变形,使轴承游隙增大。轴承工作游隙比安装游隙大还是小,取决于这两种因素的综合作用。 有些滚动轴承不能调整游隙,更不能拆卸,这些轴承有六种型号,即0000型至5000型;有些滚动轴承可以调整游隙,但不能拆卸,有6000型(角接触轴承)及内圈锥孔的1000型、2000型和3000型滚动轴承,这些类型滚动轴承的安装游隙,经调整后将比原始游隙更小;另外,有些轴承可以拆卸,更可以调整游隙,有7000型(圆锥滚子轴承)、8000型(推力球轴承)和9000型(推力滚子轴承)三种,这三种轴承不存在原始游隙;6000型和7000型滚动轴承,径向游隙被调小,轴向游隙也随之变小,反之亦然,而8000型和9000型滚动轴承,只有轴向游隙有实际意义。 合适的安装游隙有助于滚动轴承的正常工作。游隙过小,滚动轴承温度升高,无法正常工作,以至滚动体卡死;游隙过大,设备振动大,滚动轴承噪声大。 径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一、感觉法 1、有手转动轴承,轴承应平稳灵活无卡涩现象。 2、用手晃动轴承外圈,即使径向游隙只有0.01mm,轴承最上面一点的轴向移动量,也有0.10~0.15 mm。这种方法专用于单列向心球轴承。 二、测量法 1、用塞尺检查,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动体与外(内)圈之间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2、用千分表检查,先把千分表调零,然后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的读数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轴向游隙的检查方法如下: 1、感觉法 用手指检查滚动轴承的轴向游隙,这种方法应用于轴端外露的场合。当轴端封闭或因其他原因而不能用手指检查时,可检查轴是否转动灵活。 2、测量法

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与信号特征

滚动轴承的振动机理与信号特征 滚动轴承的振动可由外部振源引起,也可由轴承本身的结构特点及缺陷引起。此外,润滑剂在轴承运转时产生的流体动力也可以是振动(噪声)源。上述振源施加于轴承零件及附近的结构件上时都会激励起振动。 一、滚动轴承振动的基本参数 1.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如图1所示,它由内圈、外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 图1 滚动轴承的典型结构 图示滚动轴承的几何参数主要有: 轴承节径D:轴承滚动体中心所在的圆的直径 滚动体直径d:滚动体的平均直径 内圈滚道半径r1:内圈滚道的平均半径 外圈滚道半径r2:外圈滚道的平均半径 接触角α:滚动体受力方向与内外滚道垂直线的夹角 滚动体个数Z:滚珠或滚珠的数目 2.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 为分析轴承各部运动参数,先做如下假设:

(1)滚道与滚动体之间无相对滑动; (2)承受径向、轴向载荷时各部分无变形; (3)内圈滚道回转频率为fi; (4)外圈滚道回转频率为fO; (5)保持架回转频率(即滚动体公转频率为fc)。 参见图1,则滚动轴承工作时各点的转动速度如下: 内滑道上一点的速度为:V i=2πr1f i=πf i(D-dcosa) 外滑道上一点的速度为:V O=2πr2f O=πf O(D+dcosa) 保持架上一点的速度为:V c=1/2(V i+V O)=πf c D 由此可得保持架的旋转频率(即滚动体的公转频率)为: 从固定在保持架上的动坐标系来看,滚动体与内圈作无滑动滚动,它的回转频率之比与d/2r1成反比。由此可得滚动体相对于保持架的回转频率(即滚动体的自转频率,滚动体通过内滚道或外滚道的频率)fbc 根据滚动轴承的实际工作情况,定义滚动轴承内、外圈的相对转动频率为 一般情况下,滚动轴承外圈固定,内圈旋转,即: 同时考虑到滚动轴承有Z个滚动体,则滚动轴承的特征频率如下:滚动体在外圈滚道上的通过频率zfoc为: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轴承温度高的判断与处理 一、缺润滑脂或润滑脂填入过量、检查润滑脂品质及填充量。 二、润滑效果不好、检查润滑系统设施油泵、油路。 三、使用的润滑脂品质不符合要求、调整或更换润滑脂。 四、安装错误、检查调整轴承的安装位置。 五、三角带(V型带)太紧或太松、检查调整。 六、紧定套松动、检查并安装紧。 七、轴头螺丝松动、检查紧固。 八、轴承座螺丝松动、产生移位、停机拧紧螺丝。 九、轴径大、安装时轴承内圆胀大轴承游隙小、摩擦发热。 十、分体轴承座内圆小、安装轴承时挤压轴承外圆、是轴承 外圆减小、轴承游隙减小、摩擦发热。 进口轴承常见故障及原因分析 轴承和轴径或轴承座孔的过盈较小时,多采用压入法装配。最简单的方法是利用铜棒和手锤,按一定的顺序对称地敲打轴承带过盈配合的座圈,使轴承顺利压入。另外,也可用软金属制的套管借手锤打入或压力机压入。若操作不当,则会使座圈变形开裂,或者手锤打在非过盈配合的座圈上,则会使滚道和进口轴承体产生压痕或轴承间接被破坏。 进口轴承在装配时,若其与轴径的过盈较大,一般采用热装法装配。即将轴承放入盛有机油的油桶中,机油桶外部用热水或火焰加热,工艺要求加热的油温控制在80℃~90℃,一般不会超过100℃,最多不会超过120℃。轴承加热后迅速取出套装在轴颈上。若温度控制不当造成加热温度过高,则会使轴承产生回火而致硬度降低,运行中轴承就易磨损、剥落、甚至 开裂。 由上述可知,不论间隙可调整或间隙不可调的进口轴承,它们在装配时都要调整好轴向间隙(但有些间隙不可调的轴承不必留轴向间隙),以补偿轴在温度升高时的热伸长,从而保证进口轴承体的正常运转。若轴向间隙过小时,会造成轴承转动困难、发热,甚至使进口轴承体卡死或破损;若轴向间隙过大,

滚动轴承检测方法及先进设备

目录 第一章国外滚动轴承部件的检测方法 一、滚动轴承套圈沟道表面质量的检查方法 (1) 二、轴承套圈内表面伤痕的检查方法 (2) 三、用频谱分析法评定滚动表面的波纹度 (4) 四、用干涉仪测量球轴承滚道表面轮廓 (8) 五、陶瓷球超声波探伤法 (11) 六、采用振动测量技术确定球与滚子的柔量 (12) 七、电机轴承部件的使用故障 (15) 第二章滚动轴承异常的检测方法 一、用电测法检查滚动轴承缺陷 (18) 二、几种诊断滚动轴承疲劳剥落的发生位置 (19) 三、用振动标定滚动轴承异常的方法 (22) 四、用声发射法诊断滚动轴承的异常 (24) 五、用声传感器监视滚动轴承的损伤 (27) 六、用应变仪检测故障的方法 (28) 七、用复合传感器检测轴承的异常 (29) 八、利用振动分析检测 (33) 九、滚动接触亚表面疲劳裂纹的AE检测技术 (34) 十、FAG应用信号处理和频率分析技术检测轴承 (36) 十一、用手提式润滑脂铁粉浓度计测量轴承磨损状态 (38) 十二、借助振动和声发射诊断滚动轴承的失效 (40) 十三、模式识别在线检测轴承局部缺陷 (43) 十四、轴承异常的逐次模糊诊断 (50) 十五、近几年普遍应用的检测滚动轴承异常的方法 (50) 十六、燃气涡轮发动机转子支承轴承的诊断 (53) 第三章滚动轴承其它方面检测方法 一、径向负荷下轴承力矩的测量方法 (55) 二、滚动轴承非重复性旋转精度的动态测量 (57) 三、测量轴承负荷的方法 (60) 四、滚动轴承主轴径向旋转精度评定方法 (62) 五、滚动轴承工业状态的振动与噪音监测技术对比 (65) 六、超声波测试硬度的方法 (70) 第四章国外滚动轴承检测的先进设备 一、国外几种轴承振动测量仪简介 (70)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滑动轴承技术标准 一、术语、分类及符号 GB/T 2889——1994 滑动轴承术语 GB/T 18327.1——2001 滑动轴承基本符号 GB/T 18327.2——2001 滑动轴承应用符号 GB/T 18844——2002 滑动轴承损坏和外观变化的术语、特征及原因 二、检验方法 GB/T 7948—1987 塑料轴承极限PV试验方法 GB/T12948—1991 滑动轴承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GB/T16748—1997 滑动轴承金属轴承材料的压缩试验 GB/T18325.1—2001 滑动轴承流体动压润滑条件下试验机内和实际应用的滑动轴承疲劳强度 GB/T18329.1—2001 滑动轴承多层金属滑动轴承结合强度的超声波无损检验 GB/T 18330—2001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和薄壁轴套的壁厚测量 GB/T 18331.1—2001 滑动轴承卷制轴套外径的检测 JB/T 7920—1995(原GB 6415——86) 滑动轴承薄壁轴瓦周长的检验方法 JB/T 7925.1—1995(原GB 10452—89) 滑动轴承单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7925.2—1995(原GB 10453—89) 滑动轴承多层轴承减摩合金的硬度检验方法 JB/T 9749—1999 内燃机铸造铜铅合金轴瓦金相检验 JB/T 9763——1999 内燃机精密电镀减摩层轴瓦检验规范 QC/T 558—1999 汽车发动机轴瓦双金属结合强度破坏性试验方法 三、材料 GB/T 1174——1992 铸造轴承合金 GB/T 18326—2001 滑动轴承薄壁滑动轴承用金属多层材料

滚动轴承故障诊断综述

摘要: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中使用最多,最为关键,同时也是机械设备中最易损坏的机械零件之一。滚动轴承质量的好坏对机械设备运行质量影响很大,许多旋转机械设备的运行状况与滚动轴承的质量有很大的关系。滚动轴承作为旋转机械设备中使用频率较高,同时也是机械设备中较为薄弱的环节,因此对滚动轴承进行故障诊断具有重大意义。 引言:故障诊断技术是一门研究设备运行状况信息,查找故障源,研究故障发展趋势,确定相应决策,与生产实际紧密相结合的实用技术。故障诊断技术是20世纪中后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型技术。国外对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是世界上最早研究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的国家,于1967年对滚动轴承故障进行研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先后研制了基于时域分析,频域分析,和时频分析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 目前国外已经研制出先进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仪器,并且已经应用于工业生产中,对预防机械事故,减少损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内对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我过开始研究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技术,经过多年的研究,先后出现了基于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基于声音信号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基于温度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基于油膜电阻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和基于光钎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从实用性方面来看,基于振动信号的滚动轴承诊断方法具有实用性强,效果好,测试和信号处理简单等优点而被广泛采用。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振动诊断方法有特征参数法,频谱分析法,包络分析法,共振解调技术。其中共振解调技术是目前公认最有效的方法。 振动检测能检测轴承的剥落、裂纹、磨损、烧伤且适于早期检测和在线检测。因而,振动诊断法得到一致认可。包络检测是轴承故障振动诊断的一种有效方法,实际中已广泛使用。当轴承出现局部损伤类故障后,振动信号中包含了以故障特征频率为周期的周期性冲击成分,虽然这些冲击成分是周期出现的,但单个冲击信号却具有非平稳信号的特性。Fourier变换在频域上是完全局部化的,但由于其基函数在时域上的全局性使它没有任何的时间分辨率,因此不适合非平稳信号的分析。短时Fourier 变换虽然在时域和频域上都具有一定的分辨率而由于其基函数只能对信号进行等带宽的分解。因此基函数一旦确定,其时域和频域分辨率也就不能变化,从而不能自适应地确定信号在不同频段的分辨率。小波变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XXXX ZCYS-2013XXXX-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发布2013-5-30实施热电分公司发布XXXX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评价表/《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附件:7.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 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 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 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 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 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轴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轴向极限位置移向相反 的极限位置的轴向距离的平均值。 5 执行程序 5.1型号、包装验收 5.1.1查看型号是否符合要求,如果是进口轴承查看报关单、合格证和原产地证明是 否齐全。 5.1.2产品的包装无破损,防锈油覆盖均匀、充足。 5.2外观检查 5.2.1表面无脏污。 5.2.2轴承的滚动体及滚道表面是否有变色、伤痕、裂纹和凹痕、锈蚀和麻点、起皮 和折叠,整体应无伤痕或机械加工留下的毛刺,倒角均匀。 5.2.3保持架应不松散、无破损,与滚动体间隙不过大。检查铆钉头是否偏位、松动,焊接的位置是否正确,是否有焊接不牢的现象。 5.2.4钢印字体应凹下较深,不浮于表面,且非常清晰、不模糊。 5.3轴承外形尺寸检验,包括轴承的内、外径和宽度 5.3.1选取不同角度至少4个以上的点进行测量,可得出最小和最大直径,用以判断 圆度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 5.3.2轴承与轴的配合一般要求有0.02mm-0.05mm的紧力,如有条件测得轴颈的尺寸 可加以判断。 5.3.3内径一般用内径百分表、内径千分尺或游标卡尺测量,外径一般用外径千分尺 或游标卡尺测量,宽度一般用游标卡尺测量。 5.4径向游隙的测量 应在轴承非预紧状态下测量,一般有3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压铅丝法和千分表 测量法。 5.4.1用塞尺测量。确认滚动轴承最大负荷部位,在与其成180°的滚子与外圈之间 塞入塞尺,松紧相宜的塞尺厚度即为轴承径向游隙。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调心轴承和圆柱滚子轴承。 5.4.2压铅丝法。 a、选取直径合适的铅丝,不宜过细和过粗,尤其不能过粗,因为铅丝过粗时,压缩 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反作用力,当滚子挤压过铅丝时,轴承内、外圈会 有微量的弹性变形导致数据不准确。同样的道理,一般只用单根铅丝进行测量, 不能将细铅丝缠成双股来测量。 b、测量径向游隙应在外圈上选取固定一个点,并选取多个滚子测得多组数据,分析 判断所得值数据是否合格,在合格的基础上取平均值作为最终测量值。双列轴承 同排滚子测得径向游隙一般误差不应大于0.03mm。 c、压铅丝时应保证轴承转动自由,内外圈无错位、偏斜。 5.4.3用千分表测量。将轴承垂直放置,千分表架在外圈垂直位置上,然后在180° 位置上垂直顶起滚动轴承外圈,千分表读数的变化量就是轴承的径向游隙。 5.5轴向游隙的测量 一般有2种测量方法:塞尺测量法和千分表测量法。

机械基础滚动轴承测试题

滚动轴承测试题 一、选择题 1、滚动轴承的代号由基本代号及后置代号组成,其中基本代号表示。 A、轴承的类型、结构和尺寸 B、轴承组件 C、轴承内部结构的变化和轴承公差等级 D、轴承游隙和配置 2、代号为3108、3208、3308的滚动轴承的不相同。 A、外径 B、内径 C、精度 D、类型 3、代号为30310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径为。 A、10mm B、100mm C、50mm 4、滚动轴承基本代号中尺寸系列代号是由两位数字表示的,前者代表轴承的宽度系列,后 者代表轴承的系列。 A、滚动体的数目 B、内径 C、直径 D、载荷角 5. 代号为N1024的轴承内径应该是______。 6. 推力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_____。 7 角接触球轴承的类型代号为_____。 .2 C 8. 滚动轴承的类型代号由_____表示。 A.数字 B.数字或字母 C.字母 D.数字加字母 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以及外圈与座孔的配合。 A、全部采用基轴制 B、全部采用基孔制 C、前者采用基孔制,后者采用基轴制 D、后者采用基孔制 10、圆锥滚子轴承的与内圈可以分离,故其便于安装和拆卸。 A、外圈 B、滚动体 C、保持架 11. _____是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轴承。 A.深沟球轴承; B.调心球轴承; C.角接触球轴承; D.圆柱滚子轴承 12.________ 只能承受轴向载荷。 A.圆锥滚子轴承 B. 推力球轴承 C. 滚针轴承 D. 调心滚子轴承 13.________ 不能用来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和轴向载荷。 A. 深沟球轴承 B. 角接触球轴承 C. 圆柱滚子轴承 D. 调心球轴承 14. 角接触球轴承承受轴向载荷的能力,随接触角α的增大而_____。 A.增大; B.减少; C.不变; D.不定 15. 下列轴承中,能够同时承受径向载荷及少量的双向轴向载荷的轴承是_____。 A.深沟球轴承; B.推力球轴承; C.圆柱滚子轴承; D.滚针轴承 16. 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____。 A.滚动体破裂; B.滚道磨损 C.滚动体与滚道工作表面上产生疲劳点蚀; D.滚动体与滚道间产生胶合

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报告

南昌航空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信号处理 实验名称: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实验时间: 2013年5月14日 班级: 100421 学号: 10042134 姓名:吴涌涛 成绩:

滚动轴承的振动信号特征分析 一、实验目的 利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学习的序列运算、周期信号知识、DFT 知识,对给定的正常轴承数据、内圈故障轴承数据、外圈故障轴承数据、滚珠故障轴承数据进行时域特征或频域特征提取和分析,找出能区分四种状态(滚动轴承的外圈故障、内圈故障、滚珠故障和正常状态)的特征。 二、实验原理 振动机理分析:机械在运动时,由于旋转件的不平衡、负载的不均匀、结构刚度的各向异性、间隙、润滑不良、支撑松动等因素,总是伴随着各种振动。 振动的幅值、频率和相位是振动的三个基本参数,称为振动三要素。 幅值:幅值是振动强度的标志,它可以用峰值、有效值、平均值等方法来表示。 频率:不同的频率成分反映系统内不同的振源。通过频谱分析可以确定主要频率成分及其幅值大小,从而寻找振源,采取相应的措施。 相位:振动信号的相位信息十分重要,如利用相位关系确定共振点、测量振型、旋转件动平衡、有源振动控制、降噪等。对于复杂振动的波形分析,各谐波的相位关系是不可缺少的。 在振动测量时,应合理选择测量参数,如振动位移是研究强度和变形的重要依据;振动加速度与作用力或载荷成正比,是研究动力强度和疲劳的重要依据;振动速度决定了噪声的高低,人对机械振动的敏感程度在很大频率范围内是由速度决定的。速度又与能量和功率有关,并决定动量的大小。 提取振动信号的幅域、时域、频域、时频域特征,根据特征进行故

障有无、故障类型和故障程度三个层次的判断。 三、 实验内容 Step1、使用importdata ()函数导入振动数据。 Step2、把大量数据分割成周期为单元的数据,分割方法为: 设振动信号为{x k }(k =1,2,3,…,n )采样频率为f s ,传动轴的转动速率为V r 。 采样间隔为: 1 s t f ?= (1) 旋转频率为: 60 r r V f = (2) 传动轴的转动周期为: 1 r T f = (3) 由式(1)和(3)可推出振动信号一个周期内采样点数N : 1 1s r r s f f T N t f f = ==? (4) 由式(2)可得到传动轴的转动基频f r =29.95Hz ,再由式(3)可得到一个周期内采样点数N=400.67,取N =400。 Step3、提取振动信号的特征,分析方法包括: 1、时域统计分析指标(波形指标(Shape Factor)、峰值指标(Crest Factor)、脉冲指标(Impulse Factor)、裕度指标(Clearance Factor)、峭度指标(KurtosisValue) )等,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1)波形指标: P f X WK X = (5) 其中,P X 为峰值,X 为均值。p X 计算公式如下:

判断轴承的振动和温度判断轴承损坏方法

判断轴承的振动和温度判断轴承损坏方法 轴承的振动和温度判断轴承损坏的标准如下: 一、轴承的振动 轴承振动对轴承的损伤很敏感,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都会在轴承振动测量中反映出来,所以,通过采用特殊的轴承振动测量器(频率分析器等)可测量出振动的大小,通过频率分不可推断出异常的具体情况。测得的数值因轴承的使用条件或传感器安装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每台机器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判断标准。 二、轴承的温度 轴承的温度,一般有轴承室外面的温度就可推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轴承外圈温度,则更位合适。 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轴承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部合适,则轴承温都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使用热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轴承的工作温度,并实现温度超过规定值时自动报警或停止防止燃轴事故发生。 用高温经常表示轴承已处于异常情况。高温也有害于轴承的润滑剂。有时轴承过热可归诸于轴承的润滑剂。若轴承在超过125℃的温度长期连转会降低轴承寿命。引起高温轴承的原因包括:润滑不足或过分润滑,润滑剂。内含有杂质,负载过大,轴承损环,间隙不足,及油封产生的高磨擦等等。 因此连续性的监测轴承温度是有必要的,无论是量测轴承本身或其它重要的零件。如果是在运转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任何的温度改变可表示已发生故障。 轴承温度的定期量测可藉助于温度计,例如skf数字型温度计,可精确的测轴承温度并依℃或华氏温度定单位显示。 重要性的轴承,意谓当其损坏时,会造成设备的停机,因此这类轴承最好应加装温度探测器。 正常情况下,轴承在刚润滑或再润滑过后会有自然的温度上升并且持续一或二天。

轴承检测方法

轴承检测 轴承故障往往是由于多种因素,所有的设计和制造工艺因素的影响和轴承故障,他们的分析是不容易确定。在正常情况下,在一般情况下,您可以考虑和分析因素和内部因素。 用于调整的主要因素是安装,使用和维护,保养维修,等符合技术要求。安装条件是使用轴承的因素之一是往往造成不正确的安装包各部分之间的状态变化的承重力的首要因素,在异常状态的操作和早期失效。根据轴承的安装,使用,保养,维护的技术要求操作的轴承接触负荷,转速,温度,振动,噪声和润滑状态监测和检查,发现异常立即查找原因,调整回正常。此外,油脂和周围介质的质量,气氛也非常重要的分析测试。 轴承的倒角不决定轴承的质量,但却反映了轴承的加工方法。倒角为黑色,说明经过淬火等热处理,这样轴承的硬度,而有些人认为倒角为黑色不好看是没加工完全,这是误区。 一体保持架比两体好,虽然新工艺都使用一体保持架,但它仅仅是节省了材料,而对回转等性能比两体的差。轴承的倒角不决定轴承的质量,而有些人认为倒角为黑色不好看是没加工完全,这是误区。 内部因素主要是指结构设计,质量的制造工艺和材料,有三个因素决定了轴承的质量: 一、结构设计与先进的同时,将有一个较长的轴承寿命。轴承制造会经过锻造,热处理,车削,磨削和装配的多道工序操作。处理的合理性,先进性,稳定性也会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影响轴承的热处理和磨削工艺,往往与轴承的故障有更直接的关系相关的产品质量。近年来,研究轴承的表面层的恶化表明,磨削过程中密切与轴承表面质量相关。 二、轴承材料的冶金质量的影响是主要因素滚动轴承的早期失效。随着冶金技术的进步(如轴承钢,真空脱气等),提高了原材料的质量。原材料质量因素在轴承故障分析中的比重已经明显下降,但它仍然是轴承失效的主要因素之一。选择是否恰当仍是必须考虑的轴承故障分析。 三、轴承安装结束后,为了检查安装是否正确,要进行运转检查。小型机械可以用手旋转,以确认是否旋转顺畅。检查项目有因异物、伤痕、压痕而造成的运转不畅,因安装不良,安装座加工不良而产生的力矩不稳定,由于游隙过小、安装误差、密封摩擦而引起的力矩过大等等。如无异常则可动以开始力运转。如果轴承因某种原因发生严重故障而发,热则应将轴承拆下,查明发热原因;如果轴承发热并伴有杂音,则可能是轴承盖与轴相擦或润滑油脂干枯。此外,还可用手摇动轴承外圈,使之转动,若没有松动现象,转动平滑,则轴承是好的;若转动中有松动或卡涩现象,则说明轴承存在缺陷,此时应进一步分析和查找原因,以确定轴承能否继续使用。 拆卸下轴承检修时,首先记录轴承外观,确认润滑剂的残存量,取样检查用的润滑剂之后,洗轴承。作为清洗剂,普通使用汽油、煤油。 拆下来的轴承的清洗:分粗清洗和细精洗,分别在容器中,先放上金属的网垫底,使轴承不直接接触容器的脏物。粗清洗时,如果使轴承带着脏物旋转,会损伤轴承滚动面,应该加以注意。在粗清洗油中,使用刷子清除去润滑脂、粘着物,大致干净后,转入精洗。 精洗,是将轴承在清洗油中一边旋转,一边仔细地清洗。另外,清洗油也要

轴承检查方法

对轴承的定期检查 对设备的定期检修,运转检查及外围零件更换时被拆卸下来的轴承进行检查,以次判断可否再次使用或使用情况的好于坏。要仔细调查和记录被拆下来的轴承和外观情况,为了弄清和调查润滑剂的剩余量,取样以后,要很好地清洗一下轴承。 其次检查滚道面,滚动面和配合面的状况以及保持架的磨损状态等有无损伤和异常情况。 判断轴承可否再次使用,要在考虑轴承损伤的程度,机器性能、重要性、运行条件、检查周期等以后再来决定。检查结果,如果发现轴承有损伤和异常情况时,伤一节的内容查明原因,制定对策。另外,检查结果,如果有下面几种缺陷的话,轴承就不能再用了,需要更换新的轴承. a.内外圈、滚动体、保持架其中任何一个有裂纹和出现碎片的。 b.内外圈、滚动体其中任何一个有剥离的。 c.滚道面、挡边、滚动体有显著卡伤的。 d.保持架的磨损严重或铆钉松动厉害的. e.滚道面、滚动体生锈和有伤痕的。 f.滚动面、滚动体上有显著压痕和打痕的。 g.内圈内径面或外圈外径上有蠕变的。 h.过热变色厉害的。 i.润滑脂密封轴承的密封圈和防尘盖破损来严重的。

(1)、运转中检查与故障处理 运转中的检查项目有轴承的滚动声、振动、温度、润滑的状态等,具体情况如下. 一、轴承的滚动声 采用测声器对运转中的轴承的滚动声的大小及音质进行检查,轴承即使有轻微的剥离等损伤,也会发出异常音和不规则音,用测声器能够分辨。 二、轴承的振动 轴承振动对轴承的损伤很敏感,例如剥落、压痕、锈蚀、裂纹、磨损等都会在轴承振动测量中反映出来,所以,通过采用特殊的轴承振动测量器(频率分析器等)可测量出振动的大小,通过频率分不可推断出异常的具体情况。测得的数值因轴承的使用条件或传感器安装位置等而不同,因此需要事先对每台机器的测量值进行分析比较后确定判断标准。 三、轴承的温度 轴承的温度,一般有轴承室外面的温度就可推测出来,如果利用油孔能直接测量轴承外圈温度,则更位合适。通常,轴承的温度随着运转开始慢慢上升,1-2小时后达到稳定状态。轴承的正常温度因机器的热容量,散热量,转速及负载而不同。如果润滑、安装部合适,则轴承温都会急骤上升,会出现异常高温,这时必须停止运转,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根据大量测试数据,表4-1列出了各种机械中轴承工作时外圈温度的平均值,以供参考。由于温度受润滑、转速、负荷、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小强出品 XXXX热电分公司企业标准 XXXX- ZCYS-2013 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 2013-5-30 发布2013-5-30 实施 XXXX热电分公司发布

标准控制表

目录 1 目的 2 适用范围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5 执行程序 6 职责 7 附件:《滚动轴承入库验收标准》执行情况检查/评价表

1 目的 为了严格控制滚动轴承产品质量,规范滚动轴承验收方法,为采购滚动轴承的验收工作提供指导依据,特制定本标准。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XX公司滚动轴承采购中,专业人员进行入库验收工作。由于市场上一些假冒产品仿真程度非常高,靠常规的验收手段无法准确鉴定其真伪,当发生产品质量有疑问又无法确定其真伪时,需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进行鉴定并给出结论。另外,计划每年将XX公司采购轴承的所有品牌抽取5%的量进行权威鉴定。 3 引用文件及关联文件 3.1 引用文件 《实用轴承手册》,辽宁科学出版社,2001.10 GBT307.1-2005 滚动轴承、公差 GBT307.2-2005 滚动轴承、公差的测量方法 GBT276-94 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形尺寸 GBT5868-2003 滚动轴承安装尺寸 4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滚动轴承形式多样,不同的系列其游隙及各尺寸标准也不同,国家颁布的各类轴承标准较多,并且几家知名品牌如瑞典SKF、德国FAG、日本NSK、美国TIMKEN、瓦轴ZWZ等,均有自己公司产品的尺寸标准,故本标准只提供滚动轴承验收的方法和部分标准。 深沟球轴承示意图 D-轴承公称外径,d-轴承公称内径,B-公称宽度 游隙:分为径向游隙和轴向游隙。 径向游隙:无外载荷作用时,一个套圈相对另一套圈从一个径向偏心极限位置,移向相反极限位置的径向距离的平均值。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诊断

滚动轴承常见故障及诊断 2007/08/04 11:41来源:《工程机械与维修》作者:肖军 滚动轴承的故障类型大致有6种,即:腐蚀、摩擦、过热、烧伤、磨损、疲劳剥落等。其中,磨损和疲劳剥落是最常见的故障形式。故障诊断的方法有:转矩测定法、转速测定法、温度测定法、油分析法、振动法等。其中,振动法适用性强,效果好,测试信号处理简单直观,使用最广泛。 1.故障识别 运转中的检查项目有轴承的滚动声、振动、温度等,主要识别方法如下: (1)噪声识别 这需要有丰富的经验,应尽量由专人进行这项工作。用听音器或听音棒贴在外壳上可清楚地听到轴承的声音,也可采用测声器对运转轴承的滚动声的大小及音质进行检测,分辨出不同的故障。 轴承噪声主要有以下几种: ①固有噪声。这是滚动轴承本身具有的一种噪声,属正常噪声。特点:轴承旋转时发出的一种平稳、连续的声音,声音较小;转速变化时,其主频率不变。 ②装配误差产生的噪声。 ③滚道噪声。轴承在转动时产生随机脉动滚道噪声,是轴承噪声的主要成分。特点:滚道噪声会随着滚道和滚动体加工精度的提高而降低。 ④滚动噪声。滚子轴承容易产生滚动噪声。特点:主要发生在滚动体进入、退出承载区的时刻;润滑剂性能不好或黏度极大时最容易产生;滚子轴承只承受径向力,径向游隙比较大时容易产生。 ⑤保持架噪声。产生原因:滚动体和保持架、保持架与引导面之间的滑动摩擦,以及保持架与滚动体发生相互撞击而发出的噪声。特点:具有周期性;当采用滚动体引导保持架时,这种运动的不稳定性更加严重,深沟球轴承的冲压保持架较薄,径向、轴向的刚度较低,整体稳定性差,轴承高速旋转时,因弯曲变形而产生自激振动,发出“蜂鸣声”。 ⑥夹杂物噪声。大约14%的轴承过早损毁是污染所致,外部杂质进入轴承工作面引起非周期性振动和噪声。特点:随机性强,特别是小型轴承对此很敏感。 ⑦伤痕噪声。据统计,16%的轴承过早损毁是由于安装不当或没有使用适当的安装工具。特点:转速不变,噪声频率不变;转速降低,周期变长。如果使用高黏度油脂,噪声将减弱。原因分析:若其噪声连续不断,则可能是滚道有伤;若其噪声或有或无周期性,则为滚动体受损;若滚动体碎裂,会产生“锉齿声、冲击声”。 ⑧缺油噪声。特点:发出“金属磨损的哨声”,如果负载较重且缺油严重,可能产生“尖叫声”。 (2)振动识别 通常在轴承上安装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获取振动信号,然后通过计算机进行信号分析,以判断轴承是否存在故障。滚动轴承磨损后产生的振动同正常轴承产生的振动具有相同的性质,但磨损轴承的振幅明显比正常轴承的高。因此,只要将传感器获得的振动信号加以比较,就可判断出滚动轴承是否存在磨损类故障。如果传感器获得的振动信号出现异常,即波形相隔一段时间就出现峰值极大的尖顶,则可判断滚动轴承出现了疲劳剥落和点蚀等故障。 (3)温度识别 使用热感器可以随时监测轴承的工作温度,并在温度超过规定值时实现自动报警以防止事故发生。该方法属比较识别法,仅用于运转状态变化不大的场合。高温表示轴承已处于异常状态,因此,连续监测轴承温度是有必要的。轴承温度的定期测量可借助于温度计(例如数字型温度计)。 (4)润滑剂状态识别

滚动轴承状态监测

轴承故障诊断 1.1、轴承状态检测的意义: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化设备日趋大型化、自动化和连续化。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给产品的质量、乃至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因此,企业在设备的维护中花费了大笔费用,以保证其安全运行,如今,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减少费用,保证安全,设备故障诊断无疑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滚动轴承,作为机电系统中非常重要的零件,同时又是极易受损的零件,而滚动轴承的状态对工业生产、交通运输等很多方面有很多影响。对于工业生产来说,如果能随时地检测到轴承的工作状态,并进行恰当的维护,将会给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对于交通运输来说,只有保证列车滚动轴承工作在良好的状态下,才能保证旅客的安全,以及运输系统的正常运作。据统计,在使用滚动轴承的大多旋转机械中,约30%的机械故障是由滚动轴承造成的。文献①,由于设计不当和安装工艺不好或者是使用状态不佳,或突发载荷的影响,使轴承在正常运行一段时间之后,产生缺陷,并且在继续运行中进一步恶化,使轴承的运行状态发生变化。因此,对轴承故障的诊断就显得十分重要。 1.2、轴承状态检测常用方法: 1.2.1、温度法:用温度传感器检测轴承座或轴承外的箱体处的温度,来判断轴承的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温度检测对轴承载荷、速度和润滑情况的变化比较敏感,尤其对润滑不良而引起的轴承过热现象很敏感。但是,当轴承出现早期点蚀、剥落、轻微磨损等比较微小的故障时,温度检测就无能为力了。因此,这一方法有其明显的不足。文献① 1.2.2、油样分析法:从轴承所使用的润滑油中取出油样,通过收集和分析油样中金属颗粒的大小和形状来判断轴承的受损情况。但是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润滑有轴承,对于脂润滑来说,就不适用了。同时,可能受到从外围部件上掉下的颗粒的影响,使判断结果的准确性受影响。这种方法也有其局限性。文献① 1.2.3、振动信号分析法:通过安装在轴承底座或箱体恰当位置上的振动传感器检测轴承的振动信号,并对采集到的信号进行分析和处理来判断轴承的状态,振动法具有如下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