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文件编号:DHTHX-03受控状态:受控

XXX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

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文件

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

2019年9月16日

目录

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6)

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7)

1.1 分级管控目的 (7)

1.2 分级管控的依据 (7)

1.2.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7)

1.2.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8)

1.3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8)

1.4 名词解释 (8)

1.4.1 风险 (8)

1.4.2 可接受风险 (9)

1.4.3 重大风险 (9)

1.4.4 危险源 (9)

1.4.5 风险点 (9)

1.4.6 危险源辨识 (9)

1.4.7 风险评价 (9)

1.4.8 风险分级 (9)

1.4.9 风险分级管控 (9)

1.4.10 风险控制措施 (10)

1.4.11 风险信息 (10)

1.4.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

1.5 企业概况 (10)

1.6 职责 (10)

1.6.1 总经理职责 (10)

1.6.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

1.6.3 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11)

1.6.4 各生产车间 (11)

1.7 工作程序和内容 (11)

1.7.1 工作程序 (11)

1.7.2 准备阶段 (12)

1.7.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3)

1.7.4 风险点确定 (15)

1.7.5 危险源辨识 (16)

1.7.6 风险评价 (18)

1.7.7 风险控制措施 (21)

1.7.8 风险分级管控 (22)

1.8 文件管理 (24)

1.9 绩效考核 (24)

1.9.1 成果 (24)

1.9.2 效果 (24)

1.9.3 绩效考核 (25)

1.10 持续改进 (25)

1.10.1 评审 (25)

1.10.2 更新 (25)

1.10.3 沟通 (25)

第2章安全总则 (27)

2.1 编制目的 (27)

2.2 编制依据 (28)

2.3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28)

2.4 适用范围 (29)

2.5 职责分工 (29)

2.6 单位基本情况 (29)

第3章危险源辨识分析 (31)

3.1 企业危险源(风险点)及辨识标准 (31)

3.2 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识别 (73)

第4章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 (125)

4.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机制 (125)

4.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25)

4.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26)

4.4 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127)

4.5 安全风险辨识管理制度 (129)

4.6 安全风险评估管理制度 (131)

4.7 重大安全风险公示制度 (134)

4.8 安全风险变更管理制度 (135)

4.9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档案管理制度 (137)

4.10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监督考核及奖惩制度 (144)

4.1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信息沟通制度 (145)

4.12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教育培训制度 (146)

4.1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检查与考核制度 (149)

第5章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培训 (152)

5.1 风险管理培训教材 (152)

5.1.1 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 (152)

5.1.2 风险管理的内容 (153)

5.1.3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程序 (176)

5.2 风险管理培训记录 (178)

5.3 风险告知培训记录 (214)

5.4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培训题库及答案 (249)

第6章附表 (273)

6.1 设备设施清单 (273)

6.2 作业活动清单 (274)

6.3 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76)

6.4 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样表) (278)

6.5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79)

6.6 现场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样表) (284)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395)

第1章总则 (396)

1.1 编制目的 (396)

1.2 术语及定义 (397)

1.3 编制依据 (397)

1.4 基本要求 (401)

1.4.1 健全机构 (401)

1.4.2 完善制度 (401)

1.4.3 组织培训 (401)

1.4.4 落实责任 (401)

第2章工作任务及实施 (402)

2.1 成立隐患排查领导小组 (402)

2.2 责任及职责划分 (402)

2.3 隐患排查 (403)

2.4 生活垃圾填埋场基本情况表 (406)

2.5 隐患排查结果的处理 (408)

2.5.1 隐患分级 (408)

2.5.2 隐患的判定标准 (408)

2.5.3 隐患级别的确定 (409)

2.5.4 隐患排查治理情况通报 (409)

2.6 隐患分级治理 (409)

2.6.1 隐患治理实行分级治理。 (409)

2.6.2 一般隐患的整改 (410)

2.6.3 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 (410)

2.6.4 整改期间的防范要求 (410)

2.6.5 完善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411)

2.6.6 隐患治理验收 (415)

2.7 档案管理 (415)

2.8 评审与更新 (415)

第3章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417)

3.1 基础管理类 (418)

3.2 生产现场类 (432)

第4章隐患排查台账 (449)

4.1 隐患排查台账 (449)

4.2 生活垃圾填埋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标准 (451)

4.3 职业健康安全隐患检查表 (489)

4.4 垃圾填埋场评价打分参考表 (491)

4.5 隐患整改通知单 (497)

4.6 安全生产隐患通知单(排查) (498)

4.7 安全生产隐患验收单(治理和验收) (500)

4.8 生活垃圾填埋场无害化处理检查评定报告 (502)

5.1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样表 (504)

5.2 隐患排查治理记录样表 (506)

5.3 隐患排查治理公示样表 (507)

5.4 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样表 (509)

5.5 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样表 (511)

5.6 重大安全生产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513)

5.7 事故隐患分类汇总表 (516)

5.8 各专业隐患排查表参照 (518)

5.8.1 安全基础管理隐患排查表 (518)

5.8.2 区域位置及总图布置隐患排查表 (523)

5.8.3 工艺隐患排查表 (527)

5.8.4 设备隐患排查表 (530)

5.8.5 电气系统隐患排查表 (534)

5.8.6 仪表隐患排查表 (537)

5.8.7 危险化学品管理隐患排查表 (539)

5.8.8 储运系统隐患排查表 (541)

5.8.9 公用工程隐患排查表 (548)

5.8.10 消防系统隐患排查表 (550)

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1.1分级管控目的

结合本填埋场特点,建立精准、动态、高效、严格的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全面排查、辨识、评估安全风险,落实风险管控责任,采取有效措施控制重大安全风险,对企业风险实施标准化管控。通过体系建设形成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提升填埋场安全生产水平,有效防范各类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

1.2分级管控的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

GB/T 28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

GB/T 28002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T 23694 风险管理术语

GB/T 24353 风险管理原则与实施指南

GB/T 27921 风险管理风险评估技术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6441 企业伤亡事故分类

GBT33000-2016 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

DB37/T 2882-2016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通则

DB37/T2883—2016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关于实施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构建双重预防机制的意见》安委办〔2016〕11号

《工贸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2016版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工贸行业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意见》(安监总管四〔2016〕6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国家主席令(2014)4号)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开展工贸企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管控提升防范事故能力行动计划》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山东省人民政府令第303号

1.2.2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企业内部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内部安全操作规程

企业组织机构划分图

填埋场消防布局分区图

1.3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经过对本填埋场的现场调查分析,同时对企业现有的风险防控措施进行适应性分析,确定本次企业安全生产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见表1。

1.4名词解释

DB37/T 2882-2016界定的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1.4.1风险

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的组合。可能性,是指事故(事件)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事故(事件)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

员伤害和经济损失的严重程度。风险=可能性×严重性。

注:改写GB/T 23694—2013,定义2.1。

1.4.2可接受风险

根据企业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被企业降至可容许程度的风险。

1.4.3重大风险

发生事故可能性与事故后果二者结合后风险值被认定为重大的风险类型。

1.4.4危险源

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

注:在分析生产过程中对人造成伤亡、影响人的身体健康甚至导致疾病的因素时,危险源可称为危险有害因素,分为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1.4.5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1.4.6危险源辨识

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1.4.7风险评价

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1.4.8风险分级

通过采用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1.4.9风险分级管控

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

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1.4.10风险控制措施

企业为将风险降低至可接受程度,针对该风险而采取的相应控制方法和手段。

1.4.11风险信息

风险点名称、危险源名称、类型、所在位置、当前状态以及伴随风险大小、等级、所需管控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等一系列信息的综合。

1.4.12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企业各类风险信息的集合。

1.5企业概况

1.6职责

1.6.1总经理职责

总经理对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有效运行负第一责任。

其主要职责应包括:

(1)提供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所需要的人力、物资等资源;

(2)成立体系建设推动领导小组和专门工作小组,组织制定体系建设工作方案;

(3)组织制定风险分级管控的相关制度,确定各系统、各部门、各岗位职责与责任,并定期进行督导、考核;定期组织对体系的运行进行评估;

(4)发动全员参与风险辨识。

1.6.2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是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和运行的主要负责人,具

体负责组织专门工作小组制定风险判定准则、风险点辨识、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及管控措施的制定,负责确定管控层级和运行的更新、评估等。

1.6.3生产管理部门(公司办公室)

主要负责起草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和有关体系文件,承担专门工作小组的管理工作和方案的实施;负责本指南的组织实施、指导和监督检查;负责组织对全公司风险结果评审;负责对二级以上(含二级)风险及其控制措施的汇总、协调、监督评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6.4各生产车间

负责组织全体员工参加本单位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并及时更新;负责将体系建设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考核,确保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

1.7工作程序和内容

1.7.1工作程序

风险分级管控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准备阶段;

制定判定准则;

风险点确定;

危险源辨识;

风险评价;

制定风险控制措施;

实施风险分级管控;

风险公告;

持续改进

规范文件管理。

1.7.2准备阶段

1.7.

2.1组建工作机构,业务培训

组建组织机构。企业成立以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领导。成立以安全机构负责人为组长,安全管理人员、设备技术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各车间安全、技术人员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具体组织、承担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建设和运行。

全员培训。聘请XX咨询有限公司的专家分层次、分阶段讲解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有关知识和标准,理解标准、统一认识、掌握方法。各部室、车间制定风险分级管控培训计划,组织员工对本单位的风险评价方法、评价过程及评价结果进行培训,培训记录登记建档。

1.7.

2.2收集资料

工作小组收集和研读企业的相关资料,在专家指导下,熟悉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了解企业生产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资料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填埋场平面图(包括各个加工车间、辅助生产和维修、办公区)及周边环境;

(2)安全、职业卫生及风险分级管控相关的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程;

(3)组织架构图;

(4)在用设备清单(特种设备可单列);

(5)详细工艺流程;

(6)原材、辅材、过程、最终物料清单;

(7)外协或外包的类型(如采掘、土建、设备大修等);

(8)已识别的危险源识别清单、重要危险源清单,对应的措施(可能在危险源清单中体现);

(9)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10)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规程;

(11)应急预案及演练;

(12)隐患排查表(包括日常巡查、专项检查、节假日、季节、综合检查表);

(13)各岗位职责或安全生产责任制;

(14)特种作业人员或需持证上岗人员台账;

(15)安全专篇;

1.7.

2.3编写体系文件

建立企业的风险管控制度,编制分析分级管控体系建设的作业指导书、作业活动清单,完善设备设施清单,确定危险源辨识方法和分析评价方法,并编写各类工作用表。

1.7.3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风险判定准则的制定与选用的风险评估方法和企业的承受能力、职业健康安全的愿景和有关行业的法律法规密切相关。

根据本公司的生产规模和行业特点,确定选用简单实用、而又各行业常用的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的评价和分析。

在对风险进行风险评价分级时,还应考虑人、财、物和环境等方面存在的可能性和后果严重程度的影响,并结合本公司自身实际和方法给出的等级判定准则,明确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严重性和风险度取值标准,确定风险判定准则,进行风险分析评估,判定风险等级。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应考虑以下因素:

——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的强制性条款;

——加工企业自身的安全管理、技术标准及对风险的承受能力;

——加工行业的其他要求。

依据《关于开展重大危险源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安监管协调字[2004]56号)和《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判断是否存在重大危险源,如存在,按照法规要求登记备案重点管控。

运用作业条件危险分析法(LEC)进行风险评价时,对“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的取值准则见(表7-1),对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取值见(表7-2)

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的严重性(C) (表7-1)

风险等级划分(表7-2)

1.7.4风险点确定

1.7.4.1风险点划分原则

本填埋场的风险点划分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根据生产线不同装置、作业活动等按照生产装置、辅助设施、作业场所等功能分区进行。

对操作及作业活动等风险点的划分,涵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对于系统检维修,动火、受限空间、高处作业等操作难度大、技术含量高、风险等级高、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作业活动重点进行管控。

1.7.4.2风险点划分方法

公司采用头脑风暴法进行风险点的辨识:企业组织工艺、技术、安全、机电等专门小组力量,与现场车间员工、管理人员一起发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排查。

1.7.4.3确定风险点

本公司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风险点:

1.7.4.4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公司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诱发事故类型等信息汇总填入风险点排查表。格式见《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

风险点辨识信息表(表7-4)

填报单位:填表人:填表时间:年月日(示例)

1.7.5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是对所有风险点内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包括辨识方法的选择、辨识范围的确定、辨识活动的开展等环节。

1.7.5.1危险源辨识的方法

公司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

对作业活动危险源辨识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即对每个作业步骤或作业内容,识别出与此步骤或内容有关的危险源,保持工作危害分析记录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对设备设施危险源辨识采用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危险源辨识,确保危险源辨识的充分性。

1.7.5.2危险源的辨识范围

危险源的辨识范围应覆盖风险点所有的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辨识过程充分考虑四种不安全因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

——常规和非常规作业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的人员活动;

——材料、成品等的运输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工艺、设备、管理、人员等变更;

——气候及环境影响等。

1.7.5.3危险源辨识

企业应组建危险源辨识工作组,在对危险源的辨识方法进行培训的基础上,

按照确定的辨识范围有组织地有序开展危险源辨识。

危险源辨识步骤:发动全员参加、讲述方法、辨识、填写危险源信息、汇总、审查补充完善。

——在进行危险源识别时,应依据GB/T 13861的规定,对潜在的人、物、环境、管理等危害因素进行辨识,充分考虑危害因素的根源和性质。如,造成火灾和爆炸的因素;造成冲击和撞击、物体打击、高处坠落、机械伤害的原因;造成中毒、窒息、触电及辐射的因素;工作环境的化学性危害因素和物理性危害因素;人机工程因素;设备腐蚀、焊接缺陷等;导致有毒有害物料、气体泄漏的原因等;

——辨识危险源也可以从能量和物质的角度进行提示。其中从能量的角度可以考虑机械能、电能、化学能、热能和辐射能等。例如:机械能可造成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热能可造成灼烫、火灾;电能可造成触电;化学能可导致中毒、火灾、爆炸、腐蚀等。

——危险源造成的事故类别,包括物体打击、车辆伤害、机械伤害、起重伤害、触电、淹溺、灼烫、火灾、高处坠落、坍塌、锅炉爆炸、容器爆炸、其它爆炸、中毒和窒息,以及其它伤害等;

危险源引发的后果,包括人身伤害、伤亡疾病、财产损失、停工、违法、影响商誉、工作环境破坏、环境污染等。

1.7.5.4危险源辨识信息台账

将按照工作危害分析法(JHA)、安全检查表法(SCL法)进行辨识的风险点的危险源及可能的事故类别、位置等相关信息填入下表。(表7-5)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策划信息表

填报单位:填表人:

填表时间:年月日

1.7.6风险评价

对识别出的每项危险源,均应进行风险评价。本公司的风险评价采用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法)评价其风险程度。评价方法过程中,对各项指标

的取值和风险程度的选择,遵循企业建设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确定的风险准则

的要求取值评价。并将评价计算结果填入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

制措施信息表(表7-5)》。

1.7.6.1风险评价方法及取值标准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简称LEC)。L(likelihood,事故发生的可能性)、E(exposure,人员暴露于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和C(consequence,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给三种因素的不同等级分别确定不同的分值,再以三个分值的乘积D(danger,危险性)来评价作业条件危险性的大小,即:D=L×E×C。D 值越大,说明该作业活动危险性大、风险大。根据加工企业的实际确定取值标准如下:

事故事件发生的可能性(L)判断准则 (表7-6)

发生事故事件偏差产生的后果严重性(C)判别准则(表7-8)

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表7-9)

1.7.6.2 风险评价及分级

根据5.6.1确定的风险评价方法(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对识别的危险源的风险进行评价;根据表7-9风险等级判定准则及控制措施(D )的定量值确定风险级别,填入表7-5中。完成的本公司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控制措施信息表》。

风险分级是指根据风险值的大小(意味着危害程度),将风险划分不同等级,根据不同等级采取不同的风险控制措施,实现最终降低风险的目的。

下表为本公司风险分级及应对措施,

根据风险划分标准将风险分析的结果进行评级,对于不同的级别的风险制定不同的管控措施,交由不同层级管理。

图1.

1.7.6.3 确定重大风险

重大风险是企业日常风险分级管控的重点,重大风险的确定按以下原则判定:具有以下情形之一,判定为重大风险:

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风险评价分级管控作业管理制度 1. 目的 对本公司范围内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辨识、评价与评价,制定风险控制措施,并对其实施控 制,以减少或避免不期望的事件发生,保证安全生产。 2.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的生产活动、服务过程中的风险评价与控制。 3. 职责 3.1 总经理职责 3.1.1 总经理是“两个体系”建设第一负责人;总经理负责本公司危险源辨识、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组织领导工作,负责建立风险评价分级管控小组,负责批准重大的风险清单。 3.1.2 成立“两个体系”创建领导小组,明确各级组织、人员职责; 3.1.3 要求各级组织成立本部门“两个体系”创建机构; 3.1.4 审核、签发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1.5 对“两个体系”建设提供人力、资金支持; 3.1.6 定期召开会议、组织检查“两个体系”创建进度; 3.1.7 定期开会研究“两个体系”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解决; 3.1.8 组织相关人员对重大风险进行审核; 3.1.9 组织重大隐患治理。 3.2 安环部职责

定较大及重大的风险,提出重大事故隐患的整改方案,并对全公司的危险源的控制进行监督。 3.2.2 协助总经理检查、部署、落实“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2.3 负责具体制定、修订风险管控、隐患排查管理制度; 3.2.4 负责制定“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3.2.5 负责确定风险分级管控的辨识、评估、分级方法的确定; 3.2.6 负责指导、培训各基层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2.7 负责考核“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2.8 负责“两个体系” 有关资料、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3.2.9 负责各部门风险类型、管控措施、管控分级上报资料的审核、反馈; 3.2.10 定期向“两个体系”领导小组汇报创建情况; 3.2.11 汇总较大以上风险,对公司较大以上危险点定制风险告知牌; 3.2.12 负责重大风险管控措施的完善; 3.2.13 负责重大隐患治理方案的制定; 3.2.14 及时完成“两个体系”领导小组部署的其他工作。 3.3 车间职责 3.3.1 协助分管经理,检查、部署、落实本车间“两个体系”开展工作; 3.3.2 负责确定本车间“两个体系”创建人员名单; 3.3.3 负责培训本车间风险管控人员,掌握有关要求、方法; 3.3.4 负责考核本车间“两个体系”进度及质量要求; 3.3.5 负责本车间“两个体系”有关资料: 设备设施清单、作业活动清单、风险评级和分级等表格、台账、清单的汇总、审核、反馈;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20180525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方案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 双重预防机制方案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六日 江苏增钬云表面处理有限公司关于建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 的方案 各部门、车间: 为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区安委办《洪泽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办法》(洪安办【2017】64号)、朱坝街道办《朱坝街道构建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实施方案》(朱街办发【2017】75号)文件精神的要求,结合公司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任务目标 全面开展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行动,深入研究重特大事故的规律特点,认真分析安全风险大的生产区域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行隐患排查治理、风险分级管控双重预防机制,建立完善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力争2018年底实现双重预防机制落实到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实现闭环管理,涵盖风险辨识评估、风险预警预控、隐患排查治理、应急管理、安全生产标准化等所有安全生产环节。 二、组织机构 为加强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活动取得实效,公司成

立工作领导组,对工作进行全面组织、指导和检查。 组长:梁学云 副组长:梁学军梁学林 成员:曹加法成桂余朱启银朱启月朱启舞梁学东赵通江张国旺袁安沈楚梅香梁翠红杜伏云杜守玉朱从亚 领导组下设工作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环部,梁学军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三、职责分工 (一)安环部(梁学云、梁学军、梁学林、朱从亚)负责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的制定,并对机制建设情况进行全程监督管理;负责组织安全设施与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分析存在问题,监督治理方案以及相应实施工作;监督隐患的整改、预防措施、资金、期限的落实;负责职业危害的防控和风险公告警示工作;负责双重预防机制的组织、开展、协调、监督、考核、总结工作。 (二)生产部(曹加法、朱启月、朱启舞、赵通江)负责组织生产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三)质量部(成桂余)负责组织质量专业管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排查、风险点统计、确定风险等级、明确管控措施和管控措施的落实。按照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开展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如实记录事故隐患治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隐患,监督隐患治理方案的实施工作。 (四)财务部(梁翠红、杜伏云)负责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方面的所需资金投入,做好财务账目及记录。 (五)污水处理房(袁安沈、张国旺)负责污水处理方面风险点的辨识

风险辨识及分级管控

一、目的 为规定本公司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的管理,减少安全危害、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特制定本程序。 二、范围 凡与公司职业健康安全的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和风险控制措施策划有关的各项活动,均属本程序的范围。 三、危险源辨识内容 (一)前期准备 1、明确评价对象及评价范围; 2、组建评价组; 3、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等; 4、收集并分析评价对象额基础资料、相关事故案例。 (二)危险源辨识 1、制定危险源识别的期限 危险源辨识、风险评级及风险控制措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各事业部针对风险源每年进行一次系统性更新,此外,各事业部应根据以下情况变化对风险管控的影响,及时针对变化范围开展工作分析及时完善风险信息。 (1)法规、标准等增减、修订变化所引起分险程度改变; (2)发生事故后,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对相关危险源再评价; (3)组织机构发生重大调整; (4)生产工艺技术或专用设备发生较大改变; (5)进行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产品等四项新活动; (6)风险程度变化后,需对风险控制措施做出调整。 2、风险辨识的方法: (1)生产流程法:按工艺流程和加工流程的顺序,对每一个过程、每一个环节进行检查,发现其中的潜在风险,挖掘产生风险的根源。 (2)环境分析法:设备的制造和安装企业面临的环境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不适合)。 (3)组织图分析法:组织图分析法适用于各类企业和项目的风险识别,它是风险识别的必要方法之一。组织图分析法包括的内容如下:财务状况分析法;专家调查法;分解分析法;图表分析法;风险清单;事故树分析法 3、危险源分类 参照“事故类别”将危险源分成20类。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管理制度(全套)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文件汇编 编制:xxx 审核: xxx 签发: xxx

xxxxxx有限公司 2018年3月 目录 一、xxxxxx有限公司安全生产风险管理领导小组的通知4 二、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4 三、xxxxxx有限公司职业病危害领导小组的通知12 四、职业病危害管理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机构及职责12 五、组织机构图及安全承诺书14 六、双体系建设实施方案17 七、两个体系建设培训计划26 八、2017年度安全培训教育计划32 九、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渣治理教育制度34 十、会议记录汇总38 十一、安全培训教育记录汇总53 十二、两个体系培训教育教材74 1.、两个体系建设基础知识问答手册75 2、工贸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细则及通则91 3、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111

十三、培训试卷(样本)125 十四、成绩单(样本)128 十五、签到表(样本)129 十六、培训照片(样本)130 十七、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制度132 十八、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159 十九、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指南167 二十、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197 二十一、文件发放记录(样本)222 二十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考核奖惩管理制度224 二十三、两个体系考核记录229 二十四、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考核制度236 二十五、两个体系建设工作考核记录243 二十六、风险评价准则248 二十七、安全风险公告制度266 二十八、风险评估报告270

xxxxxx有限公司 安全生产风险管理组织机构及职责 编制: 审核: 审批:

风险分级管控标准

风险分级管控是指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风险分级管控的基本原则是:风险越大,管控级别越高;上级负责管控的风险,下级必须负责管控,并逐级落实具体措施。 蓝色风险:可包括5级风险和4级风险。5级风险:稍有危险,需要注意或可忽略的、可接受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员工应引起注意;公司的基层工段、班组负责控制管理,可根据是否在生产场所或实际需要来确定是否制定控制措施及保存记录。4级风险:轻度危险,可以接受或可容许的。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的车间、科室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工段、班组具体落实;不需要另外的控制措施,应考虑投资效果更佳的解决方案或不增加额外成本的改进措施,需要监视来确保控制措施得以维持现状,保留记录。 黄色风险:3级风险,中度(显着)危险,需要控制整改。对于该级别的风险,公司、部室(车间上级单位)应引起关注并负责控制管理,所属车间、科室具体落实;应制定管理制度、规定进行控制,努力降低风险,应仔细测定并限定预防成本,在规定期限内实施降低风险措施。在严重伤害后果相关的场合,必须进一步进行评价,确定伤害的可能性和是否需要改进的控制措施。 橙色风险:2级风险,高度危险,重大风险,必须制定措施进行控制管理。对于该级别及以上的风险,公司应重点控制管理,由安全主管部门和各职能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具体落实。当风险涉及正在进行中的工作时,应采取应急措施,并根据需求为降低风险制

定目标、指标、管理方案或配给资源、限期治理,直至风险降低后才能开始工作。 红色风险:1级风险,不可容许的,巨大风险,极其危险,必须立即整改,不能继续作业。对于该级别风险,只有当风险已降低时,才能开始或继续工作。如果无限的资源投入也不能降低风险,就必须禁止工作,立即采取隐患治理措施。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全套模板)

..--煤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全套模板)

————————————————————————————————作者:————————————————————————————————日期:

xxxx(xx)煤业有限公司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资料 二Oxx年x月

目录 第一章工作机制 (1)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1) 三、安全风险管控流程 (12) 第二章安全风险辨识与评估 (15) 一、危险源概述 (15) 二、管理组织及职责 (15) 三、危险源矩阵表 (16) 四、危险源分布情况 (17) 五、危险源分布清单 (18) 六、危险源评估 (30) 第三章建设系统安全风险管控措施 (36) 一、风险控制领导小组及职责 (36) 二、建设系统风险管控措施表 (36) 第四章岗位职责与规范 (62) 第五章保障措施 (142) 一、成立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保障工作小组 (176) 二、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培训 (176) 三、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的检查与考核 (179) 四、其他保障措施 (180)

第一章工作机制 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总体要求:按照“全员参与,领导负责,职责明确,落实到位”的原则进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安全指挥中心结合各部门实际情况,严格落实,做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风险管控模式。 2、工作目标:根据《煤矿安全建设标准化基本要求及评分方法(试行)》关于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的要求,开展年度辨识评估和专项辨识评估,并通过建立风险管控体系做到有效遏制建设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建设财产安全。 3、基本原则:坚持“统一指导、标准先行、分级推进,全面实施、持续改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各部门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的主导作用,全面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及三级责任。 4、领导机构 组长:xxx 副组长:xxx xxx xxx xxx 成员: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xxx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办公室设在安全科,主任由矿长担任,副主任由安全矿长担任,负责对分管负责人负责分管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监督管理及考核。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 总则 第一条为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建设方针,全面推行安全风险分级评估,提升安全风险管控水平,保障安全建设,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指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xx煤矿内部为保障安全建设自主组织开展的,对建设、管理各环节可能存在或产生的危险、危害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计划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0一七年六月

目录 1.适用范围------------------------------------------------------------------------------ 5 2.编制依据------------------------------------------------------------------------------ 5 3.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5 3.1总体要求 ------------------------------------------------------------------------- 5 3.2工作目标 ------------------------------------------------------------------------- 6 3.3基本原则 ------------------------------------------------------------------------- 6 4.职责分工------------------------------------------------------------------------------ 6 4.1领导小组 ------------------------------------------------------------------------- 6 4.2工作职责 ------------------------------------------------------------------------- 6 5.术语和定义 --------------------------------------------------------------------------- 7 5.1风险 ------------------------------------------------------------------------------ 7 5.2危险源---------------------------------------------------------------------------- 7 5.3风险点---------------------------------------------------------------------------- 8 5.4风险辨识 ------------------------------------------------------------------------- 8 5.5风险评估/评价------------------------------------------------------------------- 8 5.6风险分级 ------------------------------------------------------------------------- 8 5.7风险管控 ------------------------------------------------------------------------- 9 5.8风险信息 ------------------------------------------------------------------------- 9 5.9重大风险 ----------------------------------------------------------------------- 10 5.10重大危险源 ------------------------------------------------------------------- 10 6.风险点识别方法 -------------------------------------------------------------------- 10 6.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10 6.2 风险点识别方法 --------------------------------------------------------------- 10 7.风险评价方法----------------------------------------------------------------------- 10 8.风险控制措施策划------------------------------------------------------------------ 11 9.风险分级管控考核方法------------------------------------------------------------- 12 10.风险点识别及分级管控记录使用要求 -------------------------------------------- 12 附件: -------------------------------------------------------------------------------- 1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 双重预防体系问题应知应会 一、什么是双重预防体系? 答: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级管控体系、职业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二、安全生产分级管控体系包含哪些内容? 答:1风险点划分确定2风险点登记台账3作业活动清单4设备设施清单5工作危害分析(JHA+LS)评价记录6(设备设施)安全检查(SCL+LS)评价记录7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8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9重大风险点清单 三、2什么是风险? 答:风险是生产安全事故或健康损害事件发生地可能性和严重性地组合。 风险=可能性×严重性(R=L*S);R:危险性(也称风险度):事故发生地可能性与事件后果地结合,R越大危险性越大;L: 事故发生地可能性(1-5); S: 事故后果严重性(1-5)。 四、什么是风险点? 答:风险伴随地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地伴随风险地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地组合。 (风险点划分原则: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作业活动应覆盖生产经营全过程所有常规和非常规作业,重点考虑高风险作业) 五、什么是危险源? 答: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地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地组合。(分为人地因素、物地因素、环境因素和管理因素四类) 六、什么是危险源辨识? 答:识别危险源地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地过程。 (辨识对象:潜在地人地不安全行为、物地不安全状态、环境缺陷和管理缺陷危害因素) (辨识方法:设备设施采用安全检查表法(简称SCL);作业活动采用工作危害分析法(简称JHA) 七、什么是风险评价?公司采用什么评价方法? 答:对危险源导致地风险进行分析、评估、分级,对现有控制措施地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地过程。 公司采用地风险评价方法:为风险矩阵法(简称LS)R=L(可能性)*S(严重性)1-3(蓝色)5级4-8(蓝色)4级9-12(黄色)3级15-16(橙色)2级20-25(红色)1级 八、怎样风险分级? 答:通过科学、合理方法对危险源所伴随地风险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等级。 风险等级分5级:A、B、C、D、E(1、2、3、4、5)级,极其危险、高度危险、显著危险、轻度危险、稍有危险。 管控级别分4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

医院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方案全套资料[2021-2022完整实施方案模板]

医院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体系全套方案资料标准汇编 编号:Q/RAH-001b-2021 2021-2022版 发布日期:2021-X-X 实施日期:2021-X-X XX人民医院

目录 第一部分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7) 第1章总则 (8) 1.1 编者按 (8) 1.2 适用范围 (9) 1.3 编制依据 (9) 1.3.1 相关法规及规定 (9) 1.3.2 部门规章 (10) 1.3.3 地方法规及文件 (11) 1.3.4 标准和规范 (12) 1.4 总体要求、目标与原则 (14) 1.5 术语和定义 (15) 1.5.1 风险 (15) 1.5.2 危险源 (16) 1.5.3 风险点 (16) 1.5.4 风险辨识 (16) 1.5.5 风险评估/评价 (16) 1.5.6 风险分级 (17) 1.5.7 风险管控 (17) 1.5.8 风险信息 (17) 1.5.9 重大风险 (18) 1.5.10 重大危险源 (18) 第2章工作机制 (19) 2.1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责任体系 (19) 2.2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管理制度 (20) 2.2.1 目的 (20) 2.2.2 范围 (20) 2.2.3 频次 (20) 2.2.4 依据 (20) 2.2.5 原则 (21) 2.2.6 工作程序 (21) 2.2.7 风险管控方法 (22) 2.2.8 风险管控准则 (27) 2.2.9 风险的控制 (30) 2.2.10 风险分级管控 (31) 2.2.11 风险告知 (31) 2.2.12 文件管理 (31) 2.2.13 风险信息的更新和持续改进 (32) 2.2.14 相关文件 (32) 2.2.15 相关记录资料 (32) 第3章风险点识别方法 (33) 3.1 风险点识别范围的划分要求 (33)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 作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 工作方案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1. 编制相关文件 (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三原县道路运输行业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 2. 进行学习宣贯 (1)展开宣传,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1. 风险点排查与分级 (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作流程、设备

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则》。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领导小组”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领导小组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要求和“三定三不推”的原则做好层级管理和过程控制,强化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全套)

精品文档 文件编号:AQFJFXGK002 受控状态:受控 xxxx安全风险管控清单 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编制: 审核: 批准: 2018年03月

目录 目录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2) 2.作业活动清单 (4) 3.主要设备设施清单 (7) 3.职业病危害风险清单 (11) 4.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评价记录 (13) 5.工作危害分析(JHA)评价记录 (50) 6.风险点登记台账 (91) 7.设备设施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2) 8.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08) 9.风险点统计表(设备设施) (158) 10.风险点统计表(作业活动) (162) 11.危险源统计表(设备设施) (166) 12.危险源统计表(作业活动类) (170) 13.作业活动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2) 14.设备设施风险管控登记台账 (175) 15.公司各级风险分级管控责任一览表 (179) 16、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180) 17、xxxxxx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台账 (188) 18、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195) 19.现场管理(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治理清单 (203) 20、xxxxxx现场类隐患排查治理台帐 (212) 21、2017年隐患排查计划 (240) 22、2018年隐患排查计划 (241) 23、现场(设备设施)类隐患排查表 (242) 24、现场(作业活动)类隐患排查表 (254) 25、隐患排查治理通报 (264) 26、一般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65) 27、隐患整改台账 (267) 28、安全隐患整改通知单 (269) 29、一般隐患登记及整改销号审批表 (274) 30、隐患排查治理公示牌 (279) 31、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登记表 (280) 32、安全生产风险点登记表 (282) 32、安全生产隐患点登记表 (289) 32、职业危害风险点登记表 (294) 32、职业危害隐患点登记表 (298) 3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告知牌 (300) 1.生产经营单位基本信息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常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 M2-GC-TJ-05标段 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隧道集团有限公司 常州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土建施工M2-GC-TJ-05标段 项目经理部 2017年7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2号线一期工程05标,位于常州市天宁区,沿青龙西路东西向布置,标段范围包含1站2区间,由东向西分别是: 五角场站~三角场站区间→三角场站→三角场站~紫云站区间。见下图所示。 本标段地控位置图 本站位于青龙西路和都家弄路交汇处,沿青龙西路呈东西向设置。车站主体结构外包总长度(净长 272m),标准段外包总宽(净宽),埋深,本站为地下两层 11m 岛式车站,地下一层为站厅层.地下二层为站台层,总建筑面积为 14963 ㎡。本站共设有 3 个出入口及 2 组风亭和1 个安全出入口。车站均采用明挖顺作法施工。 五角场站~三角场区间上行线起始点里程SK10+~SK11+,上行线长,短链;下行线起始点里程XK10+~XK11+,下行线长,短链。区间平面采用两段平面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500m及R=350m,线路中线间距~;纵断面区间隧道出五角场站后分别以28‰、‰坡度下坡至区间最低点,后以‰坡度上坡至三角场站,区间埋深~。区间采用盾构法施工,衬砌管片采用内径为 5500mm,厚度为35cm,宽度为,区间设置1座联络通道,且与泵站

合建,冷冻法施工。 本区间设计里程为 CK11+~CK12+,区间长约,盾构埋深范围约~ m;最小曲线半径 R-350,最大纵坡坡度‰,采用盾构法施工;衬砌管片采用内径为 5500mm,厚度 35cm,宽度。区间设置 2 座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 2、施工风险管控目标 在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把施工中潜在的各类风险降到尽可能低的水平,以获得最大程度的施工安全与优质的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施工成本,降低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保障施工工期,提高风险管控效益。 3、施工风险管控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项目安全风险管控水平,规范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管控工作,本着“安全第一、保护环境、预防为主”的原则,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制度,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形成点、线、面有机结合、无缝对接的安全风险分级 管控体系,促进安全质量隐患排查治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力度,杜绝较大安全质量风险事故的发生。 4、施工风险责任管理人 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GB50652-2011)及有关法律、法规和招标文件对工程建设安全风险技术管控体系的要求,结合本合同段工程实际情况,建

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云科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实施方案 为了全面提升云科技安全管理水平,实现全年安全生产目标,云科技根据上级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实施细则(试行)》文件,制定了云科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该方案适用于云科技光伏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一:组织机构与管控责任: 1、组织机构: 云科技在公司安全委员会的基础上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组长:张* 副组长:王* 朱* 成员:梅*、孙*、唐*、任*、王*、王*、田*。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公司EHS部,办公室由主任与成员组成,负责制定云科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落实领导工作任务,负责组 2、管控责任与职责 组长职责: 1)制定本单位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确保其达成; 2)确保风险分级管控所需资源的获得; 3)针对重大风险分级做出决定。 副组长职责: 1)协助组长规划、制定、落实风险分级管控; 2)推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的制定与实施; 3)制定风险管控措施;

4)研究并组织解决风险分级管控中的重大问题; 5)组长委托的其它事项。 成员职责: 1)对本部门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全面负责; 2)积极推动本部门的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3)按照PDCA法,持续进行改进; 4)提供本部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所需的资源; 5)与其它部门相互沟通、及时解决。 办公室主任职责: 1)负责制定云科技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方案; 2)规划、监督、落实各单位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情况; 3)风险分级管控外部联系与内部沟通; 4)就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推动实施情况及时汇报。 办公室组员职责: 1)推进跟进各部门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情况; 2)开展风险分级管控实施文件类资料组织人员学习与培训; 3)负责统一制作或设置风险告知看板。 二:分级管控基本程序与风险的辨识 明确了风险分级管控基本程序:准备工作-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分级-制定管控措施-建立风险数据库-建立“四色”分布图-风险公告警示-风险管控-信息化管理-考核-持续改进。风险等级算法采用LEC法(稍加改变),D代表风险等级,LE代表可能性与暴露的频繁程度,C代表后果严重度,及 D=LE*C。 风险的辨识过程,就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寻找出潜在的风险或危害的过程,将引起事故发生的原因来做为辨识的范围: 1、物(设备设施)的不安全状态:车间、仓库等建筑结构是否符合安全、消防要求,是否存在设备设施带病运转、超期限服务、特种设备是否定期检验、安全设施以及消防设施是否完好并达到设计的效果等; 2、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否有违章作业、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现象。

(完整word版)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山东通盛制冷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1.作业活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风险点风管控措施 危险源诱发事评价险责任 责任人 管控级别分单位层级 序作业故类型个体防护措类型级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应急处置措施号步骤施 电线破损外线缆穿管防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触电应急预漏,无漏电保触电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护,设置漏电 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护保护器 用切割电缆老化,短加强巡检,及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火灾应急预 1下料火灾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时更换陈旧电 机下料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 缆 身体部位触及加设防护措施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机械伤害应 机械伤害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急预案并进行演设备工作区域及警示标志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 练 电线破损外线缆穿管防 建立健全相关进行岗位培训正确佩戴劳编制触电应急预漏,无漏电保触电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护,设置漏电 管理制度教育保用品案并进行演练护保护器 用液压 弯管机 电缆老化,短加强巡检,及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火灾应急预 2弯管对管路火灾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时更换陈旧电 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进行弯缆 曲 身体部位触及加设防护措施建立健全相关进行岗位培训正确佩戴劳编制机械伤害应 机械伤害 4 级蓝生产部李勇车间级急预案并进行演设备工作区域及警示标志管理制度教育保用品 练

电线破损外线缆穿管防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触电应急预漏,无漏电保触电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护,设置漏电 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护保护器 经加工 电缆老化,短加强巡检,及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火灾应急预 3焊接后焊接火灾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时更换陈旧电 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成型缆 长期接触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根据伤害程 职业病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定期查体度,使用应急救有毒气体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 护设施 用电钻 根据伤害程度使壳体打对玻璃打孔时划伤或加设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相关进行岗位培训正确佩戴劳 4其他伤害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用应急救护设孔钢进行碰伤措施管理制度教育保用品 施,拨打 120打孔 对空调 根据伤害程度使产品进被配件划伤或加设安全防护建立健全相关进行岗位培训正确佩戴劳 5装配其他伤害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用应急救护设行装配碰伤措施管理制度教育保用品 施,拨打 120组装 电线破损外线缆穿管防 建立健全相关进行岗位培训正确佩戴劳编制触电应急预对装配漏,无漏电保触电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护,设置漏电 管理制度教育保用品案并进行演练完的半护保护器 6调试成品进 加强巡检,及 行电检 电缆老化,短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火灾应急预调火灾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时更换陈旧电 路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 缆 线缆穿管,增 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触电应急预电线破损外漏触电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加安全警示标 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 志 半成品 7入库入库 电缆老化破 增加消防器材建立健全相关加强本岗位的正确佩戴劳编制火灾应急预损,未及时火灾 4 级蓝生产部缪宁宁车间级 及警示标志管理制度培训教育动防护用品案并进行演练更换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方案[全套资料汇编完整版]

文件编号:DHTHXB-03受控状态:受控 XXX建筑工程项目 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文件 北京XX咨询有限公司 2021年X月X日

目录 第1章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作业指导书 (5) 1.1 编者按 (5) 1.2 分级管控目的 (6) 1.3 分级管控的依据 (6) 1.3.1 法律法规及相关规范 (6) 1.3.2 企业安全生产资料 (7) 1.4 分级管控的内容及范围 (7) 1.5 名词解释 (8) 1.5.1 风险 (8) 1.5.2 可接受风险 (8) 1.5.3 重大风险 (8) 1.5.4 危险源 (8) 1.5.5 风险点 (8) 1.5.6 危险源辨识 (8) 1.5.7 风险评价 (8) 1.5.8 风险分级 (8) 1.5.9 风险分级管控 (9) 1.5.10 风险控制措施 (9) 1.5.11 风险信息 (9) 1.5.12 风险分级管控清单 (9) 1.6 工程概况 (9) 1.7 职责 (9) 1.7.1 总经理职责 (9) 1.7.2 企业安全生产分管负责人 (10) 1.7.3 项目管理部门 (10) 1.7.4 各分部分项班组 (10) 1.8 工作程序和内容 (10) 1.8.1 工作程序 (10) 1.8.2 准备阶段 (11) 1.8.3 制定风险判定准则 (12) 1.8.4 风险点确定 (14) 1.8.5 危险源辨识 (15) 1.8.6 风险评价 (17) 1.8.7 风险控制措施 (20) 1.8.8 风险分级管控 (22) 1.9 文件管理 (23) 1.10 绩效考核 (23) 1.10.1 成果 (23) 1.10.2 效果 (24) 1.10.3 绩效考核 (24) 1.11 持续改进 (24) 1.11.1 评审 (24) 1.11.2 更新 (25)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方案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全面辨识、管控我矿矿井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将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可能导致的后果限制在可防、可控制范围之内,提升安全保障能力,根据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并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总则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是指在安全生产过程中,针对各系统、各环节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危害因素以及重大危险源,进行超前辨识、分析评估、分级管控的管理措施。各专业主要负责人是本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实施的责任主体。 二、安全风险分级管控领导组 (一)成立“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组,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统一领导、协调: 组长:郑秦峰(矿长) 副组长:巩仲斌(安全矿长)郑成梁(总工程师) 刘永清(机电矿长)张锁明(通风矿长) 陈海堂(生产矿长)王文龙(工会主席)成员:姚国海(副总工程师)王军军(副总工程师) 汤志伟(副总工程师)李凯(副总工程师) 张鹏(副总工程师)贺战平(副总工程师) 贺丽峰(技术科科长)张仙蒲(标准化主任)

赵家威(通风科科长)马洋(办公室主任) 乔卫民(安全科科长)赵志强(地测科科长) 郭峰(机电科科长)张峰亮(监控室主任) 张大伟(调度室主任)李彬彬(职业卫生科长) 席亚辉(劳动用工科)洪家德(通风队队长) 秦随胜(综采队队长)张胜利(掘一队队长) 王国林(掘二队队长)李凤学(运输队队长) 郭荣和(机电队队长)李蛇科(机运队队长) 魏传高(探水队队长) 领导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安全科,科长由乔卫民兼任,负责矿井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的组织开展,并指导协调各职能科室和区队完成分管范围内的工作。 (二)领导组职责 1、矿长是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第一责任人,对安全风险管控全面负责。 2、安全副矿长负责对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的监督、管理、考核。 3、各副矿长具体负责实施分管系统范围内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 4、各专业副总工程师及业务科室负责具体实施专业系统的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分级、控制管理、公告警示等工作。 5、区队负责人负责本作业区域和工艺工序的安全风险管控工作。 6、班组长负责本作业区域的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岗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