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碳纤维结构设计及功能控制

合集下载

活性碳纤维敷料优势说明...

活性碳纤维敷料优势说明...

活性碳纤维功能敷料产品优势说明:
1.止血、止疼、消炎、抗感染。

2.纯生物制品,全国医保范畴。

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和影响,医生无需担风险。

3.靶向性修复---修复伤口的炎症细胞,不会对周围正常细胞造成损伤。

可叠加使用,开窗治疗,便于医生观察伤口。

4.吸附性强,加速伤口愈合---能吸附收本身重量14.6倍水分。

吸附渗血、渗液、94-99%大肠杆菌细菌死亡细胞或异物,保持创面相对干净干燥的环境。

.
5.独有黑色纤维绒,防粘连创面。

---产品双面通用,可直接覆盖伤口,不粘连创面。

6.抑制瘢痕生成---在换药过程中减少了对新生上皮肉芽组织机械性的损伤和撕扯,做到抑制疤痕并减轻对创面的疼痛刺激。

7.全科室通用---八种型号,满足临床上的所有科室不同伤口的需求(含烧伤科),医生护士操作简单方便。

8.透气性强---同时有效阻隔环境微生物入侵创面,防止交叉感染
9.临床效果显著--在量产之前就已经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304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宾阳人民医院做各种临床症状的报告,效果显著,得到广大主任医师的认可和赞誉
1/ 1。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d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d

有机废气净化(溶剂回收)技术---活性炭纤维吸附回收技术一、吸附原理吸附剂具有高度发达的孔隙构造,其中有一种被叫做毛细管的小孔,毛细管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同样发达的孔隙构造也意味着吸附剂有着很大的表面积,使气体(杂质)能与毛细管充分接触,从而被毛细管吸附。

当一个分子被毛细管吸附后,由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力的原因,会导致更多的分子不断被吸引,直到添满毛细管为止。

必须指出的是,不是所有的微孔都能吸附有害气体,这些被吸附的杂质的分子直径必须是要小于活性炭的孔径,即只有当孔隙结构略大于有害气体分子的直径,能够让有害气体分子完全进入的情况下才能保证杂质被吸附到孔径中,过大或过小都不行。

所以需要通过不断地改变原材料和活化条件来创造具有不同的孔径结构的吸附剂,从而适用于各种杂质吸附的应用。

吸附剂在活化过程中,巨大的表面积和复杂的孔隙结构逐渐形成,吸附剂的孔隙的半径大小可分为:大孔半径>20000nm;过渡孔半径150~20000nm;微孔半径<150nm。

二、吸附剂活性炭是一种含碳材料制成的外观呈黑色,内部孔隙结构发达,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的一类微晶质碳素材料,是一种常见的吸附剂、催化剂或催化剂载体。

活性碳分为粒状活性碳、粉末活性碳及活性碳纤维,但是由于粉末活性碳有二次污染且不能再生而被限制利用。

粒状活性碳(GAC-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一般为直径在0.42 -0.85毫米之间的圆柱状颗粒,理论上讲粒状活性炭产品颗粒越小,接触空气面积就越大,比表面积也越大,吸附性能就越好,但是颗粒越小,粉碎制作过程中损耗也越大,粉尘也越多,成本也就越高,所以很多厂家为降低成本,使用大颗粒活性炭,性能当然不好,一般颗粒大小在0.5毫米左右的活性炭既达到了最佳性能,又确保不是粉末,没有污染。

GAC的孔结构一般是具有三分散态的孔分布,既具有按IUPAC(International Union of Pure and Applied Chemistry)分类的孔径大于50nm的大孔,也有2.0~50nm的中孔(过渡孔)和小于2.0nm的微孔。

碳纤维的性能、应用及相关实用标准

碳纤维的性能、应用及相关实用标准

聚丙烯腈基(PAN)碳纤维的性能、应用及相关标准.texindex../ 2010年6月15日 10:42 中国纤检摘要:聚丙烯腈基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在航空、航天、建筑、体育、汽车、医疗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本文简要介绍了国外PAN基碳纤维的发展历程和现状,PAN基碳纤维的制备、结构及性能及碳纤维的应用领域,详细介绍了PAN基碳纤维相关标准及检测,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碳纤维;聚丙烯腈;标准碳纤维是一种力学性能优异的新材料,它不仅具有碳材料的固有特性,又兼备纺织纤维的柔软可加工性,是新一代增强纤维。

它的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Mpa~43000Mpa亦高于钢。

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

碳纤维是一种以聚丙烯腈(PAN)、沥青、粘胶纤维等为原料,经预氧化、碳化、石墨化工艺而制得的含碳量大于90%的特种纤维。

碳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低密度、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导电、导热、膨胀系数小、减震等优异性能,是航空航天、国防军事工业不可缺少的工程材料,同时在体育用品、交通运输、医疗器械和土木建筑等民用领域也有着广泛应用。

PAN基碳纤维生产工艺简单、产品综合性能好,因而发展很快,产量占到90%以上,成为最主要的品种。

1 国外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发展现状1.1国外发展现状1959年,媒体报道的日本的进藤昭南由聚丙烯腈长丝经预氧化、碳化而制成性能优良的碳纤维工艺专利,由于该工艺简单,产品力学性能优良,因此发展较快,开创了碳纤维的新时代。

世界上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现在已分化为以美国为代表的大丝束碳纤维和以日本为代表的小丝束两大类。

日本和美国所产的碳纤维约占全球总供应量的80%[1]。

日本三家以腈纶纤维为主要产品的公司(东丽Toray、东邦Toho及三菱人造丝公司Mitsubishi)依靠其先进纺丝科学技术,形成高性能原丝生产的优势,大量生产高性能碳纤维,使日本成为碳纤维大国,无论质量还是数量上均处于世界前三位,占据了世界78%左右的产量。

2024年活性碳纤维(ACF)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活性碳纤维(ACF)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活性碳纤维(ACF)市场发展现状1. 简介活性碳纤维(ACF)是一种具有高孔隙度和大比表面积的纤维材料。

它由活性碳纤维原料经过高温炭化和气体活化处理而成。

ACF在吸附、催化、导电等领域有广泛应用,并且由于其独特的性能,在新能源、环境保护、医疗等领域的需求不断增长。

2.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活性碳纤维(ACF)市场近年来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截至目前,全球ACF市场规模已达到XX亿美元,并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

3. 主要应用领域3.1 吸附材料活性碳纤维作为一种优秀的吸附材料,在水处理、空气净化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其大比表面积和孔隙结构能够有效吸附有害物质,提高净化效果。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环境污染的加剧,吸附材料市场需求将继续增长。

3.2 电池材料ACF在电池材料中有着重要的应用。

其高导电性和良好的储能性能使得活性碳纤维成为电池生产的理想材料。

目前,锂离子电池等新能源电池的快速发展推动了ACF 市场的增长。

3.3 催化剂载体活性碳纤维常被用作催化剂的载体。

其大孔隙结构和高比表面积有利于催化剂的分散和反应过程的进行。

在化工、石油等领域,催化剂载体的需求日益增长,带动了ACF市场的发展。

3.4 医疗领域活性碳纤维在医疗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如人工器官、生物医学材料等。

其生物相容性和孔隙结构的特点使其成为医疗材料的理想选择。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和医疗技术的进步,ACF在医疗领域的市场将持续增长。

4. 市场发展趋势未来ACF市场的发展将呈现以下趋势:4.1 高性能化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活性碳纤维的性能将不断提升。

纤维材料的制备工艺和表面改性技术的创新将使ACF具备更好的吸附性能、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满足不同领域的需求。

4.2 新能源需求增长新能源领域对ACF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对电池和储能材料的需求将增加,进一步推动ACF市场的扩大。

4.3 环保意识提高全球环保意识的提高将促进活性碳纤维在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沥青基活性碳纤维的微观结构及其储氢性能研究

2北京大学 稀 土材料化学及应 用 国家重 点实验室 ,北京 10 7 ) . 081 摘 要 : 氢能是一种 清洁 的可再生 能源 ,由于传 统 的 储 氢材料 和储 氢技 术达 不到 氢燃 料 电池 电动 车的 实用
要求 , 氢问题 已成为 氢能应 用 中最 急需解决 的关键 问 储 题 。用 K H 活化 法制备 了沥青基活性碳 纤维 ,利用低 0

各种纳米碳管 的制备方法 中还没有 一种 能有效控 制
碳 管的孔径尺寸 、 长度 、 排列 以及其他微观 结构的性质 ,
这 使得 纳米 碳管材 料 的质 量千 差万 别 ,有 关其储 氢量
( . % ̄6 %)报道 的数据 相 当分散 ,储 氢性 能难 以 0 5 0 7 控制 1 。 2 2 -1 活性碳 纤维具有十分 优异 的性能 , 在我 国得到 了广 泛 的研究 。从制 备过程 中预 氧化 、碳 化和活化机 理 、表 观 结构和孔 结构的探索 ,到新 品种新工 艺、新设 备的开 发 ,已取得 了大 量的研 究成 果 ,生产 工艺 日趋成 熟。但 相 对 国外 的研 究和产品 ,国内还有较大差距 。理论研 究 深 度和广 度不够 ,有重 大影响 的研 究成果不 多。纤 维的
活性碳 纤维 的B T比表面积和孔 结构 。 E 采用 日本 S zk uu i Soa h k n公 司的 P T测量 系统 ,测试沥 青基活性碳纤维 C 的储氢性 能,在吸氢实 验 中,将样 品置于反应器 内,将 反应 器放 入装载液氮 的容器 中, 最大测试压 力为 7 a MP 。
卫生等 方面 的应用 都较缺乏 。 活性碳 纤维 由于具有 发达的微孔 、 高比表面积而获
得 较 高的储 氢量 ,日益受到人们 的重视 。本文着眼于高 性 能活性碳 纤维的制备 , 开发 储氢量 高的沥 青基活性碳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

活性炭纤维吸附及脱附技术研究程萍(常州大学环境与安全工程学院,江苏常州213164)摘要:活性炭之后出现新一代的吸附材料:活性炭纤维,活性炭纤维的吸附力比颗粒活性炭高几倍到几十倍,吸附的速率也快到近100~1000倍,具有比分布均匀、吸附速度快、杂质少、表面积大、孔径适中、等优点。

本文介绍了活性炭纤维的特征意义、制备技术、脱附技术、发展趋势和应用等方面。

关键词:活性炭纤维;制备方法;脱附技术;应用领域Study on Adsorption and Desorption of Activated CarbonFibersCHENG Ping (SchoolofEnvironmentalandSafetyEngineering,ChangzhouUniversity,Changzhou 213164,China)Abstract:Activated carbon fiber is a new generation of adsorbent after activated carbon. Its adsorption capacity is several to several times higher than that of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 and its adsorption rate is 100-1000 times faster.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surface area, moderate pore size, uniform distribution, fast adsorption, Less advantages. In this pape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ed carbon fiber, preparation technology, desorp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trends and applications.Key words:Activated carbon fiber。

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ppt课件

常用吸附剂 活性炭ppt课件
• 这些特点使其在催化剂载体、储氢材料、超级电容、锂离子二次电池 和隐形材料等领域都得到广泛的研究。
• 制备方法:气相氧化法、液相氧化法和固相氧化法。 • 无论那一种方法,都是将碳纳米管经活化处理及后处理得到活性炭纳
米管。
.
4 应用实例
(三)活性炭纤维
• 活性炭纤维(ACF)是继粉末活性炭(PAC)和粒状活性炭(GAC) 之后的第三代活性碳材料。
.
1 简介
活性炭又称活性炭黑。是黑 色粉末状或颗粒状的无定形 碳。活性炭主成分除了碳以 外还有氧、氢等元素。活性 炭在结构上,由于微晶碳是 不规则排列,在交叉连接之 间有细孔,活化时会产生碳 组织缺陷,因此它是一种多 孔性含碳物质,具有很强的 吸附能力。它不仅可以作为 吸附剂,还可以作为脱色剂 和催化剂载体,使它在化学 工业、国防工业、环境保护、 食品工业等方面得到了广泛 的应用。
.
4 应用实例
(一)活性炭微球
• 球形活性炭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由日本、美国、联邦德国和苏联等工业 发达的国家研制开发成功的一种高档活性炭新品种,80年代后后期逐渐 进入工业化阶段。
• 球形活性炭具有均匀的球形外表,表面光滑、力学强度高、比表面积大、 耐磨损、耐腐蚀,长期使用掉屑少,产品杂质含量低等优点。
.
2 制备工艺流程
2.2.1、影响炭活化的主要因素 • (1) 活化温度的影响 • 活化是炭和活化剂在高温下进行的反应。随着温度的升高,
反应速度加快,活化速率加大,但是太高易造成不均匀活 化。在不同的活化温度下,生产的活性炭孔结构不同。活 化温度过高,微孔减少,吸附力下降。一般水蒸气活化法 的活化温度控制在800-950℃,烟道气的活化温度控制在 900-950℃,空气的活化温度控制在600℃左右。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中孔活性碳纤维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及测试 . L
21 中孔 活性碳纤 维的制造工艺 .. 1
纺丝液
固 体 颗 J
丝堑原 液丝
氧 丝 直 化 孔AF 化 中 c
1 引 言
活性碳纤 维 ( t ae a o ie,简称 AC ) Ac v t C r nFbr i d b F 作为新 一代吸 附功能材料 , 在环 境方 面发挥 了极其重 要
无法 吸附较 大分子 ,如水 中的腐殖酸 、致 癌物质 二氯 甲 烷 、生物 大分 子( 如病毒 蛋 白质 、肌 酸酐 、V 2 Bl 、有机 电解质 等[。因此开发 中孔乃至大 孔 的活 性碳 纤维就显 6 1
结 果表 明该 活性碳纤 维的吸 附能力达到 12 .5 / , 3 5 mg 3 g
用 美 国麦克 公 司产 AS P 0 0型 自动 吸 附仪 对 比表 面 A 20 积 进行 了表征 ,比表 面积 达到 l3 . m2 。 65 4 / 2 g
关键 词: 活 性碳纤维 ;中子 ;研究 L 中图分类号 : T 3 28 Q 4 .6 文献标 识码 :A 文 章编 号: 10 .7 12 0 ) 0 19 3 (0 7增刊.7 70 2 7 .3
的作用 , 活性碳纤 维可 以有效地 去除废 水和废 气 中的有 害物质 。活性碳纤 维与传统 的粒 状活 性炭( C 相 比, GA ) AC F具有 以下特 点:( ) 1 纤维直径 细 , 与被吸 附物质 的
接 触面积 大 ,增 加了吸附几率 ,且可均 匀接触 ;( )比 2 表 面积大 ,约是 G C 的 l ~1 0倍 ;吸附容 量大 ,约 A 0 0 是G Ac的 1 ~10倍 ;吸 附 、 附速 度快 ,AC . 0 5 脱 F对气 体 的吸附 数 1s 0 至数 m n可达 平衡 ;( ) i 3 孔径分 布范 围 窄 ;( ) F不仅对高浓度 吸附质 的吸附 能力 明显 , 4 AC 对 低浓度 吸 附质 的吸 附能力也特别 优异 , 当 甲苯气 体含 如 量低 到 1 0 ×1- 以下时 ,A F 还能对 其吸 附 ,而 G C C A 必须 高于 1 0 ×1 时方能吸 附;( )耐热 ,耐酸碱 ;具 5 有很 强的氧化 还原特性 , 将高价金 属离 子还原 为低 价 可 态 ;( )滤 阻小 ,约是 G 6 AC的 1 I4 / 1] 3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