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题册答案-《语文(第三版)习题册》-B10-3261

合集下载

人社版语文第六版习题册解答-《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 A01-2723

人社版语文第六版习题册解答-《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 A01-2723

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 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1)不是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6)(3)。

也可让学生将C选项中的(1)(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2.B3.A14.C四、拓展训练1.(1)×(2)×(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的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2 故都的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5)长久3.C4.(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的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25.C(二)1.B2.A3.C4.C5.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2.对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从多个角度说明南方之秋“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酣畅淋漓地对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进行对比描写。

比喻句“南国之秋,……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表现了南方之秋秋味的平淡、稀薄、柔软和范围的狭小,北国之秋秋味的浓烈、厚实、刚强和范围的广大。

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A01-2723.docx

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A01-2723.docx

习题册参考答案-《语文习题册(与语文(第六版下册)配套)》-+A01-2723.docx语文习题册(第六版下册 ) 参考答案第一单元1雨中登泰山一、基础知识1.C2.C3.A4.A5.( 1)不是就是(2)不但还(3)只有才(4)不管都6.李健吾登泰山而小天下会当凌绝顶二、课文理解1.B2.D三、语段精读(一)1.B2.B3.D4.C5.D6.白纱比喻水气花纹比喻水流(二)1.本小题选项设计有误,正确答案为(4)(5)(1)(2)( 6)( 3)。

也可让学生将 C 选项中的( 1)( 5)顺序颠倒,这样就可选C。

2.B3.A四、拓展训练1.( 1)×(2)×(3)√2.这些事物可以形容日出时色彩的浓郁、变幻和奇丽,把光的色彩表现得更加强烈而鲜明,更能引起美的想象。

3.用这些动物来比喻,显示了一种极其活跃,而又变幻莫测的日出动态过程,更好地描写了日出时候景色的奇丽。

2故都的秋一、基础知识1.B2.(1)冷落、寂寞(2)着,穿(衣)(3)抑止(4)古时指到了暮年仍不得志的知识分子( 5)长久3.C4.( 1)排比(2)比喻(3)拟人(4)反问5.( 1)创造社沉沦(2)秋尽江南草木凋(3)欧阳修秋声赋二、课文理解1.秋晨静观秋槐落蕊秋蝉残鸣雨后话凉秋枣奇树(意思答对即可)。

2.这样写,就把自己对于秋的感受提高到一个理性的高度,抒发对于北国之秋的特殊情感。

这段文字的中心句:“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3.C三、语段精读(一)1.B2.A3.C4.C(二)1.B2.A3.C4.C5.C(三)1.南国之秋“色彩不,回味不永”。

2.比手法。

3.排比句“廿四的明月,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荔枝湾的残荷”,从多个角度明南方之秋“色彩不,回味不永”;排比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之与,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酣淋漓地南国之秋与北国之秋行比描写。

高级技工学校语文第三版答案

高级技工学校语文第三版答案

高级技工学校语文第三版答案1、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判断题] *对错(正确答案)2、16.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热忱(chéng)瞥见(piē)棱角(líng)不修边幅(fú)B.雕镂(lóu)粗犷(kuàng)筵席(yán)孜孜不倦(zhī)C.舵手(duó)萌发(méng)拘泥(nì)信手拈来(niān)(正确答案)D.汲取(xī)徘徊(huái)契合(qiè)味同嚼蜡(jiáo)3、1祥林嫂是孙犁《荷花淀》中的人物形象。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4、1《边城》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

作品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洁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讴歌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

[判断题] *对5、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单选题] *A、垂涎xián 船舷xuán 角隅yúB、火镰liǎn埋怨mái 结子jiéC、莞尔wǎn 焖菜mèn 竹篁huáng(正确答案)D、胡诌zhòu茶峒tòng 傩送nuó6、保尔·赖特等认为锻炼在动物游戏中的意义是最主要的。

下列哪一项不是“自娱说”否定“演习说”的论据()[单选题] *游戏行为并不限于幼小动物,成年动物也同样需要。

对于成年动物来说,不存在用游戏来演习生活的需要。

有些动物的游戏与生存适应毫无关系。

7、1“寒舍”一般用于对自己住处的谦称。

[判断题] *对(正确答案)错8、1《卖白菜》作者莫言,当代作家,原名管谟业,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代表作有《红高粱》《蛙》《生死疲劳》等。

九年级语文上练习册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练习册答案

三一文库()/初中三年级〔九年级语文上练习册答案[1]〕第三单元人生境界精品赏读5 岳阳楼记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规模 2.同“嘱”,嘱托,嘱咐 3.景象 4.离开 5.详尽 6.迫近7.一,全 8.无、没有二、翻译下列句子。

1.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许跟上面说的两种思想感情的表现不同,为什么呢?2.观赏自然景物所产生的感情能没有不同吗?3.他们不因为环境好而高兴,也不因为自己遭遇坏而悲伤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3.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心旷神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等。

*四、谈自己对名著的体会,其实三句想到渗透。

五.比较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亲人;关系疏远的人;都。

(2)这(指代施舍穷亲戚和贤才的愿望、打算)。

(3)实现、达到。

(4)成为孤儿。

2.翻译下列句子。

(1)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2)(他)去世的时候,没有钱买棺木收敛尸体,子孙拿不出钱来办丧事,他只是把救济穷人养活族人的道义传给了他的子孙。

(3)于是融会贯通儒家各种经典著作的要义,慷慨立下胸怀天下的远大志向。

3.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4.生活俭朴却乐善好施,关心民众疾苦;“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

5.范仲淹出身贫苦,少年发愤读书,立下“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志。

6.连亲人都不关心的人,不可能真正关心百姓或:各个尽力,从身边小事做起,从实实在在的行动做起,则何愁天下百姓无人关心。

6 登岳阳楼一、给下面的字注意。

chè róng xuān tì sì二、因为作者在岳阳楼上凭栏远眺北方,想到长年不息的战火,想到饱守战乱之苦的百姓,所以才涕泪纵横,难以抑制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高尚精神。

郎客,一柁洞庭秋;书信。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一册1-3单元模拟卷及答案

学业测试-中职语文第一册1-3单元模拟卷及答案

中职语文第一册(1-3)单元试卷(命题人:蔡永旺 )第一部分选择题(50分)一、基础知识及语言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瑰(guī)丽榆荫(yīn) 游弋(yè)青荇(xíng)B.隽(jùn)秀峥(zhēng)嵘浮藻 (zǎo) 宁谧(mì)C.逊(xùn)色漫溯(shū) 袅娜(nà) 百舸(kě)D启碇(dìng) 笙(shēng)箫眉黛(dài) 阡陌(mù)2.下列句子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A.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

B.八点二十分,我们来到这一片晴朗的朝晖之中C.前面沙洲有个拾贝的小孩子,黑黝黝的身影印在水中。

D.同一物种,在越冷的地方,个体体积越大,而且越接近于圆形。

3. 有关下列四个字的部首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魏”的部首是“委” B.“射”的部首是“寸”C.“尺”的部首是“乙” D.“眉”的部首是“目”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传统节日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化载体,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

B.由于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使中国西部的基础设施、民生、生态都有了明显改善。

C.马克思主义认为,一切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起有伏、波浪式地前进,这是由于事物内部矛盾以及自然和社会种种外因影响所决定的。

D.过去那种要求不搞则已,搞则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实际严重违反了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

5.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A. 一个强烈的闪电像利剑般劈开树干,头上响起惊天动地的炸雷!(比喻)B.蝉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陶醉在这个世界的欢愉中。

(拟人)C.前面天空上露出一片金色阳光,像横着一条金带。

(夸张)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对偶)6.下列作家、作品、国别、文体对应有错误的一项是()A. 《再别康桥》徐志摩中国诗歌B. 《景泰蓝的制作》汪曾祺中国小说C.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普希金俄国诗歌D. 《晚秋佳日》德富芦花日本散文二、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一)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大学语文三版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三版试题及答案

大学语文三版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 裨益(bì)箴言(zhēn)恣意(zì)蹉跎(cuō)B. 剽悍(piāo)缱绻(quǎn)舐犊(shì)睥睨(pì)C. 踯躅(zhí)旌旗(jīng)蹊跷(qī)龃龉(jǔ)D. 缱绻(qiǎn)旖旎(yǐ)饕餮(tāo)囹圄(líng)答案:B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雷厉风行。

B.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遗余力。

C.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拘小节。

D.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大刀阔斧。

答案:A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答案:D4.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雷厉风行。

B.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遗余力。

C.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拘小节。

D.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大刀阔斧。

答案:A5.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B.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遗余力。

C.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不拘小节。

D. 他虽然年过古稀,但仍然精力充沛,做事大刀阔斧。

答案:A6.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C. 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D. 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对环保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高中语文第三册错别字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错别字练习及答案

高中语文第三册错别字练习及答案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开启中华文化巍巍大厦的金钥匙。

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高中语文第三册错别字练习及答案,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语文第三册错别字练习及答案(一)1、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因缘啼笑因缘留恋流连忘返B.斐然斐声文坛渔港涸泽而渔(蜚)C.桃园世外桃源原件电子元件D.沧桑沧海桑田装扮梳妆打扮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博取迫不及待宛转书声朗朗(琅)B.恍惚功败垂成恢谐洗耳恭听(诙)C.浩瀚无与伦比妨碍错落有致D.领衔和衷共济融资秀外惠中(慧)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DA.在中国现在文学史上,巴金作为民族良心和品质的旗帜而受到人们的祟敬。

(崇)B.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感染着读者。

(融)C.厦门因承诺将跨国零售集团采购会办成一次非嬴利的会议而获得了最多的选票。

(赢利)D.这部传记,以独特的笔触、朴实醇厚的语言为世人展示了将军们鲜为人知的人生境遇。

4、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CA.延续深负众望剽悍心心相印(孚)B.休憩后悔不迭亮相纯洁无暇(瑕)C.振动德高望重宣泄不容置疑D.杜撰触类旁通缄默浑浑噩噩(厄)5、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BA.梗概削足适履婉惜盘根错节(惋)B.计酬事必躬亲娇惯甘之如饴C.蝉联绵里藏针蜇伏开源节流(蛰)D.撕打功亏一篑潮汐自付盈亏(厮、负)6、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DA.天津西郊的杨柳青镇是杨柳青年画的发祥地,每年春节前后,海内外游客纷至踏来,感受腊月新春的民俗风情。

(沓)B.每当谁做了有利于公众的事,社会就理所当然地给谁以肯定和称诵,谁就因此赢得荣誉。

(颂)C.经过近一年的调查取证,检察机关终于查清了这家公司的总经理循私舞弊而导致公司倒闭的事实。

(徇)D.感知明快的人,善于洞察前景,知微见著;感知迟钝的人,往往过于拘泥和死板,只看到过去而看不到将来。

高教版职高语文三册期终试卷

高教版职高语文三册期终试卷

高教版职高语文三册期终试卷第I卷(选择题共40分)一.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颓唐(tuī ) 大氅(chǎng ) 醍醐灌顶(tíhú)B隳(huī )名城草屦(jù) 冠(guàn)者五六人C俯瞰(kàn) 咳嗽(sòu) 扣人心弦(xuǎn)D汩汩(gǔgǔ) 履历(lǜ) 浚(jùn)理2、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拖沓娇生贯养伶俐倜傥不羁B造次索然寡味迁徙惨绝人圜C描摹幅员辽阔惶恐法网恢恢D窥测慷慨激昂装祯提要钩玄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①资本家为了追求高额利润,__大量童工为他们进行繁重的劳动②对有缺点的同志,不应__,而应热情帮助。

③时钟已经敲响十一下,他们还没回来,妈妈点亮灯,包好围巾,拖着疲惫的身子站在门口___A驱逐厌弃观望 B驱使厌恶观望C驱逐厌恶张望 D驱使厌弃张望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他是一位学识渊博的老专家,我们要虚心向他求教,不耻下问。

B这些足球队员,都是十六七的小伙子,豆蔻年华,风华正茂。

C这次我换房得以成功,多亏你鼎力相助。

D他居然在别人的论文上大言不惭的署上自己的名字。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话中标点处的标点符号,正确一组是()高兴起来吧,安东尼奥!喂①老兄,不要灰心!这犹太人可以把我的肉②我的血③我的骨头④我的一切都拿去,可我决不让你为了我的缘故流一滴血。

A,、、、 B,,,,C、、、、D、、、,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战胜了势力强劲的大连万达队,再次证明泰山队是不可动摇的冠军地位.B.新光纺织厂无视《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严重危害了人民的生命安全,导致"废气杀人"的严重后果.C.转眼到了第二年夏天,一场不幸的噩运突然降临到石家头上.D.读书的好习惯最好由少年是开始养成.7.下列文言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鱼,我所欲也. B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C大王来何操D此之谓失其本心8、下列文学形象,作品,作者,国籍(时代)对应正确的一项是()A苏比―――《警察和赞美诗》―――欧·亨利――英国B鲍西娅―――《威尼斯商人》――――莎士比亚―――英国C王利发――――《茶馆》―――巴金――――现代D鲁侍萍―――《雷雨》―――万家宝―――当代9、下列应用文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从心理学角度说,演讲是一种感情交流的过程,要用朴实真诚的感情打动听众,引起听众的共鸣.B.辩论主要是用口说,要说到点上,充分阐发自己的观点和理由,至于听就是其次的.C.应聘,往往采用"面试"的形式.D.演讲指演讲者对观众,就某一个问题系统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和主张的真实的社会活动.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语义相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B端章甫C吾与点也D秋毫不敢有所近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1――12题鸟鸣涧王维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1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人用花落、山空、月出、鸟鸣这些动态的描写,来反衬出春山月夜静无人声的幽寂.B第四句中诗人用"时"来修饰"鸣",从听觉上给人动静的对比,起了更生动的烘托作用.C全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淡雅而意境悠远的春山月夜图,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D全诗语言清新自然,不堆砌典故,却细致地表现出自然界光色和音响的变化.12.诗人将静与动巧妙地统一在本诗中,共同构成动人的意境,颇有艺术辨证法,下列唐诗中没有运用动静相衬手法的一项的是()A桥响犬遥吠,庭空人散眠.(许浑《夜归丁卯桥村舍》B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李白《秋浦歌》C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刘禹锡《途中早发》D鹤鸣楚山静,露白秋江晓.(柳宗元《与崔策登西山》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四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3――16题文嬴请三帅,曰:"彼实构吾二君①,寡君若得而食之,不厌,君何辱讨焉②?使归就戮于秦,以逞寡君之志③,若何?"公许之.原轸朝,问秦囚.公曰:"夫人请之,吾舍之矣."原轸怒曰:"武夫力而拘诸原④,妇人暂而免诸国⑤.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⑥!"不顾而唾.公使阳处父追之,及诸河,则在舟中矣.释左骖,以公命赠孟明.孟明稽首曰:"君之惠,不以累臣衅鼓,是归就戮于秦,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⑦"13.对①②③④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①挑拨②满足③满足④尽全力B①构成②讨厌③表现④尽力C①挑拨②厌恶③快意④用武力D①挑拨②满足③完成④力量14.对"夫人暂而免诸国"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A女人一下子就把他们放走了B妇人一会儿的工夫就把他们放出国境之外了C妇人的几句谎话就在都城把他们放走了D女人用几句谎言就很快地释放了他们.15."堕军实而长寇仇,亡无日矣"这句话的句式是()A省略句 B倒装句 C判断句 D被动句16.对"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一句话的言外之意的解说正确的一项是()A真诚地感谢,三年以后,我要亲自来感谢.B无奈的感谢.三年以后,我发达了再来感谢你.C讽刺对方,你们已释放了我,三年以后,你就永远找不到我了.D暗藏杀机的反语,君子报仇,三年不晚,你等着吧.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四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7――20题台风实际上是强烈的热带气旋.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强烈天气系统,像在流动江河中前进的旋涡一样,一边绕自己的中心急速旋转,一边随周围大气向前移动.与温带气旋一样.在北半球热带气旋中的气流绕中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在南半球则相反.愈靠近热带气旋中心,气压愈低,风力愈大,但发展强烈的热带气旋,如台风,其中心却是一片风平浪静的晴空区,即台风眼.在热带海洋上发生的热带气旋,其强度差异很大.目前采用的国际分类标准是:当热带气旋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小于8级时称为热带低压,8和9级风力的称为热带风暴,10和11级的称为强热带风暴,只有中心附近最大风力达到12级的热带气旋才称为台风.可以说热带气旋上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和台风的总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语文(第三版)习题册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 给我未来的孩子 一、语言训练 1.D 2.B 3.A 4.C 5.B 二、语段分析 1. 文中提到的“最严酷的冬天”“玫瑰的芳香”“色彩”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最严酷的冬天‛指人生最困难的时期,‚玫瑰的芳香‛指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时光、美好的回忆等),‚色彩‛指人生的精彩。 2.作者为什么希望自己未来的孩子自始至终都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答:因为理想主义者心灵填满高尚的情趣,理想会使人出众,理想能纯洁人的气质,理想主义者的结局悲壮而决不可怜。

三、拓展阅读 这位父亲给新入学的女儿哪些忠告?对你有何启示? 答:略。 2 走出地平线

一、语言训练 2

1.D 2.A 3.C 4.C 5.B 二、语段分析 1.文中的地平线指什么?走出地平线有什么含义? 答:地平线是一种视觉感受,是以自我为中心览世阅人的产物,是一个人远眺世界的目力极限。走出地平线就是跳出自己的圈子,冲破思想的牢笼,扩展自己的襟怀。 2.作者在文末说:“我不敢说,立身于圣洁的珠穆朗玛女神高入云霄的肩上,是否看得见地平线,但是我敢断定,在茫茫星际飞行的太空船上,是决然看不到地平线的。”请你把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简要地概括出来。 答:一个人只有扩展自己的襟怀,冲破思想牢笼,超越自己,才能走出封闭自己的‚地平线‛。 三、拓展阅读 读完本文后,你有什么体会?请用简洁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答:略。本题答案言之有理即可。例如:读完本文之后,我对自己的理想充满信心,并且想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理想。虽然会有许多艰难险阻,但只要一颗持之以恒的心,生活就有意义。 3 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一、语言训练 1.C 2.D 3.A 4.D 5.B 二、语段分析 3

1.当作者还是一个青年大学生的时候,报刊上曾刮起一阵讨论人生的意义与价值的微风,但作者为什么没有参加进去? 有的文章不知所云,我看不懂。更重要的是,我认为这种讨论本身就无意义,无价值,不如实实在在地干几件事好。 2.第2段说“不如早点离开人世” 和第3段的“长寿有一些好处”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如果不明白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不如早点离开。但是长寿的人能够更好了解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三、拓展阅读 你怎样理解“不要在最能吃苦的时候选择安逸”? 答:略。

4 哲学家的思考 一、语言训练 1.D 2.A 3.B 4.C 5.D

二、语段分析 1.文中画线处的“边边角角”指代什么? 答:人生中多余的东西,各种诱惑。 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选文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答: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是承接关系,第三段是对前两段的总结。 三、拓展阅读 模仿选文,再写一两个小故事和你的感悟。 4

答:略。 5 就是那一只蟋蟀 一、语言训练 1.C 2.A 3.D 4.D 5.B

二、语段分析 1.诗中写到蟋蟀在你我的记忆里“唱童年的惊喜/唱中年的寂寞”,“你”“我”的童年有何惊喜,中年有何寂寞? 答:我们的童年在母亲身边,发生过很多让人惊讶又让人高兴的事,令人难忘。而中年以后大都与家人分离,因而感到很寂寞很孤独。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的家国之思。 2.诗人说那只蟋蟀的唱歌“比最单调的乐曲更单调/比最谐和的音响更谐和”,你认为矛盾吗?为什么? 答:不矛盾。因为诗人心中只想着祖国和家乡,没有想其他的,似乎很单调,但这是诗人心中最甜美最温馨的情感,又感觉特别谐和,通过对比和这种反差突出了诗人对祖国、故乡的最深沉的思念与热爱之情。

三、拓展阅读 你是怎样理解“怀旧”的? 答:略。 5

第二单元 6 威科特先生的陷阱 一、语言训练 1.C 2.A 3.B 4.B 5.C

二、语段分析 1.上述文字反映了威科特先生怎样的教学思想? 答:努力学习现成的宝贵知识,有时比创造性思维更为重要。 2.为什么“我”最后还是跳进了威科特先生的“陷阱”? 答:因为威科特先生设置的‚陷阱‛就是看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否扎实,而‚我‛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三、拓展阅读 试将本文中的萨姆老师和课文中的威科特先生进行比较,你更喜欢哪位老师?为什么? 答:略。

7 拿来主义 一、语言训练 1.C 2.D 3.A 4.A 5.B 二、语段分析 1. “首先是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与“而这回接受一切”两者态度是否相同?为什么? 答:不相同。前者‚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只是第一步;后 6

者是全盘接受,连糟粕也接受。 2. 最后一段是总结性文字,(A)(B)两处画线部分分别与上文一一对应,顺序不可更改。用文中语句,完成以下填空。 (1)A处“使用”“存放”“毁灭”分别指上文的 , , ;其相关词语分别是“ ”“ ”“ ”“ ”“ ”。 (2) B处“沉着、勇猛”“有辨别”“不自私”分别针对上文“ ”“ ”“ ”而言。 答:(1)鱼翅,鸦片,烟枪、烟灯、姨太太;‚吃掉‛‚ 送到药房里去,以供治病之用‛‚ 送一点进博物馆‛‚ 大可以毁掉‛‚ 请她们各自走散‛ (2)‚孱头‛‚ 昏蛋‛‚ 废物‛ 三、拓展阅读 请结合全文分析,文中划线处国粹派是怎样一种人?“敝帚自珍”与“哗然”各有何含义? 答:在对待文化交流问题上,采取闭关主义,保守主义,抱残守缺,极力反对中外文化交流的人。‚敝帚自珍‛在这里是贬义词,是抱残守缺,害怕交流,不求创新和发展的意思;‚哗然‛是大惊小怪,极力反对的意思。

8 孔子的诚信观 一、语言训练 7

1.B 2.D 3.C 4.B 5.A 二、语段分析 1.第一段中,孔子的志向和弟子们有何不同?这反映了孔子什么样的思想? 答:子路的志向仅仅是施惠于自己的朋友,颜回只谈到了自身的修养,而孔子则是要把恩义普施众人,取信于友。 反映了孔子仁爱、诚信的思想。 2. 上述语段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答:举例论证、引用论证。 三、拓展阅读 你遭遇过网络失信吗?你认为在“互联网+”时代,网络诚信建设应该怎么做? 答:略。

9 项链 一、语言训练 1.A 2.D 3.C 4.C 5.B 二、语段分析 1. 语段中玛蒂尔德说:“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这句话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与性格? 答:她为自己毅然借债赔偿项链最终还清欠债感到欣慰。表现了人物的诚实、天真的性格。 8

2.课文在说明项链是假的以后就戛然而止。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答:给读者留下了自由想象的空间,回味无穷。 三、拓展阅读 试分析这篇小说在情节结构方面的特点。 答:结尾和莫泊桑的《项链》一样,也是在对话中结束,在高潮中戛然而止,使人不禁莞尔。

10 牡丹的拒绝 一、语言训练 1.B 2.D 3.C 4.C 5.A 二、语段分析 1.作者在写“牡丹的拒绝”之前为何要盛赞牡丹的美? 答:①使文章波澜起伏,摇曳生姿;②引出下文,由牡丹的美引出游人去洛阳观赏牡丹;③在与下文写‚牡丹的拒绝‛的对比中形成鲜明的反差,突出了牡丹的坚守与高贵。 2. 对划线句子“况且洛阳牡丹„„而名声大噪”,你是如何理解的?请结合古代文人被贬的实例来谈。 答:①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都会遇到困难与挫折,面对困难与挫折,我们不要埋怨,而要立足当今,创造条件,战胜困难与挫折,去开辟美好的未来。②略。例如唐朝文学家柳宗元被贬至偏远的永州,却写下了‚永州八记‛及其它散文,这些作品成了文坛上的不朽之作。 三、拓展阅读 9

武太后为何要“怒贬牡丹花”?为何“天下牡丹,至今惟有洛阳最盛”? 答:略。

第三单元 11 把信送给加西亚(节选) 一、语言训练 1.A 2.B 3.C 4.C 5.A

二、语段分析 1.“这种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是哪种人? 答:不论老板在还是不在都会坚持工作的人(或全力以赴地把信送到的人)。 2. 你是能够“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如何做才能“把信送给加西亚”? 答:略。 三、拓展阅读 胡林香是“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吗?为什么? 答:略。

12 寻找时传祥 一、语言训练 10

1.D 2.C 3.B 4.D 5.C 二、语段分析 1.“现在实实在在干活,本本分分做人还时兴吗?你写劳模还有人看吗?”对这句问话你如何作回答? 答:在如今的现代化大都市中,掏粪工是个已经消失了的行业,但只要存在着社会分工,行业之间就必然存在着差异,也仍然会存在着苦、累、脏的工作,这些工作同样要有人去从事。为人民服务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光荣的。因此,时传祥‚一人脏换来万家净‛的精神对于今天来说,也仍然没有过时。 2.劳动模范时传祥已经去世二十多年了,这篇通讯却以“寻找时传祥”为题,结合选文最后一段话,谈谈“寻找”的深刻含义。 答:寻找‛的含义有两层:一是要发掘劳模时传祥身上仍闪烁时代光芒的精神特质,呼唤人们像时传祥那样正直、敬业、实在、本分地做人。二是含蓄地指出在‚动荡不安的精神家园‛里,虽然有人迷失了,但心存美好的人们却仍然渴望与向往时传祥精神。 三、拓展阅读 谈谈你对“一生只忠于一件事”的理解。 答:略。

13 一位出租车司机的职业水准 一、语言训练 1.B 2.C 3.D 4.A 5.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