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
英文符号和字母空格规律

英文符号和字母空格规律在英文中,符号和字母之间的空格使用有一定的规律和约定。
1. 标点符号:在英文中,标点符号通常紧挨着前一个单词,并且后面紧跟一个空格。
这适用于大多数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例子:- "Hello, how are you?"- "I love pizza."- "What time is it?"- "Wow, that's amazing!"2. 冒号和分号:冒号(:)和分号(;)通常前面没有空格,后面紧跟一个空格。
例子:- "Please bring the following items: pen, paper, and notebook."- "The meeting will start at 2:00 pm; make sure to be on time."3. 引号:在英文中,引号可以是单引号(')或双引号(")。
引号通常前面没有空格,后面紧跟一个空格。
但是,如果引号内部的文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则在引号内部的句子前面会有一个空格。
例子:- He said, "I'll be there soon."- She asked, 'What time is it?'- The sign read, "No parking allowed."4. 括号:在英文中,括号的使用类似于引号。
括号通常前面没有空格,后面紧跟一个空格。
但是,如果括号内部的文本是一个完整的句子,则在括号内部的句子前面会有一个空格。
例子:- The conference (which lasted three days) was very informative.- His favorite color is red (he likes the bright shade).5. 数学符号和运算符:数学符号和运算符在英文中通常前后都没有空格。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正确使⽤标点符号正确使⽤标点符号专题整合整合1 点号点号的作⽤是点断,主要表⽰语句的停顿、结构关系和语⽓。
点号的考查重在规范使⽤。
⾼考试题的设计重在考查运⽤能⼒,⼀般都带有较⾼程度的综合性和技巧性,特别是把点号的正确使⽤规则和表达⽂意结合起来考查。
按照使⽤的不同位置,⼜可分为句内点号和句末点号。
句内点号⽤在句内,有顿号、逗号、分号、冒号4种,表⽰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句末点号有问号、句号和叹号,可以表⽰句⼦的各种语⽓。
⼀般说来,点号的停顿时间是: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叹号)。
1.顿号顿号是⽤在句⼦⾥的联合结构之间表⽰句⼦内部并列词语、并列短语之间的停顿的点号。
顿号的使⽤要注意句⼦内部并列成分之间的层次关系,注意顿号误⽤的⼏种情况。
使⽤顿号需要注意的⼏种情况:(1)并列各项都带有语⽓词“啊”“啦”“呀”等,⼝语中停顿较⼤,⽤逗号不⽤顿号。
【误例】我们的院⼦⾥种了⼀些菊花啦、⽉季啦、⼭⽵啦、美⼈蕉等好多花。
解析:并列的成分后有语⽓词时,并列成分间使⽤逗号。
应把顿号都改为逗号。
(2)表⽰概数的地⽅不能⽤顿号。
【误例】细看这妇⼥,不过三⼗⼆、三岁,头发散乱,微长的⾯孔有些憔悴。
解析:“三⼗⼆、三”属于约数,中间不⽤顿号。
(3)并列词语之间有了“和、与、及”等连词,就不能在词前再加顿号。
【误例】全国传染病疫情显⽰,去年导致⼈员死亡,数量居前五位的病种为:肺结核、狂⽝病、艾滋病、⼄型肝炎、和出⾎热。
解析:“⼄型肝炎、和出⾎热”不当,应该删去顿号或者“和”。
(4)有的并列词语相互联系紧密,⼜是⼈们熟知的,读时就不需要停顿。
【误例】在这次艺术活动中,许多丰富、多彩的⽂娱节⽬,富有民族⽂艺的特点,吸引着成千、上万的观众。
解析:“丰富多彩”“成千上万”相互联系紧密,⼜是⼈们熟知的,不需要停顿,应把顿号去掉。
(5)并列词语作谓语、补语,其间的停顿⽤逗号⽽不⽤顿号。
【误例】谁也不能突出,如果你想⽐别⼈多做、多⼲、多拥有,那就甭指望有好⽇⼦过。
标点符号基本用法

叹号
感叹句的末尾用叹号。 例句:多么美丽的一幅画呀! 感情强烈的祈使句末也用叹号。 例句:同志们,跟我来!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也用叹号。 例句:我哪里比得上他呀!
思考
对烧伤面积达到90%的张光春,有的医生就觉 得是无能为力的! “这个人怎么买人家的东西竟不给钱!”老板 娘闷闷不乐地问道。
现在新规定在两个引号之间,不加标点符号。 例句:他常用“烧香找错庙门”“蚊子叮泥菩萨看错 了对象”等四川俗语,幽默诙谐地批评那些不重 视侦察和调查,指挥莽撞,办事马虎的同志。
思考
当太阳完全被月亮的身影遮住时,与神女般若隐 若现的“海尔-波普”彗星相比,清晰的水星亮 晶晶地伴在被遮黑的太阳旁边,金星、木星也同 现在天宇。 吴名早上跟我说:“他脚崴了一下,今天不能来 上课了。” 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 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 不怪嘛。’”
破折号(一)
表示解释说明(是正文的一部分)。 例句: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火药、印刷 术、指南针,为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特别注意:解释说明时用了“即”或“就是”, “即”“就是”前不能再用破折号。 例句:生长在人际罕至的雪线以上的灵花异草,据 说是稀世之宝——即一种很难求得的妇科良药。 (本句中破折号与“即”重复,应去掉一个。)
分号(二)
在内部无停顿的并列成分之间,有且只有 在这些成分充当宾语或宾语的同位成分, 并且需要强调它们各自的独立性时,要用 分号。 例句: 本书把汉语规范文件分成以下几个部分: 汉字;标点符号和数字用法;普通话;汉 语拼音;词汇。
分号(三)
•在多重复句内, 并列分句之间必用分号。 例句 :依照客观规律去办事,国民经济就能够 均衡地、顺利地发展;违反这些原则,国民经 济的发展速度就快不起来。 •多重复句的第一层,需要用分号。 例句: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 晚更加寂寞。 (“白天”前应该用分号,因为 该句三个分句却是两层意思,不如此显示不出 层次。当然,层次间关系除并列外,也可能是 承接、转折、因果。)
标点符号使用规律

标点符号使用规律①“你知道吗?”那声音最后说,“将来你会不再相信你现在这个信仰,你会认为自己受了骗,白白地毁了你的年轻的生命。
”②怎么了?你。
③到底哪里是安徒生写作的地方?哪里是他父亲的皮鞋作坊?已经没法弄清了。
④这件事是你去办好呢?还是由我去办好呢?以上几个例子中的问号使用的全都有错误。
解答:①中的问号应改为逗号②中应改为:怎么了,你?③中两个问号都改为逗号④中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在7种点号中,只有句号、问号、叹号三种属于句末点号,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也就是说,问号要用于一句话的末尾。
①中“你知道吗”虽表一种疑问语气,但后文紧接着又交代了知道的内容,因此句子并未结束,所以不能使用句末点号。
②是倒装句,有的学生可能记住了在倒装句中问号要用在句末,其实究其原因,同样是因为句子没有结束,才把问号改作逗号。
③中前两个分句只是整个句子的一部分,充当句子的主语成分,因此要改为逗号,表示它们只是两个并列短语,而非独立的句子。
④为选择复句,无论是几重选择关系,作为句末点号的问号都必须用在整个复句的末尾。
由此,作为和问号语法功能相同的感叹号的用法也就可以依次类推了。
请看:①、“别跑!小明。
”跟在后面的小明妈妈紧张的扯着嗓子喊,“前面危险啊!” ②、每到这些学校采访,都会情不自禁地在心里默默地说:辛苦了!社会力量办学战线上的校长们,老师们。
了解了句末点号的使用,根据以上的例子,做起这两个题自然比较容易。
因为感叹号除了表示感叹语气,也表示一句话的结束。
上面说的是问号在语法功能上在句子中的使用,另外问号的作用还表现在语气上,这就涉及到非疑问句却用问号的错误,看下面例题:①、市教委召开座谈会,特邀几所重点高中的校长,研讨如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的问题?②、任何一次体育盛会后,人民总要挖掘这种有形的竞技背后支撑人类拼搏的无形的精神力量是什么?③不要以为只有葡萄、苹果才能成为佳果,还有荔枝、桃子、石榴、芒果等许许多多的水果呢?有些句子虽然使用了疑问代词“谁”、“什么”、“怎么”、“哪里”等,或有疑问语气词“吗”、“呢”等,但全都不是疑问句,句尾就不能用问号。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格式

写作文的标点符号的正确格式标点符号的正确书写位置第一、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问号、感叹号的书写位置:一般均占一格,点在格内的左下侧,挨近文字的右边偏下。
如:你到动物园去,看见过猴子吗?它坐着、躺着、吃东西时候的姿势,和人是多么的相像啊!如果一句话正好结束,符号就点在紧靠最后一个字的右下边,不要点到下一行的开头。
第二、引号、括号的书写位置:引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上侧,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上侧。
括号的前半边点在格内的右侧,括号的后半边点在格内的左侧。
如“五讲”(说明)等。
引号和括号的前半边,放在一行的开头,不能一行的末尾;如果句子末尾的最后一个字恰好在一行的末尾时,引号和括号的后半边必须紧跟句子,不能移到下一行的开头。
引号和括号经常和其它的标点符号连用,书写时,它们的前半边和后半边可以和其它的符号共同占一格。
如:小明问老师:“明天下雨还来上学吗?”第三、破折号、省略号的书写位置:这两种符号书写时都要占两格,位置在格子的中间。
它们可以放在每行的每行的末尾也可以放在每行的开头,但不能把一个符号分成两半。
如果一个句子结束了,只剩下一个空格了,就要不够破折号和省略号的位置,就要将前面的字略略拼紧一些,在腾出一个空格来。
第四、书名号、间隔号的书写位置:书名号的书写和括号相同。
间隔号书写占一格,点在中间,否则很容易被看成时顿号。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是书面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很多教材中只有怎样使用标点符号的内容,而没有说明标点符号书写位置的内容,加上有些语文教师忽视标点符号书写位置内容的讲解,让相当一部分学生出现标点符号的书写及所标的位置不规范。
其实,各种标点符号书写大、多长及位置在左、在右、在上、在下,都有规定。
一、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和冒号一般占一个字的位置,居左偏下,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中华人民共和国标点符号用法》 5.1)即:这几种标点符号均需一个标点一格,均需标在紧接上文左边偏下的1/4格的位置,且这七个标点符号不能标在一行的开头。
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

标点符号的作用及用法(一)标点符号的性质和作用标点符号简称标点,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现代书面语里有机的部分。
书面语如果不用标点,让人看起来会很吃力;如果用错了标点,还会造成理解上的困难。
标点符号的作用,大体上说,有三个方面:第一,表示停顿;第二,表示语气,标明句子是陈述语气,还是疑问语气,还是感叹语气;第三,标示句子中某些词句的性质。
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
这是我国政府公布的第二套标点符号。
从50年代到80年代,汉语书面语发生了许多变化,文稿和出版物由直排改为横排,有些标点的用法也有了改变。
1990年3月,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
这次修订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变直行用的标点符号为横行用的标点符号;(二)修订了部分标点符号的定义;(三)更换了例句;(四)简化了说明;(五)增加了连接号和间隔号。
考虑到标点符号用法的社会影响较大,1994年,在国家技术监督局的提议下,《标点符号用法》改制为国家标准(GB/T15834—1995),于1995年12月13日发布。
书面语言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避免差错。
标点的差错无非是:第一,不应该用标点的地方用了标点;第二,应该用标点的地方没有用标点;第三,应该用那种标点而用了这种标点;第四,标点应该放在那儿而放到了这儿。
为了学会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大家要学习一些语法知识,了解语言的结构规律,掌握组词造句的正确方法,这样也便于读懂讲解标点符号用法的书。
(二)标点符号的种类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中共有常用的标点符号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7种,标号9种。
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和句末点号(句号、问号、叹号,3种)。
标号包括: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专名号一标点符号概述标点符号是书面语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作为一种表达的工具,配合文字来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有很大的功劳。
高中标点符号基本用法我用句式
引用的两种方式
1、毛泽东教导我们说:“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直接引用,一般引号冒号都用。(引号内的内 容必须忠实于原文)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
2、“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是鲁迅先生 的行动写照。 3、黑格尔曾指出过,错误本身乃是“达到其理的一个 必然的环节”,这是很有见解的。
间接引用:引文已成为说话人句子的一个组成部 分,分两种情况。(1)引文结束前不需停顿,那 么其后不能有任何点号。(2)引文结束时刚好需
“我……打听到……新……新消息了。”他喘着粗气,断 断续续的说。
3、省略号前面若意思表达完整,则句末加上 点号;不是完整的句子,则不加点号。 4、省略号后面,一般不用标点。
“喂!你在哪里呀?……啊,北京啊,有事吗?……好!没问题!”
原题重做
6B\8B\15D
破折号 1、注释或补充说明,多单用。单用时,
问号是句末点号,命题者常在这一点上设置 误点。比如: 1、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同志们。”厂 长严肃的说。 2、今天去呢?还是明天去呢?我实在拿不定 主意。 3、(2004年全国卷)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 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 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怎么办?
,
, ? 。
,
原题重做
(辽宁卷)以“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为 开头,把下面语段中加横线部分重组成一个语意连贯的 长句。不得改变原意,可增删少量词语,但句中不能使 用标点符号。(4分)
古文化的辽西区,(以西辽河和大凌河流域为主), (波及到京津唐地区)。这一地区是(探索燕山南北地 区文明起源和发展的)重要地区,也是我国近代考古开 始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就有考古工作者对锦西沙锅 屯遗址进行发掘,1930年又有人对西辽河流域的史前文 化作过调查…… 我国近代考古开始较早的地区之一是以西辽河和大凌
标点符号之分号、冒号(四)
2、非并列关系(转折、因果等)的多重复句,前 后两部分之间也用分号。 例:她今年已经十八岁了,个子也长成了,按 说该找个婆家;可是她母亲总是一个劲地说他还 小。 注意:(1)分条说明一个完整的意思,在每一条里, 不管是词、词组、单句,还是复句,都作为一个 分句,各条末尾用分号,最后一条完了用句号。 如:农民对一个好的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 公道,一碗水端平;二、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 有经济头脑。
⒎事实证明:我们应该坚持我们的基本路线:一个“方 针”、两个“基本点”。 答案:第二个冒号可改为破折号。 规律:冒号一般不能套用。 ⒏这件事,班主任对他一说:他立即意识到自己的思想出 了毛病,应该认真检查原因。 答案:冒号应改为逗号。 规律:没有提示或总括作用的地方用了冒号。冒号起提示 下文或总括上文的作用,而例中的“说”没有任何提示作 用,即“说”后面的话不是“指导员”说的,冒号应改为 逗号。 ⒐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 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答案:第二个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3)“某某说”等提示语在引文前用冒号,在引 文中用逗号,在引文后用句号。 例:李老师说:“我走了还有王老师,王老师会 照顾她的。” 例:“谢谢你,”李老师说,“车快来了吧?” 例:“李老师,现在是什么时候了?”范福喜问。 例: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大桥就要通车了, 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后冲刺。”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后冲刺。” 例:“大桥就要通车了,请大家咬紧牙关,做最 后冲刺。”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
⒋本市文坛的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 谈笑风生。 答案:句中的冒号删掉,或改为破折号。 规律:冒号一般管到句终,不能管到句终的不能用冒号。 如果提示的内容不是句子全部,而是部分的话,则不能用 冒号。 ⒌通过这件事,我深深地体会到:依靠群众,坚持调查研 究的重要性。 答案:句中的冒号去掉。 规律:冒号提示下文时不能用在非提示语后面。不能在没 有明显停顿的地方用冒号,而非提示语后面没有明显停顿。 ⒍农民对一个好的农村干部的要求是:一、办事公道。二、 自己不要吃得太饱。三、有经济头脑。 答案:前两个句号可改为分号。 规律:冒号一般只管到一句话结束,不能管几个句子。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
顿号逗号分号的用法常态用法的整体比较:要区别顿号、逗号、分号三者的关系,这三个符号都用在句子的中间表示停顿。
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有三:一从停顿的时间看,顿号最短促,逗号其次,分号最长;二从是否表示并列来区别。
顿号表示词和词之间的并列,分号表示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并列,而逗号表示连贯,没有并列的意思;三从分号使用中的一些规律来区别。
两个表示并列的分句,如果每个分句已有逗号,则分句之间必定用分号。
例如:七八年高考题中有这样一句:“白天,战士们坚持守住已经占领的阵地;夜里,战士们向敌人发起新的进攻。
”分号的基本用法一、复句内部各并列分句之间的停顿用分号。
(二)提示:如果分句比较简单,内部没有出现逗号,分句间也就用不到分号。
示例: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三)分号使用常见差错1.单句内并列词语之间用了分号。
如:报名者请携带户口簿;身份证;高中毕业证书;体检证明;两张二寸近期免冠照片。
(四个分号都应改作逗号)2.不是并列关系就不能用分号。
如:这些展品不仅代表了两千多年前我国养蚕、纺织、印染、刺绣和缝纫工艺方面所达到的高度水平;而且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才能。
(“而且”前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3.多重复句中,并列的分句不是处在第一层上,之间却用了分号。
如:只有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才能使社会主义民主法律化、制度化;才能用法律手段管理经济;才能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经济”后面的分号应改作逗号)4.被分号分隔的语句内出现了句号。
须知:分号所表示的停顿或分隔的层次小于句号。
如: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
一是它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二是内容丰富多彩。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甚至要求可以得到充分满足;三是评定方法轻松活泼。
考试成了展览、演出、小型报告,孩子们可以尽情发挥。
(应作:这些课外活动有很多特点:(一)形式自愿。
孩子愿意就参加,不愿意可以不参加。
公文写作之标点符号运用规范
8.括号用法补充规则
括号可分为句内括号和句外括号。句内括号用于注释句子里的某些词语,即本身就 是句子的一部分,应紧跟在被注释的词语之后。句外括号则用于注释句子、句群或 段落,即本身结构独立,不属于前面的句子、句群或段落,应位于所注释语段的句 末点号之后。
15.书名号用法补充规则
3、书名后面表示该作品所属类别的普通名词不标在书名号内。 示例:《我们》杂志 4、书名有时带有括注。如果括注是书名、篇名等的一部分,应放在书名号之内,反之则应放在书名号之外。 示例①:《琵琶行(并序)》 示例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 示例③:《百科知识》(彩图本) 5、书名、篇名末尾如有叹号或问号,应放在书名号之内。 示例①:《日记何罪!》 示例②:《如何做到同工又同酬?》 6、在古籍或某些文史类著作中,为与专名号配合,书名号也可改用浪线式“”,标注在书名下方。这可以看 作是特殊的专名号或特殊的书名号。
1.易混标点符号用法比较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逗号、顿号在表示列举省略的“等”“等等”
之类词语前的使用 逗号、分号表示分句之间停顿的区别 顿号、逗号、分号在标示层次关系时的区别
冒号、逗号用于“说”“道”之类词语后的区 别
不同点号表示停顿长短的排序 破折号与括号表示注释或补充说明时的区别 书名号、引号在“题为……”“以……为题”格式
中的使用
逗号、顿号表示并列词语之间停顿的区别
• 逗号和顿号都表示停顿,但逗号表示的停顿长,顿号表示的停顿短,并列词语之间 的停顿一般用顿号,但当并列词语较长或其后有语气词时,为了表示稍长一点的停 顿,也可以用逗号。
示例①:我喜欢吃的水果有苹果、桃子、香蕉和菠萝。 示例②:我们需要了解全局和局部的统一,必然和偶然的统一,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示例③:看游记最难弄清位置和方向,前啊,后啊,左啊,右啊,看了半天,还是不 明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点符号的使用规律一、标点的使用1、问号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第二注意倒装问,也在全句末尾问。
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⑴第一注意选择问,全句末尾才用问。
(选择性的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分句,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分句之间用逗号。
)例:明天是你去监考呢?还是我去监考呢?这是一个选择问句,两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
⑵第二注意倒装问,也在全句末尾问。
(倒装性的问句,问号也打在全句末。
)例:你就去吗,小栓的爹?⑶第三注意特指问,每句末尾都用问。
(特指性的问句,每个问句的末尾都要打上问号。
)例:除了他能去,还有谁呢?你吗?你能去吗?我看你不能去吧?⑷第四注意无疑问,陈述语气不用问。
(有些句子的局部虽然带上疑问词,但整个句子的语气是陈述语气,并没有疑问,这样的句子就不能打问号。
)例:写什么景?怎么写景?为什么写景?是我们阅读分析散文时应注意的问题。
a.我不知道他叫什么。
d.要在城西修建立交桥的消息传出后,许多人都非常关心这座立交桥将怎么建,那里的近千株树木将怎么办。
2、感叹号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两个叹词连起来,前用逗号后用叹。
[1]关键注意倒装叹,全句末尾才用叹。
(倒装性的感叹句,感叹号要打在全句末尾。
)例:多美呀,祖国的春天![2]两个叹词连起来,前用逗号后用叹。
(两个叹词连用,一般后一个用叹号,前一个用逗号。
)例:啊,啊!又到春天了。
3、顿号大并里面含小并,大并用逗小并顿。
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用逗不打顿。
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邻数连用表约数,中间也别带上顿。
并列成分各成句, 中间用逗不用顿。
并列之间有连词,中间不必再加顿。
并列后面加语气,中间用逗不用顿。
⑴大并里面含小并,大并用逗小并顿。
(有的句子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因为不在一个层次上,所以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
)例:a.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和回收,标志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b. 这个经济协作区,具有大量的科技信息、较强的工业基础、巨大的生活资料、生产资料市场、较丰富的动植物、矿产、海洋、旅游等资源。
(在原句上修改)⑵并列谓和并列补,中间用逗不打顿。
(并列性的谓语之间和并列性的补语之间打逗号,而不打顿号。
)a.你要不断学习、识字、生产。
b.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⑶集合词语连得紧,中间不要插进顿。
(集合词语结构紧密,是表示集合群体意义的词语,如父母、中小学生、干群、干警等,它们之间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⑷邻数连用表约数,中间也别带上顿。
(概数即约数,表示不确切的数目,有时拿数词连用来表示,如三五个、七八十人等,中间不需要停顿。
因此,如果加上顿号,就是错误的。
)例:a.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副瘦骨伶仃的样子。
(5)并列成分各成句, 中间用逗不用顿。
(分句间的停顿时间较长,并列成分之间各自成句,各自表达自己的意义,所以应用逗号,不能用顿号。
)例:今年春季,这个省的沿海地区要完成3700万土方的河堤加高和河口截流改道工程,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
“任务重”、“工程难”、“规模大”是三个并列的分句,因此,中间的顿号应改为逗号。
(6)并列之间有连词,中间不必再加顿。
(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与”“或”“或者”等,就不必再用顿号。
这类连词一般用在只有两项的并列词语之间或多项并列词语的最后两项之间。
)例: a.这种真率与坦白,本身就很能引起读者的好感、关切、和共鸣。
连词“和”连接“共鸣”和“关切”,表示并列,而再加上顿号就多余了,应该删去顿号。
另外,还要注意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如“或者”“甚至”“以至”“但是”“而且”等,均不能用顿号。
可根据不同的语言环境,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b.大院里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的老年人也参加了植树活动。
c.不论是刻画自己、或者描叙人世,他都毫不隐蔽地融进自己的个性,灌入自己的热情。
“甚至”“或者”是连词,不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不能用顿号。
“甚至”表示更进一步,删去“五十多岁、甚至六十多岁”中间的顿号;“或者”表选择,把“或者”前面的顿号,改为逗号。
(7)并列后面加语气,中间用逗不用顿。
(并列的成分后有语气词时,并列成分间使用逗号。
)a.我们的院子里种了一些花,月季啦,山竹啦,美人蕉啦……4、分号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单句排比一气成,要用逗号不用分。
(1)分句内部有了逗,分句之间才用分。
(并列分句内部有了逗号,并列分句间才能用分号。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都是句内点号,但是停顿时间有长短之分,不能乱了次序。
停顿先用逗号,再用停顿长的分号。
)例:辽宁官员谈“死虎事件”中不能上山救虎的三点原因:其一是经验不足;其二是没有专业捕兽队伍;其三是捕兽枪支不够。
说明“三点原因”的句子内部没有逗号,并且停顿较小,所以,三句之间不能用分号,应该用逗号。
a.我们过苦日子时,他来了;我们过好日子时,他却走了。
(2)单句排比一气成,要用逗号不用分。
(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气呵成,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
)例: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5、冒号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冒号用法很特殊,一句只能用一次。
说话人在句中时,说后冒号有问题。
(1)提示下文用冒号,总结上文要带冒。
(冒号的揭示作用要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
冒号还可表总结。
不过,若被总结的若干句之间已用了句号,就不能用冒号来总结上文,因为这很容易被误解为是对最后一个句号以内的总结。
在用冒号领起下文时也要注意,如果冒号后面的内容超出冒号领属的范围,应该在冒号能领属的内容结束加上句号。
)例:1.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句子表面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
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
冒号不能管到句末,因此,或将冒号改为逗号,或将逗号改为句号,放到下引号内。
2.记者在一些家庭采访,不少家长反映:孩子作业多,作业时间长,有时做作业到深夜,这些情况在全国多处学校都存在。
(冒号只管到作业到深夜)3.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4.他不爱学习,喜欢体育,人缘挺好:我知道的就是这些。
(2)冒号用法很特殊,一句只能用一次。
(在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就会眉目不清,脉络不明。
)例:昨天开校会,校长宣布:学校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岗位工资制,二是岗位聘任制。
“宣布”后面有冒号,“措施”后面又有冒号。
在同一个句子中使用了两个冒号,致使句子脉络不清,两个冒号有一个应改为逗号。
(3) 说话人在句中时,说后冒号有问题。
(“某某说”出现在一段引语的中间,这个“某某说”之后不能用冒号,而只能用逗号。
)例:“你瞧,多美啊,”她低声喃喃地说:“可惜碎了。
”引语中间插入“某某说”,这“说”后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
因为冒号是用来提示下文的,如果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6、引号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问号叹号很特殊,任何时候引号里。
(1)引用之语未独立,标点符号引号外。
(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成为作用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放在后引号的外面。
)例:写文章要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
”“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外。
一般来说,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2)引用之语能独立,标点符号引号里。
(如果引文独立成句,句子就应该保留引文的句末标点符号,即句末点号放在引号的里面。
)例:我联想到了唐朝贾岛的诗句:“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句中贾岛的两句诗是完整的,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
这是引号和其它标点符号的配合原则。
(3)问号叹号很特殊,任何时候引号里。
(这里指引文末了是问号、感叹号的,无论直引、夹引均放在引号内。
)a.我们的口号是“中国人民大团结万岁!”b.他看她脸上泪浸浸的便说:“你哭了?”c.我一进教室,就看见“你在浪费时间吗?”的标语。
高考实例:1.我国历代作家常以“意则期多,字则唯少”作为写文章的准则,力求“句句无余字,篇中无长语。
”(句末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2.耿大妈对儿子说:“大成,见人该问好就问好,该行礼就行礼,别怕人笑话,俗话说:‘礼多人不怪嘛。
’”(下单引号应标在“怪”和“嘛”之间,“俗话说”之后的冒号要改为逗号。
)7、括号注释局部紧贴着,末尾标点应删去。
注释整体隔开着,末尾标点要保留。
(1)注释局部紧贴着,末尾标点应删去。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局部的词语或短语,括号就紧贴着被注释的部分;注释语如果有标点,那么最末一个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应省去。
)例:中国猿人(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
)在我国的发现,是对古人类学的一个重大贡献。
括号中的内容“全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或简称‘北京人’”是对句子主语“中国猿人”的注释,属于句内括号,括号内句末句号应去掉。
(2)注释整体隔开着,末尾标点要保留。
(如果括号注释的是整体的句子或段落,括号就和被注释的部分隔开;注释语如果有标点,可照样不动。
)例:写研究性文章跟文学创作不同,不能摊开稿纸搞“即兴”。
(其实文学创作也要有素养才能有“即兴”)括号内的内容是对整个句子的注释,括号内的句末点号应保留,在句末加上句号。
)a.如果想对中国古代史的史料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可以参阅《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一九五七年古典文学出版社出版了铅印本。
此目录包括经、史、子、集)。
b.皮之不存,毛将焉(哪里)附。
(《左传》)c.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
(但丁)8、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
注意:(1)书名号里面还有书名号时,里面的书名号要用单书名号。
例如:《读<最后一课>有感》这篇文章写得很好。
(2)用书名号时,不要把后面的普通名词引进去。
例如:①正确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错误的书写:《大众电影杂志》书名号误用1、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使用书名号,除此之外的主题活动、栏目、计划、考试等名称不使用书名号。
(1)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却不属于此,乃机构名,可用引号表示强调。
)(2)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