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的组成和生产工艺

光伏组件的组成和生产工艺
光伏组件的组成和生产工艺

光伏组件的组成和生产工艺

2017年8月11日,我们工程师又去隆基乐叶验厂了,于是也给我科普了一番:组件之谜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太阳能电池片不能直接当做电源用呢?

具体有下面三点原因:

a.单体电池脆而薄,非常容易破碎;

b.电池片的电极在空气中容易被腐蚀;

c.单片电池片的工作电压一般在0.5V左右,远不能满足一般用电设备的电压要求。

因此,电池片需要做成组件后才可以使用~

组件是长这样的

下面一起来了解太阳能组件的构成及其原材料介绍:

组件的定义

具有内部联接及封装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太阳电池组合装置称为太阳电池组件。

太阳能电池组件由太阳能电池片串并联,用钢化玻璃、EVA及TPT热压密封而成,周边加装铝合金边框,具有抗风、抗冰雹能力强、安装方便等特性。广泛应用于太阳能照明、灯具、户用供电、公路交通、建筑及光伏电站等领域。

太阳能组件主要有电池片、互联条、汇流条、钢化玻璃、EVA、背板、铝合金、硅胶、接线盒这九大核心组成部分。

组件原材料

1.电池片:光电效应转换成电力的器件

能产生光伏效应的材料有许多种,如:单晶硅,多晶硅,非晶硅,砷化镓,硒铟铜等。

它们的发电原理基本相同,现以晶体为例描述光发电过程。P型晶体硅经过掺杂磷可得N型硅,形成P -N结。当光线照射太阳电池表面时,一部分光子被硅材料吸收;光子的能量传递给了硅原子,使电子发生了越迁,成为自由电子在P-N结两侧集聚形成了电位差,当外部接通电路时,在该电压的作用下,将会有电流流过外部电路产生一定的输出功率。这个过程的实质是:光子能量转换成电能的过程。

电池片发电原理图

2.互联带:串联电池片

互联条是太阳能组件焊接过程中的重要原材料,外表面都有热镀涂层。

选用的标准是根据电池片的厚度和短路电流的多少来确定焊带的厚度,焊带的宽度要和电池的主删线宽度一致,焊带的软硬程度一般取决于电池片的厚度和焊接工具。手工焊接要求焊带的状态越软越好,软态的焊带在烙铁走过之后会很好的和电池片接触在一起,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应力很小,可以降低碎片率。但是太软的焊带抗拉力会降低,很容易拉断。对于自动焊接工艺,焊带可以稍硬一些,这样有利于焊接机器对焊带的调直和压焊,太软的焊带用机器焊接容易变形,从而降低产品的成品率。

3.汇流带:连接电池串的载体

汇流带由高导电解铜制成并覆盖有一层均匀光亮的铅锡焊剂,是将串联好的电池串连接一起,最后引出正负极连接在接线盒上。

4.钢化玻璃:分为镀膜玻璃和普通玻璃

采用低铁钢化绒面玻璃(又称为白玻璃、超白布纹钢化玻璃),在太阳电池光谱响应的波长范围内(320-1100nm)透光率达91%以上,对于大于1200 nm的红外光有较高的反射率。此玻璃同时能耐太阳紫外光线的辐射,透光率不下降。

5.EVA

EVA 胶膜是一种热固性的膜状热熔胶,常温下不发粘,便于操作;在熔融状态下,它和电池片、玻璃、TPT 产生粘接,成为太阳电池板。

6.背板

太阳能行业常用的背板材料:TPT、TPE、PET等增强组件的抗渗水性。

背膜: TPT--聚氟乙烯复合膜。

关于太阳电池组件封装的TPT至少应该有三层结构:外层Tedlar(PVF)+中间层PET+内层Tedlar(PVF),外层保护层PVF具有良好的抗环境侵蚀能力,中间层为聚脂薄膜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内层PVF需经表面处理和EVA具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7.铝合金

铝合金边框主要作用有:

a.保护玻璃边缘;

b.铝合金结合硅胶打边加强了组件的密封性能;

c.大大提高了组件整体的机械强度;

d.便于组件的安装,运输。

8.硅胶:用来粘接、密封

a.粘接铝合金和层压好的玻璃组件并起到密封作用;

b.粘接接线盒与TPT,起固定接线盒的作用。

9.接线盒

组件电池的正,负极从TPT引出后需要一个专门的电气盒来实现与负载的连接运行。

接线盒的作用:

a.电极引出后一般为四条镀锡条,不方便与负载之间的电气连接,需要将电极焊接在成型的便于使用的电接口上。

b.引出电极时密封性能被破坏,这时需涂硅胶弥补,接线盒同时起到了增加连接强度,美观的作用。生产工艺

生产前期准备:

根据生产指令单的要求将EVA、背板、焊带、汇流带进行裁剪,以保证生产能够高效高质的进行。

下料:环境要求:温度25±5

工艺要求:

1..EVA、背板拆封后必须在24h内使用完

2.EVA裁切完成后注意区分高透型与普通型

3.背板注意区分正反面

4.开口居中

一、分选

将电池片按要求的电性能及尺寸进行分选。

工艺要求:

1.电池片分选堆放区域规范化,堆叠的数量为144片以内。

2.不能混档使用,不同功率的电池片要分开放置。

3.不允许扇晃电池片来判断电池片是否有暗纹。

允能科技在乐叶:电流档分选区

二、机器焊接

单个太阳能电池片功率电压太低,易碎,达不到电器用电要求,多个电池片串联起来提高功率和电压。将焊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将电池片的负极引出。

允能科技在乐叶:串焊中

三、层叠:

A.排版

工艺要求:

1.电池串与串之间的错位≤1mm

2.排版不允许出现正负极混淆情况

3.焊接好的电池串不能放置超过12小时,交接班周转架上电池串数不能超过30组,不能少于10组

B.层叠

层叠过程示意图

工艺要求:

1.叠层时始终注意各层位置居中。

2.汇流条焊接时在焊接处一律统一用镊子夹住汇流条,焊接时必须要加少量的锡进行焊接。

3.出线处汇流条之间用EVA和TPT方块进行绝缘,并用胶带固定住。

4.套TPT块时要求小块与玻璃边缘相平行,不可产生歪斜,更不能使汇流条相接触,产生短路。

四、层压

目的:借加热、加压把相同或不相同材料的两层或多层结合为整体的方法。

工艺要求:

1.背板不允许有划伤,划痕,必须完全覆盖玻璃,正反面正确。

2.高温布定时清理,以防压出的组件背板有凹坑,背板和玻璃面不允许有胶残留。

3.进料、出料、点动、回原点操作只有在开盖到位的情况下动作才能被执行。

4.在任何情况下设备断电,恢复电力供应后必须保持下室真空状态,立即通知工艺员、设备人员做紧急处理。

5.四氟布、层压机密封圈要保持清洁,不可有任何残留物在其表面;层压后的组件背面若有EVA胶或其他脏物残留需及时清除。

允能科技在乐叶:组件层压后

允能科技在乐叶:组件削边中

五、EL测试

红外线测试的原理:太阳能电池电致发射以及红外探测热辐射的原理

技术要求:

1.每个组件必须经过全检才能流入下道工序。

2.设备技术部人员调好电压参数后,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修改。

3.测试过程如果图像全黑时,检查人员打开测试机前小门窗,查看测试压针是否压住背板最外两根引出线,若没有,手动按下测试机压针缩回按钮,然后移动调整压针位置。

六、装框

目的:给铝合金边框的铝槽涂上合符规定的硅酮胶,用于边框密封。

工艺要求:

1.铝合金框不能有扭曲、变形、划痕现象。

2.铝边框上下错位≤0.6mm。

3装框机在更换规格不同组件或长时间闲置(12小时以上)不使用的情况下应先调试下装框机再进行生产。

4.铝合金边框装配牢固,不允许有松动现象。

七、装接线盒

目的:给电池板安装上电流引出装置,便于安装维护。

允能科技在乐叶:接线盒装框区

工艺要求:

1.接线盒周围溢胶量控制在4mm±1mm左右宽度,溢胶量要均匀,不可过多或是过少。

2.焊接接线和要牢固可靠,不能产生松动,焊接过程要有挑的动作。

3接线盒粘接在背板上要和短边框相平行居中,不可产生歪斜,接线盒上沾上的硅胶要及时清理,接线盒粘接要牢固可靠。

八、清洗

目的:去处表面脏污,使组件美观。增加光的透过率,增加组件功率。

工艺要求:

1.组件整体外观干净明亮。

2.不合格组件需放到指定区域隔离

3背板完好无损,光滑平整,型材无划伤,玻璃无划伤。

4.组件内无气泡缺料现象。

5.组件铝边框挫角要完好,不能产生毛刺。

九、IV测试

目的:测试的目的是对电池组件的输出功率进行检验,测试其输出特性,确定组件的质量等级。工艺要求:

1.校准误差

PM 校准误差:±0.5W

ISC 校准误差:-1.0%≤Isc≤1.0%

VOC 校准误差:-1.0%≤Isc≤1.0%

2.备注要求

1.标准板要和当前生产的组件对应,不能混用。

2.测试仪每2h由测试员校准一次,同时要做好校准记录,质检或是工艺对校准记录进行检查。

3.校准参数严格控制在标准参数范围内。

4.当标准组件温度高于被测组件时,校准参数按照负功差校准。

5.当标准组件温度低于被测组件时,校准参数按照正功差校准。

6.标准组件的选取不允许有隐裂等性能缺陷,品质人员1周测试一次标准板隐裂情况。

十、成品检验

目的:对包装前的太阳能电池板做最后的外观检查工。

十一、包装

不仅仅是隆基乐叶,我们给行业内90%以上的一线大厂均做过技术审核以及验厂。允能科技深入一线,具备严格的质量控制能力,还拥有大部分组件的良好渠道。

我们不做任何一家组件工厂的代理和经销商,我们只是高效组件的搬运工。同时允能科技和行业内一些大型电站业主委托,按照设备供货合同的要求,坚持客观公正、诚信科学的原则,对工程项目所需设备在制造和生产过程中的工艺流程、制造质量及设备制造单位的质量体系进行监督。就目前光伏市场来看,大多数光伏系统集成公司均无法实现对光伏组件厂商的管控,但允能科技能够做到。

允能科技选用优质高效的组件:

1.25年全面质量保证。

2.从质保期生效起的10年内,如果任何组件存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最高功率不低于峰值的90%。

3.从质保期生效起的25年内,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正常输出功率不不低于峰值的80%。

光伏玻璃项目初步方案

光伏玻璃项目 初步方案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摘要说明— 光伏玻璃是一种通过层压入太阳能电池,能够利用太阳辐射发电,并具有相关电流引出装置以及电缆的特种玻璃。它是由低铁玻璃、太阳能电池片、胶片、背面玻璃、特殊金属导线组成,将太阳能电池片通过胶片密封在一片低铁玻璃和一片背面玻璃的中间,是一种最新颖的建筑用高科技玻璃产品。 该光伏玻璃项目计划总投资16923.62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2552.6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17%;流动资金4370.94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83%。 达产年营业收入40411.00万元,总成本费用30611.67万元,税金及附加350.56万元,利润总额9799.33万元,利税总额11501.52万元,税后净利润7349.50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152.02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57.90%,投资利税率67.96%,投资回报率43.43%,全部投资回收期 3.80年,提供就业职位623个。 报告内容:项目概述、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市场调研分析、产品规划方案、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项目建设设计方案、工艺原则、环境保护可行性、项目安全卫生、风险评价分析、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实施计划、投资分析、经济评价、综合评价等。

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光伏玻璃项目初步方案目录 第一章项目概述 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分析第三章产品规划方案 第四章项目选址科学性分析 第五章项目建设设计方案 第六章工艺原则 第七章环境保护可行性 第八章项目安全卫生 第九章风险评价分析 第十章项目节能可行性分析 第十一章实施计划 第十二章投资分析 第十三章经济评价 第十四章招标方案 第十五章综合评价

太阳能板制作工艺

太阳能电池板(组件)生产工艺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检验— 3、背面串接—检验—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 5、层压—— 6、去毛边(去边、清洗)——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 8、焊接接线盒—— 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3、合理的封装工艺 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工艺简介: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的作用,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 、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化EVA 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A、工艺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检验— 3、背面串接—检验—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 5、层压—— 6、去毛边(去边、清洗)——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 8、焊接接线盒—— 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B、工艺简介: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手工焊接)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

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 、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化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常用化学品及其应用

太阳能电池片生产工艺常用化学品及其应用 一般来说,半导体工艺是将原始半导体材料转变为有用的器件的一个过程,太阳能电池工艺就是其中的一种,这些工艺都要使用化学药品。 1.常用化学药品 太阳能电池工艺常用化学药品有:乙醇(C2H5OH)、氢氧化钠(NaOH)、盐酸(HCl)、氢氟酸(HF)、异丙醇(IPA)、硅酸钠(Na2SiO3)、氟化铵(NH4F)、三氯氧磷(POCl3)、氧气(O2)、氮气(N2)、三氯乙烷(C2H3Cl3)、四氟化碳(CF4)、氨气(NH3)和硅烷(SiH4),光气等。 2.电池片生产工艺过程中各化学品的应用及反应方程式: 2.1一次清洗工艺 2.1.1去除硅片损伤层: Si + 2 NaOH + H2O = Na2SiO3 + 2 H2 ↑ 28 80 122 4 对125*125的单晶硅片来说,假设硅片表面每边去除10um,两边共去除20um,则每片去处的硅的重量为:△g=12.5*12.5*0.002*2.33 = 0.728g。(硅的密度为2.33g/cm3) 设每片消耗的NaOH为X克,生成的硅酸钠和氢气分别为Y和Z克,根据化学方程式有: 28 :80 = 0.728 :XX= 2.08g 28 :122 = 0.728 :Y Y=3.172g 28 :4 = 0.728 :Z Z= 0.104g 2.1.2制绒面: Si + 2 NaOH + H2O = Na2SiO3 + 2 H2 ↑ 28 80 122 4 由于在制绒面的过程中,产生氢气得很容易附着在硅片表面,从而造成绒面的不连续性,所以要在溶液中加入异丙醇作为消泡剂以助氢气释放。另外在绒面制备开始阶段,为了防止硅片腐蚀太快,有可能引起点腐蚀,容易形成抛光腐蚀,所以要在开始阶段加入少量的硅酸钠以减缓对硅片的腐蚀。 2.1.3 HF酸去除SiO2层 在前序的清洗过程中硅片表面不可避免的形成了一层很薄的SiO2层,用HF酸把这层SiO2去除掉。 SiO2 + 6 HF = H2[SiF6] + 2 H2O 2.1.4HCl酸去除一些金属离子,盐酸具有酸和络合剂的双重作用,氯离子能与Pt 2+、Au 3+、Ag +、Cu+、Cd 2+、Hg 2+等金属离子形成可溶于水的络合物。 2.2扩散工艺 2.2.1扩散过程中磷硅玻璃的形成: Si + O2=SiO2 5POCl3=3 PCl5 + P2O5(600℃) 三氯氧磷分解时的副产物PCl5,不容易分解的,对硅片有腐蚀作用,但是在有氧气的条件下,可发生以下反应: 4PCl5 + 5O2=2 P2O5 + 10Cl2↑(高温条件下) 磷硅玻璃的主要组成:小部分P2O5,其他是2SiO2·P2O5或SiO2·P2O5。这三种成分分散在二氧化硅中。 在较高温度的时候,P2O5作为磷源和Si反应生成磷,反应如下:

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 可 行 性 研 究 报 告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名称:超白太阳能光伏玻璃生产线项目 二、项目性质 新建,拟建地点在XXX工业园。 三、引资单位概况 引资单位:XXX官田乡人民政府 负责联系人:联系单位: 四、承办单位概况 五、项目投入总资金及效益情况 本项目总投资为92937万元,占地面积270亩,年均销售收入193211.5万元,年均总成本费用105783.33万元,年均销售税金及附加1216.18万元,年均增值税15202.2万元,年均所得税17752.45万元,年均净利润53257.34万元,总投资收益率77.45%,投资利税率94.07%。 六、可行性研究编制 (一)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国家发展改革委员<2011>第9号文件 (2)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2011年8月1日) (3)《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 (4)《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5)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发出《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2009年7月)

(6)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办公厅发布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计办投资[2002]15号文) (7)国家发展改革委、建设部发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发改投资[2006]1325 号文) (8)《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中国家建材行业“十二五”规划。 (9)国家及地方有关设计规范、标准 (10)股东提供的相关设计资料。 (二)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研究范围 1、总图运输 2、原料系统(原料车间、混合房、石英砂吊车库、综合原料库等) 3、压延联合车间(熔化工段、成形、退火工段、切裁装箱工段、碎玻璃系统) 4、成品库 5、钢化深加工车间 6、给排水系统(循环水泵房、水塔) 7、余热发电系统 8、压缩空气站 9、烟囱 10、天然气调压站 11、脱硫系统 七、设计基本原则 1、本工程产品以满足市场对可用于太阳能电池组件的超白玻璃的需求为宗旨。产品实物质量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2、产品方案和工艺设备选择配置力求符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A、工艺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一检验一 3、背面串接一检验一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一一 5、层压一一 6、去毛边(去边、清洗)一一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一一 &焊接接线盒一一9、高压测试一一10、组件测试一外观检验一11、包装入库; B、工艺简介: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 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 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手工焊接)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 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 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 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化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C。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7、装框:类似与给玻璃装一个镜框;给玻璃组件装铝框,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密封电池组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边框和玻璃组件的缝隙用硅酮树脂填充。各边框间用角键连接。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的主要工艺流程:测试分选T单片焊接T串联焊接T叠层T中间测试T层压T装框注胶T清洗T最终测试 (1)测试分选 电池片分选主要是为了检出不合格的电池片,同时,电池片的颜色一般呈蓝褐色、蓝紫色、蓝色、浅兰色等几种不同档次的蓝色,对电池片进行颜色分选并分档放置,保证单个组件所用到的电池片为同档次的颜色,从而使单个组件生产出来后颜色外观美观,各电池单片之间无明显色差现象。若电池片不经过色差分选就直接做组件,做出来的组件外表颜色“参差不齐” ,不美观。因此,为了保证电池片的质量、外观和生产顺利高效率的运行,通过初选将缺角、栅线印刷不良、裂片、色差等电池片筛选出来。 在标准测试环境(温度25 ±2 C、湿度w 60%RH、光强1000 士 50W )下,绘制I-V曲线图,根据电池片的开路电压Voc、短路电流Isc、工作最佳功率Pm、工作最佳电压Vm、工作最佳电流Im、填充因子FF、转换效率n等指标把电池电性参数相近的电池分到一类,之后根据生产、工艺的数据分析要求,和客户的分档要求,对电池片进行测试并分档。 (2)单片焊接单片焊接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从上至 下,匀速焊接。单片焊接的目的是将连接带(锡铜合金带)平直地焊接到电池片的主栅线上,要求保证电气和机械连接良好,外观光亮;焊带

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串联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⑶串联焊接 背面焊接是将电池片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电池片的串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是设计好的,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连接带(锡铜合金带)将单片焊接好的电池片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另一片的背面电极(正极)上,以此类推,依次将电池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为叠层时准备的引线。 串接结构示意图 (4)叠层 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电池片串、钢化玻璃和切割好的EVA、背板(TPT)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 )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钢化玻璃、EVA、电池片、EVA、背板)。叠层 是将电池片串按照所设计的方案进行排列,为下面的工序层压做准备,叠层的主要目的还是在于对组件中电池片位置的控制(假设在层压过程中电池片不发生移动)。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复习课程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 程

精品资料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A、工艺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检验— 3、背面串接—检验—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 5、层压—— 6、去毛边(去边、清洗)——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 8、焊接接线盒—— 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B、工艺简介: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手工焊接)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A 、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A、电池、EV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化EV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6、修边:层压时EV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流程及操作规范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目录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 (1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分选工艺规范 (5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激光划片工艺规范 (88)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单焊工艺规范 (121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串焊工艺规范 (1616)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串焊工艺规范 (1818)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片叠层工艺规范 (2121)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层压工艺规范 (2727)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装框规范 (3232)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测试工艺规范 (3535)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安装接线盒工艺规范 (3838)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清理工艺规范 (4141)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1流程图: 电池检测——正面焊接—检验—背面串接—检验—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层压——去毛边(去边、清洗)——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接接线盒——高压测试——组件测试—外观检验—包装入库; 2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2.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 剂(中性硅酮树脂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2.3合理的封装工艺; 2.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3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光伏电池制备工艺 第一章 1. 太阳能电池基本工作原理? 答: 1) 能量转换,太阳光的能量转换为电能; 2) 吸收光产生电子空穴对、空穴对—电子分离或扩散、发电电流的传输。 2. 硅太阳能电池吸收光的特点? 答: 1) 低于带隙)(v e 12.1的不被吸收; 2) 波长越长(能量低),光吸收越慢; 3) 对电池材料厚度的要求: ① 晶体硅:m 500 以上才能最大化吸收; ② 砷化镉:只需要10几微米就可。 3. 太阳电池光吸收类型及对发电有贡献的类型? 答: 光吸收类型: 1) 本证吸收; 2) 杂质吸收; 3) 自由载流子吸收; 4) 激子吸收; 5) 晶格吸收。 对太阳电池转换效率有贡献的最主要的是本证吸收。 4. 太阳能电池中的复合类型? 答: 1) 辐射复合→发光; 2) 俄歇复合→发热; 3) 陷阱辅助复合。 5.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基本结构组成? 答: 1) 前电极(主栅、细栅); 2) 减反射绒面; 3) 氮化硅减反射层; 4) N 型层; 5) P 型层; 6) 铝背场; 7) 后电极(主栅、铝膜)。 6. 晶体硅太阳电池的主要参数? 答: 1) 开路电压(oc U ); 2) 短路电流(sc I ); 3) 最大输出功率(mp P );

4) 工作电压(mp U ); 5) 工作电流(mp I ); 6) 转换效率(η); 7) 填充因子(FF ); 8) 串联电阻(s R ); 9) 并联电阻(sh R )。 10) mp mp I U P mp ?= 11) sc oc mp I U P FF ?= 7. 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流程及作用? 答: 一清→扩散→二清→PECVD 镀膜→丝网印刷、烧结→检测 作用: 一清:制绒降低反射率、去损伤层、扩散前清洗; 扩散:在P 型硅片上扩散N 型磷,从而形成N P -结; 二清:去除磷硅玻璃、去边结。 PECVD 镀膜:镀氧化磷膜、减反射、钝化。 丝网印刷、烧结:制作金属电极、制作铝背场、形成金属与硅的良好接触。 第二章 1. 单晶、多晶绒面特点? 答: 单晶:正金字塔结构; 多晶:蜂窝结构。 2. 单晶制绒夜的主要成分? 答: OH N a 、异丙酸(IPA )、添加剂。 3. 多晶制绒液的主要成分? 答: HF 、3HNO 。 4. 单晶制绒质量要求? 答: 1) 反射率低(%15≤); 2) 绒面颗粒均匀(m 52μ→); 3) 覆盖率达%100; 4) 外观均匀,无白点、色差等; 5) 表面清洁无污染; 6) 腐蚀重量在规定范围内。 5. 多晶绒面质量要求? 答: 1) 反射率低(%20≤); 2) 绒面颗粒大小均匀; 3) 表面暗纹尽量少; 4) 表面清洁无污染;

光伏玻璃项目规划方案

光伏玻璃项目规划方案 投资分析/实施方案

承诺书 申请人郑重承诺如下: “光伏玻璃项目”已按国家法律和政策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报告内容及附件资料准确、真实、有效,不存在虚假申请、分拆、重复申请获得其他财政资金支持的情况。如有弄虚作假、隐瞒真实情况的行为,将愿意承担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以及由 此导致的所有后果。 公司法人代表签字: xxx集团(盖章) xxx年xx月xx日

项目概要 现阶段我国光伏玻璃行业壁垒较高,主流企业已经在行业深耕多年,几乎没有新进入者,整个行业呈寡占型格局。经过多年的发展,光伏玻璃行业龙头企业通过自身的产能规模,抓紧建设大规模窑炉以达到增效降本的目的,从而进一步巩固自身的市场地位。随着我国光伏组件轻量化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光伏组件盖板玻璃会逐渐减薄。 该光伏玻璃项目计划总投资22454.67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4947.35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66.57%;流动资金7507.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33.43%。 达产年营业收入52902.00万元,总成本费用42298.41万元,税金及附加413.01万元,利润总额10603.59万元,利税总额12479.16万元,税后净利润7952.69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4526.47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7.22%,投资利税率55.57%,投资回报率35.42%,全部投资回收期4.32年,提供就业职位896个。 认真贯彻执行“三高、三少”的原则。“三高”即:高起点、高水平、高投资回报率;“三少”即:少占地、少能耗、少排放。 报告主要内容:项目承担单位基本情况、项目技术工艺特点及优势、项目建设主要内容和规模、项目建设地点、工程方案、产品工艺路线与技术特点、设备选型、总平面布置与运输、环境保护、职业安

2021年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光伏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欧阳光明(2021.03.07) A、工艺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检验— 3、背面串接—检验—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 5、层压—— 6、去毛边(去边、清洗)——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 8、焊接接线盒—— 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B、工艺简介: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我们公司采用的是手工焊接) 3、背面串接: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

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将“前面电池”的正面电极(负极)焊接到“后面电池”的背面电极(正极)上,这样依次将36片串接在一起并在组件串的正负极焊接出引线。 4、层压敷设:背面串接好且经过检验合格后,将组件串、玻璃和切割好的EV A 、玻璃纤维、背板按照一定的层次敷设好,准备层压。玻璃事先涂一层试剂(primer)以增加玻璃和EV A的粘接强度。敷设时保证电池串与玻璃等材料的相对位置,调整好电池间的距离,为层压打好基础。(敷设层次:由下向上:玻璃、EV A、电池、EV A、玻璃纤维、背板)。 5、组件层压:将敷设好的电池放入层压机内,通过抽真空将组件内的空气抽出,然后加热使EV A熔化将电池、玻璃和背板粘接在一起;最后冷却取出组件。层压工艺是组件生产的关键一步,层压温度层压时间根据EV A的性质决定。我们使用快速固化EV A时,层压循环时间约为25分钟。固化温度为150℃。 6、修边:层压时EV A熔化后由于压力而向外延伸固化形成毛边,所以层压完毕应将其切除。 7、装框:类似与给玻璃装一个镜框;给玻璃组件装铝框,增加组件的强度,进一步的密封电池组件,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边框和玻璃组件的缝隙用硅酮树脂填充。各边框间用角键连接。 8、焊接接线盒:在组件背面引线处焊接一个盒子,以利于电池与其他设备或电池间的连接。

光伏玻璃实用工艺描述

前言 随着世界性能源紧缺和环保问题的日益突出,太阳能光伏产业正越来越受到人们青睐,世界各国都把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商业化开发和利用作为重要的发展方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XXXXXXXXXXXXX,把进军光伏领域作为创新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XXXXX光伏玻璃厂应运而生。 经过项目参与人员前期周密细致的市场调研和资料收集,与设备制造厂家的技术交流和学习,XXXXX光伏玻璃厂生产工艺基本形成。在此我们编辑成册,作为后续生产的指导性资料和员工培训教材。 随着对行业知识的不断积累,我们将做进一步丰富和完善。 参加编写人员:

目录 第一章光伏玻璃原片生产工艺流程(1)第二章配料系统(1)第三章熔解部分(8)第四章排烟系统(16)第五章压延部分(21)第六章退火部分(25)第七章冷端系统(32)第八章光伏玻璃钢化工艺流程(34)第九章玻璃深加工(35)第十章钢化系统(37)第十一章清洗包装(44)第十二章水处理系统(45)第十三章过程控制和信息管理(49) 附录工艺布局图

第一章光伏玻璃原片生产工艺流程 第二章配料系统 一、玻璃料方 XXXX光伏玻璃生产,采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光伏玻璃料方。 1、玻璃的物理性能:(暂定) 2、玻璃的化学成份(暂定)

二、配料量的确定 1、原料组成: 低铁硅砂、碳酸钠、石灰石、氧化铝粉、硝酸钠、氧化铈、三氧化二锑等共7种主要原料。 2、每天最大配料量 窑炉最大引出量为250吨,综合合格率80%,B/C以80/20计算,玻璃形成率以84.1%计算:250×0.8/0.841=237.8 T/D 3、每种原料的使用量 4、化工原料库储备量表: 5、粉料仓储存量

多晶硅太阳能电池生产工艺.docx

太阳能电池光电转换原理主要是利用太阳光射入太阳能电池后产生电子电洞对,利用P-N 接面的电场将电子电洞对分离,利用上下电极将这些电子电洞引出,从而产生电流。整个生产流程以多晶硅切片为原料,制成多晶硅太阳能电池芯片。处理工艺主要有多晶硅切片清洗、磷扩散、氧化层去除、抗反射膜沉积、电极网印、烧结、镭射切割、测试分类包装等。 生产工艺主要分为以下过程: ⑴ 表面处理(多晶硅片清洗、制绒) 与单晶硅绒面制备采用碱液和异丙醇腐蚀工艺不同,多晶硅绒面制备采用氢氟酸和硝酸配成的腐蚀液对多晶硅体表面进行腐蚀。一定浓度的强酸液对硅表面进行晶体的各相异性腐蚀,使得硅表面成为无数个小“金字塔”组成的凹凸表面,也就是所谓的“绒面”,以增加了光的反射吸收,提高电池的短路电流和转换效率。从电镜的检测结果看,小“金字塔”的底边平均约为10um 。主要反应式为: 32234HNO 4NO +3SiO +2H O Si +???→↑氢氟酸 2262SiO 62H O HF H SiF +→+ 这个过程在硅片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反射层(制绒),作为制备P-N 结衬底。处理后对硅片进行碱洗、酸洗、纯水洗,此过程在封闭的酸蚀刻机中进行。碱洗是为了清洗掉硅片未完全反应的表面腐蚀层,因为混酸中HF 比例不能太高,否则腐蚀速度会比较慢,其反应式为:2232SiO +2KOH K SiO +H O →。之后再经过酸洗中和表面的碱液,使表面的杂质清理干净,形成纯净的绒面多晶硅片。 酸蚀刻机内设置了一定数量的清洗槽,各股废液及废水均能单独收集。此过程中的废酸液(L 1,主要成分为废硝酸、氢氟酸和H 2SiF 6)、废碱液(L 2,主要成分为废KOH 、K 2SiO 3)、废酸液(L 3,主要成分为废氢氟酸以及盐酸)均能单独收集,酸碱洗后均由少量纯水洗涤,纯水预洗废液(S 1、S 2、S 3)和两级纯水漂洗废水(W 1),收集后排入厂区污水预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通过专管接入清流县市政污水管网。 此过程中使用的硝酸、氢氟酸均有一定的挥发性,产生的酸性废气(G 1-1、G 1-2),经设备出气口进管道收集系统,经厂房顶的碱水喷淋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G 1-2与后序PECVD 工序产生的G 5(硅烃、氨气)合并收集后经过两级水吸收处理后经排气筒排放。

光伏组件生产常用设备仪器介绍

组件生产常用设备仪器介绍组件测试仪(博硕) 操作规范 组件测试仪操作规程 面板各部件功能

A、电压表——用于显示设置电压的大小 B、充电显示——黄(绿)色发光二极管。显示设备的充电状态,灯亮表示充电完成,可以使用。 C、充电进行——用于显示设备的充电状态。灯亮充电进行,灯灭表示充电结束 D、光强调节——调节光源电压 E、负载调节——调节此钮,使电子负载和光强曲线平顶保持同步,最大限度使用“闪光平顶”。 F、电源指示——显示供电电源的通断 G、放电——用于维修时对电容进行放电(注意:正常时禁止操作此按钮)。 H、电源开关——接通/断开供电电源 I、触发——插接触发线 J、电源(~220V)——电源插座 K、电池组件——插接连接电池组件的组件测试线 1调试 1.1接通设备电源和计算机电源,预热15分钟。 1.2进行电池组件测试前要校准电流、电压、光源通道零点。测试组件前要校准组件测试仪的电压与电流零点。电压、电流数值的准确与否会直接影响到组件的电压、电流和功率。如果不填入光强通道的零点不能正常测量。 2校准 2.1将组件测试线从“电池组件”插座取下。 2.2双击“CS”出现如下画面: 2.3双击“ ”图标,出现如下界面

CH0对应的数值-4630即为电流零点 CH1对应的数值-4604即为电压零点 CH2对应的数值-4628即为光强通道零点 (电流零点、电压零点、光强零点的实际数值以实测数据为准) 2.4双击“ ”图标,显示如下窗口 2.5单击“设置” ,显示如下窗口 2.6进行“硬件设置” 将上面步骤2.3读取的CH2对应的方格内的数字填入到光强零点对应的方格内、CH1对应的方格内的数字填入到电压零点对应的方格内、CH0对应的方格内的数字填入到电流零点对应的方格内。点击“应用”、“确定”,电压、电流零点校准完毕。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流程: 1、电池检测—— 2、正面焊接—检验— 3、背面串接—检验— 4、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 5、层压—— 6、去毛边(去边、清洗)—— 7、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 8、焊接接线盒—— 9、高压测试——10、组件测试—外观检验—11、包装入库 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 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3、合理的封装工艺; 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工艺简介: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的作用,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 1、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2、正面焊接: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光伏双玻组件生产工艺流程

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双玻光伏组件生产工艺 年级专业:12级光伏材料加工与应用技术 学生姓名:张孝杰 指导教师:向钠 2015 年 4 月25 日

摘要 双玻光伏组件在行业内应用由来已久,较早期的可以发现2009年就有相关报道,相关专利则更早,2014年SNEC大会过后许多光伏公司纷纷开始研发双玻组件,双玻组件更是被业内人士称为光伏成本绝境中的曙光。它与普通组件的优势在于寿命长发电量高、衰减小、阻隔性能、美观能够完美的和建筑结合、更低的碳足迹、更加易于回收、散热性能好于传统组件、不易积雪积灰、不易发生隐裂、防火。 本文章题材来自于光伏双玻组件生产现场,主要从双玻组件的工艺流程出发,对其生产流程进行梳理总结。本文章共分四章,其中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双玻组件的定义、结构、选材及双玻组件的独特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双玻组件的每道工序人员配置、物料准备、电池片的焊接、层叠、包棉、密封、热压、清洁、包装及成品的检验标准10个小节,其中每道工序都介绍了其目的、仪器设备、工作前准备、生产步骤、质量要求、注意事项及异常处理7个小项,而成品的检验标准包括了双玻组件的外观标准和经常生产的几种型号参数标准;第三章主要介绍了组件气泡、电池片移位及组件爆板三个在双玻组件生产中常见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第四章主要是对以上三章的总结。 本文章是本人在湖南兴业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B02双玻组件车 间实习工作中的体会和认识所写。 关键词光伏幕墙、双玻组件、工艺流程、检验标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1.1双玻组件的定义 (1) 1.2双玻组件的结构及要选材要求 (1) 1.3双玻组件独特性 (2) 第二章双玻组件的制造工艺流程及检验标准 (3) 2.1双玻组件工艺流程简介 (3) 2.2双玻组件工艺流程 (3) 2.2.1 物料准备 (3) 2.2.3层叠 (8) 2.2.4包棉 (10) 2.2.5 密封 (12) 2.2.6 热压 (14) 2.2.7清洁 (16) 2.2.8包装 (18) 2.2.9双玻组件质量标准 (20) 第三章双玻组件生产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1) 3.1气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21) 3.2电池片移位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22) 3.2组件爆板的产生原因及解决方法 (23) 第四章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4)

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工艺流程 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太阳能电池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太阳能电池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1)流程 电池检测——正面焊接——检验——背面串接——检验——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层压——去毛边(去边、清洗)——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接接线盒——高压测试——组件测试——外观检验——包装入库。 (2)组件高效和高寿命的保证措施 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黏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合理的封装工艺,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地涂刷试剂却潦草完事等都会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3)太阳能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①电池测试: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地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太阳能电池组件。如果把一片或者几片低功率的电池片装在太阳电池单体中,将会使整个组件的输出功率降低。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电池串并联的损失,必须将性能相近的单体电池组合成组件。 ②焊接:一般将6~12个太阳能电池串联起来形成太阳能电池串。传统上,一般采用银扁线构成电池的接头,然后利用点焊或焊接(用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等方法连接起来。现在一般使用60%的Sn、38%的Pb、2%的Ag电镀后的铜扁丝(厚度约为100~200μm)。接头需要经过火烧、红外、热风、激光处理。由于铅有毒,因此现在越来越多地采用96.5%的铜和3.5%的银合金。但是利用这种合金焊接时。要求焊接温度不能过高,焊接的时间也不能过长,否则会导致焊缝晶体的长大,强度降低或电池碎裂。焊接接头之间应有良好的配合和适当的间隙,接头要光滑平整、牢固。要求串联的电池片间距均匀、颜色一致。

光伏组件生产流程及操作规范

电池组件生产工艺 目录

太阳能电池组件生产工艺介绍 组件线又叫封装线,封装是太阳能电池生产中的关键步骤,没有良好的封装工艺,多好的电池也生产不出好的组件板。电池的封装不仅可以使电池的寿命得到保证,而且还增强了电池的抗击强度。产品的高质量和高寿命是赢得可客户满意的关键,所以组件板的封装质量非常重要。 1流程图: 电池检测——正面焊接—检验—背面串接—检验—敷设(玻璃清洗、材料切割、玻璃预处理、敷设)——层压——去毛边(去边、清洗)——装边框(涂胶、装角键、冲孔、装框、擦洗余胶)——焊接接线盒——高压测试——组件测试—外观检验—包装入库; 2组件高效和高寿命如何保证: 2.1高转换效率、高质量的电池片 2.2高质量的原材料,例如:高的交联度的EVA、高粘结强度的封装剂(中性硅酮树脂胶)、 高透光率高强度的钢化玻璃等; 2.3合理的封装工艺; 2.4员工严谨的工作作风; 由于太阳电池属于高科技产品,生产过程中一些细节问题,一些不起眼问题如应该戴手套而不戴、应该均匀的涂刷试剂而潦草完事等都是影响产品质量的大敌,所以除了制定合理的制作工艺外,员工的认真和严谨是非常重要的。 3太阳电池组装工艺简介: 3.1工艺简介: 在这里只简单的介绍一下工艺的作用,给大家一个感性的认识,具体内容后面再详细介绍: 3.1.1电池测试: 由于电池片制作条件的随机性,生产出来的电池性能不尽相同,所以为了有效的将性能一致或相近的电池组合在一起,所以应根据其性能参数进行分类;电池测试即通过测试电池的输出参数(电流和电压)的大小对其进行分类。以提高电池的利用率,做出质量合格的电池组件。 3.1.2正面焊接: 是将汇流带焊接到电池正面(负极)的主栅线上,汇流带为镀锡的铜带,我们使用的焊接机可以将焊带以多点的形式点焊在主栅线上。焊接用的热源为一个红外灯(利用红外线的热效应)。焊带的长度约为电池边长的2倍。多出的焊带在背面焊接时与后面的电池片的背面电极相连。 3.1.3背面串接: 背面焊接是将36片电池串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组件串,我们目前采用的工艺是手动的,电池的定位主要靠一个膜具板,上面有36个放置电池片的凹槽,槽的大小和电池的大小相对应,槽的位置已经设计好,不同规格的组件使用不同的模板,操作者使用电烙铁和焊锡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