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2.2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探究(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2.2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探究(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态变化专题——2.2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探究(无答案)

汽化和液化的实验探究

1.小明用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沸腾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观察到水沸腾时气泡的变化现象是图乙中所描述的现象。

小明在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于表格中.请根据数据在图丙中画出图象.回答水沸腾的规律是:______.

2.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甲图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读数为℃.

(2)实验时,当水中有大量的气泡产生,且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直至水面破裂.水开始沸腾.

(3)当水温上升到80℃时,每隔0.5min记一次溫度计的示数直至沸腾一段时间,绘制出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如图乙).根据图象可知水的沸点为℃;沸腾前水溫变化快慢的特点是,形成这种特点的主要原因是

3.在如图甲所示“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根据部分实验数据绘制如图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实验中水的沸点低于100℃的原因是外界大气压________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个标准大气压。

(2)水沸腾后,根据图丙可以推断出,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继续对水加热2min,则水的温度________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如图所示,“研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的_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为完成实验,表中的数据表明,选用的温度计的测温物质应为_________________。

(2)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_____________。

(3)往烧杯上方加一纸盖,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4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温度值为___________℃,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由表可知水的沸点为____________℃。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温度/℃88 90 92 94 97 98 98 98 (4)根据表中数据,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图甲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图。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在当

甲丙

90

80

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4)水在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6.在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中,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8

水的温度

90 92 94 98 98 98 98 98

/℃

(1)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8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2)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的气泡上升过程中有什么区别?某实验小组观察到图9(a)、(b)所示的两种情景,__________水在沸腾时的情景。

图9

图8

(3)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_____________℃;由水的沸点,可判断出当时的大气压_______________(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4)小明同学在利用如图8所示的装置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两种即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实验即将结束,细心的李利同学发现:移开酒精灯,水马上停止沸腾。这说明沸腾过程中需要继续__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探究结束后,四位同学分别交流展示了自己所绘制的水的温度和时间关系的曲线,如图10所示。其中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7.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______ (填“A”或“B”)部分.

(2)图甲中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______ .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从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水的沸点是______ ℃,此时周围的气压______ 标准大气压.

(5)如果将酒精灯移走,很快水就停止沸腾,说明水沸腾的条件是______ 、______ .

(6)某实验小组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丁中的(a)、(b)

所示,则图______ 是水沸腾前的情况.

(7)为了减少从开始加热到沸腾的时间,可以采取的措施是______ (写一条即可).

(8)如果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至沸腾,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丙中图线a所示,若增加了水的质量,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应为______ .

8.小刚在物理课上学习了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气流速度三个因素有关.星期天休息的时间,他做了一次家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在四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然后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①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______ 有关.

②通过______ 的对比,可以验证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③小刚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他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2).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

这个结论______ (选填:正确,不正确).原因是没有控制水的______ 相同.

④请你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另提出一个液体蒸发快慢与哪种因素有关的猜想:液体蒸发快慢可能与______ 有关.

9.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1)图甲中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图乙中,表示水在沸腾时的现象是其中的______图。(2)根据实验数据,做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象可知,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______℃,此时烧杯内水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标准大气压。

(3)水在沸腾过程中,需要_____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______(选填“升高”或“不变”或“降低”)。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

10.小强同学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安装的实验装置如图a。

(1)该装置中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纠正错误后,进行正确操作后继续实验;

(2)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b、c所示。则图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3)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读数是_____℃;说明此时气压_________标准大气压(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4)图e、图f、图g是三名同学作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图______,分析该图象,可知水沸腾时______保持不变,但要继续______热。

(5)小明同学发现小强做实验时,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想出一条改进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某学习小组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1)提出问题:观察如图甲,结合生活实际,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猜想与假设: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

a.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b.液体______ ;

c.液体表面______ .

(3)进行实验、收集证据(针对猜想a):

①取两块相同的玻璃板.

②在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使两滴酒精表面积大小明显不同,如图乙所示.

③保持酒精的______ 和酒精表面______ .

④一段时间后,两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量明显不同.

(4)分析与结论:液体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______ (有关/无关).

(5)学习小组的小李同学提出液体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液体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图丙所示.结果发现一滴水先蒸发完,于是小李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的数量越少,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小李的设计没有控制水的______ (多少/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 (正确/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

八年级物理上册《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物质从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汽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汽化的两种方式;物质从___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_态,叫液化.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液化的两种方法. 2.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_________现象.水沸腾时,大量气泡上升,变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_________散发到空气中.在沸腾过程中,虽然继续对水加热,但只能使水不断地变成_________,它的温度_________. 3.各种液体沸腾时都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_________,不同液体的_________不同.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_________ ℃. 4.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_________现象.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_________.液体在蒸发过程中__________热,致使液体和它依附的物体温度_________. 5.所有气体在温度__________都可以液化;所有气体在一定的温度下_________可以液化.气体液化时__________热. 6.用酒精棉球把温度计的玻璃泡擦一擦,可看到温度计的示数_________,这是因为酒精蒸发时有_________作用. 7.夏天,当我们从游泳池上来后,风一吹感到很凉爽,这是因为空气的流动加快了身上的水的_________,而水_________时要从人体吸收_________,使人体的皮肤温度_________,所以感到凉爽. 8.酒精的沸点是78.5℃,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测量沸水的温度时_________使用酒精温度计. 9.用水壶烧水,当水烧开时,在壶嘴附近会出现上升的“白气”,这些“白气”是_________形成的;当“白气”上升到一定程度时就不见了,这是由于_________. 10.我们家庭使用的液化气是在常温下利用__________的方法使其液化储存的. 11.物质从_______态变为_________态叫液化;液化有两种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液化的相反过程是____________. 12.北方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地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_________遇到_________液化成的___________.13.被100℃的水蒸气烫伤往往比100℃的水烫伤更严重,这是因为水蒸气___________的缘故. 14.把烧红的铁棒放入冷水中,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现“白气”,在此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先是__________,后是___________. 15.气体打火机里面的丁烷气体,是利用__________的办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打火机里的. 16.运载火箭中的氧和氢都是以________状态装在火箭里的,这样做的最大好处是使它的________,便于___________和_________. 17.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条件下,用________的方法使它成为液体贮存在钢罐里的. 18.火箭刚发射时,高温火焰向下喷到发射台的地面,很多物体遇到这样高温火焰将会_________.为了保护发射台底,就建了一个大水池,让火焰喷到水中,利用水的________来吸收巨大的热量,我们在电视上看到火箭升空瞬间,伴有迅速扩展的庞大的白色气团是____________形成的. 19.由于水能够溶解多种物质,因此天然水总是溶有杂质,可以采用蒸馏的方法,除去水中的杂质,得到纯净的水.如图是实验室制取蒸馏水的装置.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 1.炎热的夏天,打开电风扇,就会感到凉爽一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精选】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物态变化实验专题练习(word版

一、初二物理物态变化实验易错压轴题(难) 1.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 (1)实验使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规律制成的. (2)如图甲为某同学实验时测沸水温度的情形.他的错误之处是________. (3)纠正错误后,他观察到从开始加热至水沸腾,所用时间过长,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 (4)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之后,每隔1min记录温度计示数(见下表),直到水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读数,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_____________) 时间t/min0123456789温度T/℃90929496989999999999 (5)他们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丙图中的________图.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要________热,但温度________;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________℃. 【答案】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 a吸保持不变99 【解析】 【分析】 【详解】 (1)实验室中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规律制成的.

(2)在甲图中,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烧杯的底部,会导致测量结果偏大; (3)水加热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初温太低,可以用初温较高的水开始加热;也可能是水量太多,可以减小水量;也可能是酒精灯火焰太小,可以增大火焰,也可能使烧杯未加盖等; (4) 根据表中的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5) a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变大,所以a图是沸腾时的情况;b图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减小,所以b图是沸腾前的情况.从实验可得出,液体在沸腾过程中仍要加热,还在不断吸热,从表中数据来看,沸腾后温度不变,实验测出水的沸点为99℃.故答案为热胀冷缩;温度计的玻璃泡接触了容器底;水太多(或水的初温较低);图见详解;a;吸;保持不变;99. 2.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除了装置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_。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A、B两铁圈中的_______(填A或B)。 (2)实验中,每隔1min记录一次数据,第3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此时温度 t=_______℃,直到沸腾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的数据,水的沸点为________℃。 (3)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乙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____。由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____。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物理 一、综合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0.0分) 1.小刚与小健在家用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第______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______后体积变大; (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______(正确/错误)的。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另一杯水中加了更多的盐,凝固时温度计示数如图⑤,可以初步得出食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系是______。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______过程。小健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______(容易/不容易)产生霜。 2.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保留整数): (1)K50次列车由建始到宜昌东需要多长时间? (2)K50次列车由建始驶往巴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中途K50次列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3.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直至水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至 水沸腾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全过程质量不变)。请你回答:

(1)实验需要的测量仪器是温度计和________。 (2)由图乙可知,冰熔化过程需时间____min;当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说明此时实验地点的大气压比1个标准大气压要___(选填“高”、或“低”)。 (3)在图丁中,小红观察到水沸腾时的现象应该是图丁中的____图。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汽车防冻液 汽车在行驶时,发动机的温度会升得很高.为了确保安全,可用水循环进行冷却.实际上,水中往往还要加入不易挥发的防冻液(原液),加入防冻液后的混合液冬天不容易凝固,长时间开车也不容易沸腾. 有关资料表明,防冻液与水按不同的比例混合,混合液的凝固点、沸点不同,具体数值参见下表(表中防冻液含量是指防冻液在混合液中所占体积的百分比). 在给汽车水箱中加防冻液时,宜使混合液的凝固点比本地常年最低气温低10~ 15℃.考虑到混合液比热容的减小会影响散热效果,因此,混合液中防冻液的含量不宜过高. (1)在混合液中,如果防冻液含量由30%逐渐增大到90%,则混合液凝固点的变化情况是. A.逐渐升高B.逐渐降低C.先升高后降低D.先降低后升高 (2)若某地常年最低气温为-15℃,对该地区汽车来说,在下列不同防冻液含量的混合液中,宜选.

三物态变化实验题汇总

物态变化实验题 由图像乙所示。如图15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 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晶体”或“非晶体” );在10min 可知冰是__ 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CDAB段和(填“固态”、“液态”或“固 液混合态”);从(填“大”或“小”)。容比水的比热容要则水的沸15 丙所 示且一直保持不变,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填“高 于” 、“低于”或“等于”)℃,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点是一个标准 大气压。⑶在冰熔化过程中,如果移走酒精灯,冰停止熔化,放回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热量。固体熔化时需要 9 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2 、用如图

这样做不但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 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 (,(选填“快”或“慢” ) 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能使试管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 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 (2 除图 9所示实验器材外, (填 (3)萘加热 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 “白气”是 .小水珠.水蒸汽 A B 序号)。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 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图( 410 分钟。 了 (烧杯内物 1 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 图 3 、 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 2 所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 t 与 t 相比, 是: 3)分析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 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 10__甲、乙所示, 则 图是沸腾前的情景 , 图是 沸 腾时的情景 .当水温升到 90℃时, 他记录了 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 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 8673450 129/min 温度 / ℃98 (1) 示, 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大。理由 32

八年级物理上-汽化和液化习题(附答案)[1]

《汽化和液化》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下面关于蒸发的叙述中, 正确的是() A. 蒸发时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B. 蒸发现象在-20℃时也能发生 C. 蒸发是在液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汽化现象 D. 蒸发时向外界放热 2、在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现象的是() A.樟脑球放久了会变小 B.水结冰 C.冬天烧开水时壶嘴冒出的“白气” D.夏天,晾在绳上的湿衣服,过一段时间会干 3、冰变成水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____现象, 在这个过程中要_________热量. A. 液化 B. 熔化 C. 汽化 D. 吸收 4、关于晶体的熔化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 B.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C.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5、下列各例中属于物质液化现象的是() A.卫生球日久天长逐渐变小或消失 B.在草、荷叶上出现露水 C.糖放入水中变成糖水 D.海波加热到48℃变成液态的海波 6、在室内, 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 它的示数将() A. 一直升高 B. 一直降低 C. 先升高后降低 D. 先降低后升高 7、给盛在开口容器中的温度是15℃的水加热到30℃, 则容器中水的质量将______, 这是由于______的缘故. A. 减小 B. 水蒸发 C. 不变 D. 增多 8、关于液体蒸发快慢的因果关系,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A.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B.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C.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D.以上论述都不太正确 9、下列事例中属于防止蒸发吸热产生危害的是() A.没有汗腺的狗,酷暑时伸长舌头来散热 B.夏天下暴雨,衣服淋湿后要换干衣服 C.病人发烧时常用冷湿毛巾敷头部 D.夏天,在教室地上洒些水 10、夏天,自来水管的外壁上常有水珠,这是因为() A.夏天气温较高,蒸发较快,在管壁形成水珠 B.夏天空气中水蒸气较多,遇到较冷的自来水管就凝结成水珠

物态变化实验探究

物理 、综合题(本大题共2 小题,共20.0 分) 1. 小刚与小健在家用冰箱研究物态变化现象。 豆腐的形状与图中第_________ 幅图相似,这是因为水在__________ 后体积变大; (2)他们在一杯水中加入半勺盐,搅拌使盐溶解后插入一支温度计,放到冰箱冷冻室。一小时后发现部分盐水已经结了冰,此时小刚读出杯内温度计的示数如图④,他的读数是(正确/错误)的。这杯盐水的凝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另一杯水中加了更多的盐,凝固时温度计示数如图⑤,可以初步得出食盐水的凝固点与浓度的关 系是。 (3)小健观察到冰箱的冷冻室内积着厚厚的霜,这些霜的形成是________________ 过程。小健家把食物放进冰箱时喜欢盖起来或用保鲜膜包起来,因此小健家的冰箱应该更 ___________ (容易/不容易)产生霜。 2. 车次站次站名到达时间开车时间停留里程 K50 1恩施始发站15:200分0 2建始15:4915:523分35 3巴东16:3216:353分101 4宜昌东17:5318:1219分214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解答下列问题(保留整数): (1)K50 次列车由建始到宜昌东需要多长时间? (2)K50 次列车由建始驶往巴东的平均速度为多少km/h? (3)中途K 50次列车以36km/h 的速度,用了3min完全穿过长度为1600m的一个隧道,求这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二、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 小题,共36.0分) 3. 小红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直至水沸腾,根据实验记录数据绘制了冰熔化至水沸腾过程中 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全过程质量不变)。请你回答: 天后取出来观察,1)制作冻豆腐,将豆腐切成正方体后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

33 汽化和液化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

汽化和液化教案 设计思想 一、充分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教学理念 “汽化”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学生体验非常丰富,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物理现象与汽化联系起来,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物理就在我们的身边,物理不仅有趣,而且非常有用,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注重科学探究,注意教学方式的多样化 科学探究既是学生的学习目标,又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之一。本节课通过“探究水的沸腾”、“探究蒸发与什么因素有关”两个探究过程,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善于发问、质疑的良好习惯,鼓励学生制订简单的科学探究计划,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和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建立基础。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技术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三、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有了兴趣,才能有学习的乐趣,进而发展到有研究物理的志向。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物理的初二学生,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在本节课共有实验八个,大多是学生亲自动手的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养成通过实验研究问题、思考问题的习惯,发展学生终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道汽化现象及汽化的两种方式; 2.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3.认识蒸发现象,理解蒸发快慢的条件; 4.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5.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6.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性,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物理现象的物理道理。 教学准备 页 1 第 一、电教器材:计算机、实物投影仪、教学课件; 二、实验器材:烧杯、温度计、火柴、自制三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棉线、热水、手表、小塑料、酒精、纸盒、玻璃板、酒精棉球。 教学过程 实验引入课题 实验:在黑板用酒精棉球写下“液体”两个大字,过一会儿“液体”不见了。 教师:“液体”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体变成气体到空气中去了。 实验:在白色透明塑料袋,滴入几滴酒精,排尽空气后封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教师:酒精到哪里去了? 学生:液态酒精变成气态酒精。 实验:塑料袋从热水中取出,观察塑料袋的变化。

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汽化和液化_知识点总结

汽化和液化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中我们将了解汽化和液化这样一个互逆的过程,要正确区分汽化是吸热过程,而液化是放热过程,我们都有生活经验,被刚烧开的水蒸气烫伤比开水烫伤严重,就是因为水蒸气要变成水,这是一个液化过程,要放出额外的热量,所以才会比开水烫伤严重。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汽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过程需要吸热。 注:理解汽化吸热其实很简单,我们把锅里的水不断加热,先是沸腾,然后蒸发,过一会就会“烧干”。这个过程就是汽化的过程,所以汽化是一个吸热的过程。 (2)汽化现象分为:沸腾、蒸发,两种形式都要吸热。 沸腾:一定温度下,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沸腾时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蒸发:任何温度下,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平和的汽化现象,蒸发时液体温度下降。 注意:沸腾时,液体的温度是恒定的,理论上,水沸腾时温度恒定在100摄氏度,但实际生活中由于海拔原因,大多地方达不到100摄氏度。蒸发只在叶天的表面发生,并且这个过程是柔和的,并不那么惊天地泣鬼神。 2、沸腾【重点】 (1)沸腾现象:例-如水沸腾,有大量的气泡上升、气泡变大,到水面破裂,释放出水蒸气。(2)沸腾规律:液体在沸腾时,要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在沸点不变。 (3)液体沸腾必要条件:温度达到沸点、不断吸热。 (4)有关沸点知识: ①液态氧的沸点是-1830C,固态氧的熔点是-2180C。-1820C时,氧为气态。-1840C 时,氧为液态。-2190C时,氧为固态。-1830C氧是液态、气态或气液共存都可以。

② 可用纸锅将水烧至沸腾(水沸腾时,保持在1000C 不变,低于纸的着火点)。 ③ 装有酒精的塑料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放入800C 以上的水中,塑料袋变鼓了(酒精汽化成了蒸气。酒精沸点为780C ,高于780C 时为气态)。 3、蒸发【重点】 (1)蒸发现象 ①湿衣服放在户外,很快就会干; ②教室洒过水后,水很快就干了; (2)蒸发吸热,有致冷作用 ①刚从水中出来,感觉特别冷(风加快了身上水的蒸发,蒸发吸热)。 ②一杯400C 的酒精,敞口不断蒸发,留在杯中的酒精温度低于400C (蒸发要向周围环境和液体自身吸热)。 ③在室内,将一支温度计从酒精中抽出,示数会先下降再升高(酒精蒸发吸热,使温度计中液体温度下降,蒸发结束后温度回升到室温)。 (3)影响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①液体自身的温度高低; ②液体蒸发的表面积大小;③液体表面附近的空气流动速度。 4、蒸发与沸腾。 汽化的两种方式一是蒸发,二是沸腾。它们虽同属汽化,需要吸热,但其特点是不同的。见表中所列: 说明:

八年级物理汽化和液化练习题及答案

三、汽化和液化 5 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水可以变成气,像水变成气那样,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物质的汽化有两种方式:其一为__________,__________时的温度为__________;其二为__________,蒸发只是在液体表面进行汽化的过程。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对概念的识记,能够辨析教材中的概念是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所在。 答案:汽化沸腾沸腾沸点蒸发 2.汽化的两种方式__________和__________,汽化__________是过程。 思路解析: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沸腾是一种剧烈的汽化现象,汽化是吸热过程。 答案:蒸发沸腾吸热 3.液体在沸腾过程要不断__________,但温度__________。 思路解析:液体的沸腾是需要不断吸热的,但温度会保持不变。 答案:吸热保持不变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1.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部分家庭安装了热风干手器,利用热风干手器可使手上的水很快蒸发掉,使水快速蒸发的原因是() A.提高了水的温度,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B.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 C.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减小了水的表面积 D.提高了水的温度,增大了水的表面积,加快了水表面附近空气的流动 思路解析:“热风”说明了既能提高液体的温度,又能加快液体表面空气的流动。这些都是加快液体蒸发的主要因素。 答案:A 2.(2010湖北宜昌模拟)夏天,冰棒从冰柜拿出来,它的周围会冒“白汽”,这是() A.升华现象 B.凝固现象 C.液化现象 D.汽化现象 思路解析:夏天外界气温高,刚从冰柜中拿出的冰棒温度低,会使水蒸气变成液态的水珠附在冰棒的周围,属于液化现象。 答案:C

0737.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3、汽化和液化教案

三、汽化与液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做液体沸腾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的温度特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与探索自然现象,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无力道理,进一步体会物理知识的实际价值。 ●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意志品质。 ●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事物的量变发展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能力、分析概括和表达能力。 难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是的特征;观察现象、数据的收集与分析,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分析法、讨论法、探究法 【教学器材】 烧杯、水、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石棉网、中心有孔的纸盖、火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演示1] 老师用毛巾蘸些酒精在黑板上写了两个字“鸡腿”,不一会儿,咦!我的“鸡腿”不见了 提问:我的“鸡腿”到底跑哪儿去呢? 回顾:物质三种状态是什么? 设计目的:通过一则物理幽默笑话,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又复习了物质三种状态的有关知识。 [演示2] 在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后并扎紧塑料袋口,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看到什么现象? [生甲] 塑料袋鼓起来了 [生乙] 酒精到哪里去了? [生丙] 凉一会儿又会看到塑料袋瘪了,有小液滴。 [师] 在这些现象中,酒精发生了什么? [生丁] 二、新课开始(类比联想形成概念) 一、引入新课 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汽化和液化

物态变化实验题

1、在探究“冰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实验中: (1)实验时所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性质制成的。 (2)为了使试管中的冰受热均匀,且便于记录各时刻的温度值,小明应选用 ________(填“甲”或“乙”)装置来进行实验。 (3)如图丙所示,是小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分析 图象可知,冰的熔点是________℃,熔化过程经历了________min。 (4)通过实验可知,冰熔化过程中温度________,但要继续________热。 (5)该实验应选用_____________(选填“大冰块”或“碎冰块”)来进行实验,效 果更好些。 (6)除了以上所用的器材外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 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有两组同学分别使用了A、B两套装置(如图甲所示) 来完成实验。 (1)除了图甲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_____ ,组装 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 (2)小王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如图甲中的A所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 ________________。并且在纸盖上带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如图丙所示,是A装置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水的 沸点是 ____________℃,此时的气压____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标准大气压。 (4 )如图丙是使用A装置,同学绘制的水沸腾图像,从图像中发现水沸腾时的特 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水中气泡在上升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是:沸腾前是图丁中的________图 (6)水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实际上是________ (填“小冰晶”“小水滴”或“水蒸气”).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3、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在组装过程中需要先调整的是(选填“A”或“B”) 部分. (2)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几分钟为止, 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此时的气压(选填大于、 小于)标准大气压。水沸腾时需要热,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是. (3)水沸腾时烧杯上方出现了大量“白气”,“白气”的成分是“白气” 形成的物态变化是. (4)某组同学在相同条件下,用不同质量的水进行两次实验得到如图2所示的温 度﹣﹣时间图象,根据图象可知,质量较大的是(选填“a”或“b”) 4、如图甲是“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下表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 若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此时温度计的读数为℃ (2)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物质的熔点是℃;该物质是(选填“晶体” 或“非晶体”). (3)能反映上述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是图丙中的.(选填a或b) (4)此晶体熔化过程共用了______分钟;晶体熔化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物态变化实验题汇总

物态变化实验题 1、小明同学用如图15甲所示的装置对冰加热。 由图像乙所示。如图15⑴根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____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 可知冰是____段的比较可知,冰的比热CDAB段和(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填“大”或“小”)。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__则水的沸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___点是____ 一个标准大气压。⑶在冰熔化过程中,如果移走酒精灯,冰停止熔化,放回后,冰又继续熔化,说明热量。固体熔化时需要 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2、用如图

这样做不但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选填“快”或“慢”)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能使试管, 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填(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小水珠.水蒸汽A B序号)。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图(410 分钟。了 (烧杯内物1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烧杯内的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用图3、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 (1)根据实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上图2所示,该物质的熔点是。 (2)t与t相比,时刻杯内物质的内能大。理由32 是:。 (3)分析图象可获得的信息有: ①② 4、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张怡然同学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过程中的两种情况如图10__甲、乙所示,则图是沸腾前的情景, 图是沸腾时的情景.当水温升到90℃时,他记录了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数据如下表: 时8673450 129/min 温度/℃98

物态变化实验实验题

物态变化实验实验题

物态变化实验题 一、实验,探究题 1、炎热的夏季,家中的蜡烛、柏油路上的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逐渐变软的过程,由此推测,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可能不同,我们选用碎冰和碎蜡研究物质的熔化过程。为让碎冰和碎蜡均匀和缓慢地熔化,我们把碎冰放到盛有温水烧杯中,把碎蜡放到盛有热水的烧杯中分别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 (1)图乙是冰(填“冰”或“蜡”)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图丙所示温度计显示的是蜡某时刻的温度,它的示数是52 ℃。 (2)在冰和蜡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拿出来,冰和蜡停止熔化,将试管放回烧杯后,冰和蜡又继续熔化,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 2、小明 同学用 如图15 甲所示 的装置 对冰加 热。 ⑴据实验记录他绘制了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5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冰 是__晶体__(填“晶体”或“非晶体”);在10min末这一时刻,杯里的物质处于__ 固液混合态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从AB段和CD段的比较 可知,冰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要__小_(填“大”或“小”)。 ⑵继续加热到水沸腾,此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15丙所示且一直保持不变,则水的沸点是_98_℃,这说明当时水面上方的大气压_低于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 3、用如图9所示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试管受热均匀,而且萘的温度上升速度较慢(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除图9所示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火柴和秒表。 (3)萘加热一段时间后,可看到烧杯中有“白气”冒出,“白气”是 B (填序号)。A.水蒸汽 B.小水珠 (4)图10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大约持续了

物态变化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物态变化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 摄氏温度把 的温度规定为O℃,把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 的温度规定为100℃。 2.在使用温度计时,要将温度计与被测物 体_______,并保持足够长的_ ____;在读取 数据时温度计不能 被测对象,读数时视 线应与温度计标尺_ ___。 3.图(1)是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时情况,其 读数为: ℃。 4.每年三月份,是黄河开凌季节,滚滚黄河 水托带着冰凌顺流而下,蔚为壮观。随着春天的 脚步,河水里的冰越来越少,这种现象在物理学中叫 ;开凌季节,当地水温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5. 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 和 ,这两种物理现象都 热量。 6.固体分为__ __和__ __两类。它们的重要区别是_ __有一定的熔点,而_ __没有一定的熔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 (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7. 蒸发要__ __热,使液体和周围物体温度__ __,有降温作用。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_ __、 和_ __。 8. 在实施人工降雨时,飞机在云层里撒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迅速 而吸热,使云层中水蒸气急剧遇冷而 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在下落过程中又 成小水滴落 下来。 9. 根据温度测量实验,绘制了某物质 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2) 所示。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_ __(填“晶 体”或“非晶体”);在4min 前,杯里的 图(1) 图(2)

物质处于___ 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4min —9min5分钟时间内,该物质处于__ 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混合态”);在9min以后,杯里的物质处于_ _(填“气态”、“液态”或“气液混合态”)。 10. 沸腾时液体温度变化规律是_ __。沸腾的条件是①_ ____;②___ ____。气压越低,沸点越__ __。 11. 学生做实验,在烧瓶里放少量的碘,并用酒精灯对烧杯微微加热,过一会儿停止加热。在此实验中看到,固态的碘没有熔化,而直接变成紫色的碘蒸气,这种现象叫。停止加热后,碘的蒸气没有液化,而直接变成固态的碘,这种现象叫。 12. 海波的溶点是48℃。则:50℃的海波呈态,10℃的海波 呈态。 13.图(3)图片中分别表示的是什么物理现象: A:,B:,C:,D:。 A:冰窗花B:湖面水汽 三、汽化和液化 C:冰雪消融D:泼水成冰 图(3)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重点难点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升华和凝华 (一)汽化 1、蒸发的特点 蒸发是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蒸发现象有三个方面显著的特点: (1)从发生的条件看,蒸发不受温度限制,所有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液体只要是敞开的,便会蒸发,蒸发无条件可言。 (2)从发生的部位看,蒸发是只发生在液体表面的一种平缓的汽化现象。 (3)从液体自身的温度情况看,液体蒸发过程中要吸热,所以温度降低。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是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三个因素。 例2、晾晒衣服时要将衣服摊开,放在阳光下或通风处,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晾晒衣服是为了除掉衣物上的水分,将衣服摊开可增大表面积,阳光下温度高,通风处衣服上的水分可迅速蒸发,从而能使衣服很快变干。 例3、水是人类的宝贵资源,在干旱地区尤其珍贵,我国北方一些缺水的平原地区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利用管道代替沟渠输水可以减少输水过程中的蒸发,大大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为什么? 从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来考虑,要减缓蒸发,就应降低液体的温度,减小液体的表面积,减慢液体表面的空气流动,把沟渠输水变成管道输水,可以减小水暴露于空气中的表面积,水表面的空气流动也大大减少;把输水管道埋在地下,可以降低水的温度,这样就比普通的沟渠灌溉减少了因水的蒸发而浪费的水。4、沸腾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它具有以下特点:(1)沸腾在一定温度下发生。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同种液体在不同的气压下,沸点不同。如水在标准大气压下,沸点为100℃;低于标准大气压,沸点低于100℃;在高于标准大气压下,沸点高于100℃。课本中沸点表是几种常见液体的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 (2)沸腾的条件: ①液体温度达到当时大气压下的沸点; ②液体要继续吸热(被不断加热)。 5、蒸发与沸腾的异同 例4、如图所示,试管里装上适量水,放入也装有适量水的大烧杯内,然后加热,当大烧杯里的水沸腾时,试管里的水也会沸腾吗? 精析: 液体沸腾要有两个条件:一是要达到沸点,二是要继续吸热。当大烧杯内水温达到100 ℃,而水在沸腾过程中虽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既烧杯水保持100 ℃不变,与试管中水没有温差,因此不发生热传递,试管中水因不能吸热而不沸腾。试管中的水是从大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的,而不是直接从酒精灯处吸热,所以,不要误认为达到沸点后由于继续加热烧杯内的水就会沸腾。 答案:试管里的水不会沸腾。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物态变化》(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中考物理实验专题复习:《物态变化》 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 1.如图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实验中观察时,小红同学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________(选填“低”或“高”)。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如图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图。 2.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2)通过甲、丁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______。 (3)通过对比_______两图,可知液体蒸发快慢跟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物体的熔化图像。 (1)从图中可知_______是晶体,该晶体的熔点为_______℃。 (2)图乙中_______段表示晶体处于熔化过程,BC段物质处于_______状态。 (3)在熔化过程中,晶体继续吸收热量且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4.小娜在探究海波和石蜡的熔化规律时,用酒精灯持续给海波和石蜡加热,每隔1min 记录海波和石蜡的温度,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在海波和石蜡这两种物质中,属于非晶体的是________; (2)在6-8min时,海波________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3)在10-12min时,海波处于______(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5.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其他小组测得的水的沸点都是100℃,唯有创新组误将盐水倒入烧杯加热,当盐水温度升到88℃时,每隔1min读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1min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应记作______℃. (2)创新组烧杯中的盐水沸腾时,盐水需要____热,其沸点为______℃. (3)老师认为创新组的实验发现很有意义,还可以继续深入研究.请提出一个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模拟法”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它以真实的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为原型,创造出和自然环境或客观事实相同或相近的实验环境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研究的一种方法. (1)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为了让实验效果明显,实验时应在锥形瓶中加入________(填冰、温水、与室温相同的水),在在蒸发容器中放

初二物理汽化和液化教案

教学教案 授课人:授课章节:八年级第二章第二节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汽化和液化教学对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汽化与液化过程,会解释生 活中的汽化液化现象(2)掌握蒸发沸 腾现象的特点以及蒸发沸腾的相同点 不同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生活中的现象学会分析问题、思考 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培养学生对物 理的好奇心和找到学习物理的兴趣 教学 重点 了解汽化现象以及液化现象,掌握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掌握水沸腾实验中的现象,会解释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能在具体的例子中分析 教学过程一、复习上节内容 1.温度的物理意义: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及特点 3.摄氏度的定义 4.温度计的使用注意事项,使用原理,体温计使用的独特之处 5.温度计读数步骤:判断零刻线在上方还是下方;看清分度值 二、引入新课 1.汽化现象 洒在地上的水变干了,湿衣服晾干了,这两种现象都是水从液态变到了气态,像这种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的方式有两种:蒸发和沸腾 (1)蒸发 A.定义:把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叫做蒸发 B.特点:任何温度下都可以发生,液体蒸发吸热(洗完澡会感觉冷,夏天在地面上洒水来降温) C.影响因素:(以晾晒衣服为例) 同样湿的衣服晒在阳光下比晒在树荫下晒得快 同样湿的衣服展开晒比叠在一起晒要干的快 同样湿的衣服在有风的地方比无风的地方晒得快 从以上三个例子可以说明: 液体温度越高蒸发越快、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越快蒸发越快 (2)沸腾 A.定义: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B.水沸腾实验:

物态变化实验精选

2017全国中考物理真题汇编物态变化 三探究实验题 1.张艳同学所在的小组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她观察到教室墙上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教室的温度是℃;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 图1 图2 2.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 ①若1m3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8g,而实际容纳了4g,则相对湿度为50%. ②相对湿度越大,水蒸发得越慢. 如图,其中一温度计液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液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 (1)如图干球温度计示数为16℃,湿球温度计示数为℃.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3℃时,相对湿度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3)简单解释为什么广州相对湿度大于90%的日子,湿衣服很难晾干?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1 图3 3.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温度计,如图3甲所示,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水平部分有一小段液柱. (1)这个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选填“液体热胀冷缩”或“气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2)将此装置放在室内,当周围的温度降低时,液柱将向(选填“左”或“右”)移动; (3)图乙是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 4.用如图4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萘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丙是萘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图4 (1)根据图乙可知,萘的熔点约是℃; (2)乙图中CD段物质处于____________(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状态”); (3)某同学在实验中发现萘熔化时恒温过程不明显(如图丙).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5.小敏研究某固体物质的熔化实验结束后,撤去酒精灯并开始记录温度计示数和时间,作出了如图5所示图象,根据图象信息可知:该物质的凝固点是℃,凝固过程用了min. 图5 图6 6.在探究海波熔化过程的试验中,某实验小组讨论了以下问题: (1)试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和,加热时需要不断观察海波的变化; (2)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保证海波____________,为此需要采用水浴法加热; (3)实验结束后,他们绘制了海波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6所示,由图可知:海波的熔点是℃,海波熔化的特点是____________. 7.如图7所示是“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________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将装海波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并搅拌,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加热,目的是使试管内的海波____________. (3)下表2是实验中记录的数据.海波在第6分钟时处于____________状态. 图7 表2 图8 8.小明利用如图8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放入装有含盐冰的烧杯中,温度计测试管中水的温度.小明发现水在凝固过程中温度____________(选填“保持不变”、“逐渐升高”或“逐渐降低”) ;烧杯内含盐冰的温度必须远低于试管中水凝固时的温度,这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