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项目设计案例

智慧旅游城市建设项目设计案例

项目概况

国家旅游局将2015年国家旅游年主题正式确定为“美丽中国-丝绸之路旅游年”,是旅游行业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以及落实国务

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的重要举措,同时是推动作为“丝绸之路”东方起点的洛阳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机遇。

市政府重要领导指出2015年洛阳旅游需要紧跟国内旅游大发展的有利形势,注重“互联网+”模式的行业业态,利用互联网思维发展适用于洛阳旅游发展的信息化项目、产品,加大新兴产业、产品的扶持力度,在洛阳智慧旅游总体规划的框架下,结合现有信息化建设成果,面向智慧服务、智慧管理以及智慧营销多个层面,以服务游客作为第一建设目标,确保洛阳智慧旅游建设的领先水平,洛阳市旅游发委正式启动《洛阳市智慧旅游建设项目》的招标。

自2012年,洛阳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为高标准、全方位推进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借鉴先进城市经验,结合洛阳旅游实际,出台了智慧旅游城市建设方案,“1148”智慧旅游建设总体框架,即:一个中心、一个基础、四个平台和八个智慧旅游业态的总体框架。

智慧旅游一期项目通过“洛阳旅游网站集群”、“12301旅游服务热线”、“手机APP”、“入境短信关怀”、“旅游查询预订终端”等项目建设完善了旅游公共服务。通过“景区客流动态监测系统”、“景区视频监控系统”、“旅游团队管理系统”、“旅游基础数据库”、“网络培训系统”、“电子政务”等一系列项目的建成,初步实现了旅游监管的数字化目标。

项目建设目标

本次项目将整合已有洛阳旅游信息化建设成果,在旅游服务、旅游营销以及行业管理三个方面提升洛阳旅游信息化服务能力,主要建设内容为:智慧旅游大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存储管理系统、数据交互管控系统、互联网信息采集系统)、智慧旅游大数据分析系统、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系统、旅游政务APP、旅游多元客户管理系统、全媒体信息发布平台、旅游云站管理系统、旅游资讯网、旅游政务网、旅游公共服务APP、旅游微营销管理平台共11个应用系统及相关子系统。

(一)服务职能转变,加强公共服务

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作为旅游发展过程必不可少的部分,随着旅游的发展以日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建设和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已成为各级旅游行政主管部门的必修功课。在新的发展形势之下,政府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进程中,旅游产业的发展逐渐趋于国际化,政府的职能也需适应形势的变化,做出职能的转变。

(二)用户群体转变,改善营销宣传

为了达到将洛阳建设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旅游城市的目的,需要将游客的定位由国内游客转变为国内外游客,加强面向国外游客的旅游宣传及服务势在必行。项目充分地利用现有的资源,新颖别致、特色鲜明的宣传城市文化,塑造城市形

象,提升城市品位,强化社会对洛阳的认知,使洛阳城市和旅游品牌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和推广,在互联网上打造“千年古都”。

(三)整合数据,分析预测,全面推广

通过数据的整合分析,充分发现智慧旅游发展的新变化、新趋势,对开放的数据进行挖掘后,依靠足够的资源来帮助监测旅游网络舆情、服务旅游目的地以及架构智慧旅游城市系统,是未来智慧旅游发展的趋势。

(四)以洛阳为核心,辐射整体丝绸之路

洛阳品牌知名度高,是区域的旅游集散中心,丝绸之路重镇,洛阳智慧旅游建设应该以洛阳为核心,立足河南省,辐射整体丝绸之路,通过洛阳的旅游品牌,带动丝绸之路上各旅游目的地、景区的旅游业发展。

项目建设总体要求

(一)结合现状,统筹规划

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与经济社会各方面紧密结合的系统工程,必须从宏观、系统的角度出发,做好统筹规划,构建信息化整体框架,建立统一的调控体系和协调机制。同时结合洛阳在智慧旅游建设一期工程的基础上进行统筹规划,找准各个阶段的发展瓶颈和突破口,有重点,分步骤地予以推进,从而少走弯路,减少资源浪费。

(二)应用主导,面向市场

通过应用提高全民信息化知识水平,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机制是信息化的基本保障,必须有效利用市场机制,通过市场机制形成利益导向,激发企业的内在需求,充分调动民间、企业投入的积极性。

同时在软件设计开发过程中,需要符合旅游企业、旅游从业人员的工作习惯,为目标用户提供便捷、简单以及易用的信息化软件,减少使用培训成本,使各平台快速落地。

(三)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在统一规划的前提下,制定政策法规和相应标准,促进信息基础设施、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的兼容共享,减少重复投入,避免“信息孤岛”现象,提高信息化的效率。在促进共享的同时,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确保信息和系统安全。

(四)技术先进,安全可靠

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旅游产业及信息技术产业的技术发展趋势,借助大数据分析、运服务模式以及物联网等先进技术,结合互联网+的模式及思路,在安全、可靠的基础之上,提高项目实施的效率,同时通过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本次项目建设提升价值。

项目建设原则

(一)统一性原则

统筹规划和统一设计系统结构。尤其是应用系统建设结构、数据模型结构、数据存储结构以及系统扩展规划等内容,均须从全市出发、从长远的角度考虑。

全市智慧旅游是基于信息技术的智慧政务、服务、商务统一体系,体现的是旅游活动全过程、旅游管理全流程和旅游产业全链条的全面智慧化应用。

所有系统建设必须严格按照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智慧旅游的顶层设计要求建设进行统一部署,确保智慧旅游的效果和利益。

(二)数据共享原则

必须依托洛阳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现有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进行数据统一、数据共享、数据传输,打造一条无障碍的旅游信息传输高速通道。实现跨部门、跨系统的信息交换和共享通过不同部门、不同层级之间的业务协同和数据交换,满足内外部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需求,为政府、旅游企业和游客提供实时更新的基础信息服务。

(三)先进性原则

系统构成采用成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并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技术、软件产品和设备。在设计过程中充分依照国际上的规范、标准,借鉴国内外目前成熟的主流网络和综合信息系统的体系结构,以保证系统具有较长的生命力和扩展力。

(四)实用性原则

系统软件的开发应立足于整合资源、畅通渠道、科学管理;以“实用、管用、有用”为原则,以“高效、规范、科学”为目的,实现管理运作规范化、自动化、程序化、简便化。

(五)前瞻性原则

系统软件采用模块式、集成化设计,具有体系发展的开拓性和体系完善的拓展性。

(六)安全性原则

具有安全、稳定的软件自主开发产品。

(七)标准化原则

系统业务流程设计遵照安有关规定、旅游综合信息数据库标准,各项技术遵循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八)成熟性原则

系统要采用国际主流、成熟的体系架构来构建。

(九)适用性原则

保护已有资源,急用先行,在满足应用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设成本。

(十)可扩展性原则

系统设计应考虑到业务未来发展的需要,尽可能简明,降低各功能模块耦合度,并充分考虑兼容性。

(十一)易用性原则

系统应使用参数化设计,界面友好,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

项目技术总体要求

须使用B/S 架构,采用Spring MVC 模式开发,满足跨平台,跨数据库的要求。整个系统架构实现数据共享,满足各子系统据可配置展示。系统具备开放性,提供完整规范的对外数据接口。遵循“分布部署、集中管控”的应用原则,以满足整体平台的实施运维需求。系统架构成熟、功能稳定,在全国大型的多级部署的数据交换项目中具有成功应用案例。支持各种主流操作系统,如Windows、HP-UX、AIX、Solaris、Linux 等。

项目建设内容

(一)总体架构及技术路线

按照总体架构和现实需求,洛阳智慧旅游建设以现有成果为基础,按照“四统一”(统一数据中心、统一后台管理、统一对外门户、统一宣传推广)的原则。

整体架构由服务层、应用层、应用支撑层、信息资源层、IT基础设施层、标准规范体系、信息安全体系共七个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IT基础设施层:利用已有网络、计算及存储资源并根据具体要求,采用虚拟化技术,构建可动态扩展、灵活配置的基础支撑平台,本期项目构建的基础设施平台能够支撑本期项目中建设的应用系统建设。

数据资源层:本期项目将整合自有系统、互联网资源、移动通讯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商、在线旅游服务商等数据和系统,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应用支撑层:应用支撑平台为应用系统开发提供所需的各类构件化服务和基础模块的服务。

应用层:本期项目主要建设的系统为:旅游大数据服务中心、旅游大数据分析中心、旅游产业运行监测调度平台、旅游政务APP、旅游多元客户管理系统、旅游公共服务平台、旅游网站集群管理系统、旅游资讯网、旅游政务网、旅游公共服务APP、旅游微营销管理平台。

服务层:服务层是指通过互联网、政务外网、PC终端、移动终端、电子显示屏等多种渠道,面向游客、旅游企业、各级旅游管理部门、旅游产业发展相关单位以及媒体等不同服务对象提供服务。

信息安全体系:信息安全体系是本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管理规范标准的建设策略相类似,信息安全也应该贯穿项目建设的始终,包括技术层面的安全保障(如网络安全、系统安全、应用安全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