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pdf

合集下载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一、背景与目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育领域也迎来了智慧化的变革。

智慧课堂教学旨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本设计方案以小学四年级数学课程为例,旨在通过智慧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对象与内容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教学内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1. 教学策略:(1)情境导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或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实践操作: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让学生动手操作,加深对分数的理解。

(4)分层教学: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实施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2)平板电脑:学生利用平板电脑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相关练习。

(3)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学习视野,丰富教学内容。

(4)教学软件:运用教学软件,如数学游戏、动画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与分数相关的动画片,引导学生关注分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2)提问:同学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分数?它们分别表示什么?2. 探究新知(1)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分数的意义。

(2)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分数的表示方法,如分子、分母、分数线等。

(3)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方法。

3. 实践操作(1)学生利用平板电脑,完成相关练习。

(2)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 总结与拓展(1)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分享学习心得。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智慧课堂运用说明教案

智慧课堂运用说明教案

沐智慧课堂春风彰诗词教学风韵《2023版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要重视古代诗文的诵读积累,感受文学作品语言、形象、情感等方面的独特魅力和思想内涵,提升审美能力和审美品位;“总目标”也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实施过程中,要重视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语言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

我从“阅读鉴赏”的角度,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通过“智慧课堂”先进信息技术手段的运用,教会学生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新方法,从而领略祖国传统诗词文化的独特风韵!一、抢答读诗——我是朗读小达人因为这是一首“日积月累”里的诗,和精读课文教学不同,我没有布置学生提前熟读成诵,但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运用了“课堂互动”中的抢答功能,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竞争意识。

二、全班作答,平板圈画——我是节奏小达人学习古诗,不仅要读准字音,还要读出诗的节奏。

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

因此,在这个环节,我在屏幕标出节奏线并且教学生朗读出节奏感。

接着,运用了“课堂互动”中的“全班作答”功能,要求学生像老师的样子,在自己的平板上给诗歌划分节奏,并读给同桌听。

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操作,不仅复习巩固了五言绝句的节奏划分这一知识点,还为之后的诗歌朗诵教学奠定了基础,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了诗歌语言的韵律美,体现了新课标中“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三、翻翻卡功能——我是识字小达人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首诗中,有两个词语“蓑衣”和“斗笠”,这两个词语离学生的生活较远,大部分孩子没有见过实物。

因此,我运用了“课堂活动”中的“翻翻卡”功能。

将字音和图片分别设计在卡片的两面,读对了正面的字音,就奖励翻翻卡,看着图片再带着大家读一遍词语。

此功能的运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上台参加互动识字的兴趣。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一、引言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是应用现代科技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的一种教学模式。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原则和步骤,以及如何利用智慧课堂技术提升教学效果。

二、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1. 学生为中心: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2. 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利用智慧课堂技术,教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3. 互动与合作: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合作,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互动游戏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学习效果。

4. 实时反馈与评估: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提供实时的学生表现反馈和评估机制,匡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三、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1. 教学目标设定: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和情感目标。

2. 教学内容选择:选择适合智慧课堂教学的内容,结合教材和多媒体资源,设计具有挑战性和互动性的教学内容。

3. 教学活动设计: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包括小组讨论、实验探索、案例分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预度。

4. 教学资源准备:准备好所需的教学资源,包括电子教材、多媒体课件、在线学习平台等,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5. 教学环境布置:根据教学内容和活动的需要,合理布置教室环境,包括投影仪、电子白板、电脑等设备的摆放和连接。

6. 教学评估与反馈:利用智慧课堂技术进行学生的实时评估和反馈,包括在线测验、问答互动等,匡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难点,调整教学策略。

四、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实施策略1. 利用多媒体资源: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音频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制定个性化学习计划: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包括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等,匡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苍 耳 穿铠甲
豌 豆 晒太阳
智慧课堂教学反思
个性化修改
扬絮、柳絮是被风吹散生根发芽的。 3、我是小作家。(模仿第2、3、4小节编写一首诗)
范文: 椰子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让孩子落在海水里面。 漂到哪儿,哪儿就是他的家 五、完成课后的“读读抄抄”。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说说笑笑 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语。 六、指导书写。 “已、甲、识、娃、洼”。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出示词语,开展各种形式的认读。 2、引读第一节。诗歌介绍了几种植物妈妈?她们有什么办
法? 二、学习第五节 1、过渡:植物妈妈的办法非常多,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什么样的小朋友能得到它? (自由朗读第五小节。) 2、指导朗读。
三、朗读全诗、选择背诵。 四、课后延伸,激发兴趣。 1、这篇课文给我们介绍了3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你还知 道 哪些植物传播的方法?(学生交流) 2、出示资料库: 凤仙花、豆、麻是靠太阳晒传播种子的。 莲子是靠水传播种子的。 野葡萄、樱桃、山参,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 学习内容
《植物妈妈有办法》
授课 时间
主备人
吴昊鸢
课时
2 课时
1、“识字写字”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各个学段的重要教学内
容。一年级学生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有良好的识字习惯。“用

课程 标准 相关 要求
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 养,学生在朗读时应注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旁表音,形旁表义的方法来识记。 4、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并与同桌交流自己的读书发现。 5、指名学生汇报交流,明确:课文介绍了三种植物,分别是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智慧课堂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智慧课堂
出示课本第2页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
观察这幅图中的数和黑板上的这些数有什么不同?含两级的数怎么读?
北京人数,你是怎么读的?
西藏人数,这个数和上一个数有什么不同点?怎么读?
四川人数,这个数有什么特点?怎么读?
再读出河南、新疆、黑龙江、我国总人口数。
出示54621、6407000、10030040,学生读数。
智慧课堂评价
任务
1.通过学生开火车读数,来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
2.教材第6页第1、2题的完成情况,评价目标的完成情况。
智慧课堂学习过程
(一)课前设计
1.预习任务
(1)自己制作一张数位、数级一体表。
(2)预习课本第5~6页例2、例3,尝试读出课本第2页情境图中的四个数。
(二)课堂设计
1.复习导入
出示香港回归20周年阅兵照片。
学情
分析
学生已经熟练地掌握万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对数位顺序表的特点已经非常清晰,知道数位顺序是从右边第一位数。
智慧课堂学习
目标
1.借助汶川地震中社会各界献爱心的捐款数,通过迁移类推,掌握整万数的读法;
2.利用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能正确读两级数,通过小组讨论总结两级数的读法,感受大数的实际意义。
A、32060099 B、30206099 C、302060909 D、300206099
(3)下面的数中,只读一个零的是( )。
A、906500 B、58000530 C、08 D、3060008
4.用三个6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它们分别符合下面的要求:
(1)一个零都不读出来;
(2)只读出一个零;
2017年6月30日,香港回归20周年国家盛大阅兵仪式在港举行。阅兵场上,3165名受阅官兵精神抖擞、意气风发,100多件武器装备整齐列阵、铁甲生辉,等待接受检阅。来自香港各界的4098名观礼嘉宾,挥舞着手中的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一同见证重要的历史时刻。(中华民族是一个团结的民族)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一、引言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结合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设计和开展适应智慧课堂环境的教学活动。

本文将详细介绍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标准格式,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内容,包括基础知识、扩展知识和应用知识。

2. 能力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等。

3. 情感目标:明确学生需要培养和提高的情感态度,包括兴趣、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三、教学内容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点、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

教学内容应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相结合,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

四、教学方法1.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需求,采用个性化教学方法,包括分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

2. 情景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提供真实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技术,包括图像、声音、视频等,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4.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评价方式,包括考试、作业、实验报告等。

2. 评价标准:明确评价标准,包括知识掌握程度、能力发展情况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评价。

3. 评价结果反馈:及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生,帮助他们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设备:确定所需的教学设备,包括电脑、投影仪、音响等。

2. 教学软件:选择适用的教学软件,包括课件制作软件、交互式教学软件等。

3. 教学材料:准备教学所需的教材、参考书和实验器材等。

七、教学环境1.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合理布置教室,包括座位安排、设备摆放等。

2. 网络环境:确保教室内的网络环境稳定,方便学生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流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流程,包括教学引导、知识讲解、实践操作、讨论交流等环节。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一、引言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是指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信息技术手段,将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更加灵便、互动性更强的教学环境。

本文旨在探讨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设计原则以及实施步骤,并提供一些案例以供参考。

二、重要性1. 提高学习效果: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个性化教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 培养创新能力: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可以通过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工具,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设计原则1. 学生为中心: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以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为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参预度和学习体验。

2. 多样化教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教学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在线互动等,以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

3. 互动性教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量和参预度。

4. 实践性教学:智慧课堂教学设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实验等方式巩固所学知识。

四、实施步骤1. 教学目标确定:根据课程要求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重点。

2. 教学资源准备:采集和准备教学所需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在线学习平台等教学工具。

3.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资源,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引入活动、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实践操作、讨论互动等环节。

4. 教学评估与反馈:设计合适的教学评估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及时赋予学生反馈,匡助他们改进学习策略。

5. 教学总结与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分析教学效果,进一步完善教学设计。

五、案例分析以高中数学课堂为例,设计一个智慧课堂教学活动:1. 教学目标:通过智慧课堂教学活动,提高学生对函数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1教学目标第一,了解知识和智慧的区别和联系。

二、学习多种论证方法的综合运用。

第三,体验优美的语言,注重语言积累。

学法指导见课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成语故事“守株待兔”的启示(农夫无学问、无智慧)二、课文学习1、学生谈谈对“学问”“智慧”的认识与理解。

一读课文:谁家新燕啄春泥要求:快速浏览,粗知大意。

勾画文中新鲜的词语及优美文句。

2、从论题看问题,引导学生分别从读者的角度谈谈本文将论及哪些方面的内容。

明确:①什么是学问?什么是智慧?②学问和智慧有怎样的关系?③认为我们该如何对待学问和智慧?二读:不畏浮云遮望眼要求:结合以上问题,从全文的角度理解文本,明确本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明确:①学问和智慧的区别(内涵)(1—2段)。

②学问和智慧的关系: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离不开学问。

二者相辅为用,缺一不可。

(4—6段)③中心论点:我们不但需要学问,而且更需要智慧——需要以智慧去笼罩学问、透视学问、运用学问。

(结尾)3、引导学生理清在论述中心论点时,先论证学问离不开智慧,再论证智慧离不开学问。

最后得出结论。

三读: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求:学生分组各选取一个分论点(即学问离不开智慧,智慧离不开学问),深入文段,合作探究本文是如何论证观点的,运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明确:本文综合运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方法。

师生总结其作用。

4、四读:读书破万卷读读背背文中精彩语句,诵读课文第五段,力求背诵。

三、联系实际。

要求:如何在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实现知识与智慧的统一?明确:不仅要积累知识,更要培养能力。

第四,谈谈写作。

(移动性、家庭作业)了解成语:纸上谈兵联系我们的学习生活,谈谈你对想和做的认识。

并把自己的看法写出来。

五、板书设计学问和智慧罗家伦学问积累知识相辅为用,缺一不可智慧培养能力论证方法:对比、举例、比喻智慧课堂教学设计方案 2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分析并理解母狼的性格,从而正确把握文章的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都需要朋友》教学设计
开平小学王丽平
一、与教材内容对话确定教学目标
什么是朋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是朋友对于每个人的重要性都是相同的。

学会交朋友,会和朋友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愁,心中便会充满阳光。

教学内容:《我们都需要朋友》是梦想教材《我是谁》板块三第14课内容。

教材呈现的知识点:让学生能够说出什么朋友
本课教学内容与前后知识的联系:前面内容刚刚讲过家庭中每个成员的重要性,本课将告诉同学们友情也很重要,一个人拥有了家庭的温暖,朋友的接纳,才会觉得生活幸福。

体现与生活实际联系的内容:如何主动与他人交往
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教学目标为:
知识点:学生能说出“什么是朋友”
能力点:学生会主动与他人交往,并结识新的朋友
德育点:学生认识到友情的重要性,感受到自己被他人接纳的愉悦感;
二、与编著对话确定活动重点
编写意图
梦想课程是一系列面向义务教育1-9年级,基于“全人教育”理念,融合问题探究、团队合作、创新创造、环境保护、情绪智能等元素的跨学科综合素质课程。

“梦想课程”的核心价值观为“创新、多元、宽容”,核心理念为:问题比答案更重要;方法比知识更重要;信任比帮助更重要。

基于以上理念,“梦想课程”在纵向上分为1-3,4-6,7-9三个年龄段,在横向上分以下三个内容板块:“我是谁”模块注重培养孩子对自我以及所处环境的认知;
“我要去哪里”模块强调开拓孩子的视野与想象,认识到生命与的多元化;
“我要如何去”注重对孩子多元技能的培养,如创新探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

“梦想课程”融汇了诸多课程开发专家的心血,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
研究所所长崔允漷教授担任课程开放总顾问,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
合国际学院何仪伟博士,儿童阅读推广人袁晓峰等专家都参与了“梦想课程”的开发工作。

梦想课程的目标是:帮助人实现内心的成长而不是追随外部的诱惑;带来广阔的视野而不囿于狭窄的格局;让人坚持独立的理性判断而非寻找标准的答
案;理解多元差异而因此臣服于宽容!
确定活动重点: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活动,了解朋友的重要意义,了解如何主动与他人交往
三、与学生对话确定活动难点
学生的已有知识储备: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理解拥有朋友的意义,他们知道朋友多不会孤独,但是他们不知道朋友在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还将有着更加深远的意义。

本节课我们仅限于让学生们意识到拥有好朋友的快乐,以及懂得主动与人交往的重要意义学生可能存在的兴趣点、质疑点:为什么要主动与他人交往
学生的年龄特点、适合的接受方式: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语言交流能力,同时也具备一些常识性的生活经验。

因此这节课的设计,主要是以活动,讨论、
情境演示等方式呈现。

是学生们能够接受也愿意接受的活动方式。

确定教学难点:如何主动与人交往,深刻了解朋友的意义
四、教学策略的选择
突出知识重点的策略:通过体验、活动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朋友的意
义以及与人交往的意义
导入、过渡、小结的策略如下:
五、教学模式:信息交流情景展示
六、教具准备:
教学过程:
课前热身:伸出你的剪刀手(3分钟)—情景营造
出示课件:(引出剪刀手)教师示范,剪刀手竖起来就代表了成功和胜利,
可是躺下去就成了一条孤独的小鱼,当两条孤独的小鱼聚到了一起,就不再孤独了,,那三条小鱼呢?(教师通过动作上的示范和语言上的引导,让同学们自己动手试试,看看他们发现了什么?
活动一:找朋友(10分钟)—任务驱动
教师说明游戏规则,并亲自演示
同学们围成一个同心圆,然后随着音乐跳起找朋友,每次音乐
唱到“找到一个好朋友”的时候,内外圈同学停下握手,直到音乐停,游戏止。

(2分钟)(教师提出三个问题:(1)随着音乐的节拍,你共握过过几个朋友的手?(2)在你握过手的这些人中,有没有你的老朋友?(3)有没有握过在平常交往不多,甚至不怎么说话的同学的手?什么感受?——引出“如何结交新朋友”!(8分钟)
活动二:什么是朋友(10分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各组讨论“什么是朋友”。

讨论需知:
1、组长组织本次讨论活动并负责本组纪律
2、小组人员人人都要发言表明看法(包括组长和记录员)
3、记录员记录每个人的观点,如果两个人观点相同,可以只记一次。

记录
时注意简单记录,可以用一个关键词语来代替讨论完毕后,每组选派一个代表报告小组的讨论结果。

(6分钟)
教师提炼并总结同学们的发言情况。

(4分钟)
活动三:介绍我的好朋友(15分钟)—当堂反馈
介绍自己的一位好朋友,你可以拿着为她画的画像,也可以拿着照片,还可以拿着准备送给她的亲手制作的小礼物,还可以用你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向大家说说朋友的优点、爱好和他之间有趣的事以及自己最想对她说的话,,首先小组同学互相说说(3分钟)
找3、4名同学共同分享(12分钟)
教师小结:(2分种)
我们的梦想课已经接近尾声,但是我们的梦想之旅却从未停止,因为我们
现在每走一步,都在走向通往梦想的路上,启程的时候,别忘了,带上我们的朋友,让我们一起出发!走出教室的时候和好朋友一起留下自己最开心,最难忘的瞬间,,(在摄像头那留下朋友间最可爱,最顽皮,最酷的画面)!
《我们都需要朋友》教学设计
课程节选:《我是谁》
教学年级:三年级
授课教师:开平小学王丽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