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葵花课外阅读指导
2024版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青铜葵花》整本书阅读指导

鼓励学生进行仿写练习,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深度传递技巧探讨
01
分析章节中情感传递的方式和 技巧,如通过人物对话、心理 描写、环境渲染等手法表现情
感。
0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 作中运用这些技巧,增强作品
的感染力。
03
通过小组讨论、分享交流等方 式,促进学生之间的情感共鸣
语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青铜 葵花》整本书阅读指导
目录
•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 角色分析与人物关系梳理 • 精彩章节欣赏与解读 • 主题思想探讨与价值观引导 • 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 • 跨学科知识拓展与延伸
01
作品背景及作者简介
曹文轩创作背景
03
生活经历
曹文轩的童年生活经历较为艰苦,这种经 历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使他的作 品更加关注人性、情感以及生活本身。
文学追求
创作风格
曹文轩一直致力于儿童文学创作,他希望 通过自己的作品能够引导孩子们关注生活、 关注人性,从而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人 文精神。
曹文轩的作品风格清新自然,语言优美, 富有诗意,他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人 物内心世界,展现人性的美好与复杂。
《青铜葵花》故事梗概
01
故事背景
小说讲述了一个发生在20世纪 50年代中国农村的故事,通过 主人公青铜和葵花的成长经历, 展现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面
提高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通过讨论、写作等任务,锻炼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
THANKS
貌。
02
主要人物
青铜是一个聪明、善良的农村 男孩,葵花则是一个美丽、懂 事的女孩,两人之间发生了一
【范文】六年级——我的一本书《青铜葵花》读书指导课.doc

六年级——我的一本书《青铜葵花》读书指导课一、导读目的1.了解本书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对中国文学的热爱。
2.通过对《青铜葵花》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正确面对苦难 ,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导读重点通过对《青铜葵花》的课外阅读 ,指导学生正确面对苦难 ,同时潜移默化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
三、导读难点探究阅读方法 ,进行有效阅读。
四、课前准备1.每人准备好《青铜葵花》2.制作好多媒体课件五、指导时间40 分钟六、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一部优秀作品 ,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
有这样一部作品,它用细腻的笔调为我们描绘出一条条生命的溪流,濯洗我们疲惫的心灵,它就是《青铜葵花》。
本书可是作家在 2005 年激情奉献、心爱备至的最新力作。
知道作者是谁吗 ?(二 )关注封面1.请看大屏幕 ,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曹文轩。
2.出示曹文轩简介 :曹文轩 ,1954 年 1 月生于江苏盐城。
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 北京作协副主席 ,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文学作品集有《忧郁的田园》、《红葫芦》、《蔷薇谷》、《追随永恒》、《三角地》等。
长篇小说有《山羊不吃天堂草》、《草房子》、《红瓦》、《根鸟》等。
其中《草房子》、《红瓦》、《根鸟》以及一些短篇小说分别被译成英、法、日、韩等文字。
获省部级学术奖、文学奖40 余种。
3.你看一段简单的作者简介就让我们了解到这么多信息,所以在看一本书之前别忘了读读作者简介。
4.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肯定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从《青铜葵花》的封面读起 ,你读懂了什么 ?( 指名说 )A:《青铜葵花》是纯美小说系列。
什么叫纯美?(曹文轩的作品纯净唯美,意境高远 ,情感细腻深沉 ,常常能湿润我们的心灵。
)纯美小说系列有《草房子》、《根鸟》、《山羊不吃天堂草》、《细米》等。
(出示各种书的封面)B:从题目中了解到两样事物:青铜和葵花。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兴趣,对阅读产生期待。
2、教给学生读整本书的方法。
体验阅读的快乐,培养阅读兴趣和习惯。
教学重难点:激起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兴趣,感知曹文轩纯美文字的风格。
课前活动:师:阅读可以陶冶情操,又能够提升情怀;可以拓展思维,又能积累经典;真可谓开卷即有益。
暑假期间,同学们背诵了《论语》,今天台下来了这么多不同学校的老师,用《论语》中的一句话来说就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
(出示)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生背诵。
一、大致了解书的内容,教读整本书的方法1、导入有人曾这样评价一本书:(出示句子)作品写苦难—大苦难,将苦难写到深刻之处;作品写美---大美,将美写到极致;作品写爱---至爱,将爱写得充满生机与情意。
(齐读)这本书被翻译成英、法、德、日、韩等多国文字,还获得了“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第七届中国作家协会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冰心文学大奖。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青铜葵花》这本书,感受书中的至真、至善、至美。
(板书书目)一起读一读。
此时你最想知道什么?(预设:我想知道青铜和葵花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这本书主要写了什么内容……)看来同学们对这本书都充满了好奇。
2、总结方法怎样能最快地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呢?有什么好方法?(指名说)对,在拿到一本新书之后,我们想快速地了解书的内容,可以先看看封面,了解作者;然后读内容摘要,知道大致内容;最后读读目录。
有的书中还有前言或者序言,也可以读一读,从中还可以获取更多的信息。
板书:读封面封底知作者读内容摘要知梗概读目录知章节内容3、读封面(出示封面)你从封面上了解到哪些内容?(预设1、我知道了这本书的作者是曹文轩。
出示曹文轩图片及简介。
师:曹文轩老师是中国顶级儿童文学作家,还长期参与中小学语文教材的编写,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你读过他的哪些书?(出示其他作品图片)曹文轩老师的每一部作品都堪称经典,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青铜葵花》这本教材的第13章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把握《青铜葵花》的基本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通过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培养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体验和审美鉴赏能力。
3. 引导学生从故事中体会亲情、友情等美好情感,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理解和分析。
教学重点:把握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体会作品中的美好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青铜与葵花的第一次相遇,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 朗读:让学生朗读第13章,了解故事情节。
3. 讲解:对重点词语、句子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
4. 例题讲解:分析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的活动。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青铜与葵花的感情变化。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青铜葵花》第13章阅读指导2. 板书内容:故事情节:青铜与葵花的相遇、青铜家的生活、葵花在青铜家的第一天人物形象:青铜、葵花情感体验:亲情、友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描述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的内心活动。
分析青铜与葵花的人物形象,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论证。
2. 答案:青铜与葵花相遇时,两人内心都充满了好奇和惊喜。
青铜形象:勇敢、善良、有爱心;葵花形象:聪明、可爱、坚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青铜葵花》的后续章节,深入了解人物命运。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体验人物情感,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亲情、友情,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小学语文《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青铜葵花》背后的革命故事,培养学生对革命英烈的尊重和敬仰之情;2.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阅读理解和语文写作水平;3.通过掌握文章中的生词、成语等,扩大学生的词汇量;4.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青铜葵花》的背景知识介绍;2.生词、成语解析;3.阅读指导与问题解答;4.文学鉴赏与写作训练。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一幅描绘《青铜葵花》场景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引出《青铜葵花》这篇文章,让学生猜测故事可能讲述的主题。
2.背景知识介绍(10分钟)简要介绍《青铜葵花》的背景知识,包括文章的作者、革命故事背景,让学生了解真实历史背景,为后续阅读做好准备。
3.生词、成语解析(15分钟)通过教师梳理文章中的生词、成语,并进行解释和例句演示,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和运用。
可以选择一些重要的词语进行板书,便于学生复习。
4.阅读指导与问题解答(30分钟)教师逐段指导学生阅读文章,引导学生从情节、人物、环境等方面深入理解文本。
可以提前准备好一些问题,通过学生回答来促进合作探究和讨论。
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必要的启示和解答。
5.文学鉴赏与写作训练(30分钟)让学生欣赏《青铜葵花》的文学价值,引导学生从情感、意境等方面进行感悟和品味。
通过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表个人观点和感受。
鼓励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自由创作,提高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
6.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对今天的学习进行简要总结,提醒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布置相关的阅读和写作作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四、教学评价1.通过课堂观察、听说读写能力的综合评价,以及学生的作业表现,评估学生对《青铜葵花》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2.评价学生在文学鉴赏和写作训练中的表现,考虑思想深度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拓展1.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进一步深化对故事和人物的理解;2.组织学生参观相关革命纪念馆或革命遗址,加深对历史的感受和理解;3.鼓励学生查阅更多关于《青铜葵花》的材料,拓宽阅读视野。
五(6)班《青铜葵花》读书指导活动设计方案

《青铜葵花》读书活动方案——胡晓敏一、活动目标:1、让学生在好书推荐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读书的快乐,阅读的乐趣。
2、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形成初步的鉴赏能力。
二、活动重点:让学生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激发阅读的欲望。
三、活动准备:1、学生自读五年级的课外阅读书目《青铜葵花》。
2、要求每位同学都准备一本自己最喜欢的课外读物,并准备向别人推荐自己的好书的发言稿。
四、活动课时:一课时五、活动过程:1、导入新课同学们,课前老师布置大家看一本好书,你们都看了吗?请把书拿出来与小组同学分享一下吧!(学生向小组同学推荐好书,教师巡视)学生逐个上台推荐,推荐后把书名写在黑板上。
2、老师推荐《青铜葵花》过渡:瞧!同学们推荐了这么多的好书,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把自己最近读过的我国经典神话一本好书推荐给大家。
合上书的那一刹那,我脑海中产生了一个念头,我一定要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
今天,老师把这本书带来了。
(出示作品)(1)认识作者师:这本书的作者是——(幻灯出示:曹文轩)学生读:曹文轩今天呀,老师不仅要把这本书介绍给大家,老师还想与同学们交流一下,怎样去读一本好书。
(幻灯出示:怎样读一本好书)(2)激发读书欲望师:知道吗?曹文轩老师在这本书的封底留下了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先一起来读一读吧。
(幻灯:封底留言)结合这段文字,我们再来看看封面。
(幻灯出示封面)展开想象,同学们试着猜一猜书中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到底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让我们打开目录看一看吧。
(幻灯出示目录表)师:从目录中证实了你的哪些猜测?(学生回答)(3)走进故事看来从目录中得到的证实实在太少了,我们还是一起读读内容提要吧。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读留言,看封面,看目录,读提要,初步感知了故事内容。
(幻灯出示:读留言——看封面——看目录——读提要感知内容)(4)读片断,感受故事师:我们大致了解了故事的内容,现在同学们一定很想知道故事的来龙去脉。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语文》教材第九册第四单元《青铜葵花》章节。
详细内容包括:课文精读,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作者写作技巧,以及进行相关语文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理解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
2.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审美情趣,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3. 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道德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道德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幅青铜葵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其象征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精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3.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的难点,如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进行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7.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拓展阅读。
六、板书设计1. 《青铜葵花》2. 主要内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象征意义写作技巧3. 重点、难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教学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青铜葵花象征意义的理解。
(2)分析课文中的人物形象,举例说明他们的性格特点。
2. 答案:(1)青铜葵花象征坚韧、顽强、希望。
(2)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关于青铜葵花的相关作品,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同时,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剧表演,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青铜葵花的象征意义及作者写作技巧的分析。
2. 教学重点:课文内容的掌握、人物形象的分析以及阅读兴趣和道德观念的培养。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精品

《青铜葵花》阅读指导课精品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青铜葵花》这本书。
我们将学习书的第15章,主要内容包括:青铜一家人的到来,葵花的到来,青铜和葵花的相处,以及葵花在学校的生活。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2. 学生能够通过阅读,体会作者对亲情、友情的描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3. 学生能够运用书中的人物和情节,进行口语表达和写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
难点:体会作者的写作手法和表达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教学PPT。
学具:学生用书《青铜葵花》、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青铜葵花》的预告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第15章,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人物分析:学生讨论书中的人物,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4. 情节梳理:学生讲述书中的情节,教师板书,帮助学生理清故事脉络。
5. 写作手法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如对比、象征等。
6. 情感体会:学生分享自己对书中情感的理解,教师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情感问题。
7. 口语表达: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进行角色扮演,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8.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书中的情节,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最喜欢的部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青铜葵花》1. 情节梳理2. 人物分析3. 写作手法分析4. 情感体会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根据书中情节,画一幅你最喜欢的画面。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中的一个情节,进行绘画创作。
2. 作业题目:写一篇短文,描述你最喜欢的书中人物。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书中的一个人物,进行描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青铜葵花》的阅读理解有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讨论、分享、写作等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作者的写作手法。
但在情感体会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