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全解

2015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全解
2015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全解

化学键与能量练习题2015.10.29

1.反应2C +O 2===2CO 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2 g C(s)与一定量O 2(g)反应生成14 g CO(g)放出的热量为110.5 kJ

B .2 mol C(s)与足量O 2(g)反应生成CO 2(g),放出的热量大于221 kJ

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2C(s)+O 2(g)===2CO(g) ΔH =-221 kJ

D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 分子中化学键形成时所释放的总能量与O 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所吸收的总能量的差

2、灰锡(以粉末状存在)和白锡是锡的两种同素异形体。已知:

① Sn (s 、白)+2HCl (aq )=SnCl2(aq )+H2(g ) ΔH 1

② Sn (s 、灰)+2HCl (aq )=SnCl2(aq )+H2(g ) ΔH 2

③ Sn (s 、灰) Sn (s 、白) ΔH 3=+2.1 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ΔH 1>ΔH 2

B. 锡在常温下以灰锡状态存在

C. 灰锡转化为白锡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D . 锡制器皿长期处于低于13.2℃的环境中,会自行毁坏

3.已知:CH 3COOH(aq)+NaOH(aq)=CH 3COONa(aq)+H 2O △H=Q 1kJ /mol

21H 2SO 4(浓)+NaOH(aq)=2

1Na 2SO 4(aq)+H 2O(1) △H=Q 2kJ /mol HNO 3(aq)+KOH(aq)=KNO 3(aq)+H 2O(1) △H=Q 3kJ /mol

上述反应均为溶液中的反应,则Q 1、Q 2、Q 3的绝对值大小的关系为 ( )

A.Q 1=Q 2=Q 3 B .Q 2>Q 1>Q 3 C.Q 2>Q 3>Q 1 D.Q 2=Q 3>Q 1

4.(09全国卷Ⅱ11) 已知:2H 2(g )+ O 2(g)=2H 2O(l) ΔH= -571.6KJ· mol -1

CH 4(g )+ 2O 2(g)=CO 2(g)+2H 2O(l) ΔH= -890KJ· mol -1

现有H 2与CH 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使其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l),若实验测得反应放热3695KJ ,则原混合气体中H 2与CH 4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

A .1∶1

B .1∶3

C .1∶4

D .2∶3

5.(09天津卷6)已知:2CO(g)+O 2(g)=2CO 2(g) ΔH=-566 kJ/mol

Na 2O 2(s)+CO 2(g)=Na 2CO 3(s)+ 21O (g)2

ΔH=-226 kJ/mol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的燃烧热为283 kJ

B.右图可表示由CO 生成CO 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2Na 2O 2(s)+2CO 2(s)=2Na 2CO 3(s)+O 2(g) ΔH >-452 kJ/mol

D.CO(g)与Na 2O 2(s)反应放出509 kJ 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6.(2011重庆) SF 6是一种优良的绝缘气体,分子结构中只存在S-F 键。已知:1molS(s)转化为气态硫原

子吸收能量280kJ,断裂1molF-F 、S-F 键需吸收的能量分别为160kJ 、330kJ 。则S(s)+3F 2(g)=SF 6(g)的反

应热△H 为

A. -1780kJ/mol B . -1220 kJ/mol C.-450 kJ/mol D. +430 kJ/mol

7.(2011海南)某反应的△H=+100kJ·mol -1,下列有关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正反应活化能小于100kJ·mol -1

B.逆反应活化能一定小于100kJ·mol -1

C.正反应活化能不小于100kJ·mol -1

D .正反应活化能比逆反应活化能大100kJ·mol -1

8.(2011上海)根据碘与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i) I 2(g)+ H 2(g)

2HI(g)+ 9.48 kJ (ii) I 2(S)+ H 2(g)2HI(g) - 26.48 kJ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254g I 2(g)中通入2gH 2(g),反应放热9.48 kJ

B .1 mol 固态碘与1 mol 气态碘所含的能量相差17.00 kJ

C .反应(i)的产物比反应(ii)的产物稳定

D .反应(ii)的反应物总能量比反应(i)的反应物总能量低

9. [2012·全国大纲理综化学卷9]反应 A+B →C (△H <0)分两步进行 ① A+B→X (△H >0) ② X→C

(△H <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10.(2006江苏高考,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ΔH 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

①C (s )+O 2(g)====CO 2(g) ΔH 1 C(s)+ 2

1O 2(g) ====CO(g) ΔH 2

②S(s)+O 2(g) ====SO 2(g) ΔH 3 S(g)+O 2(g) ====SO 2(g) ΔH 4

③H 2(g)+ 2

1O 2(g) ====H 2O(l) ΔH 5 2H 2(g)+O 2(g) ====2H 2O(l) ΔH 6 ④CaCO 3(s)====CaO(s)+CO 2(g) ΔH 7 CaO(s)+H 2O(l) ====Ca(OH)2(s) ΔH 8

A.①

B.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1. [2012·重庆理综化学卷12]肼(H 2NNH 2)是一种高能燃料,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

如题12所示,已知断裂1mol 化学键所需的能量

(kJ ):N≡N 为942、O=O 为500、N-N 为154,

则断裂1molN-H 键所需的能量(KJ )是

A.194 B .391 C.516. D.658

假想中间物的

总能量能量

反应物的

总能量

生成物的

总能量2N(g)+4H(g)+2O(g)N 2H 4(g)+O 2(g)N 2(g)+2H 2

O(g)△H 3

△H 1=-534KJ mol -1

.△H 2=-2752KJ

mol -1.↓↑

12.(1)图是金属镁和卤素反应的能量变化图(反应物和产物均为298 K 时稳定状态)。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MgI 2中Mg 2+与I -间的作用力小于MgF 2中Mg 2+与F -

间的作用力 ②Mg 与F 2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③MgBr 2与Cl 2反应的ΔH <0

④化合物的热稳定性顺序为MgI 2>MgBr 2>MgCl 2>MgF 2

⑤MgF 2(s)+Br 2(l)===MgBr 2(s)+F 2(g) ΔH =+600 kJ·mol -

1 (2)在微生物作用的条件下,NH +4经过两步反应被氧化成NO -

3。两步反应的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第一步反应是________反应(选填“放热”或“吸热”),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

②1 mol NH +4(aq)全部氧化成NO -

3(aq)的热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可逆反应N 2+3H 22NH 3是一个放热反应。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向甲容器中加入1 mol N 2和3 mol H 2,在一定条件下,达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Q 1;在相同条件下,向乙容器加入2 mol NH 3,达

平衡时,吸收的热量为Q 2。已知Q 2=4Q 1,则甲容器中,H 2的转化率为( )

A .20%

B .25%

C .75%

D .80%

14、50mL0.50mol/L 盐酸与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下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

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

影响”)。

(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 盐酸与50mL0.55mol/L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较,所放

出的热量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但中和热应_________(填“相等”或“不相等”),简述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 相比较会

__________;用50mL0.50mol/L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与57.3kJ/mol 相比较会

__________(均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15.(08全国Ⅱ卷)红磷P(s)和Cl 2(g)发生反应生成PCl 3(g)和PCl 5(g)。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

中的△H 表示生成1mol 产物的数据)。

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

(1)P 和Cl 2反应生成PCl 3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Cl 5分解成PCl 3和Cl 2的热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上述分解反应是一个

可逆反应,温度T 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0molPCl 5,反应达到平衡时PCl 5还剩0.60mol ,其分

解率α1等于_________;若反应温度由T 1升高到T 2,平衡时PCl 5的分解率为α2,α2_______α1(填“大

于”、“小于”或“等于”)。

(3)工业上制备PCl 5通常分两步进行,先将P 和Cl 2反应生成中间产物PCl 3,然后降温,再和Cl 2反应

生成PCl 5。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P 和Cl 2分两步反应生成1molPCl 5的△H 3=_________,P 和Cl 2一步反应生成1molPCl 5的

△H 4______△H 3(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5)PCl 5与足量水充分反应,最终生成两种酸,其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实验测得该反应的ΔH = 50.5 kJ·mol -1,活化能E a = 90.4 kJ·mol -1。下列能量关系图合理的是 。

课后练习:

1.在100g 炭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 和CO 2的体积比为1:

2.已知:

C (s )+1/2O 2(g )=CO (g );△H 1=-110.35kJ/mol

CO (g )+1/2O 2= CO 2(g );△H 2=-282.57kJ/mol

则与100g 炭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是。

A. 392.93kJ

B. 2489.42kJ

C. 784.92kJ

D. 3274.3kJ

2.“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

学物质是

A. 氯化钠 B . 固体硝酸铵 C. 固体氢氧化钠 D. 生石灰

3.在25°C 、101kPa 下,1g 甲醇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水放热22.68kJ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

A. CH 3OH(l)+3/2O 2(g )=CO 2(g )+2H 2O (l );△H =+725.8kJ/mol

B . 2CH 3OH(l)+3O 2(g )=2CO 2(g )+4H 2O (l );△H =-1452kJ/mol

C. 2CH 3OH(l)+3O 2(g )=2CO 2(g )+4H 2O (l );△H =-725.8kJ/mol

D. 2CH 3OH(l)+3O 2(g )=2CO 2(g )+4H 2O (l );△H =+1452kJ/mol

4. (09四川卷9)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 ,辛烷

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H +(aq) +24SO -(aq)+2Ba +(aq)+2OH -

(aq)=BaSO 4(s)+2H 2O(1);?H=-57.3 kJ/mol B .KOH(aq)+

12H 2 SO 4(aq)= 12K 2SO 4(aq)+H 2O(I); ?H=-57.3kJ/mol C.C 8H 18(I)+ 252 O 2 (g)=8CO 2 (g)+ 9H 2O(g); ?H=-5518 kJ/mol

D.2C 8H 18(g)+25O 2 (g)=16CO 2 (g)+18H 2O(1); ?H=-5518 kJ/mol

5、如图,ΔH 1=-393.5 kJ·mol -1,ΔH 2=-395.4 kJ·mol -

1,下列说法或表示正确的是( )

A .C(s ,石墨)=C(s ,金刚石) ΔH =+1.9 kJ·mol -

1 B .石墨和金刚石的转化是物理变化 C .金刚石的稳定性强于石墨

D .断裂1 mol 石墨中化学键吸收的能量比形成1 mol 金刚石中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小1.9 kJ

6.已知氯气、溴蒸气分别跟氢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l Q 、2Q 均为正值):

22122H (g )+C l (g )2H C l (g )+Q

H (g )+B r (g )2H B r (g )+Q →→ 有关上述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 .12Q >Q

B .生成物总能量均高于反应物总能量

C .生成1molHCl 气体时放出l Q 热量

D .1mol HBr(g)具有的能量大于1mol HBr(1)具有的能量

7. (09重庆卷12)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数学正确的是(H ?的绝对值均正确)

A .C 2H 5OH (l )+3O 2(g )==2CO 2(g )+3H 2O (g );△H=—1367.0 kJ/mol (燃烧热)

B . NaOH (aq )+HCl (aq )==NaCl (aq )+H 2O (l );△H=+57.3kJ/mol (中和热)

C .S (s )+O 2(g )===SO 2(g );△H=—269.8kJ/mol (反应热)

D . 2NO 2==O 2+2NO ;△H=+116.2kJ/mol (反应热)

8.(08海南卷)白磷与氧可发生如下反应:P 4+5O 2=P 4O 10。已知断裂下列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分别为:P —P akJ·mol —1、P —O bkJ·mol —1、P=O ckJ·mol —1、O=O dkJ·mol —1。

根据图示的分子结构和有关数据估算该反应的△H ,其中正确的是( )

A .(6a+5d -4c -12b )kJ·mol —1

B (4c+12b -6a -5d )kJ·mol —1

C .(4c+12b -4a -5d )kJ·mol —1

D .(4a+5d -4c -12b )kJ·mol —1

9.(08宁夏卷)已知H 2(g)、C 2H 4(g)和C 2H 5OH(1)的燃烧热分别是-285.8kJ·mol -1、-1411.0kJ·mol -1和

-1366.8kJ·mol -1,则由C 2H 4(g)和H 2O(l)反应生成C 2H 5OH(l)的△H 为( )

A .-44.2kJ·mol -1

B .+44.2kJ·mlo -1

C .-330kJ·mol -1

D .+330kJ·mlo -1

10(2010浙江卷)12.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 -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

CH 4(g)+2O 2(g)=CO 2(g)+2H 2O(g) △H=-890.3kJ·mol -1

B. 500℃、30MPa 下,将0.5mol N 2和1.5molH 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 3(g),放热19.3kJ ,

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22350030MPa

()3()2()N g H g MH g ?????→+←?????催化剂℃、 △H=-38.6kJ·mol -1 C . 氯化镁溶液与氨水反应:222()Mg OH Mg OH +-+=↓

D. 氧化铝溶于NaOH 溶液:232232()Al O OH H O Al OH +-+=

11.(08重庆卷)化学反应N 2+3H 2=2NH 3的能量变化如题

13图所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A .N 2(g)+3H 2(g)=2NH 3(1); △H =2(a-b-c)kJ·mol -1

B . N 2(g)+3H 2(g)=2NH 3(g); △H =2(b-a)kJ·mol -1

C .

12N 2(g)+32H 2(g)=NH 3(1); △H =(b+c-a)kJ·mol -1 D . 12N 2(g)+32H 2(g)=NH 3(g); △H =(a+b)kJ·mol -1 12.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HCl 和NaOH 反映的中和热△H =-57.3kJ/mol ,则H 2SO 4和Ca(OH)2反映的中和热△H =2×(-

57.3)kJ/mol

B .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 ,则2CO 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2CO(g)+O 2(g)反应的△H =

2×283.0kJ/mol

C .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D .1mol 甲烷燃烧生成气态水和二氧化碳所放出的热量是甲烷的燃烧热

13.(2011北京高考10)25℃、101kPa 下:①2Na(s)+1/2O 2(g)=Na 2O(s) △H 1=-414KJ/mol

②2Na(s)+O 2(g)=Na 2O 2(s) △H 2=-511KJ/mo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317kJ/mol

14.将V 1 mL 1.0 mol/L HCl 溶液和V 2 mL 未知浓度的NaOH 溶液混合均匀后测量并记录溶液温度,实验

结果如图所示(实验中始终保持V 1+V 2=50 mL)。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010203040502022

24

26

2830

温度/℃V 1/ mL

(A)做该实验时环境温度为22 ℃ (B)该实验表明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热能

(C)NaOH 溶液的浓度约是1.00 mol/L (D)该实验表明有水生成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15.把温度为13°C ,浓度为1.0mol/L 的酸溶液和1.1mol/L 的碱溶液各50mL 混合〔溶液密度均为1g/mL,

生成的溶液的比热容为c =4.184J/(g·°C)〕轻轻搅动。测得酸碱混合液的温度变化数据如下: 反应物

起始温度t 1/°C 终了温度t 1/°C 中和

热 HCl +NaOH

13 19.8 △H 1

HCl +

NH 3·H 2O 13

19.3 △H 2 (1)试计算上述两组实验测出的中和热:△H 1= ;△H 2 。

(2)实验中碱过量的目的是 。

(3)两组实验结果差异的原因是 。

16.(2005天津 29.)(14分)磷在氧气中燃烧,可能生成两种固态氧化物。3.1 g 的单质磷(P )在3.2 g

氧气中燃烧,至反应物耗尽,并放出X kJ 热量。

(1)通过计算确定反应产物的组成(用化学式表示)是 ,其相应的质量(g )

为 。

(2)已知单质磷的燃烧热为Y kJ/mol ,则1mol P 与O 2反应生成固态P 2O 3的反应热

ΔH = 。

(3)写出1mol P 与O 2反应生成固态P 2O 3的热化学方程式: 。

17.已知C(s 、金刚石)+O 2==CO 2(g);ΔH=-395.4kJ/mol ,C(s 、石墨)+O 2==CO 2(g);ΔH=-393.5kJ/mol 。

且知石墨的密度大于金刚石。

(1)石墨和金刚石相比,____的稳定性更大,石墨转化为金刚石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___ ___。

(2)石墨中C-C 键键能______金刚石中C-C 键键能。石墨的熔点______金刚石(均填“大于”、“小于”

或“等于”)。

18.(08山东卷)北京奥运会“祥云”火炬燃料是丙烷(C3H8),亚特兰大奥运会火炬燃料是丙烯(C3H6)。

(1)丙烷脱氢可得丙烯。

已知:C3H8(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4(g)+HC≡CH(g)+H2(g);△H1=156.6 kJ·mol-1

CH3CH=CH2(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4(g)+HC=CH(g);△H2=32.4 kJ·mol-1则相同条件下,反应C3H8(g)错误!未找到引用源。CH3CH=CH2(g)+H2(g)的△H=_____kJ·mol-1

19.(09宁夏卷28)(14分)2SO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能

量变化如图所示。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

ΔH=-99kJ·mol-1.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C分别表示、,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

热有无影响?。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

中B点升高还是降低?,理由是;

(2)图中△H= KJ·mol-1;

(3)V2O5的催化循环机理可能为:V2O5氧化SO2时,自身被还原为四价钒化合物;四价钒化合物再被氧气氧化。写出该催化循环机理的化学方程式;

(4)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1·min-1,则υ(O2)= mol·L-1·min-1、υ(SO3)= mol·L-1·min-1;(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 KJ·mol-1,计算由S(s)生成3 molSO3(g)的△H (要求计算过程)。

化学键、晶体类型0

“化学键、晶体类型”高考选择题锦集 1.(90)下列各组物质气化或熔化时,所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属同种类型的是AD A.碘和干冰的升华B.二氧化硅和生石灰的熔化 C.氯化钠和铁的熔化D.苯和已烷的蒸发 2.(91)碳化硅(SiC)的一种晶体具有类似金刚石的结构,其中碳原子和硅原子的位置是交替的.在下列三种晶体①金刚石、②晶体硅、③碳化硅中,它们的熔点从高到低的顺序是A A.①③②B.②③①C.③①②D.②①③ 3.(9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分子中键能越大,键越长,则分子越稳定 B.失电子难的原子获得电子的能力一定强 C.在化学反应中,某元素由化合态变为游离态,该元素被还原 D.电子层结构相同的不同离子,其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多而减小 4.(92)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D A.H2O B.Cl2C.NH3D.CCl4 5.(92)下列晶体中,不属于原子晶体的是 A A.干冰B.水晶C.晶体硅D.金刚石 6.(93)下列各组物质的晶体中,化学键类型相同、晶体类型也相同的是 B A.SO2和Si B.CO2和H2O C.NaCl和HCl D.CCl4和KCl 7.(96)关于化学键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D A.离子化合物可能含共价键B.共价化合物可能含离子键 C.离子化合物中只含离子键D.共价化合物中不含离子键 8.(9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C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9.(99)关于晶体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在晶体中只要有阴离子就一定有阳离子 B.在晶体中只要有阳离子就一定有阴离子 C.原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高 D.分子晶体的熔点一定比金属晶体的低 10.(2000)下列每组物质发生状态变化所克服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属于同类型的是C A.食盐和蔗糖熔化B.钠和硫熔化 C.碘和干冰升华D.二氧化硅和氧化钠熔化 11.(2004上海)有关晶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B A.晶体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越稳定

化学键习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化学键 一、离子键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 A.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B.第IA 族和第VIIA 族原子化合时,一定生成离子键 C.由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不是离子化合物 D. 活泼金属与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2、与Ne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跟与Ar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所形成的化合物是(AD )A. Na2S B. CCl4 C. KCl D. KF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离子键就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与所有非金属原子之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 在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离子之间也存在离子键D. 钠原子与氯原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4、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D ) A.6 与8 B.11 与13 C. 11 与16 D.12 与17 二、电子式 1.下列电子式有误的是(BC ) A.氯原子?Cl∶ B.硫离子∶S∶ C.溴离子[∶Br∶] D.钙离子Ca2+ 2.下列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A ) 3.用电子式表示下列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1)Na2O (2)MgBr2 4.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BD ) A.Ca2+[∶Cl∶]-2 B.Na+[∶S∶]2-Na+ C. [Mg2+][∶O∶]2- D. Na+[∶F∶]- 三、共价键 1.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B ) A.Ba(OH)2 B.CaCl2 C.H2O D.H2 2、下列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是( B ) A.HI B.NaOH C.Br2 D.NaCl 3.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A )

18版思修第一章练习题

绪论、第一章“人生的青春之问”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要求) 1、“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这句话说明() A.自然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B.社会属性是人的本质属性 C.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 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不是人的本质属性 2、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核心是()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3、人生观主要内容的三个方面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其中,人生观的表现和反映是( ) A.人生目的 B.人生态度 C.人生价值 D.人生信仰 [ 4、人生态度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C.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5、人生价值属于人生观的范畴,是指( A.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 B.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对于人生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 C.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D.人们通过生活实践形成的对人生问题的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基本意愿 6、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涌现过形形色色的人生观,但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值得终身践行的科学而高尚的人生观是() A.享乐主义的人生观 B.拜金主义的人生观 · C.极端个人主义的人生观 D.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 ) 7、爱因斯坦说:“一个人对社会的价值,首先取决于他的感情、思想和行动对增进人类利益有多大作用,而不应看他取得什么。”这意味着在人生价值中()

2015化学键与能量全解

学案导学——化学键 高三化学备课组日期:2015年11月5日 高考考纲要求:一是电子式的书写,结合其他化学用语一起考查,如结构简式、 结构式等;二是化学键类型的判断。 知识点回顾: 一、化学键: 1.定义:。 2.形成与分类 原子之间发生电子→ 离子键 化学键 原子之间形成→ 共价键 分类: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存在于金属中)等 Ⅰ、离子键: 1、定义:。 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说明:静电作用既包含同种离子间的相互排斥也包含异种离子间的相互吸引。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与电子之间、原子核之间斥力处于平衡时的总效应。 2、形成条件: 活泼金属元素的原子与活泼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相互化合形成离子键 3、离子化合物定义: 注:①对于离子化合物化学式不等于分子式,在离子化合物中 不存在分子,如NaCl的晶体结构为: 在这个结构中Na+和Cl-的个数比为1:1,所以氯化钠的化学式为 NaCl。 4、表示方法------电子式:【重要补充】 ⑴.概念:由于在化学反应中,一般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发生变化,所以,为了简便起见,我们可以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小黑点(或×)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这种式子叫做 例如:

⑵.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 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中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⑶.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例题1:1)用电子式表示 Na2O NaOH MgCl2 Na2O2 Ca(OH)2NH4Cl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NaBr CaF2 Ⅱ、共价键: 1、定义:原子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成键粒子:成键实质: 2、形成条件:通常是的原子相结合。 存在范围: ①非金属单质的分子中(除气体外):如O2.F2.H2.C60 ②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中,如SO2.CO2.CH4.H2O2.CS2 ③部分离子化合物中,如Na2SO4中的SO42-、NaOH的OH-、NH4Cl中的NH4+中存在共价键 5、分类 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键 共 价 键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 键 6、 表示方法: 1)用电子式表示 H2O NH3CO2CH4N2

(完整版)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一、选择题:(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A.6和8 B.11和13 C.11和16 D.12和17 2.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Ca(OH)2B.H2O2C.Na2O D.MgCl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A.可溶于水B.有较高的熔点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电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成过程正确的是() 5.NaF、NaI、MgO均为离子化合物,现有下列数据,试判断这三种化合物的熔点高低顺序()物质①②③ 离子电荷数 1 1 2 键长(10-10m) 2.31 3.18 2.10 A.①>②>③B.③>①>②C.③>②>①D.②>①>③ 6.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A.碘晶体升华B.溴蒸气被木炭吸附C.酒精溶于水D.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 7.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Z的熔点较低B.Z可表示为M2Y C.Z一定溶于水中D.M形成+2价阳离子 8.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C60含有离子键 C.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D.C6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A.PH3是非极性分子 B.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 N5AsF6,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2S和Na2O2B.H2O2和CaF2 C.NH3和N2D.HNO3和HClO3 12.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3.下列事实中,能够证明HCl是共价化合物的是()A.HCl易溶于水B.液态的HCl不导电 C.HCl不易分解D.HCl溶于水能电离,呈酸性 14.下面几种离子化合物中,离子键极性最强的是()A.KCl B.NaCl C.AlCl3 D.Na2S E.MgS 15.已知:A、B两元素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A元素的阴离子半径大于B元素的阴离子半径;C和B两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元素的原子半径大于A元素的原子半径。A、B、C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的关系是()A.A>B>C B.B>A>C C.C>A>B D.A>C>B 1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级思修复习题(含简要答案)

2016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写在前面: 以下只是简要答案,建议具体内容参考课本 1、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 理念: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2、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思想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的思想行为,协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道德与法律共同发挥作用。 ! (2)思想道德为法律制定,发展和完善提供价值准则,是法律正义性,合理性的重要基础。 (3)法律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并推动思想道德的传播与践行。3、我国为什么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应如何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为什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途径,为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指明了努力方向。 (3)如何做:要从身边做起、从我做起。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学好本领;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大学生要做到自省自律、知耻改过。 4、什么是理想、信念理想信念对大学生成长成才有什么重要意义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 (2)信念是是认知、情感和意志的有机统一体,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3)指引奋斗目标;提供前进动力;提高精神境界。 5、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信仰大学生应如何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1)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2)马克思主义具有持久生命力(3)马克思主义以改造世界为己任(4)马克思主义科学预见人类社会最终必然实现共产主义 (1)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2)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3)坚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 6、大学生如何做到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1)立志当高远 (2)立志做大事 · (3)立志须躬行 7、中国精神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的精神,崇高的精神支撑和推动着伟大的事业。中华民的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安身立命的根本、价值认同的标识、传承发展的支撑,是推进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动力。 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复兴的精神引领,是凝聚中国力量的精神纽带,是提升综合国力的重要保证。 8、什么是爱国主义如何理解爱国主义的时代价值 爱国主义体现了人们对自己祖国的深厚感情,反映了个人对祖国的依存关系,使人们对自己故土家园以及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尊严感与荣誉感的统一。 爱国主义是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纽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

第2章化学键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1节化学键与化学反应 第一课时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的物质变化 殷培海董梅王庆峰 【目标要求】 1、通过了解化学键的含义及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形成,增进对物质构成的认识。 2、通过对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的学习,培养想象力和分析推理的能力。 【课前预习】 1、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的变化,还伴随着的变化。人们利用化学反应,有时是为了,有时则是为了。 2、称为化学键。研究证实,化学反应中物质变化的实质是。 3、原子间通过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含有共价键的分子有:、、、,金刚石是碳原子键通过形成直接形成的。 4、电子式是一种由的式子。例如:氯化氢分子的形成可以用电子式表示为。 5、,叫做离子键。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6、和是化学键的两种主要类型。一般情况下, 原子间易形成离子键,而原子间形成的 是。 7、柯赛尔于1916年提出,指出原子中的电子处于最稳定状态;原子获得或失去电子变成阴、阳离子时,与 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就是元素的负原子价数或正原子价数;阴、阳离子间以形成化合物。 路易斯于1916年提出共价键理论,指出两元素的原子间的价键可由形成。也可由 形成;两个或多个原子可以共用达到 的电子层结构,形成稳定的分子。 8、构成物质的微粒(、、)间的相互作用包括和 ,前者包括、、和, 属于后者,如中之间的。

9、人们根据化合物中,把含有的化合物称为离子化合物,如等;把只含有 的化合物称为共价化合物,如等。 10、研究物质中的化学键,可以帮助人们。例如,氯化钠熔化时要破坏其中的,这需要较多的能量,因此氯化钠的熔点。氮气分子内部存在,很难被破坏,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很稳定。 【课堂难点突破】 一、分析水通电能生H2、O2的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的情况。 2H2O2H2↑+O2↑ 水分子中H原子与O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在一起,通电后该化学键断裂,水分了变成自由的H原子、O原子,然后H的原子与H原子形成化学键,得到H2。O原子和O原子形成化学键,得到O2。 由以上分析可得到如下结论:化学反应只所以生成了新物质,从微观角度分析,是分子先变为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分子。从化学键角度分析,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二、HCl和NaCl中都存在化学键,HCl为两种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NaCl为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形成的化学键,这两种物质中的化学键应有所不同。 (1)共价键 HCl分子中的化学键为H原子与Cl原子形成的,H原子的核外有1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电子式为。Cl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电子式为。二者结合时,都需要得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组成一对共用电子对,从而使双方的最外电子层都达到稳定结构,通过共用电子对产生了强烈的相互作用,把双方结合在一起,这种化学键为共价键。 用电子式可表示H原子、Cl原子形成化学键,结合为HCl分子的过程。 共价键的构成要素是双方都需要得电子,这样才能形成共用电子对。需要得电子的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H2O的形成:CO2的形成: (2)离子键:Na原子最外层1个电子,电子式为,Cl原子最外层7个电子,电子式为。Na原子失去1个电子,次外层变为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结构,Cl原子得到1个电子,最外层达到8个电子结构。双方不用形成共用电子对,而是1个失电子形成阳离子,1个得电子形成阴离子,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结合在一起,这种化学键叫离子键。 NaCl的形成过程可用如下电子式表示: 对比NaCl和HCl的写法,可知二者的形成实质有很大不同,二者形成化合物的电子式书写也有很大不同,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的,应写出共用电子对。通过离子键形成的应写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一般就在其元素符号右上角写出所带电荷,阴离子写出得到电子后的最外层电子,并用[]表示,右上角写上所带负电荷数。 离子键的构成要素:典型的金属元素与典型非金属元素,可分别通过失电子和得电子形成阳离子和阴

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6日化学必修二化学键练习题 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 A.氢氧化钠晶体熔化时只破坏了离子键 B.HCl 、HBr 、HI 均是强酸 C.BF 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 D.碘升华只克服了分子间作用力 2.下列关于化学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离子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 B.共价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 C.物质中都含化学键 D.只含非金属元素的物质一定不含离子键 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干冰和石英晶体中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熔化时需克服微粒间的作用力类型也相同 B.化学变化发生时,需要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并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 C. 4CH 和4CCl 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D. 4NaHSO 晶体溶于水时,离子键被破坏,共价键不受影响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碘单质升华过程中,只需克服分子间作用力 B.BaCl2属于离子化合物,该晶体中只存在离子键 C.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和能量变化 D.NaHSO4和NaHCO3两种晶体溶于水时,被破坏的作用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7.物质的下列性质能肯定该物质为离子化合物的是( ) A.水溶液能导电的化合物 B.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在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D.熔点高的物质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融化时,分子中H﹣O键发生断裂 B.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卤化物CX4分子间作用力逐渐增大,所以它们相应的熔沸点也逐渐升高 C.由于H-O键比H-S键牢固,所以水的熔沸点比H2S高 D.在由分子所构成的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越大,该物质越稳定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aOH溶于水共价键被破坏 B.稀有气体的原子间存在共价键 C.二氧化碳分子的结构式:O═C═O D.MgF2、H2O2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 10.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360docs.net/doc/ca9416346.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思修复习题答案(思政15级整理)教案资料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绪论 1、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4)确立成才目标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 理念: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 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道德和法律的定义 联系: (1)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3)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2)调节领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3)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现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高考化学《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典型错题解析

载!,教学资源集散地,完全免费! 《化学键与能量变化》典型错题解析 朱敬华 434300 湖北省公安县教研室 第一节第二部分的重点是化学键与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关系。在化学反应中,破坏旧的化学键需要吸收一定的能量,而形成新的化学键又要释放一定的能量,所以在化学反应中,不仅有物质变化,而且伴随能量变化。 【例1】原子弹爆炸时,放出巨大能量,这是由于()。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引起电子得失的结果 (B)原子核裂变的结果 (C)分子在反应中分裂成原子的结果 (D)原子和原子结合形成分子的结果 〔错选〕:A、C、D [错因分析]其中A、C、D三项实质上是化学反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原子核反应的能量变化在数量级上相差很大的。原子弹爆炸实质上核反应的结果。正确答案为B。 【例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大多数化合反应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B.大多数分解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C.释放能量的反应都不需要加热。 D.吸收能量的反应都需要加热。 [错选]C、D 〔错因分析〕:释放能量的反应(比如Fe+S==FeS)在反应没有开始以前也需要加热,达到反应所需要的最低温度,待反应发生后不必再加热,反应释放的热量可以使反应继续进行下去;而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是吸收能量的反应,但反应并不需要加热。所以C、D错误。正确选项为A、B。 【例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干冰汽化需要吸收大量的热,这个变化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B.酒精可用作燃料,说明酒精燃烧是释放能量的反应。 C.木炭需要加热到一定温度才燃烧,所以木炭燃烧是吸收能量的反应。 D.释放能量的反应一定是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错选〕A、C 〔错因分析〕:干冰汽化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反应,不能说是吸收或释放能量的“反应”其它如冰融化、水结冰、摩擦生热、电炉通电,都是物理变化,不能讨论是什

化学键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本章重难点专题突破 1化学键类型及其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化学键类型及其比较 A.SiO2和CO2中,Si和O、C和O之间都是共价键 B.C、Si和Ge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4,次外层电子数都是8 C.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和氧化钙反应 D.该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是+4价和+2价 解析C的原子序数为6,最外层电子数是4,次外层电子数为2,所以B不正确;CO2和SiO2都是共价化合物、酸性氧化物,因此A、C正确;第ⅣA族元素的主要化合价为+4价和+2价,D正确。 答案 B 2.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1)只含非极性共价键的物质:同种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单质,如金刚石、晶体硅、氮气等。

(2)只含极性共价键的物质:一般是不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如HCl、NH3等。 (3)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的物质,如H2O2、C2H2、C2H6等。 (4)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还有共价键。如MgO、NaCl中只含有离子键,NaOH、Na2O2、NH4Cl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5)共价化合物中只有共价键,一定没有离子键。 (6)构成稀有气体的单质分子,由于原子已达到稳定结构,在这些原子的分子中不存在化学键。 (7)非金属元素的原子之间也可以形成离子键,如NH4Cl等。 (8)金属键只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 3.离子键、共价键与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关系 极性分子: 非极性分子:、O==C==O A.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离子化合物中不可能有共价键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解析两种非金属原子间不能得失电子,不能形成离子键,A对;当非金属原子组成原子团时,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如NH4Cl,B错;离子化合物中可以有共价键,如:NaOH中的O—H键,C错;有离子键就是离子化合物,D错。 答案 A

化学键练习题-可打印--带答案

化学键练习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各组 原子序数所表 示的两种元 素,能形成 A ? 6 和8 B ? 11 和13 2 ?下列微粒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A ? Ca(0H)2 B ? H2O2 3?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 ?可溶于水 B ?有较高的熔点 4?下列表示电子式的形 成过程正确的是 ( ) D. 12 和17 ( ) D. MgCI2 ( ) C?水溶液能导电D?熔融状态能导 电( ) A H* B. Nax+'Br:—血¥ Fir: c网+阶”:f ■严[圖”;厂[坯:厂a 述“电?卫:昶爻屯 A ?① > ②③ B ?③① > ② C ?③>?① D ?② > ①③ 6 ?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 ?碘晶体升华 B ?溴蒸气被木炭吸附 C ?酒精溶于水 D ? HCl气体溶于水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有1 —2个正确答案) 7 ? M元素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电子,该2个电子转移到Y元素的2个原子中去,形成离子化合物Z,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Z的熔点较低 B ? Z可表示为M2Y C ? Z 一定溶于水中 D ? M形成+2价阳离子 & 80年代,科学研制得一种新分子,它具有空心的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分子式为C6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C60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C60含有离子键 C ? C60和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D ? C6 0中的化学键只有共价键 9 ?膦(PH3)又称为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它的分子呈三角锥形。以下有关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PH3是非极性分子 B ? 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电子对(或称孤对电子) C ? PH3是一种强氧化剂 D ? PH3分子中P—H键是非极性键 10 .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正离子N的化合物N5ASF;,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2 ? A+、B2+、C —、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①B2+>A+>C —>D2—;②C—>D2 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 >A+>B2+;③B2+>A+>D2 —>C —; ④D2—>C —>A+>B2+。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 A ?①④ B ?④① C ?②③D ?③② (本小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C ? 11 和16 C ? Na2O A ? N正离子共有34个核外电子 B ? N中氮一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 ?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 ?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1 ?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共价化合物的是 A ? H2S 和Na2O2 B ? H2O2 和CaF2 C ? NH3和N2 ( ) D ? HNO3 和HCIO3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能量练习题(附答案)

高中化学化学键化学反应能量练习题 一、单选题 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是离子化合物 B.第ⅠA 族元素的金属性一定比第ⅡA 族元素的金属性强 C.同一主族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 5NH 中的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符合相应稀有气体原子电子层结构,1 mol 5NH 中含有4A N 个N H -键(A N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KOH 中含有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 B. 2N 属于单质,不存在化学键 C. 2MgCl 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D. 4NH Cl 中含有共价键,又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属于共价化合物 4.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5.短周期元素X 、Y 可以形成化合物XY 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XY 2是共价化合物,则X 与Y 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差1 B .若XY 2是离子化合物,则X 与Y 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 C .若X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 2不溶于水 D .若X 与Y 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 2可溶于强碱溶液 6.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比为2:1的是( ) A. 2 Be +中的质子和电子 B. 2 1H 原子中的中子和质子 C. 3NaHCO 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 2BaO (过氧化钡)中的阴离子和阳离子 7.X 、Y 、Z 、M 、W 为五种短周期元素。X 、Y 、Z 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同周期元素,且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5; X 与Z 可形成2XZ 分子; Y 与M 形成的气态化合物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76/g L ,W 的质子数是X 、Y 、Z 、M 四种元素质子数之和的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原子半径: W Z Y X M >>>> B. 2XZ 、22X M 、22W Z 均为直线形的共价化合物 C.由X 元素形成的单质不一定是导体 D.由X 、Y 、Z 、M 四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 8.科学家最近研究出一种环保、安全的储氢方法,其原理可表示 为:NaHCO 3+H 2HCOONa+H 2O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

化学键测试题及答案

化学键 A 组 基础题组 1.(2016新疆乌鲁木齐二模)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H 2S 的电子式:H + [:S ·· ·· :]2-H + B.S 2- 的结构示意图: C.Na 2O 2的电子式:Na + [O ·· ··::O ·· ·· ]2-Na + https://www.360docs.net/doc/ca9416346.html,l 4的电子式:Cl :C ·· Cl Cl ··:Cl 2.下列反应过程中,同时有离子键、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断裂和形成的反应是( ) A.NH 4Cl NH 3↑+HCl↑ B.NH 3+CO 2+H 2O NH 4HCO 3 C.2NaOH+Cl 2 NaCl+NaClO+H 2O D.2Na 2O 2+2CO 2 2Na 2CO 3+O 2 3.(2016山东淄博一模)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中子数为20的氯原子:1735 Cl B.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 2 C.硫化氢的结构式:H —S —H D.氯化铵的电子式:[H :N ·· H H ·· :H]+ Cl 4.下列各组物质混合后,一定能形成离子键的是( ) A.H 2、F 2 B.NO 、O 2 C.稀硫酸与NaCl 溶液 D.BaCl 2溶液与纯碱溶液 5.将Na 、Na 2O 、NaOH 、Na 2S 、Na 2SO 4分别加热熔化,需要克服相同类型作用力的物质有( )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6.(2016四川成都期中)下列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 ①氧原子·O ·· ··· ②过氧根离子[:O ·· ··:O ·· ·· :]- ③氢氧根离子[:O ·· ·· :H]- ④钠离子[Na]+ ⑤氢离 子H + ⑥铵根离子[H :N ·· H H ··:H]+ ⑦铝原子·Al ·· ⑧溴离子[:Br ·· ·· :]- A.①②③⑥⑦ B.①③④⑥⑦⑧ C.①③⑤⑥⑦⑧ D.②③④⑦⑧ 7.(2016辽宁抚顺一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6 O 和18 O 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均为 B.在Na 2O 2和CaCl 2中均含有共价键和离子键 C.结构示意图为 的阴离子都不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 D.电子式·O ·· ··:H 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8.(2016江西吉安一中阶段测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在水中氢、氧原子间均以化学键相结合 ②金属和非金属化合形成离子键 ③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 ④两个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⑤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⑥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共价键 ⑦共价化合物中可能有离子键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④⑥ D.①②③④⑤⑥ 9.(2016江西宜春四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HF 、HCl 、HBr 、HI 的热稳定性依次减弱,沸点却依次升高 B.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含离子键;金属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NCl 3分子中所有的原子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 D.NaHSO 4晶体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是1∶2且熔化时破坏的是离子键和共价键

思修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概要

第一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 D )的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人生奋斗目标上的体现。 A.实现必然性 B.不可实现性 C.超越客观性 D.实现可能性 2.理想之所以能够成为一种推动人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力量,就在于它不仅具有现实性而且具有( B ) A 实践性 B 预见性 C 层次性 D 科学性 3.理想与空想的区别在于( C )。 A.是否具有主观能动性 B.是否是自然形成的 C.是否符合客观规律性 D.是否是创新思维的结果 4.( B )是人们在一定的认识基础上确立的对某种思想或事物坚信不疑并身体力行的心理态度和精神状态。 A.信仰 B.信念 C.理想 D.毅力 5.从本质上讲,理想和信念都是人类在( B )基础上产生的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和精神现象。 A.思想发展 B.社会实践 C.科学研究 D.哲学思维 6.在科技十分落后的古代,人们梦想过许多东西,如千里眼、顺风耳、飞毯、神枪之类,但像现代生活中普及的电话、电视、电脑等,是那时的人们连想都想不到的。这说明,理想具有( B ) A.共同性 B.时代性 C.阶级性 D.思想性 7.一个人如果没有崇高理想或者缺乏理想,就会像一艘没有舵的船,随波逐流,难以顺利到达彼岸。这主要说明了理想是( A ) A.人生的指路明灯 B.人们的主观意志和合理想象 C.人们对未来缺乏客观根据的想象 D.人们对某种思想理论所抱的坚定不移的观念和真诚信服的态度 8.“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这个比喻表达的是( B )

化学键知识点与练习题(含答案)

第三节 化学键 一、化学键: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叫做化学键。相邻的(两个或多个)离子或原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二、形成原因:原子有达到稳定结构的趋势,是原子体系能量降低。 三、类型: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一、离子键和共价键比较 二、非极性键和极性键

通常以晶体形态存在 (1)当一个化合物中只存在离子键时,该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2)当一个化合中同时存在离子键和共价键时,以离子键为主,该化合物也称为离子化合物(3)只有 ..当化合物中只存在共价键时,该化合物才称为共价化合物。(4)在离子化合物中一般既含有金属元素又含有非金属元素;共价化合物一般只含有非金属元素(NH4+例外) 注意:(1)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金属元素,如NH4NO3,是离子化合物,但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2)含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1C13、BeCl2等是共价化合物。 二、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

一、电子式: 1.各种粒子的电子式的书写: (1)原子的电子式:常把其最外层电子数用小黑点“·”或小叉“×”来表示。 例如: (2)简单离子的电子式: ①简单阳离子:简单阳离子是由金属原子失电子形成的,原子的最外层已无电子,故用阳离子符号表示,如Na+、Li+、Ca2+、Al3+等。 ②简单阴离子:书写简单阴离子的电子式时不但要画出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 角标出“n—”电荷字样。例如:氧离子、氟离子。 ③原子团的电子式:书写原子团的电子式时,不仅要画出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而且还应用括号“[]”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出“n—”或“n+”电荷字样。 例如:铵根离子、氢氧根离子。 (3)部分化合物的电子式: ①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中,活泼的金属离子失去电子变成金属阳离子,活泼的非金属离子得到电子变成非金属阴离子,然后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结合成离子键,形成离子化合物。所以,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是由阳离子和带中括号的阴离子组成,且简单的阳离子不带最外层电子,而阴离子要标明最外层电子多少。 如:。 ②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在共价化合物中,原子之间是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共价键的作用结合在一起的,所以本身没有阴阳离子,因此不会出现阴阳离子和中括号。 如: 2.用电子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实质: (1)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用电子式表示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2015思修复习题答案(思政15级整理)(3)

2015思修复习题答案(思政15级整理)(3)

2015级《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期末考试复习题 绪论 1、大学新生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 (1)认识大学生活的特点(2)提高独立生活的能力 (3)树立新的学习理念(4)确立成才目标 2、大学的学习理念和优良学风是什么? 理念:自主、全面、创新、终身学习 优良学风:勤奋、严谨、求实、创新 3、如何理解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道德:主要是指一定社会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的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法律: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以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通过对人们行为的作用来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体系。 联系: (1)道德与法律都是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 (2)道德与法律都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反映,体现了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 (3)道德与法律在许多方面是相通的,法律为道德提供了保障,道德建设为法律制定提供了目标。 区别: (1)表现形式不同:法律是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一种行为规范,它具有明确的内容,通常以各种法律渊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而道德规范的内容存在于人们的意识之中,并通过人们的言行表现出来。 (2)调节领域不同:道德所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的,包括人们的行为,思想等。

而法律只调整人们有关法律的行为。 (3)调节方式不同: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而道德主要依靠社会舆论的力量,靠人们自觉遵守。 4、简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为什么要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基本内容: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的重大问题,揭示了当代中国在经济发展、政治文明、文化繁荣、社会进步等方面的价值目标,从国家层面标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刻度。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要求。回答了要建设什么样的社会的重大问题,与现实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相契合,解释了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从社会层面明确了每个社会成员应当共同遵守和践行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层面的价值要求。爱国才能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敬业才能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诚信才能赢得良好的发展环境,友善才能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2)为什么: 【总】大学生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推动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自身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支撑。人民有信仰,民族才有希望,国家才有力量。实现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在思想意识多元多变的新特点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对于振奋人们的精气神、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具有重要意义。 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精神动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定性阶段,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攻坚区和深水区,全面依法治国正在大力推行,全面从严治党面临许多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引导大学生进德修业、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是因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