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基础》教案设计(可编辑修改word版)

合集下载

韩语口译演练教案设计模板

韩语口译演练教案设计模板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韩语口译的基本技巧和实际操作能力。

2. 提高学生对韩语语音、语调、语速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应变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口语交流的流畅性。

课程内容:一、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口译材料、多媒体设备、练习题等。

2. 学生准备:预习口译材料,了解韩国文化背景。

二、教学过程1. 导入- 教师简要介绍口译的重要性和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 学生分享自己对口译的理解和期待。

2. 口译基础知识讲解- 口译的定义、分类和特点。

- 口译的基本技巧:听辨、理解、记忆、表达、应变等。

- 韩语语音、语调、语速的特点和注意事项。

3. 口译实践演练- 教师播放韩语视频或音频材料,学生进行跟读练习。

-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实际口译场景。

-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发音、语调、表达等问题。

4. 口译案例分析- 分析经典口译案例,学习优秀口译技巧。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案例中的口译技巧和注意事项。

5. 口译实战演练- 教师提供实际口译场景,学生分组进行实战演练。

- 教师点评,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6. 总结与反思- 学生分享自己在口译演练中的收获和体会。

- 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口译技巧的重要性。

三、课后作业1. 复习本次课程所学口译技巧,加强练习。

2. 收集经典口译案例,进行分析和总结。

3. 尝试进行自我口译练习,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互动情况。

2. 口译实践能力:通过模拟口译场景,评价学生的口译技巧和应变能力。

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练习和案例分析报告。

教学时间:2课时备注:本教案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大学口译教案设计

大学口译教案设计

大学口译教案设计引言:大学口译是提高学生口语表达和听力理解能力的必修课程,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教案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和授课,并提供一些教学方法和活动的建议。

第一部分:教学目标与内容1.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使其能够准确理解所听语言内容,并迅速转化为目标语言表达。

- 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使其能够流利描述所看到的图片、介绍人物、讲述事情的经过等。

- 培养学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其能够在有限时间内做出准确的翻译。

-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加深对不同文化背景下不同表达方式的理解和运用。

2. 教学内容:- 听力训练:语音语调、口音辨析、听力理解练习等。

- 口语表达:描述图片、介绍人物、讲述事情经过等口语练习。

- 翻译技巧:快速反应、准确翻译、转换思维等翻译技巧训练。

- 跨文化交际:由教师引导,让学生了解并尝试不同文化下的交流方式和礼仪。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与活动1.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逼真的语境情景,提升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

-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置实际任务,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 演练式教学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和反复训练,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口译技巧。

2. 教学活动:- 录音练习:播放不同语速和口音的录音,学生进行听力训练,并进行口语模仿。

- 图片描述:给学生展示一些图片,让他们用口译的方式进行描述,并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

- 角色扮演:教师出示一些对话场景卡片,要求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并进行即时口译。

- 文化交流展示:学生分组选择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研究、准备并展示该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文化和交际方式。

第三部分:教学评估与反馈1. 教学评估:- 听力测试:通过播放音频并提问,测试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

- 口语测试:给学生一个简短的图片或故事片断,要求其进行即时口译。

- 翻译测试:给学生一段外语文本,要求其快速准确地翻译成目标语言。

《口译基础》教学大纲

《口译基础》教学大纲

《口译基础》教学大纲Basics of Interpretation课程编码:08A11480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计划学时:32 其中讲课:32 实验或实践:0 上机:0适用专业:英语推荐教材:梅德明主编,《英语口译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参考书目:仲伟合,《英语口译基础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通过英语口译课程的学习使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三年级学生了解口译的基本理论和连续传译的技能,学习英语译的口译记忆方法、口头概述、口译笔记及公共演讲技巧,掌握口译的基本原则和技巧,使学生能较准确、流畅地进行各种公开场合讲话发言的汉英、英汉对译,能较好地承担生活接待和导游等口译任务。

要胜任口译工作,译员必须在听说读写译五个方面全面发展,五种能力缺一不可。

只有这五项技能都达到一定水准,才能承担一定程度的口译工作。

通过一学期32学时的训练之后,学生应能用记忆并在笔记的帮助下一次性记住50个单词左右的文本并用基本准确流畅的中文或英语进行口译。

课程的基本要求1、掌握基本的口译理论和常用的口译方法、技巧。

2、通过课程教学,培养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和较好的汉语和英语表达能力,并能根据语境需要使用得体恰当的译语进行有效交际。

3、培养学生重点记笔记的能力,完成生活接待、导游、一般性会议和简单的商务洽谈等口译任务。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第一章:A Brief Introduction to Interpretation建议学时:2[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口译的历史、标准、过程、类型,口译者应具备的基本素以及口译职业规范。

[教学重点与难点]口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授课方法]教师讲授、课堂口译练习、课堂讨论[授课内容]第一节The History of Interpretation第二节The Criteria of Interpretation第三节The Process of Interpretation第四节The Patterns of Interpretation第五节Basic Requirements for Interpreters第六节Professional Codes of Conduct第二章:Note-taking建议学时:4[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如何习得口译过程中所需的相关知识;学习和建构口译笔记中所需的符号系统和使用缩略形式;掌握数值词表强度变化的转换。

口译实训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口译实训概述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口译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培养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为今后从事口译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口译概述2. 口译基本技巧3. 口译实战演练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口译概述1. 导入(1)介绍口译的定义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思考口译在日常生活和职场中的应用。

2. 口译概述(1)口译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口译的分类:同声传译、交替传译、会议口译等。

3. 口译基本技巧(1)听力技巧:提高听力理解能力,捕捉关键词和关键信息;(2)口语技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准确、流畅地传达信息;(3)笔记技巧:掌握速记方法,快速记录关键信息;(4)逻辑思维技巧: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准确理解并传达信息。

4. 小组讨论(1)让学生分组讨论口译技巧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2)每组选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第二课时:口译实战演练1. 导入(1)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实战演练的重要性。

2. 口译实战演练(1)教师选取一段口译实战材料,学生分组进行模拟口译;(2)每组派代表进行口译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反馈;(3)教师点评并总结。

3. 课后作业(1)学生根据所学技巧,自行选取一段口译材料进行练习;(2)下节课进行口译展示,互相学习、交流。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练习情况;2. 口译实战演练:评估学生的口译技巧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3. 课后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口译练习进度和质量。

五、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2. 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加强课堂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口译综合实践教案模板及范文

口译综合实践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如听力理解、词汇积累、语法运用、语调变化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实际操作口译的能力,包括交替传译和同声传译。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口译工作的兴趣,增强其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口译基础知识2. 交替传译技巧3. 同声传译技巧4. 实际操作演练三、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2. 技巧练习3. 情景模拟4. 实际操作5. 反馈与总结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2. 练习法3. 模拟法4. 反馈法五、教学资源1. 口译教材2. 口译视频3. 口译练习材料4. 口译设备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2. 技巧掌握程度3. 实际操作表现4. 反馈评价---二、范文口译综合实践教案:商务场合交替传译技巧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商务场合的口译特点,掌握商务词汇和表达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商务场合的交替传译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对商务口译工作的认识和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商务场合口译特点2. 商务词汇和表达方式3. 交替传译技巧三、教学步骤1. 理论讲解- 讲解商务场合口译的特点和重要性。

- 介绍商务词汇和表达方式。

- 讲解交替传译的基本技巧。

2. 技巧练习- 通过听力练习,让学生熟悉商务场合的语境。

- 进行词汇和表达方式的练习。

- 练习交替传译的技巧。

3. 情景模拟- 设置商务场合的模拟场景,让学生进行交替传译。

- 观察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反馈。

4. 实际操作- 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如商务会议、谈判等场景的口译。

- 观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表现,给予评价和建议。

5. 反馈与总结-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总结教学效果。

- 强调口译工作中的注意事项和技巧。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解口译理论和技巧。

- 练习法:通过听力、词汇、表达方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 模拟法:通过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口译技巧。

《基础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口译》课程教学大纲

《基础口译》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Basics of Interpreting)一、课程说明1、课程编码:05510231022、学分:2学时:363、课程类别:专业学位基础课4、开课学院:翻译学院5、课程简介:本课程是翻译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作为口译的入门课程,旨在通过讲授口译听辨、记忆、口译笔记、数字口译等基本技巧和口译基本策略,并通过实用、典型的交替传译场景专题的训练,使学生对口译有基本了解,掌握相关技能技巧,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及双语表达能力,使学生能胜任一些基本的口译任务并为更高层次的口译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6、预备知识:选修该课程前应具备较好的英汉双语能力,特别是英语听说能力;具有较好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养成广泛阅读、跟踪时事、积极学习新兴事物的良好习惯,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

7、教学目的与要求:(1)加强英汉两种语言的应用转换能力,特别是英语的听说能力;(2)使学生能掌握交替传译的听辨、记忆、笔记、表达及评估等核心技能。

能完成一般主题的有笔记短交传任务。

(3)要求学生掌握口译基本训练方法,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进行有效自我训练,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语言能力,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

8、考核方法与要求:考核方法:平时考核与期末考试相结合组成及占分比例:平时成绩40%,期末成绩60%9、教材与参考书:教材:任文,《交替传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参考书目:杨柳燕苏伟,口译教程(第2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14。

仲伟合,《基础口译》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林超伦,《实战口译》。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年。

王燕,《英语口译实务》。

北京:外文出版社,2008年。

二、教学内容纲要第一章口译概述(学时:2 )第一节口译的定义、特点与分类第二节口译的训练模式第三节口译员应具备的素质第二章口译听辨(学时:6 )第一节技巧讲解与训练1.技能概述2.听辨关键词3.辨识逻辑关系第二节口译专题练习:礼仪祝词1.英汉篇章练习:An introduction to an industrial village2.汉英篇章练习:旅游论坛致辞第三章提炼主旨(学时:6 )第一节技巧讲解与训练1.技能概述2.信息的分层与取舍3.主旨的提炼与口译第二节口译专题练习:能源1.英汉篇章练习:Toward a sustainable energy future2.汉英篇章练习:能源结构第四章口译记忆(学时:6)第一节技巧讲解与训练1.技能概述2.记忆类型与难点3.口译记忆方法第二节口译专题练习:文化教育1.英汉篇章练习:A speech on studying abroad2.汉英篇章练习:文化交流第五章口译笔记(学时:6 )第一节技巧讲解与训练1.笔记概述2.笔记基本要求与结构安排3.笔记符号系统4.笔记练习与示例第二节口译专题练习:国际关系I1.英汉篇章练习:A speech on Sino-UK relations2.汉英篇章练习:中美关系第六章数字口译(学时:6 )第一节技巧讲解与训练1.技能概述2.数字的形式与转换3.数字相关表达法第二节口译专题练习:国际关系II1.英汉篇章练习:A speech on Sino-African relations2.汉英篇章练习:全球化第七章口译过程(学时:2 )第一节口译表达的形式与要求第二节口译准备流程及应对策略第三节口译评估第八章口译实战模拟(学时:2 )第一节模拟口译第二节点评与总结。

【完整升级版】口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完整升级版】口译理论与实践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教案系教研室翻译系课程名称口译理论与实践山东工商学院外国语学院【首页】课程类型必修课院级公共课();基础或专业基础课();专业课(√)选修课限选课();任选课()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实践课()考核方式考试(√);考查()课程教学总学时数32学时分配课堂讲授 32 学时;实践课学时教材名称《中级口译教程》第四版出版社及作者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梅德明编著指定参考书作者出版社出版时间1.《高级汉英口译教程》2.《实战口译》3. 《汉英口译入门》4. 《商务口译教材》5.《新编经贸口译教程》王逢鑫林超伦李长栓梅德明王学文外文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2004版20042000版2004版2004版课程名称:口译理论与实践章节名称第一讲口译基础知识授课方式理论课(1);实践课(1);实习()教学时数2教学目的及要求1.掌握口译相关理论基础知识2.了解口译历史发展、定义、特点、标准、过程、类型、模式3.了解理论研究现状教学重点与难点口译的分类、标准和学习方法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相结合教学主要内容时间分配一.引言二.主要内容1、掌握口译相关理论基础知识口译历史发展、定义、特点、标准、过程、类型、模式、理论研究现状2、译员的素质和训练(思想品德、心理素质、语言、知识结构、健康体魄等)3、口译课程学习要求、自主学习方法讲解以及口译各类考试介绍4、口译技巧(一)听辨(范例分析与集体实练相结合)5、自主学习(一)口译小组安排、计划、听辨训练三.布置作业和思考问题课时分配:1、2 约为1.25 课时, 3、4 为0.75 课时,5 为课后1 小时复习思考题 1. 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口译概论2. 思考题:衡量口译的标准是什么?教学后记本章课堂教学讨论口译的基本概念和做好一名口译员的基本要求。

教学过程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问、启发、讨论等互动方式,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口译训练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口译训练技术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 提高学生的双语听说能力和反应速度。

3.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表达能力。

4. 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技巧进行简单的口译实践。

教学重点:1. 口译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2. 双语听说能力的训练方法。

3. 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性的提升。

教学难点:1. 口译技巧的熟练运用。

2. 在实际口译中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的应变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

2. 日语和汉语教材。

3. 口译练习素材(新闻、纪录片、演讲、访问等)。

4. 录音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口译的定义和重要性。

2. 简要介绍口译的基本类型(同声传译、交替传译等)。

二、口译技巧讲解1. 讲解口译的基本技巧,如:听力理解、词汇记忆、语法理解、逻辑思维等。

2. 分析不同口译类型的特点和应对策略。

三、练习1. 单词翻译练习:学生听日语单词,迅速翻译成汉语。

2. 句子翻译练习:学生听日语句子,迅速翻译成汉语。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口译技巧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一、复习1.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

2. 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自己的进步和不足。

二、影子练习1. 学生听日语素材,如新闻、演讲等,然后如影子般跟读。

2. 注意听力理解、发音和语调的模仿。

三、复述练习1. 学生听日语素材,然后进行复述,注意语速、语调和内容准确性。

2. 教师可以录音,学生课后检查自己的复述效果。

四、实战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口译实战演练,如模拟同声传译或交替传译。

2. 教师观察并给予指导。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 强调实战演练的重要性。

教学评价:1. 学生口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双语听说能力的提升。

3. 学生反应速度和思维敏捷性的提高。

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所学技巧,选取素材进行自主练习。

2. 学生进行实战演练,并录制视频,课后与同学互评。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表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1 / 18 《口译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Basic Interpretation Skills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 适用专业:英语 开课学期:5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2006 年 6 月 修订年月:2007 年 6 月执 笔: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讲授口译基本理论、口译背景知识以及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译程序和基本技巧,初步学会口译记忆方法、口译笔记、口头概述、公众演讲等基本技巧和口译基本策略,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积累知识,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表达能力,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英汉两种语言互译的能力,为进入下一阶段讨论式、按照口译语类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做准备。 该课程要求学生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与进取心,具有扎实的英汉两种语言知识与文化知识的功底,清晰、流畅、达意的双语表达能力,良好的心脑记忆力,辨析能力,应变反应能力。课上积极主动与教师配合,完成教师提出的训练指令,课后反复操练,温故而知新。本课程结束后,学生应当掌握口译基本理论和常用的英汉语用初级连续口译技能,能胜任接待外宾的口译工作,能就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专题进行介绍,论证或叙述,能完成导游、一般性会议与公司商务洽谈等口译任务。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 主要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 作业数量及答 疑安排 备注 讲课 实验 上

机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2 / 18 1 第一单元 口译基本理论及课程介绍口译简史 口译的种类口译的过程 口译与笔译的差别译员必备条件 口译系列课程介绍 检测学生英文听说能力 2 定期检查每单元课

后布置作业并作为学生平时成绩

2 第二单元 口译听力-影响听力因素及提高听力对策 分析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提高口译听力理解对策 布置课后作业 2 3 第三单元 口译听力-辨别英语常见口音 检查上单元作业 辨别英语常见口音 讨论常见英语口音的特点 布置课后作业 2 4 第四单元 口译记忆-口译言语类型介绍口译言语类型 A 叙述言语体B 论证言语体C 介绍言语体D 礼仪性演说体E 鼓动演说体 F 对话言语体 重点在于辨语体,跟思路,记大意关键在于全凭脑记亿 2 按 指 定

音 频 材料 进 行口 译 记忆 复 述练习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3 / 18 5 第五单元 口译记忆-口译记忆练习方法和步骤 口译记忆练习步骤pair work 记忆练习录音材料记忆练习 重点在于把握记忆练习基本方法,为大量课后记忆训练做好准备。 材料长度控制在 3 分钟以内 2 集体录音 上周课后

作业并于课后评分

6 第六单元 口译记忆-巩固练习检查,总结前单元课后记忆练习pair work 记忆练习 录音材料记忆练习课堂练习 实习动员 2 邀请 02 级学生交流

广交会实习经验教训

7 第七单元 口译记忆-巩固练习广交会口译实践经验得失总结 检查,总结前单元课后记忆练习评估学生口译记忆练习结果 继续课堂练习 口译记忆总结 2

8 第八单元 口译笔记-概述口译笔记特点,原则,方法口译笔记符合,缩略词 现场操练 2 8 第九单元 口译笔记-建立笔记系统总结前一单元课后练习 介绍林超伦笔记及特点 介绍梅特林笔记及特点现场操练,巩固 2 按 所 给

音 频 材料 进 行口 译 笔 记练习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4 / 18 10 第十单元 口译笔记-巩固练习现场笔记操练 检查学生笔记 成功学生笔记示范 2 按 所 给音 频 材料 进 行口 译 笔 记练习 本单元上课前现场

检查上单元课后笔记练习并课后评分

11 第十一单元 口译笔记-巩固练习 用《第十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闻发布会》进行现场笔记检验 对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指出问题和努 力方向 2 本单元上课前现场

检查上单元课后笔记练习并课后评分

12 第十二单元 数字传译(1) 汉英数字概述 双语数字转换技巧教师示范 课堂巩固练习—提高汉英数字传译能力 布置作业 2

13 第十三单元 数字传译(2) 检查上单元课后作业完成情况 继续进行英汉数字传译巩固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2 数 字 传

译练习

14 第十四单元 口译技巧和方法(1) 介绍视译方法 概述口译与笔译的差异常用口译技巧介绍 课堂操练:直译,反译,意译,增词, 减词, 转换 布置课后作业 2 检查上单元课后数

字传译练习并课后评分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5 / 18 15 第十五单元 口译技巧和方法(2) 检查上单元课后作业 继续进行课堂口译技巧巩固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并布置课后作业 2

16 第十六单元 访谈(1) 检查上单元作业 使用案例分析法导入人物访谈人物访谈语言特点 人物访谈口译练习 布置下单元口译实践准备 2

17 第十七单元 访谈(2) 学生按小组当堂演练采访活动教师与学生共同点评 总结 布置课后练习 导入下单元内容 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译

实践活动,确定采访对象及随同口译,准备上课演示

18 第十八单元 演讲(1) 观摩公共演讲视频 介绍公共演讲基本技能及主要事项学生按指定话题分组练习 现场操练 2 准 备 专

题 演 讲稿 子 中英 文 各 一份 19 第十九单元 演讲(2) 分组进行演讲-按指定话题模拟现场口译 活动总结 导入下单元内容 2 课前对演讲内容集

体录音 课后评分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6 / 18 20 第二十单元 会议发言 (1) 观摩会议发言口译实况 会议发言口译是口译的主要形式之一领导讲话具有三个特点 权威性 思想性 鼓动性 会议发言口译须知课堂口译练习 课后作业布置 2

21 第二十一单元 会议发言(2) 学生分组进行口译实践-专题发言并进行口译 教师对每组学生录像并做出评论与学生讨论 总结本单元 布置下单元的口译实践 活动准备工作 2 22 第二十二单元 新闻发布(1) 新闻发布会的作用和特点 新闻发言人到底需要哪些素质新闻发布会语言特点 口译注意事项 观摩国新办新闻发布实况课堂口译练习 布置下单元口译实践-分组围绕指定 专题准备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现场口译 2 分 组 为举 行 指定 专 题新 闻 发表 会 进行准备 学生于下单元课堂

上分组演示 教师记录评分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7 / 18 23 第二十三单元 新闻发布(2) 口译实践-分组围绕指定专题准备新闻发布会并进行现场口译 现场录像 分析 讨论 总结模拟考试 2 从口译试题库中选

一份试题作为样题供学生模考

24 第二十四单元 期末考试 2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利用学生已经获得的语言交际能力,帮助他们掌握双语思维的转换和交流技能。学生应在教师进行技能讲解和展示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的语言和技能训练,逐步提高外语表达能力, 掌握双语思维和转换技能。从初始阶段做到在日常生活中自主交流,到中级阶段能利用掌握的词汇和语法表达完整的思想,直至高级阶段能面对听众通畅自如地表达思想。 2、以口译技巧和各语类口译实践材料为主题训练内容。采用课内和课外结合、师生互动方式实施教学。教材课文内容主要由学生在课外口译小组内完成或独立完成,课内讨论;补充内容作为课内即席口译材料。 3、学生就规定题材进行课前准备(包括上网查阅资料和小组讨论)。课内以教师演示、根据教学主题组织模拟口译练习以及评讲的方式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翻译理论与实践及其它所有英语专业基本技能课程后续课程:连续传译,同传入门

五、成绩考核 考核方式:闭卷听译 考核重点:在于公众陈述技巧,脑记及笔记能力以及初步的英汉双语转换能力。分笔试和口试两个部分进行。 说明:平时成绩(含平时测验、课堂表现和考勤)占 30%, 期末考试成绩占 70%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8 / 18 六、建议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建议教材:梅德明编,中级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年出版。主要教学参考书: [1]李芳琴编,《新世纪口译—理论、技巧与实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年 1 月出版。 [2]梅德明编,《英语中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冯建忠编,《实用英语口译教程》,译林出版社,2002 年出版。 [4]厦门大学外语学院中英英语合作项目小组编,《新编英语口译教程》,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年出版。 [5]鲍刚编,《口译理论概述》,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年。 [6]林超伦编,《实战口译》,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 年出版。 《口译基础》教案设计

9 / 18 《连续传译》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英文名称 Consecutive Interpretation

课程代码: 课程性质:专业方向理论课,选修适用专业:英语(翻译方向) 开课学期:6 总学时数:32 总学分数:2 编写年月:2006 年 6 月 修订年月:2007 年 6 月执 笔:潘桂林

一、课程的性质和目的 本课程是英语专业学生的主干课程之一,主要通过讲授连续传译的基本技巧,并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的基础性训练,使学生了解交替传译的主要特点,掌握相关的技能技巧,并能完成陪同、商务、一般外事活动等事务的交替传译工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胜任企事业单位中会谈、业务谈判、商贸和技术交流等以及外事陪同、涉外导游和涉外接待等交替传译工作。 分语类继续对学生进行口译基本技巧的训练;培养学生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积累知识,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研究能力和实际工作能力。结合口译实践, 提高学生专题连续传译的能力,提高各项交际技能综合运用的能力,为同传入门课程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单元 主 要 内 容 各教学环节学时分配 作业题量 备注 讲授 实验 讨论 习题 其它 小计 一 口译概论 连传介绍 二 连续传译方法讨论 三 常见口译语类简介

四 访谈的特点及口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