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脊椎动物测试题

无脊椎动物测试题
无脊椎动物测试题

无脊椎动物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草履虫的营养物质通过下列哪种方式的运输来完成。()A.食物泡的移动 B. 胞质内的渗透和胞质环流

C.水的流动 D. 伸缩泡的伸缩

2. 海绵动物也称侧生动物,其处于系统发生侧枝的原因是()A.无神经系统 B. 无明显组织分化

C.也有两囊幼虫 D. 胚胎发育中具胚层逆转

3. 下列具触手囊的一组动物是()A.钩手水母、桃花水母 B. 海月水母、海蜇

C.海蜇、僧帽水母 D. 海月水母、帆水母

4. 下列腔肠动物中,生殖腺由内胚层产生的有()A.海月水母、海葵 B. 海月水母、水螅

C.海葵、筒螅 D. 钟螅、棒螅

5. 猪绦虫的纵排泄管除了具调节水分和排泄的功能外,尚具有的功能是()A.吸收营养物质 B. 感觉刺激

C.加强头节吸盘的吸附力 D. 重吸收离子

6. 联合国开发计划总署等倡议要求防治的5种寄生虫是()A.疟原虫、血吸虫、钩虫、丝虫、利什曼原虫

B. 疟原虫、血吸虫、锥虫、丝虫、利什曼原虫

C.疟原虫、血吸虫、钩虫、疟疾内变形虫、蛔虫

D. 疟原虫、钩虫、丝虫、蛲虫、蛔虫

7. 对于扁形动物的起源有许多学说,下列是格拉福学说内容的是()A.由爬行栉水母进化而来 B. 起源于浮浪幼虫式祖先

C.由多核的纤毛虫进化而来 D. 类似团藻的群体内陷形成

8. 钩虫感染人体的阶段是:()A.第一期杆状蚴 B. 第二期杆状蚴

C.丝状蚴 D. 杆状蚴

9. 后肾管和原肾管最大区别是后肾管具有()A.焰细胞 B. 一端开口C.表皮细胞 D. 体腔膜来源

10. 吸血蛭类的蛭素是由下列那种器官分泌的()A.嗉囊 B. 口部的颚片

C.嗉囊的盲囊 D. 咽部的唾液腺

11. 蚯蚓依靠体表表皮呼吸,下列其呼吸途径正确的是()A.体壁——毛细血管 B. 体壁——肌肉——毛细血管C.体表粘液——体壁——毛细血管 D. 体表——体壁——毛细血管

12. 软体动物中其个体发育既具有担轮虫又具面盘幼虫的动物是()A.掘足纲动物 B. 海水腹足纲和瓣鳃纲动物

C.腹足纲、掘足纲动物 D. 多板纲动物

13. 乌贼等动物腕的主要功能是()A.捕食和运动 B. 定向和运动

C.定向和平衡 D. 捕食、感觉和定向

14. 乌贼是闭管式循环,其体腔是()A.外套腔 B. 外套腔和围心腔

C.围心腔、鳃心周围的腔、肾脏内腔、生殖腺外面的囊

D. A、B、C均是

15. 鲎血制成的鲎制剂,主要用于检测()A.人体内或食物是否感染了痢疾内变形虫

B. 人体内或食物是否感染了血吸虫

C.人体内或食物是否感染了病毒

D. 人体内或食物是否感染了细菌

16. 蜘蛛的书肺和鲎的书鳃其来源于()A.外胚层分化而来 B. 内胚层分化而来

C.体壁内陷而成 D. 与昆虫气管同源

17. 蜘蛛气管的来源是()A.外胚层分化而来 B. 内胚层分化而来

C.与昆虫的气管同源 D. 书肺演变而来

18. 蜘蛛幼蛛的基节腺与下列哪种排泄器官同源()A.蝗虫的马氏管 B. 河蚌围心腔腺

C.虾的绿腺 D. 蜘蛛的马氏管

19. 水生昆虫的气管鳃是指()A.鳃内含气管 B. 直肠内壁的突起

C.体壁薄膜状突起,内含气管 D. 消化管内壁的突起

20. 蚜虫的干母是下列哪种卵孵化而来的()A.越冬卵 B. 春天孤雌生殖的雌蚜产的卵C.夏天有翅蚜产的卵 D. 无翅蚜产的卵

21. 昆虫和甲壳动物的虾达到成体时,昆虫与甲壳动物的区别是()A.继续蜕皮并长大 B. 不再蜕皮也不再长大

C.寿命短些 D. 经过变态

22. 颚蛭和昆虫均是开管式的血液循环方式,但是颚蛭还没有达到昆虫开放式循

环的程度,主要是颚蛭具有()A.动脉血管 B. 血窦围住的血管

C.侧窦成为血管性的血管 D. 血窦与葡萄状组织不相连

23. 螠虫动物的雌性其唯一的后肾管所起的作用是()A.排泄 B. 子宫及容纳雄性个体

C.幼体的孵化 D. 产卵

24. 棘皮动物的水管系统为其所特有,主要机能是运动,水管系统是由下列哪些

部分形成的()A.外胚层细胞内陷 B. 内胚层细胞外突

C.部分体腔形成的 D. 肌肉层

25. 棘皮动物的皮鳃具有呼吸和排泄的功能,皮鳃的来源是下列哪些细胞外突形

成的()A.体壁的外表皮细胞 B. 体壁体腔膜的上表皮细胞

C.肠壁的体腔膜细胞 D. 体壁的外、内两层上皮细胞

26. 海星类动物具有(1)外神经系统;(2)内神经系统;(3)下神经系统。其

中外神经系统是感觉神经,它起源于下列哪一部分()

A.外胚层 B. 中胚层

C.内胚层 D. A、B、C均不是

27. 下列哪种特征半索动物与棘皮动物是相同的()A.均两侧对称 B. 鳃呼吸

C.腔肠法形成中胚层及体腔 D. 均是背神经索

28. 节肢动物有爪纲(原气管纲)动物肌肉的特点是()A.横纹肌 B. 肌肉束C.成对拮抗 D. 平滑肌

29. 虾、蟹等甲壳动物其外骨骼有相当程度的钙化,主要原因是()A.表皮细胞分泌了钙盐

B. 上表皮及外表皮有相当多的钙盐沉淀

C. 表皮细胞的皮下腺分泌了许多钙盐

D. 色素细胞沉淀

30. 虾、蟹等甲壳动物体色改变中的形态变色是指()A.色素颗粒的分散 B. 色素颗粒的集中

C.对环境的迅速适应 D. 色素的丢失

二.多项选择题

1. 原生动物鞭毛纲的运动胞器鞭毛的结构为“9+2”排列模式,下列还有哪些具

有这一结构模式()A.后生动物精子的鞭毛 B. 纤毛纲的纤毛

C.海绵动物领细胞的鞭毛 D. 原肾管焰细胞的纤毛

2. 大草履虫伸缩泡的功能是()A.调节水盐平衡 B. 排泄新陈代谢产物

C.排出CO2 D. 重吸收离子

3. 海绵动物无性生殖时芽体可以由下列哪些细胞形成()A.造骨细胞 B. 变形细胞C.外层细胞 D. 原细胞

4. 腔肠动物是真后生动物,那么它与其它多细胞动物所共有的基本特征是()A.出现了胚层的分化 B. 出现了组织的分化

C.出现了消化腔 D. 具固定的对称体制

5. 下列哪些特征是珊瑚纲的水螅型所具有()A.口部的体壁内陷形成了口道 B. 生殖腺起源于内胚层

C.生殖腺起源于外胚层 D. 胃腔不具隔膜

6. 下列哪些是涡虫类杆状体的功能()A.分泌形成粘液作为运动的润滑剂 B. 排出形成粘液用于包裹身体C.分泌形成卵袋粘附于其他物体 D. 排出形成粘液以攻击敌人

7. 寄生性的吸虫类取食营养的方式有()A.消化道取食营养物质 B. 皮层吸收小分子物质

C.自身物质无氧分解供给营养 D. 吸盘吸收营养物质

8. 下列哪些特征是假体腔的进化意义()A.对体内器管的运动和发展提供了空间

B. 体腔液调节和维持体内水分的平衡

C.体腔液完成了循环功能

D. 体腔液使身体迅速运动,摆脱了以纤毛为运动器官

9. 线虫动物与线形动物的区别,是线形动物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A.雄性具泄殖腔 B. 雌雄体均具泄殖腔

C.表皮细胞具细胞膜 D. 表皮细胞为合胞体

10. 头足类动物中胚层产生的内骨骼——软骨,分布于下列哪些部位()A.脑的周围 B. 闭锁器上C.漏斗上 D. 腕上

11. 沙蚕的疣足上具有刚毛和针毛(足刺),其功能是不同的,下列哪些是刚毛

的功能()A.支持身体 B. 防卫C.感觉 D. 呼吸

12. 环毛蚓等动物具生殖环带,生殖环带细胞的分泌物功能是()A.形成卵茧 B. 湿润体表

C.滋养胚胎 D. 加速生成生殖环带

13. 下列哪些特征是寡毛纲和蛭纲动物共有的()A.无疣足 B. 有生殖带环

C.具卵茧 D. 无触手等感官

14. 蛭类吸血一次后,可数月不吸血,足可见其消化缓慢,这种消化缓慢可能与

下列哪些酶无关()A.淀粉酶 B. 肽链内切酶

C.肽链外切酶 D. 脂肪酶

15. 环毛蚓的循环系统中,具有搏动和瓣膜防止血液倒流的血管是()A.神经下血管 B. 背血管C.腹血管 D. 心脏

16. 环毛蚓的后肾管由肾口、肾管、膀胱以及肾孔组成,其中肾管功能是()A.让蛋白质、水等进入 B. 让尿酸、盐等进入

C.回收蛋白质、Na+ 等离子、水分 D. 排出水、NH3、尿素

17. 环毛蚓等动物的神经系统与蛔虫等动物的神经系统相比较,除了腹神经索的

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神经节外,其进步特征还有()A.具有脑 B. 完全脱离了上皮

C.位于肌肉层之间 D. 具有周围神经系统

18. 下列哪些结构特征是有爪(原气管)纲与环节动物所共有的()A.体壁为皮肌囊 B. 附肢为体壁突起无关节

C.后肾管系统 D. 体表具纤毛

19. 下列寄生虫其生活史经历了以1代胞蚴、2代雷蚴(母、子雷蚴)的是()A.日本血吸虫 B. 姜片虫

C.肺吸虫 D. 肝片吸虫(羊肝蛭)

20. 下列寄生吸虫中需要通过食物而传入终末寄主的是()A.华枝睾吸虫(华肝蛭) B. 姜片虫

C.肺吸虫 D. 日本血吸虫

21.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应包括下列哪些部分()A.上皮细胞层 B. 外表皮

C.上表皮 D. 内表皮

22. 节肢动物的外骨骼的骨化变硬坚固,主要原因是()A.糖蛋白的鞣化 B. 碳酸钙、磷酸钙的沉积

C.几丁质的存在 D. 上皮细胞的存在

23. 节肢动物肌肉与骨骼以杠杆作用产生运动的原理与脊椎动物运动的原理相

同,节肢动物在这方面不同的是()A.肌肉附着于中胚层来源的内骨骼上

B. 肌肉附着于表皮细胞分泌的外骨骼上

C.肌肉附着于外骨骼的内表面

D. 肌肉附着于内骨骼的外表面

24. 节肢动物下列哪些排泄器官是与后肾管同源的()A.绿腺 B. 颚腺C.基节腺 D. 马氏管

25. 昆虫的快速神经元控制些列哪些动作()A.站立 B. 步行C.跳跃 D. 反踢

26. 为昆虫飞行提供反馈信息的是()A.眼 B. 触角C.脑 D. 翅上的感受器27. 下列昆虫的分泌物中,由唾液腺或唾液腺特化后分泌的是()A.鳞翅目昆虫的丝 B. 蚜虫的果胶酶

C.蚊子的抗凝血剂 D. 猎蝽的麻醉毒素

28. 下列哪些现象,是昆虫保幼激素起的作用。()A.控制昆虫滞育 B. 保持幼虫形状

C.刺激卵巢发育 D. 刺激卵黄形成

29. 下列哪些特征是棘皮动物神经系统所具有的()A.无神经节或神经中枢 B. 有神经节或神经中枢

C.五辐射状排列 D. 与上皮细胞相连

30. 棘皮动物水管系统的功能是运动,其管内流动的液体的特点是()A.具体腔细胞及很高的钾离子 B. 无体腔细胞具有很高的钾离子C.液体常与外界交换 D. 液体不与外界交换

三.是非题

1.原生动物均为单细胞的有机体。()

2.海绵动物中央腔均有领鞭毛细胞包围,且中央腔与腔肠动物肠腔同源。()

3.刺丝泡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具有。()

4.珊瑚纲的海鸡头体内的骨针是中胶层变形细胞分泌形成,而石芝是体表(外

胚层)细胞分泌形成的骨骼。()

5.软体动物的单板纲、腹足纲、瓣鳃纲动物的胃内均有晶杆。()

6.矶沙蚕在生殖季节,体前端正常,体后端体节细长,且腹面中央有一眼点,

这种现象称为群婚现象。()

7.有爪纲栉蚕具梯形中枢神经系统,气管呼吸但气孔无气门气管不分枝。()

8.节肢动物的单肢型附肢是由原肢节及双肢型的内肢特化而成。()

9.菜白蝶的白色鳞片是色素及尿酸盐沉积形成的。()

10.棘皮动物体表上的棘,乌贼包围的内骨骼均由中胚层分化形成。()四.连线题

1.将昆虫的发声方式与具体的昆虫连接起来。

(1)翅的上下振动发声 A. 蟋蟀

(2)后足胫节撞击地面发声 B. 蝉的雄性

(3)后翅摩擦前翅发声 C. 蝗虫

(4)鼓膜振动发声 D. 蚊子

2. 把下列动物原肠胚形成的方式与相应动物联系起来。

(1)内陷法形成原肠胚 A. 两栖类蛙类(2)外包法形成原肠胚 B. 水母类动物(3)内转法形成原肠胚 C. 头足类动物(4)内移法形成原肠胚 D. 苔藓动物(5)分层法形成原肠胚 E. 海胆

3.把下列节肢动物的排泄器官与具有该排泄器官的动物相连起来。(1)绿腺 A. 栉蚕

(2)基节腺 B. 昆虫

(3)马氏管 C. 鲎

(4)后肾 D. 虾

4.把下列的呼吸器官和主要以这种呼吸器官呼吸的动物与之相连。(1)体表 A. 柱头虫(2)书鳃 B. 水虿

(3)书肺 C. 海参

(4)呼吸树 D. 蜘蛛

(5)气管鳃 E. 鲎

(6)鳃裂 F. 涡虫

5.将下列动物的幼虫或幼体与相应的成虫名称相连。

(1)水虿 A. 菜粉蝶(2)蛆 B. 蚊

(3)孑孓 C. 金龟子(4)蛴螬 D. 丽蝇

(5)菜青虫 E. 蜻蜓

6.把下列昆虫的生殖方式与相应的昆虫连起来。

(1)孤雌生殖 A. 瘿蚊

(2)幼体生殖 B. 小蜂

(3)多胎生殖 C. 蚜虫

7.把下列各纲动物与其生殖孔的开口部位相对应的连起来。

(1)蛛形纲 A. 胸部后方(2)甲壳纲 B. 腹部末端(3)昆虫纲 C. 腹部前方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 习题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类群周末习题 知识回顾(识记知识点后再填写) 无脊椎动物 一、腔肠动物 1.代表动物:(1)生活环境:水草丰茂的。(2)结构:身体由口、、消化腔和组成。 2.主要特征 结构简单的动物,身体呈状,体壁仅由构成,消化腔有。 二、.扁形动物 (1)生活环境:多数营生活。(2)主要特征:身体,有口的动物。(3)举例:涡虫、和等。 2.线形动物 (1)生活环境:通常生活在中,有些种类在人体或其他生物体内。(2)主要特征:身体一般为或,两头尖,有口。(3)举例:秀丽隐杆线虫、等。 三、环节动物 (1)生活环境:和的陆地。(2)主要特征:身体由构成,使运动更加灵活。(3)举例:蚯蚓、水蛭和沙蚕等。(4)蚯蚓是通过和的配合来完成运动的。(5)我们一般根据区分蚯蚓的前后端,。靠近的一端是端,远离的一端是端。(6)蚯蚓没有专门的呼吸器官,依靠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 .蠕虫动物:身体细长,对称、无、能的动物。包括扁形动物、和。 四,软体动物 (1)主要特征:身体,为贝壳。贝壳能随着,呈现年轮般的花纹。 (2)举例:蜗牛、、乌贼和等。 五、节肢动物

(1)代表动物:。 ①生活环境:陆地飞行。②形态结构:a.身体分为、、三部分。b.胸部具有三对、两对。c.体表有,其作用是和内部结构,有效地防止体内的蒸发。③生理:a.运动:用三对、两对运动。b.呼吸:用呼吸。 (2)主要特征:身体,和触角节均分,体表有。其他节肢动物:蝉、、蟹、等。 巩固提高: 一、选择题 1.水螅通常能捕食到与其体积相当的水蚤,这主要是依靠( ) A.刺细胞 B.触手的缠结 C.发达的肌肉 D.口的吞噬 2.(2012·泰安学业考)世界上许多国家成立了蚯蚓养殖厂,并把蚯蚓养殖称为“环境净化装置”。蚯蚓能用来净化环境的主要原因是( ) A.能在湿润土壤的深层生活 B.身体柔软,能在垃圾中钻洞 C.身体分节,运动灵活自如 D.能分解枯叶、朽根等中的有机物 3.进食未煮熟的猪肉可能会感染( ) A.猪肉绦虫 B.钩虫 C.姜片虫 D.肝片吸虫 4.下列动物中不属于昆虫的是( ) A.蜜蜂 B.蚊 C.园蛛 D.蟋蟀 5.(2011·菏泽学业考)千姿百态的动物王国里,有些动物的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有些动物则没有。下列生物中,全属于无脊椎动物的一组是( ) A.家鸽、壁虎、青蛙 B.蝗虫、蚯蚓、蜈蚣 C.鲫鱼、家兔、螳螂 D.蚂蚁、蜜蜂、鲨鱼

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七年级生物上册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练习题

2019-2019学年度山东省滕州市鲍沟中学七 年级生物上册 无脊椎动物主要类群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人若进入含有钉螺的水域,就很可能被感染血吸虫病.那么血吸虫、钉螺所属的动物类群分别是() A.腔肠动物、环节动物,B.扁形动物、节肢动物 C.线形动物、扁形动物,D.扁形动物、软体动物 试题挑错详细替换删除上移下移 2.水媳属于腔肠动物,如图为水螅体壁横切面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媳的体壁有3层细胞 B.①是外胚层,②是内胚层 C.水媳身体呈现两侧对称 D.食物残渣通过肛门排出 3.昆虫是地球上种类和数量最多的一类动物.下列有关昆虫的说法,正确的是()A.昆虫体表覆盖着外骨骼,属于甲壳动物 B.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躯干四部分 C.昆虫的发育过程是完全变态发育 D.昆虫一般有两对翅,适于飞行 4.下列属于扁形动物的是 A.血吸虫、海葵,B.蛲虫、沙蚕,C.蜈蚣、线虫,D.涡虫、华枝睾吸虫 5.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下列符合上述特征的动物类群是 A.腔肠动物,B.软体动物,C.线形动物,D.节肢动物 6.下列动物中,属于环节动物的是() A.蜗牛,B.河蚌 C.蚯蚓,D.枪乌贼 7.下列动物中,身体结构呈辐射对称的是() A.,B.C.,

D. 8.下列动物中,体内没有脊柱的是( ) A.青蛙,B.蜗牛,C.带鱼,D.猩猩 9.昆虫外骨骼不具有的作用是() A.保护内部柔软的器官,B.支持身体呈一定的形态 C.防止体内水分散失,D.感受外界环境的刺激 10.把蚯蚓放到以下物体上,它的运动最快、最便利的是 A.光滑的玻璃板,B.光滑的瓷砖,C.粗糙的纸板,D.普通课桌 11.河里游动的虾与树上鸣唱的蝉相比,不管是其外形还是其生活环境,差异都很大,但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其原因是 A.都用气管进行呼吸,B.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C.能迅速避开敌害,D.都没有脊柱 12.蝗虫的呼吸器官是 A.鳃,B.体表,C.气管,D.表膜 13.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非常密切。下列有关软体动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很多种类的软体动物都可以食用 B.软体动物是动物界的第二大类群 C.软体动物的身体比较柔软,所以体外一般都有贝壳保护 D.软体动物都生活在水中 14.水蛭,俗名蚂蟥,在《神农本草经》中已有记载,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近年来发现,水蛭蛭素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方面有特效。下列有关其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体节组成 B.身体体表有角质层,有保护作用 C.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活动灵活 D.身体前端有环节,靠体节两侧的疣足划水游动 15.动物界中种类和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是 A.鱼类,B.节肢动物,C.哺乳动物,D.鸟类动物 16.如果让你去挖蚯蚓,应该选择的环境是 A.清澈的小河,B.富含腐殖质的湿润土壤 C.湿润的土壤,D.干燥、疏松的土壤 17.在无脊椎动物中,昆虫分布范围最广泛,活动范围最大,主要原因是昆虫有()A.足,B.翅,C.触角,D.外骨骼 18.下列软体动物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 A.扇贝,B.河蚌,C.乌贼,D.蜗牛 19.下列关于动物类群主要特征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 B.软体动物身体柔软,表面有外套膜 C.环节动物身体分节,体表有角质层 D.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 20.下列动物属于昆虫的是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生物竞赛测试题(普通动物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8、动物由水生进化到路生的基本条件是: ①身体两侧对称②组织器官分化③中胚层形成④神经系统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完整word版)普通生物学试题库

2016/2017 学年第一学期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继续教育学院拟题人 适用专业 (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纸上无效)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细胞呼吸全过程可分为糖酵解、丙酮酸氧化脱羧、和电子传递链。 2、细胞核包括核被膜、核质、和核仁等部分。 3、线虫的体细胞数目,因此是研究细胞发育的良好的实验材料。 4、细胞周期包括和分裂间期两个时期。 5、DNA和RNA的结构单体是。 6、血液分为血细胞和两部分。 7、存在于生物体内而在自然界不存在的元素是。 8、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主要是指。 9、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必须从食物中摄取,或由其体内提供。 10、生物的自养方式可分为两种,即光能自养和。 11、抗原分子的某些化学基团其分子构相与抗体或淋巴细胞表面受体互补结合,从而能引发免疫反应,这些基团叫做。 12、基因的化学实质是DNA,在某些病毒中是。 13、常见的发酵过程有酒精发酵和。 14、新的表现型可以不通过 ____,只通过基因重组就可产生。 15、维管植物中用种子繁殖的有_________、被子植物。 16、真核细胞中,不饱和脂肪酸都是通过途径合成的。 17、是已知的最小的能在细胞外培养生长的原核生物。 18、发达是种子植物生活史的特点。 19、植物的生长发育主要是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20、质膜具有透性,其主要功能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21、分生组织的显著特征是细胞具有能力。 22、免疫作为一种防护机制的特点是识别自身和外物、记忆、。23、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有性世代和的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24、神经组织是由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 25、依照五界系统,生物可分为原核生物、植物、动物、原生生物和等五界。 26、神经未受剌激时的膜电位称。 27、同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8、同一物种的种群之间存在着隔离。 29、光敏色素以红外吸收形式和两种形式存在。 30、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方式的不同,突触可分为电突触和。 31、鱼类可分为软骨鱼纲和纲。 32、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有和去甲肾上腺素。 33、染色体数目变异包括整倍性和变异。 3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经到达所作用的靶细胞或靶器官。 35、维管植物可分为蕨类植物和两类。 36、由肋间肌舒缩引起的呼吸动作为呼吸。 37、突触的兴奋性和抑制性取决于神经递质的性质和突触后膜上的性质。 38、依据方式可将真核多细胞生物划分为植物界—动物---界和真菌界。 39、世代交替是指植物生活史中,和配子体有规律地交互进行的现象。 40、吗啡、海洛因等药物的副作用是可抑制内啡肽的产生,这是一种反馈,从而产生药物依赖性。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的形成能导致物种的爆发式产生。 A. 多倍体; B. 渐变群; C. 瓶颈效应 2. 病毒感染细胞后,相邻细胞会产生。 A. 干扰素; B. 类毒素; C . 外毒素 3. 藻类不具有下列特征。 A. 光合自养; B. 根、茎、叶分化; C. 多细胞生殖器官 4. 真菌的营养方式为。 A. 腐生; B. 腐生和寄生; C. 腐生、寄生和化能自养 5.地衣是____。 A. 植物; B. 原生生物; C. 藻菌复合体 6.在生物体内,放能反应主要与。

动物生物学考试样题和无参考答案

一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20分)得分:分 1.接合生殖 2.完全变态 3.生物发生律 4.同律分节 5.渐变态 6.组织 7.双重呼吸 8.洄游 9.生物多样性 10.同源器官 二、填空题(每空0.5分,共20分)得分:分 第页共 5 页

1.1969年R.H.Whittaker根据细胞结构的复杂程度及营养方式提出了生物的五界系统,即界、界、界、界、界。 2.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要经过、、和 四个阶段。 3.我国的四大家鱼为、、和。 4.变形虫以消化方式消化食物。动物开始出现原始消化循环腔和消化方式。线虫动物消化管末端有。环节动物消化管壁具有中胚层来源的层,从而加强了肠管消化能力。哺乳动物有 齿,并且唾液含有,从而获得了口腔消化能力,大大提高了对食物资源的利用和消化效率。 5.原生动物没有神经系统,最早出现神经系统的是腔肠动物,属于 神经系统,扁形动物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属于神经系统,环节动物与节肢动物等的神经系统是神经细胞集中形成神经节,属于神经系统。 6.家猪的原祖是,它属于门、亚门、纲、 亚纲、目。 7.中国动物地理区系可划分为区、区、区、 区、区、区和区。 8.现代爬行类中目是最古老的种类,目是最特化的一类,目是种类最多的,目结构最高等。 三、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分)得分:分 1.两栖类之所以进行咽式呼吸主要是因为它没有()。 A.胸廓 B.肺 C.气囊 D.胸骨 2.下列动物中属于后口动物的是()。 A.海鞘 B.海葵 C.乌贼 D.河蚌 3.下列运动功能最有效的器官是()。 第页共 5 页

A.节肢 B.疣足 C.伪足 D.刚毛 4.()为哺乳动物所特有的肌肉。 A.咀嚼肌 B.皮肤肌 C.肋间肌 D.膈肌 5.下列哪种特征不属于脊索动物()。 A.脊索 B.背神经管 C.咽鳃裂 D.外骨骼 6.野猪的学名为Sus scrafa,其中Sus指的是()。 A.品种名 B.种名 C.属名 D.亚种名 7.下面哪个动物属于恒温动物。() A.鲨鱼 B.青蛙 C.蛇 D.鸡 8.在动物界中,幼体是两侧对称,成体是辐射对称的是()。 A.柱头虫 B.海星 C.海葵 D.文昌鱼 9.动物界第一大门和第二大门分别是()。 A.线虫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 B.环节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 C.节肢动物门和线虫动物门 D.节肢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 10.脊椎动物进化过程中最重大的进步性事件之一是出现了()。 A.颌口 B.胸骨 C.盲肠 D.肺 四、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得分:分 1.绿眼虫在有光的情况下进行光合营养,无光的情况下进行渗透营养。() 2.皮肤肌肉囊是外胚层的表皮与中胚层的肌肉紧贴而组成的体壁结构。() 3.在动物的所有分类阶元中,只有种具有客观性。() 4.腔肠动物生活史中有世代交替现象,水母型以无性生殖产生水螅型,而水螅型又以有性生殖产生水母型。() 5.水管系统是体腔的一部分,为棘皮动物所特有。() 6.鸟类为了产生大型卵的要求,进化过程中右侧生殖系统退化。() 7.鱼类侧线的功能主要是感觉水流方向,调节身体比重,维持平衡作用。() 8.在多孔动物中,水沟系具有单沟系、双沟系和三沟系。() 9.乌龟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所以它是两栖动物。() 第页共 5 页

无脊椎动物习题

一、解释名词 1、生物发生律 2、伸缩泡 3、完全变态 4、原肾管 5、角质膜 6、疣足 7、外套膜 8、凯伯尔式器(Keber’s organ) 9、书肺 10、化性 11、双名法 12、刺丝泡 13、皮肌囊 14、不完全变态 15、后肾管 16、混合体腔 17、刚毛 18、黄色细胞 19、外套腔 20、鲍雅诺式器(Bojanus organ) 21、原口动物 22、生物圈 23、实质组织 24、马氏管 25、后口动物 26、外套膜 27、分类阶元 28、龄期 29、原口动物 30、实质组织 二、选择题 1、环节动物多毛纲在其个体发育过程中所经历的幼虫阶段是()。 A浮浪幼虫 B 牟勒氏幼虫 C 担轮幼虫 D 钩介幼虫 2、团藻在动物演化上有重要意义,其分类地位是()。 A海绵动物门 B 原生动物门 C 腔肠动物门 D 扁形动物门 3、蝎子和蜱螨隶属于节肢动物门的()。 A多足纲 B 甲壳纲 C 昆虫纲 D 蛛形纲 4、水螅为淡水生活的腔肠动物,是科学研究中的好材料,下列哪种叙述是不正确的()。 A水螅有多种运动行为,如捕食运动、尺蠖运动和翻筋斗运动等。 B 具有两个胚层和消化循环腔 C 神经系统发达,有感觉运动中心 D 具有辐射对称的体制 5、间日疟原虫的中间寄主为( C )。 A钉螺 B 沼螺 C 按蚊 D 伊蚊 6、昆虫分类的主要依据除了触角、足、翅、生物学外,还有( B )。 A体壁突起 B 口器 C 生殖器 D 听器 7、棘皮动物的成虫是辐射对称,其幼虫是( B )。 A辐射对称 B 两侧对称 C 两侧辐射对称 D 无对称 8、蝼蛄的前足是( C )。 A步行足 B 跳跃足 C 开掘足 D 捕捉足

动物学考试资料大全

第一章绪论(补充) 1、(一)分类 自然界(nature)的物质分为生物和非生物两大类。 二界系统:林奈以生物能否运动为标准明确提出动物界和植物界的两界系统。 三界系统:原生生物界(包括细菌、藻类、真菌和原生动物),植物界、动物界。 四界系统:考帕兰(H.F.Copland,1938)原核生物界、原始有核(包括单细胞藻类、简单的多细胞藻类、粘菌、真菌和原生动物)、后生植物界、后生动物界。 五界系统:惠特克(R.H.Whittaker)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二)生命进化的几个阶段 的群体,具有共同的遗传组成,能生殖出与自身基本相似的后代。 ☆3、物种是变的又是不变的,是连续的又是间断的。变是绝对的,是物种发展的根据,不变是相对的,是物种存在的根据。形态相似(特征分明、特征固定)和生殖隔离(杂交不育)是其不变的一面,为藉以鉴定物种的依据。 第十一章圆口纲 一、圆口纲是脊椎动物亚门中结构最低等的一个纲,是由原始有头类发展出的一支没有上下颌的无颌类。包括盲鳗和七鳃鳗2大类。 二、特征:1.圆口纲的原始性特征: 1)口为吸附型,没有上、下颌 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中第一阶段的代表。

2)没有成对附肢 圆口纲动物没有偶鳍,只有奇鳍,是脊椎动物中唯一没有附肢的动物。 3)终生保留脊索,没有真正的脊椎骨,但已具有神经弧的雏形 4)脑的发达程度低,内耳只有1-2个规管 2.圆口纲的形态特征 1)具吸附性的、不能开闭的口漏斗用活塞式的舌司口部的开闭。 2)具有特殊的呼吸器官-鳃囊圆口纲动物的鳃为鳃囊,囊壁为由内胚层来源的褶皱状鳃丝,上面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 三、代表动物-七鳃鳗 第十一章棘皮动物 1、地位:棘皮动物是无脊椎动物中唯一的后口动物。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最高等的无脊椎动物。 2、主要特征: (1)成体辐射对称,幼体两侧对称。 (2)体表有棘状突起,具有中胚层形成的内骨骼 (3)体壁由上皮和真皮组成。 (4)真体腔发达,包括围脏腔、围血系统,和特殊的水管系统(主要机能是运动)。(5)运动迟缓,神经和感官不发达。雌雄异体,个体发育中有各型的幼虫(如羽腕幼虫、短腕幼虫、海胆幼虫等) (6)全部生活在海洋中。 3、代表动物:海星、海参、海胆、海盘车 海百合纲是最古老的类群。 ☆4、水管系统的形成及其功能 第十二章半索动物(隐索动物、原索动物) 1、生物学特征: 具有背神经索,一般认为这是背神经管的雏形;消化管的前端有鳃裂,为呼吸器官;口腔背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精品文档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及答案

无脊椎动物学测试答案 一、选择题 (D)1、蚯蚓的环带与下列哪项有关: A、营养 B、运动 C、防御 D、生殖 (B)2、渐变态昆虫在羽化之前发育的一种特征为 A、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B、有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C、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不一样 D、无蛹期,幼虫和成虫的生活习性一样 (C)3、下列有关疟原虫的生活史的叙述错误的是 A、疟原虫是在人体的肝细胞和红细胞中发育的 B、疟原虫的有性世代中,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是在雌性按蚊体内进行的 C、雌按蚊叮咬人时,将合子随唾液进入人的血液 D、孢子生殖的过程是在雌按蚊体内进行的 (C )4、下列有关原生动物的生殖方式的叙述错误的是 A、无性生殖方式主要是分裂生殖 B、原生动物也有有性生殖的方式,主要是接合生殖和配子生殖 C、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是无丝分裂 D、原生动物的分裂生殖的细胞分裂方式为有丝分裂 (C)5、在腔肠动物的身体结构中,不具细胞结构的一层结构是 A、外胚层 B、内胚层 C、中胶层 D、触手 (C)6、水螅在秋末冬初,环境条件不利时,生殖方式主要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卵式生殖 D、分裂生殖 (A)7、下列不属于腔肠动物门的动物是 A、海绵 B、海蜇 C、珊瑚 D、海葵 (A)8、下列属于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水螅 B、涡虫 C、海星 D、文昌鱼 (B)9、涡虫的肌肉系统是下列何种结构发育而来的 A、外胚层 B、中胚层 C、内胚层 D、中胶层 (D )10、下列与寄生在人体内的寄生虫无关的特点是 A、体表有发达的角质层 B、感觉、运动器官退化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系统发达 (C )11、涡虫的梯状神经系统较水螅网状系统高等进化,主要表现在 A、传导速度快 B、传导冲动的速度慢,且不集中 C、冲动的传导速度较快,并且更趋向于集中 D、梯状神经系统是由中胚层发育而来的 (B)12、真体腔和原体腔的主要区别是 A、真体腔是中胚层出现后形成的,原体腔是两胚层动物所特有 B、真体腔具有肠壁肌肉层和体腔摸 C、原体腔相当于囊胚腔,真体腔相于原肠腔 D、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与肠壁之间的空腔,原体腔是在体壁中胚层和脏壁中胚层之间的空腔(D )13、蛔虫的中间宿主是 A、钉螺 B、猪 C、昆虫 D、没有 (C )14、在进化过程中,真体腔首先出现于 A、腔肠动物 B、线形动物 C、环节动物 D、节肢动物 (C )15、下列生物中,身体属于同律分节的是 A、沙蚕 B、蝗虫 C、蚂蝗 D、河蚌(不分节) (C)16、蚯蚓的运动器官是 A、纤毛 B、鞭毛 C、刚毛 D、疣足 (C)17、蜘蛛排泄废物的器官为马氏管,这种器官起源于 A体壁 B 前肠 C 中肠 D 后肠 (B )18、在进化过程中,专司呼吸的呼吸器官首先出现在 A、环节动物 B、软体动物 C、节肢动物 D、线形动物

无脊椎动物学习题

标题:无脊椎动物学习题及参考答案 1、名词解释: 无脊椎动物学:通常以除脊索动物门外的其他所有动物门类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形态结构、分类、生命活动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发生发展的规律。 物种:它是生物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统一的基本间断形式;在有性生物,物种呈现为统一的繁殖群体,由占有一定空间,具有实际或潜在繁殖能力的种群所组成,而且与其它这样的群体在生殖上是隔离的。 双名法:它规定每一种动物都应有一个学名。这一学名是由两个拉丁字或拉丁化的字组成,前一个字是属名,后一个字是它的种本名。属名用主格单数名词,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本名第一个字母不须大写。学名之后,还附加当初定名人的姓氏。属名和种本名印刷时用斜体,姓氏不用斜体。 组织:是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机能相同的细胞群组成的,包括细胞和细胞间质,功能多样。 器官:由几种不同的组织联合形成的,具有一定的形态特征和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 系统:是一些在机能上有密切联系的器官联合起来完成一定的生理功能的结构。 接合生殖:为纤毛纲动物所特有的,当接合生殖时,2个草履虫口沟部分互相粘合,该部分表膜逐渐溶解,细胞质相互连通,小核脱离大核,拉长成新月型,接着,大核逐渐消失。小核分裂2次形成4个小核其中有三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又分裂为大小不等的2个核,然后两个虫体的较小核互相交换,与对方较大的核融合,这一过程相当于受精用作。 此后两个虫体分开,结合核分裂3次成为8个核,4个变为大核,其余4个中有3个解体,剩下一个小核分裂为2次,再分裂为4个;每个虫体也分裂2次,结果是原来2个相结合的虫体各形成4个草履虫,每个都和亲本一样,有一个大核和一个小核。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都是单细胞动物,每一个细胞即是一个个体,它与多细胞动物整体相当,有些原生动物则是群体。 运动:以鞭毛、纤毛或伪足运动; 营养:有光合、吞噬和渗透3种。 呼吸:主要由体表进行。 排泄:主要由体表或伸缩泡进行。 生殖方式有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大多数原生动物可形成包囊度过不良环境。 3.原生动物门有哪几个重要纲?划分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答:原生动物门有4个重要纲。即:鞭毛纲,肉足纲,孢子纲和纤毛纲。划分的主要依据分别是: 鞭毛纲:以鞭毛为运动器。营养方式3种。有光合、吞噬和渗透;无性繁殖一般为纵二分裂。 肉足纲:以伪足为运动器。繁殖为二分裂。 孢子纲:全部寄生,大多数有顶复合器,有无性世代和有性世代的交替。无性生殖是裂体生殖(复分裂),有性生殖是配子生殖,其后是无性的孢子生殖。 纤毛纲:以纤毛为运动器。无性繁殖为横二分裂。有性生殖是接合生殖。 4.简要说明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答:在人体内(进行裂体生殖): 红血细胞前期:当被感染的雌按蚊叮人时,其体内的子孢子随唾液进入人体,随血液到达人体肝脏,在肝脏中进行裂体生殖,危害肝细胞。放出裂殖子。

动物主要类群练习题

动物的主要类群练习题 班级姓名学号 一、选择题。(每题2分) 1、下列属于腔肠动物的是() A、血吸虫、蛔虫 B、珊瑚、海蛰 C、蜗牛、丝虫 D、水母、水螅 2、自然界动物的种类很多,目前已知的大约有()万种 A、30 B、150 C、180 D、120 3、下列动物中都属于淡水鱼类的一组是() A、链鱼和带鱼 B、鳙鱼和鲤鱼 C、青鱼和大黄鱼 D、草鱼和小黄鱼 4、下面各组动物中,都属于恒温动物的一组是() A、鱼类、鸟类 B、两栖类、昆虫类 C、爬行类、哺乳类 D、鸟类、哺乳类 5、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是体内是否有() A、脊索 B、脊椎 C、脊柱 D、脊梁 6、自然界种类最多的一类动物是() A、鱼类 B、哺乳类 C、节肢动物 D、鸟类 7、蚯蚓是靠()来呼吸 A、皮肤 B、气管 C、湿润的体壁 D、肺 8、鸟类呼吸时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A、肺 B、肺和气囊 C、气囊 D、气管 9、身体两侧辐射对称的动物是() A、绦虫、虾 B、水螅、海蜇 C、涡虫、血吸虫 D、线虫、文蛤 10、地球上的鸟类和哺乳类分别大约有() A、4000种和9000种 B、9000种和4000种 C、3000种和4000种 D、3000种和9000种 11、下列水生动物中属于软体动物的是() A.海葵 B.珊瑚虫 C.章鱼 D.虾类 12、利于爬行动物保持水分的结构是() A.角质的鳞片或甲 B.毛 C.外骨骼 D.羽毛 13.适于陆地生活的动物,其呼吸器官一般是() A.气管和肺 B.气管和鳃 C.肺和鳃 D.肺和皮肤 14.海豹、海豚、鲸等都是生活在海洋中哺乳动物,它们的呼吸方式是 A.用鳃呼吸 B.用肺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皮肤呼吸 15.下列器官与鸟的呼吸无关的是() A.气管 B.鳃 C.肺 D.气囊 16.家鸽最发达的肌肉附着在() A.胸部 B.两翼 C.尾骨 D.后肢骨 17、下列家兔的生理特点与其食性有关的是() A.身体被毛 B.盲肠特别发达 C.心脏分四腔 D.用肺呼吸 18.水中游的动物( ) A.全都是脊椎动物 B.全都是无脊椎动物 C.既有脊椎动物又有无脊椎动物 D.既不是脊椎动物,也不是无脊椎动物 19.下列动物结构及其功能的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河蚌的贝壳——游泳 B.蝗虫的气管——呼吸 C.蜥蜴的鳞片——保护 D.家鸽的羽毛——飞行 20.体表有外骨骼,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有足和触角的是()

无脊椎动物 练习题

无脊椎动物练习 一、选择题 1、水螅的体壁是由()组成的。 A、两层细胞 B、三层细胞 C、单层细胞 D、刺细胞 2、区别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有无肌肉 B、有无脊椎 C、有无骨骼 D、有无脊柱 3、海蜇广泛分布在我国南北各海中,体形半球状,以小型浮游动物为食。海蜇排出实物残渣的方式是()A、由口排出 B、有肛门排出 C、有胞肛排出 D、由体表细胞排出 4、在饲养水螅的烧杯中放些活水蚤,水螅捕食活水蚤是通过() A、体壁 B、触手 C、口 D、身体所有细胞 5、猪肉绦虫的繁殖能力很强,强大的生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其原因是() A、后代生活条件适宜,成活率高 B、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低 C、后代生活条件艰苦,成活率高 D、后代生活条件不稳定,成活率低 6、下列寄生虫与寄生部位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血吸虫的幼虫寄生在钉螺体内 B、血吸虫的成虫寄生在人或动物体内 C、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猪体内 D、猪肉绦虫的成虫寄生在人体内 7、下列有关蛔虫的形态结构特点的叙述,哪项是不属于适应寄生生活的?() A、体表有角质层 B、分泌毒素 C、生殖器官发达 D、消化管结构简单 8、下列关于线形动物主要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 B、体表有角质层 C、有口有肛门 D、有许多体节组成 9、猪肉绦虫、蛔虫等寄生虫的共同特征() A、消化器官发达 B、运动器官发达 C、感觉器官发达 D、生殖器官发达 10、判断蚯蚓身体前后端的方法是() A、观察蠕动方向 B、环带在身体前端 C、对外界刺激反应慢的是身体前端 D、较细的一端是前端 11、用手触摸蚯蚓体壁,感觉到体表有黏液,能保持湿润,这有利于蚯蚓() A、适应水中生活 B、进行生殖 C、适应穴居 D、进行呼吸作用 12、在用手触摸蚯蚓的过程中,我们可根据颜色和刚毛的多少,判断蚯蚓的背面和腹面。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背面颜色深,刚毛多 B、背面颜色浅,刚毛多 C、腹面颜色深,刚毛少 D、腹面颜色浅,刚毛多 13、蛏子是海鲜市场常见的品种,它生活在水中,依靠()进行呼吸 A、足 B、外套膜 C、鳃 D、入水管14、扇贝、乌贼蜗牛共同具有的特点是() A、都有两片贝壳 B、都有外套膜 C、都用腕足运动 D、都用鳃呼吸 15、能形成珍珠的结构是() A、贝壳 B、外套膜 C、珍珠层 D、纤毛 16、蝗虫和虾的呼吸器官分别是() A、肺和鳃 B、气管和皮肤 C、气管和鳃 D、皮肤和肺 17、成语“金蝉脱壳”中的“壳”指的是 ( ) A、外骨骼 B、皮肤 C、角质鳞 D、细胞壁 18、蜻蜓和()的关系最近。 A、蜘蛛 B、蝎子 C、马陆 D、蝴蝶 19、关于蝗虫的气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气体交换之处 B、气体进入的门户 C、和听觉有关 D、和嗅觉有关 20、小李同学对蜻蜓进行了观察后做了下面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A、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B、有一对翅 C、有三对足 D、具有外骨骼 21、蝗虫的外骨骼对于蝗虫的陆地生活的作用是() A、抵御敌害 B、协助运动 C、有利于捕食 D、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22、蝗虫善于飞行,它的运动器官是() A、后翅 B、后足 C、前翅 D、翅和足 23、下列特征中,不属于节肢动物特征的是() A、身体由很多体节构成 B、体表有外骨骼 C、足和触角分节 D、都有翅,能飞行 24、下列关于昆虫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苍蝇、蚊子、蜘蛛等与蝗虫一样,都属于昆虫 B、昆虫在生物圈中几乎到处都有它的踪影 C、昆虫在分类上属于节肢动物 D、昆虫的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但体内无脊柱 25、区分线形动物和环节动物的主要依据是() A、身体形状 B、身体是否由体节构成 C、是否有吸盘 D、是否生活在土壤里 二、非选择题 1、右图为蛏解剖图,据图回答: (1)蛏生活在海滩中,依靠[ ] _____和 [ ]_______获取食物和排出残渣。 (2)蛏的运动器官是[ ]______,呼吸 器官是 [ ]______。 (3)贝壳是由图中的[ ]______的分泌物形 成。 2、蝗虫是农业生产中的主要害虫,它体型较大,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分布十分广泛,这与它 1 2 3 5 4 - 1 -

尔雅生命科学章节测验答案

尔雅——生命科学与人类文明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一) 1 生物大爆炸发生的时间大概是(D)。A、2亿年前B、3亿年前C、4亿年前D、5亿年前 2 生物进化过程中,蛋白质生命可以从水里爬上陆地的条件是(A)形成以后。A、臭氧层B、植物C、水蒸气D、肺 3 根据考古所得的化石,地球上的生命大概产生于(C)。A、20亿到30亿年前B、30亿到35亿年前C、35亿到38亿年前D、38亿到40亿年前 4 原核生命大概经过了10到20亿年形成了真核生命。(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二) 1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发展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D)。A、它是自然变异和选择的协同B、它是从低级到高级的C、它是从水生到陆生的D、以上都对 2 生物进化过程中,人类产生于(D),A、2亿年前B、5亿年前C、6000万年前D、400万年前 3 人类物种的进化顺序依次是:非洲南猿、直立人、能人、智人。(否)4 DNA的化学本质是脱氧核糖核酸。(是)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三) 1 人体的细胞大概有(D)。A、50万亿个B、100万亿个C、150万亿个D、200万亿个 2 生物体是由()等分子组成的一个复杂体系。D ()A、水和蛋白质B、碳水化合物和核酸C、碳水化合物和核算D、蛋白质和核酸 3 在各类元素中,地球上的生命以(A)作为骨架。A、碳B、氧C、氢D、硅 4 人类的身体中间有(C)是水。A、.5 B、.6 C、.7 D、.8 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四) 1 下列关于克雷格·温特尔说法不正确的是(C)。A、他测序出了人类基因组B、他合成了生命C、他合成的人工支原体没有借用天然的支原体外壳D、他参加过越战 2 生物的基本属性是(D)。A、生长发育B、新陈代谢遗传繁衍C、应激性、运动适应性和内稳态D、以上都对 3 所谓的新陈代谢就是指生物的一生都与外界不断地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是) 4 高等生物都有内稳态,以此适应外界的变化。(是)生命现象与文明发展(五) 1 人类的文明可以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是) 2 文明的一个基本点是财富积累。(是)生物多样性与 生物系统演化(一) 1 (D)的变异系数大,种间隔离多,是地球上最多的物种。A、哺乳动物B、鱼类C、植物D、昆虫 2 生物多样性是(D)。A、物种多样性B、遗传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D、以上都对 3 突变的结果是自然选择,自然选择包括(B)。A、物理机制和化学机制的自然选择B、物理机制和生物机制的自然选择C、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大纲

《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Experiment of Marine Biology) 课程编号:1706082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教材名称:《海洋生物学实验》 学时学分:学时70 学分2 实验学时66 应开实验学期:二年级第四学期 先修课程:海洋生物学(无脊椎动物) 适用专业:海洋生物 一、课程性质及要求 《海洋生物学实验》是为配合海洋生物学课程所开设的实验课程,是海洋生物专业学生重要的实验课程之一。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感性知识,训练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严谨的作风。学生通过本实验课程的学习,可结合课堂上讲授的知识,掌握海洋生物的形态结构、分类特征、和研究方法等,提高学习兴趣和发挥学习的主动性,从而对海洋生物主要类群的基本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二、内容简介 实验内容涉及海洋低等无脊椎动物、海洋贝类、海洋甲壳动物、海洋高等无脊椎动物、等几个方面,通过对各种不同海洋无脊椎动物浸制标本、固定标本、以及活体生物等的解剖学习,了解和掌握代表性海洋无脊椎动物的外部形态特征和内部主要构造;通过对制片标本和示教标本的观察学习,了解其主要分类特征;通过对海洋底泥中海洋生物的分析鉴定,初步掌握分选小型底栖动物的基本方法;通过参观海洋水族馆、海螺馆等,直接感受海洋生物的神奇魅力,激发学生热爱海洋、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热情。 三、主要仪器设备 普通离心机、比重计、1 mm 和0.1 mm孔径的筛网、滤膜、白色搪瓷盘、游标卡尺、解剖工具、暂养容器、显微镜、解剖镜等。 四、教学方法与基本要求 1.本课程以实验为主,为单独设课,所以开课后,任课教师需向学生讲清课程的性质、任务、要求、课程安排和进度、平时考核内容、期末考试办法、实验守则及实验室安全制度等。 2. 本课程以解剖、观察实验为主,要求学生实验前必须预习,实验中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3. 实验分小组进行,由学生独立操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验,老师不得包办。学生实验中遇到问题再由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绝对有用)

普通动物学期末考试试题 命题人:张俊彦20032417 学生姓名:学号:院系:总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总分18分) 1、组织:由一些形态相同或类似的细胞,加上非细胞形态的间质彼此组合在一起,共同担负一定的生理机能的结构(细胞群) 2、完全变态:昆虫变态的一种类型,指成虫和幼虫的形态结构完全不同,生活史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的变态形式。如蝴蝶和蛾类的变态 3、生物发生律:生物发展史可分为2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部分。即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也就是个体的发展历史和由同一起源所产生的生物群的发展历史。个体发育史是系统发育史的简短而迅速的重演,即某种动物的个体发育重演其祖先的主要进化过程 4、后肾管:由外胚层内陷形成的排泄器官,基本结构由肾孔、排泄管、肾口组成。肾口开口于体内,肾孔开口于体外。 5、混合体腔:节肢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体腔囊并不扩大,囊壁的中胚层细胞也不形成体腔膜,而分别发育成有关的组织和器官,囊内的真体腔和囊外的原体腔合并,形成混合体腔。 6、疣足:体壁外凸形成的中空的结构,具有运动、呼吸等功能,存在于环节动物的多毛类。 二、填空题:(每空0.5分,总分20分) 1、国际上规定的动物种双名法依次由属名, 种名和命名人组成。 2、软体动物的贝壳由外向内依次分为角质层、棱柱层和珍珠层。是由外套膜的外层上皮分泌形成的。 3、原生动物的运动器官主要有鞭毛、纤毛和伪足。 4、动物胚胎发育过程中中胚层形成的两种主要方式为端细胞法和体腔囊法。 5、腔肠动物门包括三个纲,分别为水螅纲、钵水母纲和珊瑚纲。 6、原腔动物是非常复杂的类群,包括多个门类,分别为线虫动物门、动吻动物门、线形动物门、棘头动物门、轮虫动物门和内肛动物门。 7、马氏管位于消化系统的中肠和后肠交界处。 8、刺细胞为腔肠动物所特有。刺丝泡为原生动物所特有 9、最早出现中胚层的是扁形动物门,最早出现次生体腔的是环节动物门,最早出现异律分节的是节肢动物门。 10、胚胎时期的胚孔发育成动物的口,肛门是在相对的一侧开口形成的,这种动物称为原口动物。 11、围心腔腺的作用是排泄。 12、请写出具有下列口器的代表动物:刺吸式口器:蚊子;咀嚼式口器:蝗虫;虹吸式口器:蝴蝶;舐吸式口器:苍蝇;嚼吸式口器:蜜蜂。 13、原生动物的营养方式包括植物性营养、动物性营养和渗透性营养。 14、椿象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半翅目。蜜蜂和蚂蚁在动物界的分类地位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膜翅目。 15、昆虫的呼吸器官为气管,在后肠具有对水分和盐分进行重吸收功能的是直肠垫。 16、水沟系是海绵动物特有的水流动系统,根据水沟系统的复杂程度,可将其分为单沟型、双沟型和复沟型。 17、昆虫的体节是高度的异律分节,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