酸牦牛乳中乳酸菌降胆固醇作用及胆盐耐受性研究
耐酸耐胆盐益生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

耐酸耐胆盐益生乳酸菌的筛选与鉴定吕源玲【摘要】为了筛选出人源性的耐酸、耐胆盐的益生菌,利用含胆盐(0.2%)的5种选择性培养基(TPY、BHI、MRS、SL、乳酸杆菌选择性琼脂培养基),以溴甲酚紫为酸性指示剂,从婴儿粪便中初步筛选出42株耐胆盐的乳酸菌.根据菌株在pH5.0,4.0,3.5的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时OD值的变化情况,筛选出3株具有较好酸耐受性的菌株.然后通过平板菌落计数方法测定筛选出的3株菌在pH 3.0条件下0~3 h存活率的变化情况,筛选出对酸和胆盐耐受能力最强且最稳定的菌株经16S rDNA分子生物学鉴定为Lactobacillus plantarum.该菌能够作为潜在的益生菌菌株用于后期深入地挖掘其益生功能.%In order to screen human probiotics with the acid and bile resistant abilities, infant stool diluents were spread on five different selective ager plates including TPY, BHI, MRS and SL in this study.42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certain bile-tolerance were isolated by selective ager media for lactobacilli, supplemented with bile salt (0.2%) and bromcresol purple as an acid indicator.3 strains of lactic acid bacteria with high acid tolerance were further selected from 42 strainsaccording to biomass of their cultured in the MRS liquid medium with pH 5.0, pH 4.0 and pH 3.5 respectively.Then the viability of these 3 strains in MRS medium with pH 3.0 was measured by plate colony count technique, resulting in one of them with the highest acid-and bile salt-tolerance.Then this strain was subsequently identified using 16S rRNA-based molecular biological approaches.The strain was molecularlyidentified to ctobacillus plantarum.The strain could be used as a potential probiotic strain for late digging its probiotic function.【期刊名称】《食品与机械》【年(卷),期】2017(033)006【总页数】4页(P42-45)【关键词】乳酸菌;耐胆盐;耐酸;筛选;鉴定【作者】吕源玲【作者单位】江南大学食品学院, 江苏无锡 214122【正文语种】中文作为人和动物肠道的正常菌群的益生乳酸菌,具有许多益生功效[1]。
酸乳用乳酸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

圆园21年3月第42卷第6期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YFF02176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1972094);成都市重点研发支撑计划(2019YF0900055SN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31701627);江苏省高等学校自然科学研究重大项目(19KJA140004)作者简介:王磊(1994—),男(汉),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乳品科学。
*通信作者:顾瑞霞(1969—),男(汉),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乳品科学。
乳酸菌是一类发酵产物为乳酸的革兰氏阳性细菌的总称,是人和动物体内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有益菌群,具有调节人体免疫、抑制有害菌增殖、调节肠道菌群平衡、促进营养物质吸收等功能[1]。
德氏乳菌保加利亚亚种又称为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del -brueckii subsp.Bulgaricus ,L.bulgaricus ),具有抗癌抗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促进胃肠道蠕动等益生功能[2]。
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S.ther -mophilus )在酸奶发酵前期产酸、产多糖等方面发挥着DOI :10.12161/j.issn.1005-6521.2021.06.027酸乳用乳酸菌抗生素耐药性研究王磊,高宗露,宗丽娜,鲁茂林,王文琼,陈大卫,顾瑞霞*(扬州大学江苏省乳品生物技术与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江苏扬州225127)摘要:旨在通过纸片扩散法对乳酸菌菌株耐药情况进行研究。
对48份酸乳发酵剂中的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共分离出63株乳酸菌,其中嗜热链球菌43株、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20株。
结果表明:63株乳酸菌对临床使用率较高的12种抗生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青霉素(36.51%)、复方新诺明(33.33%)、链霉素(28.57%)、氨苄西林(26.98%)、环丙沙星(20.63%),同时52.38%(33/63)的菌株具有多重耐药性,其中嗜热链球菌对12种抗生素的多重耐药性(30.23%)显著低于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100%)。
乳酸菌的作用及其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136·交 流 探 讨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6年第10期摘要:乳酸菌在动物体内能发挥许多的生理功能。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能调节胃肠道正常菌群、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胃肠道功能;提高食物消化率和生物效价;降低血清胆固醇,控制内毒素;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生长;提高机体免疫力等。
关键词:乳酸菌;作用;养殖业1 乳酸菌的作用1.1 改善胃肠道功能乳酸菌是肠道常在菌。
畜禽服用乳酸菌后,可以改变肠道内环境,抑制有害菌繁殖,调整胃肠道菌群平衡。
乳酸菌通过粘附素与肠粘膜细胞紧密结合,在肠粘膜表面定植占位,成为生理屏障的主要组成部分,从而达到恢复宿主抵抗力,修复肠道菌群屏障、治愈肠道疾病的作用。
如果这个屏障遭到抗生素或其它因素的破坏,宿主丧失了对外来菌的抵抗力,会使具有耐药性的肠内菌异常增殖而取代优势菌的位置,造成肠道内微生态平衡的失调。
1.2 改善免疫能力乳酸杆菌和双歧杆菌一方面能明显激活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另一方面由于它能在肠道定植,相当于天然自动免疫。
它们还能刺激腹膜巨噬细胞、诱导产生干扰素、促进细胞分裂、产生抗体及促进细胞免疫等,所以能增强机体的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反应,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Pergidon等报道,口服乳酸菌后,对巨噬细胞的β-半乳糖甙酶活性、巨噬细胞的吞噬活性等具有显著的激活和促进作用。
当异物侵入机体时,免疫细胞被乳酸菌激活,增强了机体对异物产生抗体的作用。
Chandra认为,乳酸菌之所以具有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作用,是由于菌体通过淋巴结、粘膜和M细胞刺激淋巴细胞,接受刺激的淋巴细胞再通过肠系膜淋巴结(MLN)循环到血流中,并分布全身,从而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
1.3 抗菌作用研究资料表明,乳酸菌对一些腐败菌和低温细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可用于防治腹泻、下痢、肠炎、便秘和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多种疾病以及皮肤炎症。
其抗菌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产生的乳酸等有机酸能显著降低环境pH值和Eh(氧化还原电位)值,使肠内处于酸性环境,对于致病菌如痢疾杆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弯曲杆菌、葡萄球菌等有拮抗作用;②产生的过氧化氢能够激活牛乳中的过氧化氢酶-硫氰酸系统,抑制和杀灭革兰氏阴性菌、过氧化氢酶阳性细菌如假单孢菌属、大肠杆菌类和沙门氏菌属等;③产生类似细菌素的细小蛋白质或肽类,如各种乳酸杆菌素和双歧菌素,对葡萄球菌、梭状芽孢杆菌以及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有拮抗作用。
乳酸菌生理作用原理

具有营养作用乳酸菌能分解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合成维生素,对脂肪也有微弱的分解能力,能显著提高食物的消化率和生物价,促进消化吸收,食物中的大分子蛋白质在乳酸菌酶的作用下,部分降解为小分子肽和游离氨基酸、利于胃肠消化吸收。
乳酸菌菌体蛋白质还能增加发酵乳的蛋白质含量。
乳酸菌可将乳糖分解成葡萄糖和半乳糖,葡萄糖经发酵作用转变为乳酸等小分子化合物,有助于儿童脑组织和神经系统的发育。
乳酸菌具有磷酸蛋白酶,能将ɑ-酪(烙)蛋白分解成微细的奶酪脂肪肽和氨基酸等,从而提高单白的消化吸收率。
乳酸菌发酵可以是部分脂肪少量降解,易于消化并能增加乳中游离脂肪酸、挥发性脂肪酸含量。
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号部分维生素,同时也合成叶酸等B族维生素。
乳酸菌发酵后产生的有机酸可提高钙、磷、铁等元素的利用率,促进铁和VD的吸收。
降胆固醇作用国内外大量临床实验证实,服用乳酸菌及其相关制品,具有减少人体胆固醇含量的作用。
在艳阳条件下,乳酸菌在含有胆盐的高胆固醇培养基下生长时,菌体细胞可以吸收介质中的胆固醇。
乳酸菌的代谢能力显著减少肠管对胆固醇的吸收,同时,乳酸菌吸收部分胆固醇,并将其转变为胆酸盐而从体内排出。
乳酸菌的菌体对胆固醇不仅有同化作用,还能抑制体内胆固醇生物合成酶的活性,减少体内胆固醇的合成。
研究证明,乳酸菌具有较低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作用。
已发现嗜酸乳杆菌表现出最强的降胆固醇能力,且具有最多的供选择菌株类型。
目前乳酸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机制主要如下:1.乳酸菌细胞直接吸收胆固醇。
2.乳酸菌的胆盐水解酶的活性,是胆盐结合态转变为脱合态,与胆固醇发生共同沉淀。
3.菌体吸收和共同沉淀联合作用,而且不同条件下的乳酸菌会表现出某一种作用方式为主的能力。
增强免疫能力乳酸菌能够增强免疫力,表现在以下方面:1.影响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增强单核吞噬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多形核白细胞的活力、刺激活性氧和单核因子的分泌。
2.刺激特异性免疫应答。
如加强黏膜表面和血清中lgA , lgM , lgG水平,促进T,B淋巴细胞的增殖,加强机体的免疫力。
酸马奶中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

酸马奶中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
李蓓;杨虹;芒来
【期刊名称】《畜牧与饲料科学》
【年(卷),期】2008(029)002
【摘 要】酸马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保健乳饮料,对于治疗心血管疾病有较高的疗效.
关于酸马奶中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有多种理论,笔者对目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
述,旨在为今后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和依据.
【总页数】4页(P56-59)
【作 者】李蓓;杨虹;芒来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
古农业大学动物科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内蒙古农业大学动物科
学与医学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8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TS252.54
【相关文献】
1.红曲霉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洪智勇;毛宁
2.红曲霉降胆固醇有效成分的研究 [J], 洪智勇;毛宁
3.意大利研究具有降胆固醇特性的乳酸菌在乳制品中的应用 [J],
4.传统东北酸菜中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降胆固醇特性研究 [J], 马长路; 焦梦丽;
罗红霞; 逄晓阳; 芦晶; 张书文; 吕加平; 妥彦峰
5.青藏高原牦牛酸奶中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及特性研究 [J], 张娟;李文苑;高利娥;
马莹;丁梓桐;李福厚;郭旭生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产胆盐水解酶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胆固醇机理的初步研究

产胆盐水解酶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胆固醇机理的初步研
究
王玉文;刘慧;李平兰;王延祥;熊利霞
【期刊名称】《食品科学》
【年(卷),期】2006(027)010
【摘要】本文从开菲尔粒中分离出15株能降低胆固醇的菌,通过生理生化反应以及其他指标对这15株菌株进行鉴定,其中7株为球菌,8株为杆菌.对这15株菌进行复筛,最终筛选出一株能产胆盐水解酶的菌株,用全自动生化鉴定仪对这株菌做进一步的鉴定,其鉴定结果为干酪乳杆菌.
【总页数】4页(P215-218)
【作者】王玉文;刘慧;李平兰;王延祥;熊利霞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北京,102206;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北京,100083;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北
京,10220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
【相关文献】
1.产胆盐水解酶植物乳杆菌降胆固醇作用的研究 [J], 汤慧勤;姚晓敏;徐一涵;张建华
2.降胆固醇乳酸菌的筛选鉴定及其耐酸耐胆盐性能研究 [J], 陈仪婷;张红星;谢远红;金君华;刘顺
3.Viili中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其产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 [J], 郭亮;谭强来;万翠香;徐锋;魏华;曾明
4.具有胆盐水解酶活性乳酸菌体内降胆固醇功效机理的研究 [J], 董改香;张勇刚
5.降解AFB1的克雷伯氏菌分离、鉴定及降解机理初步研究 [J], 谢澳文;樊磊;韩一鸣;李文靖;王乐;张帅兵;吕扬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及延长保质期的方法

食品技术研究■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及延长保质期的方法□王璐侯佳琪何苗任明月黄佳琪吉林省安信食品技术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摘要:酸牛乳中乳酸菌抑菌因素较多,且对保质期具有重要影响,本文将重点分析酿牛乳中乳酸菌抑制因素,并提出延长酸牛乳保质期的具体方法。
关键词:睃牛乳;乳酸菌抑制;保质期酸牛乳俗称酸奶,是日常生活中较 为常见的乳制品,因其口味佳、营养好、老少皆宜的特征而广受消费者的欢迎。
酸牛乳中的乳酸菌是一种对人体健康 有益的益生菌,它可以将碳水化合物 发酵成乳酸,有助消化、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力、防治乳糖不耐症等功效。
研究酸牛奶中乳酸菌抑菌因素对延长 酸牛乳的保质期具有重要意义。
1乳酸菌概述自古以来,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质 期,人们采用多种方法进行贮存,比如腌渍、风干、添加防腐剂,等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食物的 口味越来越挑剔,加之健康意识逐步 增强,人们想要找到既能保证食物口 味,又能达到贮藏效果的手段。
因此,如何运用更为安全、科学的防腐技术,已经成为了食品行业的重要研究课题, 而乳酸菌的抑菌因素对食物保质期的 影响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在20世 纪上半叶,人们就已经发现了乳酸菌可 以分泌具有很强抑菌活性的蛋白,即乳 酸菌素,到20世纪中期,乳酸菌素在 食品保藏中的重要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 视,后被广泛运用在抑菌和食品保鲜方 面,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外,乳酸 菌对调节肠道菌群具有重要意义,其 机理是通过自身、代谢产物以及其他 细菌相互作用,调整菌群关系,从而 使菌群呈最优化的组合结构。
通过对 致病菌的非特异性颉颃作用来实现肠 道生物区系平衡的调整和保持[1]。
2乳酸菌抑菌因素乳酸菌抑菌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有机酸乳酸菌在发酵的过程中可产生大量的有机酸,这些有机酸可将碱性环 境改变为酸性环境,对有害菌具有较 强的抑制作用。
乳酸菌在发酵过程中 除了会产生酸之外,还会产生二氧化 碳、乙醇、丙酸等。
牦牛乳营养组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

Review of Research on Nutritional Components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Yak Milk
GAO Yu1,2, WANG Jiaqi1,3, DAI Zhiyong1,3, PAN Lina1,3, PENG Xiaoyu1,3, MA Ying4, GU Ruixia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1-5187(2021)03-0043-07
引文格式:
高宇, 汪家琦, 戴智勇, 等. 牦牛乳营养组分及功能特性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21, 44(3): 43-49. DOI:10.15922/
ki.jdst.2021.03.008.
收稿日期:2020-01-15 基金项目:湖南省创新平台与人才计划项目(2019TP2066) 第一作者简介:高宇(1989—)(ORCID: 0000-0002-3375-1666),男,中级工程师,博士,研究方向为乳品科学。
E-mail: gaoyu@ *通信作者简介:顾瑞霞(1963—)(ORCID: 0000-0002-6186-4318),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乳品科学。
Keywords: yak milk; breeds; lactation performance; nutritional components; 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DOI:10.15922/ki.jdst.2021.03.008
中图分类号:TS252.1
Table 3
表 3 不同季节麦洼牦牛乳的氮分布特征[13] Nitrogen distribution in Maiwa yak milk from different seasons[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ri 0 0 a b 1 0 4 ,Ch a .H i n j n E t -x n p ci n aa t e ue u abn n 5 i ;3 el gi g nr e i Is e t n a d Qu rni B ra ,H ri n o a y t o n
1 0 0 , ia 5 0 1 Chn )
Ab t a t no d ro s re e sr iswi h lseo s i lt g a i ya d bl lr n e 2 s r c :I re ce nt tan t c oe tr l smi i bl n i t ea c , 3 t h h a an i t eo
Ch lse o e o ig a it n i oe a c fIci cd b ce i oe t r lr m vn bly a d bl t lr n e o a t a i a t r i e c a ioa e r m e me t d y kmi /IOY euI, H N aw iY ux, H N s ltd fO f r ne a l J uha一 Z A GLn e, I aiZ A G k A 1 H  ̄
Ll, A We。 . ol eo o d S in e a dE gn ei , a b stt o e h oo y H ri i M i1 C lg fF o c c n n i r g H ri I tue f c n l , ab i ’ ( e e e n nn i T g n
vt P 00 ) T e a i fc oe trl s i lt n o s fte sr i utrd i te me i wi io( < .5 . h bl o h lse smi i fmo to t n c l e n h da t r i y t o a ao h as u h
焦月华 一 张兰威 ,易华西 , ,张莉 丽 ,马 微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食品科 学与工程学院,哈尔滨 . 1 0 9 ;2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药物安全性评价 中心,哈尔滨 5 00 . 1 00 50 1) 1 04 500 3 黑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哈尔滨 .
摘
要 :为 了从分 离自甘 肃酸牦牛乳 中的 2 株乳 酸茵中筛选能够同时降低胆 固醇并耐受胆 盐的乳酸茵 ,通过 3
c o s rl s i l i bl f t isw sd tr n db -hh ld h d , n etl a c l h l t o a s a n a i o r n a eemie yop taa e y e a dt e n eo a e e mit g i y t sa l h o r f l
第4卷第2 3 期
2 1年 2 02 月
东
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4 ()6 1 32: - 2
Fb2 2 e . 01
J u a fNote s rc lua iest o r l rh at n o Agiu trl v ri Un y
酸牦牛乳 中乳酸菌降胆 固醇作用及胆盐耐受性研 究
1 0 9 , hn ; . e tr f u aeyE au t n H i n j n n es yo hn s dc e 0 0 C i 2 C ne gS ft v lai , el gi g U i ri f ie e Me in , 5 a o Dr o o a v t C i
t e s r is t h e ids o i ih wer gal h i cd a d s dim y o h lt r lo h tan o t r e kn f bl whc e e ox l ,c ol a i n o u glc c oa e we e as c ex m ie Re ul h we h tal tan ad sg ic n ar d c a it s t r m o e t e c olser ln a n d. s t s o d t a ls r is h inf a tv i ap bli o e s i e ie v h h e t o i
汁 ;各茵株 对胆 盐的耐受力与降胆 固醇能力没有相关性。通过比较选择 出H1 I0 ,1 和W2 三株 茵,作为功能性菌株
为 开 发 应 用进 行 深 入 研 究 。
关键词 :酸牦牛乳 ;乳酸茵;降胆 固醇 ;耐胆盐 中图分 类号 :T 2 1 ;T 22 S 0 . S 5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 0 — 3 9 2 1 ) 2 0 0 — 7 0 5 9 6 ( 0 20 — 0 6 0
邻苯二甲醛法测定降胆 固醇能 力,并比较各茵株对三种 形式的胆 盐:牛胆汁、胆 酸、甘胆酸钠的耐受性。结果表 明 ,这些菌株在 不同条件 下的降胆 固醇能 力差异显著( < .5 ,多数 菌株在 不合牛胆 汁的培养基 中培养比添加 牛 P 00 ) 胆汁时有着更好 的对胆 固醇的去除能力 ;死茵体对胆固醇的去除能 力较弱 ;对各菌株对 不同形式的胆 盐耐受能力 比较分析得 出,各种形式 的胆盐对乳酸茵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抑制顺序 由强到弱依次为 :甘胆酸钠> 胆酸> 牛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