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两江新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_基于浦东新区_滨海新区的比较分析_李明良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

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重庆打造两江新区的体制问题研究两江新区的设立对于重庆市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题组在深入调研并借鉴深圳特区、广州开发区和上海浦东新区管理体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对两江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决策建议。
一、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政策导向(一)“主体功能区”导向。
十七大报告提出的“主体功能区”概念,为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区域定位提供了导向。
两江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以有利于区域联动发展及开发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为导向,建成充满活力的“主体功能区”。
“主体功能区”不仅要求原有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园区、出口加工区、保税区等经济功能区之间的区域联动,还应包括经济功能区与周边相关行政区之间的统一规划和协调发展。
(二)“综合配套改革”导向。
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应突破单一行政主体的局限,对区域内各管理主体的职能进行划分与协调,注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综合配套性要求,创新行政管理职能划分原则与方法。
(三)“管委会体制”导向。
经济功能区原则上不能与所在行政区合并,管委会也原则上不能转变为一级政府,原则上也不能取消经济功能区管委会建制;管委会的法律地位与职能、权限将通过国家、地方立法确定,其职能配置将回归到以经济协调与管理职能为主。
二、两江新区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原则(一)保持稳定与完整的原则。
两江新区是重庆市的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的发展离不开整个重庆市的发展,重庆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两江新区。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必须以保持稳定与发展为前提。
(二)独立性与独特性的原则。
两江新区应具备相对独立性,拥有更大的管理权限。
同时,因其肩负统筹内部不同行政区与经济性功能区的重担,其管理体制应具备与一般市区有所区别的独特性。
三)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原则。
两江新区行政体制改革应具有阶段性和战略性,既要符合不同发展阶段的要求,更要考虑远期规划,保持长时期的稳定,又要根据形势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
246-国家新区发展经验及对南沙新区交通的借鉴思考

国家新区发展经验及对南沙新区交通的借鉴思考李道勇 李林【摘要】2012年南沙新区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第六个国家新区,为探索新形势下适合南沙新区的交通发展之路,本文从发展功能定位、产业特征和交通发展策略三个方面,总结借鉴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等三大国家新区的发展经验,提出适宜南沙新区特点有别于其它新区的“追赶型”建设模式,从南沙新区与广州主城的发展关系,提升南沙新区自身区域节点的必要性,品质化城市交通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交通发展思考建议,为南沙新区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国家新区;建设模式;交通策略;南沙新区;交通规划1.引言2012年10月国务院批复《广州南沙新区发展规划》,南沙新区成为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和兰州新区之后的第六个国家级新区。
由广州的南沙,发展到珠三角的南沙,进而上升到国家战略,南沙新区将建设成为服务内地、连接港澳、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的国家级新区,承载着引领区域转型、促进民族融合、推动国家崛起的历史使命[4]。
为了从国家新区发展历程中汲取经验与教训,本文对上海浦东、天津滨海、重庆两江三个已建设较为成熟的国家新区进行详细调研,围绕新区发展功能定位、产业发展特征和总体交通发展策略等进行分析总结,以南沙新区供借鉴思考。
2.国家新区发展解读2.1.国家新区战略国家新区的成立以及开发建设都上升至国家战略,总体发展目标、发展定位等由国务院统一规划和审核,并给予政策、体制上的相对独立。
从深圳到浦东新区、滨海新区、两江新区,国家新区以特殊的政策、特殊的支持、特殊的使命和特殊的声誉,轮番成为直接带动4大核心城镇群发展的引擎[1],通过新区建设带动更大范围区域的快速发展。
国家新区的交通发展特征与新区的发展功能定位、城市产业布局等密切相关,交通发展策略需要考虑新区与主城的关系、区域交通位置及新区城市内部发展特色。
重点总结借鉴国家三大新区的城市发展功能定位及产业布局特征和采用的交通南沙?滨海新区两江新区浦东新区发展策略。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部大开发背景下的两江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摘要】重庆新设特区两江新区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两江新区将成为西部新的经济增长极,本文从区域分布的角度对两江新区产业进行了研究,运用 swot 模型对两江新区的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两江新区;区域布局;产业发展;swot模型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
但长期以来,由于各方面原因,中国区域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大的不平衡性。
2009年西部gdp平均增速比东部慢1个百分点,工业化水平约为东部的1/4,贫困人口占全国60%。
在西部地区培育增长极,缩小中西部与东部差距,强力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为国家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选择。
而在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的第三个副省级新区——两江新区的成立,将使重庆成为中国新的经济增长极,带动西部地区的发展。
两江新区范围图一、两江新区“一心四带”总体布局两江新区着眼长远发展,综合考虑区位交通、资源环境、战略定位和发展基础,与城市功能分区相衔接,逐步推进形成“1心4带”的空间总体战略格局。
“1心4带”产业总体布局示意图“1心”:金融商务中心。
包括石马河、大石坝、观音桥、五里店、江北城、龙溪、人和等街镇。
重点发展创新金融、资讯研发、商贸商务3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江北嘴金融核心区、观音桥商贸核心区、人和总部基地、五里店研发设计中心,努力建成西部一流的总部产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研发创新中心和金融中心。
“4带”:都市功能产业带。
包括大竹林、礼嘉、鸳鸯、翠云、悦来、双龙湖、回兴等街镇。
培育发展国际商务功能、新兴都市功能,重点发展商务会展、汽车、电子信息、仪器仪表、生物医药等5大核心产业,重点打造悦来会展城、双龙湖国际商务新城、金山商务中心、大竹林高尚居住区,建设和谐宜居之城和现代都市新区。
高新技术产业带。
包括蔡家、施家梁、水土、复兴等街镇。
两江新区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探析

第12卷第3期中国发展Vol.12No.3收稿日期:2012-05-30作者简介:路红艳,经济学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产业经济等方面的研究。
E -mail :luhongyan4408@sohu.com两江新区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方向与路径探析路红艳(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北京100710)摘要: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国务院对两江新区“两个基地”定位之一。
该文认为,两江新区要明确“一基地三中心”的战略定位,建设全国最大的云计算产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金融中心、西部地区国际商贸物流中心和西南地区国际会展中心;分析了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已具备的基础和比较优势以及制约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推动两江新区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两江新区;服务业;基地中图分类号:F28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404(2012)50-0024-06两江新区地处重庆核心城区,面积占重庆市的1.5%,人口占重庆市的4.3%,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批复设立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是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
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是国务院批准文件(国函〔2010〕36号)对两江新区建设“我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定位之一。
两江新区能否建设成为内陆重要的现代服务业基地,需要我们对现代服务业基地的概念和构成要素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并根据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比较优势和发展趋势进行判断,从而确定两江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1内陆现代服务业基地的内涵根据“基地”一词的含义,现代服务业基地既是空间地理上的概念,也是组织上的概念,要成为现代服务业基地,必须具备三个要素:第一,具备一定规模且成长性强。
基地中的服务业主导产业必须有相当的总量规模,在一定的区域或全国市场上占有率较高,且规模扩张较快,增长潜力强劲。
第二,较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
基地对服务业主导产业的相关生产要素具有较强的集聚能力,能吸引世界一流的服务业专业人才、技术及资本到该地区从事研发、设计和服务活动。
重庆两江新区总体规划中规院课件

钱江新城CBD:占地约4平方公里
浐灞生态商务区:包含总部经济区、金融核心区、贸易会展中心和世园会服务配套
金融中心拓展:CBD东扩、金融街西拓 金融后台建设:中关村科技金融区、丰台新兴金融区,海淀稻香湖
中国民航科技产业化基地 百万吨乙烯和千万吨炼油 新一代运载火箭产业化基地
空客A320中国总装厂 京粮集团天津临港粮油产业基地 中石油百万立方米商业原油储备库 中船重工天津临港造修船基地 中航直升机总装厂
商贸项目
创新项目
服务项目
产业项目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
于家堡商务区
空客组装基地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澳皇家游艇城
中新生态城
于家堡商务区
东丽湖 高端社区
大飞机 项目
长征火箭制造基地
海河中游文化和 行政中心
*
北京
广州
杭州
西安
中关村扩区:向海淀山后地区教育基地和科技园区
兴建广州科学城 打造大学城和国际生物岛 中新知识城项目落地
迪斯尼
浦东机场
市中心
12km
世博会
20km
30km
空间结构的调整:工业职能从黄浦江一线向滨海的全面转移,滨江及纵深拓展带上高端服务、高端消费和研发创新功能的强化。
1.2 转型时期的国家特区和中心城市
周康
惠南新市镇
临港产业城
空港城
内陆开放区的阶段目标与战略举措_两江新区例证

内陆开放区的阶段目标与战略举措:两江新区例证*Stage Goals and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Inland Open Area:Taking Liangjiang New Area as an Example“后来居上阶段目标与战略举措研究”课题组内容提要作为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应根据发展基础和条件,实施后来居上的五大战略,即服务主导战略、功能主导战略、产业高端和集群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生态宜居战略。
为此,应构建两江新区指标体系,作为度量和评判两江新区综合发展的重要标准和宏观管理的重要依据,进而创造全国一流的发展环境和发展条件,形成政策“洼地”,实现两江新区超常规发展。
关键词两江新区阶段目标指标体系战略举措Research Group of Stage Goals and Strategic Initiatives of Come from behindAbstract:As China's third national development and opening new district,Liangjiang New Area should be based on the foundation and conditions,carry out the five strategies,inculding service-oriented strategy,function-led strategy,and high-end industry cluster strategy,innovation-driven strategy,livable strategy.Therefore,we should establish the Liangjiang New Area index system,as a metric and evaluation of Liangjiang New Area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andards and an important basis for macroeconomic management,and create a national first-class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and devel-opment condition,form policy flat,to achieve extraordinary development of Liangjiang New Area.Key words:Liangjiang New Area,phase objective,index system,strategic initiatives作为我国内陆地区唯一的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和天津滨海新区之后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
努力把两江新区建设成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引擎

劲的核 心增长极。经济增长极 理论认为 , 一个 区域
内应该形成具有 明显 比较优势 的一个或几个增 长
国和东部地区高1. 8 个百分点 。 0 和1. 7 9 今后 1年 , 0 西
部大开发将进入 “ 内生增长” 阶段 , 新 由外延输血型 发展模式 向内涵 自力型发展模式转 变 , 必须 “ 以增 强西部地 区 自我发展能力为主线 ” 。在新 的发展阶
深入推进的助推 器。我 国国家级开发 开放新 区的
设立 ,都承担着以 自身高速发展推进 区域整体经 济提升 的战略任务。上世纪8年代 , 0 深圳特 区的开 发开放带动 了“ 珠三角” 区加速崛起 ; 地 上世纪9 年 0 代, 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带动了“ 长三角” 区迅猛 地
发展 ; 本世纪初 , 天津滨海的开发开放正在助推 “ 环
・
辐射作用 , 推动成渝经济区以及 以成都 、 西安 、 重庆
1 ・ 7
虞锖 04 肾2 " 1 2
西部地 区实现 国家战略 中承担历史重任 ,从开发
发 研 展究
大力发展生产 陛服务业 , 打造内陆地区最大 的综合 运输物 流中心 、出口加工贸易 中心 和商务会展 中 心 ,建设长江上游地 区的金融 中心 和研发创新 中 心。利用内陆腹地市场广 阔的优势 , 深入挖掘 内需
经济潜力 , 发展体验式 、 品、 奢侈 医疗保健 、 娱 文化 乐等消费形式 , 内陆消费高地 , 打造 建成西部 购物
之都 。加快建设对外物流和运输通道 , 区内轻 推进 轨、 城市快速干道等交通设施建设 , 尽快形 成面 向 国际、 连接南北 、 辐射西部 、 内外 的立体交通 网 畅通
“十四五”时期两江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

“十四五”时期两江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作者:王静怡来源:《重庆行政》2020年第04期重庆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首个国家级开发开放新区,经过十年的发展,逐渐成为重庆主城都市区建设的重要增长极,发挥着引领带动作用。
但是,面对新时代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特别是在唱好“双城记”和推进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的新形势下,又面临着不少机遇和挑战,要因时而谋,因势而动,只有破解发展难题,抓住发展新机遇,未来才能发挥引领带动作用。
一、“十四五”前两江新区发展的经济基础(一)产业体系加快完善三次产业比重为04∶311∶684,形成以汽车、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四大产业为支撑的先进制造业体系,规上工业产值达4007亿元,高技术制造业占工业产值比重达43%;以大数据智能化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数字经济占重庆全市比重超1/4;形成以金融、物流、服务贸易、商贸文旅、会展等为主体的现代服务业体系,第三产业增加值达2319亿元。
(二)开放发展加快步伐布局中国(重庆)自由贸易试验区70%面积和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核心区,形成果园港、两路寸滩保税港、江北嘴金融中心、悦来国际会展城四大开放平台以及重庆两江国际合作中心和中德、中瑞、中意、中以等多个国际合作产业园、三个国际社区构成的“一心多园三区”国际合作平台。
自贸试验区两江片区累计复制推广和承接全国、全市改革试点任务307项,中新互联互通项目累计签约项目59个、金额115亿美元,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企业158家。
(三)创新资源加快集聚获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国首批双创示范基地,拥有“两江新区留学创业园”、国家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等招才引智平台,全面推动礼嘉智慧公园、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两江协同创新区三大创新平台建设,集聚国家级创新基地6家、市属重点大院大所38家、市级以上研发机构280家、高新技术企业409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30件。
二、当前两江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产业供需结构性矛盾突出从产业引领看,新区产业布局以制造业为主,拥有汽车、电子两大千亿级产业集群,两者占新区工业总产值达80%以上,但汽车产业缺“质”、电子信息缺“链”问题突出,升级缓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6社会科学NO . 2011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SOCIALISM4
摘要:本文从两江新区提出的背景出发,对比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开发过程,提出了两江新区的基本定位,论证了两江新区成为成渝经济区一个新的增长极的可能性。在分析了两江新区未来发展面对的挑战,阐述了两江新区今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建议。关键词:两江新区;功能定位;增长极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69(2010)06-0086-04
收稿日期:2011-04-26作者简介:李明良(1983-),男,汉族,河南商丘人,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09级区域经济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 事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
一、两江新区提出的背景正实现重庆西部经济重要增长极的城市定位,不但作为国家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江新区是国家战略的需要,也是经济发展尤其是区域经济 [1]的设立是重庆的机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一体化的必然要求。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及一系列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提出浦东新区开发开放。浦区域发展规划与战略的出台,成渝经济区在国家区东新区开发开放,最主要是把上世纪80年代珠三角域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地位日益提高。国务院已正式一带的开发开放引入到长江流域。这对后来20年整批复《成渝经济区区域规范》,成渝经济区上升为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在国家战略。因此,成渝经济区必将成为我国区域经1994年,开发滨海新区被提上议事日程。这就把整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之一。在我国已经比较成熟的个中国沿海的开发开放进一步往北引入到渤海湾,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里,都有一个带动使得整个沿海进入了大开放。进入2010年,两江新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极点。例如,浦东新区作为长区被国家正式提出。两江新区的设立,是西部大开三角经济区的增长极点,辐射和带动整个长三角地发进入新阶段,国家继续推进西部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区的经济发展。随着成渝经济区一体化发展越来越发展的一个举措。同时,它可以依托重庆市的区位、深,迫切需要一个增长极点带动整个经济区的发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政治资源优势。此外,两江展,形成相对合理分工,相互合作,作为一个整新区的正式成立,也代表着中国从沿海开发开放在体参与国际竞争。内陆腹心地带的进一步深化。因此,两江新区的开纵观经济、政治、交通、产业基础、区位及发被提升为国家战略,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国家规划定位等因素,两江新区最有可能成为成对比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建设,两江新区建渝经济区的增长极点,辐射和带动成渝经济区及设极具重要性与紧迫性。上海浦东新区,2009经整个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两江新区将成为改革开济总量4001.39亿元,占上海经济总量14900.93亿元放30年后,中国经济发展向内陆延伸的最为重大的中的26.85%,利用外资占上海的37.1%。天津滨海战略选择之一,对我国进一步深入推进西部大开新区,2009年经济总量3810.67亿元,占天津经济发,扩大内需,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国内产业的梯[1]总量的50.8%,利用外资占天津的63.9%。它们均度转移和生产力重新布局,都具有重大意义 。
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巨大,成为名副其实二、两江新区未来发展定位的增长极。而重庆2010年上半年经济总量为(一)两江新区概况3634.61亿元,两江新区GDP占重庆的13.8%,前三两江新区包括江北区、渝北区、北培区部分区季度利用外资约占重庆的45.1%,和浦东新区、滨域、两路寸滩保税港区和北部新区。新开发建设面海新区相比都有很大差距,更不要说成为区域经积400平方公里,工业用地占全市的60%,居住用济的发动机了。地占全市40%,公共用地占全市60%。两江新区于整合一个更大的新区,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真2010年6月18日挂牌成立,是我国内陆唯一的国家
论两江新区的功能定位及发展建议 ——基于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的比较分析李明良(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四川 成都 610071)87社会科学
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1 年第
4 期
级开发开放新区,也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治、经济、社会、文化等诸方面与上海、北京、天新区后,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的第三个国家级开发开津以及广州看齐后,重庆必将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放新区。两江新区是把重庆打造成为西部经济发展展的重要引擎,重庆的影响将辐射全球。重庆通过与开放高地,一个的重要战略平台。其功能在于,两江新区的高质量规划建设,完全有能力成为西部在国家层面形成一个政策洼地,吸引人才、资金和发展的排头兵,使重庆从整个中西部大发展中脱颖[2]产业的优势集聚。两江新区产业模式采取“一心四而出也是很有可能的 。
带八基地”战略性布局:“一心”即金融商务中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两江新区进行科学的心;“四带”即都市功能产业带、高新技术产业定位。重庆作为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城市,要实现新带、物流加工带和先进制造产业带;“八基地”即一轮的经济增长,只能依赖创新和产业升级。两江5000亿元汽车产业基地,4000亿元电子信息产业基新区的基本功能定位应该是:形成重庆市的产业和地,3000亿元现代物流基地,2000亿元数据中心及技术创新中心,以引进和创新相结合吸引产业聚云计算产业基地,1000亿元新兴产业基地,500亿集,成为成渝经济区新的增长极,推动重庆市的产元轨道交通产业基地,500亿元直升机及航空产业业升级和经济增长。基地,500亿元生物医药产业基地。两江新区上升三、两江新区未来发展建议到国家战略层面是新一轮西部大开放的标志性事(一)两江新区未来发展挑战件。它必将深刻改变重庆及成渝地区的经济面貌,1.世界经济形势对两江新区融资的挑战。现阶对于缩小东西部区域差距将起到重要作用。段欧洲的债务危机和美国失业率仍高居不下,使得(二)两江新区未来发展定位分析整个欧美的经济形势并不十分明朗,今后世界经济无论是浦东新区,还是滨海新区,在其开发开发展仍存在不确定性。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两江新放被国家正式提出后,特别是刚开始几年,在投资区的开发开放,吸引更多外资来重庆,与大趋势是的驱动下,经济都得到了飞速发展,经济增长速度相悖的,而重庆政府提出每年利用外资要比上一年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见下表)。增长50%。这就要求两江新区在机制上、政策上、招商方法上探讨一些新的路子,才能做到实现利用外资每年增长50%的目标。2.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挑战。现在的发展不是只搞高楼大厦、征地动迁、七通一平。而是要科学发展,要同时考虑生态环保、低碳节能等方面。这个时候的产业布局就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而是要有所选择。落实科学发展观,既要快速发展,又要实现良好发展,这就考验当地政府的工作水平。3.促进民生、内需来加快发展对两江新区政府制度安排更到位、更合理的挑战。现在推动经济发展,搞开发区,不能再走原来的加工出口的老路子,而是必须要靠内需来作为主要支撑,内需和外需同时推动经济发展。要更多地用民生经济来拉动内需,最终拉动经济持续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有许多招商模式都要变化。模式跟原来的沿海模开发新区初期出现的高速增长,主要得益于中式就要有所不同。地方经济的发展应该让当地老百央和地方政府各种政策的倾斜形成的非均衡制度优姓的福利增加,让他们分享到经济增长的好处,经势。当投资达到一定规模后,便会产生一定的集聚济发展才有可持续性。效应,形成持久发展的基础。两江新区的设立,将4.产业结构调整的挑战。在产业结构上,滨海推动两江新区及整个重庆市的加速发展,是实现整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年缩小,第二产业保持一贯增个重庆发展目标的战略基石。在两江新区的引领长并最终超过七成,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甚至有倒下,重庆必将出现新一轮发展高潮。可以预料,今退。在第二产业内部,高新技术与信息产业的发展后数年,两江新区经济必将在投资的驱动下高速发是后工业化时期的显著特征。此类产业发展与其关展。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最近编制的《全国城镇体联产业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滨海新区系规划》中,重庆已跻身国家五大中心城市。在政不到三成的第三产业比重却与后工业化标榜的
表:浦东新区、滨海新区GDP及其增长率与全国比较浦东新区滨海新区全国GDP(万元)增长率(%)GDP(万元)增长率(%)GPD(万元)增长率(%)199060.24174005199171.5413.91958071992101.4921.22393812.8199316430.2112.43138013.4199429128.6161.3528.14380011.81995411.822241.6427.35773310.21996510.220.2320.2928.3677959.7199760818382.0620747728.81998708.8516.8416.9613.8795537.81999800.0516.1464.3514.7820547.12000920.5216.5561.31889404820011082.0216.1667.1417.8959337.320021251.1616.7812.720.110239882003150317.5970201166949.120041789.7916.41250.220.11365159.520052108.7912.11608.6319.81823219.92006236513.41960.4920.220940710.720072750.7614.42364.0820.524661911.420083150.9911.63102.2423.1300670920094001.3910.53810.6723.53353538.7
数据来源:中国经济年鉴(1990-2009)及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