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新区的现状分析——闲来无事之一家之言

合集下载

关于滨海新区情况与特点及今后发展规划的调查报告

关于滨海新区情况与特点及今后发展规划的调查报告

关于滨海新区情况与特点及今后发展规划的调查报告滨海新区是被纳入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布局,是天津发展面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是全市人民多年努力的结果。

摆在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是进一步高标准、高起点、高水平地搞好滨海新区的规划和建设。

这将关系到天津的地位和作用,关系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天津开发区经过这么多年的建设发展,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

但是,在滨海新区面临重大发展机遇期的今天,仍需深入思考开拓创新,如资源的有效利用和保护问题,生态型工业园区的建设问题,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问题,宜居型城市建设的问题以及保证各个阶层和谐等大问题。

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充分发挥区域内土地、石油、石化、人才资源和技术优势,全力打造国家级生态石化基地。

同时,天津港必须加快实施国际贸易航运服务中心、散货物流中心、集装箱物流中心、保税港等一系列工程项目,为加快滨海新区建设做出天津港应有的贡献。

2006年,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被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从而赋予了滨海新区作为环渤海和北方地区经济中心的重要使命,标志着滨海新区成为继深圳经济特区、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带动区域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极。

然而,在当前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滨海新区要成为真正意义的“第三增长极”,就必须创新区域发展模式,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的潮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积极探索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新模式,从而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起到示范和推动作用。

一、滨海新区的宜居生态建设宜居生态,作为一种新的城市发展理念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在当前推进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体现在:第一,宜居生态是天津城市总体定位和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的基本要求。

国务院明确将天津定性为环渤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要逐步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社会文明、科教发达、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国际港口城市,北方经济中心和生态城市。

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天津滨海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me as p l t n a d v g tt n d g a ain o o sa t n s s a w t r p l t n g t n r e f h r e o r e tl o l i n e ea i e r d t f c a tl wel d , e a e ol i et g wos , i e y r s u c uo o o a u o i s d g a ain a d e c h s c l gc lp o lms o vo s n u n e t e ifa tu t r o sr c in a d t e s san b e e r d t n t .T e e e o o ia r b e b iu l i f e c h n r sr cu e c n tu t n h u t i a l o y l o d v l p n ft e rg o a r e e o o . h u h r u o w r o a u e o s l e t e e o o ia r b e , e e o me to h e in lma i c n my T e a t o s p tf r a d s me me s r s t o v h c lgc lp o lms n s c s r if r i g sf s b r d ,r n v t g t e s i e s i a d te h a y meas p l t d s i,p o e t g te c a tl u h a en o cn ot u g a e e o ai h a n ol n h e v t l ol e ol r tc i h o sa n l u n
天津 滨海 新 区始建 于 19 94年 。 19 天津 市 94年 决 定 建设 滨 海新 区 ,到 20 00年天 津 市设 立 了滨 海 新 区工委 、管委会 ,并 赋予 工委 和管委 会组织 编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的经济特区,也是中国国家级开放新区之一。

近年来,该区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现状如下:
1. 经济发展:天津滨海新区是中国沿海地区的重要经济增长极,拥有多个重要的产业基地和经济园区。

新区的经济总量持续增长,成为全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2. 基础设施建设:滨海新区拥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包括高速公路、铁路、港口、机场等,方便了企业投资和发展。

此外,新区还拥有现代化的住房、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质。

3. 产业布局:滨海新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围绕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产业进行布局,吸引了众多世界知名企业和研发机构进驻。

同时,新区积极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培育壮大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

4. 生态环境保护:滨海新区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积极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新区注重生态建设,建设了多个生态公园和绿化景区,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5. 对外开放:滨海新区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交流,大力吸引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

新区实施了一系列便利外资的政策,为企业提供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总的来说,天津滨海新区在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
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对外开放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滨海新区将继续加大创新驱动、绿色发展和开放合作的力度,为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滨海新区发展现状
滨海新区是中国的一个重要开放门户和现代化城市,它位于中国东北部,靠近海洋和国际港口。

自成立以来,滨海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首先,滨海新区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资源。

它坐落在临港经济区,这使得该区具有成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的潜力。

同时,滨海新区周围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海洋资源,这为其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其次,滨海新区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近年来,该区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它设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术创新。

同时,滨海新区还吸引了许多国内外高科技企业的投资和设立研发中心,促进了产业升级和转型升级。

此外,滨海新区注重城市规划和建设。

为了满足迅速增长的人口需求,该区进行了综合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

新区内建设了现代化的住宅区、商业区和公共设施,为居民提供了高品质的生活环境。

同时,滨海新区还注重生态保护,推动绿色发展。

最后,滨海新区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

该区与国内外许多城市和企业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各种经贸合作和文化交流活动。

这为滨海新区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总而言之,滨海新区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城市规划和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随着未来的发展,滨海新区有望成
为中国东北地区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心,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房地产营销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营销报告 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房地产营销报告天津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一.区域发展(一)区域概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市中心区的东部。

新区辖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核心区域为,塘沽、开发区、保税区。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第三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体制优势以及人才优势,对于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发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1.经济自98年以来滨海新区和新区核心区国内生产总值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大幅度高速增长,形成新区核心区快于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快于全天津对比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2004年GDP达1250亿元,占全市的42.6%,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GDP为905亿元.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4年,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基本建设和更新改造分别增长56.5%和40.7%。

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达4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80.49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7%,这也充分说明了整个滨海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快速的发展阶段。

3.区域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经过1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港口物流、石油开采和石油化工产业、海洋化工、电子通讯、现代冶金、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2004年,滨海新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二、三产业趋于协调。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5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01亿元,增长71%。

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0.3:45.6:54.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69.33%4.区域发展战略天津市委、市政府为了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制定“三步走”发展战略的同时,为滨海新区发展提出新的目标:这就是“立足天津,辐射‘三北’,服务全国,面向东北亚,建成现代化的世界性加工制造基地和物流中心”。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介绍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情况介绍
依据天津市总体规划,确定滨海新区总体发展布局为“一轴”、 “一带”、“三个城区”、“七个功能区”。即沿京津塘高速公路 和海河下游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轴”。沿海岸线和海滨大道建 设“海洋经济发展带”。在轴和带的T型结构中,建设三个城区和 七个产业功能区。
三个城区:即建设塘沽、大港、汉沽三个生态城区。 七个功能区:即先进制造业产业区,规划面积97平方公里,重 点发展电子信息、现代冶金等高新技术产业和加工制造业。滨海高 新技术产业园区,规划面积36平方公里,重点围绕我国科学和技术 的长远规划,突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培训和科技成果转化。滨 海化工区,规划面积8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石油化工、海洋化工和 精细化工。滨海新区中心商务商业区,规划面积10余平方公里,重 点发展金融保险、商务商贸、文化娱乐、会展旅游。海港物流区, 规划面积100平方公里,重点发展海洋运输、国际贸易、现代物流、 保税仓储、分拨配送及与之配套的中介服务业。临空产业区,规划
海区域经济振兴和北方经济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发挥新区河、海、湖、湿地、地热等自然资源优势,建成区域 性休闲旅游中心;积极发展金融、商贸会展、房地产、中介服务等 现代服务业。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达到1120亿元。
(三)统筹城乡发展,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着力转变城乡二元结构,显著提高农村城市化水平。统筹安排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重点产业布局和社会事业发展,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施迁村并点、撤村并镇,推进农村 人口向城镇集中、企业向园区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城 镇化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大力发展沿海都市型农业,壮大农村经济实力。开发无公害食 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培育特色农副产品,建设和完善农业科
加快物流设施建设,构建以港口为中心,海陆空相结合的现代 物流体系。建设六大物流基地,配套建设集散、中转、存储和加工 配送中心,形成多层次、开放型、社会化物流配送系统。进一步拓 展物流市场,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标准化水平,建成国际物流中心。 到2010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650亿元,占新区服务业比重达到 58%。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第一篇: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天津滨海新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的研究摘要天津滨海新区作为中国北方经济增长的龙头,在近几年获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滨海新区的增长模式也同样存在问题。

本文通过对滨海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主要是对经济总量、消费、投资、出口的分析,找出滨海新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消费总量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是滨海新区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难题。

最后,针对以上两个难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字:天津滨海新区现状一、滨海新区发展现状从经济总量看。

2011滨海新区前三季度,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5.16亿元,同比增长23.7%。

其中,第一产业6.53亿元,增长9%,第二产业3122.76亿元,增长27.2%,第三产业1285.87亿元,增长15.9%。

全年滨海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6200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23.8%左右,比年初设定的20%增速高3.8个百分点。

从投资角度看。

2011年1月至11月,滨海新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继续扩大,投资总额达到3360.3亿元,增长33%,超过地区GDP和工业生产总值的增速。

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3343.75亿元,增长33.4%。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700亿元,增长32%。

从产业看,三次产业投资较上年均不同幅度增长。

1月至11月,第三产业投资居首,投资2139.7亿元,增长36.6%。

其中的房地产开发投资454.43亿元,增速高达60.2%。

其次为第二产业投资1202.9亿元,增长26.3%,其中工业投资1046.08亿元,增长24.5%;第一产业投资18.21亿元,是上年投资的1.3倍。

从消费角度看。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892亿元,增长26%。

从进出口贸易看。

1月至11月,滨海新区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645.68亿美元,增长29.5%。

其中,进口总值393.5亿元,增长35.6%,出口总值252.18亿元,增长21.1%。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

滨海新区核心区区域发展及房地产市场分析一.区域进展(一)区域概况:天津滨海新区位于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市中心区的东部。

新区辖塘沽区、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天津港保税区、汉沽区,核心区域为,塘沽、开发区、保税区。

滨海新区作为中国经济进展第三个增长极——环渤海经济圈的核心区域,具备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工业基础优势,体制优势与人才优势,关于推动中国北方乃至全国经济进展都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进展计划:1.经济自98年以来滨海新区与新区核心区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保持着大幅度高速增长,形成新区核心区快于整个滨海新区、滨海新区快于全天津市的增长格局;目前滨海新区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万美元。

历年GDP对比滨海新区的经济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增长,2004年GDP达1250亿元,占全市的42.6%,其中滨海新区核心区GDP为905亿元.2.固定资产投资情况:2004年,滨海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5.47亿元,比上年增长55.2%,其中,基本建设与更新改造分别增长56.5%与40.7%。

新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市的比重达42%左右,房地产开发投资80.49亿元,占总固定资产投资的17%,这也充分说明了整个滨海新区的房地产市场正处在快速的进展阶段。

3.区域支柱产业、产业结构:滨海新区是中国北方近代工业的发祥地,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显著,通过10年的建设,已经形成了港口物流、石油开采与石油化工产业、海洋化工、电子通讯、现代冶金、机械制造产业、生物制药产业、食品加工产业等为主导产业。

2004年,滨海新区投资结构逐步改善,二、三产业趋于协调。

从产业投向看,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1亿元,比上年下降1.2%;第二产业完成投资211.56亿元,增长59.6%;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51.01亿元,增长71%。

三次产业的投资结构为:0.3:45.6:54.1。

三次产业的比重为0.74%、69.33%与29.9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写在前面的话!
滨海新区设立为国家级新区六七年了,那时本人还在南京读书。

因为快毕业前签的工作单位就在天津港保税区,所以经常带着新奇和兴趣关注着这里。

当初新区成立之时,她被誉为新世纪比肩甚至超越深圳、浦东的新区,在国内尤其在国内经济界,好比一声炸雷,炸开了锅。

那时在学校里,《21世纪经济周刊》、《新财经》、《经济日报》等等一系列报纸风风火火,进行强力宣传,风光无限。

记得那时,最让人心潮澎湃的一句宣传口号是:“这是一篇生机勃勃的沃土记得毕业初来之时,这里三区始并,规划初成,房屋拆迁,造地围海,十大战役打响,东疆港开建,生态城定址,南港上马,紧接着响螺湾开工,于家堡出图,处处生机勃勃,人人心潮澎湃。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六七年了,来滨海新区五六年多了,对这里的一切,人和事,天空和大地,河流和码头,道路和桥梁,机关和社区,医院和学校,都有了直觉的身在其中的了解。

渐渐地感觉,一切平淡下来了。

难道是七年之庠?今天晚饭之后,一个人闲极无聊,突然心血来潮,就将几年来的所见所感所思吐吐槽,打发一下这久盼无雨的无聊的初春夜晚。

二、我所见所感的滨海新区现状——仅为一家之言
、整体感觉,渐渐趋于平淡。

因为些许的平淡,隐隐的有担忧和质疑声见诸各大媒体。

当然啦,日前区长已经就这些担忧和质疑向媒体进行了回应
2、为什么或是什么让人感觉趋于平淡?就我个人的一家之言,是一下几方面(1)锐气下降。

想想甫成立之时,那一声声炸雷响起,豪气干云,那是初生婴儿一般的生机。

一项项规划、一片片园区、一个个项目,让人万般欣喜。

到了现在,每天从新区媒体里传出的都是什么爆炸性新闻呢,就以今天为例,无非是诸如“年内力争开业5家商场;年内提升改造几条道路;年内提升改造几个公园;年内评出几个十佳小区------”等待。

前后相比,谁都会觉得平淡。

(2)诸战役的战斗声呐喊声虽不能说音量在降低,但确实没有升高。

诸战役都在默默地一点一滴的向前进行着,但既然是默默进行着,不知道的人们还以为他们都结束了呢。

所以,渐渐地,就觉得没什么了,也就平淡了。

(3)周边的人闲谈起来,都说魄力和速度不够。

说得多的,像中央大道河底隧道都多少年了,还没通;西中环通了也只是通了一小小段;九大街那么久了怎么还是单行?去天津港的大货车怎么在老在居民区呼啸奔腾?海河上的桥怎么还是那么两座,还天天提桥?塘沽和开发区之间怎么修条路那么难,二大街和杭州道连接都说了多少年了,怎么还没见,而且说着说着竟不提这事了?一个常住人口三百多万的滨海新区怎么不建个图书馆,不建个体育馆?生个小孩都没医院住,一个妇幼医院那么小,生孩子都没地方住?外滩公园和解放路天天乱糟糟的,怎么年年这样解决不了?总而言之,吐得基本上都是这些嘈。

说的人多了,大家就都觉得就这样了,也就平淡无奇了。

4)还听一些人说,一些事问了几个单位没人管,有的人说该塘沽管,到那一问说新区管,再到新区一问,又说塘沽管。

弄来弄去,也不知道到底谁管。

一开始,急着办事的还挺生气,但经历多了,也就渐渐归于平淡了。

三、滨海新区有哪些核心资源?
像在国际上,国家与国家讲核心利益一样,在地域经济上,讲核心资源,就是只有我这个城市和地区自己才有的,死死必须抓住的,必须倍加珍惜的,必须好好开发利用的资源。

这种核心资源,每个城市和地区都有,因为世界上没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城市和地区。

那么滨海新区的核心资源和优势有什么呢,下面也是我的一家之言:
(1)天津港。

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讲外资甚至是内资为什么不愿意到中国中西部投资,一
个原因就是交通运输成本太大。

铁路和公路的运输成本有多大?相信跑货运的师傅都知道。

尤其出口加工行业的,在中西部建个厂子,产品还得大老远费大把钞票运到沿海港口,再倒腾出海,那为什不在港口附近直接建厂?这就是港口的优势。

跟内陆城市比,守着诺大的天津港,我觉得算是滨海新区的第一个核心资源和优势。

(2)盐碱地。

有天才有地,有地才有家。

两千多平方公里的基本上不产粮食的白纸一样的平坦的盐碱地啊。

离港口离大海这么近!真是让人嫉怒的眼馋啊!这么大的空地,上海还有吗,深圳还有吗,广州、青岛、大连还有吗?统统没有(3)离北京近。

好多人来了天津都说,离北京这么近啊,一个小时就到了啊。

离着首都那么近,北京啥没有啊,多走动走动,借点力不就发展起来了。

看看上海旁边的苏锡常,广州深圳旁边的东莞佛山,发展那么猛。

(4)直辖市。

这个全国就四家啊。

一个省级单位的城市啊,面积小,人口少,层级少,办事快,内耗少,好规划,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展的多好啊。

(5)还有一个是不太想说,但很多人都在说的国家政策倾斜。

这个真不想多说,虽然政策扶持是个好东西。

因为什么呢,因为一个地方如果同时有了前四个优势资源,再发展不起来,就已经说不过去了。

四、这五个核心资源和优势利用好了吗?
1、先说天津港的利用。

大家都知道,天津港是个人工港。

我亲眼见到过天津港疏浚淤泥的大船作业时的场面,见过港区围海造田,吹填造地的壮举。

真心的说,有这么大个港口真不易,港区有这么大场地真不易,多少施工队伍多少年的心血铸就啊!进过天津港,里面的装备,作业,码头等级,真的先进,没话可说的。

可是,总感觉港口没利用好呢。

为什么呢,原来是港口虽好,但去往港口的路不好啊!当你在开发区转悠的时候,你会发现一个现象,怎么这么多限高架?原来是要限制集装箱大货车乱走的。

道路都限高了,集装箱大货车从哪儿进港口呢?泰达大街,还有九大街。

但这么区区几条道能够大货车走的么?不够啊,不然怎么津塘公路、泰达大街、新北路凡有大货车走的地方都天天堵车呢。

跑货运的老在路上堵车,不影响交货吗?不影响港口利用率吗?那是肯定的。

2、再说盐碱地的利用。

其实,十大战役,就是要开发利用那十来片盐碱地,要在这地上打战役。

这是十片各自离的很远的地,原状是一张张一无所有的白纸一样的地。

白纸上做规划,道路应该是横平竖直,建筑应该是规划有序,哪儿该做住宅,哪儿该建工厂,多大范围该规划一座公园一座学校,应该是有序的,因为是白纸上规划嘛。

可是,现状是什么呢?很多人都说,这边这建一片那建一片的,没秩序。

一大群建筑起来了,发现周边没道路;几万人的住宅区建好了,发现没学校,没菜场,没公车,更别提公园了。

在塘沽住,跑到开发区上班,路上得一个多小时。

到西区去,就别提了,自己没车,单位没班车的,算完了。

怎么就这么远呢。

3、关于离北京那么近怎么发展那么晚的问题。

这个问题很敏感,从新一届市委准备联手北京、借助首都资源一起发展的思路引起那么大议论可以看出来,真的很敏感。

困惑多年的一个问题就是,以前说天津发展慢,是因为离北京近,不敢闯。

可是,邓小平老人家八六年的时候就在天津说过:“你们在港口和市区之间有这么多的荒地,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我看你们潜力很大。

可以胆子大点,发展快点”啊。

还有人说,天津不能跟北京联手,不能成为北京的附庸。

我觉得胆子不够大,思想不够开放,需要进一步解放。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往大了说,中国一穷二白,是靠改革开放跟欧美日开放合作,才有了今天经济的腾飞,难道说今天中国成附庸了?附庸不附庸,不是看你跟他打不打交道,而是看你自己发展的怎么样,你关着门老不发展,那才可能变成人家的附庸呢。

为啥各地都有驻京办,要跟北京搞关系,而天津却要疏远呢。

4、关于直辖市这一点,只有一点想说的,就是虽然天津作为直辖市,人口少,但是内部思想分歧倒挺大。

分岐首先是地域上的,好像市里的群众和新区的群众意见挺不统一。

相互间不得对方好?要知道,整个市才是一家啊,新区发展不好,没强点,没箭头,等于前三个最核心优势资源全白瞎了,浪费了。

市里发展慢了,那也不是个事啊,那是大本营啊。

所以,思想要统一,眼光要长远,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国家政策嘛,不说这个了。

五、怎么才能不平淡?——纯属一家之言
、解放思想,解放思想,还是解放思想。

不能被陈旧观念束缚,不能裹足不前,不能害怕尝试。

多想想邓小平同志的“三个有利于”,真抓实干,不空喊口号。

凡是有利于发展天津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天津综合实力、有利于提高天津人民的生活水平的事情,要大胆的干,不拖沓。

只要有利于我发展的,多打交道,敢打交道,不管你是北京的还是上海的还是广州的。

2、规划要再合理些,要长远些,要实际点,要便民点,要更人性化点。

不要等建筑起来了,才发现周围缺这缺那。

3、集疏港通道要有大战略,要有大体系。

让大货车在规划的核心区外围走,减少扰民,减少城市内交通压力,也方便集装箱货车通行,提高天津港利用率
4、增强魄力,加快速度,加快交通、医疗、文化场所、教育等配套工程,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方便。

5、赶快理清新区管理体制,提高为企业和群众办事效率
6、综合改革要抓紧真正的改,真正的试,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7、要办一家至少像样的媒体,要提高宣传水平,要去主动的宣传,不能总是被动的去回应外部媒体的质疑。

要办一份看了之后不随手扔进垃圾箱的报纸。

六、结语——太晚了,草草收尾
机遇稍纵即逝,时不我待,中央确立你当了一块样板,在等着你出亮点,你不能迟迟不出亮点,总是平淡。

你的平淡,是多少竞争者梦寐以求的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