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选实验指导书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一、引言碳酸锰矿是一种重要的锰矿石,广泛应用于冶炼、化工、冶金等领域。
在碳酸锰矿的浮选过程中,我们需要通过一系列实验来确定最佳的浮选工艺参数,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本实验旨在通过浮选实验,探讨不同参数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二、实验目的1.确定最佳的浮选药剂及其浓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2.探讨不同磨矿粒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3.分析不同浮选时间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4.确定最佳的浮选工艺参数,提高碳酸锰矿的品位和回收率。
三、实验设备和试剂1.设备:浮选槽、磨矿机、搅拌器、离心机等;2.试剂:氢氧化钠、硫酸、乙醇、氧化剂、浮选剂等。
四、实验步骤及方法1.碳酸锰矿磨矿:将原矿经过磨矿机磨细至一定粒度;2.药剂添加:将磨细后的碳酸锰矿加入浮选槽中,根据实验设计要求添加不同浮选药剂及其浓度;3.搅拌浮选:启动搅拌器,将药剂充分与矿石混合,并进行一定时间的搅拌;4.浮选分离:关闭搅拌器,定时将浮选槽中的矿浆倒入离心机进行分离;5.品位分析:取出分离后的矿石样品,进行化验分析,确定品位和回收率;6.数据统计和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不同浮选药剂及其浓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乙醇作为浮选剂能够有效提高碳酸锰矿的回收率,而氢氧化钠能够显著提高矿石的品位。
2.不同磨矿粒度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磨矿粒度适当提高能够增加矿石的浮选率和回收率,但过细的磨矿粒度会导致矿石分离困难。
3.不同浮选时间对碳酸锰矿浮选效果的影响:随着浮选时间的延长,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有所提高,但当浮选时间过长时,品位和回收率会出现下降。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1.乙醇和氢氧化钠是适合用于碳酸锰矿浮选的药剂;2.适当提高磨矿粒度能够提高矿石的浮选率和回收率;3.控制适当的浮选时间能够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综合以上结论,我们确定了适合碳酸锰矿浮选的最佳工艺参数:采用乙醇和氢氧化钠作为浮选剂,控制磨矿粒度和浮选时间,以提高矿石的品位和回收率。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探究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提高对其性质和特点的认识,为矿石选矿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
浮选是通过物理和化学作用来提高有用矿物的浮选性质,实现从矿石中分离出有用矿物。
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主要包括差异选择性浮选和反带浮选两种。
差异选择性浮选根据矿物表面的物理性质差异,选择性地吸附有用矿物,反带浮选则是通过化学反应来实现有用矿物的分离。
实验步骤:
1、将样品矿物选取后研磨成100目以下的粉末。
2、在搅拌桶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加入适量的药剂。
3、加入矿物粉末,在搅拌下充分混合,使药剂和矿物充分接触。
4、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搅拌,使药剂与矿物发生反应,达到浮选效果。
5、将搅拌桶里的浮选浆液进行过滤,得到浮选渣和浮选泡沫。
6、对浮选渣和浮选泡沫分别进行重量测定和显微镜观察,判断浮选效果。
实验结果:
该实验中,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效果较好,反带浮选技术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通过显微镜观察,得到的浮选渣中含有较多的锰矿物,浮选泡沫中的矿物较少。
通过重量测定,浮选渣的重量较大,浮选泡沫的重量较小。
实验结论: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锰矿物的浮选效果和选矿效率,反带浮选技术的效果更佳。
在实际矿石选矿中,应根据不同矿石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浮选技术,从而达到更好的分离效果。
2024年浮选机工作业指导(三篇)

2024年浮选机工作业指导(1)检查浮选机的各润滑点润滑情况是否合适。
(2)检查浮选机各部螺丝是否紧固,皮带松紧情况是否合适。
(3)盘车检查水轮有无卡塞撞击现象。
(4)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齐整完善。
(5)检查各槽,各输矿管路有无漏矿现象,各槽闸板是否灵便严密,精矿刮板高低是否合适。
2、开车时应做到:(1)与磨矿工联系好,待浮选机开车后运转正常球磨机才能开车。
(2)起动电机前先用手盘车,起动顺序是扫选、粗选、精选、优选、搅拌,停车则相反。
(3)不准用湿手触摸电器开关或电器设备,禁止运转中更换皮带,严禁机油或杂物落入槽内。
(4)随时检查电机温度变化和各润滑点的润滑情况,每四小时向轴承内注油一次。
(5)按车间规定的药剂制度加油、药,随时掌握浮选情况的变化,及时做适当的调节,以便保证各项指标的完成。
3、停车时做到:(1)在球磨停车停止供矿后,浮选机必须经过充分循环后方可停车。
(2)搅拌槽停止给矿后应立即停止添加油药和关闭水门。
(3)无通知突然停电时,应立即拉下闸刀开关停止加药剂,关闭水门。
(4)要做好原始记录,清理卫生,整理好工具和保管好药剂。
2024年浮选机工作业指导(二)浮选机是一种常用的矿石选矿设备,广泛应用于各类金属矿石的选矿过程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挑战的增加,浮选机工作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需求。
本文将针对2024年浮选机工作的相关要求和指导进行详细阐述。
一、2024年浮选机工作的背景和挑战在当前的矿石选矿工作中,浮选机作为一种重要的矿石分离设备,对于提高矿石回收率和品位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矿石的种类和粒度的多样性,以及矿石中杂质含量的复杂性,使得浮选机工作面临着以下几个挑战:1. 高效分离技术的需求:随着矿石资源的日益稀缺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浮选机需要具备更高的分离效率和选择性,以提高矿石回收率和品位。
2. 经济和环保的平衡:浮选机的工作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化学药剂,因此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浮选实验实验报告

浮选实验实验报告浮选实验实验报告引言:浮选是一种常用的矿石分离和提纯技术,广泛应用于矿山和冶金行业。
本实验旨在通过浮选实验,探究不同条件下矿石的浮选效果,并分析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实验目的:1. 了解浮选原理及其在矿石分离中的应用;2. 掌握浮选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3. 研究不同条件下矿石的浮选效果。
实验仪器和试剂:1. 实验仪器:浮选机、显微镜;2. 试剂:矿石样品、药剂(如捕收剂、起泡剂等)、水。
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清洗实验仪器,将矿石样品研磨至一定粒度;2. 调整实验条件: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的药剂浓度和加药顺序;3. 浮选操作:将矿石样品加入浮选机中,开启机械搅拌,逐渐加入药剂,控制药剂投入速度和时间;4. 观察浮选效果:观察浮选机中的矿石浮选情况,使用显微镜观察矿石颗粒形态和浮选程度;5. 数据记录与分析:记录实验结果,分析不同条件下的浮选效果差异,并探讨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浮选实验,我们观察到不同条件下矿石的浮选效果存在差异。
在药剂浓度较低的情况下,矿石的浮选率较低,颗粒分布不均匀。
随着药剂浓度的增加,矿石的浮选率逐渐提高,颗粒分布更加均匀。
这说明药剂浓度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
此外,我们还观察到加药顺序对浮选效果有一定影响。
当我们先加入捕收剂,再加入起泡剂时,矿石的浮选率明显高于反过来加药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捕收剂能够与矿石表面发生化学反应,使其变得亲水性更强,从而提高了浮选效果。
然而,实验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由于实验时间和条件的限制,我们无法对所有可能影响浮选效果的因素进行详尽的研究。
例如,矿石的粒度、pH值、温度等因素都可能对浮选效果产生影响。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我们可以考虑这些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的实验和分析。
结论:通过浮选实验,我们了解了浮选原理及其在矿石分离中的应用。
我们掌握了浮选实验的基本操作技巧,并研究了不同条件下矿石的浮选效果。
实验结果表明,药剂浓度和加药顺序是影响浮选效果的重要因素。
浮选实验报告

有色金属冶金实验研究---研究生课程(实验课)二、有色金属矿物浮选实验1. 实验目的(1)掌握实验室型单槽浮选机的结构和操作;(2)了解高硫含砷金矿的浮选流程及操作因素对浮选的影响。
2、实验原理随着工业矿床向贫细杂的趋向转移,浮选法工业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比重。
当前,采用浮选法来处理矿物,其最基本的原则流程有:(1) 优先浮选,这种方案适用于较简单易选的矿物,如铜锌硫矿和铅锌硫矿等;(2) 混合浮选,矿石中矿物呈集合体存在,在粗磨条件下,能得到混合精矿和废弃尾矿的矿石,可用此方案;(3) 部分混合浮选。
适于粗细不均匀嵌布的矿石;(4) 等可浮性浮选。
对复杂非硫化矿来说,特别是含钙矿物的矿石,其分选技术主要取决于采用有效的浮选剂。
如果非硫化矿中有硫化矿共生。
如含硫化矿的萤石矿,一般先用黄药类捕收剂将硫化矿浮出后再用脂肪酸浮萤石。
为保证非硫化矿精矿质量,处理该类矿石时,精选次数都较多(6〜8次),否则精矿质量得不到保证。
3、仪器、试剂及试验原料(1) 仪器秒表,玻璃器皿,单槽浮选机。
(2) 试剂选矿药剂。
(3) 试验原料高硫含砷精矿。
4. 实验步骤(1)药剂的配制与添加浮选前,应把要添加的浮选药剂准备好。
水溶性药剂配成水溶液添加。
水溶液的浓度视药剂用量多少来定,一般用量在200g/t范围内的药剂,可配成0.5%〜1.0%的,用量大于200g/t 的药剂,可配成5%的。
添加药剂的数量可按下式进行计算:V=qQ c式中,V为添加药剂溶液体积,mL; q为单位药剂用量,g/t; Q为试验的矿石质量,g;c 为所配药剂含量,%。
非水溶性药剂,如油酸、松醇油、中性油等,采用注射器直接添加,但需预先测定注射器每滴药剂的实际质量。
(2)浮选将磨好的矿浆从容器中移人浮选槽后,把浮选槽固紧到机架上。
● 接通浮选机电源,搅拌矿浆。
然后按药方先调整剂、后捕收剂、最后起泡剂的顺序把药剂加人浮选槽内搅拌,计时。
药剂加完并搅拌到规定时间后,准备充气、刮泡。
某大型金矿样浮选实验报告(精)

矿样浮选试验报告
一、试样的采取和制备
6月3号收到矿石样,将所送矿样全部细磨后,用于本次试验。
样品的各主要元素含量见表1.1:
表1.1样品各主要元素分析结果
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出,矿物内有害于浮选的物质含量低,属于易选矿石。
二、选矿试验
2.1.1药剂条件试验
固定条件:浮选浓度33%,磨矿细度-200目52.72%,考察不同药剂条件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2。
表2.2药剂条件试验结果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单独添加黄药、黑药,精矿品位不太理想。
单独添加乙硫氮对浮精品位的提高有一定帮助,但尾矿品位又有所升高,所以选择黄药、黑药、乙硫氮均添加的方案。
2.1.2细度条件试验
固定条件:浮选浓度33%,粗选乙硫氮60g/t,丁黄药
50g/t,丁铵黑药30g/t,扫选乙硫氮60g/t,丁黄药50g/t,丁铵黑药30g/t,考察细度对浮选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见表2.3。
表2.3细度条件试验结果
2.1.3试验结论
由以上几组浮选结果可以看出:浮选细度86.5%,浮选浓度33%,粗选乙硫氮60g/t,丁黄药50g/t,丁铵黑药30g/t,扫选乙硫氮60g/t,丁黄药50g/t,丁铵黑药30g/t,浮选Pb精品位35.30%,Pb回收率88.08%,为本次试验最佳结果。
由试验结果可以看出,细度是影响浮选的主要因素。
车间生产受条件限制细度可选择-200目70%以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

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浮选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浮选实验,探讨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工艺以及浮选条件的优化,为提高碳酸锰矿的选矿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参考。
二、实验原理碳酸锰矿在矿石中与杂质矿物(如石英、黄铁矿等)粒度一般较细,所以常采用浮选法进行选矿。
碳酸锰可用氧化锰和重晶石长石的组合对其进行活化,使其变得易浮于气泡之上。
在常温下,锰酸钠与碳酸钠配合使用可加速胶团分散,使锰矿和杂质矿混合物更好的分离。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实验材料:云南文山碳酸锰矿、氧化锰、重晶石、长石、碳酸钠、锰酸钠、萤石、石英、黄铁矿等。
2.实验仪器:搅拌器、陶瓷搅拌均、磁力搅拌器、浮选机、显微镜、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样品磨矿:将碳酸锰矿样品经初步破碎后,采用球磨机磨磨至适宜颗粒度。
2.活化试验:取适量氧化锰和重晶石,与碳酸锰矿混合后,加入碳酸钠、锰酸钠进行活化试验,寻找最佳的活化剂用量。
3.浮选试验:将活化后的样品进行浮选试验,探讨不同浮选剂用量对浮选效果的影响。
4.浮选选矿条件优化:通过实验数据和观察,确定最佳的浮选选矿条件。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活化试验结果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最佳的活化剂用量为氧化锰和重晶石的质量分数为3∶2,碳酸钠和锰酸钠的质量分数为5∶2。
2.浮选试验结果分析:在最佳的活化剂用量下,用不同浮选剂用量进行浮选试验后发现,当氧化锰和重晶石的总质量分数为0.3%时,浮选效果最佳。
3.浮选选矿条件优化结果分析:选取最佳活化剂用量和浮选剂用量后,通过显微镜观察发现,锰矿和杂质矿的分离效果良好。
六、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确定了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最佳活化剂用量和浮选剂用量,优化了浮选选矿条件。
该实验结果为该地区碳酸锰矿的选矿工艺提供了参考,为提高碳酸锰矿的选矿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提供了重要依据。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主要探讨了云南文山碳酸锰矿的浮选工艺及浮选条件的优化,通过实验得出最佳的活化剂用量和浮选剂用量,提出了相应的浮选选矿条件优化方案。
浮选实验操作

浮选试验分析(一)一、概述浮选是选别细粒嵌布的矿石,特别是选别有色金属、稀有金属、非金属矿和可溶性盐类等的一种主要的方法。
在大多数矿石可选性研究中,浮选试验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
(一)实验室浮选试验的内容浮选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选别方案;通过试验、分析影响过程的因素,查明各因素在过程中的主次位置和相互影响的程度,确定最佳工艺条件;提出最终选别指标和必要的其他技术指标。
由于浮选过程中各种组成矿物的选择性分离是基于矿物可浮性的差异,因此用各种药剂调整矿物可浮性差异,是浮选试验的关键。
(二)实验室浮选试验的程序实验室浮选可选性试验通常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1)拟定原则方案根据所研究的矿石性质,结合已有的生产经验和专业知识,拟定原则方案。
例如多金属硫化矿矿石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全混合浮选、部分混合浮选、优先浮选等方案;对于红铁矿的浮选,可能的原则方案有正浮选、反浮选、絮凝浮选等方案。
如果原则方案不能预先确定,只能对每一可能的方案进行系统试验,找出各自的最佳。
工艺条件和指标,最后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予以确定。
(2)准备试验条件包括试样制备、设备和仪表的检修等。
(3)预先试验预先试验的目的是探索所选矿石的可能的研究方案、原则流程、选别条件的大致范围和可能达到的指标。
(4)条件试验(或称系统试验)根据预先试验确定的方案和大致的选别条件,编制详细的试验计划,进行系统试验来确定各项最佳浮选条件。
(5)闭路试验它是在不连续的设备上模仿连续的生产过程的分批试验,即进行一组将前一试验的中矿加到下一试验相应地点的实验室闭路试验。
目的是确定中矿的影响,核定所选的浮选条件和流程,并确定最终指标。
实验室小型试验结束后,一般尚须进一步做实验室浮选连续试验(简称连选试验),有时还需要做半工业试验甚至工业试验。
二、浮选试样的制备、试验设备和操作技术实验室浮选试验,通常是指“小型单元浮选试验”,也有人叫做“分批浮选试验”。
一般都是用天然矿石进行试验,但在探索某一新的药方时,或研究浮选基础理论时,常进行纯矿物浮选试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选矿学—浮游选矿》课程 实验指导书 (统招)
矿物加工工程专业 目 录 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 ................................................................................................................................ 2
实验二:真空浮选演示试验 ............................................................................................................................ 7
实验三:可比性浮选试验 ................................................................................................................................ 7
实验四:浮选速度试验 ................................................................................................................................... 16 实验一、接触角测定试验 一、目的和意义 1、了解“润湿角测量仪”的结构和掌握测定矿物润湿接触角的方法。 2、测定几种常见矿物的接触角。了解矿物天然可浮性和润湿接触角的关系。 3、了解捕收剂对矿物接触角的影响。 二、基本原理
润湿接触角是指液滴在物体表面扩展并达到平衡状态后,三相周边上某一点引气液界面的切线,则该切线与固液界面的夹角称为润湿接触角。 应用特定的仪器可以准确测得该角。物体表面润湿接触角的大小与物体表面被该液体润湿的难易程度。对于矿物加工来说,矿粒表面的润湿接触角的大小直接反映其可浮性的好坏。矿物的可浮性=1-cos,为润湿接触角。利用特定的装置和手段即可测得该角。本实验以JY-82型润湿接触角测量仪为基础,目前市场上已有借助显微摄像和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测定接触角的设备,更易操作、人为误差小、精度较高。 表1 矿物表面润湿性分类
类型 表面不饱和键性质 表面同水的作用能 接触角 界面水结构 代表性矿物
强亲水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1 无 直接水化层 石英、云母、锡石、刚玉、菱铁矿、高岭石、方解石
弱亲水 弱疏水 离子-共价键(部分自身闭合) 1左右 无或很小 直接水化层为主
方铅矿、辉
铜矿、闪锌矿
疏水 分子键为主(层面间),离子、共价键为辅(层端、断面) <1 中等(40~90度) 次生水化层为主 滑石、石墨、辉钼矿、 叶腊石
强疏水 色散力为主的分子键 <<1 大(90~110度) 次生水化层 自然硫、 石蜡 三、仪器设备和材料
1、仪器设备:接触角测定仪; 2、烧杯、量筒、竹镊子、注射器; 3、丁基黄药、煤油等表面改性药剂、水玻璃 4、磨料:400号、600号 5、矿物磨片:方铅矿、黄铁矿、煤、石英、石蜡、聚胺脂抛光片或其他材料(规格:4厘米X2厘米X0.5厘米。 四、 实验步骤和操作技术 1、学习了解所用仪器设备的操作说明书和操作规程。 JJC-l型润湿接触角测量仪的使用方法: 本仪器由底座9、测量显微镜8、样品盒10和照明光源11等4部分组成(见图4—16—2)。 (1)底座:底座是基础,其他3个组件装在底座上。 (2)测量显微镜:测量显微镜除瞄准、观察外,由于采用动、定分划板相结合的结构,所以既能作角度测量,又能作线性测量。 (3)样品盒:样品盒是用于放置矿物薄片及液滴的,可方便的从底座上取下和放上矿物薄片,矿物薄片还可以随同升降块上、下调整,以适应观测的高度。样品盒还能通过调整手轮按直角坐标任意移动。 (4)照明光源:照明光源采用6v15w白炽灯泡,光源和6v可调变压器相接,可以根据需要调整其亮度。 操作方法如下: (1)将仪器放在牢固、平稳、无振动的工作台上,调整调平轮5,伎园水准器9的气泡居中(见图4—16—3),此时底座处于水平状态。 (2)接通电源,伎光线照亮样品盒的长方形玻璃宙上,高低可松动固定手轮6(图4—16—3)进行调节,高低调节合适后,再将其固定住。 (3)观察矿物薄片上液滴三相周边投影的一端边缘(4点)和矿物接触线与定
分划板(图4—l 6—4)水平线是否重合,如不重合可松动升降手轮3(图4—16—2)进行调节.并使液滴一端边缘A与定分划板刻度中心O点重合。 (4)使动分划板做线性移动,转动手轮2使动分划板旋转,通过A点与液滴气液界面相切,读出夹角读数,其测量即完成。 本仪器在使用中,切记不可将照明光源直接插入220v电源。 五、试验过程及步骤 1、检查设备,使之处于待测状态; 2、净化物料磨片(抛光片):将待测磨片置于干净的玻璃板上,用磨料轻轻磨去表面的污染物,用蒸馏水洗净;然后用潮湿的昵粘打光,并用蒸馏水清洗; 3、用绒布擦干,用镜头纸包好待测; 4、将待测磨片置于样品盒上,用微量注射器给上一滴水滴,然后调整焦距,使影像清晰的出现与目镜中,按照所用仪器的测试原理测定润湿接触角,重复两次取平均值; 5、将待测磨片置于药剂溶液中,浸泡3分钟后用镜头纸擦干,再次测定润湿接触角; 6、注意:每次测量时间越短越好,水滴直径不能太大,最好保持在1~2毫米。测试过程必须注意保持磨片的洁净度。 7、整理仪器、清理实验现场,报请指导教师验收和数据记录签字。 六、试验中注意寥项 (1)每次测量时间不可超过1min。 (2)每次测量,动划刻板相切气液界面,需微调移动,确认相切时才能读数。 (3)水淌直径最好为1~2mm。 (4)严禁用手直接接触磨片。 (5)为防止产生干扰,各种矿物所用磨料要严格区分。 七、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
1、实验条件及测试结果记录于下表 序号 测试对象 表面改性措施或条件 润湿接触角 1 2 3 4 2、分析药剂作用前后接触角的变化及原因分析,结合界面化学和表面活性剂知识分析表面改性剂的作用机理与实际应用。 3、编写实验报告 八、思考题 1、测试时间太长、液滴直径过大等对测量结果有何影响? 2、选矿用捕收剂和抑制剂的作用机理是什么?举例介绍其实际应用。 实验二:真空浮选演示试验 一、实验目的 1、验证亨利定律,了解气体析出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2、了解析出矿化的过程和作用,掌握 二、实验原理 1、亨利定律: 空气在矿浆中的溶解度与压力、温度和水中溶解的其他物质的浓度有关。对浮选有意义的是压力与溶解度的 关系。 享利定律:温度一定,混合气体中的每一组分的溶解度,随着其分压的增加而增加。 溶解度q=KP。 2、析出气泡过程 A、气体分子移动:减压瞬间,气体分子向易于聚合起来的区域移动,间断水分子间力的阻碍。 B、生成“气泡晶核”。 气体分子在范德华力作用一相互聚合,形成气泡晶核,半径为R最小(即能稳定地存在于液相中的气泡最小半径)。 气泡剩余毛细压力
设P1为气体在溶液内旦饱和状态时的液面压力,P2为降压后气体在溶液内呈饱和状态时的液面压力。
C、初生气泡长大。 3、析出矿化 随着润湿接触角的增大,体系自由能升高越小,微泡析出越容易。即从理论上得出微泡能在疏水矿物表面析出,析出矿化提高选择性。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1、真空浮选装置,1台; 2、不同矿物颗粒若干; 3、正十二烷、煤油等捕收剂,少量。
四、 实验步骤和操作技术
1、开启真空瓶,加入1/3高度的自来水,密闭真空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设备处于待工作状态。 2、接通电源,开启真空泵,观察真空瓶水中气体析出现象。 3、停止真空泵,开启真空瓶,在真空瓶中装入矿物颗粒,密闭真空瓶。 4、接通电源,开启真空泵,观察真空瓶中气体析出现象、析出矿化现象。 5、停止真空泵,开启真空瓶,加入被捕收剂浸泡的矿物颗粒,密闭真空瓶。 6、重复步骤4,观察现象。 7、停止真空泵,开启真空瓶,排出矿物颗粒,清洗真空瓶。 五、数据处理与实验报告 本试验是验证性试验,无试验数据,要求记录试验现象。实验报告的编写要按规定格式进行,做好记录,完成思考题要求的内容。 六、思考题 1、说明亨利定律以及真空泵开动的时间与气体析出量关系?分析原因? 2、用热力学第二定律解释为什么气体易于在疏水表面析出。 实验三:可比性浮选试验 一、试验目的 1、评价煤泥的可浮性。 2、进行单元浮选试验方法的基本训练。 3、为后续的浮选试验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二、试验原理 煤炭可浮性,是指煤泥浮选的难易程度。迎常采用实验室可比性浮选试验和选煤实验室分步释放试验评定煤泥(粉)可浮性的优劣。 所谓可比性浮选试验就是对不同的煤泥(粉)的可浮性进行比较的试验,也就是对不同的煤样采用相同的试验操作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产率和灰分,并计算出可浮性指标进行比较。 我国煤炭可浮性采用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作为评价指标。浮选精煤可燃体回收率E0的计算式为
式中 E0—精煤可燃体回收率,%, r0—浮选精煤产率,%; Ad0—浮选精煤灰分,%; Adf—浮选入料灰分,%。 计算结果取小数点后二位,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煤炭可浮性等级及E0的界限见表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1)XFDM—1.5型(或XPD—1.5)浮选机1台,叶轮直径60mmo (2)转速表l块。 (3)秒表1块,量程为0~10min,精度1s。 (4)洗瓶:250mL 2个。 (5)微量进样器;25uL l支。 (6)注射器:0.25mL l支。 (7)浮选药剂:十二烷,化学纯,d=0.750;甲基乙丁基甲醇(MlBC),d=0.813。 (8)天平:最大称量100g,感量0.1g。 (9)恒温干燥箱,温度范围50~200度。 (10)马弗炉1台 (11)搪瓷盆、搪瓷盘、搪瓷杯若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