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最值比较题

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最值比较题
资料分析的必考题型——最值比较题

当资料分析题中出现“XXXX最多/最少/最高/最低/最大/最小/最快/最慢/最明显的是?”等,也即题干将要结束时有“最”字出现,我们称这一类问题为最值比较题。最值比较题是每次公务员行测考试资料分析部分必不可少的题型,而且几乎每篇材料都会出现一题,所以一定要掌握其答题方法并重点复习。

最值比较题一般用比较技巧排除错误选项,不需要把四个选项的结果都算出来,而且切记不要把四个选项的数值都算出来再比较,因为这样太麻烦、太浪费时间了。对于这类问题,一般都有两个明显错误选项可以排除,剩下两个选项比较出大小即可,也不需要算出具体的数值。

归结为一句话:此类问题要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而且要边比较边排除。

【例1】(节选自2011年国考)

134. 2010年一季度,我国对以下哪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水产品的平均单价最高?

A. 日本

B. 美国

C. 欧盟

D. 韩国

134.A.[解析]本题题干最后出现“最高?”,所以为最值比较题。此类问题要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而且要边比较边排除。

平均单价=出口额÷出口量,所以四国平均单价为

我们先比较B、C、D三个分式,B、C、D三个分式,分母差别不大,但是B项的分子远大于C、D两项,所以B项的值肯定大于C、D两项,排除C、D两项,接下来比较A、B两项就可以了。A项的分子与分母均略大于B项的分子与分母,所以这两项用差分法做比较。差

分数=。

【思路点拨】A、B两项都接近1/2,但都不到1/2。不计算不太容易比较,但由于比较接近,计算出来也比较麻烦。观察一下特征,A项的分子>B项的分子,A项的分母>B项的分母,此特征符合差分法。所以我们用差分法来做比较。

【本题小结】B、C、D三个分式比较,首先排除C、D两项。A、B两项再比较,排除B 选项。所以说最值比较题并不需要把每个选项的结果都算出来,像本题一个都不用算。

【例2】(节选自2011年424联考)

102. 下列作物2009年比2008年增产量最多的是( )。

A.粮食

B.糖蔗

C.蔬菜

D.水果

102.C.[解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增长量,考查方式是最值比较题。具体计算是:粮食1314.50×5.7%/(1+5.7%);糖蔗1116.11×3.4%/(1+3.4%);蔬菜2567.17×5.6%/(1+5.6%);

水果1061.89×8%/(1+8%),如果把这些结果计算出来再比较,显然计算量太大,不可取。接下来介绍估算方法——绝对值相对值比较法。

A和C相比,排除A。因为粮食和蔬菜比较,09年的同比增长率差不多,但是产量粮食远低于蔬菜,所以粮食的增长量肯定低于蔬菜。

B和C相比,排除B。因为糖蔗和蔬菜比较,09年的同比增长率和产量都低于蔬菜,所以糖蔗的增长量肯定低于蔬菜。

D和C相比,排除D。因为水果和蔬菜比较,09年的同比增长率水果比蔬菜高,但是肯定不到二倍,但是产量水果不到蔬菜的1/2,所以水果的增长量肯定低于蔬菜。

所以增产量最多的应为蔬菜。

【本题小结】A、C比较,排除A两项。B、C比较,排除B选项。C、D再比较,排除D 选项。所以答案只能是C选项。还是那句话:最值比较题并不需要把每个选项的结果都算出来,像本题一个都不用算。

【例3】(节选自2012年国考)

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为29727.6亿美元,同比增长34.7%

2010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9334.3亿美元,同比增加30.9%;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4924.1亿美元,同比增长30.7%。船舶、汽车零部件出口保持较快增长,其中船舶出口同比增长的44.5%,汽车零部件出口同比增长44.1% .

2010年,机电产品进口额达到660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4%,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额达到4126.1亿美元,同比增长33.2%

133.在2010年我国进出口贸易中,下列哪一项的同比增长金额最高?

A.机电产品出口

B.高新技术产品出口

C.机电产品进口

D.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33.A.[解析]本题题干最后出现“最高?”,所以为最值比较题。此类问题要先排除明显错误选项,而且要边比较边排除。

A、C相比较,A的绝对量(9334.3)远大于C的绝对量(6603.1),A的相对量(30.9%)与C 的相对量(34.4%)差别不大,所以A的同比增长量要大于C的同比增长量。排除C选项。

同理B、D相比较,排除D选项。

最后比较A、B两项。A的绝对量和相对量都大于B,所以A的同比增长量要大于B的同比增长量。正确答案为A选项。

【本题小结】A、C比较,排除C选项。B、D比较,排除D选项。A、B再比较,排除B 选项。所以答案只能是A选项。还是那句话:最值比较题并不需要把每个选项的结果都算出来,像本题一个都不用算。

上面三个例题主要用到了两种比较方法——分式比较法、绝对值相对值比较法。当然,快速解答最值比较题的比较方法不仅仅限于这两种方法,还有比例、比重上升/下降模型、定性分析法、插值法等。

看到此,最值比较题的答题思路你掌握了吗?没有掌握的话,快去红麒麟公务员笔试迭代训练系统进行强化练习吧!如果这个方法掌握了,红麒麟还有更多的方法和技巧助你成公哦!还犹豫什么,一切都是免费的!不信就去瞧瞧吧~

资料分析精典题型附答案

一、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06―110题。 2010年1月-2011年7月汽车产量及月同比增速 106.2011年7月产量低于上半年月均产量的是() A.电 B. 钢材 C. 水泥 D. 乙烯 107.2011年7月轿车产量占汽车产量的比重与上年同期相比() A. 上升了约7个百分点 B. 下降了月7个百分点 C. 上升了约14个百分点 D. 下降了月14个百分点 108.2010年年3-12月中,汽车单月产量超过150万辆的月份有()个。 A. 4 B. 5 C. 6 D. 7

109.下列选项中,汽车产量同比增速最低的是() A. 2010年4月 B. 2010年5月 C. 2011年4月 D. 2011年5月 110.以下说法与资料相符的是() A. 表中产品2011年7月产量同比增速均慢于上半年 B. 2011年7月,十种有色金融比上年同期增产9.8万吨 C. 2009年11月,汽车日均产量超过4万辆 D. 2010年汽车产量最低的季度是第一季度 二、根据所给文字、图表资料回答111―115题。 某市2010年全年实现农业增加值124.3亿元,比上年下降1.6%。粮食播种面积22.3万公顷,比上年减少0.3万公顷;粮食产量115.7万吨,比上年下降7.3%。 全市农业观光园1303个,比上年增加9个;观光园总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长16.7%。民俗旅游实际经营户7979户,比上年减少726户;民俗旅游总收入7.3亿元,增长20.7%。种业收入14.6亿元,比上年增长13.5%。设施农业占地面积18323公顷,比上年下降2.3%;实现收入40.7亿元,增长20.1%。2010年主要农副产品产量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思路与技巧整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思路与技巧整理

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解题思路与技巧整理 一、口诀:“带着问题读材料,能做一道做一道;估算比例结合用,具体排除更巧妙!!” (一)带着问题读材料,能做一道做一道 解析:在做资料分析(主要指文字类的)、短文章阅读和申论时我都是先看问题再看资料,带着第一道题读材料,能做了立即停止阅读,答题;在停止阅读处做好标记,以便接着读,答完第一题后再带着第二题接着读;依此类推。 好处有三: 1.针对性强,准确率高; 2.有时很多材料的段落根本用不上,能够节省时间; 3.完全符合“应试”的思维。 (二)估算比例结合用,具体排除更巧妙 具体到资料分析上我们举例说明:(以国考原题为例) 国家财政科技拨款额达975.5亿元,比上年增加159.3亿元,增长19.5%,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0%。在国家财政科技拨款中,

中央财政科技拨款为639.9亿元,比上年增长25.2%,占中央财政支出的比重为8.6%;地方财政科技拨款为335.6亿元,比上年增长10%,占地方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9%。分执行部门看,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为9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国有独立核算的科研院所科技活动经费支出399.0亿元,比上年增长13.6%;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62.3亿元,比上年增长24.4%,高等学校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为10.5%。各类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占全国总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的比重比上年提高了1.2个百分点。 1.国家财政支出总额为( )。A.24387.5亿元 B.5002.6亿 元 C.3979.6亿元 D.816.3亿元2.中央财政支出与地方财政支出之比约为( )。 A.1:6.87 B.6.87:1 C.1: 2.37 D.2.37:1 3.与相比,科技活动经费支出绝对增长量最大的执行部门是( )。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数据分析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人口现状.sav数据中是1992年亚洲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的数据,试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分析各国家和地区平均寿命与人均GDP、成人识字率、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的关系。(25分) 解: 1.通过分别绘制地区平均寿命(y)、按购买力计算的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散点图初步分析他们之间的关系 上图是以人均GDP(x1)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尝试多种模型后采用曲线估计,得出 表示地区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的对数有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成人识字率(x2)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基本呈正线性关系。 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由图可知,他们之间没有呈线性关系 。 x)为横轴,地区平均寿命(y)为纵轴的散点图,上图是以疫苗接种率(x3)的三次方(3 3 由图可知,他们之间呈正线性关系 所以可以采用如下的线性回归方法分析。

2.线性回归 先用强行进入的方式建立如下线性方程 设Y=β0+β1*(Xi1)+β2*Xi2+β3* X+εi i=1.2 (24) 3i 其中εi(i=1.2……22)相互独立,都服从正态分布N(0,σ^2)且假设其等于方差 R值为0.952,大于0.8,表示两变量间有较强的线性关系。且表示平均寿命(y)的95.2%的信息能由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一起表示出来。 建立总体性的假设检验 提出假设检验H0:β1=β2=β3=0,H1,:其中至少有一个非零 得如下方差分析表 上表是方差分析SAS输出结果。由表知,采用的是F分布,F=58.190,对应的检验概率P值是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拒绝原假设,表示总体性假设检验通过了,平均寿命(y)与人均GDP(x1)、成人识字率(x2),一岁儿童疫苗接种率(x3)之间有高度显著的的线性回归关系。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江苏公务员考试网http:https://www.360docs.net/doc/cb2020612.html,/ 公务员考试行测资料分析:题型归纳总结 近年来,资料分析中的题型已基本固定,主要包括计算类、比较类、计数类、综合分析类四大题型。了解资料分析的各种题型,针对不同题型使用合适的解题技巧,是考生在备考中应掌握的基本功之一。下面,我们就资料分析的四种题型的命题特点及应对策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考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 一、计算类 计算类题型是资料分析中的必考题型,在资料分析题目中所占比重最大,主要包括基期量和现期量的计算,增长量和增长率的计算、比重以及倍数计算等。 计算类题型众多,难度不一,对考生分析资料、提炼数据的能力要求较高。针对计算类题型,考生要能够快速找到数据,计算过程中要巧妙使用各种速算技巧,结合一些常用的公式结论,如混合增长率公式、平均增长率近似公式等,快速得出正确结果。在使用速算技巧时,要根据选项中的结果,选择正确合适的速算方法,避免误用速算技巧而导致结果与正确选项偏差过大。 【例1】(2012年北京)2011年8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05亿元,同比增长17.0%,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2783亿元,同比增长17.1%;乡村消费品零售额1922亿元,增长16.4%,问2010年8月城镇消费品零售总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A.76% B.87% C.92% D.82% 【解析】本题考察基期比重的计算,计算式为≈。因此,答案选择B选项。 二、比较类 比较类题型包括两类,第一类是比较大小类,要求比较四个选项结果的大小,如题干中“排名第几的是……”、以及“最多”、“最少”、“最大”、“最小”等关键性词语,这种题型在资料分析中考查较多,主要考查考生快速查找数据并比较数据大小关系的能力。 第二类是排序题,当题目中出现“从小到大排序正确的是……”、“从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等关键性词语,在考试中相对比较简单。对于比较类题型,进行计算比较时,要注意运用合理的速算技巧,要把握好放大和缩小的尺度。建议各位考生在解题中,可以直接使用一些确定的结论,如现期量和增长率大,则增长量也大;部分的增长率大于整体,则部分占总体的比重是增加的,等等。

2013国考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

资料分析试题 2013年国考行测资料分析每日一练(1) 【例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1一5题。 2008年,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2663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2263所,比上年增加355所,成人高等学校400所,比上年减少13所。普通高校中本科院校1079所,高职(专科)院校1184所。全国共有培养研究生单位796个;其中高等学校479个,科研机构317个。 全国招收研究生44.64万人,比上年增加2.78万人,增长6.64%;其中博士生5.98万人,硕士生38.67万人。在学研究生128. 30万人,比上年增加8.80万人,增长7.36%;其中博士生23.66万人,硕士生104.64万人。毕业研究生34. 48万人,比上年增加3.3万人,增长10.58%;其中博士生4.37万人,硕士生30.11万人。 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07.66万人,比上年增加41.74万人;在校生2021.O2万人,比上年增加136. 12万人,增长7.22%;毕业生511.95万人,比上年增加64. 16万人,增长14.33%。成人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202.56万人,在校生548. 29万人,毕业生169. 09万人。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报考988.82万人次,取得毕业证书55.19万人。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平均规模为8679人。 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05.10万人,比上年增加7.65万人;其中专任教师123. 75万人,比上年增加 6.92万人。生师规模比为1 7.23:1。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 8.99万人,比上年减少4.64万人;其中专任教师5.32万人,比上年减少2.7万人。 1.2008年全国本科院校占普通高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总和的比例为( )。 A.47.7% B.52.3% C.40.5% D.44.5% 2.200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的总数为( )所。 A.2675 B.2321 C.2309 D.2250 3.2008年下列数据增幅最大的是( )。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11

资料分析比重增长率问题秒杀公式总结 比重增长率问题 比重增长率问题题型表现形式: 已知今年量A,增长率是X;今年量B,增长率是Y. 求今年A占B的比重比去年增长了()% 神算老周分析:此类题型曾在历年国考、省考中多次出现,虽然近年来出现的频率降低,但仍是一类经典题型,而且此类题有一定难度,如果不掌握方法,往往会被出题人的这个问法给绕晕或者解出来要较长时间。今天,老周在前几天给大家总结比重增长量的基础上,再来对这一类题型做一个总结。 公式总结:(a-b)/b (这里a=A对应的增长率X + 1 b= B对应的增长率Y + 1)

关于求比重增长率的题型示例 2009年国考行测真题 全国2007年认定登记的技术合同共计220868项,同比增长7%;总成交金额2226亿元,同比增长22.44%;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突破百万元大关,达到100.78万元。 136、2007年平均每项技术合同成交金额同比增长率为多少() A.8.15% B.14.43% C.25.05% D.35.25% 神算老周解析: 公式应用:(a-b)/b= (1.2244-1.07) /1.07 =0.1544/1.07 比15.44%小一点,显然是AB之间,A太小,不可能是A。选B 在计算过程中,a-b中的1相互抵消,因为我们计算分子时,直接拿两个增长率一减就 行. (22.44%-7%)

(或直接用截取法把1.07变为1.00,分子0.1544变为0.1444.选B。关于截取法的应用这里不详述,我在论坛里有相关帖子,大家可找找,也可下载附件,里面我附上视频讲解地址。) 2011年江苏B类行测真题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增长情况 地区商品房销售面积 (万平方米) 销售面积增速 (%) 商品房销售额 (亿元) 销售额增速 (%) 东部地区50822.01 4.133203.34 10.1 东部地区2010 年商品房单位面积平均售价增速为()。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2019年公务员《资料分析》试题及答案(卷一) 1、房地产开发项目的税后利润是指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 )之后的利润。 A. 营业税 B. 房产税 C. 土地增值税 D. 企业所得税 标准答案:D 解析:考察房地产开发项目税后利润的含义。房地产开发企业缴纳所得税之后的利润为税后利润。 2、在房地产市场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现象,描述的是购房者的( )特征。 A. 消费能力 B. 消费动机 C. 消费行为 D. 消费结构 标准答案:C 解析:考察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的内容。房地产消费行为调研就是对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模式和习惯的调研。调研内容包括消费者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消费者在购买房地产的时间分布上有一定的习惯和规律,例如,房地产营销中常说的金九银十。 3、目前在火电领域诞生的新技术很多,联合循环技术就是其中

之一。简单来说,联合循环技术就是“一气两用”;将燃气轮机排出的高温废气,通过余热锅炉回收转换为蒸汽,进入蒸汽轮机后驱动其运转,两台轮机都将动能输送至发电机进行发电;废气再次进入锅炉,进一步将其中蕴含的热能转化为动能,降低最终排出气体的温度。这样不仅环保,还能节省燃料。启动速度快也是一大优点,其工作原理是在开机之初关闭运转较慢的蒸汽轮机,只启动燃气轮机,产生足够的热能后,再切换到联合循环模式。这一特点对于电力应急事件频发的大都市十分实用。 关于联合循环技术,下列说法与上述文字不相符的是: A.明显提高了发电效率 B.高温废气得以循环利用 C.停电时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启动 D.蒸汽轮机早于燃气轮机启动 4、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重现 B.同类延续 C.存在超越 D.物种证明 5、2亿个气味受体细胞,而人类只有2000万个,但我们的嗅觉系统也是相当复杂而专业的,气味分子随气流进入鼻子,通过鼻腔顶

最给力的资料分析技巧总结

以下是各个数的倒数,约等于的,最好牢记1.10到1.30以内的,把除法变为乘法就好算多了 0.9X 分之一 = 1 + (1- 0.9X) X可以取0 到9 的数 1.11=0.9 1.12=0.89 1.13=0.885 1.14=0.877 1.15=0.87 1.16=0.862 1.17=0.855 1.18=0.847 1.19=0.84 1.20=0.83 1.21=0.826 1.22=0.82 1.23=0.813 1.24=0.806 1.25=0.8 1.26=0.794 1.27=0.787 1.28=0.78 1.29=0.775 1.30=0.77 1.35=0.74 1.40=0.714 1.45=0.69 以上是重点,必须背下来,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1.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都比另外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与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324/53.1与313/51.7比较大小,其中324/53.1就是“大分数”,313/51.7就是“小分数”,而324-313/53.1-51.7=11/1.4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与“小分数”作比较: 1、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2、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3、若差分数与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与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11/1.4代替324/53.1与313/51.7作比较”,因为11/1.4>313/51.7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资料分析解题技巧与知识点汇总 解题技巧 1、首先应读懂图、表或文字。资料分析试题是以图、表或文字反映的信息为依据,看不懂资料,也就失去答题的前提条件。因此,应当把图表内容的阅读和理解作为正确答题的首要条件。 2、读资料时,最好带着题中的问题去读,注意摘取与试题有关的重要信息。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对资料的理解,另一方面也可减少答题时重复看资料的时间。 3、适当采用“排除法”解决问题。资料分析题的备选答案,通常有一两项是迷惑性不强或极易排除的,往往通过图表或文字反映出的定性结论就可以排除;在进行计算时,往往通过比较数值大小、位数等可排除迷惑选项。 4、注意统计图表中的统计单位。 知识点收集与分析 产业 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它大体反映了人类生活需要、社会分工和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基本反映了有史以来人类生产活动的历史顺序,以及社会生产结构与需求结构之间相互关系,是研究国民经济的一种重要方法。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即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即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即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以分为两大部门: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

此外,通常说的办“三产”,其内容并不一定都是第三产业,把企事业单位创办的主业之外的营利性的经济实体都称之为“三产”是不确切的。例如:所办的实体如是养牛场则属于第一产业,如果是工厂、施工队则属于第二产业,如果是商店、招待所、咨询机构、游艺厅等才属于第三产业。 三次产业各年度的比重(%) 199119921993199419951996199719981999 第一 8.1 6.9 6.2 6.9 5.8 5.2 4.7 4.3 4.0 产业 第二 52.248.748.046.144.142.340.839.138.9 产业 第三 39.744.445.847.050.152.554.556.657.1 产业 第三产业是由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的有关行业组成,它的基本属性决定了第三产业必须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提供各种配套服务 。在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的影响,第三产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以致长期处于滞后状态。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第三产业迅速恢复和发展起来,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其它经济产业一样,也必须遵循客观发展的规律。就现阶段来看,在我国第一和第二产业仍占经济的主导地位,对国民经济的支配作用并没有改变,而第三产业正处在培育和发展阶段。因此,还不能说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高越好,而应该和其它产业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如果片面强调第三产业的作用,不切实际地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就可能出现“泡沫”经济现象,难以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同时,第

考试模拟样题_数据分析应用(附答案与解析)

1(50.0分) 移动公司想结合用户通话行为,推荐相应套餐,或者结合用户现有套餐优化用户套餐,提供个性化套餐,从而对客户进行精准营销,增加客户粘性。为 移动用户细分聚类 data-移动用户细分聚类.xlsx 请你根据这些客户数据,进行数据的预处理(数据预处理过程中可以根据现有变量构造新变量进行分析),预处理之后选择合适变量进行分析,分析算法自行选择,写出分析思路和过程,通过数据分析对客户进行细分,将客户分为5类。并为移动公司提供客户精准营销的相关建议。(请写出分析的流程并刻画最后细分之后的客户的特点和相应的营销建议) 答案解析: 根据题意解读本题可以选用聚类方式对客户进行类别划分,此处采用Kmeans聚类进行模型假设。 1、对数据进行预处理,数据均为数值型,此项不用处理; 检验数据可知没有缺失值,故此项不用处理; 将数据导入datehoop平台进行异常值处理可以看到虽然异常值较多但考虑到可能是特殊人群,故此项不做处理。聚类对变量相关性影响较为敏感,因此将数据通过datehoop平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如下: 从相关矩阵可以看出Peak_mins和Total_mins相关性显著。此处利用比值法构建新的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因为变量之间取值范围差异较大,因此进行聚类时需要进行标准化(datehoop平台可以自动标准化,此处不单独处理)。

2、对变量进行聚类,选择变量peak_mins/total_mins,offpeak_mins,weekend_mins,international_mins,total_mins,average_mins;根据题目要求,聚类个数选择5,聚类结果如下: 平均轮廓系数为0.2485,虽然轮廓系数并没有接近1,但也是合理的。在实际聚类过程中并不是每次聚类都会达到较高的轮廓系数,轮廓系数不高说明类之间区分性不是特别明显,但并不代表类之间没有区分 3、针对聚类结果分析每一类客户在现有变量上的特征,这里选取平均值作为参考依据,每一类针对每一个变量的类中心点如下: 0类:工作日通话时长、国际通话时长、总通话时长都最长,周末通话时长也较长,可以定义为高端商务客户; 1类:平均每次通话时长最长,其他通话时长处于中等水平,可以定义为长聊客户; 2类:所有通话时长都最低,命名为不常使用客户; 3类:下班班时间通话时长最长,总通话时长和上班时间通话时长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日常客户; 4类:周末通话时长最长,上班时间通话时长仅次于高端商务客户,国际通话时长和总通话时长都较长,可以命名为中端商务客户; 4、根据以上客户细分的结果和特征分析,移动产品开发部门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套餐品类,满足不同类型客户的实际需求,增加客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最终提高客户的生命周期价值。 针对不同的类别客户给出相应的营销建议。按照老师课堂讲解,可以发挥想象力针对每一类客户设置不同的营销策略, (1)对于0类高端商务客户,移动公司可以推出较为优惠的电话资费以保证客户可以长期使用。在保证国内通话时长的前提下,可以推出优惠的国际漫游资费。

资料分析重点考察题型及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资料分析重点考察题型及各类题型解题技巧 众所周知,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主要包括三种题型:文字类资料、表格类资料和图形类资料。虽然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更常见的题型是三大类材料的综合形式,但是无论是单一材料还是综合材料,分析材料的技巧都是一样的。对于这三大类材料,我们应该如何去解读才能迅速把握关键信息,及时准确地列出计算式呢? 一、文字类的材料分析 对于文字类的材料分析应该是很多同学不愿意面对的题型,字数多,数据多。并且其中大部分都是无用数据,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这一类材料如何解读呢。建议熟练掌握“结构阅读法”,主要两个策略:一,关键名词定位法,二,段落大意概括。一般而言,文字资料分为两种结构:多段式、一段式。 (1)多段式材料:1.关键名词定位,把材料中后面紧跟数据或者和数据有关的名词标注出来; 2. 二,段落大意概括。看每段第一句话,通过每段第一句话判断这篇资料是一段说一个主题,还是全篇说一个主题,并大概知道全篇资料讲述的是什么方面的问题。例如:2003年6月份,“国房景气指数”达到107.04,比5月份上升0.76点,比去年同期上升2. 39点,具体的各分类指数情况如下: 6月份竣工面积分类指数为111.46,与5月份基本持平,比去年同期上升7.42点。1-6月份,全国累计完成房屋竣工面积81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0.4%,增幅比去年同期增加20个百分点。 6月份资金来源分类指数为108.47,比5月份上升2.41点,比去年同期上升4.68点。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到位资金达5723亿元,同比增长48.4%,增幅比去年同期高13.4个百分点。 看到上面这个题目后,首先用5秒钟确定这篇文字资料的结构,是一个典型的“总分式”。然后在20秒钟内,把每一段的关键词找出来,并在下面划横线作标记。做完标记后直接看题目,题目中问到哪个关键词,就在相应的段落里面寻找对应的数据,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做题的速度。 (2)独段材料:通过目测将文章按长度大概分为三部分或四部分,不需要精确。只看每部分的第一句话,而这句话是半句话,还是完整的一句话也没有关系,目的同(1),只需要大概了解。例如: 2007年,我国七大水系的408个水质监测断面中,有50.0%的断面满足国家地表水Ⅲ类标准;26.5%的断面为Ⅳ~Ⅴ类水质;超过Ⅴ类水质的断面比例占23.5%。与上年相比,七大水系水质状况无明显变化。近岸海域296个海水水质监测点中,达到国家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监测点占62.8%,比上年下降4.9个百分点。三类海水占11.8%,上升3.8个百分点;四类、劣四类海水占25.4%,上升1.1个百分点。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14.5万平方公里,比上年减少0.4万平方公里,其中,严重污染海域面积为2.9万平方公里。渤海严重污染海域面积0.6万平方公里。全年平均气温为10.1°C,比上年高0.2°C。在监测的557个城市中,有3 89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二级以上(含二级)标准,占监测城市数的69.8%;有152个城市为三级,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数据分析经典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 1.某校九年级数学模拟测试中,六名学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所示,下列关于这组数据描述正确的是() A.众数是110 B.方差是16 C.平均数是109.5 D.中位数是109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众数、中位数的概念求出众数和中位数,根据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求出平均数和方差. 【详解】 解:这组数据的众数是110,A正确; 1 6 x=×(110+106+109+111+108+110)=109,C错误; 21 S 6 = [(110﹣109)2+(106﹣109)2+(109﹣109)2+(111﹣109)2+(108﹣109)2+ (110﹣109)2]=8 3 ,B错误; 中位数是109.5,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众数、平均数、方差、中位数,掌握它们的概念和计算公式是解题的关键. 2.一组数据2,x,6,3,3,5的众数是3和5,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3 B.4 C.5 D.6 【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众数的定义求出x=5,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即可解答. 【详解】 解:∵数据2,x,3,3,5的众数是3和5, ∴x=5,

则数据为2、3、3、5、5、6,这组数据为35 2 =4.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根据题意确定x的值以及求中位数的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如图,是根据九年级某班50名同学一周的锻炼情况绘制的条形统计图,下面关于该班50名同学一周锻炼时间的说法错误的是()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5 C.众数是7 D.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数占该班人数的一半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分别求得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即可判断四个选项的正确与否. 【详解】 A、平均数为1 50 ×(5×7+18×6+20×7+5×8)=6.46,故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B、∵一共有50个数据, ∴按从小到大排列,第25,26个数据的平均值是中位数, ∴中位数是6.5,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C、因为7出现了20次,出现的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7,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D、由图可知锻炼时间超过6小时的有20+5=25人,故平均每周锻炼超过6小时的人占总数的一半,故此选项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众数和平均数的概念等知识,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叫做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中位数的概念掌握得不好,不把数据按要求重新排列,就会错误地将这组数据最中间的那个数当作中位数.

行测资料分析技巧总结

最给力的资料分析技巧总结,我资料满分 以下是各个数的倒数,约等于的,最好牢记到以内的,把除法变为乘法就好算多了 分之一()可以取到的数 以上是重点,必须背下来, 资料分析四大速算技巧 .差分法”是在比较两个分数大小时,用“直除法”或者“化同法”等其他速算方式难以解决时可以采取的一种速算方式。 适用形式: 两个分数作比较时,若其中一个分数的分子及分母都比另外

一个分数的分子及分母分别仅仅大一点,这时候使用“直除法”、“化同法”经常很难比较出大小关系,而使用“差分法”却可以很好地解决这样的问题。 基础定义: 在满足“适用形式”的两个分数中,我们定义分子及分母都比较大的分数叫“大分数”,分子及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小分数”,而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分别做差得到的新的分数我们定义为“差分数”。例如:及比较大小,其中就是“大分数”,就是“小分数”,而就是“差分数”。 “差分法”使用基本准则—— “差分数”代替“大分数”及“小分数”作比较: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大,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大; 、若差分数比小分数小,则大分数比小分数小; 、若差分数及小分数相等,则大分数及小分数相等。 比如上文中就是“代替及作比较”,因为>(可以通过“直

除法”或者“化同法”简单得到),所以>。 特别注意: 一、“差分法”本身是一种“精算法”而非“估算法”,得出来的大小关系是精确的关系而非粗略的关系; 二、“差分法”及“化同法”经常联系在一起使用,“化同法紧接差分法”及“差分法紧接化同法”是资料分析速算当中经常遇到的两种情形。 三、“差分法”得到“差分数”及“小分数”做比较的时候,还经常需要用到“直除法”。 四、如果两个分数相隔非常近,我们甚至需要反复运用两次“差分法”,这种情况相对比较复杂,但如果运用熟练,同样可以大幅度简化计算。 【例】比较和的大小 【解析】运用“差分法”来比较这两个分数的大小关系:

资料分析专题练习及答案

资料分析专题练习及答案(1) -------------------------------------------------------------------------------- 作者:发布时间:2009-02-25 17:40:10来源: (一)根据下面文字资料回答1~5题。 目前,北京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188万,占总人口的%。据预测,到2025年,全市老年人口将达到416万,占总人口的30%。目前全市养老床位达到3万张(据2000年统计资料)。 年北京市的总人口为多少 A. 188万 B. 1288万 C. 1175万 D. 1346万 2.到2050年老年人口增加多少 A. 416万 B. 188万 C. 228万 D.无法确定 年全市总人口将达到多少 A. 416万 B. 1387万 C. 1346万 D. 228万 4.到2025年增加的总人口比增加的老年人口少多少

A. 129万 B. 23万 C. 93万 D. 175万 年全市养老床位占老年人口的多大比重 A. 1.6% B. % C. % D. % (二)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6~10题的问题。 据2002年11月某报载,全国有现货商品交易市场93085个,比上年下降了%,其中,消费品市场86454个,下降%,生产资料市场6631个,下降%;市场成交额为亿元,比上年增长%,其中消费品市场成交额为亿元,增长%,生产资料市场成交额为亿元,增长%。 6.全国现有商品交易市场( )个。 A. 6631 B. 93085 C. 6000 D. 90000 7.全国现有消费品市场86454个,比上年下降了( ) A. 2.7% B. C. % D. 8.目前,全国有生产资料市场( ) A. 86454个 B. 90000个 C. 93085个 D. 6631个 9.目前,全国拥有的生产资料市场数量比上年下降( )

公务员备考技巧: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之增长率(二)

公务员面试备考技巧: 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之增长率(二) 资料分析在河北省公务员考试当中首次规定分值为两分,足以说明这个部分的重要性,现在唐山华图老师将为大家讲解资料分析八大题型中比较重要的一类题型-增长率,助大家来年省考一臂之力。增长率在资料分析的考察当中有很多种类型,一般增长率,两年混合增长率,混合增长率,比值增长率,年均增长率等等,这篇文章主要为大家先讲解两年混合增长率的求法。 【例一】:全年客运总量522002.45万人,比上年增长11.8%,增幅同比回落2.9个百分点。旅客周转总量3852.66亿人公里,比上年增长15.3%,增幅同比回落1.4个百分点。分运输方式看,铁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17778.00万人和506.00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8.9%和10.9%;公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493618.00万人和2082.68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11.6%和20.0%;水路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2591.00万人和9.63亿人公里;航空客运量和旅客周转量分别为8015.45万人和1254.35亿人公里,比上年分别增长5.1%和9.9%。 2009年客运量总量约为( )万人。 A.407068 B.428748 C.455102 D.479340 .【解析】本题考核两期混合增长率的,直接法。2011年客运总量相对2009年的增长率≈11.8%+14.7%+11.8%×14.7%≈26.5%+15%×11%≈27.65%,因此,2009年的客运总量=%65.271522002+≈28 .1522002,直除法得到首两位为40,因此答案选择A 选项。 【例二】:12月份宾馆平均开房率为74.02%。同比增长0.06%;全年累计宾馆平均开房率为62.37%。同比增长2.0%。 该省2011年12月及全年接待过夜游客的旅游收入情况 项 目 12月份 (亿元) 同比增长(%) 全年 (亿元) 同比增长 (%) 接待过夜游客旅游总 收入 33.94 37.6 324.04 25.8 1.接待境内旅游者收 入 30.83 36.5 299.47 27.1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资料分析公式总结 1 现期值=基期值*(1+增长率)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 2 增长量: ?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 ?考点识别:增长(增加)+具体数值?(多少)+单位(元、吨…) ?常用方法:特殊分数化简法 1/2=50% 1/3=33.3% 1/4=25% 1/5=20% 1/6=16.7% 1/7=14.3% 1/8=12.5% 1/9=11.1% 1/10=10% 1/11=9.1% 1/12=8.3% 1/13=7.7% 1/14=7.1% 1/15=6.7% 2/7=28.6% 3/8=37.5% 2/9=22.2% 2/11=18.2% ?增长量=现期值/1+增长率x增长率=(现期值/1+1/n)x1/n=现期值/n+1 (注意:增长率为正数时,n取正数,增长率为负数时,n取负数) ?特殊题型:增长量比大小 口诀:大大则大,一大一小看倍数 1)大大则大:现期值大,增长率达,则增长量一定大; 2)一大一小看倍数(乘积),分别计算两者现期值之间的倍数关系与增长率之间的倍数关 系,锁定倍数关系明显大的那一组(如现期值是5倍关系,增长率是3倍关系,就看现期值),其中数值大的(在刚才那个例子中就是现期值)增长量大。 (注意:口诀适用于增长率小于50%的题目) 3 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1 4 年均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增长次数(年份差) 5 年均增长率=现期值/基期值开根号下年份差次方 -1 (年均增长率约等于 (a/b-1)/n) 6 隔年增长量=现期值-基期值 7 隔年增长率=现期增长率+基期增长率+现期增长率x基期增长率 比重:A(部分)占B(整体)的比重 比重=部分/整体x100% 基期比重=现期比重x(1+整体增长率/1+部分增长率) 比重变化=现期比重x(部分增长率-整体增长率)/部分增长率

最新2016年公务员考试资料分析历年真题与答案解析含答案和详细解析

1、以追求居室面积为主的住房需求,属于( )住房需求。 A.生存型 B.发展型 C.享受型 D.投资型 标准答案: A 解析:考察房地市场细分的依据。一般来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住宅需求从生存型向发展型乃至享受型发展,生存型追求居室的面积大小。 2、心理学家根据临床观察发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抑郁症”属于假性抑郁症。一般人的情绪变化有一定______,通常是短期的,人们通过自我调适,充分发挥自我心理防卫功能,就能恢复心结果平稳。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突发性 B.周期性 C.反复性 D.时限性 3、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不包括因征收房屋造成的( )。 A.搬迁费 B.临时安置费 C.停产停业损失 D.上下班交通费 标准答案: D 解析:考察房屋征收补偿的内容。对被征收人给予的补偿内容包括:被征收房屋价值的赔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迁、临时安置的补偿;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产停业损失的补偿。4、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定位定点观察记录。这体现了房地产市场调研的( )特点。 A.系统性 B.跟踪性 C.连续性 D.客观性 标准答案: B 解析:考察房地产市场调研的特点。在房地产市场调研中,为了某种调研目的,通常要对某些特定的市场信息进行固定样本的定位定点的观察和记录,实行跟踪性调研。 5、事实上,延期偿债不仅无助于真正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大多数情况下反而是埋下了威力更为巨大的“定时炸弹”,一旦“借新还旧”成为地方政府的常规做法,后果更是不堪设想,有鉴于此,中央政府应及时采取强更手段,制止地方政府继续大唱“拖字快”;有关部委也应积极考虑借助资本市场消化地方政府公共债务,以债务证券化等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化解债务风险;地方政府也应适当削减其经济建设职能,实现财权、事权对等,从根本上消除负债过度的生存土壤。 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 A.说明地方政府偿还债务的常规做法 B.强调中央政府在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上的指导作用 C.分析限制地方政府延期偿债的原因 D.论术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手段 6、焚香的习俗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常人们为了礼仪将衣服熏香,古代文人雅士也喜欢在书房内焚上一炉香,营造“红袖添香夜读书”的意境,因此,早在汉前就出现了以陶、瓷、

公务员考试中行测资料分析计算量大的问题解决方法

如何克服行测资料分析中计算量太大的问题 资料分析的本质其实是“数据”的文章阅读,解决一道题目一般有阅读材料——寻找数据——分析数据——计算四个步骤,其中分析数据和计算数据往往成为考生头疼的难点。所以,做好资料分析的重点是加强这两方面的能力。 资料分析题型设置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选项设置本身有一定的特殊性,或数字相差较大,或某一选项和其他选项有分界点; 题1中,28%就是分界点;题2中,只要确定答案在4和5之间即可。充分体现了“算而不繁”的思想。 2、每个大题有五小题,一般前三个较为简单,4、5两题一般需要判断每个选项; 3、判断每个选项的题目如果可以用“求而不算”的,尽可能只通过各表达式得出答案。 充分运用“求而不算”的思想,并且分子分母比较接近的优先比较,简单快速准确率也高 一、如何快速有效的分析数据 (一)文字资料。(掌握结构阅读法+ 圈点划线做标记)

圈点划线、适当标记 为便于理解资料内容,把握资料的层次结构,快速从资料中找到相关数据的所在位置,考生需要做些“圈点划线、适当标记”的事情。标记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 1、标记出材料的结构体系(结构阅读法),这主要由段落间不同的表述内容来实现; 2、标记时间表述、单位表述、地点表述等重要信息; 3、标记需要引起特别注意的信息,如容易引起误解或遗漏的信息; 4、标记出可能会用到的数据,甚至是选项中涉及到的整句话。 结构阅读法的两个步骤: 1、划分结构在阅读材料的时候对材料勾勒出一个清晰的结构体系,这样便于清晰地知道回答问题所需材料的位置,节省时间。这个结构体系可以是按照不同内容来分,也可以是按照时间顺序来分,这样可以使材料层次分明,在解题时便于快速从材料中找到相关信息。 2、并列式结构多数材料以总—分式为主,每个分述部分仍然可以再分成若干个小点。这种对材料结构的划分可以帮助考生迅速地理清材料结构和层次,理解材料的主题以及快速地查找数据。 【例】 2006年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2月上涨2.7%,其中城市上涨2.5%,农村上涨3.2%;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0%;消费品价格上涨3.0%,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8%。从月环比看,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2006年2月份比1月份上涨1.0%。1~2月份累计,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比2005年同期上涨2.4%。 从八大类别看,2006年2月份同2005年2月份相比: 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6.0%。其中,粮食价格上涨6.8%,油脂价格上涨17.4%,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上涨15.4%,鲜蛋价格上涨30.0%,水产品价格上涨3.4%,鲜菜价格下降10.4%,鲜果价格上涨7.8%,调味品价格上涨3.9%。 烟酒及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8%。其中,烟草价格上涨1.1%,酒类价格上涨3.2%。 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0.2%。其中,服装价格上涨0.5%。 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价格同比上涨2.2%。其中,耐用消费品价格上涨2.2%,家庭服务及加工维修服务价格上涨7.1%。 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价格同比上涨1.4%。其中,西药价格下降1.6%,中药材及中成药价格上涨2.5%,医疗保健服务价格上涨2.5%。 交通和通信类价格同比下降0.4%。其中,交通工具价格下降1.7%,车用燃料及零配件价格上涨10.0%,车辆使用及维修价格上涨3.0%,城市间交通费价格上涨1.0%,市区交通费价格上涨3.2%,通信工具价格下降18.4%。 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同比下降0.8%。其中,学杂托幼费价格下降1.0%,教材参考书下降0.9%,文娱费价格上涨3.0%,旅游价格上涨6.5%,文娱用品价格下降0.5%。 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3.7%。其中,水、电及燃料价格上涨1.6%,建房及装修材料价格上涨5.7%,租房价格上涨4.4%。 提示:材料是总—分式结构,首段讲的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然后从食品、烟酒、衣着、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交通和通信、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居住等八大类具体阐述了各方面的上涨情况。材料在讲述每个大类的时候,并列列出了每个大类各方面的变化情况。考生可以针对问题所问的内容,迅速定位到材料中的具体位置。 (二)表格资料(核心是弄清纵横标目的含义) 关于统计表资料的解题方式,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根据表格查找数据直接判断选项;二是需要观察多个数据,进行比较分析,通过复杂的计算分析后得出答案,尤其以后者难度更高。考生在考试时还经常会面对多组相互联系的数据,需要考生能够快速把握住这些数据内在的关系,从而从大量的数据中得出某一现象的规模、比例及变化过程等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