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胆道疾病临床表现

合集下载

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胆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胆道疾病是指影响胆囊、胆管或肝脏的疾病,包括胆结石、胆道炎症、胆管狭窄等。

以下是常见的胆道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诊断方法:
1. 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会询问病史,包括症状的出现时间、疼痛的性质和位置等,并对腹部进行触诊等体格检查。

2.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波、CT扫描、MRI等,可以评估胆囊、胆管和肝脏的结构和功能,并发现结石、胆囊炎、胆管狭窄等病变。

3. 血液检查:可以检测肝功能和胆道疾病相关的炎症标志物,如胆红素、ALT、AST等。

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胆道疾病的治疗中常常使用药物来缓解症状或治疗炎症,如抗生素、抗炎药等。

2. 胆道造影和取石术:对于胆结石等疾病,可以通过胆道造影和取石术来清除胆道中的结石。

这些程序通常通过内窥镜或经皮途径进行。

3. 胆囊切除术:对于胆囊炎症、胆结石等严重疾病,可能需要进行胆囊切除手术。

这可以通过开腹手术或腹腔镜手术来完成。

4. 胆管扩张术:对于胆管狭窄等疾病,可以通过胆管扩张术来纠正狭窄部位,通常使用内窥镜引导进行。

5. 肝移植:对于一些严重的胆道疾病,如先天性胆道闭锁等,可能需要进行肝
移植手术来纠正疾病。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胆道疾病情况不同,因此最适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可能因个体情况而异。

如果您怀疑自己患有胆道疾病,请及时就医,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

胆病有哪些明显症状【健康小知识】

胆病有哪些明显症状【健康小知识】

胆病有哪些明显症状
文章导读
如果出现胆病,对于患者的危害是比较大的,胆病包括胆结石,胆囊炎等疾病,常常会和肝病相互影响,会造成右肋部异常的疼痛,会引起消化道的症状,引起恶心呕吐等症状,常常会导致消化不良,引起高热的表现,少数患者会出现黄疸的症状,严重的会引起感染性休克。

1、疼痛
右上腹剧痛或绞痛,多为结石或寄生虫嵌顿梗阻胆囊颈部所致的急性胆囊炎;疼痛常突然发作,十分剧烈,或呈现绞痛样,多发生在进食高脂食物后,多发生在夜间;右上腹一般性疼痛,见于胆囊管非梗阻性急性胆囊炎时,右上腹疼痛一般不剧烈,多为持续性胀痛,随着胆囊炎症的进展,疼痛亦可加重,疼痛呈现放射性,最常见的放射部位是右肩部和右肩胛骨下角等处,乃系胆囊炎症刺激右膈神经末梢和腹壁周围神经所致。

2、恶心、呕吐
是最常见的症状,如恶心、呕吐顽固或频繁,可造成脱水,虚脱和电解质紊乱,多见于结石或蛔虫梗阻胆囊管时。

诊疗指南 胆囊炎

诊疗指南 胆囊炎

诊疗指南胆囊炎诊疗指南:胆囊炎概述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主要表现为胆囊黏膜的炎症和感染。

如果不及时治疗,胆囊炎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如胆囊穿孔和胆囊癌的风险增加。

本指南旨在提供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以帮助医生及时干预,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诊断1. 临床表现:- 上腹部疼痛,常在右上腹部或中上腹部,可放射至右肩;- 恶心、呕吐、胃部胀气、消化不良等胃肠道症状;- 胆囊区压痛及Murphy征阳性(患者深吸气时,右上腹疼痛加剧并呼吸暂停)等体征。

2.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 肝功能和胆道酶:ALT、AST、碱性磷酸酶、总胆红素等指标升高;- 腹部超声检查:可发现胆囊壁增厚、积液以及胆囊结石。

3. 影像学检查:- 腹部CT:可以进一步明确胆囊炎的程度,检查是否有胆囊穿孔或胆囊周围脓肿形成;- ERCP(经内镜胆道造影):主要用于观察胆囊管炎和胆总管结石。

治疗1. 保守治疗:- 非重症患者:休息、禁食、抗生素治疗,以及必要的止痛和抗恶心药物;- 重症患者:进一步住院观察及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支持治疗。

2. 手术治疗:-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或胆管结石梗阻,需要行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常规的手术方式,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 开腹胆囊切除:适用于特殊情况,如炎症严重、合并腹腔感染等。

3. 并发症处理:- 胆囊穿孔:早期手术治疗,彻底清除感染灶并修补胆囊壁;- 胆囊周围脓肿:引流治疗,必要时行介入治疗。

随访与预防1. 随访:- 术后定期复查胆道影像学;- 关注并发症的发生,如胆总管结石形成等。

2. 预防:- 提倡健康饮食,适量摄入脂肪和胆固醇,并加强体育锻炼;- 定期进行腹部超声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胆囊结石。

结论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及早诊断和治疗非常重要。

本指南提供了胆囊炎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便于医生更好地采取相应的治疗策略,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胆管结石患者需注意的症状表现

胆管结石患者需注意的症状表现

胆管结石患者需注意的症状表现胆管结石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造成显著影响。

了解和关注其典型症状对于早期发现、及时治疗以及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胆管结石患者需注意的几个关键症状表现。

一、腹痛腹痛是胆管结石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患者可能会经历上腹部或右上腹部的剧烈疼痛,疼痛性质可能是钝痛或绞痛。

腹痛的出现往往与结石在胆管内的位置变化或嵌顿有关。

患者应对此保持高度警觉,及时寻求医疗帮助。

二、寒战与高热寒战和高热是胆管结石引发感染的典型症状。

当胆管被结石阻塞时,胆汁淤积并可能引发细菌感染,导致患者出现寒战和高热。

这种症状表明患者体内存在感染情况,需要立即就医并接受适当的治疗,以防止感染扩散和并发症的发生。

三、黄疸黄疸是胆管结石导致胆汁淤积和阻塞的明显标志。

当胆汁无法正常流入肠道而反流入血时,会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引发黄疸。

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的皮肤、巩膜是否出现黄染,以及尿液颜色是否变深、大便颜色是否变浅等黄疸的典型表现。

一旦发现黄疸症状,应及时就医以确诊和治疗。

四、恶心与呕吐胆管结石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症状。

这是由于结石阻塞胆管导致胆汁淤积,刺激胃肠道引起的。

患者应注意观察自己是否出现这些症状,并及时就医以缓解不适。

作为胆管结石患者,要密切关注上述症状表现。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尽早就医进行检查和治疗。

通过专业的医疗指导和适当的治疗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胆管结石,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定期进行体检,也是预防和控制胆管结石的重要措施。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胆道疾病病人的护理PPT课件

常规护理
监测生命体征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 吸和血压,确保生命体征 平稳。
保持呼吸道通畅
鼓励病人咳嗽、深呼吸, 协助排痰,保持呼吸道通 畅。
饮食护理
根据病情调整饮食,逐步 恢复至正常饮食,注意营 养均衡。
疼痛护理
疼痛评估
对病人进行疼痛评估,了解疼痛 程度和性质,采取相应措施缓解
疼痛。
药物止痛
遵医嘱给予止痛药,注意观察药物 疗效和不良反应。
给予心理支持
向病人和家属解释手术的必要性、手 术过程和预后情况,鼓励病人表达自 己的感受,并提供心理疏导和支持。
术前准备
01
02
03
完善术前检查
协助病人完成各项术前检 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 、心电图等,确保手术安 全。
饮食指导
根据病情指导病人调整饮 食,术前2-4周应避免高 脂饮食,以免诱发急性胆 囊炎。
心理调适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给予必要的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病人保持 积极乐观的心态。
出院指导
饮食指导
01
指导病人出院后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油腻、刺激性食物,尽量
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来自药物使用02告知病人出院后按时按量服用药物,避免自行增减剂量或停药
,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定期复查
03
告知病人出院后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以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胆管壁的炎症,可由细 菌感染或自身免疫性疾
病引起。
其他
如胆道肿瘤、先天性胆 道疾病等。
胆道疾病的病因
01
02
03
04
胆结石
与饮食、代谢、遗传等因素有 关。
胆囊炎
多由细菌感染或胆结石引起。
胆管炎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

胆囊炎、胆石症临床表现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两者在临床上有一定的重叠,但也有各自独特的表现。

本文将从胆囊炎和胆石症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介绍。

胆囊炎的临床表现急性胆囊炎的表现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内胆汁潴留、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

患者主要表现为以下症状:•上腹部剧烈、持续性疼痛,常伴有右上腹部压痛和反跳痛。

•发热、恶心、呕吐。

•胆囊区叩击痛阳性。

•黄疸、皮肤瘙痒少见。

慢性胆囊炎的表现慢性胆囊炎是胆囊长期受损后的炎症状态。

其临床表现相对较轻,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上腹部不适或隐痛。

•消化不良、呕吐、打嗝等。

•胆囊区压痛,但较急性炎症轻。

胆石症的临床表现无症状性胆囊结石许多患有胆囊结石的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这种情况称为无症状性胆囊结石。

当结石移动或引起其他并发症时,患者才可能出现症状。

胆石症的症状•胆绞痛:即胆囊痛,常发生在右上腹部,阵发性剧烈疼痛。

•消化系统症状:恶心、呕吐、打嗝、食欲不振等。

•黄疸:胆囊结石阻塞胆总管时可导致黄疸。

并发症胆石症的并发症包括胆囊炎、胆囊穿孔、胰腺炎等,这些并发症可能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及时治疗。

诊断与治疗诊断胆囊炎、胆石症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症状、体格检查以及影像学检查(超声、CT等)。

治疗治疗胆囊炎和胆石症的方法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急性胆囊炎常需手术治疗,慢性胆囊炎一般可以采用药物治疗。

而对于胆石症,可通过手术切除结石或药物溶解等方式治疗。

结语胆囊炎和胆石症是常见的胆囊疾病,临床表现各有特点。

及时诊断和治疗对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患者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体检,及时就医处理。

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

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分析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多数由胆囊内结石引起。

本文将结合一个胆囊炎患者的临床典型病例,进行详细分析和解读。

病例描述患者男性,35岁,主要症状为右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疼痛发作缓解后胃部胀痛。

症状开始出现1个月,近期加重。

体格检查显示腹部稍膨隆,右上腹压痛明显,Murphy征阳性。

血常规显示白细胞计数轻度升高,B超检查显示胆囊内结石。

分析与讨论1. 病因分析胆囊炎的主要病因是胆囊内结石,其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习惯(高脂肪饮食、少纤维饮食)、肥胖、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等。

患者在症状开始出现前常有过高脂肪饮食的倾向,这可能是导致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

2. 病理生理变化炎症过程中产生的肿痛和纤维化反应会导致胆囊壁的增厚和胆囊容量的减小,进而导致胆囊排空功能受损。

患者体格检查中的Murphy征阳性是一项重要体征,表明患者胆囊触觉过敏。

3. 临床表现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化,但右上腹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

疼痛常伴随恶心、呕吐,是由于胆囊疼痛刺激膜层或腹腔内其他脏器的疼痛感觉神经终末。

另外,胆囊炎患者常伴有其他消化不良症状,如胃部胀痛等。

4. 辅助检查超声波是胆囊炎诊断的主要手段之一。

在超声检查中,胆囊结石呈强回声、移动度差,且结石影响胆囊内缓慢收缩,有助于胆囊炎的诊断。

血常规可显示炎症的一些指标,如白细胞计数升高等。

治疗与护理1. 药物治疗目前胆囊炎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炎、镇痛、抗生素等。

对于轻度症状的患者,可以通过口服药物如抗生素和胆囊疏通剂来改善症状。

但对于严重胆囊炎患者或伴有结石的患者,手术治疗依然是主要选择。

2. 营养护理胆囊炎患者需要按照医嘱进行饮食控制,避免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

遵循低脂、高纤维的饮食原则有助于减轻症状,促进胆囊的排空功能。

结论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典型病例的分析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参考。

通过适当的药物治疗和营养护理,胆囊炎患者的症状可以得到改善,提高生活质量。

胆囊炎临床分析

胆囊炎临床分析

胆囊炎临床分析胆囊炎是一种常见的胆道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胆囊发生炎症,导致典型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对胆囊炎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病因分析胆囊炎的病因多种多样,主要包括胆囊结石、感染和胆囊功能紊乱等。

胆囊结石是导致胆囊炎最常见的原因,结石形成后容易堵塞胆囊的输送管道,造成胆汁滞留和胆囊组织受损,从而引发炎症反应。

感染也是引起胆囊炎的重要因素,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都可能导致胆囊炎发生。

此外,胆囊功能紊乱,例如胆囊排空功能障碍,也可增加胆囊炎的发病风险。

二、临床表现分析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多样,常见症状包括胆绞痛、腹部不适、消化不良和黄疸等。

胆绞痛是胆囊炎最典型的症状之一,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在夜间发作,疼痛可向右肩部放射。

腹部不适常伴有恶心、呕吐和腹胀等症状,加剧时可能出现发热和寒战。

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嗳气等,黄疸则是胆汁淤积引起的结果,患者皮肤和眼睛可出现黄色染色。

三、诊断分析对于胆囊炎的诊断需要结合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

在病史询问中,医生应了解患者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以及可能的诱因,以帮助初步判断胆囊炎的可能性。

体格检查时应注意观察腹部是否有压痛、肌紧张以及Murphy征等征象。

辅助检查方面,超声波检查是诊断胆囊炎的首选方法,可明确胆囊结石的存在、胆囊壁的增厚以及胆囊是否充满。

其他还可进行血液检查、肝功能检查和胆囊造影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四、治疗分析针对胆囊炎的治疗主要分为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

对于轻度胆囊炎,非手术治疗可采用药物控制炎症和疼痛,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和刺激性食物来减轻症状。

但非手术治疗无法根治胆囊炎,并且存在疾病复发的风险。

手术治疗是治疗胆囊炎的最彻底方式,其中胆囊切除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可将患者的症状完全缓解并根治疾病。

综上所述,胆囊炎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胆道疾病,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靠病史、体格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并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胆道疾病常见的有急慢性胆囊炎、胆管炎、胆囊结石。

其主要症状有①腹痛1
(胆绞痛)。

表现为较为剧烈的阵发性右上腹绞痛,并可感到右肩背部疼痛,疼2
痛常发生在进食油腻食物后或身体的颠簸后。

②一般消化道症状。

如腹胀、嗳3
气、厌油。

③急性炎症时发生寒战高热。

④由于结石阻塞胆道而引起胆汁排除4
不畅,导致皮肤或巩膜黄染,并伴有皮肤瘙痒(腹部B超检查是诊断这类疾病5
最简便、无痛、有效的方法)。

6
7
8
胆道疾病临床表现
9
10
一、先天性胆道闭锁
11
临床表现
12
1.黄疸
13
2.营养及发育不良
14
3.肝脾肿大
15
16
二、先天性胆管扩张症
17
典型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和黄疸三联症。

18
19
三、胆囊结石:
20
静止性胆囊结石:约20%~40%
21
有症状性胆囊结石:
22
一般表现——消化不良“胃病”
23
典型表现——胆绞痛
24
特殊类型——Mirizzi综合症
25
特殊概念——白胆汁
26
继发性疾病——胆总管结石、胆源性胰腺炎、胆管炎、胆囊癌
27
28
四、胆管结石:
29
典型的症状为Charot三联症
30
1.腹痛:
31
阵发性绞痛
32
持续性疼痛阵发性加剧
33
右肩放射痛
34
恶心、呕吐
35
2.寒战高热:弛张热
36
3.黄疸:
37
间歇性、波动性
38
梗阻性黄疸表现:尿深、便浅、皮痒
39
40
五、急性胆囊炎:
41
查体
42
–右上腹可有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Murphy征阳43

44
–胀大的胆囊
45
实验室检查:85%的病人有轻度白细胞升高(12×109~15×109/L)。

血46
清转氨酶轻度升高,AKP升高较常见,1/2的病人有血清胆红素升高,1/3的病47
人血清淀粉酶升高。

48
影像学检查:B超检查可显示胆囊增大、囊壁毛糙增厚甚至有“双边”
49
征,以及胆囊内结石光团,其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诊断的准确率为65%~90%.
50
此外如99mTC—EHIDA检查,急性胆囊炎由于胆囊管梗阻胆囊不显影,其敏感性51
几乎达100%
52
慢性胆囊炎:临床表现常不典型。

53
54
55
六、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56
(AOSC)(ACST)
57
Charot三联症
58
Reynolds五联症。

详见下注解1、2。

59
60
七、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PSC
61
PSC患者比较典型的症状为右上腹不适、乏力、皮肤骚痒。

发热,寒战等急性62
胆管炎的表现很少见,约有一半的患者可出现异常体征,最常见的是黄疸和肝、63
脾肿大。

约45%的PSC患者并无症状,仅在体检时因发现血清碱性磷酸酶(ALP) 64
升高而就诊。

65
66
67
八、胆道蛔虫病:
68
临床表现
69
突发性剑突下阵发性钻顶样剧烈绞痛
70
71
九、胆囊癌:
72
胆囊癌的症状一般表现为以下几种:
73
1、消化道症状:绝大多数(90%)出现消化不良、厌油腻、嗳气、胃纳减74
少,这是由于胆囊功能不全,不能对脂肪物质进行消化所致。

75
2、右上腹疼痛:80%以上患者由于合并有胆囊结石,因而表现与胆囊结76
石胆囊炎相似的症状,以右上腹不适继之出现持续性隐痛或钝痛,有时伴阵发77
性剧痛并向右肩部放射。

78
3、右上腹肿块:约一半的患者出现右上腹或上腹部肿块,多数为增大的79
胆囊。

80
4、黄疸及皮肤瘙痒:往往在病程晚期出现,由于癌组织侵犯胆管或者转81
移肿大的淋巴结压迫胆管引起胆道梗阻所致,肝脏分泌的胆汁不能顺利排入肠82
道,进而反流入血表现为皮肤粘膜黄染,多数伴有难以缓解的皮肤瘙痒,尤以83
夜间为重
84
5、发热及消瘦:约25%的患者出现发热,多由于继发胆道感染所致。

晚85
期患者常伴有消瘦,甚至出现恶病质。

86
87
十、胆管癌:
88
根据部位将胆管癌分为肝内和肝外胆管癌,胆管癌发生的部位不同,临床表89
现也不尽相同。

90
肝内胆管癌同原发性肝细胞肝癌一样,早期无明显临床症状。

一般有腹91
部不适、乏力、恶心、黄疸,其他如发热等。

就诊时多为晚期,可出现腹痛、92
体重下降、腹部包块,黄疸较少见。

93
肝外胆管癌90%~98%的患者可出现黄疸,大多数是逐渐加深的持续的无94
痛性黄疸,大便灰白,尿色深黄。

胆总管结石常伴有胆管炎的特有三联症(黄95
疸、腹痛、高热),而肝外胆管癌黄疸往往不伴腹痛,故称之为无痛性黄疸;伴96
瘙痒和体重减轻(51%)。

有时伴发热(20%)、腹部包块(10%)。

其他症状有食欲不97
振、恶心呕吐、乏力、消瘦、体重减轻;中段、下段胆管癌患者表现为胆囊肿98
大,临床上可触及肿大的胆囊,但Murphy's征可能阴性,而肝门部胆管癌尽管99
皮肤深度黄染,但胆囊不可触及;肝大肋缘下可触及肝脏,黄疸时间较长患100
者因肝脏损害、肝功能失代偿可出现腹水,甚或双下肢水肿。

肿瘤侵犯或压迫101
门静脉,可造成门静脉高压致消化道出血;晚期患者可能并发肝肾综合征,出102
现尿少、无尿。

;胆道感染36%的患者可合并胆道感染,感染细菌最常见为大103
肠杆菌、粪链球菌及厌氧性细菌。

有典型的胆管炎表现,如右上腹疼痛、寒战104
高热、黄疸,甚至出现胆道休克;胆道出血如癌肿破溃而导致上消化道出血,105
表现为黑便,大便潜血(+)和贫血。

106
107
108
注解1:夏科氏三联征
109
夏科氏三联征是指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三个症状需此顺序出现)。

为肝外110
胆管结石继发胆管炎的典型症状。

111
Charcot三联征是指 1.上腹部疼痛或绞痛:90%以上的胆总管结石都有上112
腹部或右上腹部疼痛或绞痛,可以放射至肩背部,疼痛程度难以忍受,必须用113
解痉药或镇痛药方可缓解。

常常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或面色苍白等,查体时114
上腹部有压痛,甚至反跳痛及肌紧张。

115
2. 寒战或高热:75%的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绞痛发生后因并发细菌感染116
会出现寒战、高热,体温可达40度,但在老年人因为体弱反应低下,严重时反117
而体温不升。

118
3. 黄疸:多发生在腹痛、发热后不久,结石导致胆总管梗阻和淤胆,出119
现尿黄、皮肤巩膜黄染,严重者出现皮肤瘙痒,粪色变浅或陶土色,梗阻可自120
行缓解或经过治疗后缓解,黄疸可以消退或减轻。

经过一段时间又可急性发作,121
黄疸呈间歇性出现,波动明显是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特点之一。

122
如果患者出现上述表现,需要急诊到医院,得到及时救治,以免贻误病123
情。

124
125
126
注解2:Reynolds五联征
127
是指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时,继发化脓性感染所致。

胆管内压升高,肝128
脏胆血屏障受损,大量细菌和毒素进入血循环,造成以肝胆系统病损为主,合129
并多器官功能损害的全身严重感染性疾病,是急性胆管炎的严重形式。

梗阻原130
因:结石>蛔虫>狭窄,梗阻部位多见于胆总管下段。

细菌感染以大肠杆菌最常131
见。

132
Charcot三联症是腹痛、寒战高热、黄疸,而五联征则是又加上休克和中133
枢神经系统抑制
134
休克主要表现有血压下降,脉搏快而若等
135
中枢神经系统3抑制的主要表现有神智欠清,烦躁不安等
136
并常伴有直接胆红素DBIL升高(大于7.0μmol/L)和炎症指标升高(白137
细胞WBC)
138
中文翻译为:瑞罗茨五联征
139
14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