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

合集下载

药食两用真菌—桦褐孔菌

药食两用真菌—桦褐孔菌
参考文献 [1] 戴玉成, 李玉. 中国六种重要药用真菌名称的说明[J].
年第 卷 2021 42
菌物学报 ( ) , 2011, 30 4 : 515-518.
[2] 郭晓帆, 陈艳秋.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
究 食用菌 ( ) [J].
, 2007 1 : 14-16.
[3] 郭晓帆, 陈艳秋. 桦褐孔菌不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研
tective effects from the fungus Inonotus obliquus[J].
Bioorganic Chemistry, 2020, 105.
(收稿日期:2021–04–08)
66
究 食用菌 ( ) [J].
,2007 1 : 14-16.
[4] 麦勤勤. 桦褐孔菌的活性成分研究[D]. 开封: 河南大
学, 2014.
[5] 白杨, 叶龙, 李晓京, 等. 桦褐孔菌醇对人卵巢癌
SKOV3 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J]. 实用妇产科杂志,
( ) 2013, 29 6 : 441-444.
[14] Zou Chun-Xin, Dong Shu-Hui, Hou Zi-Lin, Yao Guo-
Dong, Lin Bin,Huang Xiao-Xiao,Song Shao-Jiang.
Modified lanostane-type triterpenoids with neuropro-
65
山东畜牧兽医
它对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起到明显的抑制作用。 3.2 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的饮食变得没有 节制,不注重荤素搭配,使得高血压,高血脂不 再是老年人的常发病,青壮年的发生率也在提 高。化疗药的治疗作用和副作用(胃肠道不适、 肝损害等)同时产生,不易长期使用。研究表明 桦褐孔菌多糖对糖尿病鼠、高血脂鼠均有显著的 降血糖[7]、降血脂作用[8]。 3.3 抗病毒、抗炎、抗弓形虫作用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的降血糖比较试验研究

桦褐孔菌人工培养菌丝体、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的降血糖比较试验研究

12 2 桦褐孔茵人工培养菌丝体 、 .. 桦褐孔茵人工培养茵核、
野 生桦褐孔 茵茵核 多糖 的 纯化 取“ _ . ” l 2 1 中所 得沉 淀加适
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 型小 鼠均有降 血糖作 用 。 正 常小 鼠无 明 对
显降血糖作用。
量蒸 馏水使其完 全溶解 , Svg 法除 蛋 白多次 。然后将去 按 eae
夜 , 日 200r n 心 1 n 沉淀物" 次 0 / 离 mi 0mi 取 …。
制作用 , 对正常小 鼠无明 显降血糖 作用 。桦褐 孔菌 人工培 养茵 丝体 、 菌核与野生 菌核 多糖 三者 的 降血糖 作 用无 显著 性差 异 。
结论 : 桦褐孔菌人 工培养 菌丝体 、 菌核与野生 菌核多糖提 取物对
培养菌 丝体 、 菌核与野生菌核多糖提取物按 不 同剂 量灌 胃, 萄 葡
糖 氧化 酶法测定各组 的血 糖水平 。结果 : 桦褐 孔菌 菌丝体 多糖
提取物 不同剂量组对四氧嘧啶型高血糖模 型小 鼠的血糖 均有抑
1 , / 在搅拌 下加入 3 量 9 % 乙醇溶液于 4 冰箱 中静置过 5 倍 5 ℃
蛋 白的多糖液用蒸 馏水透析 7 , 2 h 透析 内液加 3倍量 9 %乙 5 醇醇析 , 真空干燥 , 即得桦 褐孔 菌人 工 培养 菌丝体 、 桦褐孔 菌
关键词
桦褐孔菌
菌丝体
菌核
多糖
降血糖
文章编号 10 0 0—8 5 (0 6 0 —0 5 —0 3720 )3 0 2 2
人工培养菌核 、 野生桦褐 孔菌菌核多糖 纯化品¨ 0
8 只, 0 腹腔注射四氧嘧啶2 0 gk 体重 , 0 /g m 给药前禁食不禁水
1 ,2h 动物禁 食 不 禁水 1 , 6h 7 后 2h 测定 血糖 值 , 选择 血糖值 在 1 -2 mro/ 6 1 r/L的为 四氧 嘧啶糖尿病小 鼠¨  ̄ 12 4 桦褐孔 茵茵 丝体 多糖 提取 物 对 四氧嘧啶 糖尿 病 小鼠 . 血糖 的影响及剂量依 赖性分析 将 1 2 1制成 的四氧嘧啶糖 .. 尿病 小 鼠随机分为 5组 ( 各组 动物 平均血糖值 相差 不大于 11 . mmo/ )每组 1 lL , 0只, 为① 四氧 嘧啶组 ( 分 阴性 对照 组) 给 : 予等体积 的 0 9 . %生 理盐水灌 胃; 降糖灵 组 ( ② 阳性 对照组 ) :

桦褐孔菌多糖测定方法的比较

桦褐孔菌多糖测定方法的比较
21 0 0年 4月
第 3 卷第 4期 1
一==
食品 与开发 研究
检 分 测析
桦褐孔菌多糖测定方法的比较
孟玲 , 王兰英 。 梁大 勇, 王丽华 , 宋爱荣
( 山东省应用真菌重点实验室 , 岛农业大学药用真菌研究所 , 青 山东 青 岛 2 60 ) 6 19
摘 要: 为选 出一种 比较 准确 、 方便 的 测 定真 菌 多糖 的方 法, 以桦 褐 孔 茵 茵丝 体 发 酵液 提 取 的粗 多糖 为原 料 , 对苯 酚 一
MENG ig W ANG a - ig L ANG - o g W ANG - u , ONG - o g Ln , L n yn , I Da y n , Li h a S Ai r n ‘
( h stto e i l u g Qndo g cl r n e i , a o t y f p ldM clg adn rv c , , e ntu M d aF n i iga r ut e i r t L br o p e yo y f hn og oi e r I ief c A i u U v sy a r oA i o oS P n
佳测定方法。
关键词: 桦褐孔 茵; 苯酚一 硫酸法 ; 蒽酮一 比色法; 斐林 滴定法; 多糖含量
e o ai n f o sch r e eemiai to s b u h ep rs b /S mp r o l ac ai t n t nMeh d o t a o ou 蛔/ C s oP y dD r o a P O U
硫酸法、 蒽酮 一 色 法 、 比 斐林 滴 定 法 3 方法 进行 比较 。 种 3种 方 法比 较 而 言 , 酚 一 酸法 与 蒽 酮一 色法测 得 的糖 含 量 苯 硫 比 相 差甚 微 。 别 为 6 . 分 1 7%、22 O 6. 5%。 酚一 酸 法显 色不稳 定 , 酮一 色法 比较 容 易操 作 , 苯 硫 蒽 比 测定 的 多糖 含 量和 回收 率 均最高, 回收 率 为 15%; 2 斐林 滴 定 法 回 收 率较 低 4 5%, 测得 的 多糖 含 量 偏低 为 3 . 31 2%, 最终 确 定 蒽 酮一 色法 为 最 比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功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功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功用及其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任帅萌1,王日田2,林冬梅*(1.河北工程大学056000;2.邯郸市磁县农业农村局056000)1桦褐孔菌的简介桦褐孔菌(Inonotus Obliquus,IOFP)、担子菌亚门,多孔菌科属,子实体为状块,质地硬,黄褐色至黑色,表面明显不均匀,有不规则裂痕,内部呈黄色,无柄,直径25~40cm,可育部分厚约5mm,外壳薄,呈深褐色;真菌管3~10mm,质脆,通常在前端开裂,菌孔每毫米6~8个,浅白色,圆形,后变暗褐色;菌肉呈圆柱形,有明亮的黄褐色环纹。

2桦褐孔菌的研究现状人们在16世纪中期首次发现了桦褐孔菌,俄罗斯人把它称为“万能良药”,波兰、芬兰和其他国家把它用来预防糖尿病、艾滋病、肝癌和肺癌等各种疾病,研究结果显示其效用极好。

桦褐孔菌的相关化学组分在机体激素失调,癌症抵抗和免疫类疾病治疗方面有重大作用。

1955年,其被批准加入医学药品行列,政府同意将其加入。

在美国,人们把它当作一种“珍贵的天然物质”来做辅助饮品使用。

在日本,桦褐孔菌的许多专利都得到了应用,受到高度认可,并对许多疾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在俄罗斯等国,糖尿病治疗的痊愈率提高了93%。

1980年时,苏联政府批准研发桦褐孔菌药物。

3桦褐孔菌发酵产物的制备技术发酵工程是当今科技发展的最热点之一,目前公认的发酵工程的定义是:利用微生物的某种特性,通过现代化工程技术手段进行工业规模生产的技术,其主要内容包括工业生产菌菌株的选育、最佳发酵条件的选择和控制、生化反应器(发酵罐)的设计和产品的分离、提取和精制等过程。

所谓深层发酵,就是使微生物细胞发酵。

发酵技术始于1980年,利用大量的通风发酵装置,获得了大量的菌丝或其次级代谢物。

最初主要是在食品、化工、医药等方面的应用。

将药食两用真菌运用到发酵工程中,已成为现代农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桦褐孔菌丝体和其他天然资源一样,具有有效调整调节机体免疫能力的多种药用功效,在国外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加工食品和医疗保健产品中的行列,其中以桦褐孔菌菌丝体、多糖甾醇等为主要活性生物成分。

桦褐孔菌提取物 标准

桦褐孔菌提取物 标准

桦褐孔菌提取物(INONOTUS OBLIQUUS (MUSHROOM) EXTRACT)在化妆品和护肤品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

关于桦褐孔菌提取物的标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解:
1. 成分标准:桦褐孔菌提取物主要包含桦褐孔菌素、三萜类化合物、黄酮类化合物、多糖、有机酸等多种成分。

这些成分在化妆品中具有抗氧化、舒缓抗敏等作用。

2. 质量标准:对于桦褐孔菌提取物的质量,可以通过检测其多糖含量、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来确保产品质量。

例如,产品中的多糖含量应大于10%,重金属含量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标准。

3. 安全性标准:桦褐孔菌提取物已被证明具有抗癌、抗病毒、抗衰老等作用,且无毒副作用。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接触眼睛等敏感部位,以确保使用安全。

4. 应用标准:桦褐孔菌提取物在化妆品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抗氧化剂、舒缓抗敏等。

在产品配方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桦褐孔菌提取物含量,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桦褐孔菌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桦褐孔菌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Edible and medicinal mushrooms2021,29(3):202~207桦褐孔菌及其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杨珺尧孟利(黑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农业微生物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分子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哈尔滨150080)摘要桦褐孔菌是一种珍贵的天然食药兼用真菌,富含桦褐孔菌醇、羊毛甾醇、黑色素等多种活性成分。

在抗肿瘤、治疗糖尿病等方面效果突出,被大量应用于医药和临床,致使野生资源被大量利用而极度匮乏。

参考有关文献综述桦褐孔菌的生物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主要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等;对国内外桦褐孔菌的作用机制、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在治疗肿瘤和糖尿病、人工培养技术等方面的现状进行综述、述评。

并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桦褐孔菌;形态特征;生长环境;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中图分类号:S64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码:2095-0934(2021)03-202-06 Research progress on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of Inonotus obliquusYang Junyao Meng Li(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of Agricultural Microbiology Technology,Ministry of Education,Heilongjiang University,Key Laboratory of Molecular Biology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Harbin150080,China)Abstract Inonotus obliquus is a kind of precious natural edible and medicinal fungus which contains rich inotodiol, lanosterol,melanin and many kinds of active ingredients.Because I.obliquus shows outstanding effects on anti-tumor and treatment of diabetes,it has always been deeply us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edical and clinical fields.resulting in a large number of wild resources are used and extremely scarce.In this paper,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growth environment,main chemical constitu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the I.obliquus were reviewed with reference to relevant literatures.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mechanism,active ingredients and pharmacological action of I.obliquus at home and abroad,as well as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tumor and diabetes,and artificial culture technology were reviewed and reviewed.In addition,the future development trend of I.obliquus was prospected.基金项目:黑龙江省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龙江大学专项资金项目“基于免疫纳米金标记-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测定食品中呋喃丹”(KJCX201817)作者简介:杨珺尧(1997—),在读硕士,主要从事食品微生物与食品安全检测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
桦褐孔菌多糖提取工艺 桦褐孔菌是一种生活在寒带的木腐菌,
引起白桦、银桦、榆树、赤杨的白腐,桦褐孔菌菌丝能耐-40。C的低
温,是极耐寒的种类。是一种民间要用真菌。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北
纬45~50。C的地区,俄罗斯、中国黑龙江、吉林省长白山均有发现。
桦褐孔菌(lnonotusobliquus)是90年代新兴的一种食药兼用菌,富
含多种生物活性成份。目前,国外关于桦褐孔菌多糖免疫活性的研究
不多,而国内尚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本文以桦褐孔菌子实体为材料提
取粗多糖,研究不同因素对多糖浸提的得率和纯度的影响,最终通过
正交确定了最佳多糖提取条件。
1.材料与方法: 1.1供试材料: 野生桦褐孔菌菌核;95%乙
醇;无水乙醇;丙醇;浓硫酸; 6%苯酚;葡萄糖
1.2主要仪器: UV-1800紫外分光光度计;真空干燥箱;高速水
平离心机;恒温水浴锅;索氏提取器;分析天平;烧杯;移液管
1.3试验方法:
1.3.1桦褐孔菌脱脂 取桦褐孔菌200g,将其放入索氏提取器中,
加入300ml石油醚,对其今天脱脂,时间为2h
1.3.2 热水浸提发 取脱脂后的桦褐孔菌15g,将其分为三组,
分别加入100ml、150ml、200ml的蒸馏水,放于90℃的恒温水浴锅
中用热水抽提3次,每次2h,过滤,合并3次滤液减压浓缩,浓缩
至原体积的1/10。再加入3倍量的95%的乙醇溶液,置于4℃冰箱中
静置24h,4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取沉淀。依次用无水乙醇、
无水乙醚进行洗涤,再次离心,将沉淀放入干燥器中进行干燥,称重,
用标准曲线计算粗糖含量.
1.3.3碱液提取法 取热水浸提后的桦褐孔菌2g,加入15-30倍量
的水,在一定温度下提取2-6h,离心,收集上清液,用1mol/L HCL
中和提取液,适当浓缩,加入约4倍浓缩体积的95%乙醇,0℃静置
过夜,过滤、沉淀物放入60℃的烘箱得到碱提桦褐孔菌多糖.
1.3.4 标准曲线的绘制 配制0.1mol/ml的葡萄糖溶液,取10支事
关,加入一定量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加入2.5ml浓硫酸,使其生成糖
醛,然后加入苯酚生成橙黄色化合物,用分光光度计绘制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