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食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食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食

摘要:以平菇子实体为对象,探讨了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醇析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 40料水比,10(TC,提取3.0h,80% 乙醇醇析;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0.7mol/L氢氧化钠,1: 60料液比,100°C,提取5h,80%乙醇醇析。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平菇

0前言

食用菌多糖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简称BRM)。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遗传性的疾病

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以平菇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以水和碱为提取介质,探讨了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以期能给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

1材料和方法

0. 1材料

1. 1. 1原料

鲜灰平菇(唐平1号)子实体,从当地菇农处选购。

2. 2. 2仪器及设备

2XZ-0.5真空泵、HH.S21-4数显水浴锅、101-0BS干燥箱、752型分光光度计、托盘扭力天平、美的多功能食物搅拌器、FC104电子天平、海尔冰柜等。

1.2方法

2. 2. 1实验方案

本实验采用溶剂浸提法,首先干燥平菇子实体,粉碎过筛,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溶剂浓度、乙醇加量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2.2.2实验流程

(1) 热水浸提法:

原料一烘干(8CTC,干燥4h以上)一粉碎一过筛(80目)一水浴浸提一真空抽滤一浓缩一除蛋白一醇沉多糖一脱色一干燥一称重测含量

(2) 氢氧化钠提取法:

原料一烘干(80°C,干燥4h以上)一粉碎一过筛(80目)一浸提(NaOH溶液,96°C水浴种浸提2h)—真空抽滤一浓缩一除蛋白一醇沉多糖一脱色一干燥一称重测含量

2.2.3多糖的测定:

粗多糖:采用称重法,取洁净平皿干燥至恒重,其重量记为Ml,将粗多糖置于平皿中干燥至恒重,重量为M2,原料重为M,贝IJ:

粗多糖含量(%) = [ (M2-M1) /M]XlOO%

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

2结果与讨论

1. 1热水浸提法

影响热水浸提法提取多糖的因素很多,主要有料水比,提取时间,提取温度,乙醇醇析浓度等因素,为此分别进行单因子试验,在单因子试验基础上设计正交实验,并优化了提取工艺,按L9(34)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实验结果如表1,表2所示。

由各因子平均指标,初步选定最优方案为A1B3C3D3,即料水比为1: 40,100。。’ 3. Oh, 80%乙醇醇析。

2.2氢氧化钠浸提法

由子碱法与水法的作用原理不完全相同,所以各因素的影响程度也不一样, 所得多糖的性质、含量也不一样,为此就各个因素分别进行单因子试验。在此基础上设计正交试验,选择最优方案,按L16 (45)设计五因素,四水平试验,

结果见表3,表4。

3结论

4.1用热水浸提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料水比1: 40, 100°C,浸取3.0h,80%乙醇醇沉。平菇多糖的得率可达4. 07%,比一般平菇多糖的提取率3. 0%左右

高出30个百分点。

4.2用碱法提取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是:0.7mol/L氢氧化钠,60倍碱量,100°C,浸提5h,80%乙醇醇析。此方法下提取的平菇多糖量可高达23. 67%。

4.3水法和碱法对利用平菇提取多糖有较好的效果,可推广应用在不同食用菌多糖的提取中,这对于开发食用菌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也为进一步纯化分析多糖及药理研究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杜巍,李元瑞.食用菌多糖生物活性与结构的关系[J].中国食用菌.2002, 21(2).

[2] 王钊,梁瑞璋.平菇优良菌种筛选及其营养成分分析[J].中国食

菌.1999,18(2).

[3] 王卫国,赵永亮等.香菇多糖分离纯化技术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2,21(2).

[4] 沈爱英,谷文英.姬松茸子实体水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的研究[J].中国

食用菌.2002, 21(1).

[5] 曾培让,齐玲敏等.金针菇与美味牛肝菌多糖的提取及抗炎性研究[J].

中国食用菌.1991, 10(2).

[6] 王宜嘉,邓振旭.家园鬼伞多糖测定及提取工艺研究[J].食用

菌.1994(5).

[7] 叶秋竹,黄谚谚等.巴西蘑菇多糖提取方法的研究[J].食用菌.1994(5).

[8] 张文超,蔡妙颜等.金针菇子实体多糖提取最佳工艺研究[J].食用

菌.1994(5).

[9] 陈群,李秀芹.柱状田头菇发酵条件的研究及多糖含量的测定[J].

中国

食用菌.2002, 20(3).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 香菇Lentinusedodes 为担子菌纲伞形科真菌,是世界上第二大食用菌。香菇多糖是香菇中最重要的一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抑制肿瘤、调节免疫、抗病毒和抗氧化等多方面的药理活性,且毒副作用小。香菇多糖的提取常用水提醇沉法、酸碱提取法,但存在提取工艺复杂、溶剂使用量大、时间长等缺点,而且容易造成多糖降解,生物活性降低。本文主要对近年来香菇多糖提取工艺优化研究方面的进展进行阐述。 1.超声波提取 超声波提取法是利用超声波特殊的物理性质,加速介质质点运动、空化作用、振动匀化等以增大物质分子运动频率和速度,增加溶剂穿透力,从而使药效物质加速融人溶剂提高有效成分的得率。 王恒等用超声波辅助法从香菇中提取香菇多糖,通过实验优化确定出香菇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超声功率200W ,料液比 35:1,超声时间40min ,香菇多糖提取率为6.72 %。王俊颖等采用超声法浸提香菇多糖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的最佳工艺为料水比1 : 25,超声温度60° C超声时间30min , 超声功率300W ,多糖得率为8.72 %。李宏睿等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香菇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并与单纯的热水浸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料水比 l:25 ,超声时间35min ,超声功率105W ,热水浸提温度 90 %,浸提时间20min 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多糖提取率为13.75 %,比单纯热水浸提法提高6.22%。 2.微波提取 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主要是通过调节微波加热的参数,有效地加热物料中的目标成分,对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提取。刘小丽等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

食用菌多糖提取

1.6桑黄多糖多糖的生理功能 《本草纲目》中记载桑黄“味微苦,能利五脏、软坚、排毒、止血、活血等”;《神农本草经》中认为桑黄“久服轻身不老延年”;《药性论》记载,桑黄味微苦,性寒,在我国传统中药中用于治疗痢疾、盗汗、血崩、血淋、脐腹涩痛、脱肛泻血、带下、闭经。《药性本草》记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玄癖”等。 1、抗癌:从桑黄中分离的多糖类物质主要为酸性多糖、蛋白结合多糖,,大多数没有直接抑癌功效,主要是通过免疫调节、抑制癌细胞转移、抗突变、抗血管生成降低肝线粒体中药物代谢酶(如P450等)活性等而起到肿瘤抑制和预防作用。 2、免疫调节:大多数真菌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是作为生物反应调节剂.通过增强宿主免疫调节功能即宿主介导抗肿瘤活性来实现的,而且对正常细胞几乎没有毒性。真菌多糖可通过多条途径、多个层面对免疫系统发挥调节作用。 3、保肝和抗肝硬化:桑黄提取物不仅能保护肝细胞,促进肝功能恢复,而且同时抑制肝脏内胶原纤维增生,改善肝组织结构.呈现出明确的抗肝纤维化效果。 4、抗氧化清除自由基的功能::桑黄提取物对超氧阴离子的清除、抗坏血酸引起油脂氧化的抑制过氧化物和一氧化氮的清除有很好的效果。 5、降血糖:桑黄多糖能够降低血糖,同时减少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和天冬氨酸转氨酶。降低血脂,防止动脉硬化,防止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6.预防和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 7.桑黄提取物能够完全抑制尿酸,对痛风有良好效果。 8.抗过敏,对过敏性鼻炎、久治不愈的湿疹疗效很好。有关研究表明,桑黄及提取物对人体无毒无害,即使长期大剂量服用亦无任何毒副作用。 1.7其他多糖的生理功能 1.7.1姬松茸多糖的生理功能 姬松茸源自南美巴西,所以称巴西蘑菇.姬松茸是珍稀菇类佳品,其菌蕾肥厚,菌柄肥整,脆嫩滑爽,美味可口,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干品中粗蛋白含量为8.67%,氨基酸总量为9.22%。其中人体必须氨基酸的含量占总氨基酸的50%,多糖含量为6.55%,粗灰分5—7%,粗脂肪3—4%,此外还含有维生素B1、B2。子实体还含有多种具有抗癌活性的多糖成分,尤其是对腹水癌的抑制效果更为显著,还具有治疗痔瘘、增强精力、防治心血管病的作用,深受消费者欢迎,甚至把它作为茶来饮用。

多糖提取工艺流程

第一部分:野生灵芝菌种的分离、扶壮、保藏和培养 前言 采集吉林长白山野生灵芝,经过菌种分离,鉴定为GANODERMA(英文名称)多孔菌科真菌赤芝Ganoderma lucidum(Leyss.ex Fr.) Karst.的菌种。经过纯化扶壮培养,成为一支优良的灵芝菌种,为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和灵芝多糖的提取奠定了基础。 实验室流程:(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恒温培养箱)菌种培养扶壮(恒温恒湿冷藏柜)优良菌种保藏(百级净化超净工作台)菌种分离菌种接种(摇床)发酵菌种摇瓶培养(用于接种菌种罐) 第二部分:灵芝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前言 液体发酵培养不同于灵芝子实体栽培,周期短,产量高,无污染,灵芝多糖含量高,节省木材和耕地。是一种灵芝多糖理想的工厂化现代科技生产方式。经过摇瓶培养的灵芝菌种接种于种子罐,待生长良好,在接种于扩大的发酵罐中,通过通气恒温培养,长成成年灵芝菌丝体,生长完全后,进行离心分离喷雾干燥,就得到相当于灵芝子实体的灵芝菌丝体粉,多糖含量达到15%左右。进一步提取加工得到高含量的灵芝多糖。 灵芝菌丝体发酵工艺流程:(配料罐)培养液的配制(菌种罐)菌种的发酵培养 (发酵罐)灵芝菌丝体发酵培养(离心机)灵芝菌丝体固液分离(浓缩液配制罐)灵芝菌丝体配制成浓缩液(喷雾干燥塔)浓缩液喷雾干燥,得到灵芝菌丝体粉 第三部分:灵芝菌丝体多糖的提取分离 前言 灵芝菌丝体粉,是大部分不溶解于水,食用以后象灵芝子实体一样,只有少部分成分被吸收,通过现代提取手段,将灵芝菌丝体经过提取罐的水提取,经过真空浓缩,在经过醇沉工艺,加工成可以全部被人体吸收,灵芝多糖含量提高到30-40%灵芝菌丝体提取物。极大的提高了功效,减少了服用量。 灵芝多糖提取工艺流程:(提取罐)灵芝菌丝体粉水提取(外循环真空浓缩罐)提取液真空浓缩(醇沉罐)浓缩液乙醇沉淀多糖(离心机)沉淀多糖分离 (浓缩液储罐)沉淀物配制成多糖浓缩液(喷雾干燥塔)灵芝多糖喷雾干燥 (粉碎机)灵芝多糖粉碎到100目(混合机)灵芝多糖粉批量混合(真空包装机)食品塑袋真空包装。灵芝多糖原料成品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

香菇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1引言 多糖类物质是所有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壁中,是生物体内除核酸和蛋白质以外的又一类重要的生物分子,尤其是一类重要的信息分子[1]。到目前为止,已有近300种的多糖化合物从天然产物中分离出来,其中植物提取水溶性多糖最为重要。从植物中提取多糖主要根据不同溶解度来选择溶剂进行。香菇多糖的提取一般有热水提取法、酸提取法、碱提取法、酶提取法和微波助提法等方法[2],本文进行了浸提香菇多糖的工艺条件研究,以期获得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其产业化生产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技术参数。本实验采用各种溶剂和酶的处理,提取香菇多糖,保持多糖的生物活性,效果是明显的。 1.1香菇多糖的组成与药理价值 香菇多糖(LentinanLNT) 是一种β—1,3—葡聚糖,系从担子菌纲伞菌科真菌香菇子实体中提取分离纯化获得的均一组分的多糖。多糖以甘露糖为主,含少量的葡萄糖、微量的岩藻糖、半乳糖、木糖、阿拉伯糖等;肽链由天冬氨酸、组氨酸、丝氨酸、赖氨酸、谷氨酸等18种氨基酸组成。LNT的化学结构是一种以β—D—[1~3]葡萄糖残基为主链,侧链为(1—6)葡萄糖残基的葡聚糖,平均分子量约为50万道尔顿[3]。 香菇多糖1969年在日本首先发现,自此,国内外学者对LNT作了许多深人的研究。近年来,LNT广泛药理作用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主要的药理价值有:免疫调节作用;抗肿瘤作用[4];抗病毒作用;对寄生虫、霉菌、细菌等感染均有治疗作用;有抗衰老、抗辐射作用,还具有预防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作用。在临床上LNT还用于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糖尿病,寻常型银屑病,硬皮病,面部扁平,尖锐湿疹等。此外,硫酸化香菇多糖具有显著抗HIV作用,香菇多糖在治疗胃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微生物专题报告——食用菌多糖功能的研究概况 141201019 微生物学魏华 食用菌作为天然食药资源,营养丰富,含蛋白质、必需氨基酸、多糖、维生素等多种成分。食用菌多糖虽然含量比例仅占0.48-0.87%,却具特异的生物学功能活性。如具有抗肿瘤活性;可显著提高巨噬细胞吞噬量,刺激抗体产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可降血糖、降血脂;可显著增加脑和肝脏组织中的过氧化物歧化酶SOD酶活力,抗氧化、抗衰老;保肝、抗辐射等等。 1971 年,Maeda 等从香菇中分离出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这个研究发现影响重大,使更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真菌中的活性多糖[14]。截至目前,国内外已从食用菌中筛选出200 种有生物活性的多糖。同时,对于多糖的研究不仅只是研究其的生物学活性,更多的是利用生物学手段研究多糖分子的化学结构及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13]。国内对多糖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在研究糖类的作用机理时,紧密与中医药的理论相结合,进展甚快。70 年代以来,我国在云芝、银耳、灵芝、黑木耳、裂褶菌、冬虫夏草、猴头菌和竹荪等中分离得到具有显著生理活性的、单一成分的多糖物质。目前,我国对药用多糖的研究仍多偏重于提取、分离、纯化、和研究药理活性等方面。虽然已有用于治疗癌症的商业化产品,但积累的临床资料仍很缺乏,大部分多糖产品尚处于实验阶段或仅用于保健品,还需重视新兴的糖生物学及工程学,提高研究水平。 1.食用菌多糖的种类 近年来研究报道的真菌多糖,主要有四类,葡聚糖、甘露聚糖、杂多糖、糖蛋白。 1.1葡聚糖 葡聚糖(Glucan),尤其是β(1-3)连接的葡聚糖具有多种活性[15-20]。如从金顶侧耳(Pleurotus citrinopileatus)子实体中分离的多糖,分子量为1.89×104,可能的结构是主链为β(1-3)连接的葡聚糖,支链为β(1-6)连接的葡萄糖[21]。从黑石耳(Dermatocarpon miniatum)子实体中分离的具有抗氧化功能的多糖,主要结构为α(1-4)(1-6)连接的葡聚糖,分子量为1.80×106[22]。从栓菌(Trametes suareclens)中分离的多糖分子量5.0×10 4,主链为β(1-3)-D-Glucan,支链为β(1—6)连接的葡萄糖。从斜顶菌(Clitopilus caepitosus))多糖分子量1.32×106,主链为β(1-3)连接的葡聚糖,支链有较多的β(1-6)连接的葡聚糖链和较少的β(1-4)连接的葡聚糖链,分别连在主链的O-6 位和O-4 位。 1.2甘露聚糖

多糖的提取分离方法

1.多糖的提取方法 生物活性多糖主要有真菌多糖、植物多糖、动物多糖3 大类。多糖的提取首先要根据多糖的存在形式及提取部位,决定在提取之前是否做预处理。动物多糖和微生物多糖多有脂质包围,一般需要先加入丙酮、乙醚、乙醇或乙醇乙醚的混合液进行回流脱脂,释放多糖。植物多糖提取时需注意一些含脂较高的根、茎、叶、花、果及种子类,在提取前,应先用低极性的有机溶剂对原料进行脱脂预处理,目前多糖的提取方法主要有溶剂提取法、生物提取法、强化提取法等。 1.1溶剂法 1.1.1水提醇沉法 水提醇沉法是提取多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多糖是极性大分子化合物,提取时应选择水、醇等极性强的溶剂。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渗滤,然后将提取液浓缩后,在浓缩液中加乙醇,使其最终体积分数达到70 %左右,利用多糖不溶于乙醇的性质,使多糖从提取液中沉淀出来,室温静置5 h,多糖的质量分数和得率均较高。影响多糖提取率的因素有:水的用量、提取温度、浸提固液比、提取时间以及提取次数等。 水提醇沉法提取多糖不需特殊设备,生产工艺成本低,安全,适合工业化大生产,是一种可取的提取方法。但由于水的极性大,容易把蛋白质、苷类等水溶性的成分浸提出来,从而使提取液存放时腐败变质,为后续的分离带来困难,且该法提取比较耗时,提取率也不高。1.1.2酸提法 为了提高多糖的提取率,在水提醇沉法的基础上发展了酸提取法。如某些含葡萄糖醛酸等酸性基团的多糖在较低pH 值下难以溶解,可用乙酸或盐酸使提取液成酸性,再加乙醇使多糖沉淀析出,也可加入铜盐等生成不溶性络合物或盐类沉淀而析出。 由于H+的存在抑制了酸性杂质的溶出,稀酸提取法提取得到的多糖产品纯度相对较高,但在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且酸会对容器造成腐蚀,除弱酸外,一般不宜采用。因此酸提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1.1.3碱提法 多糖在碱性溶液中稳定,碱有利于酸性多糖的浸出,可提高多糖的收率,缩短提取时间,但提取液中含有其它杂质,使粘度过大,过滤困难,且浸提液有较浓的碱味,溶液颜色呈黄色,这样会影响成品的风味和色泽。 1.1.4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超临界流体萃取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提取分离技术。超临界流 体是指物质处于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以上时的状态,这种流体兼有液体和气体的特点,密度大,粘稠度小,有极高的溶解,渗透到提取材料的基质中,发挥非常有效的萃取功能。而且这种溶解能力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提取结束后,再通过减压将其释放出来,具有保持有效成分的活性和无溶剂残留等优点。由于CO2的超临界条件(TC=304.6 ℃,Tp=7.38 MPa)容易达到,常用于超临界萃取的溶剂,在压力为8~40 MPa 时的超临界CO2足以溶解任何非极性、中极性化合物,在加入改性剂后则可溶解极性化物。 该法的缺点是设备复杂,运行成本高,提取范围有限。 1.2酶解法 1.2.1单一酶解法 单一酶解法指的是使用一种酶来提取多糖,从而提高提取率的生物技术。其中经常使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等。蛋白酶对植物细胞中游离的蛋白质具有分解作用,使其结构变得松散;蛋白酶还会使糖蛋白和蛋白聚糖中游离的蛋白质水解,降低它们对原料的结合

香菇多糖提取作业

香菇多糖提取 提取法: 用物理提取的方法生产精细化学品,即通过将某一种物质按一定的要求从混合物中提取出来从而获得产品的方法。 张杨杨 精化1122 1、认识香菇多糖 (1)香菇多糖结构式 分子式:〔C42H72O36〕n 分子量:〔1152.9995〕n

(2)香菇多糖性质 香菇多糖(l e n t i n a n;L N T)是从香菇中分离纯化的一种葡聚糖,是以增强T细胞和巨噬细胞功能为主的免疫增强剂。 密度:1.88g/c m3;沸点:1472℃a t760m m H g。 溶于碱溶液或甲酸,微溶于热水或二甲亚砜,不溶于冷水、醇、乙醚、氯仿、吡啶或六甲基磷酰胺。对硫酸和盐酸稳定。 (3)香菇多糖的功能 香菇多糖具有激活细胞免疫、调节多种体液免疫因子、诱导α-干扰素生成,调节机体免疫应答反应,诱导白细胞对肿瘤浸润,导致肿瘤部位血管扩张、出血、坏死,阻止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提高S O 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抑制M D A〔丙二醛〕生成,抗脂质氧化,降低胆固醇,调节糖代谢、改善糖耐量、扩张胃肠道产生饱腹感而减轻食欲,降低血糖等功能。 【丙二醛】 英文名:M a l o n d i a l d e h y d e;m a l o n i c d i a l d e h y d e;P r o p a n e d i a l 简称:M D A 分子式O H C-C H2-C H O 分子量72.0634 无色针状晶体,熔点72~74℃,一般含两个结晶水,60℃下真空干燥可得无水物,易潮解,纯的丙二醛在中性条件下稳定,但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 由乙醛和甲酸乙酯在碱作用下缩合而得,可在高真空下升华精制,主要用于医药中间体、感光色素的原料。与蛋白质不相容,有潜在的致癌性。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银耳多糖的提取工艺 李帅涛 摘要:国内常用的银耳多糖提取方法有热水提取法,酸碱提取法和酶解提取法等,其中酶解提取法具有提取时间短,条件温和等优点。本试验选取了酶解时间和提取时间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不同条件下银耳多糖的收率,由试验结果表明,解法提取银耳多糖的最适条件为:银耳与水的比例为1g:50ml,加入果胶酶浓度为1%,酶解时间45min,提取时间60min。 关键词:银耳多糖;酶解法;提取工艺 引言:我国银耳资源丰富,为开发应用银耳多糖提供了有利条件。近年来,有关银耳多糖的研究越来越多,但这些研究多为银耳多糖的化学特性和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少有关于银耳中提取银耳多糖的研究。目前银耳多糖的提取方法多为热水浸提法或酸碱法提取,但热水浸提法耗时过长,且收率较底,费时费力,因此不适合大规模的工业生产,而酸碱法提取虽然提取时间较短,却会破坏银耳多糖立的生物活性,使提取到的银耳多糖药用效果大大下降。本试验主要研究使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热水提取的技术来提取银耳多糖的方法。而如今生物工程工艺发展迅速,生物制品价格不断下降,这为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提供了可行性。用酶解法提取银耳多糖不仅能缩短单纯用热水法提取的时间,还不会像酸碱法那样破坏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 材料与设备: ①实验材料:银耳;葡萄糖(分析纯):取1g葡萄糖加入10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0ml;果胶酶:按100ml:1g加入果胶酶;苯酚(分析纯);精确量取6ml苯酚放入100ml容量瓶中,定容至100ml;浓硫酸(发烟硫酸) ②实验设备:101型电热鼓风干燥;YP202N型电子天平;HH系列恒温水浴锅;电子万用炉;TDZ5-WS型台式低俗离心机;722E型可见分光光度计 分离与纯化:取市售银耳适量,洗净,70℃烘干后,破碎成粉末状,称取粉末0.5g(2%),果胶酶0.25g(1%),同时加入蒸馏水25mL,迅速置于45℃水浴锅中酶解,3个样品为一组,第一组酶解30min,第二组酶解45min,第三组酶解60min。酶解后迅速升温至98℃将酶灭活,然后每组样品分别于98℃水浴中保温浸提30min,45min,60min,浸提完成后置于冷水中冷却至室温,然后于4500rpm离心分离10min,最后取上清液待用。 含糖量测定:银耳浸提液离心后,分别取上清液1ml,加水19ml,即稀释20倍,取银耳浸提稀释液1mL于一洁净试管中,再加入苯酚试液1.0mL,浓硫酸5mL,混匀,室温放置30min,冷却后,于490nm处测定吸光度。 结果与分析:本试验采用果胶酶酶解银耳的方法提取银耳多糖。试验讨论了不同酶解时间与不同提取时间对提取效果的影响,最终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在45℃下,用1%果胶酶酶解,水与银耳比例为100ml:1g,酶解时间为45min,然后于98℃热水浴中浸提60min。用此法提取银耳多糖,提取率可达40% ,远高于传统的银耳多糖提取工艺。相比传统工艺,果胶酶提取银耳多糖不仅有较高的提取率,还可以明显缩短提取的时间。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在长时间高温环境和酸碱性条件下容易受到破坏,酶解法提取环境温和,且提取时间较短,能较好的保留银耳多糖的生物活性。固定酶解时间时,提高提取时间可显著提高提取效果,改变酶解时间时,提取效果有提高,但不大,且从45min 增加到60min增加不显著。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_张欣

香菇多糖的提取纯化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3 张 欣 吕作舟 (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 430070) 摘要 本研究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纯化得到两种新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 关键词 香菇 菌盖 多糖 提取 纯化 理化性质 香菇(Lentinula edodes)不仅是一种美味佳肴,也是一种著名的药用菌。我国历代的医药学家对香菇的药性及功能均有著述,如《日用本草》认为香菇“益气、不饥、治风、破血”〔1〕。现代研究结果表明,香菇中含有能降低血浆胆固醇的香菇嘌呤〔2〕,含有诱生干扰素的双链核糖核酸〔3〕,且含有抗肿瘤活性物质———香菇多糖及香菇糖肽〔4,5〕。 1970年G oro Chihara首先从香菇子实体中浸提出6种香菇多糖,并证明其中一种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定名为Lentinan〔5〕。自此,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从大型真菌中寻找抗肿瘤药物的热潮。有关香菇多糖的研究尤其活跃,包括提取工艺及分离纯化研究,香菇多糖理化性质及药用价值研究〔6,7,8〕。但对多糖理化性质、结构、药效、药理等方面仍无定论,仍须继续深入研究。 本研究以香菇的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分别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检测分析了粗多糖、多糖、蛋白质与原材料之间量的关系,并且,从香菇菌盖中提纯了两种新多糖,对其理化性质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进一步对香菇多糖的结构分析、药效、药理实验提供参考。 本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1以香菇菌盖、菌柄、菌丝体为试材,采用水浸法、碱浸法提取香菇多糖。粗多糖、多糖得率都以菌盖的水浸物为最高,而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蛋白质得率以菌柄水浸物为最高,以菌丝体的碱浸物为最低。 21氨基酸自动分析仪的分析结果表明:香菇菌盖水浸物、碱浸物中氨基酸含量丰富,其中包括人体必需氨基酸。水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碱浸物主要含天门冬氨酸、谷氨酸、丙氨酸、缬氨酸、亮氨酸。 31采用水浸法、碱浸法从香菇菌盖中提取粗多糖,然后经乙醇沉淀、Sevag法脱蛋白、CT AB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络合沉淀、氨化钠溶液溶解、透析,得到两种多糖:香菇多糖A(水浸物)和香菇多糖B(碱浸物)〔9〕。这种纯化方法具有简便、经济的特点。 41多糖的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仅为一个斑点,R f值分别为0152,0120。多糖的PAGE电泳结果表明:多糖A,B均为紫红色的单一谱带,R f值分别为0151,0162;它们均从负极向正极移动,表明它们是酸性多糖。紫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未发现核酸(260nm)和蛋白质(280nm)特征吸收峰〔10〕。组分含量分析表明:多糖A、多糖B均无含氮物质存在,但含少量灰分和水分。以上对多糖的鉴定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均一性高,多糖A的纯度为7911%,多糖B的纯度为8312%,符合化学定性定量标准;它们是酸性多糖。 51多糖A,B均为灰白色粉未。多糖B不溶于稀酸。多糖A,B均溶于水、稀碱,尤易溶于热水,不溶于乙醇、丙酮、乙醚、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其水溶液透明粘稠状,可被5%CT AB络合沉淀。旋光计测得多糖A的旋光率为〔α〕D25℃+ 4311°(水),多糖B的旋光率为〔α〕D25℃+2513°(水)。采用改良型膜渗透压法测得香菇多糖A的数均分量为8131×104,香菇多糖B为9140×104。 6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多糖A、多糖B具类似结构,但不属同一种物质。两种多糖在890cm-1均具吸收峰,在840cm-1均无吸收峰,表明它们为β-糖苷〔11〕;多糖A,B都含有-C OO-基团。因此,香菇多糖A、香菇多糖B均是β-酸性异多糖。 71纸层析结果表明:多糖A,B均由葡萄糖(G lc)、半乳糖(G al)、阿拉伯糖(Ara)、木糖(X yl)、鼠李糖(Rha)构成。用正丁醇-冰醋酸-水(4∶1∶5)为展开剂,以葡萄糖的R f值为1100,则它们的R f值之比为,G lc∶G al∶Ara∶X yl∶Rha= 1100∶1117∶1152∶1176∶2117。气相色谱检测多糖的单糖组成及摩尔比,多糖A为Ara∶Rha∶X yl∶G al∶G lc= 4136∶2103∶1100∶5164∶13180;多糖B为Ara∶Rha∶X yl∶G al∶G lc=9137∶1100∶1164∶7119∶23136。 3 湖北省重点科技计划项目。收稿日期 1999—07—20 43中国食用菌 E DI BLE FUNGI OF CHI NA V ol118,N o16

多糖提取实验设计流程【复习准备】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方法有水提法、碱提法和酶提法等,其中酶提法是利用酶对细胞结构的破坏作用,使存在于细胞内部的多糖释放出来,从而提高了多糖的得率。 本次实验采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对紫蘑菇进行水解,研究香菇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并探讨蘑菇粒度、蘑菇溶解方法以及酶法提取中多糖提取效果的评价方法。 可以同步做三组对比试验:⑴采用水提,不加酶;⑵采用酶法提取;⑶采用酶空白(只加酶,不加蘑菇粉)。 由于酶中也含有少量的糖类成分,其存在将会对蘑菇多糖的提取产生影响。因此,在计算酶法提取多糖的效果时,要减去酶本身所引入的糖。在确定最佳酶浓度时更要考虑。 一、实验流程:蘑菇干燥→粉碎过筛→加水浸泡0.5h→调PH→加入纤维素酶→提取→离心过滤→测多糖提取率 式中:n一提取液稀释倍数; C一提取液中多糖的浓度(mg/mL); V一提取液体积(mL); m一蘑菇的质量(mg)。 测定时取三个平行样,结果数据为平行样的平均数值。 二、具体实验步骤: 1、多糖标准曲线的绘制 精密称取105℃干燥恒重的葡萄糖标准品100mg,置于100 mL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0.4、0.8、1.2、1.6、2.0、2.4、2.8 mL分别置于50 mL 容量瓶中,加蒸馏水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上述各种溶液2.0 mL,分别加入5%苯酚溶液1.0 mL,摇匀,迅速加入5.0 mL浓硫酸,振摇5min,置沸水浴上加热15 min,然后置冷水浴中冷却30 min,随行空白,在490 nm波长处测定吸光度。以标准溶液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并计算其标准曲线回归方程。 (1)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1.0 ml供试液按“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操作,分别测定吸光度,求得RSD。 (2)重现性及多糖含量测定:精密称取巴西蘑菇多糖0.1000g,按“供试液

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

香菇是我国传统的药食两用食品,含有多种有效药用成分。尤其是香菇多糖,是一种宿主免疫增强剂,具有抗病毒、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和刺激干扰素形成等功能。医学研究证明,它是通过刺激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的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和提高,由机体本身的抵抗力去杀死肿瘤细胞。它的作用是间接的,毒副作用小,在临床上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1-2]。香菇多糖在日本已生产并外销。但因工艺复杂,收率低,成本高,普通肿瘤病人无法接受。为此,我们对香菇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初步探讨出较为理想的浸提工艺,希望为其工业化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与试剂 香菇:购自西安市农贸市场;D318型阴离子交换树脂,LX-200型阴离子交换树脂,D201×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LX-67型阴离子交换树脂:均购自西安蓝深公司;葡萄糖,苯酚,浓硫酸,无水乙醇,考马斯亮蓝G-205等均为分析纯。 1.2主要仪器设备 752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光谱仪器有限公司;WP700TL23-K5微波炉:格兰仕电器有限公司;电热恒温水浴锅:北京长源实验设备厂;80-2B台式低速离心机:湖南星科科学仪器有限公司;Delta320pH 计: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1.3提取工艺[3-4] 干香菇→粉碎→加水浸泡20min→微波辐射→热水浸提30min→离心取上清液→浓缩→加乙醇沉淀多糖→离心分离多糖→多糖粗品制成溶液→上树脂柱去除杂蛋白→流出液真空干燥得香菇多糖产物试验中均以1g干香菇粉为提取对象。 1.4检测方法 香菇多糖含量测定:采用苯酚硫酸法[5]。测得标准 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的工艺 刘小丽,黄晋杰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西安710054) 摘要:研究微波辅助法提取香菇多糖并用离子交换树脂去除杂质蛋白的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对固液比、微波辐射功率、辐射时间、乙醇用量以及杂蛋白的去除条件分别进行了考察。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g∶20mL,微波辐射功率为280W,辐射时间5min,乙醇与多糖提取液体积比为4∶1,香菇多糖提取率可达到9.46%; 采用LX-67阴离子交换树脂在料液pH9时可有效去除蛋白质杂质,多糖纯度可达到85%。 关键词:香菇多糖;微波;离子交换树脂 Study on 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 of Lentinan from Mushroom LIU Xiao-li,HUANG Jin-jie (College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ang'an University,Xi'an710054,Sh a anxi,China)Abstract:The methods of extracting lentinan from mushroom with micowave assisting were studied.The ratio of solid to water(g/mL),microwave power,microwave extraction time,the usage of ethanol,and the remove of protein were studied respectively by the single factor test.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extraction were as follows:the ratio of material to liquid of1g∶20mL,microwave radiation power of280W,the radiation time for5min,the volume ratio of ethanol to liquor of4∶1,under this conditions the extraction rate of polysaccharide can get9.46%.The LX-67negative ion exchange resins were used to remove protein from the rude lentinan with the liquor at pH9,and the purity of lentinan can get85%. Key words:lentinan;microwave;ion exchange resins 作者简介:刘小丽(1975—),女(汉),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食 品和药物中有用成分提取与分离。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第25卷第5期浙江林业科技Vol. 25 No.5 2 0 0 5年9月JOUR. OF ZHEJIANG FOR. SCI. & TECH. Sep., 2 0 0 5 文章编号:1001-3776(2005)05-0049-05 食用菌多糖研究进展 王丽霞1, 2,杜德清2 (1. 中南林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2.丽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丽水 323000) 摘要:对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定性定量分析、活性研究和临床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了目前存在的不同食用菌多糖较难鉴别、真菌多糖提取纯化工艺需进一步加强、食用菌多糖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问题,提出真菌多糖的提取工艺和构效关系是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免疫调节;生理活性;提取纯化技术 中图分类号:S646 文献标识码:A 食用真菌是人类实践活动中最早认识和利用的一类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世代短、生物量大、易培养、分布广和营养成分丰富等特点,国内外学者对其营养成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1],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食用真菌中独特的多糖功能成分。据杨革报道[2],真菌的多糖含量在0.48% ~ 0.87%。食用菌多糖是一种很好的免疫调节增强剂,可从根本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起到扶正固本、强身保健的作用。20世纪80年代以来,这方面的研究利用进展更为迅速,且正朝抗癌、增寿、强力、益智、美容以及提高免疫力和防止衰老等方向深化。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食用菌中能显著增强癌症患者抵抗力的生理活性物质即为食用菌多糖[3]。食用菌多糖的生理功能、化学结构以及构效关系正成为多糖研究的前沿阵地,取得了很大进展,而多糖分离、纯化和结构测定的方法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4]。为此笔者对食用菌多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为食用菌多糖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不同食用真菌多糖的鉴别较为困难,这是因为即使同一属真菌中的不同种真菌所产多糖也不一致(包括多糖种类、多糖结构、分子量大小等)。目前也没有一份较为可靠的不同真菌多糖的图谱(例如能表明结构差别的红外图谱等)。从纯种发酵液(即只用一种已知真菌菌种发酵所得液体)或从已知真菌子实体中提取的多糖可以进行结构和定性、定量分析[5]。 食用菌菌丝多糖分胞外多糖和胞内多糖。对于提取深层发酵液中的食用菌多糖,常规提取一般是首先将菌丝从发酵液中分离出来,打浆处理,然后用热水提取法或其他方法从菌丝中提取胞内多糖,从滤液中提取胞外多糖,一般是把滤液先过滤,再浓缩,最后用有机溶剂沉淀而得到。从多糖水溶液中提取多糖,首先可用透析或超滤等方法去掉小分子物质(单糖、寡糖、氨基酸、短肽、无机盐等),然后设法去掉水分(各种合适的干燥方法、超滤以及有机溶剂沉淀法等)[6]。 根据多糖类物质易溶于热水而不溶于高浓度酒精的原理,食用菌多糖的提取通常采用水煮醇沉(热水提取及酒精沉淀法)的常规方法。其提取工艺流程如图1。 食用菌多糖除常规的水提法外还有一些其它提取方式。据王竟等人报道[7],担子菌的发酵产物中一些具有生理活性的聚合物(主要为多糖类),其分子量一般在1 000 d以上,对于这些发酵多聚物的提取他们采用了超

多糖各种提取方法

一、植物多糖的提取 1 溶剂提取法 1.1 水提法 水对植物组织的穿透力强,提取效率高,在生产上使用安全、经济。用水作溶剂来提取多糖时,可以用热水浸煮提取,也可以用冷水浸提。一般植物多糖提取采用热水浸提法,该法所得多糖提取液可直接或离心除去小溶物;或者利用多糖不溶于高浓度乙醇的性质,沉淀提纯多糖;但由于不同性质或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多糖沉淀所需乙醇浓度不同,它也可以用于样品中不同多糖组分的分级分离;还可按多糖不同性质在粗分阶段利用混合溶剂提取法对植物中不同的多糖进行分离;其中,以乙醇沉淀最为普遍。但以根茎为主的植物体,细胞壁多糖含量高,热水直接提取率不高。此时为破坏细胞壁,增加多糖的溶出,有两种处理方法:一为酶解,二为弱碱溶解。 1.2酸碱提法 有些多糖适合用稀酸提取,并且能得到更高的提取率。但酸提法只在一些特定的植物多糖提取中占有优势,目前报道的并不多。而且即使有优势,在操作上还应严格控制酸度,因为酸性条件下可能引起多糖中糖苷键的断裂。 有些多糖在碱液中有更高的提取率,尤其是提取含有糖醛酸的多糖及酸性多糖。采用的稀碱多位为0.1mol/L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为防止多糖降解,常通以氮气或加入硼氢化钠或硼氢化钾。同样,碱提优势也是因多糖类的不同而异。与

酸提类似,碱提中碱的浓度也应得到有效控制,因为有些多糖在碱性较强时会水解。另外,稀酸、稀碱提取液应迅速中和或迅速透析,浓缩与醇析而获得多糖沉淀。

1.4 生物酶提取法 酶技术是近年来广泛应用到有效成份提取中的一项生物技术,在多糖的提取过程中,使用酶可降低提取条件,在比较温和的条件中分解植物组织,加速多糖的释放或提取。此外,使用酶还可分解提取液中淀粉、果胶、蛋白质等的产物,常用的酶有蛋白酶,纤维素酶,果胶酶等。 1.5 超声提取法 超声波是一种高频率的机械波,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超声波产生的“空化作用”对细胞膜的破坏,有利用植物有效成分的释放,而且超声波能形成强大的冲击波或高速射流,有效地减小、消除与水相之间的阻滞层,加大了传质效率,有助于溶质的扩散。另外,超声波的热效应使水温基本在57℃,对原料有水浴作用。超声波提取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有提取效率高、时间短、耗能低等优点。超声提取的影响因素有:超声时间、超声频率(一般低频中提取效率高,但也有例外)、料液比和温度等。 1.6 微波提取 微波是频率介于300MHz和300GHz之间的非电离电磁波,微波提取的原理是微射线辐射于溶剂并透过细胞壁到达细胞内部,由于溶剂及细胞液吸收微波能细胞内部温度升高,压力增大,当压力超过细胞壁的承受能力时,细胞壁破裂,位于细胞内部的有效成份从细胞中释放出来,传递转移到溶剂周围被溶剂溶解。微波技术应用于植物细胞破壁,有效地提高了收率。具有穿透力强、选择性高、加

食用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研究食

摘要:以平菇子实体为对象,探讨了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料水比、浸提时间、浸提温度、醇析浓度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水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1: 40料水比,10(TC,提取3.0h,80% 乙醇醇析;碱法提取的最佳工艺为:0.7mol/L氢氧化钠,1: 60料液比,100°C,提取5h,80%乙醇醇析。 关键词:食用菌多糖;提取工艺;平菇 0前言 食用菌多糖被称为“生物应答效应物”(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简称BRM)。是一种能够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生物活性物质,对于遗传性的疾病 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本文以平菇子实体为研究对象,以水和碱为提取介质,探讨了多糖的提取工艺,考察了主要影响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的提取工艺,以期能给食用菌子实体多糖的提取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参考。 1材料和方法 0. 1材料 1. 1. 1原料 鲜灰平菇(唐平1号)子实体,从当地菇农处选购。 2. 2. 2仪器及设备 2XZ-0.5真空泵、HH.S21-4数显水浴锅、101-0BS干燥箱、752型分光光度计、托盘扭力天平、美的多功能食物搅拌器、FC104电子天平、海尔冰柜等。 1.2方法 2. 2. 1实验方案 本实验采用溶剂浸提法,首先干燥平菇子实体,粉碎过筛,选择合适的提取溶剂,考察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溶剂浓度、乙醇加量等因素对提取结果的影响,在单因子实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实验,并确定最佳提取工艺。 2.2.2实验流程 (1) 热水浸提法: 原料一烘干(8CTC,干燥4h以上)一粉碎一过筛(80目)一水浴浸提一真空抽滤一浓缩一除蛋白一醇沉多糖一脱色一干燥一称重测含量 (2) 氢氧化钠提取法: 原料一烘干(80°C,干燥4h以上)一粉碎一过筛(80目)一浸提(NaOH溶液,96°C水浴种浸提2h)—真空抽滤一浓缩一除蛋白一醇沉多糖一脱色一干燥一称重测含量 2.2.3多糖的测定: 粗多糖:采用称重法,取洁净平皿干燥至恒重,其重量记为Ml,将粗多糖置于平皿中干燥至恒重,重量为M2,原料重为M,贝IJ: 粗多糖含量(%) = [ (M2-M1) /M]XlOO% 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以葡萄糖为标准物质,绘制标准曲线。

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食用菌的降血糖作用研究进展 作者:芦菲, 李波, 索晓敏, 李斌, LU Fei, LI Bo, SUO Xiao-min, LI Bin 作者单位:芦菲,李波,LU Fei,LI Bo(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 索晓敏,SUO Xiao-min(河南科技学院,食品学院,河南,新乡,453003;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 ,430070), 李斌,LI Bin(华中农业大学,食品学院,湖北,武汉,430070) 刊名: 食品研究与开发 英文刊名:FOOD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年,卷(期):2010,31(2) 被引用次数:1次 参考文献(21条) 1.郑建仙功能性食品 1999 2.陈睿杰,刘允坚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广东药学院学报 2001(2) 3.郭舜民,郭尧惠天然药降血糖成份的研究进展[期刊论文]-海峡药学 2000(1) 4.孙悦迎,张鑫,王峰鬼伞菌粉降糖降脂功能研究[期刊论文]-中医药学报 2005(1) 5.Manohar V;Talpur N A;Eehard B W Effects of a water-soluble extract of maitake mushroom on circulating glucose/insulin concentrations in KK mice 2002(01) 6.Yang K;Jeong SC;Lee HJ;Sohn DH;Song CH Antidiabetic and hypolipidemic effects of Collybia confluens mycelia produced by submerged culture in streptozotocin-diabetic rats.[外文期刊] 2006(1) 7.周慧萍;孙立冰;陈琼华猴头多糖的抗突变和降血糖作用 1991(04) 8.Kibe T;Sobue S;Ukai S Structural features and hypoglycemic aetivities of two polysaccharides from a hot water extract of Agrocybe cylindracea 1994 9.Hwang Hi;Kim SW;Lim JM Hypoglyecmic effect of crude exopolysaccharides produced by a medicinal mushroom Phellinus baumii in strop tozotocin-induced diabetic rats 2005(26) 10.Higaki M;Eguehi F;Walanabe Y A stable culturing method and pharmacological of Agaricus blazei 1997(Suppl 1) 11.Bailey CJ;Turner SL;Jakeman KJ Effect of Coprinus comatus on plasma glucose concentrations in mice 1984(06) 12.阮芳铭,赵岚,周昌艳,俞云亮,郭俊生,杨焱,贾薇,季红光,郭苗莉四种食药用菌对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期刊论文]-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2004(8) 13.Li SP;Zhang GH;Zeng Q;Huang ZG;Wang YT;Dong TT;Tsim KW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 with antioxidation, isolated from cultured Cordyceps mycelia.[外文期刊] 2006(6) 14.Kiho T;Yamane A;Hui J Hypoglycemic activity of a polysaccharide (CS-F30) from the cultural mycelium of Cordyceps sinensis and its effect on glucose metabolism in mouse liver 1996(02) 15.季晖,涂红湖,李耐三,赵守训,缪振春人工虫草菌丝多糖的分离提取及其降血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3(1) 16.季晖,涂红湖人工虫草碱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药理学通报 1993(5) 17.巫光宏,伍志权,何典路,蔡丽仪,曹苏杰,黄卓烈,詹福建虎奶菇菌核多糖对四氧嘧啶诱导糖尿病小鼠的降血糖作用[期刊论文]-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7(4) 18.Yuan Z;He P;Cui J Hypoglycemic effect of water-soluble polysaccharide from Auricularia auricular-judae Quel on Genetically Diabetic KK-A Mice 1998(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