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现代语言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展望

编辑:凌月仙仙作者:童之侠出处:中国论文下载中心日期:2005-11-15

【内容摘要】本文回顾了以历史比较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为代表的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指出人类对语言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道路,如今还在继续向前探索。随着语言科学的发展,语言学应用的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泛。语言学现在已经成为人文科学中的带头学科。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互相渗透,今后将会出现更多的与语言学相关的交叉学科。本文还侧重讨论了语用学、语言教学论、词典学、国际语学等语言学的相关学科,并且展望了语言学的发展前景。

【关键词】语言;语言学;发展

当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语言作为一种信息系统,在社会的活动中起着重大的作用。语言不仅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和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语言还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积聚知识的工具。语言是人们认识世界、传授知识、发展科学、传播文化的必要条件。语言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语言学这门科学的重要性。现代语言学是探索语言的结构、语言的运用、语言的社会功能和历史发展以及其他一切与语言有关的问题的科学,它是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最快、变化最大的学科之一。

一、现代语言学的主要发展历程

(一)历史比较语言学

在现代语言学发展的初期,历史比较语言学通过在世界各地搜集和整理语言标本,通过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的比较、分类、归纳、总结,发现了语言的不断演变发展的客观历史。语言学家在把各个时期的语言、语法、词汇对应关系加以对比研究后,证实了印欧诸语言的有机联系,并且开始研究本族语及其亲属语言的联系和它们的发展规律,从而打破了形而上学的固定不变的框架,建立了现代语言学的第一个里程碑。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也有它的局限性:它过分偏重于语言的纵向历史研究,面忽视了横向的系统研究。到了20世纪初,现代语言学进入了第二个时期,产生了结构主义语言学。

(二)结构主义语言学

结构主义语言学认为每种语言都有一套独特的关系结构,语言中的个别单位都是在跟其他单位的区别和对立中存在的,而不是孤立存在的。结构主义学派的创始人、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他在书中提出的新的概念、原则和理论为现代语言学研究打下了科学的基础。索绪尔认为语言行为有两部分不同的性质,一部分具有社会性,是主要的具有共性的本质,称为“语言”(langue),另一部分具有个别性,是次要的,因人而异,称为“言语”(parole)。这两个部分是互相联系的,但是它们有本质上的差别,应该分别对待。语言和言语是互相依存的。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按照索绪尔的学说,语言的特点在于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这些关系有一定的结构规划,从而组成了语言的符号系统。符号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构成。索绪尔还指出了语言的横线组合关系和竖线聚合关系的特点。布龙菲尔德的《语言论》是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他提出了语言的科学描写的标准,制定了描写语言结构的总框架。他认为语言是音义结合的词汇和语法两部分构成的整体,描写语言结构应该从音位学开始。结构主义采用了系统论的原则,即整体性原则、结构性原则、层次性原则、动态性原则。这些原则非常适用于语言这个系统。结构主义语言学对认识语言的系统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到了20世纪中叶,语言学由于受到数理逻辑的影响,进入了第三个时期--语音、语法、语义、语用的综合研究时期,这一时期的特点是:把语言看作复杂的信息系统,不仅用实验技术和归纳方法,而且采用建立数学符号模型和形式演绎的方法。实验语言学将语言结构划分出词句层次、音节层次和音素层次等等。

(三)转换生成语言学

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不满足于观察言语行为的表面现象,而要探索内在的语言能力。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语言观:语言这个概念是从语法派生出来的。他在1957年出版了著名的《语法结构》一书,提出了“转换生成语法”。乔姆斯基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他提出把句法关系作为语言结构的中心,并且以此说明语言的生成性。乔姆斯基区分了语言的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指出语言学家的任务是揭示深层结构到表层结构的转换。他认为研究语言的目的不应当只是分类的描写,而应当建立起一整套的形式化的演绎系统,这种形式系统包含有限的语法规则,却能生成无限的符合语法的句子,并且能对句子的结构做出描写。乔姆斯基还假设人们有一种语言习得机制,它可以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加以类比和推导。他认为语言能力是人类天赋的,语言行为是语言能力的具体表现。乔姆斯基的全新的语言观被认为是一场语言学的革命。它所产生的巨大影响波及到世界各国的语言学界,而且,还在数学、社会学、哲学、心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广大领域里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四)系统功能语言学

以英国的语言学家韩礼德为代表的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强调交际和交流是语言的基本功能,因此,研究语言不仅要重视它的形式结构意义,而且要重视词句与社会文化的情景意义。韩礼德认为系统是第一性的,并且对语义功能进行了系统分类。他从语言运用的角度提出了语言有三种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结构研究是语言的表层形式,而系统研究是语言的深层形式,是语言的意义潜势(meaningpotential),这二者是互相联系的,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不能对语言进行全面的描写。系统功能语法学派认为语言首先是一种“行为”,是一种“做”(doing)的形式,而不是一种“知”(knowing)的形式。也就是说,仅仅具有语言知识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要能够实际运用语言。语言行为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环境之间进行交往、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运用系统理论研究语言,就是把语言看作一种社会符号系统,并且用这一符号系统来认识社会,认识社会与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终建立动态化的语言社会模式。系统理论把研究重点放在语篇上,认为语言必须通过特定的语言组合(即存在于某一特定语境中的语篇),才能充分实现其意义。韩礼德的语言理论不但探讨了语言的形式,还研究了语言的意义和功能,并且分析了语言与社会的关系。系统功能语法把语言的实际使用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完善理论,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践性。

二、现代语言学中几门值得重视的相关学科

随着现代语言学的发展,产生了许多的相关学科。本文仅讨论其中的几门值得语言研究者重视的相关学科。

(一)语用学

近年来,许多语言学家已经把注意力从形式语言学转移到功能语言学方面,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转换生成语言学转移到语言的实际使用的研究上来。这种转移促进了语用学研究的迅速发展。语用学研究的是话语和言语的交际系统,研究语言符号同它的使用者及使用环境之间的关系,它是将语言置于使用的语境中的一种意义研究。英国的奥斯汀提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把句子分为“表述句”(constatives)和“施为句”(performatives),把言语行为分为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又把言外行为再分为裁断行为、施权行为、承诺行为、表态行为和阐发行为,从而构成了语用学的基本理论。后来,奥斯汀的学生塞尔发展

和完善了言语行为理论,并且提出了话语的形式不直接反映出这句话的交际意图,即间接言语行为的概念。美国的格赖斯提出了影响很大的会话隐涵概念以及合作原则,为解释言外行为提供了理论依据。描写语用学根据语境研究话语的真正含义,解释话语的言外之意,可以帮助听话人透过表面意义正确理解说话人要表达的真正的意思。研究会话结构实际上是理解话语产生的过程,这有助于理解说话人和受话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语言结构的影响。现代语言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心理现象的形式主义的研究方法,另一条是把语言视为一种社会现象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而语用学则是把语言视为心理现象和社会现象相互作用的产物,采用综合的方法对语言的形式和功能的关系给以解释。语用学是要解决语言交际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帮助人们进行有效的交际。现在语用学理论在外语教学和人际交际方面的应用已经受到了普遍的重视。由于以上原因,语用学已经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主流。

(二)应用语言学

1.语言教学论

语言教学论是应用语言学最主要的一个分支,它对于语言教学尤其是外语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语言理论与语言教学有着密切的关系。要回答语言教学中“教什么”和“怎样教”等基本问题,就不能不涉及到“什么是语言”和“语言的内在规律是什么”等语言理论问题。语言学是以语言为研究对象的科学。语言教学是以语言为传授内容的活动。语言理论为制定教学大纲,为教师确定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提供理论依据。纵观语言教学史,每次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更新都是来源于语言理论研究的突破性进展。教师可以从语言理论中获得语言洞察力(linguisticin sights),语言理论有助于语言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对象,有针对性地确定教学内容和重点,高屋建瓴地驾驭教材和教法。外语教学是一个包括五个环节的系统工程。第一个环节是制定外语教育政策,决定教什么语言,面向哪些学生。第二个环节是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第三个环节是培训师资。第四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第五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测试,检验教学效果,同时还可以提供各种反馈信息。

制定教学大纲和编写教材是外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外语教学大纲有传统大纲、结构大纲、功能意念大纲等几种。英语专业的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四个方面:结构(语音、语法、词汇)、功能(语篇、话语、言语功能理解)、社会文化(文化背景知识、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实际应用(在真实情景下进行交际)。教材编写对于外语教学是一种宏观控制手段。新的教材应该反映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研究的新的成果。近年来出版的一些外语教材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交际能力理论的思想。在教材编写中,我们要注意到选材的多样性、语言的时代性、内容的针对性。课文中不仅需要有关于国外文化科学的信息和介绍外国情况的文章,也要有关于中国文化和介绍中国情况的文章,以便学生将来能够从事国际间双向的信息交流,在了解和获得外来的文化的同时,也能熟练地传播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介绍我们自己国家在各个领域里的发展情况。

在进行语言教学时,应该从宏观入手抓住主要信息,然后再深入到微观的语言表达形式。侧重解决如何理解话语意义的问题,从语词、语句、语篇三个层次上挖掘语用含义,把语言教学的注意力引向语言的使用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外语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水平和语言教学理论水平。要改革外语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就必须注意更新教师的语言观和语言教学观。在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努力成为优秀的课堂教学的策划者、课堂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外语学习的促进者和咨询者、学习进度的控制者、实践活动的协调者和评论者、学习效果的观察者和研究者。

在近代外语教学史上出现了各种教学法:语法翻译法、直接法、情景教学法、听说法、交际法(功能意

念法)、沉默法、咨询法、比较法、自然法、暗示法、全身反应法、集体学习法等等。其中交际法注重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的培养,注重语言的意义,强调语言使用的得体性。受到了比较广泛的重视。现在,语言教学理论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教必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语言教学是一项目的性很强的活动。如何培养合格的语言人才,需要教师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在新的教材教法层出不穷的情况下,许多专家学者提倡教师采用博采众长的综合法或折衷法。这就要求教师在综合考虑学生的特点、学习目的、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因素以后,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案。教师要掌握教学规律,改进教学体系,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益,并且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地检验和修正自己的方案。

我们知道,儿童可以很快地学会一门语言,而成年人往往需要几年到十几年的时间才能掌握一门外语。研究儿童学习语言的特点,把儿童学习语言的大脑机制模拟出来,探索儿童学习语言异常迅速的奥妙,将会有助于大大缩短成年人学习外语的时间。非常明显,这项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2.词典学

应用语言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是词典学(lexicography),是一门以词典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包括词典史、词典编纂原则、词典编纂法等等。词典是为了方便读者解惑释疑的极为有用的工具书。知识性、稳定性、实用性是词典的灵魂。高质量的词典对于提高人们的语言水平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词典。编写词典是一项极为艰巨严肃的工作,编者必须系统地搜集和整理资料,占有的资料越多,对保证质量就越有把握。编者要在充分占有第一手资料,长期大量积累的基础上,胸怀全局、取舍得当、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细心编纂。要编写出高质量的词典,还必须求新、求准、求实。一部好的词典要做到内容丰富、材料新颖、释义简明、立论稳妥、用语统一、翻译准确、用例恰当。只有知识丰富、有创造性、不畏艰辛、认真严谨、周到细致、具有奉献精神、学术造诣深厚的人,才能够创造出具有生命力的词典精品。正如王宗炎先生所说,编写好的词典,“需要非凡的学力、眼力和毅力”。

近年来我国出版了许多品种的不同内容的词典,它们的结构形式虽然不能说相互间毫无差别,但是大体上都是处于一种多少凝固了的共同模式之中。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并希望在词典编写上能够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辞书界现在已经开始出现根据所编特殊内容的词典的要求创造特殊形式的尝试,尽管这还是个别的现象,然而也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和鼓励,实践验证这种尝试在开创辞书编纂新局面的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词典的功能很多。词典学的研究大有可为。新的语言学理论为词典体系构思、总体设计展示了新的途径。随着现代语言的日益发展,按照不同需要来使用词典的人越来越多,这就给词典编纂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在词典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上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编写出在时代性、科学性、实用性上都能适应21世纪读者需要的各种不同类型的新型的词典。这些词典应该能够互相配合,互相补充,从总体上提供语言信息和知识信息,使我国的词典形成一个完整的词典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反映出我国语言和语言研究的当代水平,满足广大读者的需要。

转贴于中国论文下载中心 https://www.360docs.net/doc/cb9082114.html,

当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

一、当代语言学的特点

(1)形式与内容之争

在传统的语言学中,尤其是索绪尔的理论中注重的都是对语言的语法分析,索绪尔认为语言是由各个符号之间的关系组成的有价值的结构系统!后来的人们即使在不断的发展,但是还是超不出这个范围,似乎只有语法才是最合乎科学的,因而忽视了具体的词义的理解!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发展,各个过节文字与语言的交流不断频繁,大家才不断意识到单是研究语言的语法无法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因而才有了对词义的研究,也就是对语言内容的重视!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开始不考虑语义,后来逐渐加进语义。配价语法、功能语法等语言学理论逐渐升温,更为红火的是认知语言学。这些语言学理论和方法都是重视语义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以语法研究的形式主义被人们遗忘,而是开始了在形式与内容之间的不断怀疑,不断改进,进而促进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才会有了后来的生成语义学,认知语义学等!

(2)学科内部的多样性

从索绪尔开始,语言学的研究开始真正步入正轨,语言学才真正成为一门学问。在现代语言学中,多数的学派都是在索绪尔的影响下而进行的一些增补,其学派也大多具有共同性!然而在当代语言学研究中随着语言学理论知识的不断扩展以及对索绪尔理论的批判的不断加深,语言学的学派开始呈现一种多样性!

1957年美国语言学家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的出版标志着“转换生成语法”的诞生。这一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主义的哲学基础之上的,它完全不同于建立经验基础之上的美国结构主义。因此,它的出现是对当时居于主流地位的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大挑战,被人称为“乔姆斯基革命”。他把语言学看成跟自然科学中的其他科学一样,可以从假设出发,进行推演并形式化。换句话说,非经验主义是可能的。《句法结构》有一半篇幅用于英语语法的形式化。非经验主义和形式化是转换生成语法的首要标志。

在其后还有生成语义学和格语学、认知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层次语法和法位学等。在这众多学科的发展下,语言学的领域和范围也在得到不断的扩展,以前只是侧重于研究语言系统而往往忽视对言语和个性语言的研究。新的这些学科正在不断弥补这些不足!

(3)语言学的应用性研究

现代语言学侧重的是对语言学理论的研究和思考。而当代语言学更多的是在淡化语言学的理论的前提下,对语言研究走入实用性阶段。无论结构主义,还是转换生成理论,实际上都属于形式主义范畴。到了70年代中叶,在语言学界崛起了逆形式主义潮流而动的功能主义学术思潮。?它超越了形式主义的视野,除了结构之外,还同时研究整个交际过程,?它的侧重点不在于构造模型,而是把语法问题放在实际的语言交际情景中来考察,关注语言的交际功能和社会功能。

现代语言学自索绪尔倡导纯语言研究以来,已经走过了将近一个世纪的历程。?在此期间,对语言系统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还是方法上都有重大进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对语言使用的研究相对来说显得十分薄弱,?言语的语言学没有能够建立起来。针对这种状况,许多语言学家极力主张开展对语言使用的研究,因为“语言的研究不应局限于语言本身,也要研究人们怎样使用语言,研究语言在人类生活中的作用”,否则,语言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4)语言学与哲学的结合

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随着西方哲学的不断发展,哲学进入语言学转向阶段,开始

研究语言作为哲学本体与意识的中介!这样一来语言学的研究开始上升到哲学的高度!许多的语言学家开始不仅研究具体的语言、语法,而是转向对语言的哲学性研究。比如作为哲学的语言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语言,视具体的还是概念的,由此便引出了对语言语义的深入研究。而在对语言在哲学上的解释与分析上,也引起了对语言学的新研究。

二、当代语言学的发展趋势

(一)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宏观化

语言学研究对象的宏观化,?指的是语言学不再把语言体系作为自己的唯一研究对象,其视野正向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延伸。20世纪是语言作为一门独立学科飞速发展的时代,?学说纷繁,学派林立。?但纵观百年历程,以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学说为支柱的结构主义始终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结构主义建立了三种理论框架,其语言对象观把语言学研究紧紧束缚在了微观领域。??然而当代语言学的研究领域在不断的扩展,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其开始将眼光投向言语活动和言语机制。并且在此基础上开始对各种语言现象进行分析研究。这就打破了传统语言学研究的狭隘范围将语言学的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二)由单一理论转向多元理论

传统语言学的理论主要以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为基础,或是增修,或是继承,或是发展。而当代语言学的发展更多的是立足于对索绪尔理论的对立面而进行的理论冲撞和突破。? 从19世纪直到20世纪上半叶,?语言学的发展以语法为主流。就语法理论而言,传统语法、历史比较语法和结构主义语法各领风骚几十年,分别在它们的时代处于主导和独尊的地位。但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这种“归于一统”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出现了众多的语法理论,形成了流派林立、?诸说纷呈的景象。新的态势表明,独家理论无法解决语言的机制问题,只有变单一理论为多元理论,才能真正接近语言的真谛,?这就是20世纪后半期的语言革命,也是21世纪语言研究的希望所在。

(三)从描写转向解释

根据研究目的来看,语言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规定性的(prescriptive)、描写性的(descriptive)和解释性的(explanatory)。

从19世纪迄今,?语言学研究基本上都是在描写性的与解释性的之间来回摆动。?所谓描写,是指对语言的历史现状作细致的描写,从纷纭繁杂的语言现象中寻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所谓解释,是对挖掘出来的语言规律进行合理的解释,?探索这些语言规律的前因后果。简而言之,描写使人知其然,而解释使人知其所以然。语言研究表明,20世纪下半叶的语言学是以解释语言学为主流的,而且可以断定,这种主流还一直会持续到21世纪相当长的时期,甚至整个21世纪。?不过,从目前解释语言学发展的现状来看,已有的解释是少量的,而且还是探索性的、准备修正的。从这个意义上说,21世纪的“解释”任务是非常艰巨的,还有许许多多的问题等待人们去解决。

(四)从结构转向认知

这里的“结构”?指语言学中的泛结构主义,即它们都以研究语言的结构为中心任务,?包括描写结构主义和解释结构主义(亦称形式主义)。我们之所以把“结构”作为当代语言学向“认知”转向的“参照源”?,是因结构主义语言学一反传统语言研究,把心理学理论作为自己的思想基础,从而与后起的认知语言学构成了渊源关系。19世纪的心理学的发展不断波及到语言学。语言学也开始以心理学为基础开始对语言进行一个全新的研究。主要有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言学”以及后来的“认知语言学”,语言学的研究开始不断打破结构主义的局限走向认知主义的新视野。

(五)由经验主义转向理性主义

传统的语言学研究都是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完成的对语言的探索,由于经验主义的局限性必然带来传统语言学研究的局限性。如索绪尔的结构主义,在经验主义的指导下,必然

不能形成一个合理的理论来解释所有的语言现象。随后,随着科技的发展,理性主义在语言学中的发展也不容忽视。人们开始更多的重视对语言的理性思考,并在此前提下,得出一个适合所有语言现象的理论来指导人们的语言活动。可以说,在索绪尔以后的语言学理论中,多数理论根源都不再是经验分析,更多的是人们对语言的理性思考所得出的符合逻辑的理论。

总结:所有这些特点和趋势,勾勒出了当代语言学发展的方向以及手段。相信在新世纪的语言学发展中,必然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理论成就。

参考书籍:

1、《语言学概论》胡晓研

2、索绪尔著.普通语言学教程.高名凯译.商务印书馆,北京:1985

3、戚雨村.现代语言学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最新1月全国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全国 2018 年 1 月自学考试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 00830 I .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 2%×10=20% ) 1. The language behavior of particular persons on particular occasions is determin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over and above their linguistic ______. () A. system B. structure C. competence D. performance 2. When we pronounce the long vowels [i:] or [u:], our ______, which is a bony structure at the end of the windpipe, is in a state of tension. () A. larynx B. hard palate C. glottis D. vocal cords 3. The word “ manuscript ” is a two-morpheme cluster which contains ______. () A. two roots B. a root and a prefix C. a root and a suffix D. a root and a free morpheme 4. The grammatical knowledge is represented through Phrase Structure Rules,which state explicitly all and only the possible combinations of the ______ of a language, for example, in English, NP→ ( Det ) (Adj) N (PP) (S).) A. phrases B. clauses C. sentences D. constituents 5. The view that the meaning of a linguistic form is defined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 was proposed by ______. () A. Plato B. Ogden and Richards C. John Firth D. Bloomfield 6. According to John Austin's theory of speech act, a(n) ______ act is the change brought about by the utterance. () 1

中外语言学简史

整个西方语言学史的历史阶段(5个)1语文学:公元前3世纪对古籍做注释和校对,是语言学研究的开端,到公元前16 17世纪出现复兴和繁荣2传统语法阶段:古希腊18世纪依赖逻辑范畴建立语法范围,依照拉丁语法建立起来的3历史比较语言学:运用历史比较法研究语言的亲属关系及其演变的过程的语言学。在19世纪初广泛研究印欧语系的语法上建立起来的,是语言学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语言学真正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4结构语言学:以语言的结构主要的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世纪初洪堡特就开始了语言结构分析,20世纪初语言学的重心转移到结构主义语言学5生成语言学:以语言的生产和转换能力为研究对象的语言学,1957乔姆斯基《句法结构》使欧美语言学发展进入新阶段。 重要语言学家: 瓦罗《论拉丁语》:古罗马著名学者之一,第一个真正的拉丁语法专家,代表作《论拉丁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关于语法的研究(捍卫“类比”原则)包括1词源学2形态学3句法学《论拉丁语》是研究拉丁语的专著,涉及语言学理论方面及一些残留问题。 洪堡特及其理论 贡献:普通话语言学的奠基人。贡献:语言学理论“把语言看作一种不间断的创造活动”是其核心,认为:1语言中没有静止的东西2语言整体分割的词和语法规则只是一种人为的毫无生气的冷了的溶岩石3在深入研究语言创造活动特征的过程提出“语言四部形式”的概念。 语言的三类型:孤立语粘着语曲折语 特鲁别茨柯伊《音位学原理》20世纪语言学的经典著作。威廉·琼斯:历史比较语言学创始人,1789在亚洲学会宣读了《三周年演说》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和拉丁语、希腊语和日耳曼语有亲缘关系,琼斯的发现掀起了研究梵语的热潮。 施莱歇尔语言理论:提出了自然主义语言观开创了自然主义学派1语言有机体理论突出了语言的物质性,忽略了语言的本质属性社会性2语言生命的两个时期的假说(荒谬)。语言:成长时期、衰老时期。认为成长期语言由简单的结构形式变为更复杂的结构形式,衰老时期有最高点逐渐衰老,形式也遭到损坏3语言发展阶段4语言谱系树理论:把整个印欧语系比作一颗树的树干,分支是各种印欧语(如斯拉夫语、立陶宛语)分支上有细支,代表印欧各种方言,此理论首次明确提出亲属语言谱系种类的问题,用树形方法形象的表达了对语言相互关系的看法,但从理论上犯了一个根本性的错误。 斯多葛派:公元前4世纪一批逻辑学家和哲学家都是亚里士多德的反对者。对语言学的贡献:1清楚区分了逻辑研究和语法研究2使用的语法术语越来越精细使用至今。此派的语言观属于自然派,认为早期语言的声音和能代表的事物之间有天然的联系,努力研究词源寻找语言的原始形态。提出“变则学说”认为词与事物关系是不对应的,得出语言是无系统不受规则限制的。 格里木定律:1817年格里木发表《德语语法》系统论述了日耳曼语和其他印欧语言之间辅音的一致性,后来被称为。亚历山大学派:亚历山大将军托雷密在埃及建立的,研究希腊的古代文献、注释和考证《荷马史诗》形成亚历山大学派。代表人物:亚里斯塔克提出“类比”说,语言是以相似的形式指明相似的范畴,并受一定规则制约的,对形态学做了详细研究确立八大词类。促进作用1确立了语文学的观念2他们的语文学工作提出了语言研究的新角度和新方向,寻求对语言文字本身的理解促进真正语言学的诞生3保护希腊语 历史比较语言学产生的前提: 118世纪队语言标本的搜集,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准备了具体的材料2把其他科学领域特别是自然科学领域的研究方法引进到语言研究中来,引起语言研究方法的改革3梵语的发现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诞生提供了最直接的条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以结构研究为主《论印欧系语言元音的原始系统》前无古人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的最重要的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1916年出版进一步强调了“系统”概念。贡献: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2语言与言语的区分,明确语言学的研究对象3共时和历时的区别4语言系统性与价值的概念5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6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 索绪尔理论对代语言学的影响: 1系统性把语言看成一种系统和结构2注重共时研究3优先口语研究4认为语言是描写性的不是规定性的5主张区分语言和言语6强调独立自主性,摆脱哲学家、心理学家的影响,作为一个独立对象做观察。现代语言学的特征都源自索绪尔的理论,索绪尔所建立起的语言学框架对现代语言学有重要的影响。 语言与言语的区分:为了确定语言学研究的对象,于是产生的这样的区分。言语:是个人行为是暂时的现象,不能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语言:是言语的工具,是言语的产物,是一套比较稳定的符号系统,可以将其从言语活动中划分出来作为语言研究的对象。 共时和历时的区分:历时现象:指语言的发展和演变,共时现象:两者是对立的,应分别研究,在共时性基础上才能对不同的语言进行研究。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语言系统无关的东西都属于外部语言学,一切与系统有关的属于内部研究。 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言学,20世纪50年代后期在美国形成。理论基础:迪卡尔的理性主义,认为人本身有语言能力,语言知识一部分是人类的属性(人类天生具备的语言能力)另一部分是人类生存经验中后来获得的个别语言知识。乔姆斯基接受洪堡特的观点:语言是有限手段的无限运用,区分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提出“演绎法”从语言能力研究当中揭示人的认知过程。 生成:数学领域的用语,用较少的规则解释较多的事实,生成性说明语言具有创造性,生成语法就是要设计一套产生某语言全部语法的规则,且仅仅是符号语法规则。 历史比较语言学三个第一:拉斯克:西方第一个进行语言比较研究且取得出色成绩的语言学家《古代北方语或冰岛

现代语言学笔记及课后答案

Linguistics: It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language. General linguistics: The study of language as a whole is called general linguistics. Applied linguistics:In a narrow sense, applied linguistics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principles and theories to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especially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and second languages. In a broad sense, it refers to the application of linguistic findings to the solution of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the recovery of speech ability. Synchronic study: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at some point in time. e.g. A study of the features of the English used in Shakespear e’s time is a synchronic study. Diachronic study: The study of a language as it changes through time. A diachronic study of language is a historical study, which studies the historical development of language over a period of time. e.g. a study of the changes English has undergone since Shakespeare’s time is a diachronic study. Language competence: T he ideal user’s knowl edge of the rules of his language. A transformational-generative grammar(转化生成语法)is a model of language competence. Language performance: performance is the actual realization of the ideal language user’s knowledge of the rules in linguistic communication. Langue: Langue refers to the abstract linguistic system shared by all the members of a speech community; Langue is the set of conventions and rules which language users all have to follow; Langue is relatively stable, it does not change frequently. Parole:Parole refers to the realization of langue in actual use; parole is the concrete use of the conventions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ules; parole varies from person to person, and from situation to situation. Language: Language is a system of arbitrary vocal symbols used for human communication. Arbitrariness: It is on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language. It means that there is no logical connection between meanings and sounds. A good example is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sounds are used to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Productivity: Language is productive or creative in that it makes possible the construction and interpretation of new signals by its users. Duality: Language is a system, which consists of two sets of structure, or two levels, one of sounds at the lower or basic level, and the other of meanings at the higher level. Displacement: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things which are present or not present, real or imagined matters in the past, present, or future, or in far-away places. In other words, language can be used to refer to contexts removed from the immediate situations of the speaker. Cultural transmission: While we are born with the ability to acquire language, the details of any language are not genetically transmitted, but instead have to be taught and learned.

1月现代语言学自考试题

2010年1月现代语言学自考试题 全国2010年1月自考 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30 I .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put the letter A, B, C, or D in the brackets. (2% 10=20% ) 1. The language behavior of particular persons on particular occasions is determined by many other factors over and above their linguistic ______. ()A. system B. structure C. competence D. performance 2. When we pronounce the long vowels [i:] or [u:], our ______, which is a bony structure at the end of the windpipe, is in a state of tension. () A. larynx B. hard palate C. glottis D. vocal cords 3. The word “manuscript” is a two-morpheme cluster which contains ______. () A. two roots B. a root and a prefix

土木工程专业英语词汇(整理版)

第一部分必须掌握,第二部分尽量掌握 第一部分: 1 Finite Element Method 有限单元法 2 专业英语Specialty English 3 水利工程Hydraulic Engineering 4 土木工程Civil Engineering 5 地下工程Underground Engineering 6 岩土工程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7 道路工程Road (Highway) Engineering 8 桥梁工程Bridge Engineering 9 隧道工程Tunnel Engineering 10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11 交通工程Traffic Engineering 12 港口工程Port Engineering 13 安全性safety 17木结构timber structure 18 砌体结构masonry structure 19 混凝土结构concrete structure 20 钢结构steelstructure 21 钢-混凝土复合结构steel and 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22 素混凝土plain concrete 23 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 24 钢筋rebar 25 预应力混凝土pre-stressed concrete 26 静定结构statically determinate structure 27 超静定结构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structure 28 桁架结构truss structure 29 空间网架结构spatial grid structure 30 近海工程offshore engineering 31 静力学statics 32运动学kinematics 33 动力学dynamics 34 简支梁simply supported beam 35 固定支座fixed bearing 36弹性力学elasticity 37 塑性力学plasticity 38 弹塑性力学elaso-plasticity 39 断裂力学fracture Mechanics 40 土力学soil mechanics 41 水力学hydraulics 42 流体力学fluid mechanics 43 固体力学solid mechanics 44 集中力concentrated force 45 压力pressure 46 静水压力hydrostatic pressure 47 均布压力uniform pressure 48 体力body force 49 重力gravity 50 线荷载line load 51 弯矩bending moment 52 torque 扭矩53 应力stress 54 应变stain 55 正应力normal stress 56 剪应力shearing stress 57 主应力principal stress 58 变形deformation 59 内力internal force 60 偏移量挠度deflection 61 settlement 沉降 62 屈曲失稳buckle 63 轴力axial force 64 允许应力allowable stress 65 疲劳分析fatigue analysis 66 梁beam 67 壳shell 68 板plate 69 桥bridge 70 桩pile 71 主动土压力active earth pressure 72 被动土压力passive earth pressure 73 承载力load-bearing capacity 74 水位water Height 75 位移displacement 76 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77 材料力学material mechanics 78 经纬仪altometer 79 水准仪level 80 学科discipline 81 子学科sub-discipline 82 期刊journal ,periodical 83文献literature 84 ISS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Serial Number 国际标准刊号 85 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国际标准书号 86 卷volume 87 期number 88 专着monograph 89 会议论文集Proceeding 90 学位论文thesis, dissertation 91 专利patent 92 档案档案室archive 93 国际学术会议conference 94 导师advisor 95 学位论文答辩defense of thesis 96 博士研究生doctorate student 97 研究生postgraduate 98 EI Engineering Index 工程索引 99 SCI Science Citation Index 科学引文索引 100ISTP Index to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ceedings 科学技术会议论文集索引 101 题目title 102 摘要abstract 103 全文full-text 104 参考文献reference 105 联络单位、所属单位affiliation 106 主题词Subject 107 关键字keyword 108 ASCE American Society of Civil Engineers 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 109 FHWA Federal Highway Administration 联邦公路总署

20春华师《西方语言学史》在线作业1

(单选题)1: ()(isolating languages):一个词代表一个意思 A: 孤立语 B: 黏着语 C: 屈折语 D: 多式插编语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2: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 公元前600—前300年,语言学有三个中心:中国、罗马、希腊。 B: 8世纪后,阿拉伯语言学勃然兴起,那是较为后起的流派,并且受到希腊和印度语言学的影响。 C: 19世纪以来的西方语言学,主要是希腊语言学的继续和发展,在某些方面是古代印度语言学乃至阿拉伯语言学的继承和发展。 D: 从公元前四、五世纪到十八世纪末长达两千多年中,人们对语言研究所作出的主要贡献,即所谓的传统语法阶段。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3: 普利森普利森的()共十八卷,是整个中古时期语法界的经典。 A: 《首篇语法专论》 B: 《语法惯例》 C: 《语言科学》 D: 《论拉丁语》 正确答案: B (单选题)4: 美国语言学上的代表人物不包括()。 A: 索绪尔 B: 博厄斯 C: 萨丕尔 D: 布龙菲尔德 正确答案: A (单选题)5: 以下关于语言和言语的关系表述错误的是()。 A: 语言是一种语法系统,潜伏在人的大脑之中,言语是语言的运用,是语言的具体表现。B: 语言存在与人的大脑中不完整,只有在一个社会群体才是完整的,言语必须是一个人一个人的运用。 C: 言语是总体,语言从属于言语。 D: 言既是言语的工具,也是言语的产物。 正确答案: C (单选题)6: ()是研究语言的本质,语言的普遍现象,提供基本概念、理论、模式和方法。A: 普通语言学 B: 应用语言学 C: 地理语言学 D: 历史语言学

语言学概论期末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词汇 是一种语言中所有的词和成语等固定用语的总汇 2、音位的自由变体 有些音位在同一语言环境中,可以自由替换,而又不能区别词义,不受前面其他音位的影响,没有任何条件的限制 3,语言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工具。同时是心里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 4,自源文字 是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 5,同化和异化 同化现象是指,一个音位受相邻音位的影响儿而又在某个区别特征或音位整体上的趋同现象;异化现象,是指两个本来相同或相近的音位,如果连着发音有困难,则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变得跟邻近的音不同或不相近 6,黏着语 没有词的内部屈折,每一个语法范畴义都有一个粘附语素来表示,而一个粘附语素也只表示一种语法范畴义的语言类型 7,语音 即语言的声音,是语言符号系统的载体,人的发音器官发出,负载着一定的语言定义。语言依靠语音实现他的社会功能 8音质音位 以因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分析音位 9形态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者叫做形态 10仿意词 是分别将外语中的构词材料按外语中的次序译成本民族语,使构词成分的选择和构词结构的选择与外语一一对应 12区别特征 具有区别音位的语音特征叫区别特征,也叫区别性特征 13符号 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标记、它包括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它的作用是指称社会现实现象 14,小学 中国传统文学又称小学,包括分析字形的文字学,研究字音的音韵学,解释字义的训诂学,它们是围绕解释和解读先秦典籍展开研究的,因此又被称为经学的附庸 15,言内意外 用语言表达思想时留下的一些意义空白或将真实意义隐含在另一种说法中,或用一种意义采用不同说法以获取不同的效果 16文字 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一个一个的字,一是指语言的视觉符号体系 17国际音标 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不带民族特色。它的制定原则是:

全国2014年4月自考现代语言学试题00830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现代语言学试题 课程代码:00830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 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Ⅰ. Directions: Read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carefully. Decide which one of the four choices best completes the statement and blacken the corresponding letter A, B, C or D on the ANSWER SHEET. (2% × 10=20%) 1. The fact that different sounds are used to refer to the same object in different languages well illustrates the ________ nature of language. A. cultural B. dual C. productive D. arbitrary 2. In English the two sounds [p] and [p h] are ________. A. a minimal pair B. allophones C. two phonemes D. in phonemic contrast 3. The word “decentralize” contains ________ morphemes. A. 3 B. 4 C. 5 D. 6 4. A ________ sentence contains two clauses joined by a linking word, such as “and,”“but,”“or.” A. simple B. complicated C. coordinate D. complex 5. The sentence “Colorless green ideas sleep furiously” is a typical example of violation of ________. A. speech act theory B. principles of conversation C.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D. grammatical rules 6. The illocutionary point of the ________ is to commit the speaker to something’s being the case, to the truth of what has been said. A. expressives B. commissives C. declaratives D. representatives 7. ________ separated the period of Middle English from that of Modern English. A. The revival of Latin as a literary language

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2010年国民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但我国面临的形势和任务还十分艰巨。请谈谈对当代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解与认识。 2. 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当前,世情、国情、党情继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躲不开、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请结合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科学分析新形势新任务的基础上,再次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请谈谈你是如何理解的。 第一讲当代中国的基本国情 ?了解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和基本国情 ?把握当前中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认识走科学发展道路的重要性和基本内容 一、当代中国的基本特点 基本特点包括基本国情和历史方位两方面 (一)基本国情: 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三个没有变”: 我国仍然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二)历史方位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 2当代中国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时期 3.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二、当代中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重要战略机遇期 1、准确认识我国发展面临的阶段性特征 一是经济实力显着增强,同时生产力水平总体上还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强,长期形成的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 二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级建立,同时影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改革攻坚面临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同时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趋势还未根本扭转,城乡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还有相当数量,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 四是协调发展取得显着成绩,同时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五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扎实贯彻,同时民主发展建设与扩大人民民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不完全适应,政治体制改革需要继续深化。 六是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 七是社会活力显着增强,同时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形式、社会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社会建设和管理面临诸多新课题。 八是对外开放日益扩大,同时面临的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上占优势的压力长期存在,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增多,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要求更高。 2、紧紧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期 ?时间的长期性

语言学教程[第九章语言与文学]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九章语言与文学 复习笔记 I.文体学 1.定义 文体学作为语言学的分支,主要研究特殊语境中语言的特征 (即语言的多样性),并试图建立一些规则,以解释个体和社团在语言使用过程中的特殊选择。2.文学文体学 文学文体学是研究语言与文学关系的学科,其研究焦点是与文学文体相关联的语言特征。 (1)前景化 前景化的概念来源于视觉艺术,与“背景”一词相对应,已经成为文体学的常用术语。俄国形式主义语言学家、布拉格学派学者和现代文体学家都曾在文体研究中使用这一术语。它被定义为“以艺术手法为动机的偏离”。这种偏离,或非常规用法,覆盖了语言的所有层面;词汇、语音、句法、语义,笔迹等。(2)字面语言和比喻语言 词典定义中所提供的一个词的第一个意义通常是它的字面意义。比喻语言是为了达到对比、强调、明确或标新的目的而使用的不同于日常常规语言的词句。 语言中表示比喻用法的另一个词是Trope (修辞、比喻)。它是指为了修辞目的而通过比喻途径来使用的语言。比喻在语言运用中频繁出现,并且采用许多不同形式。 明喻:明喻是把一种事物和另一种事物作比较,并通过展现一种事物如何与另一事物相似来解释这种事物是什么样子的方法。它用as或like等词在文本中作为明确标志。

暗喻:像明喻一样,暗喻也是对两个并不相像的要素作出对比,这种对比是隐含的而不是直接表达的。 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 提喻:提喻是用事物的一部分名称来指代整个事物,反之亦然。 II.诗歌语言 1.语音模式 押韵 尾韵:每行结尾的押韵。 2.不同形式的语音模式 头韵:在头韵里,句首的辅音是一致的。 准押韵:准押韵通过一个共同的元音来描述音节。 辅音韵:以相同辅音结尾的音节 反韵:指音节拥有共同的元音和首辅音,而不是元音和末辅音押韵。 押副韵:当两个音节具有相同的首辅音和尾辅音。 反复:音节的重复。 3.韵律模式 当重读被组织成有规律的节奏时,就形成了韵律。抑扬格是韵律单位的一种。韵律单位叫做音步。pentameter (五音步诗行)是指诗句里有五个音步。 4.传统的韵律模式与语音模式 (1)对句:对句为两行诗句,一般由押韵联系在一起。 (2)四行诗:即四行为一节的诗,是英语诗歌中很常见的形式。

语言学心得

语义研究历史分期中的语文学时期 专业:英美文学学号:20140601012 姓名:任雪娇 自1897年法国学者Michael Breal(布雷尔,1832-1915)发表的《语义学探索》以来,语义学作为语言学的一门独立学科宣告成立。此后,哲学家、逻辑学家、社会学家、语言学家们就开始注意语义研究。那么,首先,什么是语义学呢?语义学又叫词义学,它是以词的内容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任务是研究词义的性质,词义的发展、演变以及词语词义之间的种种关系,并揭示词义的一般规律。 而我今天将要对语言学时期中的一个时期——传统语言学时期,也就是语文学时期的发展与演变做一个简要的梳理。 (一)语文学时期的四个阶段 在欧洲大陆,语文学时期指的是整个18世纪以前的语言研究。同时,在这一时期,语言学家及哲学家们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古希腊--罗马时代的文学作品也进行学术研究,这包括以文学文献为基础的文化研究。从历史上看,“语文学时期”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历史时期,它包括一下几个阶段:古希腊罗马时期、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时期的前夕。 古希腊罗马时期 首先,我们都知道欧洲语言学始于希腊。而古希腊罗马时期的语文学主要是在哲学框架内进行的,因此对语言的本质问题、词源问题、修辞问题以及语音、语法等问题都进行了认真的探讨和研究。在这一时期出现了多种语言学流派,例如:斯多葛学派、亚历山大学派等等。中世纪时期 语法是中世纪学术语言的基础,也是七艺(语法、雄辩术、修辞学、音乐、几何、算术、天文)之一。对于语言学历史来说,中世纪的后半期,也就是我们称为“经院哲学时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经院哲学非常重视语言学研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它兴盛时期的研究成果很多,比如说思辨语法(思辨语法是语言学理论发展的一个明确而特殊的阶段,它受到当时基督信仰的加强,同时又反过来加强了基督信仰,它把人类知识所有的分支和学科都统一在它的体系里,是理性的主张与宗教的信仰可以在这一体系内和谐一致。)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运动可以看作是一场发源于14世纪的意大利,然后向外扩展,特别是在欧洲向北扩展的运动。文艺复兴时期学术方面最重要的部分--从意大利开始的对古拉丁语和古希腊语的研究得到了恢复。文艺复兴时期的语法家中,最著名的是彼得罗·拉穆斯,他被称为现代结构主义的先驱。他积极提倡用人文主义方法教授古典语言,主张通过文学作品,而不是通过经院哲学的亚里士多德学说进行教学。 现代时期前夕 到18世纪,欧洲语言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起源问题在那时已不是“哪种语言最古老”或者“上帝用什么语言跟亚当说话”而是对语言最终发展为现代如此有力和灵活的交际系统所处的条件,以及所经过的发展阶段,进行带有更多人类学性质探讨。这一时期出现的威廉·冯·洪堡特就是至今也很著名的语言学家,他认为语言能力具有普遍性,还认为没种语言都是历史的产物,但作为思维和工具的模式,有些语言则比别的语言发达的多。 经验主义 语言学研究方法的不同源自哲学领域的思想纷争。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是哲学领域的量大思潮,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深深地影响着语言学研究方法。经验主义认为经验来自感官对外间事物的感觉,其带有唯物主义倾向,同时,经验主义也包含着神学唯心主义的因素。著名语言学家曾说过“面对语言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经验主义学派强调各种语言的特殊变化,根据日

英语专业四级作文常用单词(整理版)

英语专业四级作文常用单词、短语下面列出的是一些应试作文的常用单词、短语。其中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都是应试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写作时应该熟练运用的单词,而适当地运用下面这些短语对提高作文的措辞水平、提高作文得分大有好处。常用的形容词和副词: absurd 荒唐的addictive 上瘾的affectionate 有感情的aggressive 有上进心的 alert 敏锐的;警惕的arduous 费劲的artistic 艺术的authoritative 权威性的 awkward 尴尬的balanced 平衡的cogent 使人信服的cold-blooded 冷血的 cold-hearted 无情的compatible 兼容的complicated 复杂的compassionate 富有同情心的confident 自信的contemptible 可鄙的contributive 有贡献的corrupt 腐败的 delicious.美味可口的demanding 要求高的detrimental 有害的devious 偏离正道的dishonorable 不光彩的disturbed 受到干扰的ccentric 古怪的economical 经济的 evil 邪恶的exotic 异国的enlightened 开明的;文明的fallacious 荒谬的 fashionable 时髦的feasible 可行的fictitious 虚假的flexile 灵活多样的 fruitful 有成效的glamorous 富有魅力的gorgeous 辉煌的humane 人道的 incompatible 不调和的;不相容的mpressive 令人印象探刻的ignorant (of) 无视的;无知的 inborn 天生的inconceivable 不可思议的indecent 不妥的;不检点的indifferent 冷漠的 infectious 传染性的indispensable 不可或缺的inexhaustible 取之不尽的inferior 低人一等的 infirm (身体)弱的influential 有影响力的inhumane 不人道的inquisitive 多管闲事的 initially 首先insalubrious 有害无益instructive 有教育意义的intellectual 智力的 interim 中间的;过渡的interpersonal 人际关系的intimate 密切的inviolable 不可侵犯的 inward 内在的Irreparable 不可挽回的irresistible 不可抵抗的irritating 恼人的 isolated (from) 隔绝的laudable 可赞誉的lavishly 大方的legitimate 合法的 loyal 忠诚的luxurious 奢侈的magnanimous 宽宏大量的mature 成熟的 misleading 误导的money-oriented 向钱看的multilateral 多方面的misrepresented 不如实叙述的nourished 有营养的obscure 晦涩的palatable 美味的old-fashioned/out of date 过时的perilous 危险的permissive 宽容的;许可的pernicious 有害无益的pornographic 色情的 potential 潜在的practical 实际的;务实的preferential:优惠的pressing 紧迫的 professional 专业的prosperous 繁荣昌盛的prudent 明智的prevailing 占主导地位的;流行的psychological 心理上rational 理性的resentful 愤怒的reverse 相反的 rewarding 值得的ridiculous 荒谬的rigid 严格的rough 粗略的 shabby 破旧不堪的sheltered 受保护的sociable 好交际的self-contemptuous 自卑的 sole 惟一的stern/strict 严格的stressful 有压力的stringent 严厉的 stylish 时髦的superficial 表面现象的tempting 吸引人的time-honored 久享盛名的traditional 传统的typical 典型的unadvised 轻率的uncompromising 不妥协的unconcerned 冷漠的uneasy 不自在的unethical 不道德的unfeeling 冷漠的 unhealthy 不健康的unified 同一标准的unwholesome 不健康的unjust 不公平的 utterly 完全;绝对地unscrupulous 肆无忌惮的unsociable 不善于社交的untimely 不和适宜的 unique 独特的vexing 令人烦恼的voluntary 自愿的vulnerable 易受伤害的 vivid 形象的well-grounded 有充足理由的abolishment 废除wholesome 健康的常用的名词absurdity 荒唐;谬论abuse 滥用achievement 成绩acquaintance 熟人 admiration 崇拜adaptation 改写;适应adventures/explorer 探险者adverse impact 负面影响adversity 逆境affection 友情/感情alienation 疏远ambition 志向 amusement 娱乐anecdote 轶事apathy冷漠无情approach 鼓掌 architecture 建筑association 联想;联系assault 攻击assessment 评估 athlete 运动员art 艺术availability 可得到的东西barrier 妨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