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位化学 第4章 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经典课件第三、四章配位化学

大学无机化学经典课件第三、四章配位化学
Cu2+ + 2
CH2NH2
H2CNH2
NH2CH2
CH2NH2
H2CNH2
NH2CH2
Cu
Cu2+的配位数等于4。
例如:
2+
螯合物
乙二胺四乙酸根 EDTA(Y4-)
乙二酸根(草酸根)
2–
O O C C O O
• •
• •
4–
• •
• •
• •
3. 浓度:一般[配体]增大,配位数增加
4. 温度:温度增加,配位数增大
[AlCl4]- [AlF6]3-
、配位化合物的命名 1 外界是负离子,简单酸根离子(Cl-), “某化某” 2 外界负离子是复杂酸根(SO42-)“某酸某” 3 外界为正离子(H+,Na+), “某酸某” (某酸/钠)
[Ag(NH3)2]+ [Cu(NH3)2]+ [Cu(CN)4]3- [Cu(NH3)4]2+ [Zn(NH3)4]2+ [Cd(CN)4]2- [Fe(CO)5] [FeF6]3- [Fe(CN)6]3- [Fe(CN)6]4- [Fe(H2O)6]2+ [MnCl4]2- [Mn(CN)6]4- [Cr(NH3)6]3+
烯羟配合物:配体为不饱和烃类的配合物。
一、几何异构现象
二、旋光异构现象---对应异构现象
三、其他异构
2.2 配合物异构现象
2.2 配合物异构现象
异构现象: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相同而原子间的联结方式或空间排列方式不同而引起性质不同的现象。
配合物的空间构型虽五花八门,但基本规律是:
(1) 形成体在中间,配位体围绕中心离子排布 (2) 配位体倾向于尽可能远离,能量低,配合物稳定

安徽化学竞赛 无机 4第4章 配合物

安徽化学竞赛 无机 4第4章 配合物
的排布情况不相同——d轨道电子发生重排
25
杂化轨道类型与配合物的空间构型
26
27
中心离子与配体形成配位键的类型 ①配键:配体中含孤电子对的轨道与中心
离子(原子)的价轨道以“头碰 头”方式成键。
②配键:配体中含孤电子对的轨道与中心 离子(原子)的价轨道以“肩并 肩”方式成键。
③反馈键:(d—p 键,d—d 键)。
Cd(H2O)42++2en=Cd(en)22++ 4H2O
• 在螯合物中形成环的数目越多,稳定性越
高.
44
§4-4 配合物的应用
一、 湿法冶金 二、在分析化学方面的应用 三、在生物医学方面

45
一、湿法冶金
矿石还原剂 溶液配合剂
金属
如铜、银的制备。
4 M+ 8 CN-+2H2O + O2 = 4 [M(CN)2]- + 4 OH-
四、配合物的稳定性与键型关系 • 一般内轨型配合物的稳定性强于外轨型
配合物的稳定性。
五、配合物的磁性与键型的关系 反磁性:电子皆成对其物质的磁矩µ=0 顺磁性:有单电子其物质的磁矩µ>0
32
第四周期d区元素的配离子的磁矩
n(n2)
n为未成对的电子数
µ的单位为:玻尔磁子(BM)
33
例:测定[FeF6]3-的µ=5.90BM,推断Fe3+的杂化类型, 该配合是内轨型还是外轨型?
无机化学
第4章 配合物
1
§4-1配合物的基本概念
• 1704年:KFe[Fe(CN)6]—普鲁士蓝 • 1797年:[Co(NH3)6]Cl3—橙黄色 • 问题? (1)加热至150℃也不会放出氨气 (2)用稀硫酸溶解也结晶不出硫酸铵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无机化学中的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在无机化学中,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中都存在配位化合物的合成。

配位化合物是指带有一个或多个配体的金属离子与一些不含金属离子的分子化合物相互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配位化合物在生物、工业和材料科学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配位化合物合成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 酸碱法合成酸碱法合成是最常用的合成方法之一。

在此方法中,金属离子首先与碱性配体反应,形成产物的“母液”。

然后,向其中加入酸性配体,使其与金属离子螯合形成所需的配位化合物。

例如,将某些金属离子和氢氧化物反应,可以得到一些碱式金属盐。

接下来,加入某些酸性配体,如某些羧酸盐或胺类,可以得到配位化合物。

例如,可以通过酸碱法合成一些重要的金属络合物,如FeCl3所形成的Fe(C6H5COO)3。

这种化合物是一种强氧化剂,在某些有机反应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二. 光合成光合成是另外一个常用的方法,适用于各种水溶性离子或氢氧化物的配位化合物。

在此方法中,将金属离子和配体放入光敏溶液中照射,以光催化的方式促进反应发生。

这种方法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因此,成本比较高,但可以得到高纯度的产物。

例如,对于RhCl3和6,6’-二(β-萘乙酰氨基)-2,2’-双吡啶盐,可以通过光合成得到一个配位化合物。

可以利用这种配位化合物的吸咐特性进行分离和提取某些特定的分子。

三. 热解法热解法也是一个配位化合物的合成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将金属离子与其它配体混合,加热使得溶剂蒸发,留下固体混合物。

然后,将这个混合物加入到高温的熔盐中进行热解,以形成所需的配位化合物。

例如,可以将铜与苯并芴并吡啶合并形成金属配合物Cu(bpy)(Pbenz), 其中bpy为2,2'-联吡啶,Pbenz为苯并芴并吡啶。

四. 溶剂热法溶剂热法是一种较新的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将金属离子和配体混入一个溶剂中,在高温高压下反应。

由于高温和高压的影响,反应的速率显著提高。

此外,溶剂热法多能够得到高度晶化的产物,这对于实验室合成和应用都是非常重要的。

化学教学教案: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的实验步骤

化学教学教案:配位化学与配合物的实验步骤

配合物的应用领域
医学领域:药物 设计与治疗
农业领域:植物 生长调节剂和农 药
工业领域:催化 反应和分离提纯
环境领域:重金 属离子吸附与去 除
实验前的准备
实验器材的准备
实验试剂:配位剂、配合物、 酸碱指示剂等
实验器材:烧杯、量筒、滴 管、搅拌器、称量纸等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电 导率仪等
其他:实验手册、记录本等
安全事故应急处理措施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 疏散和救援
联系医疗机构,确保受伤人员 得到及时救治
调查事故原因,采取措施防止 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做好事故现场的清理和恢复工 作,确保安全环保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XX/XX NhomakorabeaYOUR LOGO
结果分析与讨论
数据分析:对实验数据进行 分析,得出结论
实验结果:对实验结果进行 详细记录和整理
误差分析:分析实验误差产 生的原因,提高实验精度
结果讨论:对实验结果进行 讨论,提出改进意见和展望
实验结论的总结
实验结果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详细分析,包括数据、图表等 实验结果与预期比较:将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差异原因 实验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讨论: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实验结果的不确定性等进行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配位化学在化学、 生物学、医学等 领域有广泛应用
配位化学涉及的 领域包括配位体 的设计、合成和 性质研究等
配位化学对于理 解物质结构和性 质、开发新材料 和药物等具有重 要意义
配合物的形成原理
配位键:配合物中的中心原子与配体之间形成的共价键 配位数:中心原子周围配体的数目 配位反应:配合物在反应中作为中间体的过程 配位平衡:配合物在溶液中的稳定性

第四章配合物20219.ppt

第四章配合物20219.ppt

N
N
卟 啉 ( Porphyrin), 四 齿 配 位
体, 配位原子是4个N原子(具
有孤对电子的两个N原子和
H+解离后留下孤对电子的两
个N原子)。
血红素是个铁卟啉化合物, 是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 Fe原子从血红素分子的 下方键合了蛋白质链 上的1个N原子,圆盘 上 方 键 合 的 O2 分 子 则 来自空气。
配位化合物可看成是一类由简单化合物反应生成的 复杂化合物:
CuSO4 + 4 NH3 3NaF + AlF3 SiF4 + 2 HF Ni + 4 CO
K2SO4 +Al2(SO4)3+24 H2O 显然,这些产物中:
[Cu(NH3)4]SO4 Na3[AlF6] H2[SiF6] [Ni(CO)4] 2 KAl(SO4)2·12H2O
4.1.2 化学式的书写和配合物的命名 Writing of chemical equation and nomenclature of coordination compound
4.1.1 相关的定义
让我们先看一个实验:
CuSO4溶液
[Cu(NH3)4]SO4溶液 Cu(OH)2沉淀
CuSO4溶液 NH3水 Cu(OH)2沉淀 NH3水 [Cu(NH3)4]SO4溶液
配位体又因含有的配位原子数目不同分为单齿配位体 (Monodentate ligand) 和多齿配位体 (Polydentate ligand) 。
● 单齿配体: 一个配体中只含一个配位原子,只能提供一
对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形成配位键
X O H ( 羟) 基 C N SC(N 硫 氰 根 ) C O (羰)基

4配位化学

4配位化学

配体命名的先后次序
a) 无机配体在前,有机配体在后;
如:Cis-[PtCl2(Ph3P)2] 顺-二氯二(三苯基膦)合铂(II) b) 阴离子在前,中性分子在后; 如:K[PtCl3NH3], 三氯一氨合铂(II)酸钾
[Co(N3)(NH3)5]SO4 , 硫酸一叠氮五氨合钴(III)
c) 同类配体中,若配位原子不同时, 则按配位原子元素 符号的英文字母顺序排列; 如: [Co(NH3)5H2O]Cl3 三氯化五氨一水合钴(III) K2[Cr(CN)2O2(O2)NH3]
配合物命名Leabharlann 则按照中国化学会无机专业委员会制定规则命名
由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命名委员会 制定和通过,中国化学会根据汉语习惯改编而成。以中 国化学会1980年制订的《无机化学命名原则》为依据。 配酸:×××酸 H4[Fe(CN)6] 六氰合铁(II)酸
配碱:氢氧化×××
[Ag(NH3)2](OH) 氢氧化二氨合银(Ⅰ)
(3) 配体和配位原子
配体 负离子 X– SCN– C2O42– CN– 中性分子 H2O NH3 CO en
配位原子指配体中给出孤对电子与中心原子直接形成 配位键的原子。除少数例外,配位原子至少有一对弧 对电子。 可做配位原子的大概有14种元素,主要属于周期 表中的Ⅴ、Ⅵ、Ⅶ主族元素,即: H– C N O F P S Cl 最常见的是C、N、 As Se Br O,其次是P、S。 Sb Te I
配位数的多少与中心原子的电荷、半径以及
配体的电荷、半径有关。一般来说,中心原子的
电荷高、半径大有利于形成高配位数配位单元; 配体电荷高、半径大有利于形成低配位数配位单 元。常见金属离子的配位数如下表所示。

配位化学教材全文最新版

配位化学教材全文最新版

第1章配位化学导论配位化学(coordination chemistry)是无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

配位化合物(coordination compounds)(有时称络合物complex)是无机化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

配位化学的研究虽有近二百年的历史,但仅在近几十年来,由于现代分离技术、配位催化及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方面的应用,极大地推动了配位化学的发展。

它已广泛渗透到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高分子化学、催化化学、生物化学等领域,而且与材料科学、生命科学以及医学等其他科学的关系越来越密切。

目前,配位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药、国防和航天等领域。

1.1 配位化学发展简史历史上记载的第一个配合物是普鲁士蓝。

它是1704年由柏林的普鲁士人迪斯巴赫(Diesbach)制得,它是一种无机颜料,其化学组成为Fe4[Fe(CN)6]3·nH2O。

但是对配位化学的了解和研究的开始一般认为是1798年法国化学家塔萨厄尔(B.M.Tassaert)报道的化合物CoCl3·6NH3,他随后又发现了CoCl3·5NH3、CoCl3·5NH3·H2O、CoCl3·4NH3以及其他铬、铁、钴、镍、铂等元素的其他许多配合物,这些化合物的形成,在当时难于理解。

因为根据经典的化合价理论,两个独立存在而且都稳定的分子化合物CoCl3和NH3为什么可以按一定的比例相互结合生成更为稳定的“复杂化合物”无法解释,于是科学家们先后提出多种理论,例如,布隆斯特兰德(W.Blomstrand)在1869年、约尔更生(S.M.Jørgensen)在1885年分别对“复杂化合物”的结构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如“链式理论”等),但由于这些假设均不能圆满地说明实验事实而失败。

1893年,年仅27岁的瑞士科学家维尔纳(A.Werner)发表了一篇研究分子加合物的论文“关于无机化合物的结构问题”,改变了此前人们一直从平面角度认识配合物结构的思路,首次从立体角度系统地分析了配合物的结构,提出了配位学说,常称Werner配位理论,其基本要点如下:(1) 大多数元素表现有两种形式的价,即主价和副价;(2) 每一元素倾向于既要满足它的主价又要满足它的副价;(3) 副价具有方向性,指向空间的确定位置。

第四章 配合物0

第四章 配合物0


类型 配酸 化学式 H3[AlF6]

命名 六氟合铝(Ⅲ)酸
配碱 [Cr(OH)(H2O)5](OH)2 氢氧化一羟基五水合铬(Ⅲ)
配 位 盐 中性 分子 K[Al(OH)4] [Co(NH3)5(H2O)]Cl3 [Pt(NH3)6][PtCl4] [Ni(CO)4] [PtCl2(NH3)2] 四羟基合铝 (Ⅲ)酸钾
ONO亚硝酸根
SCNNCS硫氰酸根 异硫氰酸根
2. 多齿配体 配体中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配位原子的叫多齿配体。其齿数 可以是2,3,4,5,6。
如无机含氧酸根: SO42– 、 CO32– 、 PO43–
:O S :O 如有机酸根: CH3 COO– 既可作单齿也可作二齿配体。 O
O
3. 螯合配体 同一配体中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配位原子直接与同一金 属离子配合成环状结构的配体称为螯合配体。螯合配体是多齿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
考试要求:
配位键。重要而常见的配合物的中心离子(原子) 和重要而常见的配体(水、羟离子、卤离子、拟卤 离子、氨、酸根离子、不饱和烃等)。螯合物及螯 合效应。重要而常见的配合反应。配合反应与酸碱 反应、沉淀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定性说 明)。配合物几何构型和异构现象基本概念和基本 事实。配合物的杂化轨道理论。用杂化轨道理论说 明配合物的磁性和稳定性。用八面体配合物的晶体 场理论说明Ti(H2O)63+离子的颜色。不要求记忆单 电子磁矩计算公式。不要求晶体场、配位场理论的 基本概念。
乙烯
丁二烯 苯
C2H4
CH2=CH-CH=CH2 C6H6 C5H5-
环戊二烯基
等。由π配体形成的配合物称为π配合物。π配合物通常出 现在过渡金属配合物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配体上的取代反应
当西佛碱、戊二酮和偶氮化合物作为配体时,可发生取代 反应并生成新配合物。例如
M C NH+ R'NH2 M C NH+ RNH2
具体的例子如将N-溴代丁二酰亚胺加到乙酰丙酮合铬 (III)的氯仿溶液中后搅拌,再蒸去溶剂,重结晶可得三(3- 溴代-2,4-戊二酮)合铬(III)配合物:
有时在直接加成合成时也用混合溶液,例如
H2OC2 H5OH [Fe(H2O)6 ]2 3bipy [ Fe(bipy)3 ]2(深红色) 6H2O
§6.1.2
取代反应合成法
取代合成也叫组份交换合成,即通过对配合物 中的某一组分进行交换,替代,并生成新的配合 物.一般可分为下列三种方法: 1. 配体取代 2. 中心金属离子取代 3. 配体上的取代反应
第四章
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化学
请自学有关配合物的合成方法
广义地讲,配位化合物除经典的中心离 子与其它分子或离子(配体)通过授受电子 对形成配键结合而成werner型之外,还应包 括许多新型的化合物,如金属π配合物、夹 心配合物、笼状配合物、分子氮配合物,大 环配合物,金属有机化合物和簇合物。但习 惯上一般把含有金属-碳键的配合物称为金 属有机化合物;而把含有两上以上的金属原 子且分子内存在有金属-金属键的配合物称 为金属簇化合物(Cluster compounds或 Cluster complex)。
对Werner型配合物来说,最常用的方法是结晶,其 中包括:
(a)浓缩、蒸发除去溶剂,用冰盐浴等冷却,使产物析出。
(b)缓慢地加入与溶剂有互相混溶,但又不能溶解目标配合物 的溶剂使产物析出。 (c)若目标配合物是配阳离子,可加入能与它生成难溶盐的合 适阴离子将它分离出来,而要制备配阳离子时,可以加入一 种合适的阳离子使其分离出来。当一次结晶不能制得纯目标 化合物时,还需多次结晶,使其纯化。
§6.1. Werner型配合物的合成
§6.1.1 §6.1.2 直接加成法 取代反应合成法
§6.1.3 固相反应合成法 §6.1.4 氧化还原反应合成法
§6.1.5 大环模板合成反应
§6.1. Werner型配合物的合成
经典的Werner型配合物主要是由溶液化学发展 起来,水溶液中以H2O、NH3、OH-、F-、Cl-为配 体的配合物研究得最早,最充分。但非水溶液中配合 物的合成应用很广;配合物的固相合成化学发展也很 迅速。因此,Werner型配合物一般都是在水溶液、 非水溶液或固相反应法合成的,至于选择什么合成体 系,哪一种方法要取决于所研究的体系。通常的做法 是首先确定一条能以高产率获得目标配合物的反应, 下一步就是确定出分离配合物的合适方法。
CrCl3+3DMF=[Cr(DMF)3Cl3]
[Cr(DMF )3 Cl3 ] 2en cis [Cr(en)2 Cl例2. 在CO2气氛和无水条件下,将三氯化磷加到 羰基镍中后,立即可得固态产物Ni(PCl3)4,而该产物 用其它方法却极难制得,反应如下:
3 Fe 3H ( fod ) Fe( fod )3 H 2 2
乙醚\回流
[Hfod为CF3CF2CF2C(OH)CHCOC(CH3)3] ,是乙酰丙酮的衍生 物。
而当加入顺序颠倒时,却得到对位产物:
[PtCl4]2-+ NO2-→[Pt(NO2)Cl3]2-+ Cl[Pt(NO2)Cl3]2-+ NH3→trans-[Pt(NH3)(NO2)Cl2]-+Cl这是因为反位效应的次序为:NO2->Cl->NH3之故。
当将四氯合铂(Ⅱ)酸钾的水溶液和二乙基硫一起混 合后,经过蒸干、苯萃取、冰冷却最后可得黄色的顺 式取代产物: M’Ch1+M=MChk+M’+(1-k)ch
(1)热解法制备新配合物
当受热时,许多配合物以逐步的方式放出电中 性的挥发性配体;也有些在某一温度范围内,内界 配体可被外界阴离子取代,从而生成新配合物。 例如:
[Cr(en)3 ]Cl3 cis [Cr(en)2 Cl2 ]Cl en
210℃
小心控制温度,可使反应在2-3小时内完成。
Ni(CO)4 + 4Cl3=Ni(PCl3)4+4CO↑
在进行平面正方形配合物的配体取代合成时,要考 虑到反位效应(trans effect)的影响,即取代反应发生 在反位效应较大的配体之对面。例如:
[PtCl4]2-+NH3→[Pt(NH3)Cl3]-+ Cl[Pt(NH3)Cl3]-+NO2-→trans-[Pt(NH3)(NO2)Cl2]-+Cl-
1. 配体取代
(1)溶剂的作用
即在一定条件下,新配体可以置 换原配合物中的一个,几个或全部配 体,并得到新配合物。选择溶剂及控 制反应条件是提高合成反应产率,减 少副产物的关键。
例1. Cis-[Cr(en)2Cl2]Cl紫色配合物的合成
显然,合成要以CrCl3为原料,并在非水溶剂中进行。但在 将溶有无水CrCl3的乙醚等溶液与过量乙二胺(en)反应时,得 到的产物只是黄色的[Cr(en)3]Cl3,经过筛选,改用二甲基甲 酰胺(DMF)为溶剂时,可进行下列反应且产率较高:
典型的例子是将K2[Ni(CN)4]在氦气氛中加热,然后用 DMF萃取产物得到K4[Ni2(CN)6]的反应:
He,70℃ 2K2[ Ni(CN )4 ] K4[(CN )3 Ni Ni(CN )3 ] CN2
§6.1.4
氧化还原反应合成法
许多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常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即将有不同 氧化态的金属化合物,在配体存在下使其适当地氧化或还 原以制得该金属的配合物,一般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金属单质氧化制备配合物 2. 由低价态化合物氧化制备高价态配合物 3. 还原高价态化合物制备中间价态或低价态配合物 4. 其它氧化还原法
上述反应就是直接在无水乙醚和乙腈中进行的。
典型的合成反应例如把氟代乙酰丙酮CF3COCH2COCF3直接加到 ZrCl4的CCl4悬浮液中,加热回流直到无HCl放出,可得Zr的 螯合物:
CCl4回流 ZrCl4 4CF3COCH2COCH3 [Zr(CF3COCHCOCF3 )4 ] 4HCl
1.
金属单质氧化制备配合物
金属溶解在酸中制备其离子的水合物是最常见的例子。如金 属Ga在高氯酸中加热溶解,并冷至该混合液的沸点以下时, 就有[Ga(H2O)6](ClO4)3的晶体析出。 Ga+3HClO4+H2O=[Ga(H2O)6](ClO4)3+3/2H2 在非水溶液中也常用这种方法制备配合物,例如在N2保护下 的反应:
在配合物合成中,提供中心原子的化合物一般是无机盐(如 含氧酸盐,卤化物等),氧化物或氢氧化物。对溶剂的要求 是反应物在其中能较好的溶解,但碱性要小于目标化合物中 配体的碱性,这样才能保证产物在其中不发生分解(水解、 醇解等),同时还要有利于产物分离。
(1)水溶液中的直接加成 水是最常用,最主要的溶剂之一。水中的直 接加成实际上是用适当的配体去取代水合配离子 中的水分子。合成时溶液的酸度对反应产率和产 物分离有很大影响,控制PH是某些配合物合成的 关键。
2. 中心金属离子取代
中心金属离子的取代反应常用来合成整合物,省 略电荷的反应通式为: M’Ch1+M=MChk+M’+(1-k)ch
要注意对不同的配体,有不同的金属置换顺序, 这与该配体与不同金属形成配合物的稳定性有关。 例如:
2Ln3++3Ba(tfacam)2→2Ln(tfacam)3+3Ba2+ (tfacam为三氟代乙酰胺)
1.配体与金属化合物反应 通常配体的熔点较低,在反应条件下配体呈熔 融液态,因此,配体与金属化合物的反应实际上是 熔融配体与固态金属化合物之间的复相反应。该法 的操作十分简单,非常适用于制备Co、Cu,Ni, Pd,Pt等过渡金属离子与膦、胂、锑及其衍生物形成 的配合物,例如,将三苯基膦与二氧化钯加热,即 可制得黄色的Pd配合物。而过量的配体可借萃取除 去:
[(CH3CO)2CH]3Cr+3C4H4O2NBr→[(CH3CO)2CBr]3Cr+3C4H5O2N
§6.1.3 固相反应合成法
配合物的固相反应合成是近年来发展很 快的一个课题,国内以南京大学化学系的研 究最为突出。这种方法中既可用配体和相应 的金属化合物来反应,也可用已知固态配合 物来制备新物种。
目前,这一领域是无机化学最活跃的研究 领域之一。每年发表的有关无机化学研究论文 中有半数以上是关于配位化合物的合成及各项 性质研究的,从中我们就可看出配合物的研究 在无机化学中的重要性。但由于配合物的种类 和数目巨大惊人,制备方法也是种类繁多,千 差万别,很难总结出一个模式。本章就最通常 用的方法给予介绍,并以典型配合物的合成为 例进行说明。
类似的反应还有:
100℃ [ Rh( NH3 )5 ( H2O)]I3 [ Rh( NH3 )5 I ]I 2 H2O
250℃ [Pt ( NH3 )4 ]Cl2 trans [ Pt ( NH3 )2 Cl2 ] 2NH3
130℃, NH4 SCN Cr (en)3 ( NCS )3 trans [Cr (en)2 ( NCS )2 ]NCS en
(2)非水溶液的直接加成
对于金属中心离子与卤素、胂、磷酸酯,膦, 胺,β-二酮,席夫碱,冠醚等配体的配合物一般都 要在非水溶剂中合成。常用的溶剂有醇,乙醚,甲 苯,丙酮,氯仿,四氢呋喃,吡啶等。有时溶剂就 是目标化合物中的配体, 例如: BF3(g)+Et2O=[BF3· OEt2]
Cu2O(s)+2HPF6+8CH3CN=2[Cu(CNCH3) 4]PF6+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