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 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和计算

实验三 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和计算
实验三 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和计算

实验三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和计算

班级:地信091班学号:2009014871 姓名:凡绍录一、实验目的:

掌握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了解常见植被指数的计算;

二、实验内容:

1、常见植被指数表达,过程为:

—--

对03-0614的图进行转换不同格式植被指数,得出图像。2、植被指数计算(助决策的过程):

--

Add加载(先加载7个波段的数据,然后加载所有第一部所得数据)得到总图。

在新得的图中观察典型地物不同植被类型如何变化(重复实验一的操作),进行比较。

三、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掌握常见植被指数的表达和计算,在新得的图像中观察典型地物不同植被类型是如何变化的。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参考答案

1. What is the IP address and TCP port number used by the client computer (source) that is transferring the file to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 To answer this questio n, it’s probably easiest to select an HTTP message and explore the details of the TCP packet used to carry this HTTP message, using the “details of the selected packet header window” (refer to Figure 2 in the “Getting Started with Wireshark” Lab if you’re uncertain about the Wireshark windows). Ans: IP address:192.168.1.102 TCP port:1161 2. What is the IP address of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 On what port number is it sending and receiving TCP segments for this connection? Ans: IP address:128.119.245.12 TCP port:80 If you have been able to create your own trace,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 3. What is the IP address and TCP port number used by your client computer (source) to transfer the file to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 ANS: IP address :10.211.55.7 TCP port:49265 4. What is the sequence number of the TCP SYN segment that is used to initiate the TCP connection between the client computer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 What is it in the segment that identifies the segment as a SYN segment? ANS: sequence number: 0 Syn Set = 1 identifies the segment as a SYN segment

植被光谱分析与植被指数计算

植被光谱分析与植被指数计算 在遥感中,常常结合不同波长范围的反射率来增强植被特征,如植被指数(vegetation i ndices ——VI)的计算,植被指数(VI)是两个或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地物反射率组合运算,以增强植被某一特性或者细节。目前,在科学文献中发布了超过150种植被指数模型,这些植被指数中只有极少数是经过系统的实践检验。本文总结现有植被指数,根据对植被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化学成份:色素(Pigments)、水分(Water)、碳(Carbon)、氮(Nitrogen),总结了7大类实用性较强的植被指数,即:宽带绿度、窄带绿度、光利用率、冠层氮、干旱或碳衰减、叶色素、冠层水分含量。这些植被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叶聚丛、冠层结构、植被在光合作用中对入射光的利用效率、测量植被冠层中氮的相对含量、估算纤维素和木质素干燥状态的碳含量、度量植被中与胁 迫性相关的色素、植被冠层中水分含量等。 包括以下内容: ? ?●植被光谱特征 ? ?●植被指数 ? ?●HJ-1-HSI植被指数计算 1.植被光谱特征 植被跟太阳辐射的相互关系有别于其他物质,如裸土、水体等,比如植被的“红边”现象,即在<700nm附近强吸收,>700nm高反射。很多因素影响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包括波长、水分含量、色素、养分、碳等。 研究植被的波长范围一般为400 nm t o 2500 nm,这也是传感器设计选择的波长范围。这个波长范围可范围以下四个部分: ??●可见光(Visible):400 nm to 700 nm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00 nm to 1300 nm ??●短波红外1(Shortwave infrared 1—— SWIR-1):1300 nm to 1900 nm ??●短波红外2(Shortwave infrared 2——SWIR-2):1900 nm to 2500 nm 其中NIR和SWIR-1的过渡区(1400nm附近)是大气水的强吸收范围,卫星或者航空传感器一般不获取这范围的反射值。 SWIR-1 和SWIR-2的过渡区(1900nm附近)也是大气水的强吸收范围。 植被可分为三个部分组成: ??●植物叶片(Plant Foliage) ??●植被冠层(Plant Canopies) ??●非光合作用植被(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这三个部分是植被分析的基础,下面对他们详细介绍。 1.1植物叶片(Plant Foliage) 植物叶片包括叶、叶柄以及其他绿色物质,不同种类的叶片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化学成份。对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2.1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即N D V I )的计算公式为: NIR RED NIR RED NDVI ρρρρ-=+ 其中:NIR ρ和RED ρ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和红光波段的反射率NDVI 的值介于-1和1之间。 2.2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 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即EVI )计算公式为: 2.5 6.07.51 NIR RED NIR RED BLUE EVI ρρρρρ-=?+-+ NIR ρ、RED ρ和BLUE ρ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蓝光波段的反射率。 2.3 高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Hyp_NDVI ) 对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高光谱载荷,选取中心波长分别位于近红外和红光的谱段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 _____Hyp NIR Hyp RED Hyp NDVI Hyp NIR Hyp RED -=+ 2.4 其他植被指数 (1) 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RVI ) NIR RED RVI ρρ= 该植被指数能够充分表现植被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差异,能增强植被与土壤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但是RVI 对大气状况很敏感,而且当植被覆盖小于50%时,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2) 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VI ) NIR RED DVI ρρ=- 该植被指数对土壤背景的变化极为敏感,有利于对植被生态环境的监测,因此又被称为环境植被指数(EVI )。 (3) 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SA VI )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实验三 IP协议分析 一、实验目的和要求 ?熟练掌握Ethereal的使用方法 ?能对捕获到的包进行较深入的分析 ?掌握IP层的作用以及IP地址的分类方法 ?掌握IP数据包的组成和网络层的基本功能。 二、实验内容 常见网络命令使用;启动Ethereal并设置相应的选项,进行一次简单的ICMP,观察捕获到的数据包,过滤出IP数据包,分析每个IP分组的细节,查看IP数据包的结构与含义,观察IP协议的功能。 三、实验设备 PC机、Ethereal软件、WinpCap软件 四、背景知识 1、IP 地址的编址方法 IP 地址是为每个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分配的唯一识别的 32 位标识符。IP 地址的编址方法共经历了三个阶段: (1)分类的IP 地址 这是一种基于分类的两级IP 地址编址的方法。 表1 IP 地址的分类 如表1 所示,IP 地址分为A,B,C,D,E 五类,其中A、B、C 类地址为可分配主机地址,而D 类地址为组播地址,E 类地址保留以备将来的特殊使用。IP 地址采用点分十进制方式记录,每个地址表被视为4 个以点分隔开的十进制整数,每个整数对应一个字节。 A、B、C 三类地址由两部分组成: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这三类地址的网络地址部分的长度不一 样。每个A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 1600 万台主机;每个B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65534 台主机; 每个C 类地址的网络中可以有254 台主机。这样对于一个共有几十台计算机的局域网来说即使分配一个C 类地址也是一种浪费。为此,提出了子网和子网掩码的概念。 (2)划分子网的IP 地址 子网就是将一个A 类、B 类或 C 类网络分割成许多小的网络,每一个小的网络就称为子网。划

植被指数

1.用ETM+图像计算植被指数并分析。 数据来源:地理空间数据云平台 Landsat 7 ETM SLC-on 卫星数字产品(1999-2003) 数据标识LE71190432002338EDC01卫星名称LANDSAT7 数据类型L7slc-on传感器ETM+ 接收站EDC白天/晚上DAY 条带号119 行编号43 太阳高度角37.8951 太阳方位角151.8815 获取时间2002-12-04 平均云量 1.0 开始时间2002-12-04 02:21:12.0 结束时间2002-12-04 02:21:12.0 中心经度118.4915 中心纬度24.5531 Landsat 7 ETM SLC-on 卫星数字产品(1999-2003) 数据标识LE71190432002066SGS00卫星名称LANDSAT7 数据类型L7slc-on传感器ETM+ 接收站SGS白天/晚上DAY 条带号119 行编号43 太阳高度角49.0019 太阳方位角133.0889 获取时间2002-03-07 平均云量0.0 开始时间2002-03-07 02:21:52.0 结束时间2002-03-07 02:21:52.0 中心经度118.4993 中心纬度24.5482 (1)由于这两个数据的空间投影与厦门市矢量图层的投影都是GCS_WGS_1984,所以不用进行重投影。 (2)利用厦门市矢量图层对这两个卫星数字产品中的B30、B40波段进行剪裁。如图1. L71119043_0432*******_B30 L71119043_0432*******_B40 L71119043_0432*******B-30 L71119043_0432*******B-40 (3)利用ARCGIS中Spatial Anaiyst---Raster Calculator进行植被指数的计算。计算公式为NDVI=(band4-band3)/(band4+band3)。得到图2.

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四IEEE 802.3协议分析和以太网 一、实验目的 1、分析802.3协议 2、熟悉以太网帧的格式 二、实验环境 与因特网连接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主机操作系统为windows;Ethereal、IE 等软件。 三、实验步骤 (注:本次实验先完成前面的“1 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并回答好后面的第1-10 题,完成后看书学习一下arp的相关内容) 1、俘获并分析以太网帧 (1)清空浏览器缓存(在IE窗口中,选择“工具/Internet选项/删除文件”命令)。(2)启动Ethereal,开始分组俘获。 (3)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ethereal-labs/HTTP-ethereal-lab-file3.html,浏览器将显示冗长的美国权力法案。 (4)停止分组俘获。首先,找到你的主机向服务器https://www.360docs.net/doc/cc12188761.html,发送的HTTP GET报文的分组序号,以及服务器发送到你主机上的HTTP 响应报文的序号。其中,窗口大体如下。

选择“Analyze->Enabled Protocols”,取消对IP复选框的选择,单击OK(不这样设置也可,建议先不要这样操作)。窗口如下。 (5)选择包含HTTP GET报文的以太网帧,在分组详细信息窗口中,展开Ethernet II信息部分。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1-5题(6)选择包含HTTP 响应报文中第一个字节的以太网帧,根据操作,回答“四、实验报告内容”中的6-10题 2、ARP (1)利用MS-DOS命令:arp 或c:\windows\system32\arp查看主机上ARP缓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3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系别计算机学院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 实验项目实验三传输控制协议TCP 实验仪器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 系别计算机系 专业 班级/学号 学生姓名 实验日期 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高卓

实验三 传输控制协议TCP 一、实验目的: 1. 掌握TCP 协议的报文格式 2. 掌握TCP 连接的建立和释放过程 3. 掌握TCP 数据传输中编号与确认的过程 4. 掌握TCP 协议校验和的计算方法 5. 理解TCP 重传机制 二、实验原理: 一. TCP 报文格式 16位源端口号 16位目的端口号 32位序号 32位确认序号 4位首部长度 保留(6位) U R G A C K P S H R S T S Y N F I N 16位窗口大小 16位校验和 16位紧急指针 选项 数据 二. TCP 连接的建立 TCP 是面向连接的协议。 在面向连接的环境中,开始传输数据之前,在两个终端之间必须先建立一个连接。对于一个要建立的连接,通信双方必须用彼此的初始化序列号seq 和来自对方成功传输确认的应答号ack (指明希望收到的下一个八位组的编号)来同步,习惯上将同步信号写为SYN ,应答信号写为ACK 。 整个同步的过程称为三次握手,如图: 三. TCP 连接的释放 对于一个已经建立的连接,TCP 使用四次握手来结束通话(使用一个带有FIN 附

网络营销实验三实验报告

实验三、网络广告 一、实验目的 1. 访问、对比主流的网络媒体,了解常见网络广告的主要形式和特征; 2. 熟悉影响网络广告效果和决定网络广告价格的主要因素; 3. 掌握网络广告方案的策划和设计。 二、实验内容 1. 进入三家典型的网络媒体,了解这些媒体中网络广告的投放情况。体验主要频道、特征,以广告主的身份体验广告效果。 2. 对比三家典型网络媒体上各个栏目之间的价格,分析影响网络广告效果和决定不同网络媒体、不同栏目、不同广告形式价格的主要因素。 3. 选择一家公司,为该公司设计一份网络广告策划方案。 三、预习要求 教材第6、7章内容。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一、进入“网易”、“搜狐”、“新浪”等国内知名门户站点,充分了解这些站点中(三家媒体*三个栏目*五种广告类型=45种广告,组合后包括基本广告类型) (1)新浪广告 新浪网采用了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第三方网络广告管理系统,具有交互性,主动性,实时性的特征。按客户自行设置的报告格式,精确有效地管理网络广告浏览量和发布状况,为您提供相应的第三方的广告发布情况及数据分析。广告管理系统软件运转的超稳定性,可靠的发布过程监测,保证网络广告的正常播放,保护了客户和浏览者的权益。 “新浪分类广告”是新浪网推出的一种全新的服务形式,主要满足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在互联网上发布各类信息的需求,为广大网友提供丰富、实用、广泛、真实的信息资源。新浪的广告形式也是最多的。页面的左侧均为广告,除此之外在页面中间也出现浮动广告。每次登陆新浪的有关网页,都会自动出现背投广告和弹出广告,此外还有自动弹出

的下拉式全屏广告和新浪视窗。在新浪微博页面中,广告主要投放在顶端通栏和右侧推荐中。 新浪网除了一般形式的广告之外,自动弹出的广告比较多。新浪的访问量很大,无论新浪的用户是被动还是主动浏览这些弹出广告,这些广告对于广告商来说无疑是很好的,因为都可以达到很好的宣传效果。新浪微博的广告较少,却都在用户所能看到的范围内。首先顶部的通栏广告是在“发布微博”栏目的下面,用户一定会看到;微博用户也越来越多,微博广告可以达到非常好的宣传效果。 1)新闻栏目2)财经栏目横幅广 文字链接 图文广 浮动广告 页半边广告 媒体广告 通栏广告

几种常见植被指数

常用的植被指数,土壤指数,水体指数有哪些? 植被指数与土壤指数 一、RVI——比值植被指数:RVI=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比值。 1、绿色健康植被覆盖地区的RVI远大于1,而无植被覆盖的地面(裸土、人工建筑、水体、植被枯死或严重虫害)的RVI在1附近。植被的RVI通常大于2; 2、RVI是绿色植物的灵敏指示参数,与LAI、叶干生物量(DM)、叶绿素含量相关性高,可用于检测和估算植物生物量; 3、植被覆盖度影响RVI,当植被覆盖度较高时,RVI对植被十分敏感;当植被覆盖度<50%时,这种敏感性显著降低; 4、RVI受大气条件影响,大气效应大大降低对植被检测的灵敏度,所以在计算前需要进行大气校正,或用反射率计算RVI。 二、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NIR-R)/(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 1、NDVI的应用: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 2、-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

3、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对比度。对于同一幅图象,分别求RVI和NDVI时会发现,RVI值增加的速度高于NDVI增加速度,即NDVI对高植被区具有较低的灵敏度; 4、NDVI能反映出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地面、学、枯叶、粗超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 三、DVI\EVI——差值\环境植被指数:DVI=NIR-R,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 1、对土壤背景的变化极为敏感; 四、SAVI\TSAVI\MSAVI——调整土壤亮度的植被指数: SAVI=((NIR-R)/(NIR+R+L))(1+L),或两个波段反射率的计算。 1、目的是解释背景的光学特征变化并修正NDVI对土壤背景的敏感。与NDVI相比,增加了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的土壤调节系数L,取值范围0~1。L=0 时,表示植被覆盖度为零;L=1时,表示土壤背景的影响为零,即植被覆盖度非常高,土壤背景的影响为零,这种情况只有在被树冠浓密的高大树木覆盖的地方才会出现。 2、SAVI仅在土壤线参数a=1,b=0(即非常理想的状态下)时才适用。因此有了TSAVI、ATSAVI、MSAVI、SAVI2、SAVI 3、SAVI4等改进模型。 五、GVI——绿度植被指数,k-t变换后表示绿度的分量。

遥感植被指数NDVI计算

本科学生综合性、设计性 实验报告 姓名宋国俊学号114130168 专业地理信息系统班级 实验课程名称遥感地学分析 实验名称NDVI计算 开课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下学期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编印 一、实验准备

1、实验目的和要求: 利用TM卫星数据,应用ENVI软件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的计算,及在此基础对研究 区进行植被覆盖率的提取,根据植被覆盖率进行一些应用分析。 2、实验材料及相关设备: 昆明影像数据(path/row:129/43(2002.02.09))ENVI及ArcGIS软件。 3、实验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 实验方法:利用ENVI及ArcGIS图像处理软件,参考软件的处理操作步骤,对图像进行处理。 注意事项:下载数据时应该严格遵照行列号来下载,下载的数据要包括完整的影像数据信息以便数据的预处理。 二、实验内容、步骤和结果(详细写清楚本次实验的完成的主要内容、具体 实施步骤和实验结果。) 1、实验内容 利用下载的昆明影像数据用ENVI进行NDVI计算,计算公式如下: NDVI=(NIR-R)/(NIR+R)(NIR为近红外波段,R为红光波段) 2、实验步骤 (1)对昆明影像数据进行辐射定标: Ⅰ、启动ENVI File→Open External File→Landsat→Geo TIFF with metadata→Enter Landsat MetaData Filenames(输入元数据) Ⅱ、Spectral→Preprocessing→Calibration utilities→Landsatcalibration→Landsat calibration input file→输 入第一步的元数据 Ⅲ、将辐射定标后的数据转化为BIL格式: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实验3-交换机VLAN 划分实验及跨交换机相同VLAN 间通讯 一、实验目的 1、了解 VLAN 通信原理; 2、熟练掌握二层交换机 VLAN 的划分方法; 3、了解如何验证 VLAN 的划分。 二、实验拓扑图及详细设备 三、 实验内容及步骤 PC1 和 PC2 的网络设置为: 设备 IP 地址 Mask 交换机 A 192.168.2.11 255.255.255.0 交换机 B 192.168.2.12 255.255.255.0 PC1-A 192.168.2.101 255.255.255.0 PC2-B 192.168.2.102 255.255.255.0 PC1、PC2 接在 VLAN100 的成员端口 1~8 上,两台 PC 互相可以 ping 通; PC1、PC2 接在 VLAN 的成员端口 9~16 上,两台 PC 互相可以 ping 通; PC1 接在 VLAN100 的成员端口 1~8 上,PC2 接在 VLAN200 的成员端口 9~16 上,则互相 ping 不通。 若实验结果和理论相符,则本实验完成。 四、实验结果及小结 1) 恢复交换机出厂设置并更改主机名 课程名称 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成绩 指导教师 王丽霞 实 验 报 告 院系 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 软件工程S181 学号 1803120006 姓名 郭航 日期

switch#set default Are you sure? [Y/N] = y switch#write switch#reload Process with reboot? [Y/N] y switch#config switch(Config)#hostname S5.3yangcuiting-A 2)给交换机设置IP地址以及划分VLAN S5.3yangcuiting-A> S5.3yangcuiting-A> S5.3yangcuiting-A>show run > Unrecognized command or illegal parameter! S5.3yangcuiting-A>enable S5.3yangcuiting-A#show run Current configuration: ! hostname S5.3yangcuiting-A ! ! Vlan 1 vlan 1 ! Vlan 10 vlan 10 ! Vlan 20 vlan 20 ! Vlan 30 vlan 30 ! ! Interface Ethernet0/0/1 switchport mode trunk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即NDVI )的计算公式为: NIR RED NIR RED NDVI ρρρρ-=+ 其中:NIR ρ和RED ρ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和红光波段的反射率NDVI 的值介于-1和1之间。 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 增强型植被指数(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即EVI )计算公式为: 2.5 6.07.51 NIR RED NIR RED BLUE EVI ρρρρρ-=?+-+ NIR ρ、RED ρ和BLUE ρ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蓝光波段的反射率。 高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Hyp_NDVI ) 对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高光谱载荷,选取中心波长分别位于近红外 和红光的谱段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 _____Hyp NIR Hyp RED Hyp NDVI Hyp NIR Hyp RED -=+ 其他植被指数 (1) 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RVI ) NIR RED RVI ρρ= 该植被指数能够充分表现植被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差异,能增强植被与土壤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但是RVI 对大气状况很敏感,而且当植被覆盖小于50%时,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2) 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 ——DVI ) NIR RED DVI ρρ=- 该植被指数对土壤背景的变化极为敏感,有利于对植被生态环境的监测,因此又被称为环境植被指数(EVI )。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计算机网络实验三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实验报告纸 自动化(院、系)自动化专业 122 班___ 组计算机通信网课 实验三虚拟局域网VLAN 第一部分:交换机端口隔离. 【实验名称】 交换机端口隔离. 【实验目的】 理解Port Vlan的配置,了解VLAN的原理,熟练掌握交换机端口隔离划分虚拟局 【背景描述】 假设此交换机是宽带小区城域网中的一台楼道交换机,住户PC1连接在交换机的 fa0/5口;住户PC2连接在交换机的fa0/15口,住户pc3连接在fa0/1口.现要实现各家各户 的端口隔离. 【实现功能】 通过PORT VLAN实现本交换机端口隔离. (通过虚拟局域网技术可以隔离网络风暴, 提高网络的性能,降低无用的网络开销。并能提高网络的安全性,保密性。) 【实现拓扑】 Switch PC1 PC2 【实验设备】 S2126G 1台、PC机 【实验步骤】 步骤1.搭建一个小型局域网的拓扑,使得一台可网管的交换机,通过普通快速以太 网端口f0/1、f0/2、f0/10与多台PC,使用直连线相连接。

并给三台PC机配置IP,要求所有IP属于同一个网段。保证三台PC两两之间互相能够ping通。截图于此 switchA#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交换机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vlan 2 !创建VLAN2 switchA(config-vlan)#name wxk01 !将其命名为wxk01 switchA(config-vlan)#exit!退出VLAN 01 switchA(config)#vlan 3 !创建VLAN 02 switchA(config-vlan)#name wxk02 !将其命名为wxk02 switchA(config-if)#exit 验证测试 使用命令show vlan和show running-config查看与刚才有何不同。 switchA#show vlan 步骤2.将接口分配到VLAN.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0/1 !进入fa0/1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A(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2 !将fa 0/1 端口加入VLAN 2中。switchA(config-if)#exit switchA(config)#interface fa 0/2 !进入fa0/2的接口配置模式。 switchA(config-if)#switch mode access switchA(config-if)#switch access vlan 3 !将fa 0/2 端口加入VLAN 3中。switchA(config-if)#exit 验证测试 switchA#show vlan 步骤3.测试任两台PC互相PING不通.

ENVI中常见植被指数介绍

作业9 植被指数 植被指数 概念:利用卫星不同波段探测数据组合而成的,能反映植物生长状况的指数。 植物叶面在可见光红光波段有很强的吸收特性,在近红外波段有很强的反射特性,这是植被遥感监测的物理基础,通过这两个波段测值的不同组合可得到不同的植被指数。 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光谱特征进行区分,这是由于叶绿素在红波段内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以及叶片细胞结构对红外波段内太阳辐射的强反射。 Broadband Greenness(5 indices)(宽带绿色指标(5)) 宽带绿度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它对植物的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冠层结构比较敏感,这些都是植被光合作用的主要物质,与光合有效辐射(fAPAR)也有关系。宽带绿度指数常用于植被物候发育的研究,土地利用和气候影响评估,植被生产力建模等。宽带绿度指数选择的波段范围在可见光和近红外,一般的多光谱都包含这些 波段。下面的公式中规定波段的中心波长:ρNIR=800nm,ρRED=680nm,ρBLUE=450nm。 1. 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归一化植被指数 增强在近红外波段范围绿叶的散射与红波段范围叶绿素的吸收差异。 简称NDVI: NDVI=(NIR-R)/(NIR+R) (1)应用:检测植被生长状态、植被覆盖度和消除部分辐射误差等; (2)-1<=NDVI<=1,负值表示地面覆盖为云、水、雪等,对可见光高反射;0表示有岩石或裸土等,NIR和R近似相等;正值,表示有植被覆盖,且随覆盖度增大而增大; (3)NDVI的局限性表现在,用非线性拉伸的方式增强了NIR和R的反射率的对比度。对于同一幅图象,分别求RVI和NDVI时会发现,RVI值增加的速度高于NDVI增加速度,即NDVI 对高植被区具有较低的灵敏度; (4)NDVI能反映出植物冠层的背景影响,如土壤、潮湿地面、学、枯叶、粗超度等,且与植被覆盖有关; 2.Simple Ratio Index比值植被指数 在近红外波段范围绿叶的散射与红波段范围叶绿素吸收的比值。 简称SR:SR=ρNIR/ρRED 在LAI 值很高,即植被茂密时其灵敏度会降低.SR值的范围是0~30,一般绿色植被区的范围是2~8 3.Enhanced Vegetation Index 增强植被指数 增强NDVI,解决土壤背景和大气气溶胶对茂密植被的影响。 简称:EVI

植被指数计算方法

2.1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 ) 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ee Vegetation Index 即 NDVI )的计算 公式为: 其中:NIR 和RED 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和红光波段的反射率 NDVI 的值介于-1和 1之间。 2.2增强型植被指数(EVI ) 增强型植被指数(En ha need Vegetation In dex 即EVI )计算公式为: NIR 、 RED 和BLUE 分别代表近红外波段、红光波段和蓝光波段的反射率。 2.3高光谱归一化植被指数(Hyp_NDVI ) 对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高光谱载荷,选取中心波长分别位于近红外 和红光的谱段进行归一化植被指数计算: .. Hyp NIR Hyp RED Hyp NDVI ----------- ------------ 一 Hyp _ NIR Hyp _ RED 2.4其他植被指数 (1) 比值植被指数(Ratio Vegetation Index ------ RVI ) RVI 3 RED 该植被指数能够充分表现植被在红光和近红外波段反射率的差异,能增强植 被与土壤背景之间的辐射差异。但是 RVI 对大气状况很敏感,而且当植被覆盖 小于50%时,它的分辨能力显著下降。 (2) 差值植被指数(Differenee Vegetation Index -------- DVI ) DVI NIR RED 该植被指数对土壤背景的变化极为敏感,有利于对植被生态环境的监测,因 此又被称为环境植被指数(EVI )。 (3) 土壤调整植被指数(Soil-Adjusted Vegetation Index --------- S AVI ) NDVI NIR RED NIR RED EVI 2.5 NIR RED NIR 6.° RED 7.5 BLUE

实验3北航研究生计算机网络实验

实验三网络层实验 2. 分析2.6.1步骤6中截获的报文,统计“Protocol”字段填空:有 2 个ARP报文,有8 个ICMP报文。在所有报文中,ARP报文中ARP协议树的“Opcode”字段有两个取值1,2,两个取值分别表达什么信息? 答:1表示request,即请求报文,2表示reply,即回复报文。 3.根据2.6.1步骤6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 4.(1)比较ping1-学号中截获的报文信息,少了什么报文?简述ARP Cache的作用。 答:少了ARP报文。主机的ARP Cache存放最近的IP地址与MAC地址的对应关系,一但收到ARP应答,主机将获得的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关系存到ARP Cache中,当发送报文时,首先去ARP Cache中查找相应的项,如果找到相应的项则将报文直接发送。 (2)按照图-4重新进行组网,并确保连线正确。修改计算机的IP地址,并将PC A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1.10,PC B的默认网关修改为192.168.2.10。考虑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会有什么后果? 答:如果不设置默认网关则无法访问不同网段的主机。

5.根据2. 6.2步骤12分析ARP报文结构:选中第一条ARP请求报文和第一条ARP应答报文,将ARP请求报文和ARP应答报文中的字段信息与上表进行对比。与ARP协议在相同网段内解析的过程相比较,有何异同点? 答:请求报文中,相同网段网络层中的Target IP address为PCB的IP192.168.1.21,而不同网段网络层中的Target IP address为PCA的默认网关的IP 192.168.1.10;应答报文中,相同网段链路层的Source和网络层的Sender MAC address都是PCB的MAC地址00:0c:29:99:cb:04,而不同网段链路层的Source和网络层的Sender MAC address都是PCA默认网关S1 e0/1的MAC地址3c:e5:a6:45:6b:bc,相同网段网络层的Sender IP address为PCB的IP192.168.1.21,而不同网段网络层的Sender IP address为PCA的默认网关的IP 192.168.1.10。 6.根据3.6.1步骤2——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然后PC A ping PC B,分析截获的ICMP报文:共有8 个ICMP报文,分别属于哪些种类?对应的种类和代码字段分别是什么?请分析报文中的哪些字段保证了回送请求报文和回送应答报文的一一对应?答:这些报文都是询问报文。具体来分,第1,3,5,7属于request类型,对应的字段为Type: 8 (Echo(ping) request);第2,4,6,8属于reply类型,对应的字段为Type: 0 (Echo(ping) reply)。 网络层的Source和Destination字段保证了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一一对应。 7.根据3.6.1步骤3——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地址掩码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8.根据3.6.1步骤4——在PC A 和PC B上启动Wireshark软件进行报文截获,运行pingtest程序,设置时间戳请求报文参数,分析截获报文填写下表:

植被光谱分析与植被指数计算教学提纲

植被光谱分析与植被 指数计算

植被光谱分析与植被指数计算 在遥感中,常常结合不同波长范围的反射率来增强植被特征,如植被指数(vegetation indices——VI)的计算,植被指数(VI)是两个或多个波长范围内的地物反射率组合运算,以增强植被某一特性或者细节。目前,在科学文献中发布了超过150种植被指数模型,这些植被指数中只有极少数是经过系统的实践检验。本文总结现有植被指数,根据对植被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化学成份:色素(Pigments)、水分(Water)、碳(Carbon)、氮(Nitrogen),总结了7大类实用性较强的植被指数,即:宽带绿度、窄带绿度、光利用率、冠层氮、干旱或碳衰减、叶色素、冠层水分含量。这些植被指数可以简单度量绿色植被的数量和生长状况、叶绿素含量、叶子表面冠层、叶聚丛、冠层结构、植被在光合作用中对入射光的利用效率、测量植被冠层中氮的相对含量、估算纤维素和木质素干燥状态的碳含量、度量植被中与胁迫性相关的色素、植被冠层中水分含量等。 包括以下内容: ? ?●植被光谱特征 ? ?●植被指数 ? ?●HJ-1-HSI植被指数计算 1.植被光谱特征 植被跟太阳辐射的相互关系有别于其他物质,如裸土、水体等,比如植被的“红边”现象,即在<700nm附近强吸收,>700nm高反射。很多因素影响植被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和反射,包括波长、水分含量、色素、养分、碳等。 研究植被的波长范围一般为400 nm to 2500 nm,这也是传感器设计选择的波长范围。这个波长范围可范围以下四个部分: ??●可见光(Visible):400 nm to 700 nm ??●近红外(Near-infrared——NIR):700 nm to 1300 nm ??●短波红外1(Shortwave infrared 1—— SWIR-1):1300 nm to 1900 nm ??●短波红外2(Shortwave infrared 2——SWIR-2):1900 nm to 2500 nm 其中NIR和SWIR-1的过渡区(1400nm附近)是大气水的强吸收范围,卫星或者航空传感器一般不获取这范围的反射值。SWIR-1 和 SWIR-2的过渡区(1900nm附近)也是大气水的强吸收范围。 植被可分为三个部分组成: ??●植物叶片(Plant Foliage) ??●植被冠层(Plant Canopies) ??●非光合作用植被(Non-Photosynthetic Vegetation) 这三个部分是植被分析的基础,下面对他们详细介绍。 1.1植物叶片(Plant Foliage) 植物叶片包括叶、叶柄以及其他绿色物质,不同种类的叶片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化学成份。对波谱特征产生重要影响的主要化学成份包括:色素(Pigments)、水分(Water)、碳(Carbon)、氮(Nitrogen),这也是遥感反演的基础,如用植被指数来估算叶子的化学成份。 ●色素(Pigments) 叶色素主要包括叶绿素、叶黄素和花青素。这些都是植被的健康的指标,比如含高浓度叶绿素的植被一般很健康,相反,叶黄素和花青素常常出现在健康较差的植被,濒临死亡的植被出现红色、黄色或棕色。 叶色素只影响可见光部分(400nm~700nm),图1为几种叶色素在可见光范围的相对光谱吸收特征。

地表反射率,温度,植被指数

地表反射率、温度、植被指数、几何精纠正和Landsat影像

Basic Tools|Band Math,在Band Math对话框中输入公式,公式中的b3和b4分别选取第3和第4波段的地表反射率。然后导出结果。 二、地表温度反演 1、计算辐射亮度。加载htm影像,根据头文件中的数据,得到1、2波段的辐射亮度的计算公式0.067086617777667001*b1+(-0.067086617777667001)和0.037204722719868001*b2+(3.1627953249638470),步骤同上,得出辐射量度的计算结果。 2、辐射反演。利用公式T=k2/ln(k1/Lλ+1)算地物的辐射反演,其中T为开尔温度;查找参数值:k1=666.09; k2=1282.71;Lλ分别利用步骤1中的波段1和波段2的辐射量度。 3、统计反演后的地物的温度值,并比较其差异。打开反演后的温度影像,右击影像选择ROI Tool,统计各种地物值的最大值,最小值,均值,标准差,将其统计到Excel中,比较其差异。 结果与分析 一、DNVI建模 【地表反射率】

第3波段第4波段【DNVI】 【3、4波段表观反射率和地表反射率的线性关系】

【表观反射率和地表反射率的线性关系数学表达式】 波段关系式波段关系式 1波段y=0.8933*x+0.0473 4波段y=0.9401*x+0.0065 2波段y=0.8801*x+0.0242 5波段y=0.9399*x+0.001 3波段y=0.9161*x+0.0143 7波段y=0.9584*x+0.0004 【部分地物的DNVI值】 地物DNVI值min max mean stdev Reservior 0.057713 0.338587 0.145087 0.038598 Snow -0.12395 0.152669 0.025088 0.031572 Bare Land 0.105628 0.374843 0.192701 0.043621 Urban -0.356923 0.038094 -0.273288 0.045284 Plant 0.333387 0.786695 0.656094 0.081619 Desert 0.071897 0.155663 0.100783 0.014291 River 0.043469 0.429917 0.127503 0.08131 【结果与分析】:通过对提取地物的DNVI值的可以发现,绿色的DNVI值比较高,原因是绿色植物叶绿素引起的红光吸收和叶肉组织引起的近红外光反射使得植被在近红外波段和红光波段有很大的差异;水体和

网络实验三

实验三使用SNORT观察网络数据包和TCP链接 一、实验内容和要求 1、学会安装使用自由软件SNORT 2、截获以太网数据包,并分析和描述TCP连接的三个阶段。 3、截获ARP协议数据包并进行分析 二、实验步骤 (1)第一部分 1、安装snort和winpcap 2、打开DOS命令窗口COMMAND。进入snort的安装目录。Cd /snort/bin 3、执行snort –ev 出现以下屏幕,表示安装完成并能正常使用 4、用ctrl +C结束 5、观察一个完整的TCP连接。 (2)第二部分 1、在snort的工作目录中使用命令 snort –dev –l /snort/log 开始snort并将相应的log文件记录在log目录下。 2、另开一个命令窗口,键入命令 FTP 3、观察ftp命令窗口 4、打开相应的log目录 5、查找到相应的TCP连接,并用文本分析器打开。对照ftp命令窗口中出现的结果,分析刚才的TCP连接过程。 (3)第三部分 观察ARP协议 1、同二,打开SNORT并记录。 2、在另一命令窗口执行以下命令: arp –a 观察高速缓存 telnet 192.168.0.3 discard 注:和一个在ARP缓存中不存在的主机进行telnet连接。 3、quit 4、分析所捕获的数据包,并且写出arp的全过程。 三、实验结果及分析 [TCP_1122-21.TXT] 三次握手 02/04-15:05:07.952971 0:21:86:23:E8:C6 -> 0:18:B9:42:F7:4D type:0x800 len:0x3E 10.12.27.108:1122 -> 10.12.31.3:21 TCP TTL:128 TOS:0x0 ID:1447 IpLen:20 DgmLen:48 DF ******S* Seq: 0x7DC0FC0D Ack: 0x0 Win: 0xFFFF TcpLen: 28 TCP Options (4) => MSS: 1460 NOP NOP SackOK 注:SYN=1,Seq=x: 0x7DC0FC0D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